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测试题计算及答案

声现象测试题计算及答案一、选择题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声音传播的介质?A. 空气B. 水C. 真空D. 固体2.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通常是:A. 20Hz~200HzB. 20Hz~2000HzC. 20Hz~20000HzD. 200Hz~20000Hz3.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声波的反射?A. 回声B. 隔音C. 回声定位D. 隔音墙二、填空题1. 声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________,在气体中传播速度________。
2.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声音是如何在空气中传播的?2. 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却听不到远处的闪电?四、计算题1. 已知某人在距离声源100米处听到声音的时间为3秒,求声速。
(不考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衰减)2. 若声源在水下,声速为1500米/秒,某人在水面上听到声音的时间为5秒,求声源到水面的距离。
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B二、填空题1. 最快,最慢2. 音调,响度,音色三、简答题1.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通过空气分子的振动实现的。
当声源振动时,它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振动,这些振动的空气分子又会使它们周围的空气分子振动,如此连续传递,形成声波,最终到达我们的耳朵。
2. 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是因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很远的距离,而闪电是光的一种形式,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声音,因此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四、计算题1. 声速 = 距离 / 时间 = 100米 / 3秒≈ 33.33米/秒2. 声源到水面的距离 = 声速 * 时间 = 1500米/秒 * 5秒 = 7500米。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下哪种介质不能传播声音?A. 空气B. 真空C. 水D. 固体答案:B2. 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A. 音调、响度、音色B. 音调、响度、音量C. 音调、音量、音色D. 响度、音量、音色答案:A3.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声音的音调?A. 振动频率B. 振动幅度C. 介质密度D. 介质温度答案:B4.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A. 20Hz~20000HzB. 20Hz~2000HzC. 200Hz~20000HzD. 2000Hz~20000Hz答案:A5.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在固体中传播最快B. 在液体中传播最快C. 在气体中传播最快D. 在真空中传播最快答案:A6.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利用了声音的反射?A. 回声B. 声呐C. 超声波测距D. 声音的传播答案:D7. 声音的响度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声源振动的幅度B. 距离声源的距离C. 声源振动的频率D. 介质的性质答案:C8. 声音的音色是由什么决定的?A. 声源振动的幅度B. 声源振动的频率C. 声源振动的方式D. 声源振动的强度答案:C9.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利用了声音的传播?A. 电话通话B. 广播C. 无线电波D. 音乐答案:C10.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介质的种类B. 介质的温度C. 介质的压力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答案:振动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米/秒。
答案:3403. 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______有关。
答案:振动频率4.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______有关。
答案:幅度5. 声音的音色与发声体的______有关。
答案:结构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答案: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初中

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初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下哪种介质不能传播声音?A. 空气B. 水C. 真空D. 固体2.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A. 20Hz-20kHzB. 20Hz-200kHzC. 20kHz-200kHzD. 20kHz-2000kHz3.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声音的反射现象?A. 回声B. 回音壁C. 声音的直线传播D. 声音的折射4. 声音的三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速度5.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B.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C. 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最快D.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声音的________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声波的________有关。
7. 声音的________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它与声波的________有关。
8. 声音的________是指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所具有的独特特征。
9.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m/s。
10.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___Hz到________Hz。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声音是如何在空气中传播的。
12. 请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通过电话听到远距离的声音。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声音的反射现象。
14. 描述一个实验来测量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1000m所需的时间。
16. 如果一个声音的频率为440Hz,求该声音的周期。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C4. D5. B二、填空题6. 音调;频率7. 响度;振幅8. 音色9. 34010. 20;20,000三、简答题11.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通过空气分子的振动实现的。
初二物理声学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下哪个不是声音的传播介质?A. 空气B. 水C. 真空D. 固体2. 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声音的反射?A. 回声B. 隔音C. 隔音墙D. 回音壁3. 声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速最快的是:A. 空气B. 水C. 钢铁D. 真空4.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A. 20Hz~20000HzB. 1Hz~100HzC. 200Hz~2000HzD. 10000Hz~20000Hz5. 以下哪个不是减弱噪声的途径?A. 在声源处B. 在传播过程中C. 在人耳处D. 增加噪声源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7.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米/秒。
8. 声音的反射现象可以产生______。
9.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因为真空______。
10.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12. 请解释为什么我们能通过声音判断出物体的位置。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某次声波从A点传播到B点,用时2秒。
求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
14. 已知某物体在空气中振动频率为440赫兹,求该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
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六、结束语通过本测试题,我们旨在检验同学们对初二物理声学部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积极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能力。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C4. A5. D二、填空题6. 音调、响度、音色7. 3408. 回声9. 不传声10. 20Hz~20000Hz三、简答题11.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常用于医学诊断和工业检测。
声音训练测试题及答案大全

