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

合集下载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三篇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三篇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三篇二万五千里,红军战士们吃的是树皮、草根,穿的是单薄的烂衣衫,每天跋山涉水,同敌人作战,红军战士们流了多少血,吃了多少苦,怎么能一一列举呢?但我们的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

我们又怎能不为他们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不错,长征中的人们都坚强勤劳,耐心团结长征中的故事悲壮感人,平凡而又珍贵,悲伤而又扣人心弦长征路上有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可长征中的红军战士,却用自己的双脚,步行了两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

他们挑战生命极限,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愉快乐观,不顾整天行军的疲乏,以微笑面对生活。

他们待人平等,在他们的心目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战胜困难,走过长征!看看红军战士,再想想我们自己,我简直羞愧得无地自容。

我们的父母大都出生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他们童年时代穿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现在有的孩子却非常挑剔,衣服稍破了一个小洞就不穿了,三天两头嚷嚷着家长给自己买新的。

过去六七岁的孩子,个头还没有灶台高,踩着凳子做饭吃;而现在的孩子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过去的孩子只要能看到电视就很高兴了,而现在的孩子学习怕吃苦,有的逛网吧,有的玩电脑,消磨时光。

这些怎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呢?我们要学习长征的精神,一定要从小就像红军战士那样艰苦奋斗,敢于拼搏,长大成材,报效祖国,让永恒的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中的词句,描述了长征的艰难,抒发了决心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引导中国革命走向新胜利的豪情壮志。

69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它是红军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伟大史诗,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迹。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心得体会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让我深受教育和震撼。

这里以生动的展品、详实的文字和感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的伟大历程和伟大胜利。

以下将从两个方面谈谈我个人在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参观体会。

首先,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展品陈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个展览按照时间顺序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历史。

一开始,我看到了红军长征前的艰苦岁月,展柜中陈列着贫瘠的土地和破旧的器具,让人真实地感受到了当时红军的艰难环境。

接着,展览以红军长征的起点——江西瑞金为背景,展示了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的壮丽气概和无畏斗志。

展览中,我看到了红军的照片、兵器、军服等真实而珍贵的物品,这些展品不仅勾起了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也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红军长征的历史。

其次,在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参观过程中,我被展示的文字和故事所深深感动。

展馆中的文字介绍清晰明了,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起源、过程和胜利。

这让我更加明白,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创光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展馆中还通过一些特殊的展览方式,如多媒体播放和实物复原等,生动地再现了长征途中的种种艰辛和红军英勇的事迹。

其中,红军长征中的三大主力转折点、遵义会议等历史事件,以及红军艰难跋涉、军民团结一心的场景,都让我深感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坚持斗争的伟大勇气和智慧。

此外,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也让我深刻认识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红军长征不仅是一次战争,更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远征。

在极端复杂的自然环境下,红军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胜利完成了长征的使命。

这次伟大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士气,为中国共产党在长征后凝聚并领导全民族力量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通过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不仅让我对红军长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我深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心得体会我有幸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位中国人,了解和学习红军长征的历史,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红色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的一些心得体会。

1. 探寻红军长征历史的重要场所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作为红军长征的重要起点之一,这里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革命历程和付出的巨大牺牲。

纪念馆内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通过真实的展示和详实的文字介绍,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红军长征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背景。

2. 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与壮丽在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的过程中,我被红军长征的艰辛和牺牲精神所深深触动。

展馆内原汁原味地还原了长征的艰辛环境,让我仿佛置身其中。

那段历史时期的红军士兵们逆水行舟、逆风翻山,面对无尽的困难和荆棘,但他们始终坚定信念,为了信仰和理想,毅然选择浴血奋战,不惧牺牲和困苦。

他们的英勇和坚韧给予了我巨大的鼓舞和启迪。

3. 崇尚革命精神的影响与启示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我们不仅能够了解长征的历史,同时也能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弘扬和影响。

红军长征的精神代代相传,激励着每一个新时代的中国人,让我们铭记历史的苦难和付出,并不断激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理想,为民族的振兴奋斗。

