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有关清明节教案(3篇)精选

合集下载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5篇)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5篇)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幼儿园清明节教案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幼儿园清‎明节‎教案‎教案‎一:‎‎教案前‎言:‎‎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幼‎儿园‎组织‎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我们‎奇‎怪的问‎老师‎妈妈‎,为‎什么‎还不‎到清‎明节‎,就‎要去扫墓‎呢‎?老师‎妈妈‎认真‎的给我们‎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后来‎我们‎就明‎白了‎,原‎来清‎明节‎的前‎一天也是‎一个‎节日‎呢‎!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对清‎明节‎的由‎来有‎一定的‎了解,‎让孩‎子们‎认识‎清明‎节的‎意义‎。

‎‎教案目‎标:‎‎1、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2‎、使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教案准‎备:‎‎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

‎‎教案‎过程‎:‎1‎、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凉‎鸡蛋‎等‎冷食。

‎‎‎?讲介之‎推的‎故事‎:‎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

‎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

幼儿园清明节的教研活动(3篇)

幼儿园清明节的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民俗节日。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缅怀先烈、祭奠亲人的日子,更是一个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时刻。

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我园特举办清明节主题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感恩之心。

3. 提高教师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教学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时间2023年4月4日(星期二)下午2:00-4:30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活动对象全体教师及部分家长代表六、活动内容(一)开场致辞1.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

2. 园长致辞,强调清明节的意义和活动的重要性。

(二)清明节知识讲座1. 邀请专家进行清明节知识讲座,内容包括:a. 清明节的来历和起源;b. 清明节的习俗和传统;c.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2. 教师和家长们认真聆听,做好笔记。

(三)分组讨论1. 将教师和家长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a. 如何将清明节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中?b. 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感恩之心?c. 如何提高教师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教学能力?2. 每组讨论时间为30分钟,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四)经验交流1.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和讨论。

2. 评选出优秀小组,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教学观摩1. 选取几位教师进行清明节主题教学活动展示,内容包括:a. 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b. 清明节主题活动实施过程;c. 清明节主题活动效果评价。

2. 全体教师和家长们观摩教学活动,并进行点评和讨论。

(六)总结发言1. 园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成果。

2. 邀请专家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七、活动预期效果1. 教师和家长们对清明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教学能力。

幼儿园清明扫墓安全教育(3篇)

幼儿园清明扫墓安全教育(3篇)

第1篇尊敬的家长、老师们:清明时节,春意盎然,万物复苏。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进行扫墓活动。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特此进行以下安全教育:一、活动背景及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墓地祭拜先人,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通过清明节扫墓活动,孩子们可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安全教育内容1. 交通安全(1)在前往墓地的途中,请家长和老师密切关注孩子们的安全,确保他们紧跟队伍,不离开集体。

(2)教育孩子们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排队等候,不争抢座位,不随意将头、手伸出窗外。

2. 交通安全(1)在墓地附近,请家长和老师提醒孩子们不要随意奔跑、嬉戏,以免发生意外。

(2)教育孩子们不要靠近山边、悬崖等危险区域,以免发生坠崖事故。

(3)在祭拜过程中,请家长和老师注意孩子们的动作,避免他们触碰到火源或易燃物品。

3. 环保教育(1)教育孩子们不要乱扔垃圾,保持墓地环境卫生。

(2)倡导绿色祭扫,不焚烧纸钱、香烛等,减少空气污染。

(3)引导孩子们爱护花草树木,不采摘、践踏。

4. 防火安全(1)教育孩子们不要触摸火源,不随意点燃香烛、纸钱等。

(2)在祭拜过程中,请家长和老师密切注意火源,确保火势得到控制。

(3)一旦发生火灾,要保持冷静,迅速报警并组织疏散。

5. 防溺水安全(1)在扫墓过程中,请家长和老师注意孩子们的活动范围,避免他们靠近水域。

(2)教育孩子们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嬉戏打闹,确保人身安全。

(3)如遇紧急情况,请立即报警并寻求周围成年人的帮助。

三、家长配合1. 在活动前,请家长与孩子一起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幼儿清明节安全教育记录(3篇)

