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流程图

合集下载

酸洗钝化工艺

酸洗钝化工艺

酸洗钝化酸洗钝化,是对不锈钢全面酸洗钝化,适用于各种型号不锈钢零件、板材及其设备。

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

通俗的来说:1、酸洗的本质是通过稀酸溶液将零件表面的污垢清除。

2、钝化的本质是利用强酸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从而保护金属,避免其进一步氧化。

1用途:对不锈钢全面酸洗钝化,清除各类油污、锈、氧化皮、焊斑等污垢,处理后表面变成均匀银白色,大大提高不锈钢抗腐蚀性能,适用于各种型号不锈钢零件、板材及其设备。

2.特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同时添加了高效缓蚀剂、抑雾剂,防止金属出现过腐蚀和氢脆现象、抑制酸雾的产生。

特别适用于小型复杂工件,不适合涂膏的情况,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铁、铝在稀HNO3或稀H2SO4中能很快溶解,但在浓HNO3或浓H2SO4中溶解现象几乎完全停止了,碳钢通常很容易生锈,若在钢中加入适量的Ni、Cr,就成为不锈钢了。

金属或合金受一些因素影响,化学稳定性明显增强的现象,称为钝化。

由某些钝化剂(化学药品)所引起的金属钝化现象,称为化学钝化。

如浓HNO3、浓H2SO4、HClO3、K2Cr2O7、KMnO4等氧化剂都可使金属钝化。

金属钝化后,其电极电势向正方向移动,使其失去了原有的特性,如钝化了的铁在铜盐中不能将铜置换出。

此外,用电化学方法也可使金属钝化,如将Fe置于H2SO4溶液中作为阳极,用外加电流使阳极极化,采用一定仪器使铁电位升高一定程度,Fe就钝化了。

由阳极极化引起的金属钝化现象,叫阳极钝化或电化学钝化。

3.用法:根据不锈钢的材质和氧化皮严重程度不同,可以用原液或按1:1~4的比例加水稀释后使用;铁素体、马氏体和镍含量低的奥氏体不锈钢(如420、430、200、201、202、300、301等)稀释后使用,镍含量较高的奥氏体不锈钢(如304、321、316、316L等)用原液浸泡;一般常温或加热到50~60度后使用,浸泡3-20分钟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和温度用户根据自己的试用情况确定),至表面污垢完全清除,成均匀银白色,形成均匀致密的钝化膜为止,处理完成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再用碱水或石灰水冲洗中和。

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酸洗钝化

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酸洗钝化

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酸洗钝化酸洗与钝化处理酸洗与钝化处理程序: 除油污→酸洗→钝化→水洗→干燥等。

a) 工件在酸洗、钝化前须进行工艺试验,制定出适宜的配方和操作工艺(含安全操作规程)。

酸洗、钝化液应定期取样化验,及时校正浓度;b) 凡不锈钢压力容器上有碳钢零部件的,在酸洗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不能使碳钢件遭到腐蚀;c) 酸洗、钝化应以浸蚀为主,亦可采用湿拖法或酸洗钝化膏剂涂抹法。

(1)除油污不锈钢零件在酸洗或钝化之前应彻底除去油污及其他外来物。

检查方法与要求:将水洒在基体表面上,表面会呈现均匀而连续的水膜,水膜至少保持30s不破裂,且表面无任何其他对零件质量有损害的异物或残留物。

清洗方法可采用汽油、碱液或净洗剂除去油污,并用水冲洗干净,不允许用碳钢丝刷洗刷工件表面。

(2)酸洗通常处理时要经过松动氧化皮→浸蚀→去除浸蚀残渣等几个步骤,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必须穿好耐酸服,带好手套,口罩与防护眼罩。

在容器内酸洗时必须带上检查合格的防毒面具,并在专人监护下进行。

酸洗工艺要求如下:a) 松动氧化皮:溶液中含浓度为66%的硝酸80g/L~120g/L,溶液温度为室温,处理时间小于60min;b) 浸蚀:溶液中含浓度为98%的硫酸200g/L~250g/L,浓度为36%的盐酸80g/L~120g/L,溶液温度为40℃~60℃,时间至氧化皮除尽为止;c) 除去浸蚀残渣:溶液中含浓度为66%的硝酸30g/L~50g/L,浓度为30%的双氧水5g/L~15g/L,溶液温度为室温,处理时间为10s~60s。

