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

合集下载

深泽直人读后感

深泽直人读后感

深泽直人读后感深泽直人啊,这个人可有点意思。

读完和他有关的东西,就感觉像是突然被人敲了一下脑袋,然后恍然大悟:“哦,原来东西还能这么设计!”他的设计理念就像是一阵清风,吹进了我这个以前对设计有点懵懂的脑袋里。

他老是强调“无意识设计”,一开始我还迷糊呢,啥叫无意识啊?难道是闭着眼睛瞎设计?后来才明白,这是一种超级高级的设计思路。

就好比我们平常下意识去做的那些动作,他把这些动作和设计的产品联系起来了。

比如说那个带凹槽的雨伞,下雨天我们总是习惯把雨伞靠在墙边,那个凹槽就完美地贴合墙角,不会东倒西歪。

这设计真的是绝了,他就像是看透了我们生活中的小习惯,然后把这些习惯融入到设计里,让产品变得超级贴心,好像这个产品从一开始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似的。

深泽直人的设计还特别注重简洁。

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简单得让人觉得这就是本质。

他不会为了设计而设计,而是真正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

就像他设计的那些家居用品,看起来普普通通,但一用起来就特别顺手。

不像有些设计,看起来酷炫,实际用起来却很麻烦。

他的设计就像是那种低调的高手,默默地在那里,但是只要你用了就离不开。

而且他的设计还让我觉得设计不是那么高高在上的东西。

以前总觉得设计是艺术家们在工作室里捣鼓出来的艺术品,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

但是深泽直人把设计拉回到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他的作品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每天都要用的那些东西里。

这就告诉我们,设计其实就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更方便,不是那种只能放在博物馆里供人观赏的东西。

总之呢,深泽直人就像是一个设计界的魔法师,他把生活中的那些平凡的瞬间和不起眼的习惯变成了一个个充满智慧的设计。

他让我看到了设计真正的魅力所在,也让我以后看待身边的东西都多了一种不一样的眼光,会忍不住想:“这里要是按照深泽直人的思路来设计,会不会更酷呢?”。

无意识设计中的“以人为本”

无意识设计中的“以人为本”

设计艺术Design art 55理念。

在设计过程中为减少互动障碍创造条件,最终提供出一种人性化、通俗化舒适便利的设计。

一、什么是无意识设计(一)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首次提出无意识设计理念的是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他将自己所理解的可供性概念贯穿到自己的设计中,这个理念可解释为:将无意识的行为转化为可见之物。

这个理念也可称为“直觉设计”。

直觉是一种基于人们长期经验下本能存在的下意识反应,是一种不以个人及他人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

在进行设计创作时,深泽直人将人的潜意识行为视为原始驱动力,他称其为“设计溶入行为”,是一种沉浸式考量问题的方式。

他认为好的设计会自然而然、不突兀地融入人们的行为中,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中,而不是大脑过分运作后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是把心灵喻为一座冰山,代表意识的是浮出水面的小部分,而隐藏在水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

他认为,只有少部分意识在控制人的言谈举止,而主宰人运作的是大部分的潜意识,其对人作出反应具有主导作用。

深泽直人的设计理念中对无意识部分的注重,就如同弗洛伊德“冰山理论”中讨论的潜意识最深层次的本我部分,一种对人潜在需求的探寻。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能主动地对人的性格、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

二、设计中的“以人为本”(一)“以人为本”的设计设计行为从来都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创造活动,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实施创意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

有目的地研究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求;有意识地发现事物的本质,以功能主义为核心发挥其作用。

许多人会误认为设计师是那些能够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的人,但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得出的是往往一些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

乔布斯曾说:“设计不仅仅是外观,而是用户体验,关键在于用起来怎么样。

”真正的设计一直都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行为。

设计与工匠不同,不能仅仅满足于可知的需求,还应该致力于发现和引导潜在的需求,而这种潜在的需求就是深泽直人所提出的无种运用适合手段满足需求,具有“人性化”的行为活动。

不只是设计-深泽直人与无意识设计

不只是设计-深泽直人与无意识设计

不止是设计——有关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关心深泽直人作品的人,多半会知道他的“无意识设计”,亦或“直觉设计”。

若单是从“无意识”的概念,来谈“无意识设计”,乏味至极。

“无意识设计”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无意识。

网上有关深泽先生的资料,充斥着相同的内容。

而我,试着用产品说话,从心理的角度,以比较小的切入点,谈谈我心中的“无意识设计”。

一切源于对细节的关注认真拜读了大师的作品,的确是被他的简洁但不简陋的设计所倾倒。

在他的作品里,你绝对看不到“披着华丽外表空壳”的设计,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次深度的思考,出于“设计让生活更美好”的初衷。

