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六章-化学反应的速率(速

度)(总1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第四章化学反应的速率(速度)

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关系,预示某一化学反应能否进行,进行的程度如何?

但是它不能告诉我们化学反应进行的速度。

有些反应,其自发进行的趋式很大,即△G很负,如2H2(g) + O2( g)=

2H2O(g) ,△rGmΘ=,可是其反应速度太慢,致使反应长久不能被人觉察,给人一种不能发生反应的假象。但如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些催化剂,如Pt粉,反应可以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甚至发生爆炸。

因此,要考察一个化学反应能否实现,既要考察前一章已讨论过的反应自发趋式问题,还要考察反应所进行的速度问题。前者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后者属于化学动力学范畴。化学热力学解决的是反应的可能性问题,而化学热力学解决的是反应的现实性问题。

本章将对化学反应速度作一初步的介绍。

§7—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1化学反应速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率。

2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例如:N2O5在气相或CCl4溶剂中按下式分解:2N2O5=4NO2 + O2其反应速率可分别表示为:

△[N2O5] [N2O5]2 - [ N2O5]1

V(N2O5) =—──── = —────—

△t t2 - t1

△[NO2] [NO2]2- [NO2]1

V(NO2) =──── = ────—

△t t2 - t1

△[O2] [O2]2 - [O2]1

V(O2) =──── = ────—

△t t2 - t1

其中△t为时间间隔,-△[N2O5]表示在△t时间内N2O5浓度的改变值,即减少值。因为△[N2O5]为一负值,为了保持反应速率为正值,所以在式前加一负号。△[NO2]和△[O2]分别表示△t时间内NO2和 O2浓度的改变值,即增加量。

并由此可导出反应速率的单位为:。

由此可知,这种表示实际上是表示△t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

只有△t→0时,才真正表示化学反应在不同时刻的真正速率,即瞬时速率。

3瞬时速率:某一时刻的化学反应速率。即△t趋近于0时,平均速率的极限

对上面N2O5的分解反应,瞬时速率分别为:

-△[N2O5] d C(N2O5 )

V(N2O5) =lim ────= - ────

△t→0 △t d t

△[NO2] d C(NO2)

V(NO2) =lim ────=────

△t→0 △t d t

△[O2] d C[O2]

V(O2) =lim ────=────

△t→0 △t d t

上面三个式子都是表示同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的反应速率,但是这三种表示方法所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是不相等的。

因为从N2O5分解反应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关系来看,有2mol的N2O5分解,就有4mol的NO2分子和1mol的O2分子生成,所以这三种速率表示方法有下列关系:

-△[N2O5] △[NO2] △[O2]

-1/2 ─── = 1/4 ──── = ────

d t d t d t

即O2浓度增加的速率是N2O5浓度减少速率的一半,是NO2浓度增大速率的1/4。

推而广之,对一般化学反应

4对反应 aA + bB = gG + hH

-△[A] -△[B] △[G] △[H]

1/a ──── = 1/b ──── = 1/g ─── = 1/h ───

dt dt dt dt

或 1/a V(A) = 1/b V(B) = 1/g V(G) = 1/h V(H))

可见,对某一化学反应,各组分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自计量系数绝对值之比。

5 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

首先测定不同时刻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然后以浓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做出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C~t曲线。

在曲线上任一点斜率的绝对值,就等于该点所对应时间的反应速率,即生成物浓度增大的速率或反应物浓度减少的速率。

利用表7一l中第3列数据对第1列数据做图(反应物N2O5的浓度对时间做图),见图7—1。图中曲线的割线AB的斜率表示时间间隔△t=t B-t A内反应的平

均速率v,而过C点曲线的切线的斜率,则表示该时间间隔内某时刻t C时反应的份暖时速率。瞬时速率用v表示,这里是以N2O5的消耗速率表示的,写成

v(N2O5)。图7—1中所示的△DEF,其切线的斜率k表示v(N205),故有v(N205)= DE/EF

当A、B两点沿曲线向C靠近时,即时间间隔t B-t A=△t越来越小时,割线AB 越来越接近切线,割线的斜率(-△[N2O5]/ △t)越来越接近切线的斜率,当△t→0时,割线的斜率则变为切线的斜率。

因此瞬时速率v(N205)可以用极限的方法来表达出其定义式:

-△[N2O5]

V(N2O5) =lim ────

△t→0 △t

在所有时刻的瞬时速率中,起始速率V0极为重要,因为起始浓度是最易得到的数据。

§7—2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2—1 碰撞理论

早在1918年,路易斯(Lewis)运用气体分子运动论的成果,提出了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该理论认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先决条件。反应物分子碰撞的频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1 理论要点:

有效碰撞:反应是通过反应物分子彼此碰撞而发生的,其中能发生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可以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或发生反应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越大,有效碰撞数越多,反应速率也越大。活化能:具有最低能量的活化分子与具有气体分子平均能量的分子间的能量差称为活化能E A。

图7-气体分子能量分布曲线E E平代替气体分子平均动能,E a = E1 - E平2 反应速率与碰撞频率Z,能量因子(分子有效碰撞分数)f,以及方位因子p有关

(1)碰撞频率Z

反应物分子之间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所发生的碰撞的总次数是N A(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倍数,Z = 分子间碰撞的总次数/N A(次数/摩尔)。

(2)能量因子(分子有效碰撞分数)f

碰撞理论认为,碰撞中能发生反应的一组分子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能量,以克服分子无限接近时电子云之间的斥力,从而导致分子中的原子重排,即发生化学反应。我们把具

有足够能量的分子组称为活化分子组。

活化分子组在全部分子中所占有的比例以及活化分子组所完成的碰撞次数占碰撞总数的比例,都是符合马克斯韦尔一波耳兹曼分布的,

故有Ea

f = e- ──

RT

式中f称为能量因子,其意义是能量满足要求的碰撞占总碰撞次数的分数;e自然对数的底;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Ea活化能,N A是阿佛加德罗常数。