酸洗也可采用酸洗膏,酸洗膏配方(供参考):盐酸(比重1.19)20 mL,水100 mL,硝酸(比重1.42)30mL,膨润土150g。

酸洗膏酸洗主要适用于大型容器或局部处理。

在室温下将酸洗膏均匀涂在干净设备上(约2 mm~3 mm厚),停留一小时后用洁净水或不锈钢丝刷轻轻刷,直至呈现出均匀的白色酸蚀的光洁度为止。

酸洗后的不锈钢表面不得有明显的腐蚀液迹,不得有颜色不均匀的斑纹,焊缝及热加工表面不得有氧化色,且酸洗后须用洁净的水冲洗干净,不得有残留酸洗液。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方法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方法

不锈钢管道表面酸洗钝化方法1.工艺原理及目的酸洗是利用化学反应,在工件表面溶解掉锈迹、氧化膜等产物而不影响基体金属的方法。

其目的是使工件表面去污,达到净化。

钝化是利用化学反应,在工件表面形成一种致密的氧化物薄膜的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工件表面建立氧化膜或氧的吸附层来阻止电化学腐蚀的进行,从而提高金属的耐蚀(抗电化学腐蚀)性能。

2.施工程序2.1 准备工作2.1.1 酸洗、钝化前必须将管件表的焊接药皮、飞溅、毛刺、污物等清理干净。

2.1.2 管件表面的油污可用汽油、丙酮等有机溶剂擦拭干净。

为了安全起见,对于大面积的油污可用蒸汽或3~5%的烧碱(NaOH)溶液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凉干。

注意所使用清水CL-浓度不得超过25mg/l。

2.1.3 准备好酸洗、钝化作业所需的设备、工具和劳保用品(以三人同时作业为例)。

(1)设备及工具①耐酸的酸洗、钝化槽一件;②不锈钢丝刷或硬质塑料尼龙刷3把;③量杯、量筒、台称、搅拌棒各一件;④耐酸拖布3把。

(2)劳动保护用品①耐酸长筒胶鞋3双;②耐酸胶皮手套3付;③耐酸工作服、工作帽、口罩3套;④眼镜3付。

2.2 酸洗、钝化材料及配制酸洗、钝化液的注意事项4.2.1 酸洗、钝化材料准备(1)工业用硝酸(HNO3,γ=1.42);(2)工业用盐酸(HCL);(3)工业用硫酸(H2SO4);(4)工业用氢氟酸(HF);(5)工业用重铬酸钾(K2Cr2O7);(6)化学纯铁氰化钾[K2Fe(CN)6];(7)膨润土(100~120目);(8)木工胶;(9)石蕊试纸。

2.2.2 酸洗、钝化液配制及其施工注意事项(1)一定要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长筒靴、手套并戴好眼镜;(2)配制酸洗、钝化液时,一定要遵守先放水后注酸的原则;(3)酸洗、钝化液或酸洗、钝化液膏应按配方要求进行配制,不得随意改动配方。

3.酸洗、钝化膏和酸洗、钝化液配方3.1 酸洗、钝化膏配方(1)酸洗膏配方(见表一)表一酸洗膏配方名称盐酸(γ=1.19)水硝酸(γ=1.42)膨润土温度时间(分) 后处理数量200ml 100ml 30ml 150g 常温60~90 用流动清水冲洗净、凉干(2)钝化膏配方(见表二);表二钝化膏配方名称盐酸(γ=1.19)水重铬酸钾膨润土温度时间(分) 后处理数量40ml 60ml 4g 150g适量调成糊状常温60~90 用流动清水冲洗净、凉干3.2 酸洗、钝化液配方(见表三)表三酸洗、钝化液配方溶液配方一配方二名称浓度(%)温度(℃)浸洗时间(分) 后处理名称浓度(%)温度(℃)浸洗时间(分) 后处理酸洗液硝酸γ1.4220 常温30~40 浸洗后以流动清水洗净,使其呈中性硝酸γ1.4220 常温20~25 浸洗后以流动清水洗净,使其呈中性氢氟酸 5 盐酸γ1.19 1水75 水74▲酸洗水硝酸γ1.42 5(体积) 30至50 5~15 处理后以流动清水洗净,使其呈中性硝酸γ1.4210~15 常温30~40 处理后以流动清水洗净,使其呈中性盐酸γ1.1950(体积) 氢氟酸 2.5~3水50(体积) 水其余抑制剂0.15(重量)钝化液硝酸γ1.42 5 常温见钝化膜为止钝化后用流动清水洗干净,检验硝酸γ1.4240~50 常温15~30 钝化后用流动清水洗干净,检验重铬酸钾 2 水50~60水93酸洗钝化液(一次性处理)硝酸γ1.4220 常温15~30 钝化后用流动清水洗干净,检验硝酸γ1.4210~15 常温60~90 钝化后用流动清水洗干净,检验氢氟酸10 水85~90水70注:①表中注有▲的,适用于热加工和热处理后的工件,其反应速度快,表面光滑。

