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书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书

Xxx体育馆初设说明书经理:总负责人;项目主持:xxx设计有限公司xxxxx年xxx月暖通初设说明一、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采暖通风设计手册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建设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设计图纸二、设计内容1.空调设计2.通风及排烟设计三、室外气象参数1.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3.5℃2.夏季空调湿球温度22.8℃3.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29℃4.夏季通风干球温度24℃5.冬季空调干球温度-9℃6.冬季通风干球温度1℃7.冬季空调相对湿度60%8.主导风向及频率夏季 C 12% NNE 9%冬季NNE 19%9.大气压力夏季1001.7Pa冬季1023.3Pa10.室外风压夏季 2.6m/s冬季 2.7m/s四、室内设计参数(如下表)五、制冷及空调设计本工程根据使用性质不同分成集中空调及分体空调两部分,比赛大厅、检录厅、门厅、休息厅、运动员更衣室、贵宾休息室等为集中空调,其余房间如乒乓球馆、体操房、健身房、办公室等为分体空调。
(一)集中空调1.集中空调冷、热负荷1)夏季空调总冷负荷:kcal/h2)冬季空调总热负荷:kcal/h2.空调主要设备布置本工程集中空调主要设备有两台风冷式冷、热水机组,其型号为FRTD600,两台ZK80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其风量为80000m3/h,三台循环水泵,每台供水量120m3/h,一组全自动软水器及一个1000×1000×1200(高)膨胀水箱,其中冷水机组及空气处理机安装在门厅上方室外屋顶上,循环水泵及软水器安置在地下机房内,膨胀水箱安装在屋顶钢行架上。
3.空调系统形式及区域化分比赛大厅、运动员休息室、贵宾室、裁判休息室及中央分线室等为单风道低风速全空气空调系统。
门厅、检录厅、休息厅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4.空气处理及气流组织(全空气空调系统)全空气空调系统是通过设于门厅上方室外屋顶上的二台空气处理机组将空气进行初效过滤、冷却或加热后经设于大厅屋顶钢行架上的送风管,由若干旋流风口垂直送入室内,比赛场地空气风速≯0.5m/s,观众席风速≯0.3m/s,大厅内换气次数4次/h。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书

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体育馆初步设计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一节概述一、工程概况1、本项目位于绍兴文理学院中心区(河西校区)西南角、毗邻104 国道南复线的地块,地势平坦。
位于学校两条规划轴线的交汇处,形成校区新的景观节点,面向景观河方向完全敞开。
利用体育馆和二期建设游泳池之间的起伏地形,将两者有机地连为一体,使整个规划更加大气、完整。
同时将停车空间与人行广场自然分离,并将规划路的噪音和视线于拢有效隔离。
2、功能布置方面,体育馆建筑主要由二部分组成:主比赛馆、训练馆、乓乒球练习房等组成,设计上考虑各部分能够多功能使用灵活分隔与独立运转相结合。
体育馆建筑的建筑面积为16200.56平方米。
体育馆主比赛馆可供手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举重、武术等室内竞技比赛之用,主要承担校际体育教学、比赛及训练兼用的场馆,相对于城市级、国家级的体育馆更加注重经济实用、而且还体现学校建筑所物有的文化内涵。
主比赛馆包括竞技场地、公共活动用房、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演职员、贵宾、记者用房、医疗及支持体育馆正常运转的设备用房。
观众席为4956座,其中固定座位4124座,活动座位828座,残疾人座位4座。
二、设计依据1、计划立项批文。
2、规划用地地形图及规划用地红线图。
3、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规范与规定。
第二节设计规模及设计范一、设计等级仁建筑等级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绍兴文理学院体育馆工程为中型体育馆建筑,等级为乙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防火等级根据GBJ16-872001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现将本建筑耐火等级定为二级。
3、抗震等级根据国家抗震裂度划分区域表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二、设计规模1、体育馆用地面积:20100平方米。
2、体育馆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总建筑面积:16200.56平方米,主要包括如下子项:其中:主比赛馆建筑面积:12899. 26平方米篮球训练馆建筑面积:3301.3平方米(包括半地室面积)机动车停车位:小车74辆其中:半地下车库32辆地上42辆大巴10辆自行车停车位:470辆三、设计范根据绍兴文理学院与本院签订的设计合同,由本院承担绍兴文理学院体育馆建筑及周边广场工程的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及通风空调专业的工程设计工作。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资料

