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示范区解读

合集下载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中 图分类号 】F 1 2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5 5 4 9( 2 0 1 4 )0 1 —0 1 5 7 —0 1
珲春市是 我国直接进入 日本海 的唯一通道 ,也是 我国从 水路 到达俄罗斯 、 日本西海岸 、韩 国东海 岸乃至北美 、北欧 的最 近点 ,因此素有 “ 三国相连 、五国相通 ”之称 。图们 江 区域 ( 珲春 )国际合作 示范区 ( 以下 简称 珲春国 际合作示 范 区)是在2 O l 2 年4 月经 由国务 院批 复设立 的 ,该 示范 区的建 立标 志着 图们江 区域 国际合作和珲春 开发开放进入一个新 阶 段。

效应很差 。第三 ,劳动 密集型和 资源密集 型的产业结构严重 制约了产业发展 。第 四 , “ 孤 岛”形产业 链条 ,与 国际 国内 产 业链 条难 以对 接。
四、加快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的对策
( 一 )加强金融体系建设
首先 ,加 紧 引进 境外 金融 机构在 珲春 国际合 作示 范 区 内设立分支机构 ,扩 展国际金融业务 范围,创新金融产 品。 其次,市政府协调 吉林 省和 国家金融管理 部门 ,帮助珲春 国 际合作示范区设立投 融资平台 。同时 ,珲春 国际合作示范 区 国际合作和重大基础设 施项 目应 由省 、州 融资平台融资并建 设,助推珲春 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跨越 发展 。 、Βιβλιοθήκη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概述
珲春 国际合作 示范区位于吉林 省东南部的 图们江 下游 地
区,地 处中 国、朝鲜和 俄罗斯三 国交 界,其中包括边境 贸易 合作 区、国际产业 合作区、 中朝 以及 中俄珲春经济合作 区四 大 区域。珲春 国际合 作示范区是具有 工业 和贸易性质 的对外 开放 区域 ,工业和对 外贸易是该 区域 主体产业 ,并且 实施 自 由贸 易的对外 开放政策 。

国际合作总结与规划

国际合作总结与规划

国际合作总结与规划过去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间交流合作的加深,国际合作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对国际合作的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的规划和展望。

一、国际合作的发展概况1.1 地区合作的兴起随着欧盟、东盟等地区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地区合作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

通过地区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应对经济发展、安全稳定等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1.2 经济合作的深化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贸易投资往来日益频繁。

国际经济合作区、自由贸易协定等多边、双边合作机制相继建立,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1.3 科技创新的加强科技创新是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合作,各国可以共同攻克难题,促进科技创新的加速,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国际合作的成功经验总结2.1 深化政治互信国际合作的首要前提是各国间的政治互信。

建立稳定的友好关系,通过高层互访、外交交流等方式增进了解和信任,为合作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2 加强制度建设国际合作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以规范各方行为和权益。

建立贸易规则、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为国际间的合作提供了保障和便利。

2.3 推动民间交流民间交流是国际合作的重要渠道。

通过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三、未来国际合作的规划和展望3.1 加强全球治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合作需要更加注重全球治理。

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机制,实现全球治理的公正和有效性。

3.2 推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国际合作的重要目标。

各国应加强环境保护、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创新合作科技创新是国际合作的关键领域。

各国应加强科技创新的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推动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的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两区一典范一基地内容

两区一典范一基地内容

两区一典范一基地内容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的以引进外资、推动技术创新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区域。

这些区域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并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产业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的以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目标的区域。

这些区域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和领先的技术研发团队,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则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的以促进自主创新为主要目标的区域。

这些区域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了一批国际领先的企业和技术。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基地则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的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要目标的基地。

这些基地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升级和发展。

总之,两区一典范一基地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推动经济增长、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1 -。

长三角示范区核心管控指标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长三角示范区核心管控指标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长三角示范区核心管控指标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长三角示范区是指在长江经济带沿线,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的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定位之一。

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先行者,长三角示范区在经济、科技、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核心管控指标体系是长三角示范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衡量和评估区域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核心管控指标体系,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长三角示范区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政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长三角示范区核心管控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重要性,希望能为长三角示范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介绍长三角示范区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本文对核心管控指标体系的讨论意义。

2. 长三角示范区概述:对长三角示范区进行整体概述,包括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3. 核心管控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分析核心管控指标体系在长三角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为何需要建立这样一个体系。