(3)方位因子p

只有当活化分子组中的各个分子采取合适的取向进行碰撞时,反应才能发生。因此, 真正的有效碰撞次数, 应该在总碰撞次数上再乘以一个取向因子P。

例如: N02+CO→NO+C02

只有当CO分子中的碳原子与NO2中的氧原子相碰撞时,才能发生重排反应;而碳原子与氮原子相碰撞的这种取向,则不会发生氧原子的转移(见图7—2)。

∴反应速率V可表示为:

从式)可以看出,活化能Ea越高,反应速率V越小。因为Ea越高,即对分子组的能量要求越高,故活化分子所占的比例越少,有效碰撞次数所占的比例也就越小,故反应速率越小。

对于不同的反应,活化能是不同的。

2—2过渡状态理论

1 理论要点:过渡状态理论认为,当两个具有足够平均能量的反应物分子相互接近时,分子中的化学键要经过重排,能量要重新分配。在反应过程中,要经过一个中间的过渡状态,即反应物分子先形成活化配合物。因此过渡状态理论也称为活化配合物理论。

如:A+B—C === D[A…B…C]===A—B+C

反应物活化配合物产物

活化配合物既可以分解为反应物分子,也可以分解为产物分子。活化配合物和反应物(或生成物)存在能垒,这一能垒被称为正反应(或逆反应)的活化能。

例如在CO与NO2的反应中,当具有较高能量的CO和NO2分子彼此以适当的取向相互靠近到一定程度时,电子云便可相互重叠而形成一种活化配合物。在活化配合物中,原有的N—O键部分地断裂,新的C—O键部分地形成,如图7—3所示。

这时,反应物分子的动能暂时转变为活化配合物的势能,因此活化配合物很不稳定。它可以分解为生成物,也可以分解成反应物。

过渡状态理论认为,反应速率与下列三个因素有关:(a)活化配合物的浓度;(b)活化配合物分解的几率;(c)活化配合物的分解速率。

2 反应历程-势能图

应用过渡状态理论讨论化学反应时,可将反应过程中体系势能变化情况表示在反应历程-势能图上。以反应NO2+CO→NO+CO2为例,其反应历程一势能图如图7-4所示。图中A点表示反应物NO2和CO分子的平均势能,在这样的能量条件下并不能发生反应。B点表示活化配合物的势能。C点表示生成物NO和CO2分子的平均势能。在反应历程中,NO2和CO分子必须越过能垒B才能经由活化配合物生成NO和CO2分子。

正反应的活化能Ea为图中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势能与活化配合物的势能之差,逆反应的活化能可表示为Ea'

从图7—4一中,可以得到:

NO2+CO→O—N…O…C—O △rHm1=Ea

O-N…O…C-O→NO+CO2 △rHm2=-Ea'

两个反应之和表示的总反应为

NO2+CO→NO+CO2 △Hrm=△rHm1+△rHm2=Ea-Ea'

故正反应的活化能与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为化学反应的摩尔反应热。

当Ea>Ea’时,△rHm>0,反应吸热;当Ea

对一般反应:

讨论:比较过渡态理论的活化能与碰撞理论的活化能。

§7—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反应的活化能大小外因:浓度、温度、催化剂

3—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 基元反应:对于简单反应,反应物分子在有效碰撞中经过一次化学变化就能转化为产物的反应。

基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可由质量作用定律描述。

aA+bB →gG+hH 则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写为

V=k[A]a[B]b (7-7)

k: 称为反应的数率常数。

这种关系可做如下表述:基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以其计量数为指数的幂的连乘积成正比。这就是质量作用定律。

例如:

SO2Cl2→SO2+Cl2①

NO2+CO→NO+CO2②

2NO2→2NO+O2③

v=k1[SO2C12]

v=k2[NO2][CO]

v=k3[N02]2

2 非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物分子需经几步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非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不能只根据反应式写出其反应速率方程,必须根据实验测定的结果及验证,推出反应的反应机理。

复杂的非基元反应→分成若干个基元反应→反应最慢的一步作为控制步骤

最慢的一个反应就控制了该复杂反应的反应速率。然后推算出反应速率方程。

假设下述反应:

A2+B→A2B

是分两个基元步骤完成的:

第一步 A2→2A 慢反应

第二步 2A+B→A2B 快反应

对于总反应来说,决定反应速率的肯定是第一个基元步骤,即这种前一步的产物做为后一步的反应物的连串反应的决定速率的步骤是最慢的一个基元步骤。故速率方程是 v=k[A2]而不会是v=k[A2][B]

例如下面的反应:

H2(g)+I2(g)→2HI(g)

近年来,无论从实验上或理论上都证明,它并不是一步完成的基元反应,它的反应历程可能是如下两个基元步骤:

①I2=I+I (快)

②H2+2I→2HI (慢)

因为②步骤是慢反应,所以它是总反应的定速步骤,这一步反应的速率即为总反应的速率,这一基元步骤的速率方程为

v=k1[H2][I]2 (7-9)

②的速率慢,致使可逆反应①这个快反应始终保持着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平衡状态,故有

v+ = v-

即 k+[I2]=k-[I]2.

据此有[I]2 = (k+/K-) [I2] (7-10)

V = (K1K+/K-)[H2][I2]

V= k[H2][I2]

尽管有时由实验测得的速率方程,与按基元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写出的速率方程完全一致,也不能就认为这种反应肯定是基元反应。

3反应的分子数和反应级数

(1)反应分子数:是从微观上用来说明各反应物分子经过碰撞而能够发生反应的过程中所包括的分子数。因此:

①反应分子数仅对基元反应而言。基元反应可分为三类:

单分子反应:主要包括分解反应和异构化反应。

如:H3O2+→?H++H2O22I→I2

双分子反应:绝大多数基元反应属于双分子反应。

如:H++H2O2→?H3O2+H3O2++Br-→?H2O+HOBr 2I→?I2

三分子反应:属于三分子反应的基元反应为数不多,因为三个质点同时相碰的几率很小。

HOBr+H++Br-→?H2O+Br22I+H2→?2HI

②基元反应的反应分子数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及反应级数一致。

某基元反应是几分子反应,也就是几级反应。

(2) 反应级数

速率方程中,反应物浓度的指数m、n分别称为反应物A和B的反应级数;各组分反应级数的代数和(m+n),称为反应的总反应级数。

基元反应m A + n B = x G

V = k﹒(c A)m· (c B)n m + n表示该反应级数。

对于物质A是m级反应,对物质B是n级反应

例如:

