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6-10首)

巴陵赠贾舍人李白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鉴赏:贾至字幼邻,洛阳人,是与李白同时代的诗人和散文家。
唐玄宗幸蜀时,他曾任中书舍人,知制诰,在唐肃宗乾元年间,被贬为岳州司马(岳州即今湖南省岳阳市)。
此时李白正在巴陵游历,遇见了他,见他心情十分苦闷,便作了这首诗赠送给他。
诗中依然以他未贬前的官衔尊称他“贾舍人”。
因西汉的贾谊是洛阳人,能文,曾被贬长沙太傅,而贾至不仅与他同姓,而且同为洛阳人,也擅长作文,被贬岳州的地方与长沙也很相近,因此诗人开首就以贾谊来比贾至。
由于西汉和唐代的京城都在长安,位在岳阳、长沙的西北面,故诗中称“西望”。
而贾谊、贾至本来都是朝中京官,都是由京城被贬而出,但又时时关心朝政的状况,因此诗中又用上了“忆京华”三字,这一“望”一“忆”二字,实际上已将贾至当时被贬后的失意而又关心朝政的复杂心理揭示了出来。
正因为贾至当时失意怨望,却又时时地向往着京城,故而诗人在第二句中就开始劝慰起友人,既然已被南贬迁徙到湘浦这地方来了,就不要再去哀怨嗟叹了,次句中的“莫怨嗟”三字,完全是从首句“西望忆京华”中来的;因为“望”、“忆”之中有怨嗟意,所以才劝其“莫怨嗟”。
诗人想到:贾至虽然被唐肃宗贬至岳阳,但岳阳毕竟在长沙的北面,距离京城要比长沙近些,从这一点上来说,唐肃宗还不算太薄情,他至少没象汉文帝那样把贾至贬到长沙。
于是,末二句中有所谓的“圣主恩深”、“怜君”等,都是从这个意思上来说的,都是一些宽慰之词,并不意味李白认为唐肃宗就是明君。
相反,读者会觉得话中有话,那肃宗与汉文帝的作法实只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差,屈才则同。
这讽刺意味是十分委婉而深长的。
此诗语言质朴无华,叙述平易,却一气流走,天然成韵,既有着关切同情,又有着安慰宽解和委婉的措意,充溢着诗人对友人的一片真挚之情。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贾至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鉴赏:王八员外被贬长沙,因事谪守巴陵的贾至给他送行。
唐诗宋词鉴赏与赏析

唐诗宋词鉴赏与赏析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巅峰。
唐诗以其豪放磅礴的气势和深刻的境界震撼着读者;宋词以其优美流畅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打动了亿万人的心。
本文将从唐诗宋词的鉴赏和赏析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并展示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一、唐诗的鉴赏唐诗是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其诗人们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才华,塑造了无数经典之作。
在鉴赏唐诗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诗歌结构:唐诗通常包括四行、五言、七言等不同格律。
在阅读和鉴赏中,我们应该关注诗歌的整体结构,例如押韵、平仄、押平、押仄等。
2. 情感表达:唐诗擅长表达各种情感,如爱、思念、离别、怀旧等。
通过诗人的用词和句式,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深刻的情感体验。
3. 主题和意境:唐诗的主题广泛而深刻,常见的有山水、咏史、咏怀等。
在鉴赏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唐诗中独特的意境和寓意,这些意境往往令人陶醉其中。
二、宋词的赏析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打动了无数的读者。
在赏析宋词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技艺和表达:宋词非常注重词人的感情体验和对于表达技巧的运用。
通过抒发对于爱情、自然、历史等的思考和感悟,词人们创作出了许多绝世佳作。
2. 感情描写:宋词以其细腻动人的感情描写而闻名。
在赏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们关于爱情的纯洁、深沉与痴迷,以及对于世态炎凉的思考和抨击。
3. 意境的塑造:宋词以其奇妙的意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赏析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宋词中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江南水乡的柔美、山水的壮丽等。
三、唐诗宋词的对比唐诗和宋词都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二者虽然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同:1. 表达形式:唐诗以其情感的宣泄和奇妙的意象给读者带来震撼,而宋词则更加细腻而富有情感,常常描绘出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2. 诗歌格律:唐诗通常采用五言、七言等格律,较为规范。
而宋词则不拘一格,采用多种韵律形式。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这之中,有很多经典唐诗宋词不仅成为了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本文将为您精选100首经典唐诗宋词,希望通过这些诗词欣赏,能够带给您一些灵感和启发。
唐诗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析:杜甫的这首《登高》写的是他登高观景的情景,写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和神秘,此诗句势恢宏,气势如虹,融入了杜甫的宏大思想,心潮澎湃。
2.《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杜甫的这首《春望》描绘了一个飘摇不定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疾苦,此诗语境苍凉,悲壮感人,引起人们对战火带来的苦难的深思,在表达疾苦和悲愤的同时,满怀温情与鼓舞向前的力量。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一首流传最广的古诗之一,诗三句短小,词句优美,发人深思,其写述了对乡愁的怀念,对故园的思念,充满深情,引人咀嚼。
4.《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赏析:李白的《将进酒》句句富有激情,充满豪情,用词豪放,气势磅礴,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振奋。