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总平面设计第三章建筑设计第四章结构设计第五章给排水设计第六章强电设计第七章弱电设计第八章暖通空调设计第九章消防设计第十章环保设计第十一章卫生防疫第十二章劳动保护第十三章节能设计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是校区一期工程重要建筑单体之一,是校区体育教学和运动娱乐的基地,对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娱乐教学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云南师范大学体育馆位于规划校园南面,用地方正平整,坐落于西区校园南北主轴上,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条件。
用地北侧正对校园主环线,西侧紧邻校园运动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南侧面对校园南门,在满足学校多功能使用的同时,能为周边居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务。
总用地面积262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16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1.《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5.业主提供的测绘资料6.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设计任务书7.“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方案设计8.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总体规划9.建设单位对方案的修改意见10.国家和云南省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设计规范三、设计理念云南,地处彩云之南,气候温和,万物滋长,素有“花朵王国”之称;花同时也是对于莘莘学子的美好比喻。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悠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育人树人的宗旨烽火传承。
本方案以“花”为核心理念,结合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本着美好的愿望和寓意,体现体育建筑的力与美,体现校园建筑的自然与亲和,力争创造时代性、标志性和地方性的建筑形象。
四、设计目标本项目按国家一流技术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力图服务于云南师范大学的体育赛事、大型典礼和体育教学需要,体现建筑设计的以人为本、整体性、经济性、超前性原则。
体育馆规划设计说明完整版

编号:TQC/K796体育馆规划设计说明完整版I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make all the staff know what to do and what not to do,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work of the whole enterprise, so as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aff and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适用指导方向/规范行为/增强沟通/促进发展等场景】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育馆规划设计说明完整版下载说明:本管理规范资料适合用于管理中,为使全体人员都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明确自己的主要职责,所担负的职责对整个企业工作具有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把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成为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动力。
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体育馆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本体育馆总用地约为5502.60m2,建筑面积约为5150.80m2,体育馆可容纳624名观众。
建设内容包括:篮球馆、一个招待所和食堂。
二.设计依据1、《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xx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xx)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xx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xx5、平顶山市气象、地理条件和工程地质资料三.设计指导思想1.本体育馆定位为多功能型综合体育馆,既能满足不同比赛要求,平时作为体育比赛场地,也可作为会议、演出等活动的场所。
文化体育中心文化体育及公共设施初步设计说明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文化体育及公共服务设施初步设计说明(节选)概况五棵松文化体育及公共服务设施位于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内,是20XX年北京奥运会的配套设施。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建设用地位于北京市区西部,复兴路(西长安街延长线)以北,西四环路以东,西翠路以西,总用地面积约52.0377公顷。
