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哲学的首要问题是:A. 人生的意义B. 宇宙的起源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 以下哪位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普罗泰戈拉3. 存在主义认为,人生的意义是由:A. 上帝赋予的B. 社会决定的C. 个人创造的D. 命运注定的4.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辩证法C. 唯心主义D. 历史唯物主义5. 庄子的“逍遥游”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的仁义B. 道家的自然C. 法家的法治D. 墨家的兼爱答案:1.C 2.D 3.C 4.C 5.B二、简答题1.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2. 阐述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3.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什么?答案:1.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不完美、变化无常的,而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

理念是事物的原型,现实世界的事物只是理念的不完美复制。

人们通过理性认识理念,才能达到真理。

2. 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干预,让万物自然发展。

在政治上,意味着统治者应该减少干预,让人民自由发展,以达到社会和谐。

3.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被剥夺了对自己劳动产品的控制权,他们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商品,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以及自身的本质异化了。

这种异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体现在精神层面,导致人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异化。

三、论述题请结合实际,论述哲学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答案:哲学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哲学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论,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世界和人生。

例如,通过学习存在主义,我们可以认识到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其次,哲学可以引导我们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儒家强调的仁爱与和谐,可以指导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如何相处。

再次,哲学还能帮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如道家的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可以教会我们在面对不可抗力时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测试题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测试题

《哲学与⼈⽣》第⼀单元测试题《哲学与⼈⽣》单元测试⼀、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诗⼈苏轼在《题西林壁》⼀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低各不同。

不识庐⼭真⾯⽬,只缘⾝在此⼭中。

”这体现了()。

A、⼈⽆法真正认识事物B、⼈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限制C、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D、⼈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限制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是指()。

A、客观实际B、客观规律C、主观愿望D、正确观点3、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选择的是()。

A、量⼒⽽⾏B、⾃知之明C、不⾃量⼒D、妄⾃菲薄4、为防⽌雷⾬对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象部门从闭幕式当⽇14时起,启⽤8架次飞机进⾏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境内的险情。

这说明()。

A、⼈可以认识、利⽤⾃然规律B、⼈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然规律C、⼈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D、⼈可以创造⾃然规律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B、⼈⽣道路不是只有⼀种选择C、⼈⽣发展不能只说不动D、敢于⾏动就等于成功⾏动6、、⼈⽣的客观实际,⾸先是指()。

A、⼈⽣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B、个⼈的主观条件C、个⼈的客观条件D、⼈⽣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7、规律是()。

A、客观的和特殊的B主观的和普遍的C主观的和普遍的D客观的和普遍的⼆、判断题:(每⼩题3分,共18分)8、⼀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9、⼈⽣⾏动要以把握客观规律为前提。

()班级姓名分数10、⼈际和谐对⼈⽣发展具有重要作⽤。

()11、⼈具有了⾃觉能动性,不⼀定就能带来幸福⽣活。

()12、客观存在的事物可以以⼈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13、青年⼈在⼈⽣选择⾯前应⼒求做到科学、正确,才能⾛好⼈⽣每⼀步。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4、⾃哲学产⽣以来⼀直存在着()和()两个哲学派别之间的⽃争。

15、⼈⽣⾏动的基本要素有:⾏动的()、⾏动的()和⾏动的()。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学习指导参考答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学习指导参考答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学习指导参考答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一、填空题1、客观实际出发点立足点客观实际根据2、主观客观人的主观意志3、客观存在的事实固有规律性4、客观客观实际社会发展时代潮流责任二、单选题1、A2、A3、C4、C5、B6、D7、D8、D9、A 10、C三、辨析题1、此观点错误。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客观实际包括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情况和问题。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职业理想与奋斗目标固然对走好人生之路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这些都属于人的主观愿望,不能成为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此观点错误。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虽然过去是已经发生的、确定的,但是过去活动的结果形成现在的实际,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不同的过去会对现在产生不同的影响。

现在只有与过去和将来相联系才有意义,脱离过去和将来的现在,就会推动根基。

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才能正确把握住人生的起点和依据。

四、材料分析题1、(1)“考证热”不是毫无缘由的,其现实原因是客观存在的就业压力。

考证成为求职者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有证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用人单位在招工时对各类证书也有要求,这些都是造成考证热的客观原因。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考证热”固有然有现实原因,但考证必须与自己的学业基础、家庭条件、身体特点、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相结合,与个人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切忌盲目跟风;同时学生阶段其面临主要问题是完成规定的学业,而不是考证;拥有一本证书给我们的就业提供了一种可能,证书越多,可能性就越多,但是可能性有大有小,我们应该立足现实,从客观实际出发有针对性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只凭主观愿望,不顾客观实际,既不可能成为现实,又会浪费人生的宝贵时间。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答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答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6分)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这句话说明( D )A、学会哲学,生活就一定会更美好B、哲学是艺术的一个种类C、哲学与生活相互作用、相互决定D、哲学对人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2、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 B )A、有神论和无神论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3、“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D )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B、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C、要发挥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D、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4、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况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主要强调规律是( C )A、发展变化的B、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C、事物发展过程自身固有的D、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5、“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B )A、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6、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这说明( A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C、按规律办事常常是事半功倍D、人们办事有无成效,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7、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地区因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出现的一种全球气候异常现象。