4. 警醒青年肩负时代责任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我深刻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精神鼓舞和激励。

革命前辈们的事迹告诉我们,理想和信仰是强大的动力,只有不断奋斗、追求进步,我们才能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5. 心怀感恩,传承红色基因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我深深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的解放和独立。

我们要心怀感恩,传承红色基因,将这种无私奉献精神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传承和发扬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面对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我深感革命精神的伟大和珍贵。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篇一」
长征之路艰险异常,枪林弹雨,缺衣少食,前后夹击,步履维艰。

但是他们仍然克服一切艰险,为中国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如今,我们享受着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建设航运强国的中流砥柱,让五星红旗永远在灯塔飘扬,让中国走向新时代的篇章!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篇二」
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不惧怕艰难险阻,击退了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战胜千难万险完成长征。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如今的辛福生活来之不易,正是由于前辈们的付出,我们才能在这个安定的时代里学习,体会到遇到困难、挫折不能轻易低头放弃,而应选择迎难而上,相信只要我们永不放弃、勇敢奋斗,总能将问题解决!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篇三」
一件件布满沧桑的展品和历史照片,让我见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的细节,在这些星辰般的碎片里,看到了先烈们在苦难中前行的脚步。

由于先烈们的付出,我们才得以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

作为新时代航运新人,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上也还有很多场硬仗要打,我们应主动发扬“长征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需求,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的航运建设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红军纪念馆观后感作文

红军纪念馆观后感作文

红军纪念馆观后感作文《红军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情走进了红军纪念馆。

刚踏入纪念馆的大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大厅中央,一尊巨大的红军战士雕像屹立着,他目光坚定,身姿挺拔,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我沿着展览的路线缓缓前行,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陈旧的武器装备、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书信,都在无声地讲述着红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

其中,有一件破旧的军大衣吸引了我的目光。

这件军大衣补丁摞补丁,颜色也已经褪去大半,很难想象它曾经陪伴着战士们度过了多少个寒冷的夜晚。

我凑近仔细看,那些补丁的针脚并不整齐,有的地方甚至还能看到线头,但就是这样一件粗糙的军大衣,却承载着战士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一双草鞋。

那草鞋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鞋底几乎被磨穿,鞋面也布满了裂痕。

想象着红军战士们穿着这样的草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他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定地向着目标前进,这种毅力和决心是多么令人钦佩啊!在一个展柜里,陈列着一些简单的食物,比如粗糙的干粮和干瘪的野菜。

看着这些,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荒山野岭中寻找食物的场景。

没有充足的补给,他们就靠着大自然的恩赐和顽强的意志坚持着。

有时候,为了节省粮食,他们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受伤的战友。

纪念馆里还有一面墙上挂满了烈士们的照片和事迹。

他们中有的年纪轻轻就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在战斗中英勇无畏,冲锋陷阵。

我停留在一位年轻战士的照片前,他的脸上还带着些许稚气,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

据说他在一次战斗中,为了保护战友,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个瞬间,可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看着这些展品,我的思绪仿佛被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看到了他们在雪山草地上艰难前行,看到了他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付出的巨大牺牲。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红军长征纪念馆是我国一座重要的红色革命文化纪念馆,位于湖南省南岳衡山市。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青年一代,我有幸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

以下是我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在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入口处,我看到了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镌刻着“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字样。

庄严的石碑让我感到肃然起敬,它代表着红军长征英勇壮丽的历史。

我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红军长征纪念馆。

第一展厅,以“黄洋界”为主题展示了红军长征时的艰苦环境和经历。

展厅中展示了大量的照片、文字、实物等展品,真实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牺牲。

我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奋发向前的决心,他们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身姿让我深感敬佩。

同时展厅中也展示了当时红军与百姓的亲密关系,红军战士们帮助百姓渡过了许多难关,英雄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愈发栩栩如生。

第二展厅,以“骑兵团长征始发点”为主题,通过模型、图片和文字解说,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起点和战略部署。

