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PPT
合集下载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课件

入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血管彩超等相关检查, 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变化情况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与疏导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疏导不良情绪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进行疏导,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 面对疾病。
04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改变生活方式
戒烟
增加运动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刺激血管收缩 ,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增加深静脉 血栓形成的风险。
长期久坐或缺乏运动的人群,血液循 环不畅,容易形成血栓。建议每天进 行适量的有氧运脂肪含量较高,脂 肪细胞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 ,影响血液流动,增加血栓形成的风 险。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栓可能会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部,导致 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
其他器官疾病
深静脉血栓形成还可能对其他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如肾静脉 血栓形成导致肾衰竭等。
对生活质量的的影响
活动受限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导致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定期筛查与预防性治疗
高风险人群筛查
对于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高风险的人群,如长期卧床、慢性病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血管彩超等检查,以便早期发 现血栓。
预防性抗凝治疗
对于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高风险的人群,医生可能会开具预防性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量肝素等,以降低 血栓形成的风险。
预防性药物的使用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降脂药物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血管彩超等相关检查, 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变化情况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与疏导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疏导不良情绪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进行疏导,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 面对疾病。
04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改变生活方式
戒烟
增加运动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刺激血管收缩 ,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增加深静脉 血栓形成的风险。
长期久坐或缺乏运动的人群,血液循 环不畅,容易形成血栓。建议每天进 行适量的有氧运脂肪含量较高,脂 肪细胞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 ,影响血液流动,增加血栓形成的风 险。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栓可能会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部,导致 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
其他器官疾病
深静脉血栓形成还可能对其他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如肾静脉 血栓形成导致肾衰竭等。
对生活质量的的影响
活动受限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导致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定期筛查与预防性治疗
高风险人群筛查
对于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高风险的人群,如长期卧床、慢性病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血管彩超等检查,以便早期发 现血栓。
预防性抗凝治疗
对于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高风险的人群,医生可能会开具预防性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量肝素等,以降低 血栓形成的风险。
预防性药物的使用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降脂药物
《深静脉血栓评估》课件

预防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估预 防措施的效果。
对于接受预防性治疗的患者,应定期 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血管造影 等,以直观地了解血栓形成的情况和 预防效果。
可定期进行血液检测,检查凝血指标 和D-二聚体等指标,了解血栓形成的 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凝血指标 和D-二聚体含量。
影像学检查
进行超声检查或静脉造 影,以明确诊断。
诊断标准
症状
下肢肿胀、疼痛、压痛等。
实验室检查
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或凝血指标异常。
体征
下肢皮肤温度升高、颜色改变、浅静脉曲张 等。
影像学检查
超声或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血栓形成。
04
深静脉血栓治疗
非手术治疗
对于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 、感染等,需要进行及时处理和预防 。
05
深静脉血栓预防
预防措施
机械预防
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弹力 袜等机械装置,通过周期性的加 压和减压,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减少静脉淤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
药物预防
对于存在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 患者,如长期卧床、大型手术、 恶性肿瘤等,可考虑使用抗凝药 物如华法林、低分子量肝素等,
临床表现
总结词
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和皮肤温度升高。
详细描述
患肢肿胀是DVT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患肢的周径明显增加,皮肤紧绷,可伴有浅静脉曲张。疼痛是 DVT的另一常见症状,多为胀痛或酸痛,行走时加重。皮肤温度升高也是DVT的表现之一,患肢皮肤 温度高于对侧肢体。此外,还可能出现局部压痛、皮下静脉扩张等症状。
《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尿激酶较常用。
出血是抗凝、溶血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且剂量的个体差异很大,一旦出现出血并发症应及时予
相应处理。
.
11
DVT的治疗
非
常作为辅助用药,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多主张小剂
抗血小板治疗 量应用,100mg qn。
手
术
治
·通塞脉片:改善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浓、黏、凝、聚
疗
中医治疗
状况。 ·维脑路通:抑制血小板,防止血栓形成作用。
右侧髂总动脉慢性跳动的压缩力可以在左侧髂 总静脉周围发展出纤维束性结构,导致静脉流出道 狭窄。缩小的通道容易使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并往 往导致侧枝血管形成。
.
4
三大因素:
血管壁的损伤
DVT
血流缓慢
血液高凝状态
.