4. 核心管控指标体系的构建:具体介绍长三角示范区核心管控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和内容,包括指标的选择、权重分配等方面。

5. 结论:总结核心管控指标体系的作用和影响,并展望未来长三角示范区在这一方面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结构,读者可以清晰了解本文的内容框架和重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题。

1.3 目的长三角示范区核心管控指标体系的建立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对示范区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确保示范区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制定明确的核心管控指标,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掌握示范区的整体状况,及时调整政策和措施,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同时,建立核心管控指标体系也有助于提升示范区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加强政府对经济社会运行的监管和指导,推动示范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

两区建设,两翼齐飞的理解认识和感悟

两区建设,两翼齐飞的理解认识和感悟

两区建设,两翼齐飞的理解认识和感悟
"两区建设,两翼齐飞"是指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其中,“两区”指的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贸港,通过在特定地区推行更加开放、市场化的政策,吸引投资、促进贸易,推动经济发展。

而“两翼”则指的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区,通过加强区域协作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这一战略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更加高质量的发展而提出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中,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贸港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吸引国际投资和技术,推动创新和产业升级。

而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的建设,则可以加快区域间协同发展,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对于我个人的理解和认识,我认为“两区建设,两翼齐飞”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前瞻性思考。

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经济协同增长,推动中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

总的来说,我对“两区建设,两翼齐飞”的战略理解是,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对外开放,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中国经济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国际合作园区 实施方案

国际合作园区 实施方案

国际合作园区实施方案国际合作园区是指在国际上建立的、以国际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园区。

国际合作园区的建设对于促进国际间的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国际合作园区的实施方案,以确保园区的建设和运营能够顺利进行。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国际合作园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国际合作园区应当以促进国际间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为主要目标,吸引国际上优质的企业和项目进驻园区,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同时,园区还应当注重文化交流,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互鉴,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其次,我们需要制定国际合作园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

在园区的选址、规划、建设等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国际合作的特点和需求,确保园区能够有效地吸引和服务国际合作项目。

同时,政府需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进驻园区。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园区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园区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国际合作的需求,提供国际化的办公、生活和交流设施,为进驻园区的国际合作项目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同时,园区的运营管理也需要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际企业和组织的合作,推动园区的国际化发展。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园区的宣传和推广。

园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国际社会宣传园区的优势和特色,吸引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进驻园区,为园区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国际合作园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以确保园区能够顺利进行。

我们需要明确园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加强园区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以及加强园区的宣传和推广。

只有这样,国际合作园区才能够发挥其作用,促进国际间的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情况汇报

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情况汇报

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促进国际间经济合作、技
术交流和人文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就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国际
合作园区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园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吸引了大量国际企业和机构的参与,推动了园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其次,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园区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企业和项目,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园区建设也为我国与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促进了国际间的互利共赢。

再次,国际合作园区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不容忽视。

园区建设中存在着一
些制度机制不够完善、服务保障不够到位、人才引进难度较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优化服务环境,促进园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最后,国际合作园区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支持
力度,推动园区建设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交流,吸引更多国际企业和项目进驻园区,促进园区建设的国际化发展。

总之,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园区建设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国际间经济合作和交流作出更大贡献。

东北亚的国际商贸通道: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东北亚的国际商贸通道: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 区域 ( 舂 ) ] 江 珲 国际合 作示 范 区建
折闻 发布 会上 , 国家 发改 委地 区 经 习副巡 视 员沈叙 健 表 示 , 春 国际 珲 乍 范 区 的建 立 , 为 我 国沿 边地 示 将 勺 发展注 入强 大动力。 比邻 俄 罗斯 、 朝鲜 , 遥望 日本海 , 。 区域( 舂) 1 江 珲 国际合作示范 区作为 面向东北 亚合作开放的重要平台、
制创新取得 明显成效 , 商贸物 流蓬勃发 展, 边境和跨 境旅游进 一步 活跃 , 跨境
合作 模式初 步建 立 , 边联动 发展、 双 多
图们 江 区域 ( 舂 ) 珲 国际合作示范
艇 批以来 , 这句 话就将被 改为 “ 一地
i 国” 。
边联动 发展 深入推进 , 开放性经济发展 格局基 本形成。到2 2 年, 0 0 建成布局 合
理、 功能齐全、 服务 完善、 商贸繁 荣的重
为了加快 东 北老 工 业基 地 的 振兴 是, 升我 国沿边 开发开放 水平 , 提 国 完在 今 年 4 月正 式 同意 在 吉 林 省珲 设立 “ 中国图们江 区域( 春) 珲 国际 乍 范区” 示 。在源自5 2 日举 行 的 中 国 月 1
交通枢 纽和商贸物流 中心 , 正在 建
茈为 我国 面向东北 亚 地 区重要 的国
i 大通 道。 贸
导、 突出特色, 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 进 畅
通人 流 、 流 通 道 。 力 发展 对外 贸易 , 物 大
深化产业合作, 不断提升对外合作水平,
春 国际合作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 和产业
发展 重点, 按照对外贸易合作、 国际产业 合作 、 中朝经济合作 、 中俄经济 合作四大
功 能 板块 , 一 规 划 、 统 有序 推 进 , 类 指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务院出台支持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 2012-04-28 11:03:00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珲春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下游,东南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西南隔图们江与朝鲜相邻,在我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