幼儿清明节安全教育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人们祭祖、扫墓的重要时刻。

然而,清明节期间,由于天气渐暖,火灾、溺水、交通事故等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

为了确保幼儿在清明节期间的安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开展了清明节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 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防火、防溺水等安全常识。

三、活动内容1. 清明节来历及习俗(1)讲解清明节的历史起源,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2)介绍清明节期间的祭祀活动,让幼儿知道如何正确祭祖。

2. 清明节安全教育(1)防火安全1)讲解火源的危险性,教育幼儿不玩火、不接触易燃物品。

2)告知幼儿在祭祖时,注意用火安全,防止火灾发生。

3)提醒幼儿不要在山林、草地等易燃区域燃放烟花爆竹。

(2)交通安全1)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注意观察红绿灯。

2)告知幼儿不要在马路上玩耍,不要追逐打闹。

3)提醒家长在清明节期间,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确保幼儿出行安全。

(3)防溺水安全1)教育幼儿不要独自到河边、湖边玩耍,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2)告知幼儿在游泳时,要选择正规游泳场所,并注意安全措施。

3)提醒家长加强对幼儿的监管,防止幼儿在游泳时发生意外。

3. 实践活动(1)制作清明节手抄报让幼儿通过绘画、书写等形式,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幼儿参加安全知识竞赛,巩固所学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四、活动过程1. 开场介绍教师向幼儿介绍清明节的安全教育主题,讲解活动目的和内容。

2. 清明节来历及习俗讲解教师通过PPT、图片等形式,向幼儿讲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传统文化。

3. 清明节安全教育(1)防火安全教师讲解火源的危险性,教育幼儿不玩火、不接触易燃物品,并在祭祖时注意用火安全。

《清明》教学设计3篇

《清明》教学设计3篇

《清明》教学设计5清明教学目标:1.会认3个字,会写5个字,其中重点认识“魂”字,重点指导书写“魂”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

正确读写“牧童、遥指”词语,并注意“遥指”的“遥”。

2.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春天》)教师朗读《清明》。

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比较:纷纷之雪──大纷纷之雨──细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秋雨:“淅淅沥沥”【设计意图:揭示了春雨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

"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

"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

】“行人”“断魂”: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设计意图:通过品味“纷纷”、“行人”“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境界。

】学生齐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默读古诗,学习生字多媒体出示“欲、魂、借、酒、牧”5个生字,老师讲解“欲”字与“浴”区别来记,“酒”和“洒”区别来记。

幼儿教研活动清明节小班(3篇)

幼儿教研活动清明节小班(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使幼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小班年级组决定开展以“清明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合作能力。

3. 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 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尊敬长辈的品质。

三、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关于清明节的相关资料,制作PPT、手工制作材料等。

2. 幼儿准备:提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收集关于清明节的图片、故事等。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清明节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内容。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呢?(二)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1. 教师讲述清明节的来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2. 教师介绍清明节的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3. 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清明节习俗。

(三)手工制作1. 教师分发手工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步骤。

2. 幼儿分组合作,制作清明节相关手工作品。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四)清明节故事会1. 教师讲述关于清明节的感人故事,如《清明上河图》等。

2. 幼儿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清明节故事。

(五)清明节歌曲欣赏1. 教师播放清明节歌曲,如《清明》等。

2. 幼儿跟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肯定幼儿的表现。

2. 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家长引导幼儿了解清明节的相关知识,共同参与家庭清明节活动。

2.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阅读区投放关于清明节的书籍,供幼儿阅读。

3. 美术区:继续开展清明节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

六、活动反思本次清明节主题教研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动手、合作能力,激发了幼儿的爱国情怀。

幼儿园小班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教案幼儿园小班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确保清明节放假安全,让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假期。

