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学》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课时).总结

《电工电子学》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课时).总结

1 1 1 1 R R1 R2 Rn
分流公式
+
i i1
R1
i2
R2
R2 i1 i R1 R2
R1 i2 i R1 R2
理想电流源的串联与并联:
IS1 IS2 IS3 IS
并联
IS= ISk
注意参考方向
IS= IS1+ IS2 - IS3
串联
电流相同的理想电流源才能串联,且每个恒流 源的端电压均由它本身及外电路共同决定。
想想
US
练练
在电路等效 的过程中,与理 想电流源相串联 的电压源不起作 用;与理想电压 源并联的电流源 不起作用。 is=is2-is1
KVL通常用于闭合回路,但也可推 广应用到任一不闭合的电路上。 例:列出下图的KVL方程
a + uab b - + us3 -
i1
+ us1 -
R1
i4
+ us2 -
i2
R2
uab us3 i3 R3 i2 R2 us 2 i1R1 us1
uab us3 i3 R3 i2 R2 us 2 i1R1 us1 0
导线 理想化 电源
I
电 池
灯 泡
+
_ 电源 E
R
U
理想化 元件
负载
今后我们分析的都是 电路模型,简称电路。
1-1电路中的物理量及其正方向
电路分析的主要任务在于分析求解电路物理 量,其中最基本的电路物理量就是电流、电 压和功率。
一、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表示,简称电流。
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电工基础全书知识点总结

电工基础全书知识点总结

电工基础全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电学基础知识1.1 电荷和电流电荷是原子中的一种基本粒子,带正电荷的叫正电荷,带负电荷的叫负电荷。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通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1.2 电压和电阻电压是电场的强度,通常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通常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1.3 电路原理电路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直流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方向不变,而交流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方向会周期性地变化。

电路中的电源、导线和负载是基本组成部分。

1.4 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功率公式是电路中的重要定律,可以用来分析和计算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第二章电工安全知识2.1 电击伤害电击伤害是由于人体触碰电源或电路而导致电流通过人体产生的伤害,严重时甚至可致命。

预防电击伤害的方法包括正确使用绝缘工具、穿戴防护设备和加强对电气安全知识的培训。

2.2 火灾危险电器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火灾,因此电工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正确使用防火设施和工具也是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2.3 包覆和固定电气设备的包覆和固定是保障电气安全的关键环节,包括各种绝缘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设备的安装和固定等,都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4 作业安全在进行电气设备安装、检修和维护时,要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和操作流程,避免违反操作规定和规程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电气设备3.1 开关设备包括各种常用的电气开关,如手动开关、自动开关、接触器等,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和电器设备的启停。

3.2 电气保护设备包括过载保护器、短路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等,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

3.3 变压器可以实现电压变换和功率传递,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

3.4 发电机和发电机组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发电机组则是将多台发电机连接成一个整体,用于供电系统。

3.5 电缆和线路电缆和线路是电能传输的重要通道,需要选择合适的规格和类型,保证电能的安全传输。

电工学(上册)总结

电工学(上册)总结

《电工学》上册总结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教学目的](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特点(2)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3)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并能正确应用(4)了解电功率和功率平衡的概念,了解额定值的意义(5)会计算电路中的电位[教学重点与难点] 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位,功率的计算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教学目的](1)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掌握用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3)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动态电阻的概念,了解简单非线性电阻的图解分析法[教学重点与难点]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点;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

第3章电路的暂态分析[教学目的](1)理解电路的暂态和稳态、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及在阶跃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分析方法(2)理解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 换路定则与电压和电流初始值的确定;三要素法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教学目的](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和相量表示法(2)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和相量图,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3)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瞬时功率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了解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其经济意义(4)了解串联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5)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交流电路中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阻抗的串联与并联;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计算,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意义。

第5章三相电路[教学目的](1)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2)掌握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单相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联接,了解中线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对称三相电压线值和相值的关系;对称三相负载电压和电流线值和相值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

电工学习总结

电工学习总结

电工学习总结
电工学习总结
电工学习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电工学习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电工学习总结】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电工学习总结篇1电工学习之路: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自我学习电工技术以来,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电工技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阅读书籍、观看视频和参加课程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起对电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现在,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学习电工技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实践和理论学习的过程。