此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属于辞格豪放体,表现了他豁达奔放的胸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5.《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王之涣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离别之情,在诗写内容上深入触及了人生的忧艰和主人公的意志力,同时顺应变幻空气,揭示一个人自觉的非常态,内容妙趣横生,深刻人心。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一、原文:《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衍生注释:“将进酒”:“将”(qiāng),是请、愿的意思,“进酒”就是喝酒。
“岑夫子”“丹丘生”:是李白的两位朋友。
“钟鼓馔玉”:指富贵生活,钟鼓是指富贵人家吃饭时的音乐,馔玉是精美的饭食。
“陈王”:指曹植。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蔑视权贵、乐观放达的情怀。
情感非常复杂且浓烈,一方面有着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悲哀,像“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一句,用夸张的手法极写人生的短促;另一方面又有不失豪迈的豁达,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像黄河之水从天上来,还多用典故,“陈王昔时宴平乐”就是引用曹植的典故。
四、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他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的一生渴望入仕治国安民,但又性格豪放,不受拘束,在仕途上遭遇诸多不顺。
五、运用片段:1. 毕业聚会上,大家面临着即将分别,各自走向不同道路的状况。
这时可以说:“弟兄们,姐妹儿们,今日别离虽有些伤感,但咱就如李白说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暂且把烦恼抛开,痛痛快快喝一场。
”2. 在公司年会上,有人因为前一段时间工作的不顺利而有些垂头丧气。
你就可以鼓励说:“嘿,别愁眉苦脸的啦。
要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一次的挫折算啥,以后还有大把机会呢。
现在年会,就该像李白说的那样‘会须一饮三百杯’,把烦恼都喝跑。
唐诗宋词鉴赏精选

唐诗宋词鉴赏精选
一、唐诗鉴赏
1.1 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唐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明月的景仰。
通过描绘床前明月光和低头思念故乡,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忧郁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1.2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唐诗写了登高远眺时的壮丽景色。
通过描述风声、天空、倒映在水面上的画面等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并暗示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忧伤情绪。
二、宋词鉴赏
2.1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宋词以婉约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明月的追问和对时间的思考。
通过描绘夜晚饮酒时凝望明月的场景,传递出作者对生命短暂和人生之无常的感慨。
2.2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开。
这首宋词描绘了元宵节之夜的喜庆景象。
通过具体描写花卉盛开、繁星闪烁、仪仗来往等场景,表达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节日气氛。
结语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以上所列举的部分作品只是其中一个极小的片段,但足以展示唐诗宋词在韵味、意境上给人带来迷人之处。
我们应当珍视这些文化遗产,通过欣赏和鉴赏带来的美学享受,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千年文明。
唐诗宋词鉴赏与赏析

唐诗宋词鉴赏与赏析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艺术形象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通过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与赏析,探究其艺术魅力、文化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唐诗的鉴赏与赏析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也是汉字表达艺术的巅峰之作。
从杜甫的《登高》到白居易的《琵琶行》,每一首唐诗都独具特色,值得我们深入品味。
首先,唐诗以精炼的语言打动人心。
一字一句都经过深思熟虑,虽然字数有限,但情感却能传达得深入人心。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情的描写,令人怀念当年的辉煌。
这种精炼的语言艺术是唐诗独有的特点。
其次,唐诗以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受到广泛喜爱。
无论是饱含深情的爱情诗,还是描绘大唐盛世的政治诗,都能引起读者共鸣。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描绘了杨贵妃的悲歌,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同时也折射出了唐朝的政治风云。
这种雅俗共赏的特点是唐诗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
再次,唐诗以意境深远、引人入胜的特点而受到赞美。
通过丰富的象征手法、意象描绘以及和谐的韵律,唐诗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同时也引发读者的思考。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夜的幽静和人世的无常。
这种意境深远的特点让人陶醉其中,久久难以忘怀。
二、宋词的鉴赏与赏析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与唐诗一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宋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确的笔触而著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
首先,宋词以情感真挚而打动人心。
