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负数)教案
温度(直观的认识正、负数)优秀教案

温度(直观的认识正、负数)张红艳【主题与课时】主题:温度(直观的认识正、负数)课时:1课时【对应单元学习目标】1、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知道零既不会零上温度(正数),也不是零下温度(负数)。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或“-”)的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必要性,理解用这样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
2、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3、会用带“-”的数表示零下温度,并能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课时评价任务】完成P85练一练。
【学习过程】一.谈话引入淘气一家准备去旅行,为了准备要穿的衣服,他提前查了天气预报。
今天我们就和淘气一起去看看几个旅游城市的温度情况(板书:温度)二.结合温度情境,直观认识正、负数出示温度:这就是这几个城市的温度情况,(板书:℃)咦,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呢?(摄氏度)你了解的知识真多,对,这是最常用的温度单位:摄氏度。
(齐读)谁来当当天气预报员?(一生读信息)活动1:表示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1)这些信息你看懂了吗?完成学历案的思考1.(一生展示)从情境图中我知道,北京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下2℃,最低气温是5℃。
零下2℃表示什么意思?(比0℃低2℃)5℃表示什么意思?(比0℃高5℃)所以5℃还可以说成零上5℃。
(2)除了像这样用文字表示北京的最低气温是和最高气温还可以怎样表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吗?请看要求:①完成学历案的思考②完成后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画温度计生2:箭头向上表示零上温度,箭头向下表示零下温度生3:-2℃、+5℃比较这三种表示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就像孩子们说的,前两种表示不简便,我们统一像第三个同学那样,零上温度用这个符号表示,零下温度用这个符号表示。
北师大数学《温度》教案、说课稿

《温度》教学设计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正确读写。
2、借助温度的情境感受负数的意义,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大小。
学情分析: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是《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数的认识范畴。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的知识,并有了一定的数感,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温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负数的学习。
掌握好这一内容,为学生下节课学习用正负数表示相反的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温度。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今天外面好冷啊!我早上看了天气预报,今天渭源的气温是零下8℃—零下3℃。
同学们有没有关注天气的习惯?你理解这个温度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探究有关温度的知识。
(板书课题:温度)二、探究新知,感受温度1.质疑。
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播报气温,说明气温的单位:摄氏度(度),℃。
2.探究记录方法。
(1)写一写,画一画。
这一天北京的温度是零下2℃--5℃,如果不用文字叙述的方式来说明温度,你有什么办法表示这两个温度?(2)学生自主活动。
(3)汇报展示。
(实物投影)师:同学用这几种方式来表示北京气温,哪一种最直观、最简洁呢?(4)小结:我们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
(板书)(交代“+”读正号,“-”读负号)“+5℃”读作:零上5℃或5℃,“-2℃”读作:零下2℃。
(5)练习读、写温度。
三、认识温度计(1)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温度的记录方法,你知道用什么来测量温度吗?(2)认识温度计。
①温度计上都有什么?②温度计上的一小格表示多少?(3)观察,汇报。
(零上温度、0、零下温度)(4)零刻度线上的温度就是零摄氏度。
零摄氏度是不是没有温度?(出示课件)讲解“0℃”的规定。
4.动手操作。
(1)完成自己手中的温度计。
天气预报中的负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天气预报中的负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2.学会用零下温度表示气温低于零度;3.能够读懂并解决天气预报中出现的负数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负数的概念;2.学会如何将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四、教学准备1.教材: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2.测温器、温度计等相关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引入气温的概念;2.指出气温可以超过零度和低于零度;3.引入负数概念。
2. 教学重点1.向学生解释如何将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如-5℃、-10℃;2.给学生展示相关实物,如测温器、温度计等,让学生理解负数所表示的温度;3.通过学生的日常经验,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
3.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在银行存款、电量、温度等领域都有负数的应用;2.让学生知道负数不是“坏的”,只是一种数学概念,真正“坏的”是我们使用负数的方式。
4. 教学案例在天气预报中,有时会出现如“气温为-10℃”的情况,请问这句话表示什么意思?分析:这句话表示气温低于零度10℃,即气温为负数的温度。
5. 练习请用负数表示以下温度:1.零度以下3℃;2.零度以下15℃;3.20℃以下的温度。
6. 总结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负数的概念与应用方法进一步理解,且能够应用负数解决天气预报中的问题。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上课的表现和课后练习的反馈,可以发现他们对于负数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通过数学公式应用负数解决问题。
七、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学习进度不同的情况,可以加强较薄弱学生的理解;2.可以引入更多趣味教学元素,例如竞赛、游戏等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生活中的负数:如何用正负数描述温度变化?