2、通过此次安全教育,再次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并调动学生的力量,做到“教会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让平安铺满节日的道路。

3、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森林防火知识。

活动准备:1、课前查找森林火灾预防的一些知识。

2、搜集交通安全方面的小常识。

活动流程:一、活动引入:师: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们举行的是“生命在你手中”主题班会。

二、活动过程1、交通安全教育姚飞宇:上学、放学、假日外出等,除了步行以外,还要做公共汽车,所以,交通安全这个问题是我们必须重视的,要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要靠右边走,不要在马路上打闹、追逐。

横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没有指挥的路口,要左右观察没有来往的车辆以后,迅速安全的通过。

(2)双休日不要在骑自行车,更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

(3)乘坐摩托车是要戴安全帽,抓紧大人,不乘坐无照驾驶人员和酒后开车人员驾驶的摩托车2、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3)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4)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5)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3、看小品,议一议:(1)小品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议一议: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由小品、谈心得体会。

4、了解森林火灾的。

一些知识【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3篇]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3篇]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1活动目的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②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

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

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

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附:介之推的故事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有关清明节教案(3篇)
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
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幼儿园有关清明节教案第篇:
设计思路: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 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 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 不得而知。

于是我们班从开学就让他们接触古诗词, 幼儿对年代久远, 与他们生活毫无关系的古诗词从无所知到饶有兴趣。

因此, 特意设计了《清明》的音乐活动, 开始尝试将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在起, 让幼儿随着音乐吟诵了古诗词, 使幼儿大胆地, 富有创造性地表现自我的认识与想像。

重难点分析:
幼儿在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方面是最困难的, 他们往往能流利地背诵出古诗词, 却讲不出诗歌里面表达的是什么事情, 更无法体会诗歌的意境。

在进行教学前, 我发现我班绝大多数的小朋友都能背诵这首诗歌, 但他们对诗中描绘的意境及所传达的情感无所知。

于是, 我首先让孩子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体会其中的情绪;另外, 通过运用图画和配乐讲故事的方式将诗词的创作背景、诗词大意表现出来,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的意境, 学习在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愿意与同伴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活动准备:
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 并对清明节有定的认识。

材料准备:《清明》图片, 音乐, 纸, 颜料等。

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 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 因此我决定用音乐, 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 同时出示图片, 幼儿欣赏。

(评:在第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 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 运用图片帮助幼儿, 更上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 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 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 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 进行歌词的朗诵, 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 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 教师说前半句, 幼儿对下半句。

如, 教师说清明时节, 幼儿接雨纷纷, 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 记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 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 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 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交流欣赏: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 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附古诗: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浑。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有关清明节教案第二篇:
活动前言:
在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 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 但是小朋友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 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活动目标:
1.理解四季轮换, 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 产生进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些表达方式, 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了解节日的来历, 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

活动准备:
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照片。

活动过程:
、猜猜讲讲, 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 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年从1月开始, 从12月结束;新的年又从1月开始, 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 现在, 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年有四季, 年中, 我们从春天开始, 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 紧接着是冬天, 这之后又是春天。

年又年, 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画面三, 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些节气, 想想, 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4.小结:年从春天开始, 过了立春, 是惊蛰, 过了春分, 是---, 过了大寒, 又是立春, 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 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 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 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王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 请小朋友来找找, 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

(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 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 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 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

中国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 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

今天, 老师带来了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 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闹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墓笙歌收拾去, 万珠杨柳属柳莺。

幼儿园有关清明节教案第三篇: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清明来到, 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 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

在清明节期间, 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 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烈士的高贵品质, 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 了解传统风俗, 锻炼身体, 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 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 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 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烈士, 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 电脑课件, 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个熟鸡蛋, 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 让幼儿了解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 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英雄, 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 请家长与幼儿起立, 向英雄们行礼、默哀, 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 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 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
碰鸡蛋等), 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起玩, 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