5
DVT临床表现和体征:
DVT的临床经过往往比较隐匿,约80%的 DVT病例无临床症状,尤其是远端DVT形成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血栓形成,包括
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肌肉静脉 窦)、腘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 脉。以左下肢多见。
.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好发于左侧机制:
相对于几乎是垂直上升延续至下腔静脉的右侧 髂总静脉,左侧髂总静脉上升时更趋向横向方向, 而且右侧髂总动脉还要从左向右跨过左侧髂总静脉。 在左侧髂总静脉上行过程中,正好位于右髂总动脉 的后方和腰椎和骶骨岬的前方。
·静脉超声:无异常。 ·静脉造影:所有深静脉无充盈缺损。 ·静脉阻抗体积描记法:在大腿部位袖带加压
并排气减压后静脉回流无异常。无创检查,特异性低, 阴性预测值97%。
.
8
DVT的处理:
1.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出血是抗凝、溶血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且剂量的个体差异很大,一旦出现出血并发症应及时予
相应处理。
.
11
DVT的治疗
非
常作为辅助用药,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多主张小剂
抗血小板治疗 量应用,100mg qn。
手
术
治
·通塞脉片:改善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浓、黏、凝、聚
疗
中医治疗
状况。 ·维脑路通:抑制血小板,防止血栓形成作用。
右侧髂总动脉慢性跳动的压缩力可以在左侧髂 总静脉周围发展出纤维束性结构,导致静脉流出道 狭窄。缩小的通道容易使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并往 往导致侧枝血管形成。
.
4
三大因素:
血管壁的损伤
DVT
血流缓慢
血液高凝状态
.
5
DVT临床表现和体征:
DVT的临床经过往往比较隐匿,约80%的 DVT病例无临床症状,尤其是远端DVT形成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血栓形成,包括
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肌肉静脉 窦)、腘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 脉。以左下肢多见。
.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好发于左侧机制:
相对于几乎是垂直上升延续至下腔静脉的右侧 髂总静脉,左侧髂总静脉上升时更趋向横向方向, 而且右侧髂总动脉还要从左向右跨过左侧髂总静脉。 在左侧髂总静脉上行过程中,正好位于右髂总动脉 的后方和腰椎和骶骨岬的前方。
·静脉超声:无异常。 ·静脉造影:所有深静脉无充盈缺损。 ·静脉阻抗体积描记法:在大腿部位袖带加压
并排气减压后静脉回流无异常。无创检查,特异性低, 阴性预测值97%。
.
8
DVT的处理:
1.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PPT课件

其他疾病影响
如糖尿病、肥胖症、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以及吸烟、高龄等不良生活习惯,也 可能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03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
Chapter
早期活动和锻炼
早期床上活动
在术后或卧床期间,患者应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如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等,以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尽早下床活动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尽早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 久坐。
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壁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
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抗磷脂综合征 等,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雌激素、避 孕药等,可能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易于形成血栓。
血管壁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血管疾病可 能导致血管壁损伤,进而引发血栓形 成。
遗传因素和其他疾病影响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深静脉血栓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1-09
目录
• 引言 • 深静脉血栓的成因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家庭护理指导
01
引言
Chapter
深静脉血栓的定义和危害
深静脉血栓(DVT)定义
深静脉血栓是指在深静脉内形成的血液凝块,通常 发生在下肢的深静脉中,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 。
危害
深静脉血栓可能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引发肿胀、疼 痛、皮肤变色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血栓可能脱 落并随血流进入肺部,引发肺栓塞,这是一种危及 生命的并发症。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降低发病率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深静 脉血栓的发病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和 医疗负担。
深静脉血栓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引发疼痛、肿胀等症状。通过预防 ,可以减少这些症状的发生,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如糖尿病、肥胖症、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以及吸烟、高龄等不良生活习惯,也 可能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03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
Chapter
早期活动和锻炼
早期床上活动
