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 分,测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 分,每小题3 分)
一、(1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huò)挥斥方遒(qiú)
惆怅(chànɡ)百舸争流(ɡě)
B.彳亍(chí chú) 哀怨彷徨(pánɡ)
寂寥(liáo) 忸怩不安(ní)
C.青荇(xínɡ)冰屑悉索(xiè)
火钵(bō)凝重隽永(juàn)
D.瓦菲(fēi)浪遏飞舟(è)
糯米(nuò) 矫健有力(jiǎo)
【答案】D(A.溯:sù,B.彳:chì,亍:chù,C.荇:xìng)
2.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廓激浊扬清磅礴五岭逶迤
B.碣石含蓄隐诲太息清澈晶莹
C.春惟中流击楫瓦菲意趣盎然
D.通缉风度翩翩邂逅苦闷诅丧
【答案】A(B.诲-晦,C.惟-帷,D.诅-沮)
3.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赛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50分)友情提醒:请注意卷面的整洁;从高一年的第一次练习开始做起!一、积累与运用(60分)1.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22分;每格2分)(1)怅寥廓;;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徐志摩《再别康桥》)(5)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6)撑着油纸伞;;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7)己所不欲;。

(《论语》)(8);小人长戚戚。

(《论语》)2.根据你对诗人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填空;每个空格不超过5个字。

(6分)《沁园春·长沙》抒发了毛泽东的(1);《雨巷》抒发了戴望舒对丁香姑娘的(2);《再别康桥》抒发了徐志摩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艾青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3.规律的发现总是从梳理探究中得来;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汉字;然后根据字义和字形的关系;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4分)拗拥驽痘绑抢扬痱织抓择腿扶脸肺纺缚拍缝结绷病驾答: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1)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加以修改。

(3分)栏干槽净六畜兴旺;肥多水足稻麦丰登。

改为(2)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不论)。

(4分)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下联: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到处是人类的弟兄。

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

看到流逝的江水;①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看到再生的小草;②会想到生命力的强悍;在寂静的山林里;③会平息烦zào()的心情;面对暴风雨;④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返。

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周考一、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雨巷》)(3)但我不能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4)怅寥廓,,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5)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6)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7)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8),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二、基础(每小题3分,共9分)2.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A.岁月稠(chóu)遏(è)止漫溯(shuò)B.彳亍(chìchù)瓦菲(fēi)寥廓(kuò)C. 凄婉(wǎn)火钵(bō)惆(chóu)怅D.凌侮(wǔ)漂泊(bó)跫(qióng)音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左右,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这次再版,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D.今天来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十多所学校的领导。

4、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表述,其语序应是( )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2分,每小题3分)【甲】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积累.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摈.弃()遒劲.()蜡炬.()百舸.()争流B .忸怩..()铆.钉()慰藉.()峥.嵘()岁月C .寥.廓()脊髓..()包扎.()虫咬鼠啮.()D .掂量.()间.歇()辟.谣()磕磕绊.绊().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是醒来,抑或是睡去,你对死的理解一定比我们凡人梦想到的更加真切……B .没有赶上他,但双脚涨痛得像火烧似的。

C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牒瓜果月饼。

D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祥。

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

B .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

C .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

D .香雪的小木盒呢,因为..那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的呢。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雪莱,法国诗人。

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B .《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没有多大关系。

“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

D.闻一多提出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前。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题语文(测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出题人:兰显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

第Ⅰ卷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 róng)携(xié)遏(è)制C.漫江(满)寥(liáo)廊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pì yáo)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3.对《再别康桥》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然别离时那富于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B.诗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及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杂,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幽幽的、醇醇的,如梦一般。

C.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悠然的心境。

D.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4.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躲在乡愁里,才发现______________①我不是无根浮萍②不是断线的风筝③不是世俗风雨中无处栖身的孤雁A.③②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②③①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二、(6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6—7题。

高中语文统编必修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高中语文统编必修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必修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桑子·重阳》中“采桑子”是曲牌名,“重阳”是题目,它是现代诗歌,也是新诗,因为它产生于“五四”以后。

B.自然界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年年重阳节都会如期而至。

C.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

可见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词人。

D.下阕中描写秋风比春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后一句更表现出词人乐观、开阔的情怀。

(2)下阕说“不似春光”,又说“胜似春光”,是不是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

金黄的稻束郑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富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共131分)一、古代诗歌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文,完成1——6题。

(25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晋军函陵军:军队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希望C、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高兴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烛之武退秦师B、夜缒而出C、秦伯说,与郑人盟D、顷之未发,太子迟之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以其无礼于晋C、夫晋,何厌之有?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失其所与,不知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D、往而不反者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6.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秋词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7、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答:8、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3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15分)9.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1)怅寥廓,,谁主沉浮?(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粪土当年万户侯。

(3)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 鲁人版高一必修一

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  鲁人版高一必修一

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鲁人版高一必修一高中语文第一模块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共63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蒙昧(méng)蒙骗(méng)湮没(yān)果实累累(léi) B.咀嚼(jué)潜力(qiǎn)皓首(hào)拈轻怕重(niān) C.譬如(pì)畸形(jī)歧路(qí)口诵心惟(wéi)D.要塞(sài)塞车(sāi)冷僻(pì)癖好(p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抹煞枯燥全副精力一幅画B.消耗销魂卷帙浩繁坐右铭C.落伍流弊驰骋爆发户D.缭草缭乱家私耽搁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格的一句是()A.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就是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B.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C.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

D.伊里奥特说她第一次读到卢梭的作品时,好像受了电流的震击一样。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______。

②以问题为中心,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_______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

③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___很深。

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A.障碍收集感受B.妨碍收集感受C.妨碍搜集感触D.障碍搜集感触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A.“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借鉴学习。

B.这好像逼吃奶的小孩去啃肉骨,岂不是误人子弟?C.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D.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辞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