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资料
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前言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武汉科技新城(约120平方公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划定了50平方公里的封闭管理区。
东湖科技新城已经编制多次总体规划,最近编制完成的总体规划于2000年12月获市政府批准。
为进一步推进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完善规划管理,受东湖开发区管委会的委托,我院编制了其重点建设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次编制控规的区域,是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重点建设区,也是科技新城的核心功能区,规划范围为:西起汤逊湖、南湖东岸,北至珞瑜路,东到南环铁路、滨湖大道,南止汤逊湖北岸,总面积为29.91平方公里范围。
以南环铁路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区片同步编制规划。
北片面积15.45KM2,南片面积14.46 KM2。
第一章本区域的基本定位和有关规划要求最近编制完成的《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结合“武汉.中国光谷”的战略设想,根据新世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建设产学研居一体化综合发展、花园式、智能化的高新技术科技新城。
其重点是建设一流的高新技术科技工业园区、先进的科技贸易与管理服务设施、高质量的园区环境形象、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高标准的基础设施保障。
规划在北片布局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工程产业园、应用软件产业园等三个产业园;建设鲁巷科技商贸区、关东光电子管理服务中心、关南高科技管理服务中心等三个公建区;重点建设关山公园东侧与碳黑厂地区两个居住区,村镇居民点集中安排在职业技术学院西面的闸上徐地区(部分村民外迁安置);重点建设关山公园和凌家山公园,并形成连接南湖和东部山系的绿化走廊。
规划在南片布局汤逊湖高科技产业园;建设汤逊湖高技术园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汤逊湖居住区,村镇居民点安排在园区西部边缘;建设民院路立交公园和玉龙岛北部公园和汤逊湖沿岸绿带。
第二章现状调查与分析一、现状概况1、社会经济与人口现状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88年,1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已经成为武汉市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也成为武汉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东湖高新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汹涌,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澎湃,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
1988年,东湖高新区正式成立;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00年,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2006年,被科技部列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之一;被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东湖高新区规划面积5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万人。
区内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建设了光谷生物城、武汉未来科技城、东湖综合保税区、光谷软件园、光谷金融港、大学科技园、富士康科技园、佛祖岭产业园等专业园区。
注册企业19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0多家,上市公司29家。
东湖高新区是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激光产业基地。
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55%,国际市场占有率25%;光电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60%;激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50%,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核心产业,生物、环保节能、高端装备为战略产业,高技术服务业为先导产业的“131”产业格局。
东湖高新区科技资源密集,集聚了各类高等院校42所、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20多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80多万在校大学生、58名两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4个。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和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主导制定了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110项、行业标准180项。
中国光谷在光通信、激光、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能源环保、数控系统等领域,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话语权,成为中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
东湖高新区承担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使命,以创新为动力,大胆先行先试,建设“四大特区”。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企业完整名录3450家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民族大道1019号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716号华乐山庄一号楼4楼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00号 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书城路30号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武汉市江岸区中山大道1166号金源大厦B座26F 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628号亚贸广场B楼1228室 东湖开发区武汉大学科技园一号生产楼四楼 武昌区石阜路1183号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58号华中电脑数码城11038 室 武昌区武汉大学二区新2栋 武昌中山路450号 武汉市洪山区关山三路关东科技工业园 武昌区中南路20号 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176号 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42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00号 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717号 武汉市青山区冷金街101街特一号 洪山区珞瑜路1037#东八楼103室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大学园路长城科技园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 武汉市洪山区书城路36号 武汉市洪山区佳园路1号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关南工业园银光大道7号 南京路63号金丰大厦 武汉东湖东湖桥20号 将军三路二号 武汉市洪山区关山二路关东工业园3号产业区2号 楼4楼 武汉市东亭一路15号 武汉市江岸区开明路44# 武汉市武昌武珞路282号思特大厦8楼 武汉市武昌民主路668号 武汉市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 武汉市江岸区惠济二路8号 武汉市清山区13街106门402室 武汉市武昌关东科技园高科大厦17层 武汉市江岸区惠济路3号 东湖开发区胜利街226号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365号主楼四楼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43号 武汉市珞瑜路129号 武汉大学工学部主教楼 武汉市武昌区杨园电信村特1号 武汉市关东科技园高科大厦14楼
武汉市洪山区徐东大街45号 湖北盛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出版社有限 公司 武汉市武珞路543-2号湖北志远科技创业中心3078 室 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37号 武昌中南路华银大厦1305栋 建设大道613号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光谷产业园3号厂房 武汉市江岸区工农兵路46-12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69号人福科技大厦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光谷大道70号 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武钢焦化厂内) 武汉东湖开发区东信路SBI创业街2幢1302室 洪山区珞瑜路716号 洪山区珞珈山路1号珞珈山大厦908室 洪山区珞狮路449号狮城名居2-2-502 武昌东湖南路8号 武汉市武昌区杨园柴林头东小区28栋79门4-13号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关南工业园南湖大道79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关东工业园文华路2号 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586号江天大厦 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16号金桥花园B座1-101.102 室 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717号兆富大厦803室 武昌区洪山路二号A座18楼 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路168号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29号测绘科技大厦605室 武汉东西湖区将军五路12号 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156号长源大厦26楼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古田路5号 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788号附二楼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58号华中电脑数码城10078 室 武汉经济开发区民营工业园D栋 武汉市洪山区花山镇特1号 武汉市硚口区古田路32-1号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光谷大道58号 东湖开发区长城软件园A栋5楼 中山大道数码港707号 洪山区雄楚大街书城路30号 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211号 武汉市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 武汉市武昌新民主路768号 武汉东湖开发区庙山小区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
2005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

2005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摘要:1.引言:介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基本情况2.主体:详细介绍2005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的组成和特点3.结论:总结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在2005年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正文:【引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洪山区、江夏区境内,总面积518.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6万(2012年)。
区内有多个产业园区,包括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
北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群是其科技与产业依托的重要基础,东部及南部开阔的农村用地为开发区产业发展提供了用地空间。
【主体】2005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在推动开发区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领导班子由多位经验丰富的官员和行业专家组成,他们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开发区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这一年里,领导班子着力推进了以下几项工作:1.加强科技创新:领导班子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开发区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加大了对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支持力度,鼓励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提升产业链水平:领导班子通过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提升了开发区内的产业链水平,增强了开发区的整体竞争力。