声音训练测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声音训练中常用的方法?A. 唱歌B. 跑步C. 游泳D. 瑜伽答案:A2. 声音训练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正确的呼吸技巧?A. 腹式呼吸B. 胸式呼吸C. 深呼吸D. 快速呼吸答案:D3. 在声音训练中,以下哪个是正确的发声练习?A. 朗读B. 吹气球C. 跳绳D. 举重答案:A二、填空题4. 声音训练中,______呼吸是基础,它有助于增强声音的稳定性和深度。
答案:腹式5. 在进行声音训练时,______是提高声音清晰度和表达力的重要练习。
答案:朗读6. 声音训练中,______可以帮助放松声带,减少声音紧张。
答案:瑜伽三、判断题7. 声音训练只适用于歌手和演员。
()答案:错误8. 腹式呼吸是声音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答案:正确9. 声音训练不能帮助提高演讲能力。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0. 简述声音训练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声音训练的目的是提高个体的声音质量,增强声音的表达力和感染力,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维护声带健康。
11. 描述一下腹式呼吸的基本步骤。
答案:腹式呼吸的基本步骤包括:1) 放松身体,尤其是肩膀和颈部;2) 通过鼻子深吸气,让腹部向外扩张;3) 通过嘴巴或鼻子慢慢呼气,同时腹部向内收缩;4)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呼吸变得自然和流畅。
12. 为什么说声音训练对于演讲者来说非常重要?答案:声音训练对于演讲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演讲者提高声音的清晰度、稳定性和表达力,使演讲内容更加吸引人,同时还能减少因长时间说话导致的声带疲劳和损伤。
五、论述题13. 论述声音训练在不同职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声音训练在不同职业中都有其应用和重要性。
例如,对于歌手和演员来说,声音训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表演质量和声音的持久力;对于演讲者和教师,声音训练可以增强他们的声音表达力和清晰度,使信息传达更有效;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声音训练有助于他们保持声音的稳定性和吸引力,提高节目的观赏性。
声音测量测试题及答案

声音测量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声音的三个特性包括:A. 音高、音强、音色B. 音高、音长、音色C. 音高、音强、音长D. 音强、音长、音色2.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通常是:A. 20Hz~200HzB. 20Hz~2000HzC. 20Hz~20000HzD. 200Hz~20000Hz3. 声压级(SPL)是用来表示:A. 声源的总能量B. 声源的总功率C. 声音的响度D. 声音的强度二、填空题4.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5. 声音的频率单位是______,其符号为Hz。
三、简答题6. 请简述声音测量中的分贝(dB)是如何定义的?四、计算题7. 如果一个声源的声压级为90dB,而另一个声源的声压级为70dB,计算两个声源声压级之间的差异。
五、论述题8. 论述在不同环境中声音传播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D二、填空题4. 介质5. 频率三、简答题6. 分贝(dB)是声音测量中用来表示相对声压级或声功率级的单位。
它是以10倍的对数来表示声压或声功率与参考值的比率。
分贝的计算公式为:dB = 10 * log10(P1/P0),其中P1是待测声压或声功率,P0是参考声压或声功率。
四、计算题7. 两个声源声压级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dB = 10 * log10(P1/P2)。
将P1 = 90dB和P2 = 70dB代入公式,得到ΔdB = 10 * log10(90/70) ≈ 20dB。
五、论述题8. 在不同环境中,声音的传播特点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开阔的室外,声音可以传播得更远,但随着距离的增加,声音的强度会逐渐衰减。
在室内或有障碍物的环境中,声音会受到反射、吸收和散射的影响,导致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强度发生变化。
例如,在图书馆内,由于书架和墙壁的吸收作用,声音传播的距离会相对较短,而在体育馆内,由于空间较大,声音可以传播得更远,但可能会产生回声。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正确选项为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2.正确选项为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正确选项为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4.错误选项为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频率高。
5.不正确选项为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6.不能减弱噪声的措施为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7.正确选项为A,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所以人听不到。
8.正确选项为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9.解释错误的选项为B,马蹄声不能沿土地传播。
声现象是指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声音可以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而不是振动速度。
声音的响度、频率和音色可以反映声源的特性,如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上是指频率高。
固体也能传声,如“隔墙有耳”所说。
噪声污染已成为社会公害,减少噪声可以采取措施如禁止机动车辆鸣笛、种植草木等。
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但不能在空气中传播,只有在介质中传播。
听到物体在发声,就说明物体在振动。
马蹄声不能沿土地传播,而是通过振动使土地发声。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常有这种情况,当人还毫无发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
这是因为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
正确的选项是B.鼓面停顿了振动。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1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发声的不同。
敲击后,音叉的声音会逐渐变弱,那么是因为音叉变得越来越小。
14.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牛叫声音的音调比蚊子低,而响度比蚊子高。
15.用硬塑料片在梳子齿上划动可发出声音。
用力划比轻轻划的声音大,快划比慢划的声音高。
16.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的指标是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大小。
要保证工作和研究不受影响,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一定的分贝数。
声现象》经典测试题带答案

