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实验室标本处理流程示意图:
手术病理标本处理规定及流程

河池市人民医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为了规范病理标本管理,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不论组织大小),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病员,由床位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人手术室。
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定标本完全浸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或95%乙醇溶液内,并贴好标码(姓名﹑住院号),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
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
凡需送冰冻检查,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
病理报告签发时限: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发出临时冰冻报告。
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二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按性质﹑后果,责任到人。
附流程图(下页):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流程。
检验科标本接收流程图

检验科标本接收流程图检验科标本接收流程图一、流程图简述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标本接收的整个流程,包括从病人准备标本到标本被检验科接收的步骤。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了解检验科标本接收的规范操作,以及各个环节的重要性。
二、流程图背景介绍检验科是医院中负责临床实验室诊断的重要部门,而标本接收是检验科日常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标本接收流程不仅能保证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还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为此,以下详细介绍了检验科标本接收流程图。
三、流程图详解1、病人准备:病人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标本采集,确保采集的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2、标本采集:医护人员根据检验申请单,正确采集标本并将其标记。
3、标本运输:医护人员将采集的标本及时送往检验科,防止长时间保存对标本质量造成影响。
4、标本接收:检验科工作人员对送达的标本进行核对、登记,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
5、标本预处理:根据检验项目要求,对标本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离心、稀释等。
6、标本检测:检验技术人员对标本进行相关实验检测,得出初步结果。
7、结果审核:主管检验师对初步结果进行审核,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8、报告发放:经过审核后,结果将被录入报告单并分发给临床医生。
9、质量监督:定期对标本接收流程进行质量评估和监督,持续改进工作流程。
四、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检验科标本接收的整个流程,包括从病人准备到结果审核及报告发放。
每个环节都遵循严格的规范操作,以确保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
正确的标本接收流程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实验室效率和确保结果准确性,检验科应加强对标本接收流程的质量监督,并持续改进工作流程。
五、参考文献[此处列出参考文献]检验科工作流程图标题:检验科工作流程图详解一、引言在医疗机构中,检验科是一个核心的部分,它负责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病人病情的准确、及时的实验室数据。
为了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检验科有一套详细的工作流程。
本文将通过流程图的形式,详细阐述检验科的工作流程。
病理标本取材切片流程

取材过程
固定剂:甲醛
脱水剂:各种梯度酒精
透明试剂:二甲苯
标本固定:12-24小时
标本脱水:每级乙醇3-24小时;无水乙醇1.5-4小时
取出组织,切成
0.5-1cm 3大小 固定剂
浸蜡
包埋框包埋
制成蜡块
标本透明:各1.5-3小时(二甲苯1、二甲苯2)
标本浸蜡:1.5-3小时熔蜡温度控制在62°C-65°C之间
切片过程:载玻片、盖玻片之前行多聚赖氨酸、清洗等处理;切片厚度:3-6μm ;45°C水浴锅行展片;37°C烤片
中性树胶封
二甲苯脱蜡,各15min
乙醇脱水,各3-5min
苏木精染色5-10min (根据切片厚度、苏木精溶液的新旧掌握染色时间)
盐酸乙醇分化1-3s (分化时间根据溶液新旧程度)
淡氨水1-2S
伊红染色3-5min (根据切片厚度、伊红溶液的新旧掌握染色时间)
乙醇脱水,各3-5min
二甲苯透明,各15min
中性树胶封片。
病理主要工作流程图

病理科主要工作流程标本接收流程图负责人:标本处理流程图组织病理检查与快速病理诊断工作流程组织病理检查包括病灶局部穿刺、咬取、切取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通过活检为临床提供定性诊断。
活检组织从患者病灶处取下后,到获得最后病理诊断结果过程中,主要工作流程如下:病灶处取下组织标本↓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病理诊断申请单(包括病史、体征、术中所见、其它辅助检查结果、申请要求等)↓临床支持中心送达病理科↓病理标本的接收与确认(送检人与接收人核对签字备案)↓病理医师取下检测组织块(取材医生与技术人员核对签字备案)↓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石蜡组织切片、染色(病理医生与技术人员核对签字备案)↓病理医师阅片,分析病变特征,确定诊断结果↓采集病理改变特征性图象,描述病变特征,填写病理诊断报告↓上级病理医师审核病理报告后签发↓(病理收发人员与临床人员核对签字备案)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查流程病理诊断医师详细填写免疫组化工作单(包括病理号、组织块号码、检查项目、检查要求等)↓免疫组化工作单的接收与确认(送检人与接收人核对签字备案)↓技术人员准备组织块(再次核对检查项目,实验者填写工作记录单)↓组织切片、染色(病理医生与技术人员核对签字备案)↓病理医师阅片,记录免疫组化实验质量,如有问题填写改进意见,交免疫组化实验室↓免疫组化实验技术人员与诊断医生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免疫组化实验人员与诊断医生核对签字备案)(免疫组化检测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①确定肿瘤的组织发生和肿瘤分型:主要用于一些疑难疾病的确认,如胃肠道平滑肌瘤与间质瘤、神经鞘膜细胞瘤、间皮瘤的鉴别,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学分型。
②肿瘤预后评估与治疗方案相关免疫组化检测:免疫组化检查可用于疾病的预后评估、治疗方案的选择、可能出现的肿瘤耐药基因,如P53、Ki-67检测评价恶性肿瘤的预后,PR、ER、Her-2、VEGF检测选择治疗方案,gp100、GST-π检查是否表达肿瘤耐药基因。
01病理工作流程图