而这些思考的背后,源于对细节的关注。

“无意识”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中,是指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

这些本能,欲望被压抑成无意识是因为社会标准不容许它得到满足。

而艺术家,则是把这些欲望转移,在艺术中得到。

或许这里说的“无意识”指的是潜意识,但异曲同工的,这里都是把这些“无意识“转移到艺术或设计之中,深泽也是如此。

“无意识”并不是真的没意识,而是指我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但还没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而深泽关注的,正是我们所忽略的有关“无意识”的种种细节。

当我们无意识的往伞上挂我们的包而经常滑落时,他却注意到了,并且设计了有往下凹槽的雨伞;当我们无意识的经常乱搁置遥控器而总找不到,他也注意到了,并且设计了药膏管状的遥控器;当我们无意识的拿着小石子把玩时,他又注意到了,并且把此特性和手机的关合联系起来,设计了ishicoro手机;当我们无意识的削着土豆皮,他还是注意到了,把此融入W11K手机的设计,唤起我们的童年回忆------而在产品的设计上,他更是对“细节”一丝不苟。

那个著名的加湿器,就因为“合模线”这一细节的去除,成就了经典,让产品成了工艺品;而“三宅一生”的TWELVE手表,去除了数字,把表盘这一细节做成了12边形,让整体简洁,与众不同。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也造就了他的设计理念,并且持之以恒。

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的理论剖析及操作指南

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的理论剖析及操作指南

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的理论剖析及操作指南(此篇文章由马克笔设计留学原创首发,禁止一切商用目的的转载和引用!)本文预设你对于深泽直人和他的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 design)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们不会单纯欣赏和分析什么是无意识设计,那样的文章千千万,我们要做的是在剖析无意识设计背后思考角度的基础上,帮助你建立一点点无意识设计的方法论。

1.深泽直人和他的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 design)-“Interacting with a design should be like walking…”用户与设计的沟通,应当如同你走路一般。

这个是我看到的深泽直人对于自己设计理念最好的诠释。

确实,我们天天走路,但我们却很少思考应该如同走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思考,我们的潜意识会帮助我们思考,在走路的时候,我们的脚,我们的腿和我们的眼睛会对周边环境做出判断并做出反馈。

调料盒,拿起这个小鼓槌,不晃几下浑身难受当你手持这样的雨伞和手袋,不用思考也会把袋子卡在坑里如同水果一般的果汁MUJI 经典的CD Player,如沐春风般的音乐体验与开关体验如果你以为这仅仅是一个赏析文,那就错了:2.什么是无意识设计在设计时,深泽直人将人的潜意识行为视为驱动力; 他称之为“设计溶入行为”,因为好的设计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我们的行为中,并被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方式中,而没有思考的负担。

很多小伙伴会存在误解,认为设计师是那些能够创造性提出解决方案的人,但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往往得出的是一些感动自己或迷惑自己的方案。

真正的设计师是能够观察和理解周遭世界、用户行为以及心理,并以此产生突破的人。

仔细分析,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可以分成如下三个角度:A. Action Affordance 动作与功能可见性B. Action Stimulation 动作的激发C. Emotion Stimulation 情绪的激发动作与功能的可见性,指的是用户能够非常容易地理解和领会产品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去降低用户的学习和认知成本;动作的激发指的是当用户要完成一个动作的时候,潜意识的层面就足够反馈所需要的回应,思考一下“走路”的例子;而情绪的激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用户情感的刺激,这里与“移情设计”有类似的地方,主旨都是要去在情感层面与用户产生互动。

