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酸洗与钝化规范
不锈钢酸洗与钝化规范标准

不锈钢酸洗与钝化规范——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酸洗钝化晨怡热管1 前言在我公司生产中,经常有不锈钢设备的制作,不锈钢设备由于接触到腐蚀性介质,会造成设备表面有明显的腐蚀痕迹及颜色不均匀的斑痕,因此对不锈钢设备表面的处理尤为关键,不锈钢设备表面的钝化处理就是一个重要环节。
设备表面钝化膜形成不完善,与铁离子接触造成污染,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锈蚀现象,造成运行介质指标变化等。
下面就奥氏体不锈钢设备表面的酸洗钝化处理原理及实际操作的常规工艺过程谈一些看法,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2 概述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且还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制造各类具有防腐蚀要求的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对其耐腐蚀有很大影响。
奥氏体不锈钢的钝化膜主要是通过对其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得来的。
3 酸洗钝化的原理3.1钝化: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中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
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
奥氏体不锈钢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表面能形成满足上述要求的钝化膜,但该钝化膜在起活化作用的Cl-、Br-、F-等卤素离子作用下,极易受到破坏。
这也就是虽经酸洗钝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在进行水压试验后若不能将水渍除干净,但应控制水的Cl-含量不超过25ppm的原因之一。
另外并非任何金属的氧化膜都可视作钝化膜,如碳钢在高温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由于不能满足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的要求而不能充作钝化膜。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氧化性强的以硝酸为主剂的溶液来进行处理,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
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规程汇总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不锈钢容器包括零部件表面油污、锈渍的清理、酸洗及钝化的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制造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容器的酸洗钝化处理;2引用文件以下引用标准、文件应为最新版本;当本规程与新标准、文件内容冲突时,冲突部分按最新标准、文件相应规定内容执行;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通用规程通用检验规程3酸洗、钝化工艺流程去油、清理污物→净水部洗→钝化→净水冲洗→吹干4酸洗、钝化前的预处理4.1对制造完工后的不锈钢容器或零部件按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要求,对规定项目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酸洗、钝化预处理;4.2将焊缝及其两侧焊渣、飞溅物清理干净,容器的机加工件表面应用汽油或清洗剂去除油渍等污物;4.3清除焊缝两侧异物时,应用不锈钢丝刷,不锈钢铲或砂轮清除,清除完毕用净水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冲刷干净;4.4当油污严重时则用3-5%的碱溶液将油污清除,并用净水冲洗干净;4.5对不锈钢热加工件的氧化皮可用机械喷砂的方法清除,砂必须是纯硅或氧化铝;4.6制定酸洗、钝化的安全措施,确定必须的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5酸洗、钝化溶液及膏的配方5.1酸洗液配方:硝酸比重1.4220%,氢氟酸为5%,其余为水;以上为体积百分比; 5.2酸洗膏配方:盐酸比重1.1920毫升,水100毫升,硝酸比重1.4230毫升,膨润土150克;5.3钝化液配方:硝酸比重1.425%,重铬酸钾4克,其余为水;以上休积百分比,钝化温度为室温;5.4钝化膏配方:硝酸浓度67%30毫升,重铬酸钾4克,加膨润土100-200目搅拌至糊状为止;6酸洗钝化操作6.1只有进行过预处理的容器或零部件才能进行酸洗钝化处理;6.2酸洗液酸洗主要用于较小型未经加工的零部件整体处理,可以用喷刷的方法;溶液温度在21-60℃时,每隔10分钟左右检查一次,直至呈现出均匀的白色酸蚀的光洁度为止;6.3酸洗膏酸洗主要适用于大型容器或局部处理;在室温下将酸洗膏外均匀干净设备上约2-3mm厚,停留一小时后用洁净水或不锈钢丝刷轻轻刷,直至呈现出均匀的白色酸蚀的光洁度为止;6.4钝化液主要适用于小型容器或部件整体处理,可以采用浸入或喷刷的方法,当溶液温度在48-60℃时,每20分钟检查一次,当溶液在21-47℃时,每小时检查一次,直至表面生成均匀的钝化膜为止;6.5钝化膏主要适用于大型容器或局部处理,在室温下将钝化膏均匀涂在酸洗过的容器表面约2-3mm,1小时后检查,直至表面生成均匀的钝化膜为止;6.6酸洗钝化容器或零部件必须用洁净水将表面冲洗干净,最后用酸性石蕊试纸测试冲洗面的任何处,使PH值在6.5-7.5之间,然后擦干或用压缩空气吹干;6.7容器和零部件经酸洗钝化后搬运吊装及存放时禁止磕碰划伤钝化膜;7注意事项7.1配液时应将水按比例放入耐酸容器中,然后再按比例缓慢加酸,防止倒酸速度过快引起飞溅伤人;7.2酸洗钝化处理,首次操作应先在小部件局部面上或类似的材料上作试验;7.3酸洗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认真仔细,及时观察,防止容器表面腐蚀过重;对碳钢零部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遭到腐蚀;7.4酸洗后不锈钢表面不得有明显的腐蚀痕迹,不得有颜色不均匀的斑纹,焊缝及热加工表面不得有氧化色;7.5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必须穿好耐酸服,带好手套,口罩与防护眼罩;在容器内酸洗,必须带上检查合格的防毒面具,并在专人监护下进行;7.6有防腐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零部件按图样要求进行热处理后,做酸洗钝化处理;7.7上述的酸洗钝化配方及操作、浓度、体积比、液体温度和操作时间可根据情况允许做小量适当的调整;酸洗钝化液可重复使用,但必须保证适当的浓度和体积比;不锈钢酸洗钝化的方法与工艺1.1酸洗钝化处理方法不锈钢设备与零部件酸洗钝化处理根据操作不同有多种方法;浸渍法用于可放入酸洗槽或钝化槽的零部件,但不适于大设备酸洗液可较长时间使用,生产效率较高、成本低;大容积设备充满酸液浸渍耗液太大;涂刷法适用于大型设备内处表面及局部处理物工操作、劳动条件差、酸液无法回收; 