规划用地分为两部分,包括城市公共绿化带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
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内沿西四环路东侧和复兴路北侧分别预留了100米和50米宽的城市公共绿化带用地,共约11.2698公顷。
其余为城市建设用地和公共绿地,共约40.7679公顷。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被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中路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临时由20XX年北京奥运会篮球馆和棒球场组成,赛后南部为一个体育公园,篮球馆保留。
本工程位于用地北侧呈L型并跨过五棵松体育馆中路,是体育中心内的主要建筑物。
交通条件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位于西三环和西四环之间,用地南侧紧邻东西向贯穿北京市区的地铁1号线,交通极为方便。
其周边共涉及10条城市快速路和主次干道,从西向东依次为:永定路、西翠路、东翠路、西四环路;从北向南依次为:阜石路、金汤路、玉渊潭路、万寿路西街、复兴路。
本用地北侧新开城市次干道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北路,红线宽度40米;在用地内与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北路平行新开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中路,红线宽度30米。
五棵文化体育及公共服务设施由五部分组成① 商业建筑② 酒店式公寓③ 文化体育产业④ 综合楼⑤ 办公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8.7万平方米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设计指导思想① 注重形成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整体效果,突出五棵松体育馆的主体地位。
② 充分考虑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在交通、绿化、奥运场馆等方面的优势。
③ 综合考虑功能、环境、交通、建筑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本工程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设计特点① 线性布局,南北切分② 简洁体型本方案在造型上忠实的反映了用地条件及功能对造型的要求,没有进行过多的装饰和变异。
体育馆建筑设计说明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一.项目概述:xx市一中拟建的综合体育馆坐落于xx市第一中学校区内,总建筑面积7750平方米,占地面积3870平方米。
规划用地总面积与学校用地面积平衡,本项目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
1.功能定位:首先满足学校正常教学要求,兼顾校际市域范围内专项比赛的要求。
2.功能要求:教学要求:满足学校正常的教学要求:应设贵宾接待室、休息室等用房,满足教学要求。
无比赛时可提供更多的教学训练场地。
比赛要求:能举办地方性、校际的手球、篮球、排球、羽毛球、武术、体操等项目的比赛,同时满足平时训练、演出、集会等功能。
一馆多用:满足集会、训练、比赛、演出等综合性使用要求。
提高场馆的经济性。
二.建筑设计1.功能设计:为满足日常教学及比赛、演出要求,故把整个体育馆分为二个部分,一楼为多功能体育馆及配套服务用房,二楼三楼为乒乓球室,三楼为羽毛球室。
2.形体设计:在充分研究学校的建筑风格和校园肌理后,我们将校区内现有建筑的红砖白墙进行了新的演绎。
在拟建综合体育馆外墙采用新型保温节能环保材料,不变的红与白,变化的新的肌理,营造契合体育馆建筑内涵的空间。
经济性的反映,此造型结构简单,构造明确,避免了复杂结构带来的造价上升。
3.流线设计:体育馆主入口设于西面,并设小型入口广场,正对校园北门的主干道;主要为观众及学生入口,次入口设于东面,主要为贵宾入口,结合地形在此设有入口广场,停车场,与校区对外出口相接。
兼顾了体育馆对外的功能。
至其余疏散口设于北面和南面,利用环形道路解决疏散及消防要求。
14.结构与材质设计:结构采用钢筋混凝框架,屋面为管桁架钢结构屋面体系。
三.技术设计1.剖面设计:观众视线设计:观众视线设计合理,取篮球场边缘升高800作为视点,看台每排升起6厘米,排距0.8,座宽0.5,短排座,采用折线法计算升起高度。
满足观众视线要求。
设备用房:位置合理,消控室、通风机房设置在首层。
建筑物理要求:采用消声处理,满足声学要求,比赛场地采用木地板。
国 家级大型体育场方案设计说明

国家级大型体育场方案设计说明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于体育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建设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的国家级大型体育场成为了提升城市形象、满足民众需求的重要举措。
本体育场的建设旨在提供一个高品质的体育竞赛和全民健身场所,同时也能够承办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
二、项目选址体育场选址于城市的核心区域,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场地周边有多条城市主干道,距离地铁站和公交站均在步行可达的范围内,方便观众的出行。
