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关注心血管健康》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第四章第四节 关注心血管健康

初中生物:第四章第四节 关注心血管健康

◆ ②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使血液里的红细胞数量增加,
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
◆ ③食用过多油脂类食物 能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
肪沉积,影响正常功能
◆ ④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缺乏体育锻炼
10
1、参加锻炼
11
2、均衡饮食
12
3、禁止吸烟和酗酒
13
课堂小结:
(一)、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 1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 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 2、影响因素有:(1)遗传因素(2)先天性因素 (3)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酗酒、吸烟、三高(高 糖、高脂、高盐)饮食、长期精神紧张、缺乏体育 锻炼。 (二)、保持心血管健康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打球、游泳、 骑自行车); (2)、均衡膳食(养成低脂、少盐、清淡的饮食 习惯); (3)、禁止吸烟和酗酒
同时,报告也对指出,五大因素影响着我们血管健康影
响,即烟草使用、合理膳食、身体活动、健康体重、健
康心理五个方面。
你周围有心血管病患者吗?你对心血管病的
现状和危害有什么认识?
3
你知道吗
由于心脏和血管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 先天性心脏病等
冠心病导致猝死、血栓导致的中风、猝死、心肌 梗死、脑血栓、脑出血、高血压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脂类物质堆积使动脉管壁增厚导致的
4
动脉硬化发展示意图
正常的动脉 患病的动脉
5
1.对这一探究活动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你们能否对这一课题作出假设? 3.这个实验需要对照实验吗?用什么作对照?
方法步骤: 1、将漏斗颈部插入锥形瓶内。
2、向烧杯内注入100ml清水。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教学设计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教学设计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认知水平: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已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生物知识,但对于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尚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家长协助,测量并记录家庭成员一周内的心率、血压变化,分析可能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并撰写一篇简要分析报告。
4.深入了解一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病因、危害、预防措施等,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心血管疾病科普文章。
5.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关于心血管健康的主题活动,如健康饮食、运动锻炼等,活动结束后,提交一份活动总结报告。
3.开展关爱心血管健康的宣传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四)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学生对心血管系统及健康的认识。
2.强调关注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课后作业
1.结合本节课内容,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实践性作业,如记录一周的心率、血压变化,分析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
2.设计心血管健康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分析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要点。
1.回顾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功能,心率、血压等健康指标,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上册 4.4.4 关注心血管健康 教案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上册 4.4.4   关注心血管健康 教案

鲁科版初二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教学设计【课标解析】【课标要求】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本章是生物学课程内容十个一级主题中的第十个主题——健康的生活中的第三个二级主题:“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

课程内容同时涉及到该一级主题中的第四个二级主题:“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课标要求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是让学生明确“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对一生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要求通过调查研究或实验使学生“认识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有损自身或他人的健康。

”【课标解读】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是二级主题“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中的第一个——心血管病。

课程内容中要求形成“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对一生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的重要概念。

这实际上充分体理了课标中第十个一级主题的设计理念“使每个学生学会健康的生活”。

所以据此可知,本节课的落脚点应在使学生了解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怎样才是健康的生活上。

这也正好包含了下一个二级主题“认识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有损自身或他人的健康。

”所以根据以上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关注心血管病的危害。

2、通过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解释心血管病发病的原理。

3、认同心血管病与日常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以及认同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血病健康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分析《关注心血管健康》一节是鲁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四节内容,本节课虽属于第四章中的一节,与本章前三节内容《物质运输的载体》和《特质运输的管道》《特质运输的途径》关系密切,可以说是前三节内容的一个直接应用。

但是实际上本章在课标中的地位与前三节截然不同。

本章前三节在课标中属于第五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而本节却属第十个一级主题《健康的生活》承担着课标所赋于的独特任务:使学生形成“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对一生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的重要概念。

鲁科版生物七上4.4.4关注心血管健康导学案有 答案

鲁科版生物七上4.4.4关注心血管健康导学案有  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第四章第四节关注心血管疾病【学习目标】1、能说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能说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收集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并讨论和生活习惯的关系;学习尝试调查、收集资料及实验等基本方法3、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探究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认识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及保持健康的方法。

【学习建议】在课前进行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做准备,如老人的病例,药物说明书等。

【预习新知】任务一:课前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心血管疾病有哪些危害性?2、什么叫动脉粥样硬化?它对人体健康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3、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保持心血管健康?任务二:1、收集有关心血管疾病的资料。