膏剂法用于安装或检修现场,尤其用于焊接部处理手工操作、劳动条件差、生产成本高;喷淋法用于安装现场,大型容器内壁用液量低、费用少、速度快,但需配置喷枪及循环系统;循环法用于大型设备,如换热器、管壳处理施工方便,酸液可回用,需配管与泵连接循环系统;电化学法既可用于零部件,又可用电刷法对现场设备表面处理,技术较复杂,需直流电源或恒电位仪;1.2酸洗钝化处理配方举例1.2.1一般处理根据ASTMA380—1999,仅以300系列不锈钢为例,1酸洗药剂HNO36%~25%+HF0.5%~8%体积分数;温度21~60℃;时间按需要;或药剂柠檬酸铵5%~10%质量分数;温度49~71℃;时间10~60min;2钝化药剂HNO320%~50%体积分数;温度49~71℃;时间10~30min;或温度2l~38℃;时间30~60min;或药剂HNO320%~50%+Na2Cr207H2022%~6%质量分数;温度49~54℃;时间15~30min;或温度21~38℃;时间30~60min;3除鳞酸洗药剂H2SO48%~11%体积分数;温度66~82℃;6时间5~45min;及药剂HNO36%~25%+HF0.5%~8%体积分数;温度21~60℃;或HNO315%~25%+HFl%—8%体积分数;1.2.2膏剂法处理1以广州石化尿素不锈钢新设备内表面焊缝及母材钝化和维修表面打磨焊缝的局部钝化为例,酸洗膏:25%HNO~+4%HF+7l%冷凝水体积分数与BaSO,调至糊状;钝化膏:30%HNO3或25%HNO3+1%质量分数K2Cr207与BaSO7调至糊状;涂覆表面5~30min,用冷凝水冲洗至pH=7,对单台设备也可采用喷洒双氧水的化学钝化法;2以上海大明铁工厂专利为例;酸洗钝化膏:HN038%~14%作钝化剂;HFl0%~15%作腐蚀剂;硬脂酸镁2.2%~2.7%作增稠剂硝酸镁60%~70%作填料,提高粘附力与渗透性;多聚磷酸钠2.3%~2.8%作缓蚀剂;水调节粘度;1.2.3电化学法处理以厦门大学专利为例,其处理方法是:将待处理的不锈钢工件作阳极,控制恒电位进行阳极化处理,或者将不锈钢工件先作阴极,控制恒电位进行阴极化处理,再将不锈钢工件作阳极,控制恒电位进行阳极化处理,并继续改变其恒电位进行钝化处理,电解质溶液均采用HN03;经这样处理后,不锈钢钝化膜性质得到改善,耐蚀性能大大提高;点蚀临界电位Eb提高约1000mV在3%NaCl中,抗均匀腐蚀性能提高三个数量级在45℃的20%~30%H2S04中;2.不锈钢酸洗钝化的应用范围2.1不锈钢设备制造过程中的酸洗钝化处理2.1.1切削加工后的清洗及酸洗钝化不锈钢工件经切削加工后表面上通常会残留铁屑、钢末及冷却乳液等污物,会使不锈钢表面出现污斑与生锈,因此应进行脱脂除油,再用硝酸清洗,既去除了铁屑钢末,又进行了钝化;2.1.2焊接前后的清洗及酸洗钝化由于油脂是氢的来源,在没有清除油脂的焊缝中会形成气孔,而低熔点金属污染如富锌漆焊接后会造成开裂,所以不锈钢焊前必须将坡口及两侧20mm内的表面清理干净,油污可用丙酮擦洗,油漆锈迹应先用砂布或不锈钢丝刷清除,再用丙酮擦净;不锈钢设备制造无论采用何种焊接技术,焊后均要清洗,所有焊渣、飞溅物、污点与氧化色等均要除掉,清除方法包括机械清洗与化学清洗;机械清洗有打磨、抛光与喷砂喷丸等,应避免使用碳钢刷子,以防表面生锈;为取得最好的抗腐蚀性能,可将其浸泡在HNO3和HF的混液中,或采用酸洗钝化膏;实际上常4锎1械清洗与化学清洗结合起来应用;2.1.3锻铸件的清洗经锻铸等热加工后的不锈钢工件,表面往往有一层氧化皮、润滑剂或氧化物污染,污染物包括石墨、二硫化钼与二氧化碳等;应通过喷丸处理、盐浴处理以及多道酸洗处理;如美国不锈钢涡轮机叶片处理工艺为:盐浴10min→水淬2.5min→硫酸洗2min→冷水洗2min→碱性高锰酸盐浴10min→冷水洗2min→硫酸洗1min→冷水洗1min→硝酸洗1.5min→冷水洗1min→热水洗1min→空气干燥;2.2新装置投产前的酸洗钝化处理许多大型化工、化纤、化肥等装置的不锈钢设备与管道在投产开工前要求进行酸洗钝化;虽然设备在制造厂已进行过酸洗,去除了焊渣与氧化皮,但在存放、运输、安装过程中又难免造成油脂、泥砂、铁锈等的污染,为确保装置与设备试车产品尤其是化工中间体及精制品的质量能够达到要求,保证一次试车成功,必须进行酸洗钝化;如H2O2生产装置不锈钢设备与管道,投产前必须进行清洗,否则若有污物重金属离子会使催化剂中毒;另外,如金属表面有油脂与游离铁离子等会造成H2O2的分解,剧烈放出大量热,引发着火,甚至爆炸;同样对氧气管道来说存在微量油污与金属微粒也可能产生火花而发生严重后果; 2.3现场检修中的酸洗钝化处理在精制对苯二甲酸PTA,聚乙烯醇PVA,腈纶,醋酸等生产装置的设备材料中,大量使用奥氏体不锈钢316L、317、304L,由于物料都含有Cl-、Br-、SCN-、甲酸等有害离子,或由于污垢、物料结聚,会对设备产生点蚀、缝隙腐蚀与焊缝腐蚀;在停车检修时可以对设备或部件进行全面或局部酸洗钝化处理,修复其钝化膜,以防局部腐蚀扩展;如上海石化PTA装置干燥机的不锈钢管子更新检修及腈纶装置的不锈钢换热器检修等均进行过酸洗钝化;2.4在役设备除垢清洗石油化工装置中的不锈钢设备,尤其是换热器,经一定时间运行后,内壁会沉积各种污垢,如碳酸盐垢、硫酸盐垢、硅酸盐垢、氧化铁垢、有机物垢、催化剂垢等,影响了换热效果,并且会造成垢下腐蚀;需要选择合适的清洗剂进行除垢,可采用硝酸、硝酸+氢氟酸、硫酸、柠檬酸、EDTA、水基清洗剂等,并添加适量的缓蚀剂;除垢清洗后,如需要可再进行钝化处理;如上海石化PTA、醋酸、腈纶等装置的不锈钢换热器均进行过除垢清洗;3.不锈钢酸洗钝化的注意事项3.1酸洗钝化的前处理不锈钢工件酸洗钝化前如有表面污物等,应通过机械清洗,然后除油脱脂;如果酸洗液与钝化液不能去除油脂,表面存在油脂会影响酸洗钝化的质量,为此除油脱脂不能省略,可以采用碱液、乳化剂、有机溶剂与蒸汽等进行;3.2酸洗液及冲洗水中Cl-的控制某些不锈钢酸洗液或酸洗膏采用加入盐酸、高氯酸,三氯化铁与氯化钠等含氯离子的侵蚀介质作为主剂或助剂去除表面氧化层,除油脂用三氯乙烯等含氯有机溶剂,从防止应力腐蚀破裂来说是不太适宜的;此外,对初步冲洗用水可采用工业水,但对最终清洗用水要求严格控制卤化物含量;通常采用去离子水;如石化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用水,控制C1-含量不超过25mg/L,如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在水中可加入硝酸钠处理,使其达到要求,C1-含量超标,会破坏不锈钢的钝化膜,是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破裂等的根源;3.3酸洗钝化操作中的工艺控制硝酸溶液单独用于清除游离铁和其它金属污物是有效的,但对清除氧化铁皮,厚的腐蚀产物,回火膜等无效,一般应采用HNO3+HF溶液,为了方便与操作安全,可用氟化物代替HF2;单独HNO3溶液可不加缓蚀剂,但HNO3+HF酸洗时,需要加Lan-826;使用HNO3+HF酸洗,为防止腐蚀,浓度应保持5:1的比例;温度应低于49℃,如过高,HF会挥发;对钝化液,HNO3应控制在20%—50%之间,根据电化学测试,HNO3浓度小于20%处理的钝化膜质量不稳定,易产生点蚀,但HNO3浓度也不宜大