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书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书

Xxx体育馆初设说明书经理:总负责人;项目主持:xxx设计有限公司xxxxx年xxx月暖通初设说明一、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采暖通风设计手册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建设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设计图纸二、设计内容1.空调设计2.通风及排烟设计三、室外气象参数1.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3.5℃2.夏季空调湿球温度22.8℃3.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29℃4.夏季通风干球温度24℃5.冬季空调干球温度-9℃6.冬季通风干球温度1℃7.冬季空调相对湿度60%8.主导风向及频率夏季 C 12% NNE 9%冬季NNE 19%9.大气压力夏季1001.7Pa冬季1023.3Pa10.室外风压夏季 2.6m/s冬季 2.7m/s四、室内设计参数(如下表)五、制冷及空调设计本工程根据使用性质不同分成集中空调及分体空调两部分,比赛大厅、检录厅、门厅、休息厅、运动员更衣室、贵宾休息室等为集中空调,其余房间如乒乓球馆、体操房、健身房、办公室等为分体空调。

(一)集中空调1.集中空调冷、热负荷1)夏季空调总冷负荷:kcal/h2)冬季空调总热负荷:kcal/h2.空调主要设备布置本工程集中空调主要设备有两台风冷式冷、热水机组,其型号为FRTD600,两台ZK80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其风量为80000m3/h,三台循环水泵,每台供水量120m3/h,一组全自动软水器及一个1000×1000×1200(高)膨胀水箱,其中冷水机组及空气处理机安装在门厅上方室外屋顶上,循环水泵及软水器安置在地下机房内,膨胀水箱安装在屋顶钢行架上。

3.空调系统形式及区域化分比赛大厅、运动员休息室、贵宾室、裁判休息室及中央分线室等为单风道低风速全空气空调系统。

门厅、检录厅、休息厅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4.空气处理及气流组织(全空气空调系统)全空气空调系统是通过设于门厅上方室外屋顶上的二台空气处理机组将空气进行初效过滤、冷却或加热后经设于大厅屋顶钢行架上的送风管,由若干旋流风口垂直送入室内,比赛场地空气风速≯0.5m/s,观众席风速≯0.3m/s,大厅内换气次数4次/h。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资料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资料

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总平面设计第三章建筑设计第四章结构设计第五章给排水设计第六章强电设计第七章弱电设计第八章暖通空调设计第九章消防设计第十章环保设计第十一章卫生防疫第十二章劳动保护第十三章节能设计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是校区一期工程重要建筑单体之一,是校区体育教学和运动娱乐的基地,对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娱乐教学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云南师范大学体育馆位于规划校园南面,用地方正平整,坐落于西区校园南北主轴上,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条件。

用地北侧正对校园主环线,西侧紧邻校园运动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南侧面对校园南门,在满足学校多功能使用的同时,能为周边居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务。

总用地面积262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16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1.《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5.业主提供的测绘资料6.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设计任务书7.“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方案设计8.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总体规划9.建设单位对方案的修改意见10.国家和云南省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设计规范三、设计理念云南,地处彩云之南,气候温和,万物滋长,素有“花朵王国”之称;花同时也是对于莘莘学子的美好比喻。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悠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育人树人的宗旨烽火传承。

本方案以“花”为核心理念,结合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本着美好的愿望和寓意,体现体育建筑的力与美,体现校园建筑的自然与亲和,力争创造时代性、标志性和地方性的建筑形象。

四、设计目标本项目按国家一流技术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力图服务于云南师范大学的体育赛事、大型典礼和体育教学需要,体现建筑设计的以人为本、整体性、经济性、超前性原则。

文化体育中心文化体育及公共设施初步设计说明

文化体育中心文化体育及公共设施初步设计说明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文化体育及公共服务设施初步设计说明(节选)概况五棵松文化体育及公共服务设施位于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内,是20XX年北京奥运会的配套设施。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建设用地位于北京市区西部,复兴路(西长安街延长线)以北,西四环路以东,西翠路以西,总用地面积约52.0377公顷。

规划用地分为两部分,包括城市公共绿化带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

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内沿西四环路东侧和复兴路北侧分别预留了100米和50米宽的城市公共绿化带用地,共约11.2698公顷。