无论是爱情、离别还是对自然的描绘,都能引起读者共鸣。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细腻而深情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让人动容。
这种情感真挚的表达让读者与词人产生共鸣,体味到生活中的点滴真情。
其次,宋词以婉约的艺术风格和抒情的笔触而著称。
宋词追求意境和音乐上的和谐,倡导情感化笔墨,使得词中常常流露出一种婉转、柔美的情感。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以柔婉、抒情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独特情感,使读者仿佛沉浸在一串串动人的琴音中。
唐诗宋词元曲的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的鉴赏唐诗宋词元曲有着十分高的文学成就。
下面就随店铺一起去阅读唐诗宋词元曲的鉴赏,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唐诗宋词元曲的鉴赏一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中唐诗人窦巩有《南游感兴》七绝云:“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青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而窦诗显然又源于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本曲的前五句,化用窦巩的诗意,而“鹧鸪啼处”云云,则明显地流露出了霸业不存、风流事散的兴亡之感。
倪瓒生活在元代的中晚期,无所谓遗民思想,曲中的“前朝事”是将越王台沿经的历史一网打尽,并不专指宋朝;但历史的盛衰、岁月的无情,一样会引起怀古者的“伤心”。
窦诗是“伤心欲问前朝事”,而小令却“伤心莫问前朝事”,一字之差,绝望和无奈的感情色彩就表现得更加强烈。
作者禁不住“怅然孤啸”。
“啸”是感情激越、一舒抑塞的表现,而一个“孤”字,又有心事无人知会的意味。
“青山故国,乔木苍苔”是登台的所见,它较之前片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更增加了悲凉的色彩。
“当时明月”等三句又借助了唐诗的意境。
刘禹锡《石头城》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的诗句,李白《苏台怀古》也说“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明月是历史的见证,如今“依依素影”又高悬在越王台的上空。
诗人独发一问:“何处飞来?”问得似乎突兀,但含意是十分显明的:“当时”的江山久已换主,那么“当时”的明月怎么又会飞来重临呢?这一笔同前引的《石头城》《苏台怀古》一样,是借助嗔怪明月的多事、无情,抒发怀古的幽思。
作者起笔云“伤心莫问前朝事”,至此还是问了,并问得那样投入、那样悲哀。
“依依”是依恋不去的模样,说明明月在天空徘徊已久。
而诗人从“残照”时分直留到月夜,这“依依”两字也就成了一种移情手法,表现出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的倦倦深情。
这首小令除了善于从唐人诗句中袭意外,在景物的描写上也深得风神。
“东风草绿,残照花开”表现江山无主,“青山故国,乔木苍苔”表现世事无常。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唐诗宋词鉴赏大全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
下面是唐诗宋词鉴赏大全,请参考!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整体赏析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
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豪迈情怀。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昨日”和接踵而至“今日”。
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
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政治现实感受。
他“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一个艺术概括。
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愈趋困窘。
理想与现实尖锐矛盾所引起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表现形式。
破空而来发端,重叠复沓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豪情逸兴。
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胸襟。
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
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题材内容的角度划分
1.山水田园诗:
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 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诗人以 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借以表达对现实的 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特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表现手法:借景抒 情,白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衬托; 代表诗人: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 然
• 2.边塞军旅诗:
• 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
基本内容。其内容或抒发报效国家、渴望 建功立业的豪情;或状写将士的乡愁、家 中妻子的离恨;或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 边塞征战的残酷;或反映对帝王窦武开边 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惊异描 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表现手法:常见 意象:长城、玉门关、楼兰、黄沙、青海
• 代表诗人:王昌龄、岑参、王之涣.高适
3.咏物言志诗:
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在 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 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鉴赏时要抓住 所咏之物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 手法:托物言志,拟人,比喻,正面描写,侧 面烘托。
