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阅读之中国传统节日

合集下载

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学三年级作文15篇

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学三年级作文15篇

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学三年级作文15篇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学三年级作文15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学三年级作文1每年的九月初九,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俗话说得好: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月去登高。

每年的重阳节,无论多忙,我们都要到爷爷奶奶家,和他们团聚。

在去年重阳节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开心得来到了商店,我们东挑挑,西选选,终于选到了自己满意的礼物——按摩器。

因为爷爷年纪大了,经常会腰酸背疼,按摩器很适合爷爷。

重阳节这天,我和爸爸妈妈买了好多菜,来到爷爷家。

正好姑姑姑父带着小宝哥哥也到了。

我拿出我精心挑选的按摩器,小宝哥哥也拿出他亲手做的贺卡送给了爷爷。

我们爷爷说:“爷爷,你喜欢我们送给您的礼物吗?”爷爷眼睛都笑眯起来了,把我和小宝哥哥一把搂进了怀里,连声说:“你们送的礼物爷爷很喜欢,我的宝贝们懂事儿了,长大了!”转眼间妈妈和姑姑做好了饭菜,我们把菜端了上来,哇!好多菜,还有爷爷最爱吃的剁椒鱼头,大家一起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晚饭后,我对小宝哥哥说:“哥哥,我们用给爷爷捶捶背吧!”哥哥笑着说:“这个主意不错哦!”于是,我让爷爷坐在椅子上,我给爷爷捶背,小宝哥哥给爷爷捶脚!爷爷享受着我们的服务。

我和小宝哥哥又给爷爷讲了我们在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故事,爷爷乐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爷爷,我们不在您身边的时候,您觉得酸痛了,就用按摩器!”我一边按摩一边跟爷爷说,爷爷连连点头。

看到爷爷这样开心地笑,我也很开心!我们以后只要有时间,就陪陪老人,陪他们聊天,陪他们吃饭!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学三年级作文2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一次的重要节日。

我最喜欢春节的理由有二点:第一就是压岁钱了,记得上次春节的时候,姐姐正在看书,突然一个鬼主意在我脑袋里“跳”了出来,我赶紧凑到姐姐跟前对她说,姐姐:“祝您春节快乐,万事顺利,身体健康。

中华传统节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中华传统节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端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这个节日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升高旗帜,挂上菖蒲、艾草等香草和挂饰,以及吃粽子和赛龙舟。

我也很喜欢这个节日,因为它有着许多有趣的习俗。

早晨,我们一家人都会起个大早,去街上看龙舟比赛,这是端午节的一大特色,每年都有许多队伍参加比赛。

龙舟上的人们摇橹采访,在水上奔驰,场面极为壮观。

下午,我们全家会一起包粽子,这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之一。

妈妈会准备好糯米、肉、蛋黄和其他食材。

我和弟弟负责将糯米洗干净,妈妈则把糯米泡发。

然后,我们将糯米和肉等包进粽叶里,固定后便放在锅里蒸熟。

妈妈还会告诉我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为了不忍见到国家被侵略,于五月初五投江自尽,民间就以吃粽子来纪念他。

晚上,我们全家人会在一起品尝丰盛的美食,享受家庭之乐。

这时,爸爸还会跟我和弟弟分享他小时候过端午节的趣事,比如他们玩捉鱼、放鞭炮等。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它不仅可以让我享受美食和家庭的温暖,还可以了解到这个节日的来历和文化背景,让我更加热爱祖国。

三年级语文课文中的传统节日

三年级语文课文中的传统节日

三年级语文课文中的传统节日在三年级语文课本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

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下面我将从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三个方面来介绍我们三年级语文课文中的传统节日。

一、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称为中国的“年”。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可以学到很多关于春节的故事和传统习俗。

比如《年画》这篇文章,讲述了年画的由来和它在春节期间的重要作用。

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它既具有祈福的寓意,又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温暖。

此外,我们还可以学到一些和春节相关的传统习俗,比如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等等。