0级反应(m+n=0):如 2Na + 2H2O = 2NaOH + H2 ↑,v = k

(对于0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v为一常数)

一级反应(m+n=1), 如 2H2O2 = 2H2O +O2, v = (H2O2)

二级反应(m+n=2), 如 2NO2 = 2NO + O2 , v = (NO2)

S2O82- +2I- = 2SO42- + I2, v = (S2O82- ).C(I- )

(其中对S2O82- 、2I- 都是一级反应)

H2(g) + I2(g) = 2HI(g), v = (H2).C(I2)

(其中对H2、I2都是一级反应)

三级反应(m+n=3), 如 2NO+2H2 = N2 +2H2O, v = (NO).C(H2)

(其中对NO为二级反应,对H2为一级反应)

非整数级反应(m+n为分数): CH3CHO = CH4 + CO ,v = 2 (CH3CHO),

为3/2级反应。

由上面例子可看出:

①反应级数可以为整数,分数或零;

②反应级数越大,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越大;

③对于非基元反应,反应级数不一定与计量系数或反应分子数相等。

④反应级数决定速率常数的量纲(或单位):k=v/C(m+n)

对0级反应,单位为.s-1 ;

对一级反应,单位为s-1 ;

对二级反应,单位为.s-1 。

通常可以从速率常数的单位,推出反应级数。

(3) 速率常数:反应速率方程式中的比例系数k。

在给定条件下,如C(A)=C(B)=,v = k,即可得出结论:

①物理意义: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

②条件等同时,k越大,反速越大;k越小,反速越小

③k随温度而变化,温度升高,k值通常增大(即反速加快)

④k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浓度的变化已包含在浓度因子中)

⑤用不同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来表示同一反应的速率,其k值不一定相同。

aA+bB→gG+hH

v(A)=k A[A]a[B]b

v(B)=k B[A]a[B]b

v(G)=k G[A]a[B]b

v(H)=k H[A]a[B]b

即不同的速率常数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3—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反应速率增大。如反应物浓度恒定,温度每升高10K,反应速率大约扩大二到三倍。

2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组的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的百分数增加,使反应速率大大地加快。

3阿累尼乌斯公式

1889年阿仑尼乌斯(Arrhenius)总结了大量实验事实,指出反应速率常数和温度问的定量关系为:

(1)数学表达式

Ea

k=A exp(- ──) (指数曲线式) (1)

RT

Ea

或Lnk = - ── + lnA (自然对数直线式) (2)

RT

Ea

或lgK= - ────+lgA (常用对数直线式) (3)

式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Ea为反应的活化能,在一定温度下可以为一定值,单位为(E:Energy, a:activate),R为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A为频率因子,为一经验常数(A:Arrhenius),e为自然对数的底,e=。

由指数曲线式(1),可以看出,由于R和T的关系是一个指数函数,所以:

①T的微小改变将会使k值发生较大的变化,且k的单位与A相同。

②Ea越小,k越大,反速越快。

③两种对数形式的阿累尼乌斯公式是一个直线方程。如将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logK~1/T作图,可得到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Ea/,截距为lgA。

因此,可由作图法所得到的直线斜率及截距,求得反应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

(2) 某反应在T1时的速率常数为k1,T2时速率常数为k2, 则

k2 Ea T2-T1

Ln ── = ─── (────)

k1 T2T1

Ea Ea

∵LgK2 = - ─── + LgA , LgK1 = - ─── + LgA ,

Ea 1 1

∴Lg k2/k1 = Lgk2 - Lgk1 = - ───( ── - ── )

T2 T1

Ea T2-T1

= ─── (───)

T2T1

所以,如果已知某反应的活化能,使可求出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反之,已知某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亦可求出反应的活化能。

例:某反应活化能Ea=×105 。在600K时,k= .S-1 ,计算700K时的速率常数。

解:由 Ea T2-T1

Lgk2/k1 = ─── ( ── ) 代入数据得

T2T1

×105 700-600

Lgk/ = ────── (─── ) =

× 700×600

k/ = 26

k=20 .S-1 )

答:......

例,实验测得下列反应:2NOCl(g)=2NO(g)+Cl2(g) 在300K时,k=×10-5 .S-1 ; 400K时,k=×10-1 .S-1 , 求反应的活化能。

解:由 Ea T2-T1

Lgk2/k1 = ─── (── ) 代入数据得

T2T1

T2T1

Ea = ( ── ) Lgk2/k1

T2-T1

400×300

= ×(────) Lg ×10-1 /×10-5

400-300

= ×105 )

= 102

答:……

(3) 活化能较大的反应,其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增加较快,所以升高温度更有利于活化能较大的反应进行。

在低温时速率随温度变化比在高温时显着得多。

3—3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例如,H2 和O2 在室温下几乎不发生反应,但如在混合体系中加入微量的Pt粉,反应迅速进行并发生爆炸。又如KClO3 加热分解的速率较慢,一旦加入催化剂MnO2 ,分解反应迅速进行。

到底什么是催化剂它为什么能如此显着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呢

1有关基本概念

①催化剂:凡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组成和质量保持不变的物质。

通常将能加快反应速率的物质称为正催化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催化剂。凡是能减慢反应起变的物质称为负催化剂。

②催化作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的作用。

2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

通过许许多多化学实验事实表明,催化剂之所以能够加速反应速率,是因为它参与了反应过程,改变了原来的反应机理,使反应沿着一条活化能较低的捷径进行,这就是说,由于: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从而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如图7—6所示,有催化剂参加的新的反应历程和无催化剂时的原反应历程相比,活化能降低了。图中Ea是原反应的活化能,Eac是加催化剂后反应的活化能,Ea>Eac。加催化剂使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组的百分数增加,故反应速率加快。例如合成氨反应,没有催化剂时反应的活化能为,加Fe作催化剂时,活化能降低至。计算结果表明,在773K时加入催化剂后正反应的速率增加到原来的×1010倍。

