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偏头痛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2024)

偏头痛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2024)
6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2024/1/28
7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2024/1/28
详细询问病史
包括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 、疼痛部位、伴随症状等。
体格检查
检查头痛部位有无压痛、肿胀、 红斑等异常表现,评估神经系统 功能。
8
辅助检查手段
2024/1/28
01
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生化检查等,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放松训练
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可缓解身心紧张 ,减轻头痛。
2024/1/28
22
06
总结与展望
2024/1/28
23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2024/1/28
偏头痛诊断缺乏客观标准
目前偏头痛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症状描述,缺乏客观的生物 学标志物或诊断工具。
治疗手段有限
尽管有多种药物可用于偏头痛的治疗,但疗效因人而异,且长期使 用可能存在副作用。
2024/1/28
常见副作用
01
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
监测方法
02
定期向医生反馈用药情况和身体反应。
处理措施
03
出现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轻度副作用可咨询医生调
整用药方案。
18
05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2024/1/28
19
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
针灸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达到止痛 的效果。常用穴位包括太阳穴、百会 穴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确
偏头痛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这限制了针对性治疗 方法的开发。
24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未来可能实 现基于个体差异的精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masld的诊断标准

masld的诊断标准

MASD的诊断标准如下:一、偏头痛(migraine )诊断标准:1. 具有≥5 次每月的头痛发作,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和/或声光敏感;2. 发作时间在至少72 小时及以上,有间歇期;3. 排除症状性(继发性)偏头痛(如颅内血肿、脑肿瘤等)。

二、有先兆的偏头痛(ACMAS ) :除了满足上述对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外,还需要具有至少一次典型的偏头痛,同时具有至少一次的典型偏头痛发作过程中的先兆症状。

先兆可以是视觉、感觉或言语的丧失,或特定的感知异常。

三、儿童青少年期发作者需考虑的其他诊断:在考虑偏头痛时,医生应排除其他可能的神经系统疾病。

例如,对于儿童和青少年(<18 岁)患者,除了要考虑焦虑、应激和其他躯体疾病外,还要考虑是否存在学习压力、学校恐惧症等心理因素。

此外,还应考虑是否存在以下疾病:周期性综合征、癫痫、脑积水、脑肿瘤、光敏感性头痛和创伤等。

四、临床类型:1. 典型偏头痛(典型为有先兆的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和特殊类型偏头痛(如:丛集性头痛和偏瘫性偏头痛);2. 不典型偏头痛:包括眼疲劳、易怒和肌肉痛性偏头痛等;3. 复杂型偏头痛:在诊断复杂型偏头痛时,需考虑是否存在视觉异常症状。

五、混合型偏头痛:在典型的先兆同时出现非典型先兆的情况下,诊断为混合型偏头痛。

六、伴随症状:在诊断过程中,伴随症状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例如,对于儿童患者来说,伴随的睡眠障碍可能是偏头痛发作的预警信号。

伴随症状包括但不限于恶心、呕吐、畏光和声光敏感等。

七、鉴别诊断:除了上述心理因素外,还需与其他可能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情况进行鉴别,如低血糖症、尿毒症、高血钙等代谢性脑病;以及各种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脑积水等。