其余为城市建设用地和公共绿地,共约40.7679公顷。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被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中路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临时由20XX年北京奥运会篮球馆和棒球场组成,赛后南部为一个体育公园,篮球馆保留。

本工程位于用地北侧呈L型并跨过五棵松体育馆中路,是体育中心内的主要建筑物。

交通条件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位于西三环和西四环之间,用地南侧紧邻东西向贯穿北京市区的地铁1号线,交通极为方便。

其周边共涉及10条城市快速路和主次干道,从西向东依次为:永定路、西翠路、东翠路、西四环路;从北向南依次为:阜石路、金汤路、玉渊潭路、万寿路西街、复兴路。

本用地北侧新开城市次干道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北路,红线宽度40米;在用地内与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北路平行新开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中路,红线宽度30米。

五棵文化体育及公共服务设施由五部分组成① 商业建筑② 酒店式公寓③ 文化体育产业④ 综合楼⑤ 办公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8.7万平方米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设计指导思想① 注重形成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整体效果,突出五棵松体育馆的主体地位。

② 充分考虑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在交通、绿化、奥运场馆等方面的优势。

③ 综合考虑功能、环境、交通、建筑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本工程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设计特点① 线性布局,南北切分② 简洁体型本方案在造型上忠实的反映了用地条件及功能对造型的要求,没有进行过多的装饰和变异。

体育馆建筑设计说明精选全文

体育馆建筑设计说明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一.项目概述:xx市一中拟建的综合体育馆坐落于xx市第一中学校区内,总建筑面积7750平方米,占地面积3870平方米。

规划用地总面积与学校用地面积平衡,本项目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

1.功能定位:首先满足学校正常教学要求,兼顾校际市域范围内专项比赛的要求。

2.功能要求:教学要求:满足学校正常的教学要求:应设贵宾接待室、休息室等用房,满足教学要求。

无比赛时可提供更多的教学训练场地。

比赛要求:能举办地方性、校际的手球、篮球、排球、羽毛球、武术、体操等项目的比赛,同时满足平时训练、演出、集会等功能。

一馆多用:满足集会、训练、比赛、演出等综合性使用要求。

提高场馆的经济性。

二.建筑设计1.功能设计:为满足日常教学及比赛、演出要求,故把整个体育馆分为二个部分,一楼为多功能体育馆及配套服务用房,二楼三楼为乒乓球室,三楼为羽毛球室。

2.形体设计:在充分研究学校的建筑风格和校园肌理后,我们将校区内现有建筑的红砖白墙进行了新的演绎。

在拟建综合体育馆外墙采用新型保温节能环保材料,不变的红与白,变化的新的肌理,营造契合体育馆建筑内涵的空间。

经济性的反映,此造型结构简单,构造明确,避免了复杂结构带来的造价上升。

3.流线设计:体育馆主入口设于西面,并设小型入口广场,正对校园北门的主干道;主要为观众及学生入口,次入口设于东面,主要为贵宾入口,结合地形在此设有入口广场,停车场,与校区对外出口相接。

兼顾了体育馆对外的功能。

至其余疏散口设于北面和南面,利用环形道路解决疏散及消防要求。

14.结构与材质设计:结构采用钢筋混凝框架,屋面为管桁架钢结构屋面体系。

三.技术设计1.剖面设计:观众视线设计:观众视线设计合理,取篮球场边缘升高800作为视点,看台每排升起6厘米,排距0.8,座宽0.5,短排座,采用折线法计算升起高度。

满足观众视线要求。

设备用房:位置合理,消控室、通风机房设置在首层。

建筑物理要求:采用消声处理,满足声学要求,比赛场地采用木地板。

体育馆方案设计说明

体育馆方案设计说明

体育馆方案设计说明一.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体育馆方案的设计说明。

体育馆作为一个多功能的空间,被广泛用于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

一个优秀的体育馆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到空间布局、设施设备、环境舒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 设计目标本体育馆方案设计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功能齐全、舒适宜人、安全可靠的场馆。

具体设计目标如下:1.空间布局合理:通过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保证观众视野良好,让每个观众都能获得最佳观赛体验。