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使它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引起了海啸、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这表明( D )A、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完全是被动的B、人不能利用和改造自然C、人在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D、人的活动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8、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

这个观点表明( A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9、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 C )A、能够改变环境B、有心理活动C、具有自觉能动性D、能反映外部事物10、规律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够( C )A、能动地改造规律B、能动地创造规律C、能动地认识和利用规律D、能动地消灭规律11、根据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是( B )A、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B、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C、一切从领导的决策出发D、一切从书本出发12、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一切都处在运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检测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检测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检测《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常见的许多成语本身就包含着哲理,如“画饼充饥”包含着“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的哲理,“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等等。

这说明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C、哲学主宰着我们的生活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2、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C、关于世界观的学问D、对整个世界的认识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4、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A、有神论和无神论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5、关于唯物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A、追求物质的满足,就是唯物主义者B、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C、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D、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6、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A、不可知论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7、“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

这段话是一个A、唯物主义命题B、唯心主义命题C、悲观主义命题D、教条主义命题8、“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B、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C、要发挥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D、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9、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况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主要强调规律是A、发展变化的B、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C、事物发展过程自身固有的D、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10.“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A、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11、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哲学与人生作业与答案

哲学与人生作业与答案

哲学与人生作业与答案哲学与人生第一阶段单选题(共20道题)1.(2.5分)人类在理性还处于原始水平时,用来解释世界的方式是: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2.(2.5分)根据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得出一个结论叫做: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3.(2.5分)根据一个前提得出一个结论的推理叫做: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4.(2.5分)根据结论与前提的关系是一般还是个别,推理还可以分为: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5.(2.5分)“我思故我在”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6.(2.5分)“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

”这句话是哪位哲学家说的?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7.(2.5分)概念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如果故意利用语言固有的多意性来制造逻辑的混乱,在哲学范畴属于: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8.(2.5分)“四假象”学说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9.(2.5分)为什么图书馆里,哲学书籍永远摆在第一排?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0.(2.5分)西方哲学起源于哪个国家?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1.(2.5分)办事者说:你们不是应该“为人民服务”吗?为什么只见你们聊天、嗑瓜子,不见你们服务?办事员说:你又不是人民,干嘛要服务你。

上面的案例属于哪种逻辑错误?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2.(2.5分)被公认为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哲学家的是: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3.(2.5分)“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看起来存在的事物就是存在,他看起来不存在的事物就是不存在”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4.(2.5分)“苏格拉底之死”是怎么回事?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5.(2.5分)古希腊第一所“大学”——阿卡德穆学园是由谁创办的?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6.(2.5分)存在主义所关注的“存在”是指: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7.(2.5分)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从低到高有三个境界,其中不包括: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8.(2.5分)“存在先于本质”是哪位哲学家的说法?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9.(2.5分)下面不属于加缪观点的是: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20.(2.5分)语言精炼,意蕴悠长,富于暗示,擅用格言、警语、比喻或事例的是: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多选题(共20道题)21.(2.5分)苏格拉底诞生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我的答案:BD 此题得分:2.5分22.(2.5分)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关心下面哪些问题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2.5分23.(2.5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我的答案:CD 此题得分:2.5分24.(2.5分)关于“哲学就是死亡练习”,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5分25.(2.5分)关于“闲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26.(2.5分)下面哪种观点属于“种族假象”?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27.(2.5分)传统的逻辑学主要讨论哪三方面内容?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5分28.(2.5分)按照命题的真假可以分为: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2.5分29.(2.5分)下面的三段论中正确的包括:我的答案:AD 此题得分:2.5分30.(2.5分)判断怀疑的程度是否恰当的标准有哪些?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31.(2.5分)下面观点中属于怀疑论的包括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32.(2.5分)下面观点中属于笛卡尔的包括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33.(2.5分)放任“思想的懒惰”有哪些害处?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34.(2.5分)下面观点中属于亚里士多德的包括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35.(2.5分)下面哪些方法可以培养智慧?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36.(2.5分)关于“自我意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37.(2.5分)关于哲学的起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2.5分38.(2.5分)哲学的三个作用包括: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39.(2.5分)哲学的基本部分包括: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40.(2.5分)关于什么是哲学,下面说法错误的是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第二阶段单选题(共20道题)1.(2.5分)关于神话,下面理解错误的是: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2.(2.5分)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但是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他们的后代也因此负有“原罪”,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判断题练习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判断题练习

