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496-2012_《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
我国现行工程建设标准

(一)混凝土我国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涉及混凝土的标准共有41部,其中包括强制性条文的标准有10部。
具体包括《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69-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201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中的强制性要求(1)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
(2)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3)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330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3)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4)当预应力筋需要代换时,应进行专门计算,并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
(5)预应力筋在张拉中应避免断裂或滑脱。
当发生断裂或滑脱时,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
1)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根数的3%,且每束钢丝或每根钢绞线不得超过一丝;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2)对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更换。
(6)混凝土细骨料中氯离子含量,对钢筋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0.06%;对预应力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0.0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6]136号)的要求,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科研、设计。
施工的检测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总结了多年来我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民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进行了工程试应用,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和研究,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6章,3个附录。
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符号,基本规定,原材料、配合比、制备与运输,混凝土施工,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冶金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至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编制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邮政编码:100088,E-mail:*****************)。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金建设有限公司中冶京唐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五公司上海电力建设工程公司江苏海润化工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公司马钢嘉华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仲晓林林松涛彭宣常张琨王铁梦牟宏远束廉阶路来军王建毛杰徐兆桐张晓平陈定洪吕军刘小刚张际斌崔东靖刘耀齐刘瑄钟翔仲朝阳陈宏哲伍崇明樊兴林李高阳陈飞飞1 总则1.0.1为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2024版年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合理利用资源,减少 浪费和污染,推行绿 色施工理念。
2024/2/2
采取有效的降尘、降 噪、减排措施,减少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6
THANKS
2024/2/2
27
2024/2/2
12
浇筑过程控制要点
分层浇筑
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和施 工条件,合理划分浇筑层, 每层浇筑厚度不宜过大, 以避免出现冷缝。
2024/2/2
浇筑速度控制
保持适当的浇筑速度,避 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混凝土 内部产生应力或裂缝。
施工缝处理
在浇筑过程中如需留置施 工缝,应按照规范要求进 行处理,确保接缝处混凝 土质量。
外加剂
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当法
01
设计原则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 作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
量,降低水化热。
2024/2/2
02
设计方法
通过试验确定各原材料的用量比 例,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03
配合比调整
根据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对配 合比进行适时调整。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2024/2/2
1
目录
2024/2/2
• 概述 • 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 • 浇筑与振捣工艺控制 • 温度裂缝预防与处理措施 • 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 • 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2
2024/2/2
01
概述
3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
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且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 相应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裂缝出现 的混凝土块体。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3.0.4 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2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 不宜大于25℃;3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4.3 配合比设计4.3.1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 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强度作为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2 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160mm。
3 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
4 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
5 水胶比不宜大于0.55。
6 砂率宜为38~42%。
7 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3。
4.3.2 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
