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伐战争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课堂教学实践 第11课 北伐战争学案(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课堂教学实践(学案)第11课北伐战争学习目标1、掌握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主要战役,南京政府的建立及其本质。
2、理解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学习重点:1、黄埔军校的创建2、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学习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辩论法;图表学习法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文,解释下列问题:(一)黄埔军校的创建1、背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________。
2、创建:___年月,在___创办______,简称黄埔军校。
___任校长,___任政治部主任。
(掌握插图及对联)3、意义:(画在教材上)(二)北伐胜利进军1、开始:①时间:_____②政府:______③总司令:_____④目的:__________。
⑤主要对象:___、___、____。
⑥主战场:___、___。
2、进军:①第四军____领导的独立团,连克____、____。
吴佩孚主力消灭。
②在江西,消灭了____的主力,直捣南京。
另一路从福建进入___、___。
③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____打到____,震动全国。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____迁到____。
(教材中的地图要求掌握√)3、结果:____、____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____破裂了。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___年4月,____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代表________的利益,它对外投靠____,对内镇压______。
展示提升1、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其办学宗旨是什么?2、试分析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3、分析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记在书上)迁移拓展一、巩固练习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A、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B、孙中山在上海召集有共产党参加的会议,研究改组国民党。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2、黄埔军校的创始人是()A、孙中山B、蒋介石C、周恩来D、廖仲恺3、担任黄埔军校第一任校长的是()A、孙中山B、蒋介石C、周恩来D、廖仲恺4、黄埔军校与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在于()A、建立较晚,结构较完备B、采用新式武器,引进西方新式训练C、由国共两党共同创办,并聘请苏联教官D、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5、在黄埔军校的创办过程中,周恩来担任了()A、总理B、校长C、政治部主任D、党代表6、下列人物中哪个不是北伐直接打击的对象()A、吴佩孚B、孙传芳C、张作霖D、陈炯明7、被称之为铁军的是()A、叶挺独立团B、国民革命军第一军C、国民革命军第三军D、国民革命军第四军8、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谁的利益()A、民族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地主阶级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9、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A、蒋介石建立了反动政府B、南京国民政府屠杀共产党人C、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10、黄埔军校的创建为下列哪一行动的胜利奠基础()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秋收起义D、南昌起义11、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重要标志是()A、国民党在各地“清共”B、南昌起义的爆发C、北伐战争没有彻底消灭军阀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2、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不包括...()A、创建兴中会B、推翻清朝统治C、领导新文化运动D、创建黄埔军校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6年9月,英国军舰公然炮击进攻武汉的北伐军……各帝国主义集结在上海,随时准备进攻北伐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1课 北伐战争 学案02

第11课北伐战争【学习目标】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知识梳理】一、1924 年5月,中国国民党在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校,简称黄埔军校。
蒋介石任校长,任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二、 1926 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开始:1926年月,北伐军10万人出师北伐,任总司令。
主要对象:、、三个军阀。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北伐名将:第四军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
北伐的胜利进军: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
结果:因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而失败。
三、 1927 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政权性质: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主义的利益。
【自主检测】一、选择题1、“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学校的创办者是(C )A.李大钊B.毛泽东C.孙中山D.蔡元培2、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国民党办了一所学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这所学校是(C )A.保定士官学校 B.云南讲武堂C.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中国陆军学堂3、“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B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4、在一位同学撰写的关于北伐战争的历史小论文中有一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来:(C )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
在此过程中,叶挺率领的独立团作战英勇、战功赫赫。
A.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C.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 D.叶挺率领的独立团。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伐战争名师精编学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北伐战争【课标要求】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事实。
【学习目标】1.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3.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学习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学习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共合作的基石”。
第二部分为“国共合作的高潮”。
第三部分为“国共合作的失败”。
一、国共合作基石-黄埔军校的建立结合材料,学习黄埔军校的建立。
材料一中国革命之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大家到这所学校,不仅要知道怎样放枪,更要知道枪朝什么人放。
---孙中山材料二校门上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材料三为创办这所军校,苏联政府资助200万元现款作为开办费,派了一批军事干部担任教官,并运来8000支步枪和500万发子弹。
黄埔军校的建制是学习苏联红军的,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后来推行到国民革命军各级部队中去,成为区别于过去一切旧军队的主要标志。
同时也是使部队有旺盛战斗力和深得群众拥护的重要因素。
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政治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来自百度(1)材料一中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2)材料二中的“斯门”的全称是什么?它创办的前提、时间,地点,创办者?从对联中可以看出它创办的宗旨是什么?它创办的作用或是意义是什么?(3)材料三说明黄埔军校的建立得到了谁的帮助?二、国共合作高潮-北伐胜利进军1.结合材料,学习北伐胜利进军的进程。
材料“帝国主义及其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立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惟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具有被帝国主义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学案新人教版