声现象》经典测试题带答案一、请你选一选(20×3分=60分)1.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A。
)。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声音的基本特征——音调。
音调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所以答案为 A。
2.如图1,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 )。
解析:回音壁是利用声音的反射来增强原声,所以答案为A。
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D )。
解析: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所以答案为 D。
4.我国已进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XXX、XXX、XXX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B )。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太空是真空,没有介质,所以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
答案为 B。
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B )。
解析:架设屏障能够阻隔噪声的传播途径,所以答案为 B。
6.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B )。
解析:这是一个禁止鸣笛的标志,所以答案为 B。
7.人们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A )。
解析:固体能传播声音快,所以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是利用了这一点。
答案为 A。
8.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在计时时(。
A )。
解析:计时员听到枪声同时按下跑表,所以答案为 A。
9.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测试卷(满分100分,45分钟)一、选择题(25×2=50分)1、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A.音调不同;B. 频率不同;C. 音色不同;D. 响度不同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3、关于声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控制噪声的措施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挡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来判断的;D.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4、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5、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D.可以利用B 型超声仪检查身体6、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 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7、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8、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刻消失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D、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C、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中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1、在水、铁和空气这三种介质中,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A、铁、水、空气;B、水、空气、铁;C、空气、铁、水;D、水、铁、空气。
12、我们能辨别二胡和笛子的声音,这是由于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上述三项都不同。
13、人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A、蝙蝠不会发声;B、蝙蝠发声响太小;C、发声的频率太高;D、发声的频率太低。
14、用两个金属盒,中间串上一根塑料绳,做成一个土电话,这是利用了:A 、回声;B 、空气传声;C 、固体传声快;D 、气体传声快。
15、工人甲在一很长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工人乙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A 、一次敲击声;B 、两次敲击声;C 、三次敲击声;D 、无数次敲击声16、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1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18、青年歌手大赛中有一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选手回答此问题的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19、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2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A.振幅B.音调C.响度D.音色22、如图2所示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敲击水瓶琴A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B正在播音的立体声收音机C吹着的哨子DA.它发出的悦耳声能在真空中传播B.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C.它发出的悦耳声是它的振动产生的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23、“十·一”国庆节将到,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红歌比赛,下面有关说法不对的是A、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纸盘的振动产生的。
B、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C、我们能听到幕后是小红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D、我们的欢呼声掌声尖叫声对周边居民不属于噪声24、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
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
这一现象说明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25、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
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26、今天是中考的第一天。
为了给同学们提供良好的考试环境,交通部门在考场附近的街道上设置了标志牌,如图3 所示。
目的是在_______ 处减弱_______27、某物理研究小组进行了真空是否传声的探究: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使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发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
进一步推断,当罩内完全没有空气时,声音将完全_______28、.如图4 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声音的不一样,低声细语与引吭高歌中的“高”与“低”是声音的不一样。
30、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方法。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处减弱噪声;戴上耳塞,减弱传入人耳的噪声,这是在处减弱噪声;在住宅区植树,这是在减少噪声。
31、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
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有关,响度还跟距的远近有关。
32、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
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
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33、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
剧中扮演老一辈革命家的特型演员除了要模仿扮演对象的动作形态,还得模仿他说话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4、.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
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
35、“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
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
“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____________传回地球的。
三、简述题(7分)36、晚上在家学习时,邻居放音乐的声音很大,干扰了你的学习。
为了保障你的学习,请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两种不同途径下减小干扰的方法。
四、探究题(10分)37、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他设想了A 、B 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A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一和表二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较长长短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响度较响响弱五、计算题(10分)38、一个人在峡谷中大声呼喊后听到了回声,他是在声音发出后3秒钟听到的回声,问反射声音的峭壁离发声的人多远?(当时空气的温度是15℃左右)第一章《声现象》测试卷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C D B B B B A A A C C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C C C B C B A D C D B B二、填空题26.声源、噪音27.消失(听不见)28.(1)发声体正在振动(2)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振动越快,音调越高29.音调、响度30.声源、接收(人耳)、传播过程31.快慢、振幅、声源32.音色、传播过程33.音色34.振动、空气、能量35.响度、真空、电磁波三、简述题36.声源处:劝告邻居减小音量;传播过程:关门、关窗;接收处:戴上耳塞四、探究题37.机械闹钟、A、泡沫、衣服、锡箔纸五、计算题38.已知:V = 340 m/s t =3s求:S =?解:根据V=S/t求得声音走过的总路程S = Vt = 340 m/s×3s = 1020 m∴峭壁离发声人的距离为 S1 = 1020 m/2 = 51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