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六年级上册古诗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18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知识解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18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知识解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18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知识解析一、课文解读之《浪淘沙》(其一)1、主要内容《浪淘沙》(其一)一诗借助夸张和想家描写了黄河雄伟的拭气势,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黄河的壮观景象。

2、古诗大意(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3、诗文简析(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自古以来黄河相传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

“万里沙”是说黄河水里挟带着大量泥沙,既写出了黄河泥沙多的特点,也写出了黄河之长。

这里的“万里”也不是实指,而是夸张的说法。

“淘”“簸”两个动词连用,节拍非常紧促,渲染出黄河上的险恶风波,河水的汹涌澎湃。

九曲黄河万里沙的静态画面中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的曲折蜿蜒,又从波涛汹涌的黄河的动态视频中感受到了浪淘风簸自天涯气吞山河,作者就是在诗句中运用了这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的雄伟壮阔、气势磅礴的力量美。

(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一个“上”能给人一种勇往直前、知难而进的联想,因为要逆着汹涌的河水而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和高高在上、距己遥远的朝中之位相似。

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

刘禹锡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

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欣羡!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18 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课件)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8 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课件)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黄河”和“银河”“牛郎织女”之间有什么 联系?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 活的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 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 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憧憬。表 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思考讨论:朗读诗歌,作者是怎样写出黄河的 气势雄伟的?
浪 淘 沙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目 录 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作者介绍
• 刘禹锡 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 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写得很有豪气, 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 代表作 《陋室铭》《竹枝词》《天论》《浪淘沙》等。
词语理解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 很多。
簸(bǒ):掀翻。
牵牛织女: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 天上的仙女,私自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来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发他们 隔银河相望,只准每年7月7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讨论:“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说 说这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是虚写,驰骋想象,表示自己要迎着狂风巨浪, 逆流而上,直到银河,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我们于豪迈当中,感受到的是振奋,这里写钱塘江潮的磅 礴气势,诗中的“八月涛声”,指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 怒潮,即钱塘江,据说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口海潮最 大。海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犹如万马奔腾,蔚 为壮观。诗人描绘道,八月的海潮咆哮卷地而来,浪高数丈 一次又一次地撞击山石而折腾回去。片刻之间,潮水退人大 海,只留下卷起的沙堆好似雪堆,诗中准确地运用 “吼”“触”“却”“卷”等动词,形象地烘托了钱塘江的 气势,给人以豪迈的感受。

[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浪淘沙

[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浪淘沙
歌曲:
《黄河大合唱》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到黄河不死心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我想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拜访牛郎织女的家。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浪淘沙
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 词牌名。
浪淘:波浪淘洗。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 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 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 他“诗豪”。
学习生字:
táo bǒ yá 淘 簸涯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我想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拜访牛郎织女的家。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好像来自天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我想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拜访牛郎织女的家。
táo bǒ yá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同学想象一下诗人笔下的牛郎织女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面。 对困难绝不低头,坚信经过努力,美
táo bǒ yá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ppt课件
43
4 板书设计
江南春
写今 怀古
千里莺啼绿映红 景色迷人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寓情于景
多少楼台烟雨中
色彩明丽 意味深长
44
图解课文
45
5 诗文主旨
《江南春》不仅仅描绘出一幅色 彩明丽的江南风景画,而且再现了 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表达出 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46
书湖阴先生壁
10
3 课文妙解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1
指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
浪淘沙(其一)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唐] 刘禹锡
波浪淘洗。
“自天涯”将黄河的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远流长突写得了神入化。
48
王安石变法 1070 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国范围内推 行新法,开始大规模的改革运动。但是曹太后、高太后的顽固阻梗。 加上上书直谏变法危害的贤良才能大臣均遭王安石罢黜或贬官或流放, 导致税吏越发恣意妄为、胆大包天,此种情况愈演愈烈,实际效果与 主观设想相差甚远。王安石处于“众疑群谤”之中,宋神宗迫于皇亲 贵戚和反对新法大臣的压力,于1074年四月罢去王安石相位。变法以 失败告终。
[唐] 刘禹锡
8
1 作者简介
刘禹锡 (772-842) ,字梦得,洛阳 ( 今河南洛 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 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题材广泛,与柳宗元 并称“刘柳”,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 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名篇传世。
9
2 创作背景

部编版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浪淘沙(其一)刘禹锡 》课件

部编版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浪淘沙(其一)刘禹锡 》课件

• 浪的特点是汹涌,气势大,一浪接一浪,这 里指的是困难的来势很快,对人的打击很大, 而且是三番两次的;沙的特点是沉重,多,流 动的。说明了人一生遇到的困难很多,很沉重。 但句前的“莫”,表达了作者对待挫折的乐观 态度和勇敢面对,这两句话也是他对自己的自 勉。金指的是成功。这里写出作者认为困难就 是一种磨练,磨练过后总有一天能获得成功。
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 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 相通。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 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 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 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 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浪淘沙
【唐】刘禹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
知诗人,解诗题
作者简介
唐朝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他的诗风颇具独特性。极富艺术张力和 雄直气势。他是柳宗元(唐代大文学家 )的好朋友,人称“刘柳”,性格豪迈 ,决不向恶势力低头。刘禹锡的诗写的 很有豪气,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他作 《浪淘沙》九首,本课是第一首。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禹 2《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的 诗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诗歌特点:
1、取境优美。 2、精炼含蓄。 3、韵律自然。 4、豪迈的气概,奋发有为的精
②天涯: 天边。 译文: 弯弯曲曲的黄河从遥远的地方奔腾而来,一路夹裹 着万里黄沙。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浪淘沙》刘禹锡ppt优质获奖课件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浪淘沙》刘禹锡ppt优质获奖课件