于50%,要防止过钝化;用一步法处理除油酸洗钝化,虽然操作简便,节省工时,但该酸洗钝化液膏中会有侵蚀性HF,因此其最终保护膜质量不如多步法;酸洗过程中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酸的浓度、温度与接触时间;随着酸洗液使用时间的增长,必须注意酸浓度和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应注意避免过酸洗,钛离子浓度应小于2%,否则会导致严重的点蚀;一般来说,提高酸洗温度会加速与改善清洗作用,但也可能增加表面污染或损坏的危险;3.4不锈钢敏化条件下酸洗的控制某些不锈钢由于不良热处理或焊接造成敏化,采用HNO&HF酸洗可能会产生晶间腐蚀,由晶间腐蚀引起的裂缝在运行时,或清洗时,或随后加工中,能够浓缩卤化物,而引起应力腐蚀;这些敏化不锈钢一般不宜用HNO3+HF溶液除鳞或酸洗;在焊后如必须进行这种酸洗,应采用超低碳或稳定化的不锈钢;3.5不锈钢与碳钢组合件的酸洗对不锈钢与碳钢组合件如换热器中不锈钢管子、管板与碳钢壳体,酸洗钝化若采用HNO3或HNO3+HF会严重腐蚀碳钢,这时应添加合适的缓蚀剂如Lan-826;当不锈钢与碳钢组合件在敏化状态下,不能用HNO3+HF酸洗时,可采用羟基乙酸2%+甲酸2%+缓蚀剂,温度93℃,时间6h或EDTA铵基中性溶液+缓蚀剂,温度:121℃,时间:6h,随后用热水冲洗并浸入10mg/L氢氧化铵+100mg/L联氨中;3.6酸洗钝化的后处理不锈钢工件经酸洗和水冲洗后,可用含10%质量分数NaOH+4%质量分数KMnO4的碱性高锰酸盐溶液在71~82℃中浸泡5~60min,以去除酸洗残渣,然后用水彻底冲洗,并进行干燥;不锈钢表面经酸洗钝化后出现花斑或污斑,可用新鲜钝化液或较高浓度的硝酸擦洗而消除;最终酸洗钝化的不锈钢设备或部件应注意保护,可用聚乙烯薄膜覆盖或包扎,避免异金属与非金属接触;对酸性与钝化废液的处理,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规定;如对含氟废水可加石灰乳或氯化钙处理;钝化液尽可能不用重铬酸盐,如有含铬废水,可加硫酸亚铁还原处理;酸洗可能引起马氏体不锈钢氢脆,如需要可通过热处理脱氧加热至200℃保温一段时间;4.不锈钢酸洗钝化质量检验由于化学检验会破坏产品的钝化膜,通常在样板上进行检验;方法举例如下:1硫酸铜滴定检验用8gCuS04+500mLH20+2~3mLH2S04溶液滴入样板表面,保持湿态,如6min内不出现铜的析出为合格;2高铁氰化钾滴定检验用2mlHCl+1mlH2S04+1gK3FeCN6+97mlH20溶液滴在样板表面,通过生成蓝色斑点的多少及出现时间的长短来鉴定钝化膜质量的好坏;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酸洗钝化三上海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罗晓明介绍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规工艺过程及其质量检验,增强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防腐蚀性能;马氏体不锈钢虽有较高的机械性能,但耐腐蚀性较差;铁素体不锈钢虽耐腐蚀性较好,但在热加工或后,铁素体不锈钢及其接头的韧性会显着降低,并不能用热处理的方法来恢复;奥氏体不锈钢不仅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且还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因而被广泛的用于制造各类防腐蚀要求的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在很多情况下对其耐腐蚀有很大影响;奥氏体不锈钢的钝化膜主要是通过对其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来得到的;下面就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酸洗钝化处理,谈一些看法,供有关人员参考;1 钝化、钝化膜、酸洗钝化处理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着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的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奥氏体不锈钢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表面能形成满足上述要求的钝化膜;但必须说明的是该钝化膜在起活化作用的Cl-、Br-、F-等卤素离子作用下,极易受到破坏;这也就是虽经酸洗钝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在进行水压试验后若不能将水渍除干净前应控制水的Cl-含量不超过25ppm的原因之一;还必须说明的是并非任何金属的氧化膜都可充作钝化膜的,如碳钢在高温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由于不能满足上述条件而不能充作钝化膜;对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氧化性强的以硝酸为主剂的溶液来进行钝化处理;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该整个处理过程就称之为酸洗钝化处理,简称为酸洗钝化;三维网技术2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规工艺过程为确保酸洗钝化质量,酸洗钝化首先需考虑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在不便于采用液体浸泡的情况下,才考虑用涂刷酸洗钝化膏的方式,但不宜使用涂刷酸洗钝化液的方式;若使用一种新的酸洗钝化液或膏时,在进行产品处理前,建议先进行试样试验;当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时,需定期对浸泡液进行测试和化验;WBC酸洗钝化的常规工艺过程如下:前→酸洗池洗→冲洗→钝化池洗冲后处→→酸洗钝化二合一液池洗→→→处理→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涂刷洗理1前处理去除焊缝及母材表面的飞溅、焊渣、咬边、凹凸不平、泥污等;去除油污;必要时可采用碱洗,碱洗后需用清水将表面冲洗干净;2酸洗池洗及冲洗依据酸洗液的配比,严格控制酸洗温度和时间,防止达不到酸洗效果或过份酸洗而引起基体腐蚀的现象,必要的话可在酸洗液中添加缓蚀剂;对被酸洗产品上的碳钢件能拆卸的需拆卸掉,如不能拆卸的需采用涂防护油漆或封橡胶泥等方法;酸洗后一定要用清水彻底冲洗,使之表面不留存残液,以利此后的钝化处理;3钝化池洗及冲洗根据钝化液的特点和温度,严格控制钝化时间,使之形成良好的钝化膜;钝化后也要彻底三冲洗,不留存残液;4酸洗钝化二合一液池洗及冲洗若使用酸洗钝化二合一液,不同之处仅是酸洗钝化一次完成,其他都可参照前述要求5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涂刷及冲洗若使用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时,其具体步骤为:1将膏均匀地涂刷于需酸洗钝化之表面一般先涂