4.3.3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5.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计算,可按本规范附录B“计算;2 施工阶段主要抗裂构造措施和温控指标的确定;3 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4 混凝土主要施工设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5 温控监测设备和测试布置图;6 混凝土浇筑运输顺序和施工进度计划;7 混凝土保温和保湿养护方法,其中保温覆盖层的厚度可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按本规范附录C“计算;8 主要应急保障措施;9 特殊部位和特殊气侯条件下的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关键信息项: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质量要求水泥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骨料规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掺和料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加剂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胶比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坍落度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砂率设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施工准备工作施工设备清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板安装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钢筋绑扎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混凝土浇筑流程浇筑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层厚度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浇筑速度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混凝土振捣要求振捣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捣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捣点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混凝土养护措施养护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护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护温度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温度监测与控制测温点布置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控制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温速率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质量要求111 水泥品种应根据工程特点、环境条件以及混凝土性能要求进行选择。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工程名称:文件编号:发布日期:执行日期:目录一、编制说明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人员 (1)1.3 发放范围 (1)二、工程概况 (2)2.1 工程总体概况 (2)2.2 大体积混凝土概况 (2)2.3 施工平面布置 (3)2.4 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3)三、施工计划 (5)3.1 施工进度计划 (5)3.2 劳动力配置计划 (5)3.3 材料配置计划 (5)4.4 设备配置计划 (5)四、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7)4.1 施工管理人员 (7)4.2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7)4.3 特种作业人员 (7)4.4 其他作业人员 (7)五、深化设计 (8)5.1 冷却水管布置 (8)5.2 测温元件布置 (9)5.3 钢筋支架布置 (10)六、施工工艺技术 (12)6.1 技术参数 (12)6.2 施工工艺流程 (12)6.3 施工方法 (12)6.4 检验试验计划 (16)七、验收要求 (18)7.1 验收标准 (18)7.2 验收程序 (18)7.3 验收内容 (18)7.4 验收人员 (18)八、施工保证措施 (19)8.1 质量保证措施 (19)8.2 安全保证措施 (20)8.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0)8.4 环境保证措施 (20)8.5 进度保证措施 (21)8.6 应急保障措施 (21)8.7 季节施工保障措施 (21)九、计算书 (23)9.1 混凝土泵输出量和所需搅拌运输车数量计算 (23)9.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收缩应力计算 (23)9.3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保温层计算 (23)十、附件 (24)一、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2 编制人员1.3 发放范围二、工程概况2.1 工程总体概况2.2 大体积混凝土概况插入平面图、剖面图,标注尺寸(需附图)平面图剖面图。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编制范围 (3)三、工程概况 (3)3.1工程简介 (3)四、施工部署 (4)4.1主要人员配备计划 (4)施工人员配备计划表 (5)4.2主要机械设备安排 (5)4.3桥梁下部结构工期安排 (5)五、温度影响 (5)5.1温度控制原因 (5)5.2温度控制标准 (6)六、工艺流程 (6)七、温度控制措施 (6)7.1总体方针 (6)7.2混凝土降温具体措施 (6)7.3保证连续浇筑砼 (7)7.4砼分层浇筑方法(斜面分层法) (7)7.5混凝土振捣 (8)7.6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8)7.7动态控制 (8)7.8混凝土面层搓平 (8)八、混凝土养护 (9)九、质量保证措施 (9)十、安全保证措施 (9)十一、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0)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二、编制范围桥梁所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桥台、承台、盖梁)。
三、工程概况3.1工程简介本工程范围南起C1,北至C3,道路全长约933.67m,红线宽度32m。
春涟河河桥为三跨18m-20m+18m简支板梁。
桥梁中心桩号KO+697,658,设计道路中心线位于直线段,桥梁中心线与设计道路中心线法线逆交21.3°,桥宽32m,梁底标高4.928m。
春涟河桥横断面布置如下:标准断面布置:3.5m(人行道+栏杆)+3.0m(分隔带)+7.0m(机动车道)+3.0m(分隔带)+2.5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栏杆)=32.0m;在桥面中心分为东西两半幅,西半幅桥宽16 米,东半幅桥宽16 米。
上部结构: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刚接空心板梁,18m跨径梁高为850mm ,中梁28块,边梁8块,20m跨径梁高为950mm,中梁14块,边梁4块。
中梁宽1.250m;边板底宽1.175m,挑臂长度0.35m;现浇湿接缝宽度为0.525m。
桥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墙式结构,桩基采用Φ600mmPHC桩,桩长35m,共32根,采用AB型;桥台采用埋置式结构。
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6]136号)的要求,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科研、设计。
施工的检测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总结了多年来我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民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进行了工程试应用,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和研究,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6章,3个附录。
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符号,基本规定,原材料、配合比、制备与运输,混凝土施工,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冶金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至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编制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邮政编码:100088,E-mail:*****************)。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金建设有限公司中冶京唐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五公司上海电力建设工程公司江苏海润化工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公司马钢嘉华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仲晓林林松涛彭宣常张琨王铁梦牟宏远束廉阶路来军王建毛杰徐兆桐张晓平陈定洪吕军刘小刚张际斌崔东靖刘耀齐刘瑄钟翔仲朝阳陈宏哲伍崇明樊兴林李高阳陈飞飞1 总则1.0.1为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