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酸洗与钝化规范标准

合集下载

不锈钢酸洗钝化标准

不锈钢酸洗钝化标准

不锈钢酸洗钝化标准不锈钢酸洗钝化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工艺,它可以有效地改善不锈钢的表面性能,提高其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不锈钢酸洗钝化标准是对这一工艺的要求和规定,它对不锈钢酸洗钝化的工艺流程、操作要求、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是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不锈钢酸洗钝化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一、不锈钢酸洗钝化的工艺流程。

不锈钢酸洗钝化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酸洗、中和、清洗、钝化等环节。

首先是酸洗环节,主要是利用酸性溶液将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皮和杂质去除,以达到清洁表面的目的。

接下来是中和环节,通过中和处理将酸洗残留物中的酸性物质中和掉,以免对后续工艺产生影响。

然后是清洗环节,清洗的目的是将中和后的残留物和其他杂质彻底清洗干净,以保证表面的干净度。

最后是钝化环节,通过钝化处理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二、不锈钢酸洗钝化的操作要求。

在进行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首先是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以免因操作不慎造成伤害。

其次是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一个环节。

同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配方要求配置酸洗、中和、清洗和钝化溶液,不得随意调整配方比例。

另外,操作人员在进行酸洗、中和、清洗和钝化处理时,必须注意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三、不锈钢酸洗钝化的质量控制。

不锈钢酸洗钝化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艺品质的关键。

在进行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时,必须对酸洗、中和、清洗和钝化溶液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浓度、温度和PH值等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对酸洗后的不锈钢表面进行检测,确保其清洁度符合要求。

在钝化处理后,还需对不锈钢的耐蚀性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四、不锈钢酸洗钝化标准的重要性。

不锈钢酸洗钝化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不锈钢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规范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不锈钢酸洗与钝化规范

不锈钢酸洗与钝化规范

不锈钢酸洗与钝化规范——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酸洗钝化晨怡热管1 前言在我公司生产中,经常有不锈钢设备的制作,不锈钢设备由于接触到腐蚀性介质,会造成设备表面有明显的腐蚀痕迹及颜色不均匀的斑痕,因此对不锈钢设备表面的处理尤为关键,不锈钢设备表面的钝化处理就是一个重要环节。

设备表面钝化膜形成不完善,与铁离子接触造成污染,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锈蚀现象,造成运行介质指标变化等。

下面就奥氏体不锈钢设备表面的酸洗钝化处理原理及实际操作的常规工艺过程谈一些看法,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2 概述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且还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制造各类具有防腐蚀要求的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对其耐腐蚀有很大影响。

奥氏体不锈钢的钝化膜主要是通过对其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得来的。

3 酸洗钝化的原理3.1钝化: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中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

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

奥氏体不锈钢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表面能形成满足上述要求的钝化膜,但该钝化膜在起活化作用的Cl-、Br-、F-等卤素离子作用下,极易受到破坏。

这也就是虽经酸洗钝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在进行水压试验后若不能将水渍除干净,但应控制水的Cl-含量不超过25ppm的原因之一。

另外并非任何金属的氧化膜都可视作钝化膜,如碳钢在高温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由于不能满足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的要求而不能充作钝化膜。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氧化性强的以硝酸为主剂的溶液来进行处理,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标准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标准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标准不锈钢管道是一种常用的管道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食品等行业。

为了保证不锈钢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酸洗钝化是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

制定一份与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标准,对于规范操作、确保质量、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酸洗钝化工艺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酸洗钝化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b. 检查酸洗酸液、酸洗水、钝化液等的质量,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c. 对不锈钢管道表面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油垢、污垢等杂质。