2、尝试模拟探究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学习过程】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观看心血管疾病的危害的视频,讲解心血管疾病的的危害。

活动一:认识心血管疾病的危害,阅读课本P78资料分析,完成讨论题。

【跟踪练习】1、下列不属于心血管疾病的是()A.高血压B.脑肿瘤C.动脉硬化D.冠心病2、下列心血管疾病中,即使我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能避免的是()A.高血压B.高血脂C.冠心病D.先天性心脏病3、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

4、目前,动脉硬化有的倾向。

活动二:模拟探究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漏斗颈模拟的是油团模拟的是2、对比100毫升水通过有无油团的漏斗所用的时间,推测血管壁上脂类物质的堆积对血液流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跟踪练习】1、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是()A.冠状动脉被血块堵塞B.主动脉被脂肪堵塞C.心肌暂时缺血D.肺动脉痉挛活动三:保持心血管健康,阅读课本P80-81思考:1、心血管健康受因素和的影响。

2、说说体育锻炼对心血管有何影响?3、对青少年来说,预防心血管疾病应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跟踪练习】1、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在平时的饮食中应注意()A.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B.多吃一些高脂肪食品C.多吃一些高糖食品D.多吃一些高蛋白食品2、为保证心血管健康,下列生活方式不可取的是()A.定期做心脑血管检查 B.心脏病患者应该做快跑运动C.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D.患者应定期按时服药3、医学研究表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青少年起应该避免()A.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B.积极锻炼身体C.偏食.厌食,生活无规律 D.营养均衡,不吸烟.不喝酒1、下列不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是()A.长期酗酒吸烟B.精神紧张和长期心理压力C.每天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D.经常吃油腻食物2、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对心血管的影响是()A.心肌发达,收缩有力B.减缓血液循环C.输送血液的功能减弱D.运动过度,损伤心脏3、过量饮酒对心脏的影响不包括()A.使红细胞数量增加B.使血液变稠C.使血管腔变窄,血压升高 D 加重心脏的负担4、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在平时的饮食中应注意()A.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B.多吃一些高脂肪食品C.多吃一些高糖食品D.多吃一些高蛋白食品5、下列有关心血管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青少年无关 B.只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就不可能得心血管疾病 C.出现低龄化倾向D.吃好喝好就不会得心血管疾病◆能力提升( 20分)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其心脏()A.心率较快,每搏输出量大B.心率较快,每搏输出量小C.心率较慢,每搏输出量大D.心率较慢,每搏输出量小2、吸烟对心脏的影响不包括()A.使红细胞数量增加B.使血液变稠C.使血管壁变窄血压升高D.加重了心脏负担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B.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C.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增强心血管的功能D.饭后百步走有利于心血管的保健4、患心脑血管疾病后下列用药和选药正确的是()A.选用价格最高的药B.加倍用药量C.按说明和医嘱服药D.随意用药5、为保证心血管健康,下列生活方式不可取的是()A.定期做心脑血管检查B.心脏病患者应该做快速运动C.患者应该常喝干红D.患者应定期按时服药6、某实验小组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律的影响”,进行了下列实验。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上册 4.4.4 关注血管健康 教案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上册 4.4.4 关注血管健康 教案
总结:心血管病的形成原因有:
(1)遗传等先天性因素
(2)生活习惯
(3)大气污染PM2.5
拓展链接:从2009年起,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就已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在农村为44.60%,在城市为42.51%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请你试着解释可能的原因。
高于140至90的正常范围,因此她的妈妈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病。
同学们结合身边的具体事例谈一谈。
结合资料及身边的事例,大胆发表自己对心血管病现状与危害的认识和看法。
心血管病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痛苦和生命危险,给患者亲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还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先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实验,思考问题,然后分析讨论交流,完善自己的答案。意见不统一的地方做好标记,然后全班交流。
(1)饮食结构不合理
(2)对生活习惯与心血管病的因果关系认识不足。
4、心血管病的预防
(1)参加锻炼(2)均衡饮食(3) Nhomakorabea止吸烟和酗酒
(4)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课堂小结】(2分钟)
畅想感悟: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寄语】(5分钟)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希望你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快乐健康的成长。同时学会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创设温馨的集体,幸福的家庭,和谐的社会。
实验结论:
血管壁上脂类物质的堆积阻碍血液的流动。
感受动脉粥样硬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虽然医学上有一些治疗方法,但成本较高,并发症较多。
学生先说一说形成心血管病的原因有哪些,然后再听听专家的说法。
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结合身边的观察事例,谈谈农村心血管病患者高于城市的原因。认同保持心血管健康,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教案1-1