免
疫 组
三 合
织
一
化
Gene Stainer
学
全
关 注
过
阶 段
程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染色通常会采用一些与细胞组成分子有不同亲和特性且 能够达到区分细胞组份的一些染料,常用的是苏木素-伊 患者信红息标染识色,简称HE染色。
切片
捞片
HSuErge染ry &色sampling
HE染色用来观察组织切片中细胞形 态和结构
Accessioning, Fixation & Grossing
Tissue sample
平滑肌蛋白抗体做IHC染色,抗SMA抗体标记肝脏星形细胞产生的 胶原纤维(棕色),核用苏木精染成蓝色。
肝细胞癌
外科病理报告:
外科病理报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 档案,它需要描述患者病史,样本的大 体和显微镜下特点,然后进行诊断和评 论。病理医生根据IHC或FISH /CISH的 分子信息要给出不同的诊断及这种诊断 的解释及预后和治疗建议。
15%需要 进一步检测
IHC染色
抗原修复
H&E 染色
HE染色采用苏木精(兰紫色)和伊红(粉色)为基本的染料,核是兰紫 色,细胞浆和胞外是粉色
肝细胞癌
特殊染色
甲苯胺蓝染色: 核,红血球,纤维蛋白,嗜酸性细胞质被胭脂红G染成 红色,胶原纤维,嗜碱性细胞质被胺苯蓝染为兰或被橙黄G染为桔黄色。
肝细胞癌
IHC 染色
切片是一种艺术,需要很好的技能和 实践经验。组织片切完后漂在温水中, 要用玻片捞起
同时切片需要标记病人的病历号
切片
捞片
外科手术中取样
病理科工作流程图

病理科工作流程图病文科技术室任务制度1. 病文科技术人员应严厉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提供合格的病理惯例染色切片、特殊染色切片和牢靠其他检测结果,并确保经过技术流程处置的检材真实无误。
2 .熟练掌握病文科各种仪器设备的运用和维护,经常反省脱水机、包埋、切片机等设备有无缺点;运用时应严厉依照操作顺序停止。
每天取材后应反省脱水机、包埋机内的试剂,活期改换试剂,并做好记载。
发现效果及时报告。
3. 在制片的包埋、切片、染色等进程中应依照操作惯例停止,严厉执行查对制度,发现效果及时与取材医师取得联络。
4. 担任细胞学者做好胸、腹水等液体的离心、沉淀、涂片、固定和染色。
以及气管镜刷片、宫颈刮片的固定、染色。
5. 病理制片及病理诊断任务是病文科的中心义务,每天应主要保证惯例切片、冷冻切片及细胞学制片的按时完成,惯例切片应每日4-5点出片;冷冻切片普通应在15~20分钟以内出片,传统细胞学当日出片。
6. 按操作惯例做好标本的接纳、注销、编号以及病理诊断报告注销和送发。
并做好病理切片、蜡块及病理文字的归档任务。
7. 严厉执行新疆物价的收费规范。
8. 免疫组化项目2日内完成。
9. 每月由专职人员制定各类试剂及各种消耗品推销方案。
各种化学试剂按防潮、防蜕变、易燃、剧毒等分类由专人担任,严厉管理。
免疫组化试剂按冷藏、冷冻要求寄存。
诊断室任务制度1. 病理医师停止病理诊断时,应首先核对切片号码、标本种类及组织块能否相符;应仔细阅读央求单提供的各项资料和大体描画,片面、细致地阅片,切勿遗漏任何局部。
留意各种有意义的病变。
必要时应向有关临床医师了解更多的临床信息。
2. 停止初检的病理医师,应提出初诊意见,送交主检病理医师复查。
3 .担任复检的病理医师应仔细阅读活检记载单中关于标本巨检的有关描画,核对切片数,必要时亲身观察标本,补充或修订病变描画,指点或亲身补取组织块。
4. 应了解患者既往病理学反省状况,及时调〔借〕阅相关切片等病理学反省资料,以资对比。
病理科工作流程图(DOC 37页)