我首先接触到了电路基础理论,如欧姆定律、电路分析等,这些理论知识为我后续的实践提供了基础。

接着,我开始了实践操作,从简单的电路连接开始,逐渐涉及到更复杂的电力工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如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实践操作中容易出现错误等。

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逐步克服了这些困难。

同时,我也发现了电工技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
电工技术的决心。

学习电工技术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

首先,我明白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其次,学习电工技术也让我更加自信和自豪。

我可以为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让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最后,学习电工技术也让我认识到不断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性。

总之,学习电工技术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虽然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在电工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

电路全部知识点总结

电路全部知识点总结

电路全部知识点总结一、电路的基本原理1. 电流与电压:电路中的两个基本物理量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传输的过程,表示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截面的数量。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电荷在电路中由于电场作用所具有的能量,表示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2. 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其电阻值和电流、电压之间存在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电压和电流之间满足以下关系:U = IR其中,U为电压(单位为伏特),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R为电阻(单位为欧姆)。

3. 电路的基本原理在电路中,电压驱动电流,而电流又受到电阻的阻碍。

通过这些基本原理,我们可以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分析电路中元件的特性。

二、电路的分类1. 按电流方向分类(1)直流电路:电流只在一个方向上流动(2)交流电路:电流在一个方向上不断变化2. 按电路结构分类(1)串联电路:电路中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能按照固定路径流过(2)并联电路:电路中元件并联连接,电流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流过(3)串并联混合电路:电路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连接方式3. 按电路功能分类(1)功率电路:用于传输功率的电路(2)信号电路:用于传输信号的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等以上是电路按照不同方面进行的分类方法,每种分类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的特性和其应用。

三、电路分析方法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法则。

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求解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值。

2.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用于分析电路中节点和回路的电流、电压分布情况。

通过基尔霍夫定律,我们可以在复杂电路中进行节点电压、回路电流的分析。

3. 电路分析方法除了以上两种定律外,还有许多电路分析方法,如叠加原理、替代电路法、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等。

这些方法都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各种现象。

电工学(少学时)期末复习总结

电工学(少学时)期末复习总结

解: 星形联结时UlY = 10.5kV
∴UpY
=
UlY
√3
10.5
=√3
kV = 6.06kV
三角形联结时相电压不变, UlD = UpY =6.06kV
38
L2首末端接反电路图和相量图如图所示:
U1
U 12
U 31
L1 U·31= U·3 -U·1 U·3
-U·2 U·3
U3
U 2
U 23
解:
I1 =
P1 Up
34×100 = 220 A
=15.45A
I2 =
P2 Up
45×100 = 220 A= 20.45A
I3 =
P3 Up
56×100 = 220 A =25.45A
由于白织灯为电阻性负载,电压和电流的相位相同
I·N = I·1+ I·2 + I·3
1 .4 5 0 0 5 2 .4 0 5 10 2 2 .4 0 5 1 5 0 A 20
4. 联立求解 b 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
4
例题1.7.3
试求各支路电流。
a
c
+ 42V – 6 12 I1
I2 7A
I3 +U–3X
支路中含有恒流源。
注意:
b
d
(1) 当支路中含有恒流源时,若在列KVL方程时,所选回路
中不包含恒流源支路,这时,电路中有几条支路含有恒流源
,则可少列几个KVL方程。
Ro
U OC I SC
8
(二) 诺顿定理
A
Ro
IeS
B
等效电阻 Ro 仍为相应无源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
等效电流源 IeS 为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的短路电流Isc

电工学1-3章本章小结

电工学1-3章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第一章、直流电路1、电流经过的路径称为电路。

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控制电器(开关)三部分组成。

电路通常为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状态。

2、电荷的定向移动称为电流。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大小用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的多少来表示,即tQI =,其单位为A 。

3、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在场中从a 点移动到b 点所做的功,叫做a 、b 两点间的电压。

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的某点移动到参考点所作的功,叫做该点的电位,其单位为V 。

参考点的电位等于零。

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差,即b a ab U U U -=。

4、电源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电动势的方向在电源内部由低电压指向高电位。

电动势的单位为V 。

5、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几何尺寸和材料的关系为R=SL 。

电阻的倒数叫电导。

各种材料根据其导电性能可分为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

电阻的单位为。

电导的单位为S 。

6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流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表达式为RUI =。