2.设施设备先进:配备先进的灯光设备、音响设备以及大屏幕显示设备,以营造良好的观赛氛围,并满足不同类型比赛和演出的需求。

3.环境舒适: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温度控制和噪音控制,确保观众在观赛过程中感到舒适。

4.安全可靠:考虑防火、防盗、防滑等安全因素,提供适当的安保设施和紧急疏散通道,确保观众的安全。

三. 空间布局设计1.观众席布局:采用分层次、分区域的观众席布局,确保每个座位都有良好的视野,并方便观众入座和离座。

2.赛场区和表演区布局:根据比赛或演出的需要,在赛场区和表演区之间设置适当的区隔,确保赛场和表演区域功能分离,互不干扰。

3.休息区和设施区:布置休息区和设施区,方便观众在休息期间使用卫生间、饮水台、小吃店等设施。

四. 设施设备设计1.灯光设备:选择节能、亮度可调的灯光设备,包括主照明和舞台照明,以满足不同类型比赛和演出的照明需求。

2.音响设备:配备高品质、环绕立体声音响设备,确保观众能够清晰听到比赛和演出的声音,提升观赛体验。

3.大屏幕显示设备:安装高清、大尺寸的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比赛画面和演出画面,以便让观众更好地观看。

4.通信设备:布置无线网络和电话接入设备,以满足观众的通信需求,确保观众能够保持与外界的联系。

五. 环境舒适设计1.空气质量控制:选用合适的空气净化设备和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2.温度控制:安装恰当的暖通空调系统,使观众在任何季节都能享受到适宜的温度。

体育场初部设计说明

体育场初部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设计依据(1)项目选址意见书,任选字第130982201600003610号(2)现状地形图和用地红线图(3)任丘市发展改革局关于任丘市体育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任发改审字【2016】80号(4)任丘市国土资源局关于任丘市体育场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任国土资预【2016】41号(5)任丘市发展改革局关于任丘市体育场项目节能审查意见,任发改【2016】74号(6)设计任务书2、主要设计法规和主要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国家及地方现行规范、规定3、设计基础资料任丘市为河北省沧州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西临白洋淀,是神医扁鹊故里,华北油田总部所在地。

市域面积1012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9个镇、6个乡、2个开发区(工业园区),413个行政村。

总人口867148人(2013年)。

任丘市地处东经115°56′—116°26′,北纬38°33′—38°57′,位于河北省中部,白洋淀东岸。

东与文安县、大城县相连,南与河间市毗邻,西与安新县、高阳县交界,北与雄县接壤。

北距北京市156公里,距天津市140公里,距石家庄市159公里,距沧州市114公里。

市境东西最大距离42.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1公里。

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其中白洋淀水域面积64.8平方公里。

任丘市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大陆度65.2,干燥度1.33,四季分明。

体育馆规划设计说明

体育馆规划设计说明

体育馆规划设计说明1. 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体育馆规划设计的详细说明,以确保体育馆的有效利用和安全性。

体育馆是承载各类体育比赛、演唱会和其他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合理的规划设计对于满足各类活动的需求至关重要。

2. 功能区划为了满足各类活动的需要,体育馆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功能区划:2.1 运动场地•足球场:根据国际足联规定的尺寸标准,设计合理大小的足球场;•篮球场:按照国际篮球联合会的规定,设置合适的篮球场地;•羽毛球场:提供标准尺寸的羽毛球场地;•乒乓球场:配置足够的乒乓球桌,并满足比赛和训练的需求;•其他运动场地:根据需求设置其他运动场地,如网球场、排球场等。

2.2 看台区为了观众的观赛体验,设计体育馆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看台座位的数量和布局:根据体育馆的容纳能力和安全要求,确定看台座位的数量,并合理布局; - 观众流线和安全:设计易于观众进出的通道,并确保观众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疏散。

2.3 舞台及演出区如果体育馆用于演唱会等大型演出活动,需要考虑以下要素: - 舞台设计:提供一个适合演出的主舞台,并根据需要为特殊演出设计副舞台或特殊装置; - 灯光和音响系统:确保提供高质量的灯光和音响效果,以满足不同类型演出的需求。