不锈钢酸洗钝化的方法与工艺

不锈钢酸洗钝化的方法与工艺

.不锈钢酸洗钝化的方法与工艺3.1酸洗钝化处理方法比较不锈钢设备与零部件酸洗钝化处理根据操作不同育多种方法,其适用范围与特点见表1.3.2酸洗钝化处理配方举例3.2.1一般处理[2]根据ASTMA380—1999,仅以300系列不锈钢为例,(1)酸洗药剂HNO36%~25%+HF0.5%~8%(体积分数);云清牌酸洗缓蚀剂0.1%温度21~60℃;时间按需要;或药剂柠檬酸铵5%~10%(质量分数);温度49~71℃;时间10~60min。

(2)钝化药剂HNO320%~50%(体积分数);温度49~71℃;时间10~30min;或温度2l~38℃;时间30~60min;或药剂HNO320%~50%+Na2Cr207H2022%~ 6%(质量分数);温度49~54℃;时间15~30min;或温度21~38℃;时间30~60min。

(3)除鳞酸洗药剂H2SO48%~11%(体积分数);温度66~82℃;6寸间5~45min;及药剂HNO36%~25%+HF 0.5%~8%(体积分数);温度21~60℃;或HNO315%~25%+HFl%—8%(体积分数)。

3.2.2膏剂法处理(1)以广州石化尿素不锈钢新设备内表面焊缝及母材钝化和维修表面打磨焊缝的局部钝化为例[3]酸洗膏:25%HNO~+4%HF+7l%冷凝水(体积分数)与 BaSO,调至糊状。

钝化膏:30%HNO3或25%HNO3+1%(质量分数)K2Cr207与BaSO7调至糊状。

涂覆表面5~30min,用冷凝水冲洗至pH=7,对单台设备也可采用喷洒双氧水的化学钝化法。

(2)以上海大明铁工厂专利m为例。

酸洗钝化膏:HN038%~14%(作钝化剂);HFl0%~15%(作腐蚀剂);硬月S酸镁2.2%~2.7%(作增稠剂)硝酸镁60%~70%(作填料,提高粘附力与渗透性);[page]多聚磷酸钠2.3%~2.8%(作缓蚀剂);水(调节粘度)。

3.2.3 电化学法处理以厦门大学专利[5]为例,其处理方法是:将待处理的不锈钢工件作阳极,控制恒电位进行阳极化处理,或者将不锈钢工件先作阴极,控制恒电位进行阴极化处理,再将不锈钢工件作阳极,控制恒电位进行阳极化处理,并继续改变其恒电位进行钝化处理,电解质溶液均采用HN03。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施工指导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施工指导

精心整理3.1.2阀门拆下后的空缺应用临时管道连接,压力表、温度表等拆除位置应用堵头或堵盖妥善密封,其他短管应用各种连接方式连接到本循环系统中。

3.1.3用移动储缸出口连接临时酸洗泵入口,泵入口同时连接循环管道回水口,并将泵出口用三通连接,一条回到移动储缸,一条连接循环管道入口。

各出入口安装阀门控制液体流动方向。

泵出口处应安装压力表与温度表以监控酸洗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

3.1.4完成连接后应开动临时泵用自来水试水试漏,管道压力1.0MPa;同时检查每一个焊口、阀门、活接,确保连接稳固,无泄漏。

对试水过程中发现的泄漏点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酸洗钝化过程的安全。

3.2管道清洗(新安装管道)防止应力腐蚀破裂来说是不太适宜的。

4.2初步冲洗用水可采用工业水,但对最终清洗用水要求严格控制卤化物含量。

通常采用去离子水。

如石化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用水,控制C1-含量不超过25mg/L,如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在水中可加入硝酸钠处理,使其达到要求,C1-含量超标,会破坏不锈钢的钝化膜,是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破裂等的根源。