2. 酸洗工艺a. 将不锈钢管道放入酸洗槽中,确保管道完全浸泡。

b. 酸洗槽中的酸液浓度控制在5-10%,温度控制在50-70℃。

c. 酸洗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根据管道材质和表面情况确定具体时间。

d. 酸洗后,用清水冲洗管道表面,将酸洗残留物冲洗掉。

3. 钝化工艺a. 将酸洗后的管道放入钝化槽中,确保管道完全浸泡。

b. 钝化槽中的钝化液浓度控制在10-15%,温度控制在20-30℃。

c. 钝化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根据管道材质和表面情况确定具体时间。

d. 钝化后,用清水冲洗管道表面,将钝化残留物冲洗掉。

二、酸洗钝化标准要求1. 酸洗液和钝化液的浓度要符合制定的标准,以保证酸洗钝化效果。

2. 酸洗钝化设备的运行状态要良好,设备内部应无积垢、结疤、腐蚀等现象。

3. 操作人员应熟悉酸洗钝化工艺流程,具备相关操作经验,并穿戴好防护设备。

4. 酸洗钝化前,不锈钢管道表面应进行清洗和除油处理,确保表面无杂质。

5. 酸洗时间、温度、浓度等参数应根据管道材质和表面情况进行具体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6. 酸洗钝化后,应进行严格的清洗,确保管道表面无残留物。

7. 检验管道钝化效果,应测量管道表面的铁离子含量,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8. 酸洗钝化后,管道应标注清晰的标识,以避免混淆和错误使用。

三、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的意义1. 增加管道的耐腐蚀性能,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2. 提高管道表面的光洁度,降低泄漏风险。

不锈钢压力容器去油、酸洗、钝化处理工艺规程

不锈钢压力容器去油、酸洗、钝化处理工艺规程

不锈钢压力容器去油、酸洗、钝化处理工艺规程1.01.1本规程依据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钢制管壳式热器》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制定。

1.2本规程规定了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去油、酸洗、钝化各工序的内容和方法,它适应于我公司不锈钢容器的制造。

1.3不锈钢容器制作完并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1.4不锈钢容器的酸洗、钝化应在压力容器试验后进行。

1.5不锈钢容器的酸洗、钝化前应去油处理,因为不锈钢表面往往有一层含油脂的润滑剂或在热处理后表面将形成一层油腻的氧化物(或油脂)。

假如钢材表面有油污,则酸洗液浸湿容器表面,造成欠酸洗,如果重新去油酸洗则表面又可能产生过酸洗使钝化表面质量不佳。

因此,必须重视去油这一工序。

2.0酸洗目的去除氧化皮(热加工的封头或焊缝的热影响区均有一层影响耐腐性能的氧化皮)3.0钝化的目的使不锈钢表面生成一层无色致密的氧化薄膜起耐腐蚀的作用。

4.0不锈钢复合钢板制造的复层和不锈钢衬里设备的复层面同样需要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5.0酸洗钝化液的配置5.1配置时应注意事项:5.1.1戴好口罩、眼镜、防酸手套,穿好防酸鞋等防护用品。

5.1.2配置溶液时,先加清水后加酸,先加盐酸后加硝酸。

5.2 去油溶液a、氢氧化钠40~60克/千克b、硝酸钠60~80克/千克c、磷酸三钠60~80克/千克d、温度80~90?e、时间:视具体情况定5.3 酸洗溶液常用的酸洗方法有两种:酸洗液、酸洗膏酸洗液:浸洗——硝酸比重(比重1:42)20%+氢氟酸5%+水75%(室温时间:25~45分钟)涮洗——盐酸50%+水50%酸洗膏:盐酸(比重1.19)20毫升+硝酸(比重1.42)30毫升+水100毫升+膨润土150克5.4 钝化溶液硝酸(比重1.42)5%+重鉻酸钾2%+水93%(温度:室温) 6.0 去油、酸洗、钝化处理工艺过程:6.1去油酸洗可采用浸洗法(适用于小的设备或部件),然后用水冲洗。