焊缝处,氧化皮较厚处可略涂厚些2按膏说明书的要求,使膏保持足够的时间;3在膏未干透前用回丝、棉纱或破布擦去锈蚀及氧化物必要时可采用不锈钢丝刷或钢丝对表面进行彻底的冲洗,直至呈均匀的银白色;4酸洗钝化处理后的质量检验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1外观检验酸洗钝化表面应呈均匀的银白色;不得有明显的腐蚀痕迹,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氧化色,不得有颜色不均匀的斑痕;2残液检验用酚酞试纸检查表面上残液的冲净程度pH值中性为合格;3蓝点试验酸洗钝化处理质量,根据需要还可采用蓝点试验法来检验:用1克铁氰化钾K3FeCN6加3毫升65%_85%硝酸HNO3和100毫升水配制成溶液宜现用现配;然后用滤纸浸渍溶液后,贴附于待测表面或直接将溶求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后的质量检验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1外观检验酸洗钝化表面应呈均匀的银白色;不得有明显的腐蚀痕迹,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氧化色,不得有颜色不均匀的斑痕;2残液检验用酚酞试纸检查表面上残液的冲净程度pH值中性为合格;3蓝点试验酸洗钝化处理质量,根据需要还可采用蓝点试验法来检验:用1克铁氰化钾K3FeCN6加3毫升65%_85%硝酸HNO3和100毫升水配制成溶液宜现用现配;然后用滤纸浸渍溶液后,贴附于待测表面或直接将溶液涂、滴于待测表面,30秒内观察表面显现蓝点情况,有蓝点为不合格;需注意的是该试验需待酸洗钝化表面基本干燥后进行,试验后对试验液也应冲洗干净;蓝点试验法的基本原理为:若表面钝化膜不完善或有铁离子污染,就会有游离的铁离子存在,那么即可发生如下反应: Fe2++K3FeCN6 =KFeFeCN6↓深蓝色+2K+酸洗有酸液酸洗和酸膏酸洗两种方法;浸洗酸液配方:硝酸密度1.42g/cm3的质量分数为20%、氢氟酸5%,其余为水,酸洗温度为室温;刷洗酸液配方:盐酸50%+水50%;酸膏配方:盐酸密度1.19g/cm320mL、水100mL、硝酸密度1.42g/cm330Ml、膨润土150g;浸洗法适用于较小的设备和零件;浸洗时,将设备和部件浸没在酸洗液里25~45min,取出后用清水冲净;刷洗法适用于大设备,用刷子蘸取酸洗液刷洗,到呈白亮色为止,再用清水冲净;钝化是在酸洗后进行;钝化液的配方为:硝酸5mL、重铬酸钾1g、水95mL;处理温度为室温,处理时间1h;处理方法是将钝化液在焊件表面揩一遍,保持1h后再用冷水冲,用布仔细擦洗,最后用热水冲洗干净,并将其吹干;酸洗膏配方:HCL盐酸30%+HNO3硝酸10%+H2O洁净水60%重量比,将此与膨润土100~120目搅拌成糊状涂在已处理干净的奥氏体0Cr18Ni10Ti,0Cr19Ni9,316等的表面2~3mm,停留1小时后用水冲洗,不理想的部位可用不锈钢丝刷轻轻刷洗.钝化膏配方:HNO3硝酸浓度67%40%+H2O洁净水60%体积比,将此与膨润土100~120目搅拌成糊状涂在酸洗后的奥氏体0Cr18Ni10Ti,0Cr19Ni9,316等的表面2~3mm,停留1小时后用水冲洗掉;2010-03-1515:34云清化工不锈钢制品的天使王少军云清牌300系列酸洗添加剂001409主要用途:本品主要用于304、321、316、316L等不锈钢酸洗过程中配合硝酸使用,起到除油、除锈、去氧化皮、缓蚀、抑雾等功效,实现了除油除锈二合一,同时促进顽固氧化皮的清除,特别是热扎、退火、回火过程中生成的高温难清除氧化皮,大大缩短清洗时间,同时防止氢脆的产生;抑制烟雾的产生,大大改善生产环境;大大降低金属的腐蚀速度,成倍的延长酸液的使用寿命,最终使产品表面清洁干净,形成均匀的银白色亚光结构;适用于各种型号的不锈钢;突出特点、理化指标:同“200系列酸洗添加剂”使用方法:1、使用量:本品配合各种浓度的硝酸使用,硝酸的使用浓度一般为15~30%w,本品的使用浓度一般为3~5%.,添加量越多效果越好;2、配制一吨酸液的添加量:1硝酸46%:350~650千克;添加剂:50千克;水:600-300千克;2硝酸60-68%:250~500千克;添加剂:50千克;水:700-450千克;3硝酸98%:150~300千克;添加剂:50千克;水:800-650千克;3、配液:可以将本品加入硝酸中直接使用;也可以将本品加入浓度较高的硝酸中兑水使用;一般情况下直接将本品撒入酸洗液中,搅拌均匀即可;原先使用的酸洗液不用排放,可以先将酸洗槽底部的淤渣清理干净,补加适量的本品、硝酸、水即可使用;添加本品后可以大大降低硝酸的使用浓度,成倍的延长酸液的使用寿命和工件的处理量;4、处理:将要处理的不锈钢浸泡在上述配好的溶液中,常温处理10~30分钟或更长时间由材质、氧化皮的厚度和处理要求而定,至表面氧化皮、锈完全清除干净,然后用水将表面冲洗干净,最后用碱液冲洗中和,清洗干净后干燥即可晾干、吹干或烘干;注意事项、包装规格:同“200系列酸洗添加剂”;关于不锈钢酸洗钝化的问题2010-04-1509:55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且还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制造各类具有防腐蚀要求的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对其耐腐蚀有很大影响;奥氏体不锈钢的钝化膜主要是通过对其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得来的;3酸洗钝化的原理3.1钝化: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着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中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奥氏体不锈钢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表面能形成满足上述要求的钝化膜,但该钝化膜在起活化作用的Cl-、Br-、F-等卤素离子作用下,极易受到破坏;这也就是虽经酸洗钝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在进行水压试验后若不能将水渍除干净,但应控制水的Cl-含量不超过25ppm的原因之一;另外并非任何金属的氧化膜都可视作钝化膜,如碳钢在高温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由于不能满足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的要求而不能充作钝化膜;对于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氧化性强的以硝酸为主剂的溶液来进行处理,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整个处理过程就称为酸洗钝化处理,筒称酸洗钝化;4酸洗液、钝化液及酸洗膏配方酸洗液:20%硝酸+5%氢氟酸+75%水钝化液:5%硝酸+2%重铬酸钾十93%水酸洗钝化液二合一:20%硝酸+10%氢氟酸+70%水酸洗钝化膏二合一配方:盐酸20毫升,水100毫升,硝酸30毫升,澎润土150克搅拌成糊状;5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规工艺过程为确保酸洗钝化质量,酸洗钝化首先需考虑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在不便于采用液体浸泡的情况下,才考虑用涂刷酸洗钝化膏的方式,但不宜使用涂刷酸洗钝化液的方式;当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时,需定期对浸泡液进行测试和化验;酸洗钝化的常规工艺过程如下:→酸洗→冲洗→钝化池洗→预处理→→酸洗钝化二合一液池洗→冲洗→后处理→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池洗→5.1预处理5.1.1去除焊缝及母材表面的飞溅、焊药、灰尘等;5.1.2去除油污,必要时可采用碱洗或洗涤液清洗,洗后需用清水将表面冲洗于净;5.2酸洗池洗及冲洗酸洗时应严格控制酸洗温度和时间,温度低则时间长,温度高则时间短;防止达不到酸洗效果或过份酸洗而引起基体腐蚀的现象,必要时还可在酸洗液中添加腐蚀剂;。