5、不锈钢表面酸洗钝化质量检验蓝点试验是检验不锈钢表面酸洗钝化质量的方法,其原理是检测不锈钢表面是否有铁离子污染。

铁离子在不锈钢表面形成原电池,会使不锈钢发生电化学腐蚀。

5.1蓝点检验具体方法是:用1克铁氰化钾K3[Fe(CN6)]加3毫升(65%~85%)硝酸HNO3和100毫升水配制成溶液(宜现用现配)。

然后用滤纸浸渍溶液后,贴附于待测表面或直接将溶液涂、滴于待测表面,30秒内观察显现蓝点情况,有蓝点为不合格,无蓝点为合格。

该试验需待酸洗钝化表面基本干燥后进行。

5.2不锈钢表面钝化膜不完善或有铁离子污染,就会有游离的铁离子存在,那么即可发生如下反应:2Fe+K[Fe(CN6)]=KFe[Fe(CN6)]↓深蓝色+2K5.3蓝点检验法一般应用于不锈钢化工容器制造,这是一种非常严格的检验方法,为使检验通过,防止不。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方法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方法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方法一、酸洗钝化的原理和目的酸洗钝化是指通过将酸液与不锈钢管道表面接触,使得酸液中的氢离子与不锈钢表面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锈蚀物,从而达到清洗和钝化的效果。

酸洗钝化的目的是提高不锈钢管道的耐蚀性能,防止管道的锈蚀和污染。

二、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的方法和步骤1.酸液的选择酸洗钝化常用的酸液有盐酸、硫酸、磷酸等。

选择酸液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般情况下,盐酸是最常用的酸液。

在选择酸液的同时,还要考虑酸液的浓度和温度,一般情况下,浓度不宜过高,温度不宜过低。

2.清洗管道表面在进行酸洗钝化之前,首先要对管道表面进行清洗。

可以使用高压水枪或刷子等清洗工具,清洗管道表面的尘土和油污等杂质,保证管道表面的清洁。

3.酸液浸泡清洗完管道表面后,将其浸泡在预先调配好的酸液中。

浸泡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浸泡时间为15-30分钟。

浸泡过程中可以通过搅拌或循环泵等方式增加酸液与管道表面的接触,加强清洗效果。

4.酸液冲洗酸液浸泡结束后,需要对管道进行酸液的冲洗。

冲洗时,可以使用清水进行多次冲洗,确保管道表面的酸液被彻底清除。

冲洗结束后,还要对管道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可以利用风扇或高温炉等设备进行干燥。

5.钝化处理酸洗钝化的最后一步是进行钝化处理。

钝化液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与酸液类似,一般使用稀硝酸或稀硫酸作为钝化液。

将钝化液涂覆在管道表面,静置一段时间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6.相关注意事项在进行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时需戴防腐手套、眼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避免酸液对人体造成伤害。

(2)操作环境要通风良好,避免酸液蒸气的吸入。

(3)注意酸液的浓度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钝化效果。

(4)在处理过程中,尽量避免不锈钢管道的变形、变色等问题。

(5)处理完毕后要将酸液和废物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规程.doc

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规程.doc

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不锈钢容器(包括零部件)表面油污、锈渍的清理、酸洗及钝化的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

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制造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容器的酸洗钝化处理。

2引用文件以下引用标准、文件应为最新版本。

当本规程与新标准、文件内容冲突时,冲突部分按最新标准、文件相应规定内容执行。

《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通用规程》《通用检验规程》3酸洗、钝化工艺流程去油、清理污物——净水部洗——钝化———净水冲洗———吹干4酸洗、钝化前的预处理4.1对制造完工后的不锈钢容器或零部件按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要求,对规定项目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酸洗、钝化预处理。