此外,周边还分布有酒店、商业中心、餐饮娱乐等设施,为观众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三、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设计充分考虑了观众、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需求,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空间环境。
观众流线清晰,座位视野良好,能够获得最佳的观赛体验;运动员区域设施齐全,满足训练和比赛的各种需求;工作人员工作区域布局合理,便于管理和服务。
2、可持续发展在设计中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体育场提供部分电力;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和卫生清洁;优化建筑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3、文化融合体育场的设计注重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外观造型和内部装饰体现了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底蕴,使其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名片。
四、建筑设计1、外观造型体育场的外观造型独特,富有动感和现代感。
主体结构采用流线型设计,仿佛一条腾飞的巨龙,象征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外立面采用金属和玻璃幕墙相结合,既保证了建筑的采光和通风,又营造出了时尚、大气的视觉效果。
2、功能布局体育场分为比赛场地、观众看台、运动员区、媒体区、商业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比赛场地按照国际标准设计,能够举办足球、田径等多种体育赛事。
场地采用了先进的草坪养护技术,确保草坪的质量和性能。
观众看台分为上下两层,共设置了约_____个座位。
座位的布局合理,视线无遮挡,观众可以清晰地观看比赛。
体育场初部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设计依据(1)项目选址意见书,任选字第130982201600003610号(2)现状地形图和用地红线图(3)任丘市发展改革局关于任丘市体育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任发改审字【2016】80号(4)任丘市国土资源局关于任丘市体育场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任国土资预【2016】41号(5)任丘市发展改革局关于任丘市体育场项目节能审查意见,任发改【2016】74号(6)设计任务书2、主要设计法规和主要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国家及地方现行规范、规定3、设计基础资料任丘市为河北省沧州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西临白洋淀,是神医扁鹊故里,华北油田总部所在地。
市域面积1012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9个镇、6个乡、2个开发区(工业园区),413个行政村。
总人口867148人(2013年)。
任丘市地处东经115°56′—116°26′,北纬38°33′—38°57′,位于河北省中部,白洋淀东岸。
东与文安县、大城县相连,南与河间市毗邻,西与安新县、高阳县交界,北与雄县接壤。
北距北京市156公里,距天津市140公里,距石家庄市159公里,距沧州市114公里。
市境东西最大距离42.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1公里。
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其中白洋淀水域面积64.8平方公里。
任丘市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大陆度65.2,干燥度1.33,四季分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总平面设计第三章建筑设计第四章结构设计第五章给排水设计第六章强电设计第七章弱电设计第八章暖通空调设计第九章消防设计第十章环保设计第十一章卫生防疫第十二章劳动保护第十三章节能设计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师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是校区一期工程重要建筑单体之一,是校区体育教学和运动娱乐的基地,对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娱乐教学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师大学体育馆位于规划校园南面,用地方正平整,坐落于西区校园南北主轴上,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条件。
用地北侧正对校园主环线,西侧紧邻校园运动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南侧面对校园南门,在满足学校多功能使用的同时,能为周边居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务。