2.4 训练区为了支持运动员的训练需求,体育馆还需要考虑以下训练区的规划设计: - 器械区:提供多功能器械和适当数量的健身设备,以满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需求; - 休息区:为运动员提供舒适和放松的环境,在训练间隙提供休息和社交空间;- 更衣室和卫生间:设置宽敞的更衣室和洗浴设施,以满足运动员的换装和洗浴需求。

3. 安全设计体育馆的安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安全要求:3.1 紧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足够数量和位置的应急出口,并确保出口畅通无阻;•紧急疏散指示:在合适的位置设置紧急疏散指示牌,以指引观众和工作人员疏散。

3.2 灭火系统•灭火器具: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配置适当的灭火器和消防设备;•火灾报警系统:安装火灾报警器以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火灾。

体育馆方案设计说明

体育馆方案设计说明

体育馆方案设计说明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说明体育馆方案设计的相关内容。

体育馆是一个多功能的场地,适用于各种体育比赛和文化活动。

设计一个合理且功能齐全的体育馆方案对于满足不同活动需求、提供舒适的观赛体验至关重要。

2. 设计目标本次体育馆方案设计的目标如下:•提供多功能的场地,适用于各种体育比赛和文化活动;•提供充足的观众席位,确保观众能够享受优质观赛体验;•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节能环保设计;•确保便捷的进出场流线,方便观众流动;•提供便利的设施配套,如停车场、卫生间和餐饮服务。

3. 设计方案基于上述设计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具体的设计方案:3.1 多功能场地设计体育馆主场地应具备灵活性和可变性,以适应不同体育比赛和文化活动的需求。

设计中考虑了可扩展的场地尺寸,以便于调整观众席位和活动场地的大小。

另外,为了满足多样化的活动需求,我们还设计了可以快速搭建和拆卸的临时设施。

3.2 观众席位设计观众席位是体育馆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为了确保观众能够享受良好的观赛体验,在设计中我们考虑了以下几点:•视野:通过合理的座位倾斜角度和排列方式,确保观众席位不受遮挡,可以清晰地观看比赛。

•舒适性:为观众提供宽敞的座位,并考虑座位间距和腿部空间的合理安排,以提供舒适的观赛体验。

•无障碍设施:为了满足各类观众的需求,考虑到无障碍通道和设施的设计,如轮椅通道和坡道。

3.3 节能环保设计为了符合现代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体育馆方案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照明系统:采用LED照明,具有低能耗、长寿命和可调节亮度的特点。

•隔热保温:选择优质的隔热材料,保证室内温度舒适,并减少能源的消耗。

•太阳能利用:利用体育馆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板发电,为设施供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4 进出场流线设计为了确保观众的便捷流动,体育馆的进出场流线设计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入口设置:合理设置多个入口,减少观众排队等候时间,确保顺畅进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总平面设计第三章建筑设计第四章结构设计第五章给排水设计第六章强电设计第七章弱电设计第八章暖通空调设计第九章消防设计第十章环保设计第十一章卫生防疫第十二章劳动保护第十三章节能设计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是校区一期工程重要建筑单体之一,是校区体育教学和运动娱乐的基地,对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娱乐教学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云南师范大学体育馆位于规划校园南面,用地方正平整,坐落于西区校园南北主轴上,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条件。

用地北侧正对校园主环线,西侧紧邻校园运动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南侧面对校园南门,在满足学校多功能使用的同时,能为周边居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务。

总用地面积262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16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1.《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5.业主提供的测绘资料6.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设计任务书7.“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方案设计8.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总体规划9.建设单位对方案的修改意见10.国家和云南省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设计规范三、设计理念云南,地处彩云之南,气候温和,万物滋长,素有“花朵王国”之称;花同时也是对于莘莘学子的美好比喻。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悠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育人树人的宗旨烽火传承。

本方案以“花”为核心理念,结合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本着美好的愿望和寓意,体现体育建筑的力与美,体现校园建筑的自然与亲和,力争创造时代性、标志性和地方性的建筑形象。

四、设计目标本项目按国家一流技术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力图服务于云南师范大学的体育赛事、大型典礼和体育教学需要,体现建筑设计的以人为本、整体性、经济性、超前性原则。

整体性:充分体现云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的信念宗旨,发展的文化内涵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体现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鲜明特色,符合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原则,建筑造型美观大方、富有现代感和标志性。