不锈钢酸洗钝化

不锈钢酸洗钝化

不锈钢酸洗钝化不锈钢酸洗钝化去除不锈钢表层氧化的化学过程称为不锈钢酸洗钝化。

不锈钢表层氧化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黑色、黄色的氧化皮,为了提高不锈钢的外观和耐蚀性,加工后的不锈钢必须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去除焊接、高温加工处理后产生的氧化皮,使之银亮有光,并使处理后的表面形成一层以铬为主要物质的氧化膜,不会再产生二次氧蚀,达到钝化目的,从而提高不锈钢制品的表面防腐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不锈钢表层氧化处理不锈钢酸洗钝化一般是采用酸洗钝化膏和酸洗钝化液进行处理,酸洗钝化膏是将酸洗和钝化同步进行,一步完成,改变了传统的酸洗和钝化工艺,操作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廉。

适合于大面积涂刷操作。

酸洗钝化液适合于小工件的浸泡操作。

不锈钢酸洗钝化应用不锈钢酸洗钝化适合200系列、300系列、400系列不锈钢,广泛用于化工、制药、造纸、食品、航空、核工业、建筑等不锈钢设备、压力容器、工程构件的表面处理。

不锈钢酸洗钝化标准不锈钢酸洗钝化检测标准为:国际通用不锈钢蓝点检测液检测。

氧化皮清除液用途:快速清除不锈钢热加工后产生的高温难清除黑色顽固氧化皮,特别适用于304、321、316、316L等型号不锈钢,最终使产品表面清洁干净,成银白色表面,美化外观,同时钝化不锈钢表面,提高抗腐蚀能力;也用于清除各种锈、氧化皮、焊接后产生的黄蓝黑色焊斑等污物。

特点:由刺激性气味的液体,除锈、氧化皮速度快、效率高,显著提高了不锈钢产品的耐蚀性能、抗锈效果。

同时添加了高效缓蚀剂、抑雾剂,防止金属出现过腐蚀和氢脆现象、抑制酸雾的产生。

使用方便、经济实用,特别适用于小型复杂工件,不适合涂膏的情况,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综合评价,处市场同类产品第一名。

用法:将要处理的不锈钢件浸泡在清洗液中,常温处理2~10分钟或更长时间(由氧化皮厚度、板材材质和处理要求而定),至表面氧化皮、锈完全清除干净为止,然后用清水(石灰水或碱水更好)冲净,避免返锈。

包装:1千克/瓶、24瓶/箱;塑料桶:30公斤/桶。

不锈钢无缝管的酸洗钝化的工艺要求、操作流程及检测方法

不锈钢无缝管的酸洗钝化的工艺要求、操作流程及检测方法

不锈钢无缝管酸洗钝化工艺要求、操作流程及检测方法1. 工艺要求:1.1 除油除锈:在加工前必须进行除油除锈处理,确保表面清洁。

1.2 过水清洗:用普通自来水冲洗除油剂,持续1-3分钟。

1.3 酸洗钝化:将不锈钢无缝管浸泡在酸洗钝化液中,原液常温浸泡5-10分钟,根据工件情况调整时间。

1.4 再次过水:冲洗工件表面残留的钝化液,使用流动自来水,持续1-3分钟。

1.5 中和:使用5%的片碱(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和,持续5分钟。

1.6 再次过水:冲洗中和后的工件表面,使用流动自来水,持续1-3分钟。

1.7 纯水冲洗:使用纯净水冲洗,去除普通自来水中的杂质和水痕,持续1-3分钟。

1.8 烘干:使用低于180°C的烤箱烘干或晾干,时间根据工件大小和要求而定。

2. 操作流程:2.1 除油除锈操作:在加工前,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除油除锈处理。