二、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著名节日,也被称为“寒食节”。

在我们的三年级语文课本中,《清明上河图》这篇文章让我们了解到了清明节的来历和重要意义。

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是人们缅怀祖先、表达哀思的时刻。

同时,清明节也是踏青、郊游的好时机,人们会到郊外野餐、欣赏春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通过语文课本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清明节的文化传统。

三、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们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嫦娥奔月》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到了中秋节的来历和重要习俗。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人们会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赏菊花等等。

中秋节也是一个全家人团聚的时刻,人们会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

中秋节也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典故,通过学习可以增加我们对中秋节的了解和喜爱。

通过三年级语文课文中的传统节日内容,我们了解到了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的来历、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这些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通过学习和传承可以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让我们一起珍惜、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小学三年级参考

中国传统节日小学三年级参考

中国传统节日小学三年级参考中国传统节日学校三班级作文篇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给我们留下很多珍贵的财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为熟识的肯定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几乎每一年,我们都会由于某个传统节日的到来,开展一系列好玩又好玩的活动,共同庆祝我国独有的传统佳节活动。

在中国的各大传统节日中,我最喜爱的节日那肯定非〔端午节〕这个节日不行,在这一天,我们不仅能看到精彩刺激的划龙舟竞赛,还能在端午节的这天,吃到美味鲜甜的大粽子,这是我们中国最为独有的端午风俗之情。

端午节传承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端午节的起源,据说是人们为了纪念楚国大忠臣屈原,他以身殉国,投江而死,一身爱国之心感动不知多少民众。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纷纷将粽子投入河中,期盼用粽子喂饱鱼群,而不去损害屈原的躯体,同时还在江中驾驭舟船打捞屈原的躯体。

随着日久天长,人们长此以往的坚持,也慢慢形成我们如今熟知的吃粽子、赛龙舟的传统风俗,变为我们如今端午节每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活动。

而在今年的端午节中,我就与母亲一起体验了应当如何包一个美味的粽子,在以往的时候,我都是等着美味粽子出炉开吃。

而这一次我亲自体会到了包粽子的乐趣,用两片长长的粽叶,折成一个小小的倒三角小碗,再加上黄黄的糯米,塞进几颗美味的腊肉,最终使用小草绳一绑,就成了我最喜爱的大粽子了,今后我也要在端午节这一天,亲自做出我宠爱的大粽子。

中国传统节日学校三班级作文篇二季节如流,岁月匆忙,时间的老人总是在督促着我们快步的前进,转瞬之际,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季节。

每到清明季节,似乎都是细雨绵绵的天气,还是连着下好几天,真是应了“清明季节雨纷纷”的那句诗词。

〔清明节〕那天,一个个绿绿的青团摆在桌上,还散发着一股艾草的淡淡芳香,这是清明节的传统食物。

除了节日的传统食物,还有节日的传统活动——扫墓,清明扫墓祭祖不仅仅是只能祭拜祖先,同时也可以趁此机会春游抒怀。

正值清明之际,总少不了奇怪清明的来历,那么清明节为什么又叫寒食节呢?大家听我讲一个〔故事〕就明白了。

中国文化传统节日小学三年级作文

中国文化传统节日小学三年级作文

中国文化传统节日小学三年级作文中国的传统的节日有很多很多,这是我们先辈留下的民族文明的财富。

接下来搜集了中国文化传统节日小学三年级,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

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安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

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富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

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

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

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

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

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

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安康的桔祥话。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春节、有元宵节、有清明节、有端午节和中秋节……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元宵节了。

元宵节那天晚上,出远门的村里人都回来了。

我们一家人也匆匆忙忙地赶回老家。

太阳快落山了,人们吃完元宵,都聚居到祖庙前。

我们到祖庙时,祖庙已是人山人海,锣鼓掀天,非常热闹。

庙里灯火辉煌,香气缭绕,人们摆上最丰富的食物,用猪头、鸡、鸭、五香卷、米糕……来敬拜祖先,祈祷一年平平安安,红红火火。

庙外左边搭起戏台唱起高甲戏,老人们搬来长条椅,看得入神。

右边正在上演木偶戏,一群小孩看得津津有味。

旁边搭起高高的炮塔,大哥哥们正在玩刺激的“攻炮城”。

鞭炮声、唱戏声、锣鼓声,喝彩声……响成一片,小山村沸腾了。

小学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作文10篇

小学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作文10篇

小学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作文10篇1.小学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作文篇一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七夕节、清明节……如果大家问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那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最喜欢春节,因为可以放烟花、穿新衣。