4.2将焊缝及其两侧焊渣、飞溅物清理干净,容器的机加工件表面应用汽油或清洗剂去除油渍等污物。

4.3清除焊缝两侧异物时,应用不锈钢丝刷,不锈钢铲或砂轮清除,清除完毕用净水(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冲刷干净。

4.4当油污严重时则用3-5%的碱溶液将油污清除,并用净水冲洗干净。

4.5对不锈钢热加工件的氧化皮可用机械喷砂的方法清除,砂必须是纯硅或氧化铝。

4.6制定酸洗、钝化的安全措施,确定必须的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

5酸洗、钝化溶液及膏的配方5.1酸洗液配方:硝酸(比重1.42)20%,氢氟酸为5%,其余为水。

以上为体积百分比。

5.2酸洗膏配方:盐酸(比重1.19)20毫升,水100毫升,硝酸(比重1.42)30毫升,膨润土150克。

5.3钝化液配方:硝酸(比重1.42)5%,重铬酸钾4克,其余为水。

以上休积百分比,钝化温度为室温。

5.4钝化膏配方:硝酸(浓度67%)30毫升,重铬酸钾4克,加膨润土(100-200目)搅拌至糊状为止。

6酸洗钝化操作6.1只有进行过预处理的容器或零部件才能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6.2酸洗液酸洗主要用于较小型未经加工的零部件整体处理,可以用喷刷的方法。

溶液温度在21-60℃时,每隔10分钟左右检查一次,直至呈现出均匀的白色酸蚀的光洁度为止。

不锈钢酸洗钝化原理 [不锈钢酸洗钝化的方法与工艺]

不锈钢酸洗钝化原理 [不锈钢酸洗钝化的方法与工艺]

不锈钢酸洗钝化原理[不锈钢酸洗钝化的方法与工艺]不锈钢酸洗钝化的方法与工艺1 酸洗钝化处理方法比较不锈钢设备与零部件酸洗钝化处理根据操作不同育多种方法,其适用范围与特点见表1。

表1不锈钢酸洗钝化方法比较2 酸洗钝化处理配方举例2.1一般处理(1)酸洗药剂HNO3 6%~25%+HF 0.5%~8%(体积分数);温度21℃~60℃;时间按需要;或药剂柠檬酸铵5%~10%(质量分数);温度49℃~71℃;时间10 min~60min。

(2)钝化药剂HNO3 20%~50%(体积分数);温度49~71℃;时间10 min~30min;或温度2l~38℃;时间30 min~60min;或药剂HNO3 20%~50%+Na2Cr207H2O 22%~6%(质量分数);温度49℃~54℃;时间15 min~30min;或温度21℃~38℃;时间30 min~60min。

(3)除鳞酸洗药剂H2SO4 8%~11%(体积分数);温度66℃~82℃;6寸间5 min~45min;及药剂HNO3 6%~25%+HF 0.5%~8%(体积分数);温度21℃~60℃;或HNO3 15%~25%+HF l%~8%(体积分数)。

2.2膏剂法处理(1)以广州石化尿素不锈钢新设备内表面焊缝及母材钝化和维修表面打磨焊缝的局部钝化为例酸洗膏:25%HNO3~+4%HF+7l%冷凝水(体积分数)与BaSO4,调至糊状。

钝化膏:30%HNO3或25%HNO3+1%(质量分数)K2Cr2O7与BaSO4调至糊状。

涂覆表面5~30min,用冷凝水冲洗至pH=7,对单台设备也可采用喷洒双氧水的化学钝化法。

(2)以上海大明铁工厂专利m为例。

酸洗钝化膏:HNO38%~14%(作钝化剂);HF l0%~15%(作腐蚀剂);硬月S酸镁2.2%~2.7%(作增稠剂)硝酸镁60%~70%(作填料,提高粘附力与渗透性);多聚磷酸钠2.3%~2.8%(作缓蚀剂);水(调节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目的 (3)2.适用范围 (3)3.参考文件 (3)4.工作条件 (3)4.1技能水平 (3)4.2技术先决条件 (3)4.3主要设备及药品 (4)5.操作顺序 (5)5.1不锈钢部件酸洗钝化处理顺序 (5)5.2碳钢部件磷化处理顺序 (6)6.实施细则 (6)6.1不锈钢部件酸洗钝化处理实施细则 (6)6.2碳钢部件磷化处理实施细则 (10)7.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13)1.目的为了规范福建福清核电一期工程Ⅰ标段范围内所涉及到的不锈钢部件酸洗钝化和碳钢部件磷化表面处理施工过程,特编制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仅适用于指导福建福清核电一期工程Ⅰ标段范围内所涉及的奥氏体不锈钢部件酸洗钝化处理和碳钢部件磷化处理施工。