4.离别贬谪诗:
赠友送别,一般表现朋友之间的挚爱深情、离情别 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惆怅,有 伤感,有期待等。贬谪诗,就是抒发遭贬之后情怀的 诗歌。送别的意象:长亭,柳,美酒,南浦……
1、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寓情于事 托物言志)
2、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象征 夸张 对偶 问 设问 对比 衬托 互文
反
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正侧结合、
3、表现手法:
想象、吊古伤今、借古讽今、欲 扬先抑、渲染烘托、比兴、烘托、
用典、白描、对仗、炼字等
4、表达方式: 叙述、议论、描写、抒情
考点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3分值6-8分,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中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
东汉文 人五言 诗 两晋:山水 诗、田园 诗 元散曲
战国 楚辞
汉乐府 民歌
汉末建安 文学
唐(格律诗)
宋词
现代诗歌
初唐时期:贵族化、宫廷化,代表诗人:上官仪、王绩、陈子 昂、张若虚、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7.爱情怨女诗:
• 爱情诗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 材的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 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如汉 乐府,古诗十九首。怨女诗又可以分 为闺怨诗和宫怨诗,闺怨诗多抒写闺 中妇女对丈夫的思念或抒写独居闺中 的孤独等内容;宫怨诗,主要描写帝 王后宫里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精神 生存困境
唐
古体诗
近体诗(格律严格)
Hale Waihona Puke 古绝绝句近绝:先写景后抒情,第三句没有韵
格
脚,有平仄要求
律
诗
有五律、七律,每首八句,四联;二
律诗
四六八句押韵,颔联、颈联要求对仗; 有平仄要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
明
从诗歌体式的角度分
古体诗 近体诗 词 散曲
从诗歌的表达方式的角度分
叙事诗 抒情诗 写景诗 哲理诗
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
• 5.怀古咏史诗:
• 一般以凭吊古迹、历史故事、古人 事迹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 事,一般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 标题。从表达方式上,怀古咏史是手 段,抒怀讽今是目的。鉴赏时要弄清 作品所涉及的史实、有关人物,要体 会作者的意图及思想感情。如贾生 (贾谊)
6.思乡怀人:
古代文人或因在外做官,或因游学赶考,或 因征战在外等种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加之 交通、通信极之不便以及其他一些主客观因素 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 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思 念。鉴赏时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自身 的生活处境,整体阅读全诗,把握诗歌抒发的 思想感情。阅读中尤其要注意特殊意象(大雁、 月、折柳)、特殊节日(除夕、春节、元宵、 中秋、重阳)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 • 能翻思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
物、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 • 营造思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填充内 容
调整语 序
整合句 意
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 等。
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 前置等。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 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 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三种情感:①对时局国事的忧虑②对早日结束战 乱的渴望③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 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 达意方面的作用。①“万里”极言空间之寥廓,烘托了诗人望月怀远的思绪 之绵长。②“夜久”极言时间之久远,烘托了诗人因忧虑时局动荡、国事艰 难以及思念亲人而老泪纵横、夜不成寐的感人形象。
临牖思悠哉。 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
开门复动竹, 来。
疑是故人来。
(风)吹开门,又吹
时滴枝上露, 动竹子。(我听到动静)
稍沾阶下苔。 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
盛唐时期:“以 诗赋取仕”
山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派: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李白:浪漫主义 唐诗的一座高峰 安史之乱(盛转衰)
杜甫:现实主义 唐诗另一座高峰
中唐时期:
韩愈、孟郊、李贺,(以丑为美,不平则鸣) 白居易、元稹(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
晚唐时期:代表诗人:杜牧(怀古伤今)、李商隐(朦胧多义)
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 相对完整的句子。
练习:翻译这首诗的 大意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
友。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傍晚时分,一阵微风
微风惊暮坐, 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