”“春节到了,春节到了!”我高兴地喊道。

这时,一缕缕烟花渐渐升上美丽的天空,啪地一下,爆炸了,它犹如五颜六色的菊花一样缓缓绽开花瓣,向我们展示美丽娇艳的笑脸。

我们都要去见我们各自的家人了。

当我看见美丽的姐姐时,就飞快地跑过去,一下子抱住她,怎么也不放手。

姐姐也紧紧地把我抱住了。

时间过得真快呀,不一会,就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了。

我看着美味可口的菜和洁白如玉的米饭,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我越看越饿,最后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这么热闹的节日,我怎么会不喜欢呢!2.小学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作文篇二中国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但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还是春节。

春节有一个传说,说有一只年的怪兽,每年春节都会到人们的村子里捣乱,为了赶跑年兽,所以人们都要贴对联,放鞭炮……这样才能赶走年兽。

到了春节,我虽然不能放鞭炮。

但我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摔炮,放烟花,真是非常非常的开心。

过年了,我们全家人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

年夜饭可丰盛了,有好吃的水饺,香喷喷的螃蟹,大虾,还有酸酸甜甜的糖醋鱼,荔枝肉……可好吃了。

丰盛美味的年夜饭之后,我们全家人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享受精彩的春节晚会,晚会上有动人的歌舞表演,有有趣的相声小品表演,还有精彩的魔术杂技等,各种节目都有,可以一直看到十二点钟,新年的钟声响过之后,真是好过瘾哟。

我最喜欢过春节了,因为春节给我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快乐!3.小学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作文篇三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人们可以穿新衣吃团圆饭,放烟花,看春晚,无论哪里都是一片繁荣的景象。

所以,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

过春节时最必不可少的食物就是饺子了,先和好面,再把肉馅放到饺子皮里,用手指把皮一边夹到一起,捏一捏。

中华传统节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中华传统节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重要的文化节日。

据说这个节日最早起源于中国南方,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庆祝这个节日。

端午节的来由有不少传说和故事。

其中最出名的故事是关于屈原的,他是中国古代一个爱国诗人和政治家。

据说在公元前278年,他因为对政治腐败感到失望,跳入了汨罗江自尽,而在他死后,人们纷纷把粽子扔进江里,以示哀悼和纪念。

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赛龙舟,人们会划龙舟比赛,以庆祝和纪念屈原。

此外,人们还会吃粽子,这是特别的传统食品,通常是用糯米、花生、豆沙等馅料包裹着竹叶蒸制而成的。

吃粽子也寓意着对屈原的怀念和纪念。

除此之外,还有挂艾草、喝雄黄酒、插艾叶等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在不同地区还有很多差异。

例如,在南方的福建省,人们会在粽子中添加鲜肉、红枣等馅料;在江西省,人们会用糯米和青豆制作五彩粽子;在湖北省,人们还会戴五彩丝线制成的香囊。

总之,不同地区都有各自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方式。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向着历史和传统文化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

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会亲友团聚,赛龙舟,吃粽子,展示自己的文化和风俗。

三年级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三年级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三年级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三年级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叫龙舟节或端阳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也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喝雄黄酒、观赛龙舟比赛等活动,以此祭祀古代民间英雄屈原。

端午节既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也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对我们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传说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楚国一位重要的政治家、诗人和学者,被称为“楚国儒生”。

由于受到了宦官贪污和奸臣冤枉陷害的打压,屈原离开了楚国,流浪千里,在岳阳楚江中投身于江水中而亡。

当地的居民闻讯后十分悲痛,他们摇船救援,划船寻找屈原的遗体,并且放粽子抵制鱼虫,以此怀念他们的民族英雄屈原。

后来,这一节日传统逐渐扩大,变成了许多地方的重要民俗节日。

在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吃粽子,这是一种用箬叶包裹的糯米饭,内部常放有豆沙、肉、蛋黄等佐料。