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进一步发挥珲春开放窗口作用。

适度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国际合作竞争力,把珲春开放窗口建设成为集边境区域性出口加工制造、境外资源开发、生产服务、国际物流采购、跨国旅游等多种对外合作形式于一体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成为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桥头堡。


《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多来,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取得显著进展。

中朝两国共同开发共同管理的罗先经济贸易区项目顺利启动,中俄陆港通道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中蒙大通道项目正抓紧推进。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长春和吉林两市在城镇规划、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共享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了腹地支撑作用。

珲春市对外窗口作用进一步突显,目前,珲春市经朝鲜罗津港至上海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项目成功实施,珲春市经扎鲁比诺港分别到达日本新泻和韩国釜山的国际陆海联运航线正式开通。

为进一步发挥珲春的窗口作用,更好的推动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经国务院同意,今年4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19号,以下简称《意见》),同意设立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并明确提出了支持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好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是我国深入推进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朝鲜、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有利于探索我国扩大沿边开发开放的新路径,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有利于提升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意见》明确,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范围约90平方公里,包括国际产业合作区、边境贸易合作区、中朝珲春经济合作区和中俄珲春经济合作区等功能区。

其功能定位为:立足珲春市、依托长吉图、面向东北亚、服务大东北,建设我国面向东北亚合作与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发展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桥头堡。

《意见》强调,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沿边对外合作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深化沿边地区国际经济合作为抓手,以畅通面向东北亚地区交通运输网络为保障,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和跨境旅游等产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边境地区开发和腹地经济联动发展,将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以及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示范区,为实现东北全面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沿边开放水
平、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发挥重要作用。

《意见》提出,到2015年,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形成良好的体制、市场、政策和法律环境,连通内外的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商贸物流蓬勃发展,边境和跨境旅游进一步活跃,跨境合作模式初步建立,双边联动发展、多边联动发展深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完善、商贸繁荣的重要经济功能区,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平台比较完善,跨境合作成效显著,区域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功能充分发挥,商贸物流和跨境旅游日益繁荣,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意见》强调,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要充分考虑东北亚地区各国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法律体系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性,统筹规划,稳步实施,扎扎实实完成阶段性任务。

继续发挥多边机制在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协调功能,把推动中朝、中俄跨境合作作为我国参与多边合作的重要目标,积极吸引东北亚地区有关国家企业共同参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

进一步发挥好图们江区域各国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推动境内境外的产业互补与资源共享,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图们江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力求在合作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政策设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注重规划环评,提高环境准入标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一体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意见》指出,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重点,要按照对外贸易合作、国际产业合作、中朝经济合作、中俄经济合作四大功能板块,统一规划、有序推进,分类指导、突出特色,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畅通人流、物流通道,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深化国际产业合作,不断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构建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

《意见》明确,国家将从财税、产业布局和投资、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海关监管及口岸建设、科技创新、通关便利化、专项资金支持等方面支持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

《意见》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好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重要意义,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加强支持和指导,并结合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

中国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协调小组要进一步发挥对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指导作用,协调有关重大政策。

创新和完善省部共建协调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和重要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

进一步完善中朝、中俄双边合作机制及多边合作机制,推动提升大图们倡议框架下东北亚地区有关国家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的层次和水平。

吉林省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加大组织领导力度,精心筹划,周密部署,稳步实施,并认真编制《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切实做好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