展厅中陈列的红军长征时期使用的军事用具和装备让我感到震撼,看到这些简陋而又坚固的装备,我不禁思考起那个艰苦时期的生活状态。

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面对困境,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战斗的信念,行进万里,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第三展厅,以“战略转移与红军长征中的红军精神”为主题,通过照片、文物等展示了红军长征期间的重大战役和红军精神的不朽传承。

在展厅中,我看到了红军战士们的智勇双全,排山倒海般的攻势,让敌人闻风丧胆。

红军在长征途中虽然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困苦,但他们从未放弃对革命事业的追求,他们的崇高精神激励着我。

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参观使我深受触动,让我更加懂得了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和红军精神的宝贵价值。

这种革命精神不仅是红军战士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后代应该发扬光大的精神财富。

我深知,只有不断传承和发扬这种崇高的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长征展馆观后感500字集合6篇

长征展馆观后感500字集合6篇

长征展馆观后感500字集合6篇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征展馆观后感500字集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 长征展馆观后感500字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

十里送红军,这首歌是来自电视剧《长征》的片尾曲,一唱到这几句,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很多幅红军在战场上热血奋战、英勇杀敌、不顾生命的壮丽画面。

我土生土长在红色的赣南革命老区,这首歌也是在红军即将踏上长征路的背景下,流传这一带的革命民歌。

所以我的童年就是在这首红色革命歌曲的熏陶下成长的,它带给了我深情的、留恋的、亲切的、期盼的感觉,给了我无限的遐想和欢乐。

而在不久前,我又看了一个名叫《长征》的电视连续剧,以前总听说长征的事情,但不明白是怎样回事,看完后才明白了长征有多么感人、多么伟大,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长征》概括性地讲述了中共工农红军从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从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西、甘肃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

片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红军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一些战士受伤怕拖累大部队而自愿牺牲的景象。

还看到了战士们过草地因没有食物只能吃草根,喝泥水……影片最终描述了红军过完草地,毛主席骑着马儿在草原上奔腾的场景,顿时,影片的高潮被掀了起来,中共工农红军的长征胜利啦!观看完影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因为我们此刻的幸福生活与长征是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们重视长征,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是无数的感人故事,让新一代的孩子学习长征精神。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沐浴在祖国和煦的阳光下成长。

我们不可能也永远体验不到红军战士过草地、雪山,与敌人奋战的艰辛。

更加体验不到,红军战士们爱国的一腔热血。

那么多的战士牺牲了,但我相信,他们不遗憾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祖国。

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四篇】

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四篇】

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四篇】纪念馆是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纪念地,用声、光、电、图、实物等多方面来表现事件的精神,例如凯旋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上周末,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参观后,我感受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当下,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将这段英雄史诗、这份赤子情怀、这股团结精神铭记心中,传承好、发扬好湘江战役伟大精神,奋力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湘江战役书写了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的英雄史诗。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最惨烈、最关键的一仗。

经此一役,中央红军从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其惨烈程度着实令人痛心。

面对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无数革命先烈不畏牺牲、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才最终杀出一条血路,撕开了重兵设防的封锁线。

湘江战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英雄史诗,无数革命先烈将红色火种播撒在中华大地。

这样一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更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广大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的精神品质,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都要迎难而上、敢打敢拼,化挫折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展现出新时代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新面貌。

湘江战役涵养了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赤子情怀。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

”在湘江战役,当接到中革军委“保证我野战军全部突过封锁线”的命令后,全军将士即使面临生死危急,仍然在“誓死保卫党中央”的铿锵誓言下,绝对服从命令,从而确保党中央顺利突破湘江。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面前,在数倍于己的敌人面前,因为心中有对党的绝对忠诚,才最终扭转了战斗局面,粉碎了蒋介石欲将红军置于死地的罪恶企图。

穿越百年党史,这份赤子情怀更显得弥足珍贵。

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对党忠诚摆在首位,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rporate management used to be communication, now it is communication, and the future is stillcommunication.(页眉可删)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1今年盛夏,我们小主人新闻学校的200多名小记者来到了浙江横店,横店号称影视城,有好多电影就是在哪里拍的。