数学教案-1.4生活中的负数:如何用正负数描述温度变化?一、教学目标:1、明确温度的概念及温度计的作用。
2、通过图像与实际例子了解正数、零、负数的含义。
3、掌握用正数与负数描述温度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正数、零、负数的概念。
2、掌握如何用正数与负数描述温度的变化。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启发学生对温度的认知。
问:小时候我们都是怎么度量温度的呢?回答:常见的是用体温计测量体温,用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
2、介绍温度计的作用。
“温度计是人们用来测量物体温度或环境温度的一种测量工具。
”3、通过图像让学生理解正数、零、负数的含义。
通过展示一个数轴,问学生:“数轴上的第一个数字是什么?”回答:“0。
”问:“向右数的数字是正数,向左数的数字是什么?”回答:“负数。
”通过贴纸的方式,让学生找到正数、零、负数所在的位置,并描述它们的意义。
4、引出温度的正数、负数描述方式。
通过展示一个温度计图像,让学生初步认识它的工作原理。
问:“当温度计的温度上升时,指针会向哪个方向旋转?”回答:“指针会向右旋转。
”问:“当温度计的温度下降时,指针会向哪个方向旋转?”回答:“指针会向左旋转。
”引导学生用正数、负数描述温度变化,并在数轴上展示温度的变化。
5、勾画温度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通过引用一些实际例子,探讨气温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炎热天气会让人感到疲倦,冷天气会让人感到沮丧等。
6、练习:拓展温度与数轴的联系。
在教材中出现的例子中设置一些真实的温度值,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数轴上绘制温度变化。
例如:北京一天的温度变化为-10℃、-5℃、0℃、5℃、10℃、15℃,请将这些温度值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7、习题:巩固温度表示方法。
让学生通过绘制温度变化图或写出数字的方式来表示下列温度的变化。
例如:上海一天的温度变化为15℃、16℃、14℃、12℃、13℃、11℃。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生活中的负数 温度|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生活中的负数温度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负数,认识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
3.能够计算负数的加减运算。
4.能够初步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负数的应用和数量的计算。
难点:负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具:数学课本、温度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是负数,比如欠债、温度等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2. 观看视频播放与负数和温度有关的相关视频,展示金融市场走势图、欠债、温度计等。
3. 重点学习负数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负数并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概念和性质,例如说明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教授负数的表示方法,如在数轴上表示,或使用数字和符号等。
4. 加减法计算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和规律,如减去负数等于加上正数,或者可以将减法变成加上相反数的方法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计算实践演习。
5. 温度计使用通过实物展示和温度计的使用演示,教师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温度、温度的计量单位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6. 巩固让学生进行相关习题练习,加深对负数和温度的认知、加减法的运算。
7. 课堂小结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相关知识。
同时也可通过提问形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负数和温度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观看视频、实物展示等,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负数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负数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
加减乘除常用公式的讲解,解答学生疑惑。
在最后的课堂小结中,让学生自主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小学数学《温度(认识负数)》教案

温度教学目标1、认识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读写。
2、能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3、学会计算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之间的温差。
教学重点能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难点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之间的温差计算。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数,例如: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产生了1、2、3、4……,为了表示什么没有,产生了数“0”,这些都是自然数。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数——负数。
负数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先通过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温度”来探索一下负数的产生缘由。
(板书课题)二、认识温度:(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中国政区图)1、出示谜题:朝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同学们,这句话是说中国有一个地方,早上起来天气很冷,需要穿皮袄才行;到了中午天气又变得很热,只需要穿一件薄薄的衬衣就行了;而到了晚上,天气又变得很冷,大家需要坐在屋子里烤火取暖。
你们知道这个地方是哪里吗?答案就在地图里找得到。
(新疆)2、下面我们来看看新疆某一天的温度(出示表格)。
