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美之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诗歌语言鉴赏教案

诗歌语言鉴赏教案

诗歌语言鉴赏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教学总结、教学计划、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说课稿、好词好句、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teaching summaries, teaching plans, teaching experiences, teaching reflections, lecture n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lesson plans,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诗歌语言鉴赏教案诗歌语言鉴赏教案(精选10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歌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

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
主题:恋情说 \悼亡说 \伤唐室残破说 \自伤身世或自叙平生说
(朦胧隐晦)
课堂示例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 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 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 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 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直率的船家女形象。
二、阅读李白的《横江词(其一)》人道横江
好,侬道横江恶。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 阁。回答问题: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叙:这首诗多用口语,自然流畅,朴实无华。 析:一二名句“人道”、“侬道”,纯用口语, 生活气息浓烈。 三四句用语夸张,想象奇特,焕 发着积极浪漫主义的光彩,语言明朗率真。 评: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 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 ,胸襟开阔。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 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 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 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 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明快简洁-- 像一幅线条简洁的淡墨山水
8、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
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 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 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生动形象: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 感人至深。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
朦胧隐晦
含蓄隽永 (婉转缠绵):曲径通幽,情调缠 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课堂演练
春怨 金昌绪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 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 夜雨寄北(李商隐) 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分析 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闺意献张水部 (唐)朱庆馀
以新妇自比,以 却话巴山夜雨时。 新郎比张,以公 婆比主考,写下 了这首诗,征求 张籍的意见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高适的悲壮苍凉
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在诗歌的格局上都 比较狭小,又皆喜在诗中绘声绘色地描写穷 愁之态, )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 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 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 情感和崇高的价值。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 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分析
如杜甫的《登高》:
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分析
焚书坑 (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讽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愚蠢行为, 偏离了方向,整错了对象。 这首诗叙述秦始皇以为焚烧百家 著作,使老百姓变得愚昧,就可以 天下太平,巩固子孙万代的帝王基 业。结果适得其反,一统天下的秦 朝,不是亡于〝竹帛烟销(焚书) 〞,不是亡于〝关河空锁(险固失 势)〞,而是亡于〝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秦朝最后亡于不 读书的刘邦和项羽之手,极具讽刺 意味。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分析
附:婉约细腻 此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 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腻,细如抽丝。 多出现于婉约派词作中,如: 雨霖铃 李清照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 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 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古诗词鉴赏之形象语言篇

古诗词鉴赏之形象语言篇

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例组1:织简答析案下三面要这首点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一 、

1、当明年确万诗里中觅的封侯诉形,衷象匹情是马什戍么梁陆;州游。关河梦断何处,
形 •尘2暗、旧结貂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象 鉴 赏
• 3、胡指未明灭形,象鬓的先秋意,义泪是空什流么。(此生思谁想料内,容心和在观天山, 身 注点:老态沧沧度洲洲,。)水作边者,的古情时感隐、者所理居想之、地追。求陆、游品晚年性居等于)
、 形 象 鉴
2、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 心理关键字词,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 境)、情节。(鉴赏依据)

·
例: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物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
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 快清新,有如民歌。通过自问自答
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
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直率的 船家女形象。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自然特点
寓意
象征意义
曾柳
未黄而狂 飞花蔽天
仗势狂傲 遮天蔽日
倚势猖狂 得志一时的小人
曾逐春风 美好快乐 自伤迟暮 李柳 秋蝉斜阳 肃杀凄凉 老来沉沦

语文诗歌鉴赏(通用18篇)

语文诗歌鉴赏(通用18篇)

语文诗歌鉴赏语文诗歌鉴赏(通用18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诗歌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诗歌鉴赏篇1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2分)(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4分)答:(1)友人相无言,只是凝视着银青烟。

(2)精于炼字,巧用衬托。

“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语文诗歌鉴赏篇2知识点1.鉴赏人物形象型【得分技法】第一步,简要概括人物形象的总体特点;第二步,联系诗歌中表现这一形象特点的内容加以分析说明;第三步,分析诗歌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因或意义,如抒发了作者何种思想感情,对表达诗歌主旨有什么作用等。

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李白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王历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从题目来看,诗人是嘲笑王历阳不肯饮酒。