总用地面积262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16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1.《体育建筑设计规》【JGJ31-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GBJ16-87】(2001年版)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JGJ50-2001】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5.业主提供的测绘资料6. “师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设计任务书7.“师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方案设计8. “师大学呈贡校区”总体规划9.建设单位对方案的修改意见10.国家和省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设计规三、设计理念,地处彩云之南,气候温和,万物滋长,素有“花朵王国”之称;花同时也是对于莘莘学子的美好比喻。
师大学历史悠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学院育人树人的宗旨烽火传承。
本方案以“花”为核心理念,结合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本着美好的愿望和寓意,体现体育建筑的力与美,体现校园建筑的自然与亲和,力争创造时代性、标志性和地方性的建筑形象。
四、设计目标本项目按国家一流技术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力图服务于师大学的体育赛事、大型典礼和体育教学需要,体现建筑设计的以人为本、整体性、经济性、超前性原则。
整体性:充分体现师大学教书育人的信念宗旨,发展的文化涵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体现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鲜明特色,符合师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原则,建筑造型美观大方、富有现代感和标志性。
以人为本:满足体育专业队训练及大学生体育教学、大型集会、文艺演出要求的综合体育馆;配备始终可以安全、舒适、愉快地利用的设施、流线、服务。
经济性:充分利用地形与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运用节能设施,降低运营管理费用。
超前性:反映具有超前形态的体育馆;反映具有不懈地研究发展的大学形象;树立最尖端高科技大学的形象。
服务种类:提供大型赛事、大型典礼和演出场地与服务;提供体育教学和体育健身场地与服务;功能配置:一流的体育赛事和健身锻炼场地设备;安全舒适的观众厅及其座席;贵宾视察和观礼专用的休息室、小型会议室;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高效率行政办公室;五、设计等级1.建筑类别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JGJ31-2003】),本工程的体育建筑等级为乙级,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防火等级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JGJ31-2003】)第1.0.8条规定,“师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3.抗震等级根据国家抗震裂度划分区域表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呈贡为8度抗震设防城市,本工程按8度抗震设计。
六、建设条件1. 气候条件本地属低纬度高原平坝地区,地势平缓,海拔1900米至2000米左右,气候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型,处亚热带半湿润地区,日照充足雨水集中年平均气温14.7摄氏度,年日照数2200小时,年均降雨量800毫米,无霜期285天,因其春秋相连冬短,无明显的四季之分;旱季雨季分明,有显著的干湿之别。
2. 场地稳定性与建筑适宜性评价场地位于市呈贡县吴家营乡,属于盆地东部边缘的剥蚀缓丘地貌,由人工整治为台地,场地平坦开阔,现为荒地,呈两座缓丘间夹一洼地,洼地原积水,现已干涸。
地面坡度约1~5度,高差较小,相对高差在10米以。
西区体育馆(K-2)就坐落在洼地南侧小山丘的斜坡上,高差约1.9米。
场地所在区域的构造部位,属于子准地台之滇东台褶带,断陷盆地之东部。
由于第四系沉积物大面积覆盖,近地表地质构造迹象不发育。
其基底隐伏构造发育,主干断裂为南北向断裂,属基底断裂,具一定的活动性。
3.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①1耕土(Q pd):褐红色,稍湿,坚硬状态,结构松散,含植物根系,厚0.3~1.1米,分布于地表。
②1粉质粘土(Q dl+pl):褐红色,稍湿,可塑状态,局部硬塑状态,高压缩性,局部中压缩性。
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粗糙,无光泽及摇振反应。
分布于地下0.3~2.0米,厚0.5~1.7米。
②2粉质粘土(Q dl+pl):褐黄、褐红夹黄、红黄夹灰等色,稍湿,硬塑状态,局部可塑状态,高压缩性。
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粗糙,无光泽及摇振反应,层中含强风化石英岩、石英砂岩、页岩碎石、圆砾颗粒约5~10%。
分布于地下0.8~8.8米,厚2.3~6.1米。
②3粘土(Q al+l):黄褐夹灰、深灰,浅兰灰色,稍湿,可塑状态,局部硬塑状态,为中偏高压缩性,局部高压缩性。
干强度、韧性高,切面光滑,具光泽反应,分布于地下4.4~8.8米以下,大部分钻孔15.0米未揭穿。
②31粉土(Q al+l):褐黄夹灰,湿,中密,中压缩性土。
干强度、韧性低,无光泽、摇振反应,呈透镜体状分布在②3层中10.2~10.5米处,厚约0.6米。
②32有机质粘土(Q al+l):褐黑、深灰、灰黑色,湿,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局部高压缩性,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光滑,稍具光泽。