由于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所以:

①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可发生变化。

比如,催化剂可从球状变成粉末状,可从晶状变成粉未状。

因为加入催化剂后,正反应活化能降低的数值△E正与逆反应活化能降低的数值△E逆是相等的。所以催化剂同等程度的增大正、逆反应的速率。但它不能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正因为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所以催化剂不能改变状态数△G、△H等的大小。因为△G和△H等只与化学反应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有关,与反应所经历的具体途径无关,亦即不能改变Kc或Kp的大小。因而它只能加快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时的状态。

②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常数和平衡状态。

③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认为实际发生的反应。

而对热力学计算不能发生的反应,如△G>0的反应,不管使用任何催化剂都是徒劳的。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途径,加快反应的速率,而不能改变反应发生的方向。

④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有本质区别的。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因为它改变了反应的机理,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以增加体系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因为升高温度,给体系提供能量。使反应物中分子的能量普遍升高,也就是说增加了体系中能量大于活化能的分子数,即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这样,有效碰撞次数就大大增加,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

3 催化反应(均相催化、多相催化、催化剂的选择)

把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称为催化反应。

根据催化剂和反应物存在的状态来划分,可分为均相催化反应和多相催化反应。

(1)均相催化反应: 催化剂与反应物同处一相。

原反应为A→B,加入催化剂ε后反

应历程变为

①A+ε=Aε,②Aε→B+ε

即反应物先与催化剂生成一不稳定的中间产物,然后中间产物再分解成产物,而催化剂得以再生。由于生成中间产物的反应①和中间产物分解反应②的活化能都小于原反应的活化能,所以先生成中间产物,再分解成生成物就成了反应的一条捷径。

在均相催化中,最普遍而重要的一种是酸碱催化反应。

例如酯类的水解以H+离子作催化剂:

H+

CH3COOCH3+H20→CH3COOH+CH3OH

又如OH-离子可催化H2O2的分解:

OH-

2H202 → 2H2O+O2

在均相催化反应中亦有不需另加催化剂而能自动发生催化作用的。例如向含有硫酸的H2O2水溶液中加入KMnO4,最初觉察不到反应的发生,但经过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KMnO4颜色迅速退去。这是由于反应生成的Mn2+离子对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这类反应称为自动催化反应。

(2)多相催化反应: 一般是催化剂自成一相。

最常见的催化剂是固体,反应物为气体或液体。

重要的化工生产如合成氨、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原油裂解及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等几乎都是气相反应, 应用固体物质作催化剂。

例如合成氨的反应

N2(g)+3H2(g)→2NH3(g)

用铁作催化剂,反应历程有所改变,现用图7—7来说明。首先气相中的氮分子被吸附在铁催化剂的表面上,使氮分子的化学键减弱继而化学键断裂离解为氮原子。气相中的氢气分子同表面上的氮原子作用,逐步生成-NH,-NH2和

NH3。这个过程可以表

示如下:

N2+2Fe→2N-Fe

H2+2Fe→2H-Fe

N-Fe+H-Fe→Fe2NH

Fe2NH+H-Fe→Fe3NH2

Fe3NH2+H-Fe→Fe4NH3

Fe4NH3→4Fe+NH3

上述各步反应的活化能都较低,所以反应速率大大加快。

由于多相催化与表面吸附有关,所以表面积越大,催化效率越高。但是整个固体催化剂表面上只有一小部分具有催化活性,被称之为活性中心。许多催化剂常因加入少量某种物质而使表面积增大许多。例如在用Fe催化合成氨时,加入%的Al2O3,即可使Fe催化剂的表面积由增加到。也有的物质会使催化剂表面电子云密度增大,使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的效果增强。例如在Fe中加入少量

K2O,即可达此目的。A12O3和K2O自身对合成氨反应并无催化作用,但却可以使Fe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大大增强,这种物质叫做助催化剂。

有时在反应体系中含有少量的某些杂质,就会严重降低甚至完全破坏催化剂的活性。这种物质称为催化毒物,这种现象称为催化剂中毒。这可能是毒物与催化剂形成化合物的缘故。例如在SO2的接触氧化中,Pt是高效催化剂,但少量的As会使Pt中毒失活。在合成氨反应中,02,CO,CO2,水汽、PH3以及S和它的化合物等杂质都可使Fe催化剂中毒。因此应用多相催化于工业生产中,保持原料的纯净是十分重要的。

在工业上,催化剂常常附着在一些不活泼的多孔性物质上,这种物质称为催化剂的载体。载体的作用是使催化剂分散在载体上,产生较大的表面积。选用导热性较好的载体有助于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散热,避免催化剂表面熔结或结晶增大。催化剂分散在载体上只需薄薄的一层,可节省催化剂的用量。此外催化剂附在载体上可增强催化剂的强度。常用的载体有硅藻土、高岭土、硅胶和分子筛等。

(3)催化剂的选择性

催化剂具有特殊的选择性,这表现在不同的反应要用不同的催化剂,即使这些不同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也是如此。例如SO2的氧化,用Pt或V2O5作催化剂,而乙烯的氧化则要用Ag作催化剂:

催化剂的选择性还表现在,同样的反应物可能有许多平行反应时,如果选用不同的催化剂可增大工业上所需要的某个反应的速率,同时对其它不需要的反应加以抑制。例如工业上以水煤气为原料,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汇总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汇总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总结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⑷影响因素: 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质(决定因素) 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注意: (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2)惰*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1、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 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动(动态平衡) 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3、判断平衡的依据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 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注意: (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 (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_时间_。 (五)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5、化学平衡常数 (一)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4个公式