不锈钢酸洗钝化操作规程

不锈钢酸洗钝化操作规程
一、酸洗钝化操作步骤
1、选用溶剂:
2、工具:抹布、拉丝布、毛刷、无水乙醇或丙酮(分析纯)、水管.
3、劳保用品: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口罩。
4、操作步骤:
①用干净抹布蘸取无水乙醇或丙酮,将不锈钢工件表面油垢擦除干净;
②将不锈钢酸洗钝化膏摇匀或搅拌均匀,涂抹于所需处理表面,涂膜厚度为0.5~2mm;
③常温静置反应10分钟(若室温低于0℃或氧化皮较厚时,需适当延长至30~60分钟);
④待反应完全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抹布、拉丝布、毛刷擦拭,除去脱落氧化层;
⑤清水冲洗,直至洗净。
备注:a。
不锈钢工件拐角、死角处需特别注意,擦除干净.
b。
若一次反应氧化皮未除净,可再涂一次。
二、酸洗钝化注意事项
1、酸洗钝化需在通风良好的室内进行操作;
2、酸洗钝化液:
(1)盛装容器应为不锈钢或塑料制品;
(2)如有少量沉淀,摇动使其回复凝胶状态,可继续使用;若有大量沉淀,则不予使用。
3、操作时需佩戴劳保用品: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口罩.
4、不得穿凉鞋、拖鞋、薄布鞋,防止烧伤。
5、酸洗钝化膏不得与皮肤直接接触.如若滴溅到皮肤上,少量则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大量
则立刻用干净抹布擦除,并用大量清水冲洗;。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标准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标准不锈钢管道是一种常用的管道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食品等行业。
为了保证不锈钢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酸洗钝化是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
制定一份与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标准,对于规范操作、确保质量、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酸洗钝化工艺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酸洗钝化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b. 检查酸洗酸液、酸洗水、钝化液等的质量,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c. 对不锈钢管道表面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油垢、污垢等杂质。
2. 酸洗工艺a. 将不锈钢管道放入酸洗槽中,确保管道完全浸泡。
b. 酸洗槽中的酸液浓度控制在5-10%,温度控制在50-70℃。
c. 酸洗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根据管道材质和表面情况确定具体时间。
d. 酸洗后,用清水冲洗管道表面,将酸洗残留物冲洗掉。
3. 钝化工艺a. 将酸洗后的管道放入钝化槽中,确保管道完全浸泡。
b. 钝化槽中的钝化液浓度控制在10-15%,温度控制在20-30℃。
c. 钝化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根据管道材质和表面情况确定具体时间。
d. 钝化后,用清水冲洗管道表面,将钝化残留物冲洗掉。
二、酸洗钝化标准要求1. 酸洗液和钝化液的浓度要符合制定的标准,以保证酸洗钝化效果。
2. 酸洗钝化设备的运行状态要良好,设备内部应无积垢、结疤、腐蚀等现象。
3. 操作人员应熟悉酸洗钝化工艺流程,具备相关操作经验,并穿戴好防护设备。
4. 酸洗钝化前,不锈钢管道表面应进行清洗和除油处理,确保表面无杂质。
5. 酸洗时间、温度、浓度等参数应根据管道材质和表面情况进行具体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6. 酸洗钝化后,应进行严格的清洗,确保管道表面无残留物。
7. 检验管道钝化效果,应测量管道表面的铁离子含量,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8. 酸洗钝化后,管道应标注清晰的标识,以避免混淆和错误使用。
三、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的意义1. 增加管道的耐腐蚀性能,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2. 提高管道表面的光洁度,降低泄漏风险。
不锈钢无缝管的酸洗钝化的工艺要求、操作流程及检测方法

不锈钢无缝管酸洗钝化工艺要求、操作流程及检测方法1. 工艺要求:1.1 除油除锈:在加工前必须进行除油除锈处理,确保表面清洁。
1.2 过水清洗:用普通自来水冲洗除油剂,持续1-3分钟。
1.3 酸洗钝化:将不锈钢无缝管浸泡在酸洗钝化液中,原液常温浸泡5-10分钟,根据工件情况调整时间。
1.4 再次过水:冲洗工件表面残留的钝化液,使用流动自来水,持续1-3分钟。
1.5 中和:使用5%的片碱(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和,持续5分钟。
1.6 再次过水:冲洗中和后的工件表面,使用流动自来水,持续1-3分钟。
1.7 纯水冲洗:使用纯净水冲洗,去除普通自来水中的杂质和水痕,持续1-3分钟。
1.8 烘干:使用低于180°C的烤箱烘干或晾干,时间根据工件大小和要求而定。
2. 操作流程:2.1 除油除锈操作:在加工前,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除油除锈处理。
2.2 过水清洗操作:将工件浸泡在自来水中,确保除油剂被充分清洗。
2.3 酸洗钝化操作:将清洗后的工件浸泡在酸洗钝化液中,控制浸泡时间。
2.4 再次过水操作:冲洗工件表面,确保除去残留的钝化液。
2.5 中和操作:使用片碱中和,确保中和均匀,控制中和时间。
2.6 再次过水操作:冲洗中和后的工件表面,确保中和副产物被清洗干净。