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这一天新疆的温度分别是多少?(抽生回答,教师板书)(二)温度的读、写法:1、刚刚老师听到同学说新疆中午的温度是30℃,而晚上的温度却说的是“零下十五摄氏度”,谁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两个温度的读法不一样呢?(抽生回答)通常,我们以0℃为分界线,把比它高的温度叫做零上温度,把比它低的温度叫做零下温度。
(板书)如:30℃,因为它比0℃高30℃,所以它就属于零上温度。
我们把它写作+30℃,这里30前面的“+”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加号,而是正号,读作“正”(板书)。
30℃我们就可以读作“三十摄氏度”或“正三十摄氏度”。
一般的,我们可以把+30℃前面的正号省去不写,就写作30℃。
而-15℃,因为它比0℃都还要低15℃,所以它属于零下温度。
我们就把它写作-15℃。
这里15前面的“-”也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减号,而是负号,读作“负”(板书)。
北师版数学教案(四上) 生活中的负数

第7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1课时温度【教学内容】教材第84~85页。
【教学目标】1.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读写。
2.借助温度的情境感受负数的意义,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高低。
3.经历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温度。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在设计本节课时,我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每天都接触的天气预报这一主题,引入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从观察温度计上水银柱的高低,帮助学生理解温度的高低,体会温度高低比较的方法;在学习如何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时,从两个零上温度的比较开始,逐步过渡到两个零下温度的比较,由易到难,渐进突破。
2.在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之前,我就借助了具体形象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来帮助学生理解温度的高低。
认识了温度计之后,我先让学生比较一个零上温度和一个零下温度,再比较两个零下温度。
学生借助温度计上水银柱的高低,可以直观形象地辨别温度的高低,最后抽象比较出-17 ℃和-4 ℃的高低,使学生对温度高低的判断有了比较抽象的想法,很好地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将学习的坡度降到学生易于掌握的程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 需要加强研究课本的资源如何巧妙地利用资源。
让学生感受到使用符号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的符号感,突出“数学味”。
[再教设计] “生活中的负数”这个内容如果把握不好极易片面理解,单单强调负数而忽略另一方面。
整节课中要紧紧围绕两个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接触、认识、研究。
第2课时正负数【教学内容】教材第86~87页。
【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能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负数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负数的认识[] 1.例1。
教材通过每天都接触的气温引入负数,呈现了教室里和教室外学生利用温度计观测温度的两个场景。
在教室里学生观测到的温度是零上16?,而教室外的温度在温度计上显示的还是16?,但是这个16?是在零度以下(根据室外的情境:地上厚厚的白雪,学生正在堆雪人,也可以判断,现在是冬天。
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就可以知道外面的温度在零度以下),那么零上16?和零下16?应该怎样表示呢?零上16?用学过的数表示就是16?,零下16?则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即“-16?”,从而让学生学习负数的写法和读法。
接下来小精灵提出“‘16?’和‘-16?’的意义相同吗?”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形安排观测温度的活动(要求室内外的温度分别在零上和零下)。
活动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温度计,教师先简单介绍一下温度计的结构,要让学生学会读温度计上的数。
如果所用的温度计上既有摄氏度又有华氏度的刻度,老师还要说明它们都是表示气温的高低,在我们国家采用的是摄氏温度。
然后分组对教室里和教室外的温度进行观测,之后在班上进行交流。
在学生实际观测时,老师要在各组巡视,听听学生是怎样读数的,特别是室外零度以下的温度。
如果没有观测的条件,教师也可以制作放大的温度计教具(最好准备两个),根据例1的情境在温度计教具上拨出相应的温度,然后提出问题:“零上16?用16?表示,那么零下16?可以怎样表示呢?”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再介绍用负数表示零下16?的写法和读法,体会生活中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然后再让学生思考:“ 16?”和“-16?”的意义相同吗?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16?表示零上16?,-16?表示零下16?,它们是以0?为基准的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初步感知负数的表示方法后,教师还可以在教具上随意拨出一些温度(有零上的也有零下的),再让学生用正数或负数表示出来并说说它们的含义,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拨出感兴趣的温度再记录下来,巩固负数的读、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负数---温度》教学设计
甘州区劳动街小学高玉娟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7~8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师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生活中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的量。
教学难点:
了解负数及“0”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活动1:出示天气预报视频。
(结合每个地方的图片,播音员播报)
如:在海南三亚的图片上出示23~29℃等。