大雪纷飞,正是饮酒的天气,王历阳“不饮杯中酒”的行为,让陶渊明也会笑死。

陶两明喜欢饮酒,常戴头巾,抚琴自乐,宅边有五棵柳树。

诗歌借陶渊明来嘲笑王历阳“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刻画了王历阳追慕陶渊明却徒有虚名的形象。

【答案】王历阳是一个追慕陶渊明却徒有虚名的人,表面上以陶渊明为榜样抚琴、栽柳、戴头巾,可是喝酒不痛快。

“浪”“虚”“空”三字用得巧妙,传达出嘲讽及激将之意,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冲天豪气。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
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 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12)悲慨。 特点: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
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 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 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 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 平。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 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五、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①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 快清新,有如民歌。②“何处住”, “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 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 ③烘托出一个朴素率真的船家女形象。
二、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试赏析这首诗“清新明快”的语言 风格。
答案: ①本诗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 到荷池上渴望得到凉爽,恰遇“细草 摇头”,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 ②后两句写天气炎热得连荷花也躲 在叶底不愿露面,化静为动,富有动 态美。 ③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调 活泼有趣,语言清新明快,写的是热, 透露出的却是无限“清爽”之情。
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
(9)奔放。 特点:直率有气势。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
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 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 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 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
(11)幽默讽刺。 特点: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
命题探究及解题对策 1﹒鉴赏语言风格的题型有何特点?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3)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此题有 时要结合炼字或句式等特点来回答)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教案)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教案)

诗中有真味乃需细品评——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类型。

2.通过典型的语言风格类题目,归纳该类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

3.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2、3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道是“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

一首好诗,就像一道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总是让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那么,如何才能领略到一首好诗的佳境、真意和妙趣呢?关键在一个“品”字。

品什么呢?品“妙语”,品“风格”。

说到诗歌语言,从命题的角度来讲,大致可以分为炼字、炼句、语言风格三类。

而考查诗歌语言风格这类题目失分情况较为严重,究其原因是同学们思路缺乏条理性,答题缺少规范性,常常遗漏要点。

二、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语言风格类型。

2.通过典型的语言风格类题目,归纳该类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

3.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三、检查课前预习指出下列诗歌的语言风格。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清新自然)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含蓄隽永)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平淡自然而含蓄隽永)4.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清新自然)5.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平实质朴)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清新自然)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清新雅致、清新自然)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含蓄委婉)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清新自然、多用口语)10.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诗歌鉴赏之语言

诗歌鉴赏之语言
精品课件
2、注意诗词中省略部分,用想象和联想 去填补留下的空白。
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所以要 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到 的一种题目。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 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陆游 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 散关”,又如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 桥霜”,全部是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 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 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 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
(3)表颜色的词:
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
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 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 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 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 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 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 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析: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蒸”写出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 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 的气势,极为有力。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析: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
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一个“疏”字, 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极富诗情。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3、特殊词:
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 找到它们:
(1)叠词:
作家借助语言本身的音韵、节奏抑扬顿挫来传达 生活中的音响,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美之诗歌鉴赏
发表时间:2016-10-11T14:18:11.90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6年5月作者:傅泉松
[导读] 中国的古典诗歌不仅优美,而且拥有丰富的内涵。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西昌学院南校区 615000
前言
中国的古典诗歌不仅优美,而且拥有丰富的内涵,不仅能够激发读者丰富的情感,使之发生跌宕起伏的变化,而且能够使读者在理解感悟与吟咏诵读时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使读者尽可能多地感受中国语言文化的深厚蕴,于耳濡目染之间了解和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与悠久历史。

本篇文章着重讲解如何鉴赏诗歌,如何领会意境,提高品位,培养鉴赏能力,体会中华语言之美。

曾经有人这样问过我们该当如何地生存呢?于是就有人给过这样的答案“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这是多美富有诗意的唯美的答案了。

那么我们就这句最具诗意的回答展开我们的研究讨论如何发现语言美,如何鉴赏诗歌。

第一章如何鉴赏诗歌
想要了解鉴赏诗歌首先我们得了解什么是诗呢。

文学定义为:“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现下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诗里面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凝练,在和谐的程度和节奏的上特别鲜明,它所用的语言和散文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鉴赏诗歌。