几天时间里我们游览了当地的许多景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数红军长征纪念馆了。

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浙江省东阳市,为了要纪念当年在长征中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勇士们而建的。

来到纪念馆,我首先看到了许多红军在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的图片,心中最先想到了毛主席写过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诗词,毛主席写出了爱国主义战士们不怕艰苦努力战斗的优良品质。

接着看到红军们拔山涉水、在行军过程中没有粮食的情景,他们吃野草、树皮,甚至把身上的皮带煮了吃了,让我不由得想到我们现在,有时候菜不配胃口就把米饭倒掉,多么浪费啊!我们又看到了许多英雄人物奋勇杀敌的故事介绍,让我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如果们有他们的浴血奋战我们怎么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一定不能辜负英雄们的期望,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2宁夏是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地方,是红军西征的主战场。

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

毛泽东曾在这里写下了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使六盘山名扬四海。

8月29日下午,“沙湖杯”第十二届全国网络媒体行采访团参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聆听长征故事,重温红色记忆。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固原市境内的六盘山主峰之上,由“序厅”、“红军不怕远征难”、“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不到长城非好汉”5个部分部分组成。

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全国网媒记者驻足聆听红军长征在固原及红军西征在宁夏、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固原活动的革命故事,感受着红军长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毅精神。

馆内“回汉民族一家亲”的蜡像场景及回族群众热情欢迎红军到来与支持红军工作的巨幅画面背景,让百余名网媒记者深深体会着宁夏民族团结之花的绽放。

采访团记者用手中的相机与笔记录着这里陈列的枪支、手雷等遗物与感人的革命故事,将向世人继续讲述红军“长征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气魄与坚定的革命精神。

采访结束后,记者们纷纷表示,六盘山纪念馆以中央红军长征时间和路线为重点,展示了整个长征的历程。

长征是一群人为生存而奋战,为一种理想而不屈。

我们要铭记长征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铭记长征留给我们的理想、信念和长征精神!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310月25日在公路局团委的织下,我们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

整个展区共分为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用兵如神、突出重围,斩关夺隘、一往无前,艰苦卓绝、理想胜天?胜利会师、抗日救国?长征精神、光耀千秋等七个部分,图文并茂、生动记载了英勇的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越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翻越陡峭险峻终年积雪的座座高山跨过激流汹涌、难以渡过的条条江河穿过沼泽密布、神秘莫测的茫茫草地冲出国民党重兵一层又一层、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纵横驰骋于湘鄂川黔滇等14个省,长驱6.5万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终于战胜优势敌军穷凶极恶的围追堵截克服了数不清的自然界的艰难险阻并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伟大壮举。

至今,我仍然庆幸当初我走了进去。

和所有的纪念馆一样,这里面陈列的是一些红军当年曾经用过的物品和走过的路线。

我麻木的看着那些路线,和枯燥的文字介绍,引不起一点感觉。

跟随着人流,慢慢走到了一间介绍文物的展览厅。

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时穿的衣服鞋子毫不愧疚的放在晶莹的玻璃柜里。

那在我的记忆中只能是做床垫的棕,竟然就是当时的战士的主要御寒衣物;那一双双遮不住脚的草鞋,竟然带着战士们爬过了大雪山;那今天看来太过粗硬的皮带,竟然曾经被战士们作为充饥的食物。

红军长征的故事曾经听说过无数回,可是,当我真正看到这些实物的时候,眼泪突然不受控制的涌了上来。

我们的前辈,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为我们打下了今天的胜利。

他们,短短的一生又是多么伟大的一生。

七根火柴”“小红军”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只是,这催人泪下的故事,到今天已经越来越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

新一代的年轻人,不明白也不理解“以前”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傻?展览馆内的老旧的步枪、电台,令年轻人想破头也想不通如何用它们去打仗,毕竟,和楼下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的武器相比,它们太渺小了。