粽子的形状是三角形或梯形,寓意着“三角恒知稳,八面点流光”。

吃粽子不仅是怀念屈原的一种方式,也有着保平安、团圆的意思。

此外,人们还会赛龙舟,这是一种非常具有观赏性和体育竞技性的传统节目。

龙舟是一种比较大的船,共有18人划桨,其中有一名鼓手,还有舵手掌控着方向。

划龙舟需要整体配合、齐心协力,表现了人们的团结和勇气。

除了粽子和龙舟比赛,端午节还有许多其它的传统活动。

比如说喝雄黄酒,这是一种以酒为主要原料,加入蛇胆、雄黄等多种药物煮制而成的传统酒,具有驱邪、辟毒的功效。

人们还会荡秋千、赛鸽子、踩高跷等游戏,以及写诗、包花灯、编彩绸等民俗手工艺活动。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涵盖了食、赛、玩、艺等多维度的活动。

通过端午节,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也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团结、勇气、拼搏、和谐等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学习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我们的心中发芽生长,成为我们成长的力量和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讲: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每个节日都有一个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头牙 ( 农历二月初二 )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 节气清明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五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
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 农历腊月廿四 ) 除夕(农历十二月卅日)
(一)粽子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一位古代诗人的怀念。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

你能说出它包含着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粽子用翠绿的苇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

煮熟后,颜色变了,剥开墨绿的苇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珍珠米团里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枣,红白绿三色互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

粽子的味道更是鲜美。

苇叶散发出高雅的清香,咬一口粽子,真是甜而不腻、粘而爽口!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传说粽子是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

屈原一生写过许多的爱国诗篇,比如《离骚》,就是他的杰作。

后来,因为皇帝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导致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

人民崇敬他,怀念他。

千百年来,每逢端午节,人们就把米加入红枣包起来投入江中,近年来又有了新的口味。

作为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老人们说,吃粽子要学习屈原的崇尚品格,要继承诗人伟大的爱国精神。

难怪人们吃粽子时,总要给孩子讲述屈原的故事呢!
1、读拼音,写词语
zīwèi mánǎo shīpiān duān wǔjiécuìlǜ
xiān hòng qīng xiāng xuěbái
2、比一比,再组词
端()熟()馅()暑()
瑞()热()陷()著()
补()纪()怀()优()
扑()记()杯()忧()
3、找出下面这段话中形容颜色的词,用波浪线画出来。

粽子用翠绿的苇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

煮熟后,颜色变了,剥开墨绿的苇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珍珠米团里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枣,红白绿三色互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

4、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不要重复)
(包)粽子()大饼()米饭()油条()鸡汤
()面条()青菜()包子()面包
5、仿写句子,用上划线的词语。

(1)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一位古代诗人的怀念。

(2)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圆的,又不是方的。

6、认真读文章,然后填空
全文围绕文章中的这句话来写的:
文章的第二段是写
文章的第三段是写
文章的第四段是写
文章的第五段是写
(二)中秋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一半,能长生不老,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

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爱妻。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三)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1、给文章划分段落,并写出段意。

2、哪一句话概括了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在文中划出来。

3、读完这个故事,你觉得桓景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观灯赏月的习俗。

宋朝,民间流行一种食品,它用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包裹,搓成球,煮熟后食用,香甜可口。

因为这种糯米球在锅里又沉又浮,所以最早人们把它叫作“浮元子”。

后来有的地区又把“浮元子”改为“元宵”,“元宵”便成了元宵节必吃食品。

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当上大总统。

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疑神疑鬼。

一天他听见街上有人再叫“吃元宵了~~~”因为“元”和“袁”、“宵”和“消”是同音,有袁世凯被消灭之意,他感到很不吉利。

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他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

袁世凯倒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

不过时至今日,有些地方仍称“元宵”为汤圆。

背一背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