以上就是MASD的诊断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TCD与偏头痛鉴别诊断-倪俊

TCD与偏头痛鉴别诊断-倪俊

发病机制(先兆)
部分研究认为:
偏头痛先兆期脑血流量减低,主要位于枕叶皮层,观察到的皮层 脑血流量改变认为与脑干脑血流增加继发有关,进一步证实偏头 痛是皮层下病变,与脑干实质受累有关
病例报告提示
后循环微栓塞可能是先兆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Cephalalgia 2012 32(6) 497–499
辅助检查
血液化验:缺铁性贫血 免疫指标、甲功均正常 双侧颈、椎动脉、Sub-A超声正常 外院头MRI(-) UCG正常 我院颈段MRI(-) 外院腰穿正常
病例特点 青年女性,急性起病 发作性症状,伴头痛 可以数小时到数天内 完全缓解 MRI脑实质正常 贫血,余血和CSF化 验正常
几个方面
发作期和间期血流速度和PI---
可能参与发病机制和指导治疗
脑血管反应性 TCD可以通过微栓子监测识别PFO的存在
共识:Migraine and PFO 甚至优于经食道超声
结合功能影像深入研究 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发作期—结论不一
发作期---血流速度及PI的描述
TCD和SPECT联合研究
头痛侧MCA的MV较对侧显著减低,PI 较对侧显著升高 同时SPECT监测发现85%患者发作期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减少,
从顶枕叶开始向周围扩散,即皮层传播抑制(CSD) 可以解释临床上偏头痛发作通常表现为视觉先兆,出现MRI
上后循环供血区的病灶 Parain先兆偏头痛发作期双侧MCA血流速度减低,CBF降低
第二次发作—除外癫痫
症状、体征同前
持续时间5-6小时 明显较前缩短
发作期EEG正常
除外了癫痫
4
诊断及治疗
偏瘫型偏头痛

偏头痛急诊鉴别诊疗指南

偏头痛急诊鉴别诊疗指南

偏头痛急诊鉴别诊疗指南【临床表现】1.典型偏头痛头痛为反复发作性、周期性。

一般有前驱症状。

视觉前驱症状包括暗点、闪光暗点、视野缺损和一过性弱视。

其一过性失明历时短暂(自几秒钟到5min),常为单眼,不伴闪光性暗点,其单眼视力丧失可以是完全或部分的,偶尔包括闪光幻觉或其他型暗点。

其头痛常为一侧,搏动性,而后渐扩及头的其他部位。

可有厌食、恶心、呕吐。

2.普通偏头痛此型最常见。

其前驱症状并不很确定,可在头痛前几小时,甚至几天。

包括精神障碍、疲劳、恶心、呕吐。

其头痛时间较典型偏头痛长,历时几小时或几天。

疼痛持续,单或双侧,钝或跳痛。

主要症状是易激惹、寒颤、苍白、面部或全身性浮肿、出汗和多尿。

突出的是怕光和噪音。

3.丛集性头痛又名睫状神经痛、偏头痛性神经痛、组胺性头痛、岩神经痛。

此型头痛成串发作,可一天数次,连续几天或几周,而后继以几个月乃至几年的缓解。

前驱症状不常见。

头痛突然发生,多发生在入睡l~2h后.常把病人痛醒。

可伴结膜充血、流泪,偶尔眼睑下垂和出汗。

约20~90min后头痛突然停止。

【诊断要点】1.根据临床表现。

2.除外其他器质性疾病。

【鉴别诊断】1.与血管病变如动脉瘤或血管瘤鉴别。

2.老年病人的偏头痛应与颞动脉炎、颈和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和青光眼相伴的头痛相鉴别,其他应鉴别的有嗜铬细胞瘤、癌和肥大细胞增多症。

3.与癫痫鉴别。

4.与过敏性头痛鉴别。

【急诊治疗】1.注意休息。

2.止痛药配合镇静剂,轻、钝痛者可用阿司匹林或非那西丁和咖啡因。

中度头痛,当因恶心、呕吐而不能用酒石酸麦角胺时,用可待因磷酸盐有效。

对不能用酒石酸麦角胺或应用无效者,尤为已持续了数小时的严重发作者,可考虑用麻醉性镇痛药如杜冷丁。

3.酒石酸麦角胺应在发作早期用药,用量需因人而异。

给药途径可以是口服、舌下、胃肠道外或直肠。

4.咖啡困可与麦角碱起协同作用。

合用可减少酒石酸麦角胺的需用量。

5.心理治疗,偏头痛病人常有焦虑,神经官能症性忧郁反应,故心理治疗甚为重要。

偏头痛的鉴别诊断

偏头痛的鉴别诊断

偏头痛的鉴别诊断
概述: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头痛,通常伴随着搏动性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临床上,正确诊断偏头痛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头痛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偏头痛的鉴别诊断以及相关的症状和检查方法。