全电路欧姆定律:在一个闭合回路中,电流强度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中内电阻和外电阻之和成反比,其表达式为r+=R EI 。

7、电位、电压的分析与计算。

某点的电位等于从该点出发经过任意路径到参考点之间各段电路上的电压的代数和。

8、电功:电流通过负载时,电流要做功。

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电功t t t 22RU UI R I A === 。

电功的单位为J 和k W ·h 。

9、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

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电阻的电功率RU R 22I UI P ===。

电功率的单位为 W 和kW 。

电源产生的电功率等于负载消耗的电功率和电源内电阻消耗电功率之和。

10、额定值就是保证电器设备能长期安全工作的最大电压、最大电流和最大功率,分别称为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额定功率。

电工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电工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电工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电工学是电气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本文将对电工学下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和理解这一重要学科的知识。

第一章三相谐波电压与电流的计算1.1 三相电压的波形和相位关系三相电源的电压波形是正弦波,各相之间的电压波形波形相位差为120°,并且大小相同。

三相电压的有效值与线电压的有效值之间的关系是U线=√3U相。

1.2 谐波电压的计算三相电压的谐波电压可以通过傅里叶级数展开进行计算,一般根据电网的谐波特性,选择不同的谐波含量来计算。

对于谐波电压的计算,需要了解电网的拓扑结构和特性参数,一般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进行计算。

1.3 谐波电压的影响谐波电压会导致电网中谐波电流的产生,同时还会引起谐波损耗,产生谐波干扰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电网结构和选用合适的电器设备来解决。

1.4 三相不平衡电压的影响三相不平衡电压会导致电网中产生不平衡电流,同时还会引起功率因数下降,电动机转矩不均衡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一般采用对称分量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第二章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2.1 短路电流的计算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可以通过对称分量法进行计算,也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法进行计算。

对于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需要结合电网的拓扑结构和特性参数来进行计算。

2.2 短路电流的影响短路电流会导致电网设备受到过载,同时还会引起电网的故障和事故。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电网结构和选用合适的电器设备来解决。

2.3 短路电流的保护短路电流保护是保护电网设备不受到过载和损坏的重要手段。

对于短路电流保护,可以采用过流保护,零序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等方式来进行保护。

第三章电力系统的过电压计算3.1 过电压的产生过电压主要由电网中突然的负荷变化,系统故障和雷电等原因所引起。

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合理设计电网结构和选用合适的电器设备来解决。

3.2 过电压的计算过电压的计算可以采用瞬态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程数=独立节点数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节点分析法例题
用节点法求U1? (1)选参考点及节点电压变量
(2)建立节点方程
节点1: 节点2:
1 6
U1
9
Is
(1412)U2 1 7Is
补方程1: 3I1U1U2
补方程2:
I1
U2 2
(3)解方程
U1
120 7
(V)
17 .14 (V )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I
2
0 .06 ( A )
I 3 0 .02 ( A )
Ia0.02(A)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节点法要点
(1)其原理是以节点电压为变量建立节点的KCL方程 (2)步骤:(a)选参考点及节点电压为变量
(b)按规律建立节点方程 (c)解方程 (d)解其它变量 (3)难点: 电源处理 (4)特点:适合节点少,网孔多的电路
第四章 电路定理
知识点: 1. 叠加定理 (主要) 注意几点: a 首先画出分电路图 b 在分电路图中求解电压或电流 c 叠加 2. 替代定理(不作重点) 3. 戴维南定理及诺顿定理 注意几点: a 求有源一端口的开路电压或短路电流 b 求相应无源一端口的等效电阻 c 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或诺顿等效电路在求解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Req
u i
第三章 线性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知识点: 1.支路电流法(不作重点)
2. 回路电流法(包括网孔电流法) 注意几点:

出现无伴电流源时的解决办法

出现受控源时的解决办法
3.节点电压法 注意几点:
出现无伴电压源时的解决办法 出现受控源时的解决办法 注意电流源与电阻串联支路的特殊点
(2)建立网孔方程
网孔1:I1 2Ia
网孔2: 1 I 1 0 ( 1 0 1 0 2 0 0 ) I 2 0 0 2 I 0 3 0 1 2 0 4
网孔3: 2I 0 2 (2 0 0 30 )0 I3 0 2
补方程:Ia I3
(4)解其它变量
I1 0 .04 ( A )
(3)解方程
《电路理论》 课程总复习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直流电路分析知识结构(1-4章)
分析对象 I,, u, p, w
时域元件
时域拓扑约束
电阻,电感,电容,电源 基尔霍夫定律
经验法 简单电路分析
串/并/混
规范法 复杂电路分析 支路电流/ 网孔(回路)/ 节点
主要定理 叠加/替代/戴维南-诺顿/最大功率传输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1. 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
i 元件(支路)吸收功率
+
u
p=ui
或写为 p吸 = u i

2. u, 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
i
元件(支路)发出功率
u
p=ui
或写为 p发 = u i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知识点3: 电路元件
1.电阻元件: (1) 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
uRi
(2) 电阻的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 u –Ri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网孔法要点
(1)其原理是以网孔电流为变量建立网孔的KVL方程 (2)步骤:(a)选网孔电流为变量
(b)按规律建立网孔方程 (c)解方程 (d)解其它变量
(3)特点:适合节点多,网孔少的电路
方程数=网孔数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网孔分析法例题
用网孔法 求Ia ?
解:(1)选网孔电流为变量
(3) 电阻的功率(总是吸收的)
2.理想电压源: (a) 电源两端电压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b) 通过它的电流是任意的,由外电路决定。
3.理想电流源: (a) 电源电流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b)电流源两端电压是由外电路决定。
4.受控电源(VCCS、CCCS、VCVS、VCVS)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i
R
i
R
+
u

+
u

u = Ri
u = –Ri
(3) 元件或支路的u,i通常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以减少公式中负号,称之为关联参考
方向。反之,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i
i
+
u

+
u

(4) 参考方向也称为假定方向、正方向,以后讨论均在参考方向下进行,不考虑实际方 向。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知识点2.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表达式和计算
串联 电压源串联 电流源与任意子电路串联
并联 电流源并联 电压源与任意子电路并联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分析方法小结
(2) 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转换 (有伴电源)
i
i
R
is= vs / R
v vs
vR
is
(a)
(b)
(3)含受控电源的等效转换
原则上与独立源的等效变换相同处理
(4)求不含独立源的二端网输入电阻
2. 电源的等效变换 2.1 理想电压源与任何元件的并联 2.2 理想电流源与任何元件的串联 2.3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互换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直流电路分析方法小结
1. 等效电路 两个二端网络,N1 与 N2 , 不管内部结构如何, 只要其端极上的伏安特性完全相同,则称它们 对端极而言是等效的
4.最大功率传输
一 个 实 际 电 源 模 型 ( Uo 、 Ro ) 向 负 载 RL 传 输 能 量 , 当 且 仅 当 RL= Ro时电,路电才工可学每获章最小结大功率Pm。
知识点4: 基尔霍夫定律
3 I
例10 图示电路中求U和I。 (I=-2A,U1=-6V,U=5V) 4A
U1
3V 2A
U
2V
+ +-
例11 求开路电压 U。
5
3I2
10
I2 5
-
5
-
+
+
U=? -
U=-2V
2I2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第二章 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知识点: 1. 电阻的等效变换 1.1 电阻的串并联等效 1.2 电阻的—Y 变换 1.3 含受控源的无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输入N中只含电阻,可以利用电阻的串并联公式以及Y、△等 效互换公式求端口的等效电阻。
• 若N中除电阻外,还包括受控源,常用端口加电源的办法 (称为外施电源法)来求等效电阻:加电压源u,求电流i。 (注意:必须设其端口电压u与电流 i为关联参考方向),则定 义电路N的等效电阻为
第一章 电路元件与电路定律
知识点: 1.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2.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计算 3.电路元件特性 4. 基尔霍夫定律及推广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知识点1: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1)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任意假定的。分析电路前必须标明。
(2) 参考方向一经假定,必须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 (包括方向和符号),在计算过程中不得任意 改变。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符号也不同,但实际方向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