化学反应速率4个公式 1. 平均反应速率(Average Reaction Rate) 平均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质浓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变化率。对于一般的反应A+B→C+D,平均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 v=Δ[A]/Δt=-Δ[B]/Δt=Δ[C]/Δt=Δ[D]/Δt 其中v表示平均反应速率,Δ[A]、Δ[B]、Δ[C]、Δ[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浓度变化量,Δt表示时间间隔。该公式表示反应物物质浓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2. 瞬时反应速率(Instantaneous Reaction Rate) 瞬时反应速率是指在其中一特定时刻的反应速率。由于反应速率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瞬时反应速率需要通过微分来进行计算。对于一般的反应A+B→C+D,瞬时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 v = -d[A]/dt = -d[B]/dt = d[C]/dt = d[D]/dt 其中v表示瞬时反应速率,d[A]/dt、d[B]/dt、d[C]/dt、d[D]/dt 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微分。该公式表示反应物物质浓度的变化率。 3. 反应速率定律(Rate Law) 反应速率定律是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的数学公式。对于一般的反应A+B→C+D,反应速率定律可以表示为: v=k[A]^m[B]^n

其中v表示反应速率,k为反应速率常数,[A]、[B]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浓度,m和n为反应物浓度的阶数,可以根据实验结果来确定。 4. Arrhenius公式(Arrhenius Equation) Arrhenius公式是描述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的数学公式,可用于计算反应速率常数。Arrhenius公式可以表示为: k=Ae^(-Ea/RT) 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A为预指数因子,Ea为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T为反应温度。该公式表示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可以确定活化能。

化学反应中的速率和速率方程

化学反应中的速率和速率方程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它是描述化学反应速度快慢的重要指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的概念、定义和计算方法。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以多种方式表示,最常见的是反应物浓度随时间 变化的速率。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 aA + bB → cC + dD 其中,A和B为反应物,C和D为生成物,a、b、c、d为化学反应 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浓度变化率来表示:速率 = -d[A]/dt = -1/a * d[B]/dt = 1/c * d[C]/dt = 1/d * d[D]/dt 其中,[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 浓度,dt表示时间的微小变化量,负号表示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减少。 二、速率方程的定义 速率方程是指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方程。在 简单的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中,速率方程可以直接由反应的反应物浓 度决定。具体形式如下: 1. 一级反应速率方程

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可以表示为: 速率 = k[A] 其中,k为速率常数,[A]为反应物A的浓度。 2. 二级反应速率方程 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可以表示为: 速率 = k[A]^2 其中,k为速率常数,[A]为反应物A的浓度。 三、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 速率常数k是描述反应快慢程度的重要参数,它可以通过实验测定 得到。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速率常数k与反应物浓度和活化能有关。 1. 实验法测定速率常数 实验法是最直接的测定速率常数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测定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得到一个实验结果,进而求得速 率常数k的值。 2. 阿累尼乌斯方程测定速率常数 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反应物浓度过大或过小,导致实验测定的数据 不够精确。此时可以利用阿累尼乌斯方程: ln(k) = ln(A) - E/RT

化学反应速率名词解释

化学反应速率名词解释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与反应时间的比值。本文将从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因素、测定方法、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反应速率的定义 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速度,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与反应时间的比值来表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是指在反应物质的一定浓度下,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反应速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速率 = 反应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 反应时间 其中,反应物消耗量和产物生成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反应时间则是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所经过的时间。 二、影响因素 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反应物质浓度、温度、催化剂、反应物质的物理状态等。 1. 反应物质浓度 反应物质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为反应物质浓度增加,反应物质之间的碰撞次数增多,从而增加了反应速率。 2. 温度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非常大。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1℃,反应速率就会增加10%左右。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质的热运动能,使反应物质之间的碰撞更加频繁,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3. 催化剂 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同时又不参与反应。这是因为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物质之间的活化能,使反应物质更容易发生反应。 4. 反应物质的物理状态 反应物质的物理状态对反应速率也有影响。一般来说,气体反应速率比液体反应速率快,而固体反应速率比液体反应速率慢。 三、测定方法 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包括重量法、体积法、光度法、电位法、放射性示踪法等。其中,光度法和电位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1. 光度法 光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对光的吸收或发射作用来测 定反应速率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有色物质的反应速率。 2. 电位法 电位法是利用电极电位的变化来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测定一些电化学反应的速率。 四、实际应用 反应速率在生产、科研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 1. 生产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反应速率是评估反应过程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控制反应速率,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 科研领域 在科学研究中,反应速率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反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速度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速度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的速率和反应速度对于理解和控制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解释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速度的概念,并介绍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量。一般使用摩尔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单位为摩尔/升·秒(mol/L·s)或摩尔/升·分钟(mol/L·min)。即反应物消耗的速度或生成物产生的速度。 二、反应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反应速度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度,是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对于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根据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通常由初始速率来表示,即在反应开始时的速率。计算初始速率时,可以使用初始反应物浓度和反应物浓度变化的比例。 例如,对于如下反应:A + B -> C 如果反应物A的浓度初始为0.2 mol/L,浓度变化为0.1 mol/L,反应时间为10秒,则反应速率可以计算为:0.1 mol/L / 10 s = 0.01 mol/L·s。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 因素: 1. 温度: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使得反应物分子碰撞更 频繁,碰撞能量更大,有助于反应发生。温度升高10℃通常会使反应 速率增加2-3倍。 2. 浓度: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越高,反应速 率也越快。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导致反应速率的增加。 3. 压力:对于气体反应,增加压力会使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加。 4.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促进反应发生,但不参 与反应本身。通过提供新的反应途径或改变反应物的构型,催化剂可 以显著加快反应速率。 5. 表面积:固体反应中,固体反应物的颗粒越细小,表面积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这是因为反应只能在固体表面进行,增大表面积有利 于反应物之间的碰撞。 6. 反应物的性质:反应物的物质性质也会影响反应速率。例如,分 子量较小的反应物分子运动速度更快,反应速率也越快。 四、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可能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例如,温度和浓度的升高都会使反应速率增加,然而,当反应物浓度较低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速率常数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速率常数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时间内转化物质的程度,可以用物质的消失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来表示。反应速率常数则是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之间关系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量变化的程度与时间的关系。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表示: 速率 = 反应物质量变化 / 反应时间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温度: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会增加。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使得分子间碰撞的频率和能量增加,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2.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这是因为高浓度会增加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3.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使得反应物分子更容易发生反应。通过提供合适的反应路径,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 二、反应速率常数的定义与计算