偏头痛的特点:
•突发性头痛
•一侧性头痛
•搏动性疼痛
•伴随恶心、呕吐、光、声过敏等症状
•在运动、活动或光线刺激下加重
与其他类型头痛的区别:
1. 紧张性头痛
•特点:头痛呈持续性、双侧性、压迫性
•伴随症状:无明显恶心、呕吐等
•加重因素:压力、焦虑情绪
2. 群聚性头痛
•特点:头痛呈极其剧烈的一侧性搏动性疼痛
•伴随症状:眼结膜充血、流泪、鼻塞等自主神经症状
•频繁发作:每日数次,持续几周至几个月
3. 突发性严重头痛(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特点:头痛为一侧性,剧烈异常
•伴随症状: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等体征
•临床紧急,需立即诊治
诊断方法:
1.详细病史询问:头痛的发作频率、部位、特点、持续时间等
2.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颈椎、眼科检查等
3.辅助检查:颅脑核磁共振、脑电图等
诊断注意事项:
•排除继发性头痛的可能(颅内病变、颈椎病变等)
•注重家族史、用药史、生活方式等因素
•鉴别儿童、老年人与成年人的头痛特点
结语:
正确的鉴别诊断是治疗偏头痛的基础,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患者也应该重视自身头痛的特点,主动寻求医疗帮助,以获得及时合理的治疗。

希望本文对偏头痛的鉴别诊断有所帮助,祝患者早日康复!。

头痛的鉴别诊断

头痛的鉴别诊断

头痛的鉴别诊断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其病因却多种多样。

在进行头痛的鉴别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下面将介绍头痛的鉴别诊断及相关内容。

一、原发性头痛原发性头痛是一类无明确病因的头痛,主要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群体头痛。

这些头疼痛的特点和症状各不相同,需要通过详细的询问和检查来进行鉴别。

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搏动性的头痛,通常伴随着恶心、呕吐、光线过敏和噪音过敏等症状。

常见于青壮年女性,可能与遗传、神经血管反应异常等因素有关。

紧张性头痛紧张性头痛是最常见的头痛类型,表现为双侧头痛,持续性、钝痛或压缩痛感,常与情绪紧张、工作压力等因素有关。

群体头痛群体头痛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头痛,表现为一侧颞部剧烈疼痛,伴随着眼结膜充血、流泪等自主神经症状,常发作于夜间。

二、继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是由其他已知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头痛,如颅内器质性病变、颅外疾病等。

在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可能的原因:颅内器质性病变•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蛛网膜下腔血肿:表现为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常伴有发热、意识障碍等表现。

颅外疾病•高血压造成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表现为剧烈爆发性头痛、意识障碍等。

•颈椎病:常导致枕下头痛,伴有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

•颅颈部肌肉紧张:常见于长期不良姿势或劳累,表现为颈部疼痛、头痛等症状。

三、其他原因除上述主要类型外,头痛还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如眼部疾病、颞动脉炎、颞颌关节紊乱等。

在进行鉴别诊断时,需全面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必要的检查结果,以明确病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头痛的鉴别诊断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病因和症状特点。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解决头痛问题。