2.7 纯水冲洗操作:使用纯净水冲洗,去除普通自来水中的杂质和水痕。
2.8 烘干操作:使用烤箱或其他方法进行烘干,确保工件彻底干燥。
3. 检测方法:3.1 外观检查:检查不锈钢无缝管表面是否均匀、无残留物。
3.2 化学成分分析:对钝化后的不锈钢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钝化膜的形成和成分符合要求。
3.3 钝化膜厚度检测:使用合适的仪器检测钝化膜的厚度,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3.4 耐蚀性测试:进行耐蚀性测试,确保钝化后的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
以上工艺要求、操作流程及检测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不锈钢无缝管的酸洗钝化处理达到预期的效果。
酸洗钝化规范

不锈钢酸洗与钝化规范1、概述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且还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制造各类具有防腐蚀要求的压力容器.。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对其耐腐蚀有很大影响,奥氏体不锈钢的钝化膜主要是通过对其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得来的。
2、酸洗钝化的原理2、1钝化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中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
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
奥氏体不锈钢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表面能形成满足上述要求的钝化膜,但该钝化膜在起活化作用的Cl-、Br-、F-等卤素离子作用下,极易受到破坏。
这也就是虽经酸洗钝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在进行水压试验后若不能将水渍除干净,但应控制水的Cl-含量不超过25ppm的原因之一。
另外并非任何金属的氧化膜都可视作钝化膜,如碳钢在高温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由于不能满足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的要求而不能充作钝化膜。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氧化性强的以硝酸为主剂的溶液来进行处理,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
整个处理过程就称为酸洗钝化处理,筒称酸洗钝化。
3、酸洗液、钝化液及酸洗膏配方酸洗液:20%硝酸+5%氢氟酸+75%水钝化液:5%硝酸+2%重铬酸钾十93%水酸洗钝化液(二合一):20%硝酸+10%氢氟酸+70%水酸洗钝化膏(二合一)配方:盐酸20毫升,水100毫升,硝酸30毫升,澎润土150克搅拌成糊状。
4、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规工艺过程为确保酸洗钝化质量,酸洗钝化首先需考虑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在不便于采用液体浸泡的情况下,才考虑用涂刷酸洗钝化膏的方式,但不宜使用涂刷酸洗钝化液的方式。
不锈钢的酸洗钝化

不锈钢酸洗钝化处理技术规范1.简介不锈钢的钝化处理就是在钢板表面和焊接处镀上一层氧化铬膜,从而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钝化也是除污一个有效途径。
例如,金属表面和焊缝处沉积的铁粒子就可通过这种方式除掉(这些铁粒子往往是由于切割、成型、器械摩擦或者金属刷等的作用所形成的)。
钝化处理前的酸洗能除去所有的污染物,并且能选择性的除去金属表面较小的抗腐蚀区域。
为了能有效的酸洗和钝化,在进行酸洗钝化前必须除掉所有的有机污物、油脂等。
因此,常用的操作步骤如下:A、预清洗/除油脂B、一次清洗C、酸洗D、二次清洗E、钝化/除污F、最终清洗和干燥通常情况下,产品应尽可能的使用喷镀。
对小的产品或者管件,应当优先考虑通过浸入到浴液中进行处理。
小区域(焊缝、修补处),或者当喷镀对某些产品(例如已安装好的管式热交换器的表面)有害时间,最好使用膏剂进行处理。
生产车间应当根据本说明书建立一个书面的文档。
,并将此书面文档提交给买方并给与确认。
注:钝化物不能含有任何的盐酸,甚至是任何的氯化物。
温度太低时酸洗钝化物可能失效,因此酸洗钝化处理应当在足够高的室温下不锈钢酸洗钝化处理技术规范进行(>10℃)。
任何情况下都因当在供应商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中所用到的水(如浴液、稀释液、清洗液等)应当进行处理以保证低的氯化物含量(理论最大氯化物含量为30ppm)。
2.预清洗与除油脂为了保证有效的酸洗和钝化,必须除掉金属表面所有的有机污物,例如油脂和其他杂物。
有机污物会阻止酸洗钝化作用,并且有潜在的导致点腐蚀的危险。
预清洗物喷洒在金属表面进行清洗与除油,完毕后必须使用高压水枪清洗掉以提高后处理的质量。
可使用水膜的方法来检查预清洗的效果(见第8节)。
3.浴液中的酸洗钝化预清洗与除油后的处理如下:3.1 将每块产品浸入到如下的溶液中;硝酸36℃ Be 100升65%氢氟酸或 20升氟化钠 20kg水 900升3.2 处理液为60℃时浸泡十分钟即可,溶液为室温时需浸泡两小时。
不锈钢压力容器酸洗钝化处理规范

不锈钢压力容器酸洗钝化处理规范本规范旨在确保不锈钢压力酸洗钝化处理的安全和质量,以延长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其性能。
1. 背景概述不锈钢压力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和介质的侵蚀,为了保证的耐腐蚀性能,需要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酸洗钝化可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污染物,形成致密、均匀的钝化膜,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
2. 酸洗钝化处理步骤2.1 准备工作在开始酸洗钝化处理之前,确保如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确定酸洗钝化处理的不锈钢压力。
- 准备足够的酸洗剂和水。
- 准备好酸洗设备和安全器材。
- 确定处理的温度和时间。
- 清洁处理区域,确保无杂质。
2.2 酸洗处理步骤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酸洗处理:1. 将不锈钢压力放置在酸洗槽中,确保完全浸泡。
2. 向酸洗槽中加入酸洗剂,确保液位覆盖表面。
3. 根据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酸洗处理。