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课堂练习
一、判断(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就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

( A )2。

有些可能性转化为现实需要一定的条件,有些则完全不需要.( B )
3。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 A )
4.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有准备,不能凭一时的情绪和热情,盲目地行动。

( A )
5。

人们只要发挥自觉能动性,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能成功。

( B )6. 自信自强精神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自觉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 A )
7。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 A )
8. 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是人生选择有多种可能性的现实依据。

( B )
9。

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 A )
10. 规律是客观的,可以为人类认识和利用,因此我们可以去改变一些规律。

( B )
11.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说明只要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做好每一件事情.( B )
12. 走好人生之路,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

( A )。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检测题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检测题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检测题单选题,每题 1 分,共计 66 分第一课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

甚至人创造的这种或那种生产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1.马克思的这段话主要是强调()。

[单选题] *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正确答案)B.人类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C.人类能够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D.人类应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2.张衡说:“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这句话告诉我们()。

[单选题] *A.宇宙的变化是无穷的B.宇宙是人们无法认识的C.宇宙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D.宇宙无限,永恒地存在着(正确答案)3.上述材料充分说明( )。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③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④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单选题] *A.①②③B.②③④(正确答案)C.①②D.③④4.人们可以通过生物工程创造出新的物种。

这表明()。

[单选题]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人们可以创造物质C.新物种的产生离不开原有物种的属性(正确答案)D.新的物种产生于人的意识5.上述材料还说明()。

[单选题] *A.自然界先于入和人的意识而存在B.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很肤浅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正确答案)D.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6.放眼周围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等物质具体形态。

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回答是()。

[单选题] *A.可知性B.客观实在性(正确答案)C.永恒性D.矛盾同一性7.人类社会是一个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单选题]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正确答案)B.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C.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文化生活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8.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
1、“哲学是
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 、学会哲学,生活就一定会更美好 C 哲学与生活相互作用、相互决定 用 2、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
A 、有神论和无神论
C 、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
3 分,共 36 分)
D ) B 、哲学是艺术的一个种类 D 、哲学对人们的生活有指导作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 )
A 、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 、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 化
C 、要发挥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4、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况指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 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主要强调规律是( C

A 、发展变化的
B 、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 、事物发展过程自身固有的
D 、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5、 “揠苗助长 ”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B ) A 、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B 、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C 、 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 、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6、俗话说: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

这说明( A )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这句话说明( B
B
按图索骥 ”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按规律办事常常是事半功倍
D、人们办事有无成效,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7、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地区因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出现的一种全球气候异常现象。

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使它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引起了海啸、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这表明(D )
A、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完全是被动的
B、人不能利用和改造自然
C、人在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D、人的活动要受到自然规律
的制约8、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

这个观点表明( A )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
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
9、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 C )
A、能够改变环境
B、有心理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
D、能反映外部事物
10、规律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够
( C )A、能动地改造规律B、能动地创造规律
C、能动地认识和利用规律
D、能动地消灭规律
11、根据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是
( B ) A、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B、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C、一切从领导的决策出发D、一切从书本出发
12、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一切都处在运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这说明运动是( A )
A、普遍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B、普遍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C、普遍的、无条件的、相对的
D、普遍的、有条件的、绝对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2〜4个正确答案,每题5分,共30
分)1、下列说法蕴含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 AC )
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C、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下列选项中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精神的有
(AB ) A、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
B、x x,君子以自强不息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关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有( CD )
A、尊重客观规律就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尊重客观规律
C、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D、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4、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ABCD )
A、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规律是事物或现象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D、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5、“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那个楚国人的做法错在(BC )
A、承认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B、否认了事物是运动的
C、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D、承认了船、水、剑是客观存在的
6、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应该(BD )
A、自己想怎样选就怎样选
B、客观地认识自己,使主观愿望符合客观实际
C、由父母或家中亲人决定
D、了解社会发展的实际,使主观愿望适应时代需要
三、问答题(23 分)
1、哲学有哪两大基本派别?它们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6 分)
参考答案:课本P3
2、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因此我们要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怎样才能做到敢于行动和善于行动?(9 分)
参考答案:课本P21-22
3、对“心想事成”这一成语的含义,甲乙二人从哲学上进行了分析。

甲认为“心想”是“事成”的前提,因此,心想一定可能事成。

乙认为事情是人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因此,心想不一定能事成。

你认为甲乙二人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8 分)
参考答案:乙的观点是正确的。

这实际上是如何对待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
能动性的关系。

“心想”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符合客观规律、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心想才能事成。

四、论述题(11 分)
结合有关事例论述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参考第29-30 页,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