1.1细读精读慢读用心去感受诗歌塑造的形象。

阅读诗歌是首先要求我们就是要细读精读慢读的用心去感受是个索要塑造的形象以及诗歌所要表达的心情,“吟哦讽诵”应是我们走进一首诗歌的唯一路径。

赏析诗歌,就应反反复复地读,仔仔细细地读。

在诗歌中寻找、感受诗的鲜明的形象,并领会作者蕴含的感情。

1.2、朗读诗歌细细品味思考诗歌所不表达的意境。

好的诗歌必有好的意境。

每首诗歌的意境,都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也就是作者心中所抒发的“情”与现实生活中的“物”有机统一后,经过提炼升华,能引人进行充分想象的艺术空间的审美化境
1.3读诗歌时要多联想多方探寻诗的价值。

只有在读诗歌的时候多方位的思考才会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与感情,就像俗语说的,惟有知人论世,才能评说诗歌价值。

假如读者对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社会习俗、以及诗人的生活遭遇和思想倾向、创作道路等有所了解,那么会更有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

第二章鉴赏诗歌的方法
2.1鉴赏诗歌借助诗词题眼的方法
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许多诗歌,一看诗歌的标题就大体可以让读者了解到诗歌丰富的内涵和全诗的感情基调。

例如杜甫的古诗《春夜喜雨》,题眼中的“喜”字就基本上奠定了全诗载欣载喜的感情基调,尽管在全诗中喜字没有露面,但“喜”意从诗意中透漏出来。

所以,鉴赏诗歌首先要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
2.2、鉴赏诗歌可以借助主旨句鉴赏诗歌
什么是主旨句呢,其实所谓的主旨句就是诗歌中能充分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写作目的的句子。

在表情达意上,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常常把它放在诗词的后半部分。

2.3鉴赏诗歌要学会借助常见文化意象
这里所说的“常见文化意象”是指古代诗歌中作者采用的富有固定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的景或物。

比如“爱莲说”中的诗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都是靠物来比喻人抒发作者的感情。

第三章如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鉴赏诗歌,能够领会意境,提高我们的品位,培养我们鉴赏诗歌的能力,简单概括地说,主要有三步
3.1首先鉴赏诗歌我们要读懂诗,我们鉴赏一首诗歌的第一步就是要能够读懂它。

如果读不懂,那么鉴赏也就无从谈起,我们要读明字意,要读明白每个字的含义,达到字字落实的地步。

比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瘦”字,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那么就无法透彻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第二步就是读懂典故,对诗词中所用典故要弄明白。

鉴赏诗歌中的有些诗词,不用典故,读者们阅读的障碍相对来说要小些;但是有些诗歌,运用典故较多,而且运用得颇为巧妙,如果弄不清楚,仅仅从字面上理解读懂,但是很难正确解读其中的内涵。

例如,高山流水的故事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

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

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手。

不理解这个典故,就不能很好理解二人的感情。

第三步就是读明意象,就是弄清诗歌中作者所选意象的代表。

所谓意象,是诗歌中用来寄托诗人情感的具体可感的客观物象。

诗歌本身是含蓄、凝练的艺术,作者的情感往往不是在诗歌中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就是借助意象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

3.2其次鉴赏诗歌我们要读透诗,读透诗歌这是我们鉴赏古典诗词的第二步。

在这一步上,我们要做到四会,分别是要求读者会“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是用于古典诗词鉴赏,主要指要了解诗词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这里的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也包括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及同时代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等。

要求我们会“沿波讨源”,就是指会根据诗中的线索去探究作品之源乃至作者的师承之源等。

会挖掘意境意境,是研究诗歌中重要美学范畴之一。

我们要鉴赏诗歌,关键要会挖掘其意境。

会鉴别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

”在鉴赏古典诗词时,会就同题目或同题材的作品加以比较,辨别其异同,品评其高下,这对读透作品是极为有利的。

可进行思想与艺术性的全方位的比较,也可着重就诗词的主旨、意象、章法、技巧、风格等其间一两个要素加以比较,说明其特点,道尽其妙处。

等。

3.3鉴赏诗歌我们要读化诗,读化诗歌这是我们鉴赏古典诗词的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也就是说我们要对一首诗歌进行解读,不
能仅仅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与其意境的挖掘等层面上,而是对作品能烂熟于心,将作品的意境化为鉴赏者心中的境界,并能以其独特的角度、别具一格的语言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古诗《春夜喜雨》唐杜甫
古诗词《爱莲说》宋周敦颐
古诗词《醉花阴》宋李清照
《古代诗歌鉴赏相关知识和技巧》宜昌七中宋正武
《如何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松原市长岭县第四中学马翠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