3.优化发展环境:领导班子注重改善开发区的硬环境和服务环境,提升开发区的吸引力。
4.强化人才战略:领导班子重视人才对开发区发展的重要作用,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入驻开发区。
【结论】2005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在推动开发区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和强化人才战略,领导班子为开发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武汉最值得一游的科技园区有哪些

武汉最值得一游的科技园区有哪些武汉,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城市,科技园区如繁星般闪耀。
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前沿科技的魅力,还能体验到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武汉那些最值得一游的科技园区。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无疑是武汉科技园区的璀璨明珠。
它被誉为“中国光谷”,是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
在这里,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高科技企业,涵盖了激光、通信、集成电路等多个领域。
走进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你会被其现代化的建筑和浓厚的创新氛围所吸引。
园区内宽敞整洁的道路两旁,高楼大厦林立,研发中心、办公楼和生产厂房错落有致。
光谷生物城也是不可错过的好去处。
它专注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生物医药技术和研发成果,感受生命科学的神奇与魅力。
从基因测序到药物研发,从医疗器械到生物制药,各个环节的创新成果都在这里展示和转化。
武汉未来科技城则以其前瞻性的规划和高端的产业定位引人注目。
它聚焦于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顶尖的科研团队和创新企业入驻。
漫步在未来科技城,仿佛置身于未来世界,各种前沿的科技应用和创新理念让人眼前一亮。
这里的建筑设计独具匠心,充满了科技感和现代感,为创新者们提供了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
还有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它在汽车制造和相关产业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优势。
区内众多汽车品牌的工厂和研发中心,展示了现代汽车工业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流程。
你可以亲眼目睹一辆辆汽车从零部件组装到整车下线的全过程,感受工业制造的强大力量。
除此之外,武汉软件新城也是值得一游的地方。
它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主导产业,吸引了众多软件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企业。
在这里,你能看到软件开发人员们的忙碌身影,了解到最新的软件应用和技术创新。
这些科技园区之所以值得一游,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展示了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创新的产业模式,还因为它们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草案)》的说明

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草案)》的说明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武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0.05.21•【分类】立法草案及其说明正文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草案)》的说明一、立法背景和必要性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为将东湖高新区的发展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武汉市人大于1994年制定并通过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以下简称《开发区条例》)。
《开发区条例》自颁布以来,在确立东湖高新区的定位、规范和保障东湖高新区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东湖高新区面积不断扩大,产业聚集和创新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2009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东湖高新区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继中关村之后中国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由此,东湖高新区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肩负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
批复明确了东湖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战略定位;明确了涉及股权激励试点、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世界一流水平新型研究机构、开展政府采购支持自主创新产品、研究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政策等八个方面先行先试的措施;明确了“努力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的演化路径;明确了“将东湖高新区真正建设成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学发展试验区、先进产业聚集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成为国家重要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新创业环境一流的现代新区;成为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的宏伟目标。
为落实国务院批复,全面有序高效地开展示范区的建设,省委、省政府通过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一张图看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一张图看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简介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和江夏区之间,总面积51.8平方公里。
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华中地区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区之一。
目前已形成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的发展格局。
现状
一张图可以直观地展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现状。
从图中可以看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以园区为核心,产业为血脉,科研为支撑的立体发展格局。
其中,园区布局合理,绿化覆盖率高,建有各种较为完善的公共设施,并且交通便捷。
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包括武汉地区较为知名的华为、中兴、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等在内,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企业进驻。
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拥有大量的研发机构,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国际性科学奖项。
未来
目前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正持续推进升级,以加强核心技术的突破,形成产业升级的新动能为重点,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未来,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这两所顶尖高校,区域内将形成一批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和一批深度技术创新型企业,为整个武汉及甚至华中地区的科技发展注入强有力的新动能。
总结
随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快速发展,武汉正在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创新经济区之一。
未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将继续加强高端产业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打造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之一。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序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分析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重要维度即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从业人员数量,营业收入,出口总额等,把握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
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机构和个体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第一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现状概况 (1)第二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指标分析 (3)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 (3)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占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比重统计 (3)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同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以下均指国家级高新区企业) (7)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7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同全国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指标分析(以下均指国家级高新区企业) (11)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现状统计 (11)二、全国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占全国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11)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同全国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指标分析(以下均指国家级高新区企业) (15)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现状统计 (15)二、全国高新区企业出口总额现状统计 (15)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占全国高新区企业出口总额比重统计 (15)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高新区企业出口总额(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高新区企业出口总额(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同全国高新区企业出口总额(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图表目录表1: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现状统计表 (1)表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占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同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同全国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占全国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比重统计表 (11)表21: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同全国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高新区企业出口总额现状统计表 (15)表28: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占全国高新区企业出口总额比重统计表 (15)表29: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高新区企业出口总额(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高新区企业出口总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同全国高新区企业出口总额(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第一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现状概况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现状统计表第二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指标分析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表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表3: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占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占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比重统计表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5: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6: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7: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8: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年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总值(个)变动值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同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9: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同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10: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国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人)占总值比重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3: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4: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5:全国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6:全国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同全国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17: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从业人员数量同全国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四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指标分析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现状统计表18: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现状统计表二、全国营业收入现状统计分析表19:全国营业收入现状统计表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占全国营业收入比重统计分析表20: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占全国营业收入比重统计表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表21: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2016-2018)统计表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2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营业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表23:全国营业收入(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营业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24:全国营业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同全国营业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25: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同全国营业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五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指标分析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现状统计表26: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出口总额现状统计27:全国出口总额现状统计表表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比重统计分析表28: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万元)占总值比重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2016-2018)统计分析表29: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2016-2018)统计表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2017-2018)变动分析表30: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出口总额(2016-2018)统计分析表31:全国出口总额(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出口总额(2017-2018)变动分析表32:全国出口总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同全国出口总额(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33: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同全国出口总额(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为高新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指我国在一些知识 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 技术的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的范围包括:微电子科学和 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材料科学和 新材料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 学和生物工程技术,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 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 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 其它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高新技 术范围将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进行补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汹涌,中 国改革开放大潮澎湃,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应运 而生。 1988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2000年,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科技工业 园区; 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 产业基地,即“武汉· 中国光谷”。 2009年,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继北京中 关村后我国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武汉是中国地理位置上的中心,得中独厚。完整的拥抱 了整个长江、汉江。 武汉境内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线密集,交通发达便利。 在中国城市中其交通优势几乎无人可比,素有“九省通 衢”、“货到汉口昌”的说法。足显其区位优势。武汉 腹地广阔,居中以制。通过武汉,就可以控制整个华中 市场。而且,武汉是生长在中国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的 江汉平原之上的,农业基础好,农业、矿业资源丰富。 历史上,汉口就是有名的大都会。中国的各大商号、世 界的各大银行都在武汉设有分店。 另外,武汉又是全国公认的三大科教中心之一,市内名 校云集,科教实力领跑全国。武汉的这一切自然禀赋是 得天独厚的,是令中国许多城市羡慕不已的。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组员:王子尧、何鼎、冯辉、韩林、 王志伟、张阳阳
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 南部洪山区,江夏区境内。在武汉东湖、 南湖和汤逊湖之间,东起武汉三环线,西 至民院路,北接东湖,南临汤逊湖,面积 518.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0.6万 (2012年)。由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 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 光谷软件园、武汉软件新城,佛祖岭产业 园、机电产业园、光谷生物城等园区组成。 北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群是其科技与产 业依托的重要基础。又称中国光谷。东湖 新技术开发区内高等院校林立,有中南财 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武汉职业 技术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等58 所高等院校,100万名在校大学生;科研 机构众多,有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 科学研究院等7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
全国地位
在科技部公布的2013年全国高新区综合 排名中名列第三,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 能力名列第二; 坐拥20多所高等院校,50多个科研 院所,数十万科技人员,是全国三大智 力密集区之一; 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产 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5%,国际市场 占有率达25%; 国内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产品国 内市场占有率连续10多年保持50%左右; 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产 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国际市场 占有率达12%; 国内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 是我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 的主力军……
业务成就
截至目前,已累计注册企业2.37万家,高新 技术企业481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61家, 上市公司3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9家。涌 现了长飞光纤、光迅科技、烽火科技、凯 迪电力、武汉锐科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蒂森刻虏伯、住友、IBM、EDS、富士康、 法国电信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在光谷投 资兴业;华工科技、凡谷电子、人福科技、 维奥生物等21家公司在境外上市,光谷成 为中国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业务成就 武汉· 中国光谷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三湖六山之
间。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 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 园、机电产业园等园各具特色,2000家高新技 术企业分类聚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 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和 高科技农业竞相发展。 武汉· 中国光谷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 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 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 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 占有率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 占有率4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组成
武汉· 中国光谷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三湖六 山之间。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 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 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园各具 特色,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聚集,以 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能源环保、生物 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和高科技农业 竞相发展。
区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