反应速率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当各反应物的浓度均为1mol/L 时,反应速率的数值。一般用k表示,速率常数与反应得物和温度有关。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是mol/(L·s)。 对于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k的计算公式为: k = 速率 / [反应物] 对于二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k的计算公式为: k = 速率 / ([反应物1] × [反应物2]) 其中速率可以通过实验测得,[反应物]表示反应物的浓度。 三、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 在实际反应中,反应速率常常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存在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速率方程表示。速率方程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确定,并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机理。 一般情况下,速率方程的形式可以用以下的表达式表示: 速率 = k × [反应物1]的a次方 × [反应物2]的b次方 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a和b称为反应级数,表示了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 快速反应的速率方程一般为一级反应,且b的值为0。 四、利用速率常数进行反应机理的研究

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知识点

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知识点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物质化学反应中,各化学物质之间相互作用 的快慢程度。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就越猛烈,反之则越缓慢。因此,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的知识点是进行化学实验和工程设 计的基础之一。 一、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化学反应所进行的程度。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越大,反应就越快。因此,化学反应速率的大 小可以用“反应物减少或生成的物质量”的量来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物质量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温度、浓度、表面积、催化剂、光照等因素。其中,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和浓度。

1. 温度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温度升高会增加 反应物分子的热运动能力,从而使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反应 速率也会相应增大。一般来说,温度升高10℃会使反应率增加1 至2倍。 2. 浓度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也有关。当反应物浓度高时,反 应物分子之间的频繁相碰几率增加,从而使反应速率提高。反之,反应物浓度低时,反应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减慢反应 速率。 三、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测量化学反应速率。常见方法包括: 1. 体积法

体积法只适用于液体反应中,通过测量产物体积或反应物体积的减少量,计算出反应物消耗或产物生成的速率。 2. 光度法 光度法利用反应过程中光线的吸收或散射现象来测量反应的速率。光度法需要专门的仪器和试剂(例如分光光度计),但可以精确、快速地测量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速率。 3. 重量法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量化反应物质量的减少或产物质量的增加来测量反应速率。这种方法称为重量法。重量法通常应用于气体或固体反应,需要使用天平等工具进行测量。 四、化学反应速率的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化学计算速率的公式

化学计算速率的公式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量来表示。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反应物的物理状态、反应物化学性质以及催化剂等因素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也可以通过化学计算来估算。 化学计算速率的公式为:速率= 反应物消失的量/时间或者产物生成的量/时间。在化学计算中,速率通常用摩尔/升·秒(mol/L·s)或者克/升·秒(g/L·s)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的公式可以根据反应的类型进行不同的推导。对于一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速率公式为:速率= k[A],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A]为反应物A的浓度。对于二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成正比,速率公式为:速率= k[A]² 或者速率= k[A][B],其中[B]为反应物B的浓度。对于零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速率公式为:速率 = k。 在实际应用中,化学计算速率的公式可以用来确定反应物的消耗量或者产物的生成量,从而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例如,工业上制备氨的反应为N₂+3H₂→2NH₃,通过化学计算速率可以确定反应物的消耗量,从而确定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 化学计算速率的公式还可以用来探究反应速率与温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关系。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这是因为

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使得反应物分子更容易发生碰撞,从而增加反应速率。又例如,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化学计算速率的公式是化学反应研究中的基础公式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反应类型和条件进行推导和计算,从而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公式推导

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公式推导在化学反应中,速率是描述反应进行快慢的关键参数,它可以 帮助化学家们研究反应机制和寻找最优条件,进而探索更多化学 应用。而为了定量描述反应速率,化学家们需要引入一些数学工具,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常见的化学反应速率公式的推导方法。 一、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单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指的是反应物 在单位时间内消失的数量,一般用负数表示,反应物消耗的速率 与其浓度成正比。反应速率的单位为mol/L.s,即摩尔/升.秒。 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负数的微分形式,即 $r=-\frac{1}{a}\frac{d[A]}{dt}$ 其中,$[A]$表示反应物A的浓度,t表示时间,a表示A的化 学计量数,r表示反应速率。由此可知,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 变化率成反比关系,即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低。

二、零级反应速率公式 对于零级反应,反应物A的浓度变化不受自身浓度的影响,即A的浓度变化速率是一个常数k,此时反应速率公式可以表示为 $r=k[A]^0$ 由于[A]^0=1,因此该公式可以简化为$r=k$。此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只与反应的具体物质有关。 三、一级反应速率公式 对于一级反应,反应物A的浓度变化存在一定关系,即A的浓度之间线性变化,故反应速率公式可以表示为 $r=k[A]$ 其中,k表示反应速率常数。此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A浓度成正比,随着A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也会增加。这种一级反应的生动例子,比如核素衰变反应。

四、二级反应速率公式 对于二级反应,反应物A的浓度呈平方关系,即 $r=k[A]^2$ 这种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平方成正比,随着A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也会呈现出非常快速的增长趋势。这种反应的典型案例就是带电离子偶合反应,电子剪切催化剂也是一种经典二级反应。 五、推导反应速率公式的注意事项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反应速率公式的推导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中,对于某些复杂化学反应,有时需要引入多组反应底物而产生的反应速率公式,这就需要根据实验数据和数学模型进行适当推导。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反应速率公式能够为反应机理的解析提供有力的工具,但推导过程也需要严谨科学。需要利用已有

化学反应速率定律

化学反应速率定律 化学反应速率定律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定律。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速率定律可以分为零级、一级、二级等不同级别。以下将分别介绍各级别速率定律的基本原理和推导过程。 一、零级速率定律 零级速率定律适用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反应速率恒定,与反应物浓度无关。数学表示为:v = k。 二、一级速率定律 一级速率定律适用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的情况。具体表达式为:v = k[A],其中v为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A]为反应物A 的浓度。 推导过程:考虑一种一级反应的简单反应方程:A → 产物。根据化学动力学理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即v = k[A]。这是一级速率定律的基本表达式。 三、二级速率定律 二级速率定律适用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平方关系的情况。具体表达式为:v = k[A]^2,其中v为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A]为反应物A的浓度。