探析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

探析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
意 识 举 动 中 发 现 新 鲜 的 设 计 创 意 , 解 决 人 在 实 际 生 活 中 的 并
问题 。
面 的东西 , 比如 , 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 , 秘密 的 想法 和恐惧等 。“ 无意识 ” 我们 知道 自己需 要某 些东 西 , 是
但 还 没 意 识 到 自己到 底 想 要 什 么 , 我 们 经 常 忽 略 的 有 关 “ 是 无
非常关注人们无意识的行为。 深 泽 直 人 曾举 过 一 个 有 趣 的 例 子 ( 图 1 品设 计 领 域 , 户 的 需 求 并 不 都 是 明 确 的 , 时 具 有 用 有
含糊性 、 内隐性 和动态性 的特点 , 用户通 常很难 明确地提 出甚 至感知 。这就有赖于设计 师采 取系统科 学 的方 式 ( 心理学 、 如 行 为学 、 人机 工程学等 ) 对用户 的潜 在心 理需求 进行 觉 察和 ,
意识” 的种种 生活细节 。随着人 们对无 意识现象研 究 的深 化 , 无 意识在认识 和实践 中的作 用机制 日益得到科 学的认识 和应 用。无意识作 为人类各种 尚未得到满足欲望的信息储存 库 , 通
过 各 种 信 息 的 自动组 合 , 显 意 识 的相 互 作 用 , 成 了 人 们 认 与 构 识 活动 、 足 欲 望 的 重 要途 径 。 满
图 1 带 槽 伞 架
很 大的开发潜质 , 它善于发 现事物 的发展趋势 , 并可 以从少数
事 例 中 总结 一 定 的 规 律 , 们 甚 至 会 产 生 功 能 之 外 的 隐 性 人 需求。“ 意识设计 ” 不是一 种全新 的设计 , 是关 注一些 无 并 而
深 泽直人 在设计 产 品时 , 了重视产 品设计 的 细节给 人 除

深泽直人读后感

深泽直人读后感

深泽直人读后感深泽直人这个名字,在设计界那可就像是个魔法大师。

读完关于他的那些事儿,我就像被打开了一扇新的认知大门。

深泽直人的设计啊,就特别擅长在你不经意间给你来个惊喜。

他那些作品就像是从日常生活的缝隙里长出来的精灵。

比如说他那个带凹槽的雨伞,看到这个设计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哎呀”一声。

为啥呢?因为我们平时下雨天进室内,伞上的雨水没地儿放,到处滴答滴答的,那叫一个烦人。

他就这么轻轻巧巧地在伞把上弄个凹槽,雨水就有地方待着了,这多简单又多聪明啊!就像他在生活里偷偷观察到我们这些小烦恼,然后悄咪咪地用设计给解决了。

他讲的这个“无意识设计”,一开始我还觉得有点玄乎。

啥叫“无意识”呢?后来才明白,就是那种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下意识的动作和需求。

他就像个生活的解密者,把这些隐藏在日常行为里的密码找出来,再用设计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

就好比我们看到墙就想靠着,他就设计出那种形状适合靠着的东西,让你靠上去的时候,心里还纳闷呢:“哟,这咋这么顺手呢?”其实啊,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他能把设计和人的本能行为无缝对接起来。

再看他设计的那些电子产品啥的,外观简洁得就像个与世无争的小和尚。

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简单到你觉得好像这东西就该长这样。

不像有些产品,功能键多得能把人绕晕,他的设计就是让你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咋用。