2.2 过水清洗操作:将工件浸泡在自来水中,确保除油剂被充分清洗。

2.3 酸洗钝化操作:将清洗后的工件浸泡在酸洗钝化液中,控制浸泡时间。

2.4 再次过水操作:冲洗工件表面,确保除去残留的钝化液。

2.5 中和操作:使用片碱中和,确保中和均匀,控制中和时间。

2.6 再次过水操作:冲洗中和后的工件表面,确保中和副产物被清洗干净。

2.7 纯水冲洗操作:使用纯净水冲洗,去除普通自来水中的杂质和水痕。

2.8 烘干操作:使用烤箱或其他方法进行烘干,确保工件彻底干燥。

3. 检测方法:3.1 外观检查:检查不锈钢无缝管表面是否均匀、无残留物。

3.2 化学成分分析:对钝化后的不锈钢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钝化膜的形成和成分符合要求。

3.3 钝化膜厚度检测:使用合适的仪器检测钝化膜的厚度,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3.4 耐蚀性测试:进行耐蚀性测试,确保钝化后的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

以上工艺要求、操作流程及检测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不锈钢无缝管的酸洗钝化处理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锈钢 酸洗 钝化 标准

不锈钢 酸洗 钝化 标准

不锈钢酸洗和钝化是一种处理不锈钢材料的工艺,旨在去除表面污垢、氧化物和其他不纯物质,以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和美观度。

这些工艺通常受到一些国际和行业标准的指导,以确保安全和质量一致性。

以下是一些涉及不锈钢酸洗和钝化的标准:1. **ASTM A380/A380M - "Standard Practice for Cleaning, Descaling, and Passivation of Stainless Steel Parts, Equipment, and Systems"**:这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发布的标准,详细规定了不锈钢部件、设备和系统的清洁、去鳞和钝化过程。

它包括了材料的预处理、酸洗、钝化和检验等方面的指导。

2. **ASTM A967/A967M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hemical Passivation Treatments for Stainless Steel Parts"**:这个标准规定了用于不锈钢部件的化学钝化处理的要求和方法。

它描述了不同类型的钝化处理,例如4号、5号、6号和7号等。

3. **ISO 15730 -"Corrosion of metals and alloys –Cleaning of metals –Ultrasonic cleaning"**: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标准,涉及不锈钢等金属的超声波清洗方法。

超声波清洗通常是不锈钢酸洗过程的一部分,用于去除表面污垢。

4. **国家标准GB/T 3280 - "Stainless Steel Cold Rolled Steel Sheet and Strip"**:这是中国的国家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的要求,包括其表面处理、质量和钝化要求。

5. **NACE SP0294 - "Design, Fabrication, and Inspection of Tanks for the Storage of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and Oleum at Ambient Temperatures"**:这是由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 International)发布的标准,针对储存硫酸等强酸的储罐的设计、制造和检验提供了指南。

不锈钢酸洗钝化剂执行标准

不锈钢酸洗钝化剂执行标准

不锈钢酸洗钝化剂执行标准
不锈钢酸洗钝化剂的执行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1.原料要求:酸洗钝化剂的原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化学成分、纯度和
含量的要求。

2.工艺参数:包括酸洗液的浓度、温度和酸洗时间等参数,钝化液的浓
度、温度和钝化时间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确定需要考虑不锈钢材料的种类、表面处理要求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

3.性能要求:不锈钢酸洗钝化剂应具有高效、稳定、安全、环保等性能,
能够有效地去除不锈钢表面的氧化膜和油污,同时提高不锈钢表面的耐腐蚀性能。

4.检测方法:不锈钢酸洗钝化剂的质量和效果应采用科学、公正的检测方
法进行评估和验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使用方法:不锈钢酸洗钝化剂的使用方法应遵循产品说明书和相关规
定,确保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储存和运输:不锈钢酸洗钝化剂的储存和运输应遵循相关规定和标准,
确保产品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不锈钢酸洗钝化剂的执行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和有效的基础,也是保障不锈钢表面处理质量和效果的必要条件。