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教案1-1

关注心血管健康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

(难点)②了解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方法。

(重点)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活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进一步学会探究的方法。

②学会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方法。

③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介绍一些科学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养成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习惯。

心血管疾病是生活中的常见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学生在对血管、心脏和血液循环有了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学习,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感知心血管疾病与生活习惯的关系,学习防治的常见措施.但本节的探究活动'「探究洒精对朮蚤心率的影响■"对学生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提前预设、有序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通过学习. 让学生明确坚持体育锻炼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人得心血管健康.从而唤醒学生对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视,进而引导学生健康地生活刃这节课主要采用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在提问、设想、参与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获取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降低学习难度,达成教学目,尽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龙,勤于动手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突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给学注留下想的空间,做的时间,表现的机会。

课前准备: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实验记录表格;材料器具:水蚤、显微镜、载玻片、滴管、量筒、计时器、酒精、蒸馏水。

学生:完成课前助学的自主学习等预习工作。

(3) __________________ 给病人服用等药物缓解疼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救,早把病人送往医(4) __________ 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病人送至医院救治。

第四章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优秀教学案例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优秀教学案例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4.拓展问题:“心血管健康与心理、社会因素有何关系?”
(三)小组合作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心血管疾病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制作汇报PPT。
3.各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3.创设“健康小课堂”环节,邀请医生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享亲身经历,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心血管健康知识:
1.提出问题:“为什么心血管疾病会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2.分析问题:“心血管疾病的成因有哪些?如何预防?”
3.解决问题:“如何通过生活方式改善心血管健康?”
五、案例亮点
1.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本教学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测量脉搏和血压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心血管健康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更好地关注和维护自身心血管健康。
2.情境创设引发学生兴趣
3.问题导向培养科学思维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心血管健康知识。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2.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心血管健康知识,培养科学思维。
4.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测量脉搏、血压等技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增强学生对心血管疾病的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优秀教学案例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图片和视频,以及分享真实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和症状,从而引起学生对心血管健康的关注。这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学习。这种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这些亮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我还注重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为未来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类型、成因、症状等。
2.教师讲解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让学生了解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3.教。
4.教师通过示例和案例,讲解如何在生活中应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心血管疾病的关注。
2.教师分享一个真实的心血管疾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心血管疾病?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4.学生分享自己对心血管疾病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关注心血管健康”。
5.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培养:本节课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关注自己的心血管健康,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教师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设计健康饮食计划、制定运动计划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这种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说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说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
收集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并讨论和生活习惯的关系;尝试调查、收集资料及实验等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说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酗酒和吸烟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

难点:说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说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酗酒和吸烟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凝固的动物油,清水,250ml的烧杯和锥形瓶,漏斗,牙签,秒表,ppt。

学生:提前做心血管疾病的社会调查。

四、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观看心血管疾病的危害的视频,讲解心血管疾病的的危害。

(一)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资料分析:
讨论:你周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吗?你对心血管病的现状与危害有什么认识?
讲解:心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脂类物质堆积使动脉管壁增厚导致的,是常见的心血管
病。

模拟实验: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目的要求:感受血管壁脂肪堆积对血流的影响。

材料用具:凝固的动物油,清水,250ml的烧杯和锥形瓶各一个,漏斗一个,牙签,秒表。

方法和步骤:
1、将漏斗颈部插入锥形瓶。

2、向烧杯内加水100毫升,然后将烧杯内的清水倒入漏斗,记录所有水流完的时
间,将锥形瓶内的水倒掉。

3、将凝固的动物油(可提前将动物油放入冰箱冷藏一段时间)涂抹在漏斗颈上端,
用牙签在油团上戳一个小洞。

4、重复第1、2步
讨论:
1、漏斗颈模拟的是什么?油团模拟的是什么?
2、对比100毫升水通过有无油团的漏斗所用的时间,推测血管壁上脂
类物质的堆积对血液流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二)保持心血管健康
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方式:
1、参加锻炼
2、均衡饮食
3、禁止吸烟和酗酒
(三)课外实践
为你的家人量血压
血压: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