在术后或卧床期间,患者应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如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等,以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尽早下床活动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尽早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 久坐。
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壁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
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抗磷脂综合征 等,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雌激素、避 孕药等,可能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易于形成血栓。
血管壁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血管疾病可 能导致血管壁损伤,进而引发血栓形 成。
遗传因素和其他疾病影响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深静脉血栓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1-09
目录
• 引言 • 深静脉血栓的成因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家庭护理指导
01
引言
Chapter
深静脉血栓的定义和危害
深静脉血栓(DVT)定义
深静脉血栓是指在深静脉内形成的血液凝块,通常 发生在下肢的深静脉中,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 。
危害
深静脉血栓可能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引发肿胀、疼 痛、皮肤变色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血栓可能脱 落并随血流进入肺部,引发肺栓塞,这是一种危及 生命的并发症。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降低发病率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深静 脉血栓的发病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和 医疗负担。
深静脉血栓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引发疼痛、肿胀等症状。通过预防 ,可以减少这些症状的发生,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抗凝:通过抑制体内凝血过程中的部分环节制 止血栓形成和蔓延,但对已经形成的血栓没 有作用。常用药物肝素和双香豆素类。一般 先用肝素后改用双香豆素类。应用肝素的标 准为抗凝血时间超过正常值2倍。双香豆素 类多选用华法林。
溶栓: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达到溶栓的目的。临床上
常用的药物有链激酶和尿激酶。尿激酶应用较广 泛,通常8万单位溶解于5%葡萄糖250-500ml 中静脉滴注,每日两次,疗程7-10天。发病一周 内,溶栓治疗效果确切,病程超过一个月后疗效 明显下降。
概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 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 脉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 其是下肢静脉,又以左下肢最为多见,男 性略多于女性。
病因
v 血流滞缓:血流滞缓是造成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a.静脉淤血后造成局部组织缺氧,导致凝血酶集 聚;b.细胞破坏后释放血清素和组胺可诱发血栓 形成;c.手术或重病卧床,长时间行走、乘车船、 产程过长等都可使血流滞缓。
浅静脉曲张:是浅静脉血栓形成后的激发代偿 反应。如果血栓累及深静脉主干,特别是髂 -股静脉段,腹股沟的浅静脉曲张。
全身反应:静脉血栓形成后均会引起程度不同 的全身反应,体温升高,心率增快,白细胞 计数增高等。体温一般不超过38.0℃,有 些起病急促,疼痛剧烈,数小时内整个患肢 出现肿胀,体温降低,发绀,足背动脉搏动 减弱或消失。肿胀肢体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 的丢失,严重者可导致休克。
DVT的诊断
根据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DVT 的诊断一般不难,对临床可疑病例则需进一步特 殊检查来明确诊断。常用的检查手段有以下三种:
v 多普勒超声检查
v I125纤维蛋白原摄入检查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PPT课件

处理
穿弹力袜、抬高患肢、药物治疗等,严重者需手术治疗。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避免破损和感染。
06
深静脉血栓的健康教育
宣传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血栓形成
01
详细解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如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
和血管壁损伤。
并发症
02
阐述深静脉血栓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肺栓塞、深静脉功能不
全等,以引起患者重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1-08
目 录
• 引言 • 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 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及处理 • 深静脉血栓的健康教育
01
引言
深静脉血栓的定义和危害
深静脉血栓(DVT)定义
深静脉血栓是指在深静脉内形成的血液凝块,通常发生在下肢的深静脉中,但 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通过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可周期性地对下肢进行加压和减压,从而促进下 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药物预防
抗凝药物
对于高危患者,医生可给予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 等,以降低血液凝固性,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需注意 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
血小板抑制剂
如阿司匹林等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从 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需注意过敏反应及出血风险等 副作用。
肥胖
