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页PPT

合集下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PT课件

非手术治疗
• 3.抗凝治疗:抗凝药物具有降低机体血凝功能,预防血栓形成、 防止血栓繁衍,以利静脉再通。通常先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分子量小于6000)静脉或皮下注射,达到低凝状态后改用维生 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扣分,对于初次、继发于一过性危险因 素者,至少服用3个月;对于初次原发者服药6--12个月,或更长 时间。
非手术治疗
• 4.溶栓治疗:静脉点滴链激酶(SK)、尿激酶 (UK)、组织型纤容酶原激活剂(t--PA)等,能 激活血浆中的纤维酶原,成为纤溶酶,溶解血栓。
非手术治疗
出血是抗凝、溶栓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且剂量的个体差异很大,应 严密观察凝血功能的变化: • 凝血时间(CT):不超过正常(8--12s)的2---2.5倍; • 凝血酶时间(TT):不超过60s(正常16--18s); • 凝血酶原时间(PT):不超过对照值1.3--1.5倍; •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2.0--3.0; • 纤溶治疗时,尚需测定纤维蛋白原,不应低于0.6--1.0g/L(正常
治疗
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取栓两类。
非手术治疗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适当使用利尿 剂,以减轻肢体肿胀。病情允许时,着医用弹力袜 或弹力绷带后起床活动。
非手术治疗
• 2.祛聚药物:如阿司匹林、右旋糖酐、双嘧达莫 (潘生丁)、丹参等,能扩充血容量、降低血黏度, 防治血小板聚集,常作为辅助治疗。
2.根据临床病程演变分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随 着病程的延长,从急性期逐渐进入慢性期。根据病程可 以分成以下四型:
1)闭塞型:疾病早期,深静脉腔内阻塞,以下肢明显肿胀和肿痛为 特点,伴有广泛的浅静脉扩张,一般无小腿营养障碍性改变。
2)部分再通型:病程中期深静脉部分再通。此时肢体肿胀与胀痛减 轻,但浅静脉扩张更为名血,或呈曲张,可有小腿远端色素沉着出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课件详解演示文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课件详解演示文稿
腿深静脉血栓,但有时原发于髂股静脉或 髂静脉。产后妇女、骨盆骨折、盆腔手术 和晚期癌肿病人易发生。病变发生在左侧 下肢深静脉较右侧多2~3倍。这可能是由 于左侧髂总静脉的行径较长,部分左髂部 总静脉腔受右髂总动脉压迫的缘故。偶尔 也可能由于左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交界处 存在先天性网状畸形。
第27页,共68页。
第3页,共68页。
静脉壁的损伤
•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 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 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 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 形成。

第4页,共68页。
静脉壁的损伤
•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 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 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 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 形成。
第8页,共68页。
血液高凝状态
• 月时达最高峰,其雌三醇的量可增加到非孕时的1000倍。 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同时妊娠末期体内纤 维蛋白原也大量增加,致使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后再加卧 床休息,使下肢血流滞缓,从而有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倾向。 单纯血流滞缓不足以产生本病,有时伴有血管壁的损伤, 如直接损伤、慢性疾病或远处组织损伤,产生白细胞趋向 性因子,使白细胞移向血管壁。同样,内皮细胞层出现裂 隙,基底膜的内膜下胶的显露,均可使血小板移向血管内 膜,导致凝集过程的发生。
第21页,共68页。
• 病变部位和临床症状
第22页,共68页。
• 根据静脉血栓的部位不同,可出 现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 ,现分别叙 述如下:
第23页,共68页。
第24页,共68页。
• 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 虽然小腿深静脉是术后最易发生血栓的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科普宣传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科普宣传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科普宣 传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症状与诊断 预防与治疗 生活贴士 总结 参考资料
引言
引言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引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是什么?
症状与诊断
症状与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症 状有哪些? 如何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诊断?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症状与诊断
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来确认诊断?
预防与治疗
预防与治疗
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有 哪些?
预防与治疗