在选择和使用不锈钢酸洗钝化剂时,应遵循相关标准规定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酸洗与钝化规范——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酸洗钝化晨怡热管1 前言在我公司生产中,经常有不锈钢设备的制作,不锈钢设备由于接触到腐蚀性介质,会造成设备表面有明显的腐蚀痕迹及颜色不均匀的斑痕,因此对不锈钢设备表面的处理尤为关键,不锈钢设备表面的钝化处理就是一个重要环节。

设备表面钝化膜形成不完善,与铁离子接触造成污染,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锈蚀现象,造成运行介质指标变化等。

下面就奥氏体不锈钢设备表面的酸洗钝化处理原理及实际操作的常规工艺过程谈一些看法,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2 概述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且还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制造各类具有防腐蚀要求的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对其耐腐蚀有很大影响。

奥氏体不锈钢的钝化膜主要是通过对其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得来的。

3 酸洗钝化的原理3.1钝化: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中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

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

奥氏体不锈钢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表面能形成满足上述要求的钝化膜,但该钝化膜在起活化作用的Cl-、Br-、F-等卤素离子作用下,极易受到破坏。

这也就是虽经酸洗钝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在进行水压试验后若不能将水渍除干净,但应控制水的Cl-含量不超过25ppm的原因之一。

另外并非任何金属的氧化膜都可视作钝化膜,如碳钢在高温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由于不能满足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的要求而不能充作钝化膜。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氧化性强的以硝酸为主剂的溶液来进行处理,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

整个处理过程就称为酸洗钝化处理,简称酸洗钝化。

4 酸洗液、钝化液及酸洗膏配方酸洗液:20%硝酸+5%氢氟酸+75%水钝化液:5%硝酸+2%重铬酸钾十93%水酸洗钝化液(二合一):20%硝酸+10%氢氟酸+70%水酸洗钝化膏(二合一)配方:盐酸20毫升,水100毫升,硝酸30毫升,澎润土150克搅拌成糊状。

5 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规工艺过程为确保酸洗钝化质量,酸洗钝化首先需考虑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在不便于采用液体浸泡的情况下,才考虑用涂刷酸洗钝化膏的方式,但不宜使用涂刷酸洗钝化液的方式。

当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时,需定期对浸泡液进行测试和化验。

酸洗钝化的常规工艺过程如下:→酸洗→冲洗→钝化(池洗)→预处理→→酸洗钝化(二合一)液(池洗)→冲洗→后处理→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池洗)→5.1 预处理5.1.1 去除焊缝及母材表面的飞溅、焊药、灰尘等。

5.1.2 去除油污,必要时可采用碱洗或洗涤液清洗,洗后需用清水将表面冲洗于净。

5.2 酸洗(池洗)及冲洗酸洗时应严格控制酸洗温度和时间,温度低则时间长,温度高则时间短。

防止达不到酸洗效果或过份酸洗而引起基体腐蚀的现象,必要时还可在酸洗液中添加腐蚀剂。

对被酸洗产品上的碳钢件能拆卸的需拆卸掉,如不能拆卸的需采用涂防护油漆或封橡胶泥的方法。

酸洗后一定要用清水彻底冲洗,使之表面不留存残液,以利此后的钝化处理。

5.3 钝化(池洗)及冲洗严格控制钝化时间,使之形成良好的钝化膜,钝化后也要彻底冲洗不留存残液。

5.4 酸洗钝化酸洗钝化(二合一)液(池洗)及冲洗使用酸洗钝化(二合一)液可使酸洗钝化一次完成,其他都可参照前述进行。

5.5 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涂刷)及冲洗5.5.1 将膏均匀地涂刷于需要酸洗钝化表面(一般先涂刷焊缝处)氧化皮较厚处可略涂厚一些。