(完整版)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

(完整版)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

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偏头痛诊治指南目录一、背景(一) 流行病学1. 患病率2. 疾病负担(二) 历史与现状1. 历史2. 现状(三) 关于本指南的说明二、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一) 临床表现(二) 诱发因素三、偏头痛的分类和诊断(一) 国际头痛及偏头痛分类(二) 偏头痛的诊断1. 诊断流程2. 病史采集3. 体格检查4. 预警信号与辅助检查5. 偏头痛诊断标准6. 辅助检查及鉴别继发性头痛7.与其他原发性头痛的鉴别诊断(三)评估四、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一) 防治原则1. 基本原则2. 患者教育3. 头痛门诊(中心)的建立及转诊(二) 急性期药物治疗1. 急性期治疗目的2. 急性期治疗有效性指标3. 急性期治疗药物评价1) 非特异性治疗a) NSAIDSb) 其他药物2) 特异性治疗a) 麦角胺类b) 曲谱坦类c) Gepant类药物3)复方制剂4. 急性期治疗药物推荐5. 急性期治疗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原则6. 部分特殊情况的急性期药物治疗1) 严重偏头痛发作或偏头痛持续状态2) 偏头痛缓解后再发3) 儿童偏头痛4) 妊娠、哺乳期偏头痛(三) 预防性药物治疗1. 预防性治疗目的2. 预防性治疗有效性指标3. 预防性药物治疗指证4. 预防性治疗药物评价1) β受体阻滞剂2) 钙离子拮抗剂3) 抗癫痫药4) 抗抑郁药5) 肉毒毒素6) 其他药物5. 预防性治疗药物推荐6. 预防性治疗药物选择和使用原则7. 部分特殊情况的偏头痛预防治疗1) 儿童偏头痛2) 月经期及月经相关偏头痛3) 妊娠及哺乳期偏头痛4) 慢性偏头痛(四) 其他(替代)治疗1. 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2. 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3. 外科治疗偏头痛诊治指南一、背景(一) 流行病学1. 患病率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各国报道的年患病率女性为3.3% ~32.6%,男性为0.7%~16.1%[1]。