北伐战争一、学习目标1知识能力: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创办立;北伐战争的时间、目的、北伐对象、主要战场和战役,知道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地点、性质。
2过程与方法:培养阅读识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二、重点难点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1、年,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了,简称黄埔军校。
2、黄埔军校最初由任校长,后来由任政治部主任,为革命培养了一大批军政人才。
3、年,北伐战争正式开始,由率领的第4军独立团奋勇作战,为第4军赢得“铁军”称号。
4、当北伐胜利进军的时候,国民党右派和叛变革命,他们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民革命失败了。
5、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和的利益,是个反动政府。
(二)、问题探究1、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建黄埔军校?2、国民革命军北伐的目的、对象、主要战场、重要战役?3、叶挺独立团为什么如此英勇善战?4、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失败?(三)系统总结:(四)巩固训练:1、“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学校的创办者是()A.李大钊B.毛泽东C.孙中山D.蔡元培2、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国民党办了一所学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这所学校是()A.保定士官学校 B.云南讲武堂C.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中国陆军学堂3、“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4、1926年北伐的主要战场是()A.湖南、湖北 B.江西 C.广西 D.福建、浙江5、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的独立团是由谁领导的?()A、叶挺B、朱德C、陈毅D、刘伯承6、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哪几派军阀?()①段祺瑞②张作霖③孙传芳④吴佩孚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7、下列属于北伐战争中的战役有()①桂林战役②武昌战役③贺胜桥战役④汀泗桥战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A.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B.蒋介石实行屠杀共产党人的政策C.国民政府进行北伐D.中原大战蒋介石取得胜利。
八年级历史学案第11课北伐战

第11课北伐战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没有获得成功?(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2、五四运动有什么历史作用?(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它属于中共成立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意义?(中共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同共产党合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后来终于形成国民国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布置学生阅读50——54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二)指导学生完成学案预习导学:一、黄埔军校学生回答1、根据50页“动脑筋”: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他接受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落入北洋军阀手中的教训,希望创造一支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2、革命军与北洋军有哪些区别?(启发学生运用“导入框”和51页小字部分提供的资料,从军队的任务和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学案新人教版-2019word版可打印

2、20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成立,在历史上,两党既有对抗也有合作,其中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 )
A、南昌起义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C、抗日战争D、北伐战争
3、“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是一次革命战争中的誓词,其“军阀”主要是指北洋军阀,“总理”即孙中山。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4、在当前祖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中,仍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合作,包括海峡两岸的合作、对话,为了促进两岸关系,大陆送给台湾一对大熊猫,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有何含义?
【快乐收获】
歌谣记忆
孙中山开一大, 国共合作成一家。 苏联、中共帮助下, 黄埔军校建立啦。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埔军校的建立:创建: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_______年5月,国民党在_______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领导人:校长______________,政治部主任__________。办学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埔军校的建立有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三个标题: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完成下面问题
(1)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时间:_________年4月蒋介石在________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11 北伐战争