4. 酸洗结束后,将移至清洗区域,用清水彻底冲洗,以去除酸洗剂残留。
5. 钝化处理可根据需要进行。
3. 质量控制为确保酸洗钝化处理的质量,需进行以下控制措施:- 控制酸洗剂的质量,确保其纯度和浓度符合要求。
- 控制处理温度和时间,确保在规定范围内进行。
- 检查钝化膜的形成情况,确保其致密、均匀。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不锈钢压力酸洗钝化处理时,需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 酸洗操作需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以避免酸雾的吸入。
- 注意酸洗剂的浓度和温度,避免溅溢和烫伤。
- 处理过程中注意防止的损坏或变形。
5. 维护与保养完成酸洗钝化处理后,需进行相应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以确保的性能和寿命:- 定期检查钝化膜的情况,如有损坏或脆化,要及时进行修复。
- 定期清洁表面,避免污垢和杂质的积聚。
- 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以防止钝化膜的腐蚀破坏。
6. 总结本规范规定了不锈钢压力容器酸洗钝化处理的步骤、质量控制和安全注意事项,通过遵循本规范,可以确保酸洗钝化处理的安全、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酸洗与钝化规范——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酸洗钝化晨怡热管1 前言在我公司生产中,经常有不锈钢设备的制作,不锈钢设备由于接触到腐蚀性介质,会造成设备表面有明显的腐蚀痕迹及颜色不均匀的斑痕,因此对不锈钢设备表面的处理尤为关键,不锈钢设备表面的钝化处理就是一个重要环节。
设备表面钝化膜形成不完善,与铁离子接触造成污染,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锈蚀现象,造成运行介质指标变化等。
下面就奥氏体不锈钢设备表面的酸洗钝化处理原理及实际操作的常规工艺过程谈一些看法,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2 概述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且还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制造各类具有防腐蚀要求的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对其耐腐蚀有很大影响。
奥氏体不锈钢的钝化膜主要是通过对其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得来的。
3 酸洗钝化的原理3.1钝化: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中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
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
奥氏体不锈钢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表面能形成满足上述要求的钝化膜,但该钝化膜在起活化作用的Cl-、Br-、F-等卤素离子作用下,极易受到破坏。
这也就是虽经酸洗钝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在进行水压试验后若不能将水渍除干净,但应控制水的Cl-含量不超过25ppm的原因之一。
另外并非任何金属的氧化膜都可视作钝化膜,如碳钢在高温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由于不能满足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的要求而不能充作钝化膜。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氧化性强的以硝酸为主剂的溶液来进行处理,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
整个处理过程就称为酸洗钝化处理,简称酸洗钝化。
4 酸洗液、钝化液及酸洗膏配方酸洗液:20%硝酸+5%氢氟酸+75%水钝化液:5%硝酸+2%重铬酸钾十93%水酸洗钝化液(二合一):20%硝酸+10%氢氟酸+70%水酸洗钝化膏(二合一)配方:盐酸20毫升,水100毫升,硝酸30毫升,澎润土150克搅拌成糊状。
5 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规工艺过程为确保酸洗钝化质量,酸洗钝化首先需考虑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在不便于采用液体浸泡的情况下,才考虑用涂刷酸洗钝化膏的方式,但不宜使用涂刷酸洗钝化液的方式。
当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时,需定期对浸泡液进行测试和化验。
酸洗钝化的常规工艺过程如下:→酸洗→冲洗→钝化(池洗)→预处理→→酸洗钝化(二合一)液(池洗)→冲洗→后处理→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池洗)→5.1 预处理5.1.1 去除焊缝及母材表面的飞溅、焊药、灰尘等。
5.1.2 去除油污,必要时可采用碱洗或洗涤液清洗,洗后需用清水将表面冲洗于净。
5.2 酸洗(池洗)及冲洗酸洗时应严格控制酸洗温度和时间,温度低则时间长,温度高则时间短。
防止达不到酸洗效果或过份酸洗而引起基体腐蚀的现象,必要时还可在酸洗液中添加腐蚀剂。
对被酸洗产品上的碳钢件能拆卸的需拆卸掉,如不能拆卸的需采用涂防护油漆或封橡胶泥的方法。
酸洗后一定要用清水彻底冲洗,使之表面不留存残液,以利此后的钝化处理。
5.3 钝化(池洗)及冲洗严格控制钝化时间,使之形成良好的钝化膜,钝化后也要彻底冲洗不留存残液。
5.4 酸洗钝化酸洗钝化(二合一)液(池洗)及冲洗使用酸洗钝化(二合一)液可使酸洗钝化一次完成,其他都可参照前述进行。
5.5 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涂刷)及冲洗5.5.1 将膏均匀地涂刷于需要酸洗钝化表面(一般先涂刷焊缝处)氧化皮较厚处可略涂厚一些。
5.5.2 保持足够的时间5.5.3在膏未干透前用棉纱或棉布擦去锈蚀及氧化物等。
5.5.4 对表面进行彻底的冲洗,直至呈均匀的银白色。
5.6 后处理酸洗钝化后对钝化表面需采用一定的保护措施,以防护钝化膜的破坏,钝化表面不得接触硬物(包括不锈钢丝和钢丝刷)禁止焊接和打磨等。
6 酸洗钝化的质量检验6.1 外观检验酸洗钝化表面应是均匀的银白色,不得有明显的腐蚀痕迹,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氧化色,不得有颜色不均匀的斑痕6.2 残液检验用酚酞试纸检查表面山峰残液的冲洗程度PH值中性为合格6.3 蓝点试验酸洗钝化处理质量,根据需要还可以采用蓝点试验法来检验。
用1克铁氰化钾K3[Fe(CN6)]加3毫升(65%~85%)硝酸HN03和100毫升水配制成溶液(宜现用现配)。