奥氏体不锈钢部件指:➢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制作的管道及其支架衬板➢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制作的通风管道➢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制作的设备➢其他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制作的零件碳钢部件指:➢碳钢材料制作的燃油管道➢其他碳钢材料制作的设备零件3.参考文件《EM1~EM7&EM10奥氏体不锈钢部件的表面处理》0401AT103《清除铁素体污染的表面处理》0401AT108《奥氏体不锈钢部件的表面处理》0401T116《核岛机械设备制造期间清洁技术条件》0426T110注:由于招标技术文件中无相关文件,故参考秦山二期扩建工程相关文件4.工作条件4.1技能水平施工人员应具备有一定的表面处理经验,掌握操作中的安全规则,尤其是酸溶液的操作使用,并需经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

4.2技术先决条件➢工作程序和质量计划已经过业主和监理公司批准;➢具备对废液处理的条件;➢工作现场必须有通风装置,尤其是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进行表面处理时必须保持工作现场通风;➢一般应在部件加工完成后(机加工、焊接)进行表面处理;➢对用于固定、吊装转运的不锈钢设备、设施应采取措施以防止铁素体材料的接触污染;➢操作中,消耗品的排放条件应符合有关安全及规章制度要求;➢一般清洗、酸洗和钝化等设备应置于与制造车间分离的清洁度区域内,临时工作需要除外;➢对于环境温度低于20°C条件下的表面处理,可相应增加处理时间应对表面处理的效果随时进行检查;➢采用浸泡法进行表面处理时,应检查浸泡液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对于不锈钢工件,浸泡液的合格标准应与其产品的供货商确定,例如:酸值、铁含量、卤素含量等,而且必须具备质保合格证和质保单;➢具备对施工药品的检验设备及方法。

4.3主要设备及药品4.3.1施工设备及药品具有脱脂槽、酸洗槽、钝化槽、活化槽、磷化槽、干燥设备、脱脂药品、酸洗药品、磷化药品等。

4.3.2检验设备及药剂锥形瓶、烧杯、量筒、滴定管、滴定台、比重计、pH试纸、移液管、标准液、蒸馏水、指示剂等。

5.操作顺序5.1不锈钢部件酸洗钝化处理顺序保护5.2碳钢部件磷化处理顺序6.实施细则6.1不锈钢部件酸洗钝化处理实施细则6.1.1脱脂6.1.1.1用途——除去金属表面油污、污垢等。

6.1.1.2一般要求——脱脂处理一般只涉及奥氏体不锈钢部件在车间制造中受到的轻微污染;——对不存在任何液体滞留区域的且脱脂后立刻进行酸洗和洗涤的部件可用碳酸钠或苛性钠类产品进行脱脂;——禁止使用卤素产品;——对零部件的粗糙表面或表面损伤处,应使用经重复蒸馏法处理的清洁的乙醇、异丙醇、丙酮或其它不会损害被处理表面的产品进行脱脂;——用磷酸钠脱脂后必须用热水(最低温度为:60°C)进行洗涤和干燥;——对由于使用有机溶剂而导致的残留膜应用丙酮、乙醇或异丙醇去除;——当用碱性或其他适当的清洁剂进行脱脂并以此为最终的清洁工作时,脱脂后应进行洗涤。

最终的洗涤应用A级或B级除盐水进行。

若随后进行酸洗,则可用自来水洗涤。

6.1.1.3方法——脱脂浸泡后通常采用刷子或布进行擦拭。

所用工具应不被脱脂产品所溶解或腐蚀;——脱脂操作一般限制在15分钟内完成;——如果目视检查后存在任何疑问,应重新进行脱脂。

6.1.2洗涤6.1.2.1用途——洗去残留在工件上的脱脂剂。

6.1.2.2方法——如脱脂后还需进行酸洗时,可用自来水进行洗涤;——大多数情况下,用大量的水洗涤,但是,局部清洗时可用浸水海棉进行;——洗涤时表面的湿润能力可用来评价脱脂的效果,即酸洗工件上的水膜完全均匀在工件表面表明脱脂效果完好。