历史 学科教学案课题: 第三单元 新民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1课 北伐战争【课程标准】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难点】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自主预习】 ★自学完成部分★ 1.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 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国民党党纲,同意 一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国共实现 。
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国民革命运动2.黄埔军校的建立建立:_____年___月,国民党在_______ ___创办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
_______任校长,后来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
3.北伐的目的:为了推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伐的主要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总司令。
、 是主战场。
北伐军第四军由 领导独立团连克 、 ,乘势猛攻 ,吴佩孚主力基本被消灭。
4.1927年,国民政府搬迁到 。
当年4月,蒋介石、汪精卫突然叛变革命。
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它代表______________ ___,对外___ ____, 对内_ _________。
【课堂探究】材料一: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发表讲话说:“中国革命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没有广大人民的基础……现在为了完成我们的使命,所以我才下定决心改组国民党,建立自己的军队。
”他也还说:创办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将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因为军队之能不能够革命,是在乎各位将士有没有革命志气,不是在乎武器之精良不精良……——孙中山选集材料二:(李济深)对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尤其不放心,便亲自对代校长方鼎英说:“这次‘清党’关系重大。
广州的共产党大本营,就在你黄埔军校。
校长(蒋介石)要我问你,军校的共产党有多少?谁是共产党?谁是主要负责人?”并要方保证军校“清党”时不出乱子和迅即成立隶属后方留守处的校“清党”委员会,由胡靖安等极端反共分子为执行委员,任意捕杀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伐战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北伐战争■【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目的、对象、战场、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3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学习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学习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学习方法与师生活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导入新课】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由此,中国进入一个大革命的时代。
1、北伐战争:战场在___和___,2、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___、___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自主学习】细读课本→标注知识点→完成填充→记忆熟练一、黄埔军校的建立1、国共第一次合作:__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___召开,标志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的合作。
2、创建:___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在___创办军校,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3、办学特点:实行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的办学方针。
4、作用:培养了大量的______人才,为建立______奠定了基础。
二、北伐战争1、北伐战争:___年北伐战争开始,主战场在___和___,主要对象___、___、___三个军阀。
第四军叶挺____英勇善战,取得___、___和___的胜利。
不到半年,北伐军就从___流域打到___流域。
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____。
2、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___、___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北伐战争学案
教学目标
1、知道黄埔军校的成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过程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史实。
2、识读“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讲述战争过程,加强对北伐战争过程的感性认识。
3、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背景及其政策的了解,初步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4、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过程与方法
利用教科书的小字、史料、形势图及人物肖像图等,充分展现课文中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使历史知识生动鲜活起来,以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创设逼真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感悟惊心动魄的大革命时代。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有关黄埔军校的有关信息请看书找出:
军校全称:
时间:
地点:
校长:
政治部主任:
2、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是什么呢?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呢?(从导入框的内容开始看出尤其是那副对联)
3、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所培养革命者的学校呢?请同学们阅读52页最下面一段小字,找出答案。
4、那黄埔军校的创办,为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起到了什么作用?(在59页第一段末)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创建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1926年,他们在广东革命政府的领导下,高唱着《国民革命军军歌》开始了北伐战争。
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内容.
二、北伐胜利进军。
1、请同学们自读60页第一自然段,找出如下的问题。
北伐的目的、时间、对象:
主要战场:
主要战役:
北伐的过程:
影响:
2、北伐开始后,它的战况怎样呢?
北伐军中有一支著名的部队就是他们的代表:
60页小字部分就是一个有关叶挺独立团的故事。
请同学们自读一遍。
3、那么北伐战争的影响是什么呢?
然而,就在北伐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进入高潮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
到的事。
请同学们看书61页最后一段以及小字部分。
可以看出,在北伐胜利进军的时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却公开叛变革命。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具体情况如何呢?它的性质是什么呢?
合作探究:
4、我们知道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声势震动了全国。
那么,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呢?请同学们根据本课知识,分组讨论,看哪一组分析得最全面。
(提示一般分析战争胜利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战争的正义性;(2)军队的作战方针是否正确;(3)各方面配合是否得力,官兵作战情况;(4)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援、外援等。
)
课堂小结:
1、板书北伐战争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二、北伐胜利进军
目的、对象、主要战场、战役、影响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性质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黄埔军校为中国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它创办于
A、1912年
B、1917年
C、1922年
D、1924年
2、北伐战争中,叶挺领导的独立团隶属于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C、工农革命军第四路军
D、国民党第四军
3、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汀泗桥战役 D 、贺胜桥战役
4、国民革命北伐在两湖的对象是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曹锟
2、阅读下面材料:“帝国主义及其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立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惟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具有被帝国主义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
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惟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
(1)据材料,国民革命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什么?
(2)从北伐宣言中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3)北伐的时间?组织者?
(4)宣言中所指卖国军阀主要有哪些?
(5)宣言中的“本党”指哪个党?
(6)举例说明“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是和平统一的障碍和革命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