生活贴士
长期坐姿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的影响及如何改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日常 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生活贴士
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弹力袜?
总结
总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疾 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可以 有效避免并改善病情。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注意预防措 施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 常重要。
总结
如有任何疑问或症状,请及时就医进行 诊断和治疗。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根据相关医学资料整理而成, 具体内容请以医生或专业人士 的建议为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PT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PT
有无血栓、血栓部位、范围、形成时间和侧支循 环情况,而且常被用来鉴定其他方法的诊断价值
治疗
(1)一般处理 (2)抗凝治疗 (3)溶栓治疗 (4)手术治疗
一般处理
(1)卧床休息:减少因走动使血栓脱落而发生肺栓塞的
机会,切忌按摩挤压肿胀的下肢。卧床时间一般在 2周左右。
(2)抬高患肢:使患肢超过心脏平面,有利于血液回流,
丛内均有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全下肢明 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肌层 均有压痛,皮肤苍白,常伴有体温升高和脉 率加速(股白肿 )。如病程继续进展,肢体 极度肿胀,对下肢动脉造成压迫以及动脉痉
挛,肢体缺血(股青肿 )。表现为患肢剧
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 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和静脉性坏疽。
病因
(2)静脉壁损伤 :正常静脉内皮细胞层提供最
佳抗血栓表面。在内皮细胞的覆盖物中,含有大 量的肝素,因此它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并能防 止血小板的黏附。静脉壁损伤可造成内皮细胞脱 落及内膜胶原裸露,引起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 质释放,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导致血小板聚集, 粘附,形成血栓。
病因
(3)血液高凝状态:常见于妊娠,产后或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根据病程演变分型
(1)完全闭塞型:疾病早期,深静脉腔内阻
塞,以严重的下肢肿胀和胀痛为特点,伴有广 泛的浅静脉扩张,一般无小腿营养障碍性改变。
(2)部分再通型:病程中期,深静脉以闭塞
为主,伴有早期再通。此时,肢体肿胀与胀痛 减轻,但浅静脉扩张更明显,或呈曲张,可有 小腿远端色素沉着出现。
只有极少的红细胞
(3)混合血栓:最常见,包含白血栓组成头部,板
层状的红血栓和白血栓构成体部,红血栓或板层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预防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预防PPT课件

DVT 诊断流程→
DVT威胁来临之前的预防
指南:DVT预防方法
• 预防方法 1、基本预防:尽早下床活动、腿部抬高练习等。 2、物理预防:推荐与药物预防联合应用 – 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梯度压力弹力袜
9
• 预防方法 3、药物预防:
DVT预防方法
低分子肝素(LMWH) 普通肝素(UFH)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应用方便, 口服1次/日,
低危/中危
DVT高危因素:
• 内因
Age >40 脑卒中 肾病综合症 血栓栓塞史 充血性心脏病 糖尿病 肿瘤 严重感染
• 外因
手术 /外伤 骨折 长期卧床 口服避孕药 吸烟(每天20 支以上) 深静脉置管
临床表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三种类型: • 中心型 • 周围型 • 混合型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对存在中度DVT风险并排除外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应采 用LMWH或者UFH预防。 • 对存在DVT高风险的患者,应采用LMWH预防。
• 对具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或已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 阿司匹林能有效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但是目前更多报道 阿司匹林对预防DVT无显著意义。
一般治疗:
DVT治疗
1.绝对卧床,抬高患肢2O°-30°,膝关节屈曲15°, 禁止按摩患肢,注意保暖 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血栓脱落, 导致肺栓塞 3. 鼓励其多饮水,2000~3000 ml