6.1.3酸洗6.1.3.1用途——除去氧化皮。

6.1.3.2一般要求——对焊接组件的酸洗应限定焊缝及其临近表面;——对采用背面保护钨极氩弧焊的管子的焊缝背面不需进行酸洗;——可使用氟硝酸和硫酸溶液去除奥氏体不锈钢弯头上的氧化皮(卤素类产品中只有氢氟酸允许使用);——对封闭不渗透的氧化皮,可分下述两步进行去除:➢硫酸腐蚀,随后洗涤;➢氟硝酸腐蚀,随后洗涤。

——对有液体滞留区的焊缝应进行打磨以及对有液体滞留区的钨极氩弧焊焊缝进行刷擦。

当存在液体滞留区或化学表面处理技术上有困难时,应采用机械清理方法进行。

6.1.3.3方法——如可能,采用浸泡在用搅动的酸洗槽中进行;——当酸洗液被加热到高于环境温度但低于50°C时,除氧化皮和酸洗会更有效且减少时间;——当仅对焊缝或局部进行酸洗时,可用酸洗膏(中性胶合剂与氟硝酸的混合物)进行;●被酸洗的表面应涂覆上一层较厚的酸洗膏;●若需要,可进行多次涂覆操作(至少两次);●涂覆时间大约30分钟;●在两次涂覆之间不需进行洗涤;●涂覆操作用采用不锈钢刷或其它不锈钢工具进行。

——酸洗时间随环境温度变化而不同,当环境温度升高时除氧化皮和酸洗会更有效且减少时间,可根据施工质量情况确定。

6.1.3.4注意事项——卤素类产品中只有氢氟酸允许使用;——打磨用的砂轮材质为铝基,不含铁;——刷子用尼龙刷或金属刷,刷毛由尼龙或不锈钢丝制成。

6.1.4洗涤6.1.4.1用途——洗去残留在工件上的酸洗剂。

6.1.4.2方法——用大量的水进行高压喷射洗涤;——对局部表面,可采用浸水海绵进行洗涤;——如该酸洗为最终工序应再用除盐水清洗。

6.1.5钝化和去污6.1.5.1用途——使构件表面产生保护膜。

6.1.5.2一般要求——一般钝化和去污应在酸洗后或机加工件被怀疑有铁素体污染时进行;——可用稀释的硝酸溶液进行(体积浓度为10%~20%的硝酸溶液)。

6.1.5.3方法——可根据零部件的形状采用浸泡或涂覆、喷淋等方法;——钝化池的温度应在20°C~50°C之间;——可采用在大约20°C的10%~20%体积浓度的硝酸溶液中浸泡1小时的钝化方法;——去污可采用浸泡在高于环境温度但低于50°C的槽中进行。

可根据零部件受铁素体污染的程度和浸泡液温度的不同调整浸泡时间来去污;——对局部钝化和去污,可采用涂覆钝化膏(中性胶合剂和硝酸类产品的混合物)的方法进行。

●对需去污和钝化的表面涂覆一层较厚的钝化膏;●若需要,可进行多次涂覆操作(至少两次);●涂覆时间大约30分钟;●用不锈钢刷进行涂覆,两次涂覆之间不需进行洗涤。

6.1.6洗涤6.1.6.1用途——洗去残留在工件上的钝化剂。

6.1.6.2方法——先用大量的自来水进行洗涤;——在正常的情况下,最终工序用A级或B级除盐水进行被处理表面的洗涤;——应对最终的洗涤效果进行检查,用PH计或石蕊试纸测定洗涤水的PH值。