以人为本:满足体育专业队训练及大学生体育教学、大型集会、文艺演出要求的综合体育馆;配备始终可以安全、舒适、愉快地利用的设施、流线、服务。

经济性:充分利用地形与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运用节能设施,降低运营管理费用。

超前性:反映具有超前形态的体育馆;反映具有不懈地研究发展的大学形象;树立最尖端高科技大学的形象。

服务种类:提供大型赛事、大型典礼和演出场地与服务;提供体育教学和体育健身场地与服务;功能配置:一流的体育赛事和健身锻炼场地设备;安全舒适的观众厅及其座席;贵宾视察和观礼专用的休息室、小型会议室;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高效率行政办公室;五、设计等级1.建筑类别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本工程的体育建筑等级为乙级,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防火等级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第1.0.8条规定,“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3.抗震等级根据国家抗震裂度划分区域表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显示,云南呈贡为8度抗震设防城市,本工程按8度抗震设计。

六、建设条件1. 气候条件本地属低纬度高原平坝地区,地势平缓,海拔1900米至2000米左右,气候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型,处亚热带半湿润地区,日照充足雨水集中年平均气温14.7摄氏度,年日照数2200小时,年均降雨量800毫米,无霜期285天,因其春秋相连冬短,无明显的四季之分;旱季雨季分明,有显著的干湿之别。

2. 场地稳定性与建筑适宜性评价场地位于昆明市呈贡县吴家营乡,属于昆明盆地东部边缘的剥蚀缓丘地貌,由人工整治为台地,场地平坦开阔,现为荒地,呈两座缓丘间夹一洼地,洼地原积水,现已干涸。

地面坡度约1~5度,高差较小,相对高差在10米以内。

西区体育馆(K-2)就坐落在洼地南侧小山丘的斜坡上,高差约1.9米。

场地所在区域的大地构造部位,属于杨子准地台之滇东台褶带,昆明断陷盆地之东部。

由于第四系沉积物大面积覆盖,近地表地质构造迹象不发育。

其基底隐伏构造发育,主干断裂为南北向断裂,属基底断裂,具一定的活动性。

3.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①1耕土(Q pd):褐红色,稍湿,坚硬状态,结构松散,含植物根系,厚0.3~1.1米,分布于地表。

②1粉质粘土(Q dl+pl):褐红色,稍湿,可塑状态,局部硬塑状态,高压缩性,局部中压缩性。

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粗糙,无光泽及摇振反应。

分布于地下0.3~2.0米,厚0.5~1.7米。

②2粉质粘土(Q dl+pl):褐黄、褐红夹黄、红黄夹灰等色,稍湿,硬塑状态,局部可塑状态,高压缩性。

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粗糙,无光泽及摇振反应,层中含强风化石英岩、石英砂岩、页岩碎石、圆砾颗粒约5~10%。

分布于地下0.8~8.8米,厚2.3~6.1米。

②3粘土(Q al+l):黄褐夹灰、深灰,浅兰灰色,稍湿,可塑状态,局部硬塑状态,为中偏高压缩性,局部高压缩性。

干强度、韧性高,切面光滑,具光泽反应,分布于地下4.4~8.8米以下,大部分钻孔15.0米内未揭穿。

②31粉土(Q al+l):褐黄夹灰,湿,中密,中压缩性土。

干强度、韧性低,无光泽、摇振反应,呈透镜体状分布在②3层中10.2~10.5米处,厚约0.6米。

②32有机质粘土(Q al+l):褐黑、深灰、灰黑色,湿,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局部高压缩性,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光滑,稍具光泽。

分布于地下11.0~12.4米处,局部变为泥炭质土,呈透镜体状出现在②3层中。

③1粘土(Q al+l):褐黄、褐红色,稍湿,硬塑状态,中压缩性,干强度、韧性高,切面光滑,稍具光泽。

分布于地下12.9~15.0米,厚2.1米。

③2圆砾(Q al+l):灰、深灰色,稍湿,中密,低压缩性。

含强风化石英岩、石英砂岩、页岩碎石、圆砾颗粒约60%以上,粒径一般0.5~3cm。

分布于地下15.0~19.7米,厚4.7米。

④1粘土(Q al+l):褐红夹灰色,稍湿,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干强度、韧性高,切面光滑,稍具光泽,无摇振反应。