肥胖患者体内脂肪堆积过 多,可能压迫静脉血管, 导致血液流动缓慢。
血液高凝状态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血液高 凝状态,如抗凝血酶缺乏症、蛋
白C缺乏症等。
疾病因素
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可能 导致血液成分改变,使血液处于高 凝状态。
穿弹力袜、抬高患肢、药物治疗等,严重者需手术治疗。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避免破损和感染。
06
深静脉血栓的健康教育
宣传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血栓形成
01
详细解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如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
和血管壁损伤。
并发症
02
阐述深静脉血栓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肺栓塞、深静脉功能不
全等,以引起患者重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1-08
目 录
• 引言 • 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 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及处理 • 深静脉血栓的健康教育
01
引言
深静脉血栓的定义和危害
深静脉血栓(DVT)定义
深静脉血栓是指在深静脉内形成的血液凝块,通常发生在下肢的深静脉中,但 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通过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可周期性地对下肢进行加压和减压,从而促进下 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药物预防
抗凝药物
对于高危患者,医生可给予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 等,以降低血液凝固性,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需注意 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
血小板抑制剂
如阿司匹林等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从 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需注意过敏反应及出血风险等 副作用。
肥胖
肥胖患者体内脂肪堆积过 多,可能压迫静脉血管, 导致血液流动缓慢。
血液高凝状态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血液高 凝状态,如抗凝血酶缺乏症、蛋
白C缺乏症等。
疾病因素
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可能 导致血液成分改变,使血液处于高 凝状态。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ppt (1)精选全文

Thrombus血栓
Valves静脉瓣
Leg without T.E.D. Stocking 不使用T.E.D. 压力带
Increase of venous blood flow 增加静脉血液流动
Leg with T.E.D. Stocking 使用压力带
锻 女 纸 判 踏 秃 媒 惫 颅 怪 兄 相 惯 鱼 利 飘 浑
03
预防措施
三大防栓措施
基础预防
防栓措施 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
首 柬 刚 驳 爸 她 慨 净 非 澡 鄙 掺 纬 装 奢 皇 港
防栓措施
1.基础预防 (1)保护下肢静脉 (2)早期功能锻炼 (3)有效抬高患肢: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度---30度。 (4)正确补液 (5)卧床期间多饮水1500ml/L,进食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戒烟酒。 2.物理预防 (1)踝泵运动 (2)梯度压力袜 (3)各类型充气压力泵 3.药物预防 利伐沙班片 低分子肝素钙钠注射液
缩),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有效抬高患肢: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度---30度。 .正确补液:术中和术后适度补液,避免脱水,血液黏度增加。 .饮食护理,卧床期间多饮水1500ml/L,进食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戒烟酒。
砸 桌 痛 邱 锻 苑 浊 中 图 怨 转 潭 舀 橙 萌 誊 边
防栓措施--物理预防
形成原因
血栓形成三要素--Virchow 三联症
团结 奉献 求实 进取
血流缓慢
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
血管壁损伤
高凝状态
樊 超 炕 颊 徽 筑 串 馏 底 惭 符 饭 切 儒 簧 训 缕
血栓的常见原因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 措施-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深静脉血栓形成概述 • 预防措施 • 护理措施 • 治疗与康复 • 预防与护理的注意事项
01
深静脉血栓形成概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定义与特征
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 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 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溶栓药物
溶栓药物可以溶解已经形成的血 栓,恢复静脉通畅。常用的溶栓 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等。
03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 法林等,抑制血栓形成和 扩展。
溶栓治疗
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 链激酶等,溶解已经形成 的血栓。
抗血小板治疗
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等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 ,预防血栓形成。
足底泵可以通过周期性的充气和放气 来模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促进下肢 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积。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可以对下肢 进行周期性的加压和放松,模拟肌肉 的收缩和舒张,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减少血液淤积。
药物预防
抗凝药物