然后用滤纸浸泽溶液后,贴附于待测表面或直接将溶液涂、滴于待测表面,30秒内观察显现蓝点情况,有蓝点为不合格。
需要注意的是该试验需待酸洗钝化表面基本干燥后进行。
试验后也应该将试验液体冲洗干净。
蓝点试验的基本原理为:若表面钝化膜不完善或有铁离子污染,就会有游离的铁离子存在,那么即可发生如下反应:Fe2++K[Fe(CN6)]=KFe[Fe(CN6)]↓深蓝色+2K参考文献1.叶康民《金属腐蚀与防护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2.国家技术监督局 GB150-1998不锈钢压力容器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3.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北京标准编辑中心1999全国化工工程建设4.HG/T2806-1996《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管理细则》北京中国化工装备公司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守则修改状态0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守则页次1/3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和不锈复合钢制容器和零部件的整体或局部酸洗钝化处理。
产品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时,应执行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的规定。
2引用标准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3施工准备3.1 材料3.1.1 需要酸洗钝化的容器或零、部件(以下简称工件)的制造质量已经检验合格。
3.1.2 酸洗钝化用酸、水经检验符合要求。
3.1.3 当使用酸洗钝化膏进行工件表面处理时,所选用的酸洗钝化膏型号、性能符合工艺要求,经检验合格。
3.1.4 检验用溶液配置完毕,经检验符合要求;滤纸符合要求。
3.2设备、机具、工具3.2.1 起重设备,如吊车、行车或其他起重设备。
3.2.2 吊装用具,如卡环、钢丝绳,必要时应有软绳或带护套的钢丝绳。
3.2.3 酸洗槽、钝化槽、碱液槽、清水槽。
3.2.4 塑料刷、铜丝刷、海绵胶刷、干净的拖把等。
3.3施工条件3.3.1需酸洗钝化的工件表面已打磨、擦拭干净,焊缝及其两侧的焊渣、飞溅物已清理干净。
3.3.2 碱洗液、酸洗液、钝化液已配好待用或酸洗钝化膏已备好待用。
3.3.3 有防雨雪和防阳光暴晒的措施。
3.3.4 施工人员熟悉酸洗钝化工艺。
有安全防护措施。
4溶液配方4.1 碱洗液:氢氧化钠溶液,NaOH5—10%;4.2 酸洗液:HNO3(硝酸浓度67%)6~15%+HF(氢氟酸浓度70%)0.5~1.5%+H2O (洁净水);4.3 钝化液:HNO350%+5H2O50%;5酸洗钝化工艺5.1形状简单、尺寸较小能置于槽内的工件,可用浸泡法进行酸洗、钝化;形状复杂、尺寸较大不能置于槽内的工件,可采用涂刷法进行酸洗、钝化;当无特殊要求时,允许用酸洗钝化膏进行表面处理。
修改状态05.2浸泡法5.2.1除垢将工件浸入碱洗液槽内5~10分钟,用刷子不断刷洗工件表面,除去油污,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2.2酸洗将工件浸入酸洗液槽内约10分钟,并用塑料刷、铜丝刷不断刷洗,焊缝处应多刷几遍使其表面色泽一致。
然后将其浸入清水槽内把酸液洗净。
5.2.3 钝化将酸洗的工件浸入钝化液槽内约20分钟。
在此期间,应对工件进行适当的晃动或翻动,使之表面钝化均匀。
然后浸入清水槽内清洗干净,并用酚酞试纸检查冲净程度。
当确认冲洗干净后,进行擦干或吹干处理。
5.3涂刷法涂刷法用于大型工件或不锈钢与碳钢组焊的工件。
5.3.1除垢5.3.1.1 用40~500C温水对工件表面进行冲洗,使工件表面温度达到300C以上。
5.3.1.2 将碱洗溶液加热到40~500C,用海绵胶刷将碱液均匀地涂于工件表面,并不断擦洗,保持工件湿润时间10分钟。
然后,先用40~500C温水冲洗,再用冷水冲洗干净。
5.3.2酸洗用海绵胶刷将碱液均匀地涂于工件表面,用铜丝刷、塑料刷不断刷洗,焊缝处应多刷几遍,保持工件表面湿润15~20分钟。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3.3钝化将钝化液用海绵胶刷涂刷已经酸洗的工件上,应多遍涂刷,使工件表面保持湿润25~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酚酞试纸检查冲净程度。
当确认冲洗干净后,进行擦干或吹干处理。
5.4酸洗钝化膏处理法5.4.1 按5.3.1的方法,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洗除垢。
5.4.2 将酸洗钝化膏用塑料刷均匀地涂于工件表面,涂层为1~2mm(热压封头表面为2~3mm)。
5.4.3 酸洗钝化膏应在工件表面附着一定的时间。
时间长短根据酸洗钝化膏的使用说明书确定。
5.4.4 酸洗钝化期间,应用铜丝刷对焊缝和热压封头表面进行刷洗,使工件表面的酸洗钝化程度一致。
5.4.5 涂刷酸洗钝化膏的工件严禁在阳光下暴晒,以防酸洗钝化膏被太阳晒干失效。
5.4.6 用清水将工件表面冲洗干净。
冲洗时可用铜丝刷、拖把对工件表面进行刷洗,并用酚酞试纸检查冲净程度。
当确认冲洗干净后,进行擦干或吹干处理。
6成品保护6.1 对已酸洗钝化合格的工件,不得进行加热和焊接施工。
6.2 严禁与碳钢接触;吊装时应用软绳或有护套的钢丝绳;搬运时,工件下方应垫木垫或橡胶垫。
6.3 严防工件磕、碰、划伤和污染。
必要时应将工件进行覆盖或包装。
修改状态07检验和质量标准7.1 酸洗钝化后应将工件表面溶液彻底冲洗干净,并用酚酞试纸检验合格。
7.2 钝化处理后,工件表面的钝化膜应完善、均匀、色泽一致。
7.3 按照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中10.1.4的规定,对工件表面的酸洗钝化质量进行检测,摘录如下:表面酸洗钝化的质量,根据需要可用蓝点法检测,采用1克赤血盐+3毫升65%~85%HNO3+100毫升配置溶液,用滤纸浸渍溶液后,贴俯于待测表面或直接将溶液涂刷于待测表面,如表面钝化膜不完善或有铁离子污染,即呈蓝色。
8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8.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酸洗、钝化工艺,不得随意改变。
8.2 配置酸洗、钝化溶液时,先将水倒入酸槽,然后把酸缓慢倒入,防止倒入速度过快,因放热反应引起的飞溅、发烟,影响安全。
8.3 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工作服、乳胶手套及防护眼镜;罐内操作时,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必要时应用风扇或鼓风机通风,并应有人监护。
8.4 配置酸洗、钝化液用水和冲洗用水必须清洁,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25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