推导过程:考虑一种二级反应的简单反应方程:2A → 产物。根据 化学动力学理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平方成正比,即v = k[A]^2。这是二级速率定律的基本表达式。 四、其他级别速率定律 除了零级、一级和二级速率定律外,还存在其他级别的速率定律, 如三级、亚级等。它们的基本原理和推导过程与一级和二级速率定律 类似,只是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形式不同。 五、速率常数的确定 速率常数k是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关系的比例系数,具有温度依 赖性。通常通过实验测定确定,一般采用初始速率法、半衰期法等方法。实验数据得到后,根据速率定律的表达式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 最终确定速率常数k的数值。 六、总结 化学反应速率定律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关系的定律。 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速率定律可以分为零级、一级、二级等级别。 通过实验测定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可以确定速率常数k的数值。 深入理解速率定律的原理和推导过程对于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控制 反应速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Atkins, P. W., & de Paula, J. (2006). Atkins' Physical Chemist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化学反应速率单位之间的换算

化学反应速率单位之间的换算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量。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化学键重新组合或断裂,从而形成新的化学物质。反应速率的单位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反应速率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 摩尔/秒(mol/s):摩尔/秒是最常用的反应速率单位,表示每秒钟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摩尔数。例如,当一摩尔的反应物在一秒钟内完全消失或生成时,反应速率为1 mol/s。 2. 摩尔/分钟(mol/min):摩尔/分钟是摩尔/秒的换算单位之一。1 mol/min等于1/60 mol/s,即每分钟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摩尔数。 3. 摩尔/小时(mol/h):摩尔/小时是摩尔/秒的换算单位之一。1 mol/h等于1/3600 mol/s,即每小时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摩尔数。 4. 克/秒(g/s):克/秒是以质量为基准的反应速率单位,表示每秒钟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质量。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可以将摩尔/秒转换为克/秒。例如,当一摩尔的反应物在一秒钟内完全消失或生成时,反应速率为其摩尔质量(单位为克)。 5. 克/分钟(g/min):克/分钟是克/秒的换算单位之一。1 g/min 等于1/60 g/s,即每分钟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质量。 6. 克/小时(g/h):克/小时是克/秒的换算单位之一。1 g/h等于

1/3600 g/s,即每小时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质量。 7. 体积/秒(L/s):体积/秒是以体积为基准的反应速率单位,表示每秒钟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体积。例如,在气体反应中,可以使用体积/秒来描述气体的生成或消失速率。 8. 体积/分钟(L/min):体积/分钟是体积/秒的换算单位之一。1 L/min等于1/60 L/s,即每分钟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体积。 9. 体积/小时(L/h):体积/小时是体积/秒的换算单位之一。1 L/h 等于1/3600 L/s,即每小时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体积。 10. 分子/秒(molecule/s):分子/秒是以分子数为基准的反应速率单位,表示每秒钟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分子数。在分子级别的反应中,可以使用分子/秒来描述反应速率。 11. 分子/分钟(molecule/min):分子/分钟是分子/秒的换算单位之一。1 molecule/min等于1/60 molecule/s,即每分钟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分子数。 12. 分子/小时(molecule/h):分子/小时是分子/秒的换算单位之一。1 molecule/h等于1/3600 molecule/s,即每小时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分子数。 通过以上的单位换算,可以灵活地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不同的单位适用于不同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单位可以更好地描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浓度变化的快慢程度。为了准确 描述反应速率的大小,科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表示方法。本文将介绍 常用的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 一、平均反应速率 平均反应速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发生变化的平均速率。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平均反应速率 = (反应物浓度变化量)/(反应时间) 其中,反应物浓度变化量指的是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 反应时间是指反应发生的时间间隔。平均反应速率能够给出反应的大 致速率,但不能提供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详细信息。 二、瞬时反应速率 瞬时反应速率是指在某一特定时刻,反应物浓度发生变化的速率。 由于反应速率可能在反应过程中发生变化,所以瞬时反应速率只能在 特定时刻进行测量。瞬时反应速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确定: 1. 利用反应物浓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求取瞬时反应速率。例如,对于一种一级反应(A → 产物),可以使用微分法来计算瞬时反应速率,即: 瞬时反应速率 = -d[A]/dt 其中,[A]表示反应物的浓度,t表示时间。

2. 利用反应进度的变化率来确定瞬时反应速率。反应进度是指反应物转变为产物所占的比例,可以通过反应物消失量或产物生成量进行计量。瞬时反应速率可由反应进度的变化率关于时间的导数求得。 三、速率定律方程 速率定律方程是用于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它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来确定。 以一般的化学反应(aA + bB → 产物)为例,速率定律方程可以写为: 速率 = k[A]^m[B]^n 在这个方程中,k为速率常数,m和n为反应级数,[A]和[B]分别为反应物A和B的浓度。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以确定速率常数k与反应级数m、n的值,从而得到准确的速率定律方程。 四、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除了表示方法,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反应速率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 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为高温能提供更多的能量。 3.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 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它反映了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量。在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和公式来确定反应速率。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平均反应速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平均速率。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平均反应速率= (ΔC/Δt) 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通过测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我们可以计算出平均反应速率。 二、瞬时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瞬时反应速率是指在某一特定时刻的反应速率。由于反应速率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瞬时反应速率的计算需要使用微分的方法。对于一个简单的一级反应,瞬时反应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瞬时反应速率 = -d[A]/dt 其中,[A]表示反应物A的浓度,t表示时间。通过测量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我们可以计算出瞬时反应速率。