5.5.2 保持足够的时间5.5.3在膏未干透前用棉纱或棉布擦去锈蚀及氧化物等。

5.5.4 对表面进行彻底的冲洗,直至呈均匀的银白色。

5.6 后处理酸洗钝化后对钝化表面需采用一定的保护措施,以防护钝化膜的破坏,钝化表面不得接触硬物(包括不锈钢丝和钢丝刷)禁止焊接和打磨等。

6 酸洗钝化的质量检验6.1 外观检验酸洗钝化表面应是均匀的银白色,不得有明显的腐蚀痕迹,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氧化色,不得有颜色不均匀的斑痕6.2 残液检验用酚酞试纸检查表面山峰残液的冲洗程度PH值中性为合格6.3 蓝点试验酸洗钝化处理质量,根据需要还可以采用蓝点试验法来检验。

用1克铁氰化钾K3[Fe(CN6)]加3毫升(65%~85%)硝酸HN03和100毫升水配制成溶液(宜现用现配)。

然后用滤纸浸泽溶液后,贴附于待测表面或直接将溶液涂、滴于待测表面,30秒内观察显现蓝点情况,有蓝点为不合格。

需要注意的是该试验需待酸洗钝化表面基本干燥后进行。

试验后也应该将试验液体冲洗干净。

蓝点试验的基本原理为:若表面钝化膜不完善或有铁离子污染,就会有游离的铁离子存在,那么即可发生如下反应:Fe2++K[Fe(CN6)]=KFe[Fe(CN6)]↓深蓝色+2K参考文献1.叶康民《金属腐蚀与防护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2.国家技术监督局 GB150-1998不锈钢压力容器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3.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北京标准编辑中心1999全国化工工程建设4.HG/T2806-1996《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管理细则》北京中国化工装备公司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守则修改状态0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守则页次1/3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和不锈复合钢制容器和零部件的整体或局部酸洗钝化处理。

产品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时,应执行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的规定。

2 引用标准HG20584—1998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3 施工准备3.1 材料3.1.1 需要酸洗钝化的容器或零、部件(以下简称工件)的制造质量已经检验合格。

3.1.2 酸洗钝化用酸、水经检验符合要求。

3.1.3 当使用酸洗钝化膏进行工件表面处理时,所选用的酸洗钝化膏型号、性能符合工艺要求,经检验合格。

3.1.4 检验用溶液配置完毕,经检验符合要求;滤纸符合要求。

3.2 设备、机具、工具3.2.1 起重设备,如吊车、行车或其他起重设备。

3.2.2 吊装用具,如卡环、钢丝绳,必要时应有软绳或带护套的钢丝绳。

3.2.3 酸洗槽、钝化槽、碱液槽、清水槽。

3.2.4 塑料刷、铜丝刷、海绵胶刷、干净的拖把等。

3.3 施工条件3.3.1 需酸洗钝化的工件表面已打磨、擦拭干净,焊缝及其两侧的焊渣、飞溅物已清理干净。

3.3.2 碱洗液、酸洗液、钝化液已配好待用或酸洗钝化膏已备好待用。

3.3.3 有防雨雪和防阳光暴晒的措施。

3.3.4 施工人员熟悉酸洗钝化工艺。

有安全防护措施。

4 溶液配方4.1 碱洗液:氢氧化钠溶液,NaOH5—10%;4.2 酸洗液:HNO3(硝酸浓度67%)6~15%+HF(氢氟酸浓度70%)0.5~1.5%+H2O (洁净水);4.3 钝化液:HNO350%+5H2O50%;5 酸洗钝化工艺5.1 形状简单、尺寸较小能置于槽内的工件,可用浸泡法进行酸洗、钝化;形状复杂、尺寸较大不能置于槽内的工件,可采用涂刷法进行酸洗、钝化;当无特殊要求时,允许用酸洗钝化膏进行表面处理。

修改状态05.2 浸泡法5.2.1 除垢将工件浸入碱洗液槽内5~10分钟,用刷子不断刷洗工件表面,除去油污,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2.2 酸洗将工件浸入酸洗液槽内约10分钟,并用塑料刷、铜丝刷不断刷洗,焊缝处应多刷几遍使其表面色泽一致。