为什么,曾经就有人无比相信它们,并且用它们赢得了胜利。

接下来的路程,我含着眼泪走了下来。

我迷茫的目光扫过红军长征时走过的每一条路线,打过的每一场战役,经历的每一场苦难,牺牲的每一位同志,心中隐隐约约似乎能理解他们,又有些什么无法理解。

说不上来,只觉得今天的我们,缺少的就是曾经的他们所拥有的。

此时,我的心激扬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我们生长在一个美丽、富饶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美满幸福的家庭,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加强砺练,争取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用实际行动回报革命烈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多做一点贡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更加富强。

我们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比起革命先驱们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发扬红军战士们的那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

我们一定要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毕生力量。

通过参观,我清楚的认识到,红军的长征,不仅是一次杰出的军事成就,还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_运动。

它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红军长征途中的共产主义运动,实际上乃是“迁移中的共和国”,长征的艰苦,锻炼出了人们的纪律性和献身精神,身居领袖地位的毛泽东遂能将共产主义运动变成前进的动力,13年后就取得了全国胜利。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

这种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应发扬广大。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当年红军长征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

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而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

这种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应发扬广大。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当年红军长征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

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而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

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4日前,为庆祝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公司第一、三、九党支部一行共36名共产党员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寻甸县柯渡镇丹桂村红军长征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在这次重走红军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革命的历史,感受了红军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精神。

当面对鲜红的党旗,郑重地举起右手,庄严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议……”之时,脑海中浮现的全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画面,此刻我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烟叶公司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从八十年代的一个复烤车间发展到目前具有现代化生产加工技术、信息化高效管理、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是几代云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觉得,不管是党员同志或是普通员工,在为公司辉煌的奋斗史感到骄傲的同时,更要学习红军不畏艰苦、勇于拼搏、团结奋进的精神,在公司深化改革之际,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以高度的责任心承担起公司改革发展的使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以加快企业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为主题,以“节能降耗、增收节支”为主线,以旺盛的斗志和扎实的工作积极投身到公司“五个一流”的创建中。

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5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壮丽辉煌的一页,为纪念这一伟大壮举,10月25日在公路局团委的织下,我们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

整个展区共分为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用兵如神、突出重围,斩关夺隘、一往无前,艰苦卓绝、理想胜天?胜利会师、抗日救国?长征精神、光耀千秋等七个部分,图文并茂、生动记载了英勇的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越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翻越陡峭险峻终年积雪的座座高山跨过激流汹涌、难以渡过的条条江河穿过沼泽密布、神秘莫测的茫茫草地冲出国民党重兵一层又一层、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纵横驰骋于湘鄂川黔滇等14个省,长驱6.5万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终于战胜优势敌军穷凶极恶的围追堵截克服了数不清的自然界的艰难险阻并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伟大壮举。

至今,我仍然庆幸当初我走了进去。

和所有的纪念馆一样,这里面陈列的是一些红军当年曾经用过的物品和走过的路线。

我麻木的看着那些路线,和枯燥的文字介绍,引不起一点感觉。

跟随着人流,慢慢走到了一间介绍文物的展览厅。

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时穿的衣服鞋子毫不愧疚的放在晶莹的玻璃柜里。

那在我的记忆中只能是做床垫的棕,竟然就是当时的战士的主要御寒衣物;那一双双遮不住脚的草鞋,竟然带着战士们爬过了大雪山;那今天看来太过粗硬的皮带,竟然曾经被战士们作为充饥的食物。

红军长征的故事曾经听说过无数回,可是,当我真正看到这些实物的时候,眼泪突然不受控制的涌了上来。

我们的前辈,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为我们打下了今天的胜利。

他们,短短的一生又是多么伟大的一生。

七根火柴”“小红军”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只是,这催人泪下的故事,到今天已经越来越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

新一代的年轻人,不明白也不理解“以前”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傻?展览馆内的老旧的步枪、电台,令年轻人想破头也想不通如何用它们去打仗,毕竟,和楼下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的武器相比,它们太渺小了。

为什么,曾经就有人无比相信它们,并且用它们赢得了胜利。

接下来的路程,我含着眼泪走了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