DVT 预防 药物预防的绝对禁忌症:被证实的活动性大出血和致命性
出血。
• 药物预防的相对禁忌症:临床可疑但无法证实的出血。
• 机械预防的绝对禁忌症:双下肢创伤、皮肤/肌肉/骨移 植、肢体手术。 • 机械预防的相对禁忌症:不能耐受。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抗凝:通过抑制体内凝血过程中的部分环节制 止血栓形成和蔓延,但对已经形成的血栓没 有作用。常用药物肝素和双香豆素类。一般 先用肝素后改用双香豆素类。应用肝素的标 准为抗凝血时间超过正常值2倍。双香豆素 类多选用华法林。
溶栓: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达到溶栓的目的。临床上
常用的药物有链激酶和尿激酶。尿激酶应用较广 泛,通常8万单位溶解于5%葡萄糖250-500ml 中静脉滴注,每日两次,疗程7-10天。发病一周 内,溶栓治疗效果确切,病程超过一个月后疗效 明显下降。
概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 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 脉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 其是下肢静脉,又以左下肢最为多见,男 性略多于女性。
病因
v 血流滞缓:血流滞缓是造成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a.静脉淤血后造成局部组织缺氧,导致凝血酶集 聚;b.细胞破坏后释放血清素和组胺可诱发血栓 形成;c.手术或重病卧床,长时间行走、乘车船、 产程过长等都可使血流滞缓。
浅静脉曲张:是浅静脉血栓形成后的激发代偿 反应。如果血栓累及深静脉主干,特别是髂 -股静脉段,腹股沟的浅静脉曲张。
全身反应:静脉血栓形成后均会引起程度不同 的全身反应,体温升高,心率增快,白细胞 计数增高等。体温一般不超过38.0℃,有 些起病急促,疼痛剧烈,数小时内整个患肢 出现肿胀,体温降低,发绀,足背动脉搏动 减弱或消失。肿胀肢体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 的丢失,严重者可导致休克。
DVT的诊断
根据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DVT 的诊断一般不难,对临床可疑病例则需进一步特 殊检查来明确诊断。常用的检查手段有以下三种:
v 多普勒超声检查
v I125纤维蛋白原摄入检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症状
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 - 肿胀、局部疼痛、发热等
症状
注意事项: - 若出现下肢肿胀等症状,应尽快就
医。
预防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 - 加强运动 - 注意饮食健康 - 定期检查等
预防和治疗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 - 药物治疗 - 牵引术 - 溶栓术等
结论
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血栓 性疾病。
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论
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咨询医生 的意见。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科普知识PPT课件
目录 简介 症状 预防和治疗 结论
简介
简介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血栓性
疾病,主要发生在下肢深静脉中。
简介
什么是血栓? - 血栓是由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纤维蛋
白等凝血物质形成的固体血块。
简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 - 长时间坐卧不动 - 大量使用荷尔蒙避孕药 - 肥胖 - 高龄等

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pt课件

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pt课件

防措施的DVT发生率为66.67%,采取预防措施后DVT发生
率为15.28%。结论:骨科大手术后易发生DVT,患者年龄越
大、手术时间越长DVT发生率越高。采用基本预防与机械预
防和药物预防相结合是降低骨科大手术后VTE发生率的有效
途径 本主摘自现代医药卫生07年第四版精选ppt
28
No
Image
精选ppt
深静脉血栓 DVT
精选ppt
1
概述
定义:血栓是流动的血液在血管
(动脉或静脉)腔内或心腔内发生I 不正常凝固,形成血凝块,堵塞 血管腔,导致血管内血流明显减 少,甚至完全中断的一组疾病。
精选ppt
2
精选ppt
3
原因 :(1)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或淤滞:
围术期卧床制动;术中体位扭曲;静脉曲张病史等。 (2) 血液高凝状态: 围术期“脱水”状态;麻醉及创伤后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3) 静脉壁损伤: 术中使用止血带、手术机械操作,中心静脉置管等
6
临床表现
1)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只有3-6%的深静脉血
栓有明显临床症状,与栓子的大小和位置有关) a.患肢肿胀发硬、疼痛、压痛活动后加重。 b.皮肤温度和颜色的改变:皮肤温暖且发红,
也可能是苍白色或 青紫伴皮温降低 c.足背,胫后动脉博动减弱或消失,出现静脉性
坏疽. d.但大部分症状轻微表现为疼痛和腓肠肌
发生肺栓塞PTE的处理
★ 支持性护理:生命体重的监测,高流量氧气吸 入,建立静脉通道 ★ 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减少搬动和翻身 ★ 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精选ppt
21
DVT的预防
基本预防
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
手术 抬高患肢 止血带 适当补液 功能锻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