抗凝药物可以抑制血栓的形成和 发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常 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低分子 量肝素等。
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
肥胖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 风险。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血栓形 成的风险。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影 响血液循环,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戒烟 限酒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机械预防
弹力袜
足底泵
穿弹力袜可以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压力 ,减少血液淤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 成。建议长时间坐立或卧床的患者穿 戴弹力袜。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深静脉血栓形成概述 • 预防措施 • 护理措施 • 治疗与康复 • 预防与护理的注意事项
01
深静脉血栓形成概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定义与特征
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 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 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溶栓药物
溶栓药物可以溶解已经形成的血 栓,恢复静脉通畅。常用的溶栓 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等。
03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 法林等,抑制血栓形成和 扩展。
溶栓治疗
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 链激酶等,溶解已经形成 的血栓。
抗血小板治疗
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等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 ,预防血栓形成。
足底泵可以通过周期性的充气和放气 来模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促进下肢 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积。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可以对下肢 进行周期性的加压和放松,模拟肌肉 的收缩和舒张,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减少血液淤积。
药物预防
抗凝药物
抗凝药物可以抑制血栓的形成和 发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常 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低分子 量肝素等。
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
肥胖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 风险。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血栓形 成的风险。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影 响血液循环,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戒烟 限酒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机械预防
弹力袜
足底泵
穿弹力袜可以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压力 ,减少血液淤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 成。建议长时间坐立或卧床的患者穿 戴弹力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壁
血液成分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分标题一
分标题二
分标题三
添加标题
DVT临床表现
站久后疼痛肿胀更 为明显,浅静脉明 显曲张足靴区伴有 广泛性的色素沉着, 湿疹和溃疡
下肢重垂不适,浅 静脉曲张,踝部轻 度肿胀
Patient s hav in g receiv ed p rophy lac ti c o r c urat iv e the rapy before diag nosi s (el igib le pat ients N= 3, 361)
20%
17%
15%
10%
8% 6%
7%
5%
0%
Prior pophylaxis Asian countries Prior treatment Non-Asian countries
绝对卧床,并抬高患肢15-30度,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采用患肢远端浅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达到血栓部位,增加局部
的药物浓度 严禁按摩,推拿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大,导致腹压 突然增高致血栓脱落 避免碰撞患肢,翻身时动作不易过大
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饮食,忌食辛甘肥厚之品,以免增加
背景
深静脉血栓(DVT)
致死性PE
A
所有致死性PE病例在死亡前 得到诊断的不足一半
B
约80% DVT病例无临床表 现
DVT
DVT的形成机制
缓慢
血流
破损
改变
高凝 状态
三个因素中,单一因 素较少致病,常常是2 个或3个因素的综合作 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 成,而其中血液成分 改变导致高凝状态是 最重要的原因
DVT治疗
无严重出血 口服Vit K 无明显出血停药1-2次,监测, 口服Vit K中和,使INR在 24小 时内下降
INR轻度高 于预期值
INR ≥5
INR 5-9
INR显著升高
无出血,减 量或暂停药 物,INR降低 后重新开始
停药,Vit K1 10mg 静推,输 注新鲜冰冻血浆,浓缩凝血酶 原复合物,重组VIIa因子,12 小时后重复Vit K1 10mg 静推
机械性预防(GEC & IPC)
• 间歇充气压力泵(IPC) DVT减少69% • 梯度压力袜(GEC) DVT减少50-60%
弹 力 袜
DVT发作后2年内,推荐使用踝部压力达到30~40mmHg的 弹力加压袜 上肢DVT伴有持续水肿和疼痛的患者,建议使用弹力绷 带以缓解症状
DVT急性期的处理
开始 低分 子肝 素治 疗
机械 措施
弹力袜 功能锻炼 气压泵
药物
阴性 肝素 华法林 阿司匹林
超声检查 阳性 继续低分子 肝素治疗
阳性
阴性
疑似血栓形成