病理科工作流程图病理科技术室工作制度1. 病理科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提供合格的病理常规染色切片、特殊染色切片和可靠其他检测结果,并确保经过技术流程处理的检材真实无误。
2 .熟练掌握病理科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经常检查脱水机、包埋、切片机等设备有无故障;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
每天取材后应检查脱水机、包埋机内的试剂,定期更换试剂,并做好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 在制片的包埋、切片、染色等过程中应按照操作常规进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取材医师取得联系。
4. 负责细胞学者做好胸、腹水等液体的离心、沉淀、涂片、固定和染色。
以及气管镜刷片、宫颈刮片的固定、染色。
5. 病理制片及病理诊断工作是病理科的中心任务,每天应主要保证常规切片、冷冻切片及细胞学制片的按时完成,常规切片应每日4-5点出片;冷冻切片一般应在15~20分钟以内出片,传统细胞学当日出片。
6. 按操作常规做好标本的接收、登记、编号以及病理诊断报告登记和送发。
并做好病理切片、蜡块及病理文字的归档工作。
7. 严格执行新疆物价的收费标准。
8. 免疫组化项目2日内完成。
9. 每月由专职人员制定各类试剂及各种消耗品采购计划。
各种化学试剂按防潮、防变质、易燃、剧毒等分类由专人负责,严格管理。
免疫组化试剂按冷藏、冷冻要求存放。
诊断室工作制度1. 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时,应首先核对切片号码、标本种类及组织块是否相符;应认真阅读申请单提供的各项资料和大体描述,全面、细致地阅片,切勿遗漏任何部分。
注意各种有意义的病变。
必要时应向有关临床医师了解更多的临床信息。
2. 进行初检的病理医师,应提出初诊意见,送交主检病理医师复查。
3 .负责复检的病理医师应认真阅读活检记录单中关于标本巨检的有关描述,核对切片数,必要时亲自观察标本,补充或订正病变描述,指导或亲自补取组织块。
4. 应了解患者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及时调(借)阅相关切片等病理学检查资料,以资对比。
病理科工作流程

目录
3
一、组织脱水、透明、浸蜡 • 组织脱水
1.脱水的目的和原则:组织经固定后,含有大量水分,组织在透明浸蜡前必须进行脱水,就是用某些溶剂将组 织内的水分逐渐置换出来,以利于透明剂和石蜡的渗入,这个过程称为脱水。原则1.脱干净但又不过脱水; 2.脱水剂自低浓度至高浓度进行。
2.常用脱水剂:乙醇、丙酮 3.常用脱水顺序是:70%乙醇、80%乙醇、95%乙醇Ⅰ、95%乙醇Ⅱ、无水乙醇Ⅰ、无水乙醇Ⅱ。
17
四、石蜡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 病理组织经取材、固定、脱水处理,用石蜡包埋后制作成蜡块,用切片机制作切片的过程称作为石蜡组织
切片。一般切片的厚度为3~5um。 • 捞片机内置蒸馏水,水温设置在45℃左右,有利于石蜡切片蜡带的铺平、伸展。 • 捞片位置要适当,组织面要放在载玻片下2/3的交界处,注意整齐美观。 • 切片机的保养及维护。
不足或含蜡过高,会造成脱蜡不干净。 4.保持液体的纯净度。 四、维护与保养
26
七、全自动组织玻片封片机
• 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 1.在更换中性树胶后,及时进行封片前的测试; 2.调节胶量的和适度,以保证封片后载玻片上的清洁; 3.及时检查盖玻片的质量,去除不合格、质量差的盖玻片; 4.封片前要仔细的将载玻片放置在篮筐架上,以保证封片质量; 5.检查最后一个透明二甲苯的液位,保证载玻片在封片前处于湿润状态,以驱除气泡; 6.定期清洁传送装置,保证传送装置上无中性树胶的污染。
火胶棉、树脂、塑料等)包成块的过程称为包埋。 • 常用包埋方法:石蜡包埋法、火胶棉包埋法、树脂包埋法、塑料包埋法、快速包埋法、液体标本包埋法 • 组织包埋的发展及现状:手工包埋、半自动组织包埋熔蜡器、全自动组织包埋、冷台一体机
最常用的包埋石蜡熔点为56~58℃、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