(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方,如:昆明6~15℃;拉萨-20~3℃;青岛0℃~6℃,)
师:你看到和听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生:天气预报。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情景入手,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零上,零下和0度的天气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教学做好铺垫。
】
活动2:我当小小播音员,认识温度的表示方法。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今天谁愿意来做一次小小播音员,给大家播报一下天气。
课件出示天气预报文字图片(点击城市就出现城市的天气预报):
北京-2℃~5℃, 哈尔滨-12℃~3℃,
青岛0℃~6℃,海口12℃~23℃。
生1:北京零下2度到5度;
生2:哈尔滨零下12度到3度;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担任小小播音员,模仿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播报天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
师:零下2度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比零度还要低2度。
师:5度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比零度高5度。
师:零度呢?是表示没有温度吗?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生1:是。
让其说理由。
生2:不是。
让其说理由。
此时老师引导学生了解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0℃,零上和零下温度的提问,为下一环节的让学生在温度计模型上“找温度”埋下伏笔。
】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1:观察温度计,认识正负数
师:我们已经通过天气预报了解了全国一些城市的天气情况,那么,我们是用什么来测量温度呢?
生:温度计。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仔细观察(老师出示温度计课件),小组内的同学可以观察你们手中的温度计,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先在本组内展开讨论,然后汇报结果。
学生可能会观察到的情况:
生1:我看到有很多的小格子。
生2:我看到温度计写着一些数,有0、5、10等等。
生3:我看到有一个℃。
此时师介绍“℃”的读法。
(℃是计量温度的单位,也是一种符号)
师:谁找到0℃的位置在哪里?
学生马上可以找到0℃所在的位置。
(请一名同学用温度计模型表示0℃)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大都见过温度计,但多数学生不能准确认读温度计。
所以介绍温度计是很有必要的,既让学生认识温度计,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为后面的读度数打下基础。
】
课件出示:温度计有哪些部分组成?科学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并介绍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活动2:介绍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读写法和比较大小
活动3:在书上图中标出下列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活动4:对0的再认识
师:零上温度我们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就用负数表示,是不是用正数和负数就表示了所有的温度了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不是,得出还有0℃。
师:科学家把自然状态下水刚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定为0℃。
师:那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小组同学讨论。
可能出现的情况:
生1:0是正数。
生2:0是负数。
生3:……。
对学生来说,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不管学生说出何种回答,都要求他说清楚理由,也可以组织学生辩论。
最后师生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活动5:温度计的再认识
师:温度计横着放,它还是温度计吗?你发现了什么?
可能出现的情况
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温度计(数轴)中0右边的数是正数,0左边的数是负数,再展开,突出正、负数都有无数个。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数感和渗透现代数学思想。
】
三、反馈新知,巩固练习
1、88页练一练:师:这是哈尔滨这个城市不同时间的天气情况图片(课件出示表示-5℃和-20℃的图片)。
你认为哪张图片表示的温度要高一点?
让学生说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学生会通过图片的差别判断最后得出:-5℃>-20 ℃。
②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能推理出-5℃>-20 ℃。
③学生结合温度计模型或图片,哪个点离0℃更近作出判断。
可以让生用表情和动作表演一下-5℃和-20 ℃的感受。
2、我是小判官。
(下面的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1)0度就是表示没有温度。
(2)零下温度不一定比零上温度低。
3、看图回答问题:(课件)
四、引导小结,拓宽视野(简要介绍温度中的有关知识)
太阳的表面平均温度约为6000℃。
在月球上,白天阳光直射的地方,中午温度高达127℃,夜间则降低到零下183℃。
我国夏天温度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
那里的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8.9℃;冬天温度最低的地方是漠河镇,最低达到零下52.3℃,其实,我国最冷的地方应属珠穆朗玛峰,曾用探空仪测得最低温度为零下60℃,但却无人敢常住。
五、课外作业:小调查
调查2009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深圳的气温。
你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通过小调查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六、课堂小结:
板书:温度----认识负数
最高气温5℃最低气温零下2℃
读作:零上5摄氏度读作:零下2摄氏度
写作:+5℃写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