临床随访
否
5-7天后重复超声检查
是
脉冲多普勒检查
阳性
开始低分子肝 素治疗
阴性
临床随访
谢谢
1 1 1 1 1 -2
≤0为低度;1-2分为中度;≥3为高度
DVT诊断标准流程
DVT可能性评估 低度可能 D-二聚体检测 中、高度可能 超声检查
阳性
超声检查 阳性 诊断成立 阴性 排除诊断
阴性
排除诊断
阳性
诊断成立
阴性
影像学检查
阳性
诊断成立
阴性
排除诊断
深静脉血栓标准流程
预防
改变生 活方式
控制血压 血糖 血脂 戒烟 控制体重 运动 多饮水 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
DVT的溶栓治疗
手术取栓
系统溶栓
DVT
经皮机械取栓 导管直接溶栓
DVT的溶栓治疗
治疗目的
(1 ) 短期目的:防止肺栓塞; 迅速恢复静脉 通畅性, 减轻肢体的肿胀与疼痛; 阻止病情 进展,预防股青肿和静脉性坏疽的发生
(2)远期目的:早期迅速清除血栓后, 可以保 护静脉瓣膜的结构与功能, 免遭血栓机化造成 不可逆损害, 解除静脉回流障碍, 防止导致下 游静脉高压和远端瓣膜的继发性损害, 以预防 或减少血栓形成再发
血液黏度加重病情 每班测量大腿周径,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皮肤颜色,温度变化
预防最严重并发症:肺栓塞
外科患者 DVT的危险分级及发生率%
DVT PTE
近端 临床性 致命性
危 险 度
低危 <40岁,较小的外科手术(30 min 以内),无其他危险因素,长期卧 床 中危 有危险因素的较小手术; 40~60岁 ,无危险因素的非大手术;<40岁,无 危险因素的大手术
DVT诊断
下肢周径的测量方法
大腿:髌骨上缘10cm 小腿:髌骨下缘15cm
DVT诊断 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
DVT诊断
超声表现
DVT诊断
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
DVT诊断 DVT的辅助检查
(五)磁共振静脉造影
(六)多排螺旋CT静脉造影
DVT的治疗 治疗
DVT治疗
抗凝治疗在DVT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 抗凝药物是治疗DVT的最重要的药物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华发林 –新的抗凝药物 • fondaparinux Xa抑制剂 • ximelagatran 抗凝血酶药物
40~80
10~20
4~10
0.2~5
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
病史及临床表现 评分
肿瘤
瘫痪或近期下肢石膏固定 近期卧床>3天或近4周内大手术 沿深静脉行走的局部压痛
1
1 1 1
双下肢水肿 与健侧相比,小腿周径>3cm DVT病史 凹陷性水肿(患肢) 浅静脉侧支循环(非静脉曲张) 与下肢DVT相近或类似的诊断
DVT临床表现
当血栓继续滋长、 繁衍,全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
表现全下肢明显肿、剧痛,
股白 肿
股三角、腘窝、小腿肌层都 有压痛,伴体温升高,脉搏 加速的现象
使整条患肢深静脉 系统全部处于阻塞
状态,同时还引起 动脉强烈痉挛
股 青肿
表现下肢动脉血供障 碍出现足背动脉、 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进而小腿及足背出 现水泡皮温明显降 低呈青紫色
DVT治疗 低分子肝素(LMWH)
1980年由Holmen首先报道 分子量4000—6500D 能特异性地与抗凝血酶Ⅲ结合,不受血浆蛋白的影响,低剂量LMWH即能 发挥出色的抗凝活性。 半衰期较长,为UFH的2—4倍 皮下注射,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90~99%。可根据体重调整剂量,不需要 实验室监测,即使在门诊治疗也非常安全。 出血危险性小,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 < 1% 尚未发现有骨质疏松不良反应 持续用药7—10天 建议用量0.1ml/10kg q12h
目录
1 2 3 4 5
DVT的定义及背景 DVT的形成机制
DVT的表现及诊断
DVT的治疗及预防 DVT的SOP
是指在某些情况下, 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 并阻 塞静脉腔, 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的临床症状,多发生于 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E) 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是一个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在我 国长期以来,绝大多数PE被误诊、漏诊,是"猝死"的重要原
小腿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4
0.2
<0.01
10~20
2~4
1~2
0.1~0.4
高危 >60岁或有危险因素的非大手术; 40~60岁之间,有危险因素(既往VTE 病史,肿瘤,高凝状态)的大手术
极高危 >40岁,既往有VTE病史的大手术 ;髋、膝关节置换术,髋部骨折手术,重 度创伤,脊髓损伤
20~40
4~8
2~4
0.4~1.0
定义
深静脉血栓(DVT)
因之一
背景
深静脉血栓(DVT)
肺栓塞(PE)
住院患者大约 1% 死于PE 90% PE患者血栓来自下肢静脉 80% PE患者起病时无临床症状 2/3 PE患者死亡在2小时内发生
沉寂的 “杀手”
背景
深静脉血栓(DVT)
美国每年约有50万人患此病,我国尚无统计数字,但并 不少见。静脉血栓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 主要原因是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治疗费用高昂 另外,首次发病之后一年内1/10以上患者再次复发。许 多患者出现身体衰弱如下肢慢性肿胀、疼痛以及下肢溃疡
住院患者DVT患病率
患者类别
内科患者
普外手术 妇产科手术 泌尿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DVT患病率 %
10-20
15-40 15-40 15-40 15-40
脑卒中
髋/膝关节置换手术 创伤 脊髓损伤 ICU
20-50
40-60 40-80 60-80 10-80
在亚洲国家,DVT的预防明显低于西方
足靴区皮肤色素沉 着,皮下组织纤维 化,但尚无溃疡久 站后可出现胀痛, 患肢中度肿胀
重度 轻度
中度
临床表现
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是下肢DVT的三大症状
根据下肢肿胀的平面可初步估计静脉血栓的上界
一般小腿中部以下水肿病变在腘静脉 膝以下水肿疼痛为股浅静脉 大腿中部以下水肿为股静脉 臀部以下水肿为髂总静脉 双侧下肢水肿为下腔静脉 疼痛多为坠痛或钝痛,浅静脉曲张多为慢性期侧支循环建立的表现
DVT的预防
• 改变生活方式 :避免肥胖、多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及航空旅行、戒烟
•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和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 • 早期下床活动,指导功能锻炼 • 机械措施 • 药物 穿加压弹力袜,气压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