这就像是和用户之间有一种默契,不需要说明书,你就能跟这个产品愉快地玩耍。

深泽直人的设计还让我觉得他特别有人情味儿。

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设计师,只想着把东西做得高大上、炫酷拽。

他是真的关心我们这些使用者在生活里的小细节。

他的每一个作品都像是在跟你说:“我知道你在这儿会有点小麻烦,看我来给你搞定。

”这感觉就像是有个贴心的朋友,默默地在生活里给你一些小确幸。

读完深泽直人的故事,我就觉得设计这事儿啊,真不是只把东西弄得好看那么简单。

它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是一种能让生活变得更舒服、更有趣的魔法。

深泽直人就像是拿着魔法棒的精灵,在我们的日常里这儿点一下,那儿点一下,然后生活就变得更美好了。

深泽直人读后感

深泽直人读后感

深泽直人读后感深泽直人啊,就像是设计界的一个神奇魔法师。

一开始读关于他的东西,就感觉他的设计理念特别有趣。

他老是强调那种无意识的设计,这可太酷了。

就好比他设计的那个带小凹槽的伞架,以前从来没想过伞架能这么设计。

普通的伞架就是个架子呗,但是他这个小凹槽呢,你把伞往上一挂,那伞上的水滴就顺着凹槽流下去了,不会在地上积一滩水。

这设计看着简单得很,可就是这个简单的设计,一下就解决了生活中的小麻烦,而且你在使用的时候都不会觉得这是个多刻意的设计,就像是自然而然就该这样的。

这就是他说的无意识设计的魅力吧,好像在偷偷地顺着人的习惯和本能做事。

他设计的产品还特别注重融入环境。

我记得他有个果汁盒的设计,那形状就跟真的水果似的。

放在桌上,感觉就像是水果摆在那,而不是一个人造的果汁盒。

这种设计就让产品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和周围的环境和谐地搭在一起了。

这让我想到我们平时看到的好多东西,都是那么生硬地杵在那,而深泽直人的设计就像是有生命一样,能跟周围的一切对话。

深泽直人对细节的把控也超级厉害。

他设计的一些小家居用品,可能你乍一看就是普普通通的东西,但你一旦用起来,就会发现那些小细节真是贴心到爆。

比如某个椅子的扶手弧度,正好能让你的手臂很舒服地搭着,不会觉得硌得慌或者太松垮。

这就像是他钻到了用户的身体里,知道哪里该怎么设计才是最舒服的。

他的设计还特别有那种“禅意”。

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禅意,而是一种很质朴、很纯粹的感觉。

他的作品往往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就简单地摆在那,但是越看越有味道。

就像他设计的一些灯具,灯光散发出来的感觉就是很宁静、很温暖,没有那种很刺眼或者很浮躁的感觉。

这种设计让我觉得,原来东西不需要那么多装饰也能这么吸引人,就像一个人,简简单单的,但是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读完关于深泽直人的东西,就感觉自己看世界的眼光都有点不一样了。

以前看东西就是看个表面,现在就会不自觉地去想,这个东西要是按照深泽直人的理念来设计的话,会是什么样的呢?他让我知道了,好的设计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艺术品,而是真真切切能融入生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东西。

“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

“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

“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作者:来源:《工业设计》2013年第10期往往人们知道自己需要某些东西,但还没意识到到底想要什么而已,这也是本期专题的主人公深泽直人所关注的。

人们忽略的有关“无意识”的种种生活细节,故此,深泽直人将自己的设计理念概括为“无意识设计”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也被称为“直觉设计”。

“无意识设计”并不是一种全新的设计,而是关注一些别人没有意识到的细节,把这些细节放大,注入到原有的产品中,这种改变有时比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更伟大。

深泽直人是日本著名产品设计师,家用电器和日用杂物设计品牌“±0”的创始人,并成立了“Naoto Fukasawa Design”工作室。

“无意识设计”是由深泽直人最先提出的概念,他的设计主张是:用最少的元素(上下公差为±0)来表现产品的全部功能。

深泽直人曾为多家知名公司设计过产品,如苹果、爱普生、日立、无印良品、NEC、耐克、日本精工株式会社、夏普、steelcase、东芝等等,其作品在欧洲和美国赢得过几十余设计大奖,其中包括美国IDEA金奖、德国IF金奖、“红点”设计奖、英国D&AD金奖、日本优秀设计奖。

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一种生活需求,而非改变,设计是方便人的生活方式,而非复杂。

因此,好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活细节,方便人的生活习惯,使设计让生活更美好。

特别是在工业设计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设计师力图否定约定俗成的设计,用自己的思想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样就无形中加重了人们的“适应负担”,而当人、物与环境达到完美和谐的时候,这种行为就成了一种无意识的有价值的行为。

米德莱顿评价深泽直人说:“他相当激情地将工业设计和互动设计融合得天衣无缝,想法既简单又神奇,而他的关注点在于创造的事物与周围的环境相和谐。

”Konstantin Grcic评价深泽直人说:“他有着能将复杂变成简单,丑陋变成漂亮,陈旧变成崭新的魔力,他可以亲吻一只青蛙而让她变成公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
摘要:日本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首次提出“无意识设计”理论,即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给人带来最大程度的满足。

他在设计中关注意识,关注情感,重视人机环境,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力求简洁,给消费者带来愉悦的新产品体验。

关键词:深泽直人;无意识;产品设计;特征
1 引言
在产品设计领域,用户的需求并不都是明确的,有时具有含糊性、内隐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用户通常很难明确地提出甚至感知。

这就有赖于设计师采取系统科学的方式(如心理学、行为学、人机工程学等),对用户的潜在心理需求进行觉察和分析[1]。

其中,对用户“无意识”思维的研究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日本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是目前国际上缜密、细致地探索无意识领域并以这个领域为主要设计对象的代表性人物。

2 无意识设计概述
2.1 无意识
无意识成分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2]。

“无意识”是我们知道自己需要某些东西,但还没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我们经常忽略的有关“无意识”的种种生活细节。

随着人们对无意识现象研究的深化,无意识在认识和实践
中的作用机制日益得到科学的认识和应用。

无意识作为人类各种尚未得到满足欲望的信息储存库,通过各种信息的自动组合,与显意识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人们认识活动、满足欲望的重要途径。