PH值应为6~8。

6.1.7干燥6.1.7.1用途——去除残留在构件上的水份。

6.1.7.2方法——自然干燥或用无油压缩空气加快其干燥速度。

6.1.8检查6.1.8.1目视检查——金属表面必须清洁。

允许存在由于焊接产生的很薄的氧化膜。

对分散的氧化物斑点(包括表面锈斑),其累计面积小于所检查总面积的1%时是允许的。

6.1.8.2白布检查——用干净的、不起毛的非合成纤维白布对任何可疑表面进行擦拭检查。

6.1.9保护6.1.9.1用途——保护构件或管道内部清洁度。

6.1.9.2方法——对于管道可用管堵封住两头,避免赃物进入管道内部;——对于小型构件可用不含卤素的塑料布保护。

6.1.9.3注意事项——卤素和硫含量小于0.1%(重量百分比);——氯化物和氟化物的溶解过滤浸出量均小于50ppm。

6.2碳钢部件磷化处理实施细则6.2.1脱脂6.2.1.1用途——除去金属表面油污、污垢。

6.2.1.2槽液配制6.2.1.3脱脂——根据工件油污程度在脱脂溶液中浸泡或手工脱脂;——机加工后的工件应浸入碱槽中,或者用120°C的全氯乙烯蒸汽或90°C的三氯乙烯蒸汽去除油脂。

6.2.2.1用途——去除残留在工件上的脱脂液。

6.2.2.2方法——通常用自来水冲洗。

6.2.3除锈或酸洗6.2.3.1用途——除去金属表面锈蚀、氧化皮及轻度油污。

6.2.3.2方法——应采用喷射处理;——酸洗仅用于不可能达到的内表面或喷砂处理可能造成严重变形的表面;采用加缓蚀剂的浓度不超过10%wt的硫酸溶液或其他经验证的酸洗剂,通过刷或浸泡的方法进行酸洗。

6.2.3.3注意事项——禁止使用盐酸。

6.2.4洗涤6.2.4.1用途——去除残留在工件上的酸液。

6.2.4.2方法——先进行中和,并用热水冲洗。

6.2.5活化6.2.5.1用途——改善脱脂、酸洗造成的微观缺陷,植入晶核细化磷酸盐晶粒,缩短成膜时间。

6.2.5.2方法——将脱脂或酸洗后的工件浸入活化槽内浸泡1~2分钟取出。

6.2.6磷化6.2.6.1用途——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不溶性磷酸盐膜。

——经活化的工件直接放入磷化槽内浸泡10~30分钟。

6.2.7洗涤6.2.7.1用途——去除残留在工件上的磷化液。

6.2.7.2方法——先用冷水冲洗,然后用热水冲洗。

6.2.8钝化6.2.8.1用途————使构件表面产生保护膜。

6.2.8.2方法——浸入50°C~70°C的磷酸铬电解液中钝化1~2分钟。

6.2.9干燥6.2.9.1用途——去除残留在构件上的水份。

6.2.9.2方法——在热空气中或80°C~110°C的烘箱中干燥最少5分钟。

6.2.10检查6.2.10.1目视检查——在干燥后,对工件表面进行目视检查,要求磷化层颜色均匀、连续(因操作需要,捆扎处的痕迹除外),必要时抽样截断管道,检查中部内表面的情况。

6.2.10.2磷化层厚度检验可采用磁性测厚仪检查磷化层的厚度,磷化层的厚度至少应为5~10um,对于小口径管道的内壁,只需检查其两端的磷化层的厚度,达到要求即可。

6.2.10.3清洁度检查——用干净的、不起毛的非合成纤维白布对任何可疑表面进行擦拭检查。

6.2.11不符合项处理——如果检查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应用碱性处理方法去除磷化层,重新按程序进行磷化处理。

7.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上班前,必须穿戴好耐酸工作服、耐酸皮靴、手套、围裙及口罩等劳保用品;——当有酸或溶液溅落在皮肤上或眼睛中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水进行冲洗;——抬酸或溶液的容器时,必须检查一下容器的安全情况,避免不安全隐患;——在施工现场禁止动火、吃食及喝水,以免引起爆炸或吸入、吃入有害物质;——下班后,必须洗净身上的酸等溶液;——在现场酸洗管道焊缝时,注意保护好周边的物体,避免腐蚀;——在现场施工时,脚手架搭设牢固,严格执行国家规范;——使用爬梯时,一定要有两个人或以上;——高空作业一定佩戴安全带;——在进行工件酸洗、磷化等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不可打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