三、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例如,在一个简单的一级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反应速率 = k[A] 其中,k表示反应速率常数,[A]表示反应物A的浓度。这个公式表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四、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其中,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存在指数关系: 反应速率 = A * exp(-Ea/RT) 其中,A表示指前因子,Ea表示活化能,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这个公式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将增加。 五、应用举例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了解反应速率可以帮助优化反应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在环境科学中,研究反应速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气和水体中的化学反应过程,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总结起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化学反应四种速率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四种速率计算方法 1. 基于反应物浓度变化率的速率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来计算反应速率。根 据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可以使用公式: \[v = -\frac{1}{a}\frac{\Delta[A]}{\Delta t}\] 其中,\[v\]表示反应速率,\[a\]表示反应物的化学计量系数, \[\Delta[A]\]表示反应物A的浓度变化量,\[\Delta t\]表示时间间隔。 2. 基于生成物浓度变化率的速率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生成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来计算反应速率。根 据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可以使用公式: \[v = \frac{1}{b}\frac{\Delta[B]}{\Delta t}\] 其中,\[v\]表示反应速率,\[b\]表示生成物的化学计量系数, \[\Delta[B]\]表示生成物B的浓度变化量,\[\Delta t\]表示时间间隔。 3. 基于反应物消失速率的速率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反应物的消失速率来计算反应速率。根据反应物 的消失情况,可以使用公式: \[v = \frac{1}{c}\frac{\Delta[A]}{\Delta t}\] 其中,\[v\]表示反应速率,\[c\]表示反应物的化学计量系数, \[\Delta[A]\]表示反应物A的浓度变化量,\[\Delta t\]表示时间间隔。 4. 基于生成物产生速率的速率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生成物的产生速率来计算反应速率。根据生成物 的产生情况,可以使用公式: \[v = \frac{1}{d}\frac{\Delta[B]}{\Delta t}\] 其中,\[v\]表示反应速率,\[d\]表示生成物的化学计量系数, \[\Delta[B]\]表示生成物B的浓度变化量,\[\Delta t\]表示时间间隔。 以上是化学反应四种速率计算方法的简要介绍。根据不同的实 验条件和数据的可得性,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反应速率,可以帮 助研究人员更准确地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或生成物质的量。它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重要参数,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反应 机理并优化反应条件。在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中,人们常常使用 一种表达式来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从 一阶反应、二阶反应和零阶反应三个方面来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 表达式。 一、一阶反应速率表达式 一阶反应是指反应速率与一个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一阶反应 速率常用以下表达式表示: r = k[A] 其中,r表示反应速率,k称为速率常数,[A]表示反应物A的 浓度。 在一阶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减少,反应速率也随之减少。该 表达式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

ln([A]/[A0]) = -kt 其中,[A0]表示初始浓度,t表示反应时间,k为一阶反应速率常数。 二、二阶反应速率表达式 二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平方关系。二阶反应速率常用以下表达式表示: r = k[A]^2 其中,r表示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A]表示反应物A的浓度。 在二阶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减少或增加,反应速率都会随之减小或增大。该表达式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 1/[A] - 1/[A0] = kt

其中,[A0]为初始浓度,t为反应时间,k为二阶反应速率常数。 三、零阶反应速率表达式 零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反应速率常数k为常数。 零阶反应速率常用以下表达式表示: r = k 在零阶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变化不会影响反应速率。该表达 式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 [A] = [A0] - kt 其中,[A]为反应物A的浓度,[A0]为初始浓度,t为反应时间,k为零阶反应速率常数。 总结: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快与慢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快与慢 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性质,描述了反应物转化为产物 的速度。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同时也受到一系列因素 的影响。本文将介绍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控制反应速率的 方法。 一、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 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量。一般情况下,反应速率可以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以化学方 程式aA + bB → cC + dD 为例,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1/ a Δ[A]/ Δt = - 1/ b Δ[B]/ Δt = 1/ c Δ[C]/ Δt = 1/ d Δ[D]/ Δt,其中方括号表示物质的浓度,Δ表示变化量,t表示时间。 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反应速率受到以下几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1. 浓度: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使反应速率增大,因为更多的反应物分子之间碰撞的机会增加;反之,反应物浓度的减小会使反应速率 降低。 2. 温度: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速率,因为反应物分子的动能增加,反应物分子之间更容易发生有效碰撞。

3.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反应速率的物质,通过提供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新反应路径或改变反应物分子的构型,降低反应的活 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4. 表面积:当反应物呈固体形态时,反应物的表面积增大会导致反应速率的增加,因为更多的反应物分子能够与其他反应物分子接触。 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 1. 改变反应物浓度:根据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来控制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反应 速率,减少反应物浓度则会降低反应速率。 2. 调节反应温度: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来控制反应速率。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分子的运动,增大碰撞几率,从而提高反应速率。降低温度 则会减慢分子的运动,降低反应速率。 3. 使用催化剂: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率,并且在反应结束后可以恢复原状。通过引入催化剂,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较高的反应 速率。 4. 调整反应条件:如调整反应的pH值、压力等因素,有时候可 以通过这些因素的调整来影响反应速率。 总结起来,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性质。它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浓度、温度、催化剂 和表面积等。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我们可以调整反应速率,以满足特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计算公式为v =Δc Δt ,常用单位为mol/(L·s)或mol/(L·min)。 如,反应3X(g)+Y(g)=2Z(g)+2W(g)在2L 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 后Y 减少了0.5mol ,则 v (X)=0.15mol·L -1·min -1,v (Z)=v (W)=0.10mol·L -1·min -1。 2.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 (2)在同一化学反应中,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但表达的意义完全相同,都表示同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 (3)在同一化学反应中,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化学系数之比,如,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v (A)︰v (B)︰v (C)︰v (D)=m ︰n ︰p ︰q 。 (4)在反应中,固体和纯液体没有浓度,因此一般不用固体和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三段式”。 如,向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 2和10 mol H 2,发生反应N 2+3H 2 2NH 3,2 min 时测得剩余N 2为1 mol ,则v (N 2)= 2-1 mol 2 L×2 min =0.25 mol·L -1·min -1,v (H 2)=0.75 mol·L -1·min -1,v (NH 3)=0.5 mol·L -1·min -1。 总结: (1)三段式是指反应前的量、转化量、反应后的量,这里的“量”可以是物质的量,也可以是物质的量浓度。 (2)三段式中转化量是重点,不同物质的转化量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反应物的转化率的计算: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 如,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 (A)=9 mol·L -1·min -1;②v (B)=0.6 mol·L -1·s -1; ③v (C)=0.4 mol·L -1·s -1;④v (D)=0.45 mol·L -1·s -1。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④>③=②>①(由快到慢排序)。 总结: (1)一看:看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是否统一。 (2)二化:将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3)三比较:比较同一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 例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与) 1.1.某温度下,有2L 密闭容器内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