2.2 无意识设计
“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又称为“直觉设计”,它是由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首次提出的设计理念。

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

从设计心理学角度,无意识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质,它善于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并可以从少数事例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人们甚至会产生功能之外的隐性需求。

“无意识设计”并不是一种全新的设计,而是关注一些别人没有意识到的细节,把这些细节放大,注入到原有的产品中。

这种设计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活细节,方便人的生活习惯。

“无意识设计”就像人要喝水时顺手拿起杯子那么自然,不会去刻意考虑如何使用这个杯子。

3 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
深泽直人是日本著名产品设计师,家用电器和日用杂物设计品牌“±0”的创始人。

他的“无意识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关注意识关注情感
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行为都可能成为设计的源泉,深泽直人的作品总是能够在无意识中发现灵感。

他曾说过:“在为一个物品做设计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大家都能感受到,但可能还没有意
识到的好东西是什么,我的工作是把这样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东西具化[3]。

”他认为,在设计一个产品时,首先应找到一些人的无意识行为,这是设计的开端,接下来才是进一步的思考,要设计什么。

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东西,用户无意识地使用了,而且非常协调,才是设计的最大成功,因此,他非常关注人们无意识的行为。

深泽直人曾举过一个有趣的例子(见图1),如果要设计一个伞架的话,只要在离玄关墙壁15厘米的水泥地上挖出一条宽8 毫米,深5毫米的小沟就可以了。

想放伞的人,肯定会用伞的尖端去寻找这个小沟的位置。

当伞的尖端进入这条小沟后,伞就可以很整齐、自然地靠在墙上了。

这虽然是人们一个无意识的行为,但却能够起到把所有的伞整齐排列的作用[4]。

从这个例子反映了设计师可以从看似无意义的下意识举动中发现新鲜的设计创意,并解决人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图1 带槽伞架深泽直人在设计产品时,除了重视产品设计的细节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以外,还非常重视对人们的人文关怀。

他在设计雨伞的时候,在伞把的顶端,设计了一个凹槽。

这样雨伞既充当拐杖的角色,伞弯钩处的凹槽也就多了一个功能——悬挂塑料袋,使得我们不必手里拎着较多东西,伞不得不夹在腋下。

这些充分地体现了设计给人们带来的人性关怀。

(见图2)
3.2 重视人机环境
如果说,对于细节、情感的关注,是深泽“无意识设计”的缘
起,那么真正使得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取得巨大成功的便是设计与环境的结合。

深泽直人认为设计产品并不仅仅是为了凸显设计者的创新意识,更重要的在于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促成产品与使用环境之间的匹配协调。

他提倡设计师们“要让自己身上长满触角去感受生活中的细节”。

深泽直人设计的带有纸篓的打印机,将打印机的底部直接设计成一个纸篓,这样,就能够方便我们把不满意的复印纸张很好地归集,充分考虑了打印机的使用环境。

而正是深泽直人的符合生活本质的产品设计观点,而使得他的设计能被更多人所认可和接受。

图2 伞把凹槽
图3 issey miyake twelve手表3.3 简约而不简单
简单是深泽直人的产品传递出来的最突出的特点,简单源于他对设计产品和环境关系的认知,简约消除了人和产品之间的隔阂。

深泽直人的设计受到西方“极简主义”的影响,几乎全部以简约的形式、清晰的功能、注重品质、空灵的设计气质为重要特征。

最具有“深泽直人风格”的是issey miyake twelve手表(见图3),没有普通数字,取而代之的是十二边形的表盘,正好代表着十二个时刻,表盘留白,只剩下干净利落的时针和分针,在简洁中又不失高雅,是契合了功能的简洁。

他认为简洁的更高境界是舍弃说明书,凭直觉便可以实现产品的功能。

这也是“无意识设计”追求的更高境界。

4 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意识和无意识设计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理论,他以受众的无意识行为作为设计的灵感来源,让人们在无意识行为中实现产品的功能,即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

深泽直人在生活中“关注细节、关注情感”,把握产品自身和产品所处环境的关系,且注重产品的简洁,并把这些要素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段鹏.无意思为至简返真[j].装饰,2010,2:76 77.
[2]丁锋,吴卫.深泽直人与他的“无意识设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4(2):138141.
[3]刘燕.深泽直人:工业设计师是可以通过设计来造物的人[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1:35.
[4]原研哉(日).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