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
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 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 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 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
素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首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的流程之远。 第二句写黄河的波浪来自天涯以表达其一望无尽、
串珠问题势。
2.诗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
《浪淘沙》中,黄河大浪淘沙,气势磅礴,雷霆 万钧,排山倒海,豪迈雄壮。
3.诗人是怎样来表现景物特点的?
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把黄河大浪淘沙,气势磅礴,雷霆万钧之势描写得淋漓 尽致,用丰富的想象,巧妙地化用了张骞穷河源遇牛郎 织女的典故,把“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象更加形象化
这些问题理解诗句。
核心问题: 三首诗在内容和表达情感上有什么共同点? 串珠问题:
1.读课文,说说这首诗描写了哪里的景色?
2.诗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 3.诗人是怎样来表现景物特点的? 4.你从《江南春》一诗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声?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 边思考“核心 问题”“串珠 问题”。
梳理文意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簸:上下颠动。
弯弯曲曲的黄河流程万里挟带着泥沙,波涛 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银河:天河,古人认为 银河与黄河相通。
现在可以沿黄河之水直上天河,与它一同到 达牛郎和织女的家。
整体感知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
鱼戏莲叶北。
国学诵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7.古诗三首《浪淘沙》刘禹锡 (共25张)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7.古诗三首《浪淘沙》刘禹锡 (共25张)

虚指,形容黄河弯弯曲 曲的地方很多。
九曲黄河万里沙,
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弯弯曲曲的黄河夹带 着大量泥沙。
黄河卷着泥沙, 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簸:颠簸。
浪淘风簸自天涯。
天边
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汹涌,从天边 一直来到这里。
“九曲”点明黄河弯 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写出了泥沙之多。
天边。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牵牛:传说中的牛郎。织女: 传说中天上的仙女。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夹带着大量泥沙,黄河卷着泥沙, 风浪汹涌,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我想沿着黄河滚滚 的波涛,直上浩渺的银河,和传说中的古人一同到牛郎和 织女的家里做客。
运用:查一查本课三首诗中运用到的典故,仔细读一读,体会作 者表达的情感。
➢ 说说《浪淘沙(其一)》是怎样写出黄河的磅礴气势的。
古诗前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通 过“九曲、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写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奔腾而来的磅礴 气势。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课文结构
九曲黄河万里沙
写实
浪淘风簸自天涯
多音字:辨析

读bǒ的时候,是“用簸箕盛粮食等上下颠动, 扬去糠粃尘土等物”的意思。如:簸谷。 读bò的时候,是“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 敞口”的意思。如:簸箕。
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 黄河 万里沙,浪淘 风簸 自天涯。
如今 直上 银河去,同到 牵牛 织女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词三首》公开课PPT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词三首》公开课PPT课件

➢齐读课题,读准节奏。
书湖阴先生壁
➢ 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 檐 长 扫qí 净 无 苔 ,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 水 护 t田à 将 绿 绕 , 两山排闼送青来。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 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 的画面,同桌交流。
➢ 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读诗句,说说诗句描绘 的画面。
18 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 之称,晚年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其代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 《石头城》等。

浪淘沙(其一)
《浪淘沙》是刘禹锡的
注释
组诗作品,一共九首。
① [浪淘沙]唐代曲名。
➢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人看到黄河,表示自己要逆流而 上,去黄河的源头——银河,和传说中 的古人一起到牛郎、织女家做客。这样 的想象奇特而又浪漫,既让人感受到诗 人的豪迈气概,也让人感受到黄河之水 好像从天而来的雄伟气势。
➢ 说说诗句的意思。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意: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 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天上的牛郎织女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 读出江南春天不同的美。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朗绚丽 烟雨迷蒙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作者简介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江
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 临川先生。宋代改革家、思想家、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作有《元日》《梅花》《泊船 瓜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浪淘沙》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资料拓展: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两人合称“刘柳”。

其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

性格豪迈,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

而用民歌体裁来写的七绝更是他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湾。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赏析】
《浪淘沙》组诗共九首,此其第一首。

是唐穆宗长庆年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

这首诗写得很有气势。

诗人从一个极其宏大的空间背景着笔,将流经万里的九曲黄河尽收眼底。

在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黄河写成从遥远的天际汹涌而来,携风卷浪,夹泥带沙,奔腾入海,景色非常壮阔。

不仅如此,诗人还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了一个奇特的景观:黄河挟狂风、踏巨浪,溯流而上,直达天河,去与天上的牵牛、织女相会,想象美丽新奇,气势非凡。

传说汉武帝曾派张骞乘着筏子,逆流而上,一直到了天河,见到了织女。

诗人借用这个传说故事,大胆地抒写自己的情怀。

全诗节奏有徐有疾,奔放而有宕逸之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