分布于地下11.0~12.4米处,局部变为泥炭质土,呈透镜体状出现在②3层中。
③1粘土(Q al+l):褐黄、褐红色,稍湿,硬塑状态,中压缩性,干强度、韧性高,切面光滑,稍具光泽。
分布于地下12.9~15.0米,厚2.1米。
③2圆砾(Q al+l):灰、深灰色,稍湿,中密,低压缩性。
含强风化石英岩、石英砂岩、页岩碎石、圆砾颗粒约60%以上,粒径一般0.5~3cm。
分布于地下15.0~19.7米,厚4.7米。
④1粘土(Q al+l):褐红夹灰色,稍湿,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干强度、韧性高,切面光滑,稍具光泽,无摇振反应。
分布于地下19.7~22.8米,厚3.1米,层间夹④11层有机质粘土透镜体。
④11有机质粘土(Q al+l):深灰、灰黑色,湿,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光滑,稍具光泽。
分布于地下20.9~21.5米处④1层中,厚0.9米。
④2粉质粘土(Q al+l):褐黄夹灰、红黄夹灰等色,稍湿,可塑状态,中压缩性。
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稍滑,稍具光泽,无摇振反应,分布于地下22.8~26.2米,厚3.4米。
④3粘土(Q al+l):浅灰夹黄色、红褐夹黄,稍湿,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干强度、韧性高,切面光滑,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分布于地下26.2~29.7米,厚3.5米。
⑤粘土(Q el):白灰夹黄色,很湿,硬塑状态,中压缩性,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光滑,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分布于地下29.7~30.1米,厚0.4米。
⑥中风化灰岩(P1y):灰色、深灰色,细晶结构,致密块状,厚层状构造。
夹方解石条纹,钻进困难。
分布于地下30.10米以下。
4. 市政基础条件(1)供电条件在教育园区附近有35KV高压配电变电站(2)电讯条件根据师大学呈贡校区规划方案,(3)供气条件本工程从市政天然气管道引来城市中压天然气,经调压后供应给本工程使用。
五、设计规模师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属中型体育馆,是以体育赛事和训练教学为主的校园体育建筑,用地面积26266平方米,建筑地上1层,局部2层,总建筑面积9816平方米;建筑高度25.080米,容纳观众4285人,最多可容纳5812人。
六、设计围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师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工程的总图、建筑、室外环境、结构、给排水、强、弱电及通风空调等专业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在初步设计阶段,对室装修提出方案性的规定,其它外电源、通讯线路、城市道路、煤气、供热、市政工程设施等均由相应的专业部门承担。
七、技术经济指标第二章总平面设计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CJJ83-99】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GJJ75-97】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GB 0289-98】5.《建筑设计防火规》【GB 16-87】2001年版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JGJ 50-2001】7.《体育建筑设计规》【JGJ 31-2003】8.国家及省有关建筑设计的规与规定二、建筑红线退界控制建筑距北侧环路91.5米,距西侧环路82.3米,距东侧环路70.6米,退南侧校园道路89.0米。
三、地块环境师大学体育馆位于规划校园南面,用地方正平整,坐落于西区校园南北主轴上,用地北侧正对校园主环线,西侧紧邻校园运动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南侧面对校园南门。
基地现状为农田。
地形较为平坦,北侧校园环路标高为1848.83米,南侧校园道路标高为1946.13米。
平整后场地标高为1949.40米,整体呈北高南低态势。
四、总体布局基地位于师大学呈贡校区西南侧,东南西三面临校园道路,北接校园环路。
整个基地的观众主出入口、健身入口和赛时贵宾入口设在北侧校园环路,管理入口设在西侧,赛时运动员入口设在东侧,热身训练房入口设在南侧,平时可对外开放。
建筑西侧为配套体育健身场地。
体育馆建筑可分成三个功能单元:比赛大厅;观众厅;健身、热身、运动员休息和后勤办公等附属用房。
三个单元东西统一于圆形体育馆,以比赛大厅为中心,观众厅环绕比赛厅布置,各附属用房设置于疏散平台和看台之下。
五、竖向设计根据业主提供的周边场地及道路控制标高,基地北侧道路中心线绝对标高1948.83m,南侧道路中心线标高1946.13m,步行道和人行道纵向坡度为0.3%。
车行道横向坡度2%,人行道横向坡度1.5%。
由于地形起伏,本场地室外地坪绝对标高确定为1949.40m,室±0.000标高绝对标高确定为1950.00m,室外高差0.6米。
南部道路坡度为5%。
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地表水排除方式为暗管系统,由建筑外墙向四周道路排放到市政管网。
室外给水管道、污水管道、电气线路、通讯电缆、热力管道等均采用地下敷设。
六、交通组织师大学体育馆遵循安全性、易达性、舒适性的原则进行区道路系统规划,环绕主体建筑设半径为50.1米,宽6米的环形车道,与周边道路相接的转弯半径为6m。
本方案赛时主要观众人流和平时主要健身人流都来自北侧,因此北侧设主入口广场和主要大台阶,并设有升旗台,使之具有礼仪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