然后将其浸入清水槽内把酸液洗净。

5.2.3 钝化将酸洗的工件浸入钝化液槽内约20分钟。

在此期间,应对工件进行适当的晃动或翻动,使之表面钝化均匀。

然后浸入清水槽内清洗干净,并用酚酞试纸检查冲净程度。

当确认冲洗干净后,进行擦干或吹干处理。

5.3 涂刷法涂刷法用于大型工件或不锈钢与碳钢组焊的工件。

5.3.1 除垢5.3.1.1 用40~500C温水对工件表面进行冲洗,使工件表面温度达到300C以上。

5.3.1.2 将碱洗溶液加热到40~500C,用海绵胶刷将碱液均匀地涂于工件表面,并不断擦洗,保持工件湿润时间10分钟。

然后,先用40~500C温水冲洗,再用冷水冲洗干净。

5.3.2 酸洗用海绵胶刷将碱液均匀地涂于工件表面,用铜丝刷、塑料刷不断刷洗,焊缝处应多刷几遍,保持工件表面湿润15~20分钟。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3.3 钝化将钝化液用海绵胶刷涂刷已经酸洗的工件上,应多遍涂刷,使工件表面保持湿润25~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酚酞试纸检查冲净程度。

当确认冲洗干净后,进行擦干或吹干处理。

5.4 酸洗钝化膏处理法5.4.1 按5.3.1的方法,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洗除垢。

5.4.2 将酸洗钝化膏用塑料刷均匀地涂于工件表面,涂层为1~2mm(热压封头表面为2~3mm)。

5.4.3 酸洗钝化膏应在工件表面附着一定的时间。

时间长短根据酸洗钝化膏的使用说明书确定。

5.4.4 酸洗钝化期间,应用铜丝刷对焊缝和热压封头表面进行刷洗,使工件表面的酸洗钝化程度一致。

5.4.5 涂刷酸洗钝化膏的工件严禁在阳光下暴晒,以防酸洗钝化膏被太阳晒干失效。

5.4.6 用清水将工件表面冲洗干净。

冲洗时可用铜丝刷、拖把对工件表面进行刷洗,并用酚酞试纸检查冲净程度。

当确认冲洗干净后,进行擦干或吹干处理。

6 成品保护6.1 对已酸洗钝化合格的工件,不得进行加热和焊接施工。

6.2 严禁与碳钢接触;吊装时应用软绳或有护套的钢丝绳;搬运时,工件下方应垫木垫或橡胶垫。

6.3 严防工件磕、碰、划伤和污染。

必要时应将工件进行覆盖或包装。

修改状态07 检验和质量标准7.1 酸洗钝化后应将工件表面溶液彻底冲洗干净,并用酚酞试纸检验合格。

7.2 钝化处理后,工件表面的钝化膜应完善、均匀、色泽一致。

7.3 按照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中10.1.4的规定,对工件表面的酸洗钝化质量进行检测,摘录如下:表面酸洗钝化的质量,根据需要可用蓝点法检测,采用1克赤血盐+3毫升65%~85%HNO3+100毫升配置溶液,用滤纸浸渍溶液后,贴俯于待测表面或直接将溶液涂刷于待测表面,如表面钝化膜不完善或有铁离子污染,即呈蓝色。

8 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8.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酸洗、钝化工艺,不得随意改变。

8.2 配置酸洗、钝化溶液时,先将水倒入酸槽,然后把酸缓慢倒入,防止倒入速度过快,因放热反应引起的飞溅、发烟,影响安全。

8.3 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工作服、乳胶手套及防护眼镜;罐内操作时,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必要时应用风扇或鼓风机通风,并应有人监护。

8.4 配置酸洗、钝化液用水和冲洗用水必须清洁,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25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