美国的偏头痛年患病率较高,约为12%,18%的妇女和6%的男性在前一年中至少有一次偏头痛发作。

偏头痛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偏头痛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cephalgias) 其他原发性头痛(other primary headaches) Ⅱ 继发性头痛(the secondary headaches) 头颈部外伤引起的头痛(headache attributed to head and neck trauma) 头颈 部血 管 性病 变引 起 的头 痛( headache attributed to cranial or cervical vascular disorder)
20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
寒-郁而化热 1.感受风邪-风邪留恋
热-风热伏留
风热之邪 上扰于头
2.肝郁气滞---化热化火---上扰于头---脑脉痹阻 偏头痛
21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
3.脏腑郁热-内蕴肝胆-上扰于头 脑脉痹阻
4.气滞血瘀-瘀阻胸中-瘀热上扰
22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
除上述4种常见致病因素外,在病理演变过程中,还 会出现一些相关病因病机:
36
偏头痛临床表现
有先兆偏头痛 约占10% 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可有前驱症状 在头痛之前或头痛发生时, 常有可逆的局灶性神 经系统症状为先兆,表现为视觉、感觉、言语和 运动的缺损或刺激症状
37
偏头痛临床表现
最常见为视觉先兆,常为双眼同向症状,如视物 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 其次为感觉先兆,感觉症状多呈面-手区域分布 言语和运动先兆少见 先兆症状一般在5~20分钟内逐渐形成,持续不超 过60分钟
31
讲授提纲
概述 中西医对偏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临床诊断要点 中西医治疗进展 头痛宁胶囊基础及临床研究概况
32
偏头痛临床表现
青春期发病,具有明显家族史 男性:女性≈1:3.5~4 反复发作的一侧头颅搏动性头痛 一般少见神经体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头痛概述 1. 头部的痛觉敏感组织 2. 分类 3. 诊断的一般原则 • 偏头痛 1. 临床表现 2. 诊断 3. 鉴别诊断 4. 治疗 5. 病因和发病机制学说
疼痛
疼痛
• 由伤害性刺激引起 :
• 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或体验:
疼痛
• 由伤害性刺激引起 :
1. 物理:机械、电、温度; 2. 化学:酸、碱、K+、组胺、5-羟色胺、缓
• 颅外结构:
头部的痛觉敏感组织
• 颅内结构: 1. 血管:Willis 环及其分支
脑膜动脉 静脉窦和大静脉 2. 硬膜:血管周围、颅底、大脑镰和小脑幕
• 颅外结构:
头部的痛觉敏感组织
• 颅内结构: 1. 血管:Willis 环及其分支
脑膜动脉 静脉窦和大静脉 2. 硬膜:血管周围、颅底、大脑镰和小脑幕 3. 颅神经:V、VII、IX、X • 颅外结构:
激肽、乙酰胆碱
• 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或体验:
1. 痛感觉 2. 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或内脏植物
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头部的痛觉敏感组织
头部的痛觉敏感组织
• 颅内结构:
• 颅外结构:
头部的痛觉敏感组织
• 颅内结构: 1. 血管:Willis 环及其分支
脑膜动脉 静脉窦和大静脉
Disorders: 3rd edition (beta version)(2013)
• The primary headaches
• The secondary headaches
• Painful cranial neuropathies, other facial pains and other headaches
头部的痛觉敏感组织
• 颅内结构: 1. 血管:Willis 环及其分支
脑膜动脉 静脉窦和大静脉 2. 硬膜:血管周围、颅底、大脑镰和小脑幕 3. 颅神经:V、VII、IX、X • 颅外结构:皮肤及皮下组织
肌肉及神经 血管
分类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重点为典型偏头痛。
3.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偏头痛的依据,与丛集性
头痛、癫痫、高血压头痛等其他发作性疾病的鉴 别。介绍国际头痛学会有关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4.治疗与预防:偏头痛发作时的药物治疗和预防发
作的治疗(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5-羟色胺拮抗剂、 麦角碱、抗组织胺、β肾上腺素能阻滞药物等)。
内容提要
教学大纲
要求 • 掌握:继发性和原发性头痛的原因,诊断和鉴别
诊断。
• 基本掌握:偏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熟悉: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 了解:偏头痛病因与发病机理。 • 拓展: 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教学大纲
主要内容
1.头痛的常见病因与发病原理:病因未明,主要
的发病学说。
2.临床表现:掌握偏头痛的发作过程,发作特点,
➢ 继发性:
1. 突发 2. 渐重 3. 伴系统性疾病(发热、颈强直、皮疹)、视乳头水肿和NS局灶症征 4. 50岁后新发 5. 妊娠期或分娩后 6. 癌症或AIDS患者
➢ 原发性:
1. 无明确病因:器质性疾病 药物
2. 虽有提示,但进一步检查可排除 3. 虽有明确病因,但无因果关系
内容提要
• 头痛概述 1. 头部的痛觉敏感组织 2. 分类 3. 诊断的一般原则 • 偏头痛 1. 临床表现 2. 诊断 3. 鉴别诊断 4. 治疗 5. 病因和发病机制学说
偏头痛临床分型(ICHD-III beta version)
1. Migraine
1.1 Migraine without aura (common migraine)
Hale Waihona Puke 1.2 Migraine with aura (classic migraine)
1.2.1 Migraine with typical aura
偏头痛
年发病率和患病率
• 偏头痛:10%(7.7-18.7%) • 脑血管病: 185-219/10万; 0.5% • 癫痫:70-100/10万;0.3-1% • 帕金森病:18/10万;0.36%
• 重症肌无力:8-20/10万;0.05% • 多发性硬化:5-60/10万; • Kennedy病:4/10万; • 肌萎缩侧索硬化:2/10万; • GBS:0.6-1.9/10万
诊断的一般原则
• 只有排除继发性头痛后方可确定为原发性头痛
➢ 继发性:
➢ 原发性:
诊断的一般原则
• 只有排除继发性头痛后方可确定为原发性头痛
➢ 继发性:
➢ 原发性:
1. 无明确病因:器质性疾病 药物
2. 虽有提示,但进一步检查可排除 3. 虽有明确病因,但无因果关系
诊断的一般原则
• 只有排除继发性头痛后方可确定为原发性头痛
1.2.1.1 Typical aura with headache 1.2.1.2 Typical aura without headache
1.2.2 Migraine with brainstem aura 1.2.3 Hemiplegic migraine
1.2.3.1 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 (FHM) 1.2.3.1.1 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 type 1 1.2.3.1.2 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 type 2 1.2.3.1.3 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 type 3 1.2.3.1.4 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 other loci 1.2.3.2 Sporadic hemiplegic migraine
1.2.4 Retinal migraine 1.3 Chronic migraine 1.4 Complications of migraine
1.4.1 Status migrainosus 1.4.2 Persistent aura without infarction 1.4.3 Migrainous infarction 1.4.4 Migraine aura-triggered seizure
1.5 Probable migrai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