分布于地下19.7~22.8米,厚3.1米,层间夹④11层有机质粘土透镜体。

④11有机质粘土(Q al+l):深灰、灰黑色,湿,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光滑,稍具光泽。

分布于地下20.9~21.5米处④1层中,厚0.9米。

④2粉质粘土(Q al+l):褐黄夹灰、红黄夹灰等色,稍湿,可塑状态,中压缩性。

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稍滑,稍具光泽,无摇振反应,分布于地下22.8~26.2米,厚3.4米。

④3粘土(Q al+l):浅灰夹黄色、红褐夹黄,稍湿,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干强度、韧性高,切面光滑,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分布于地下26.2~29.7米,厚3.5米。

⑤粘土(Q el):白灰夹黄色,很湿,硬塑状态,中压缩性,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光滑,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分布于地下29.7~30.1米,厚0.4米。

⑥中风化灰岩(P1y):灰色、深灰色,细晶结构,致密块状,厚层状构造。

夹方解石条纹,钻进困难。

分布于地下30.10米以下。

4. 市政基础条件(1)供电条件在教育园区附近有35KV高压配电变电站(2)电讯条件根据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规划方案,(3)供气条件本工程从市政天然气管道引来城市中压天然气,经调压后供应给本工程使用。

五、设计规模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属中型体育馆,是以体育赛事和训练教学为主的校园体育建筑,用地面积26266平方米,建筑地上1层,局部2层,总建筑面积9816平方米;建筑高度25.080米,容纳观众4285人,最多可容纳5812人。

六、设计范围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工程的总图、建筑、室外环境、结构、给排水、强、弱电及通风空调等专业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在初步设计阶段,对室内装修提出方案性的规定,其它外电源、通讯线路、城市道路、煤气、供热、市政工程设施等均由相应的专业部门承担。

七、技术经济指标第二章总平面设计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GJJ75-97】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0289-98】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16-87】2001年版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7.《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8.国家及云南省有关建筑设计的规范与规定二、建筑红线退界控制建筑距北侧环路91.5米,距西侧环路82.3米,距东侧环路70.6米,退南侧校园道路89.0米。

三、地块环境云南师范大学体育馆位于规划校园南面,用地方正平整,坐落于西区校园南北主轴上,用地北侧正对校园主环线,西侧紧邻校园运动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南侧面对校园南门。

基地内现状为农田。

地形较为平坦,北侧校园环路标高为1848.83米,南侧校园道路标高为1946.13米。

平整后场地标高为1949.40米,整体呈北高南低态势。

四、总体布局基地位于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西南侧,东南西三面临校园道路,北接校园环路。

整个基地的观众主出入口、健身入口和赛时贵宾入口设在北侧校园环路,管理入口设在西侧,赛时运动员入口设在东侧,热身训练房入口设在南侧,平时可对外开放。

建筑西侧为配套体育健身场地。

体育馆建筑可分成三个功能单元:比赛大厅;观众厅;健身、热身、运动员休息和后勤办公等附属用房。

三个单元东西统一于圆形体育馆内,以比赛大厅为中心,观众厅环绕比赛厅布置,各附属用房设置于疏散平台和看台之下。

五、竖向设计根据业主提供的周边场地及道路控制标高,基地北侧道路中心线绝对标高1948.83m,南侧道路中心线标高1946.13m,步行道和人行道纵向坡度为0.3%。

车行道横向坡度2%,人行道横向坡度1.5%。

由于地形起伏,本场地室外地坪绝对标高确定为1949.40m,室内±0.000标高绝对标高确定为1950.00m,室内外高差0.6米。

南部道路坡度为5%。

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地表水排除方式为暗管系统,由建筑外墙向四周道路排放到市政管网。

室外给水管道、污水管道、电气线路、通讯电缆、热力管道等均采用地下敷设。

六、交通组织云南师范大学体育馆遵循安全性、易达性、舒适性的原则进行区内道路系统规划,环绕主体建筑设半径为50.1米,宽6米的环形车道,与周边道路相接的转弯半径为6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