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合集下载

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的基本认识

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的基本认识

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的基本认识一、成本报表的概念和特点(一)成本报表的概念成本报表是根据日常核算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产品成本水平和费用支出情况的报告文件。

成本报表主要向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等提供有关成本方面的信息,据以分析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果。

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格式和编制方法等,国家不作统一规定,由企业自行确定,因此成本报表是内部报表,不对外报送或公开。

主管企业的上级机构为了对本系统所属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行领导或指导,要求提供情报成本费用的资料,也可以要求企业将其成本报表作为会计报表的附表上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格式及编制方法,可以由企业的上级机构会同企业共同规定。

(二)成本报表的特点成本报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成本报表灵活性强成本报表更注重实效性二、成本报表的作用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企业物质消耗、劳动效率、技术水平、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其他外部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产品生产成本。

通过编制和分析成本报表,可以考核成本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寻求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

成本报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综合反映企业成本费用计划完成情况成本上升报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成本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将成本报表的实际数与成本计划进行比较,可以检查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为进一步分析完成或未完成成本计划的原因以及制定下期成本提供依据。

2、为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依据通过成本报表分析,可以揭示影响产品成本指标和费用项目变动的因素,从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挖掘节约费用和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为编制产品成本和各项费用计划、制定产品价格提供依据成本报表提供的实际产品和费用资料,不仅可以满足企业、车间、部门加强日常成本费用管理的需要,而且是企业进行成本、利润的预测、决策,编制产品成本和各项费用计划、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成本分析控制讲解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成本分析控制讲解
➢ 单位成本包括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计划 单位成本、本月实际单位成本、本年累计实际平 均单位成本等;
➢ 产量包括本月实际产量和本年累计实际产量; ➢ 总成本也分为本月总成本和本年累计总成本。
25.01.2020
成本会计
(三)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 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及其构成情况的 报表。该表通常按月编制。
25.01.2020
成本会计
❖ 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成本按期初数、期末数分别 反映;
➢ 在经常有自制半成品对外销售的企业,在产品成 本和自制半成品成本可以分别反映;
➢ 不经常有自制半成品对外销售的企业,在产品成 本和自制半成品成本可以合并反映。
25.01.2020
成本会计
❖ 按产品品种和类别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一般分 为产量、单位成本、生产总成本等项目。
成情况的报表,并与计划、上年实际和历史最好 水平相比较,反映其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
属于此类成本报表的有制造费用明细表、销售费 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等。
25.01.2020
成本会计
3.按报表编制的时间分类
成本报表按其编制的时间,可以分为年度报表、 半年度报表、季度报表、月报以及旬报、周报、 日报等。
25.01.2020
成本会计
❖ 甲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
成本费 用 43利 0 0 1 润 0 00 0 率 8% .6% 5000000
❖ 乙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
成本费 用 302 利 00 润 100率 0 8% % 4000000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甲企业的成本利润率高, 说明甲企业的经营状况较优。

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

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


帐、明细分类帐、备查帐)
第二,会计凭证资料。
第三,以前年度的会计文件资料。
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
| 四、成本报表编制的资料来 源
第 一
其他数据资料来源:企业的 统计、计划资料及业务核算资

料。它主要用于填写一些与本
年计划要求相比较的项目及附
成 本
在表后的一些有关的经济指标。 如职工工资、全年平均职工人

| 材料耗用量变动的影响

=(计划单位耗用量—实际单位

耗用量)计划单价(与计划

比)

=(上年单位耗用量—实际单位

耗用量) 上年单价(上年比)

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
第 二 节
| 2.总体分析指标 | ①直接材料项目的分析
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
=(计划单价—实际单价) 实

际单位耗用量 (与计划比)

=(上年单价—实际单价) 实

际单位耗用量 (与上年比)




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
第 二 节
| 2.总体分析指标
| ②直接人工项目的分析 影响工资成本的基本因素:单 位产品工时消耗量和小时 工

资额(或率)

|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

=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小时工

资额

| 小时工资率=直接人工工资总

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
第 二
3.因素分析法 • 把综合性的指标分解为各个因
素,研究诸因素变动对综合指

标变动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
成 本 报 表
• 它分为简单因素分析和复杂 因素分析两种方法。通常采用 连锁替代法进行分析。

成本报表如何分析有哪些分析方法

成本报表如何分析有哪些分析方法

成本报表如何分析有哪些分析方法成本报表是根据日常成本核算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产品成本水平和费用情况,据以分析企业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和结果的报告文件。

交易成本报表应该如何分析呢?又有哪些分析方法呢?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分析期的实际数据同某些选定的基准数进行对比来揭示实际数与基准数之间的差额,借以了解成本管理中的成绩和结构性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1.实际数据与计划数(预算数)对比(1)一般来说脱离计划的差异额(2)实际脱离投资计划的差异率2.分析期则实际数据前期市场与前期实际数据对比这种比较可以反映成本、费用的变动趋势,考察生产的发展变化情况举例:可比品牌实际成本降低额=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平均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3.分析数据实际第三阶段与本行业实际平均数据和本行业先进实际数据比(二)比率分析法1.相关比率分析法相关比率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关),但性质出有不同的分项计算出的比率。

(营业收入成本率、产值成本率、成本利润率等)。

2.构成比率分析法构成比率也被称作结构比率,它是局部数量(数额)与总体总数量(总数额)之比、即局部在总体中才的比重,或称部分与全部的回报率。

构成比率分析法就是通过计算构成比率来进行分析,也称作结构分析法。

在成本分析中,通过计算产品成本中各个成本项目的比重,费用金额中各个费用项目税金的比重,可以反映产品成本或费用总额的构成是否合理,为寻找降低成本、节约维护费用的途径指明方向。

成本分析当中有关构成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就是将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分解为各个原始因素,并确定各个因素变动对该项经济指标的工具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方法。

在成本分析中,连环替代法行大运以及连环替代法的简化形式差额计算法,就属于因素德沃夏克。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1. 概述成本报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于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和成本情况,从而控制企业成本和提高经营效益。

成本报表通常包括成本费用明细表、成本费用分析表、成本费用变动情况表、成本构成分析表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2. 成本报表的编制2.1 成本费用明细表成本费用明细表是指将企业各项产品或业务的直接、间接成本和费用进行统计并列示出的清单。

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原材料及加工费用•劳动力成本•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2.2 成本费用分析表成本费用分析表是在成本费用明细表的基础上,将这些成本费用进一步进行分类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自然毛利润和实际毛利润等2.3 成本费用变动情况表成本费用变动情况表用于反映成本和费用发生变动的情况。

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成本费用变动的原因和影响•成本费用变动的大小和比例•成本费用变动的时间和频率等2.4 成本构成分析表成本构成分析表是对成本费用分析表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成本构成的比重和趋势•成本构成的差异分析•成本构成的影响因素分析•成本构成的改进策略分析等3. 成本报表的分析成本报表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3.1 成本与收入的比较分析通过成本费用分析表和收入明细表,对企业的成本与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从而确定适当的市场定位和销售价格。

3.2 成本与行业标准的比较分析通过成本费用分析表,将企业的成本与行业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企业在同行业中的成本状况和竞争优势,从而确定适当的成本控制策略。

3.3 成本与质量的比较分析通过成本构成分析表和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对企业的成本与质量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企业在成本和质量方面的表现,并确定适当的产品质量提升策略。

3.4 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分析通过成本构成分析表和效益分析表,对企业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企业在成本和效益方面的关系,从而确定适当的效益提升策略。

40.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40.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对比分析法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不同时期的成本指标数据进行对比,揭示客 观存在的差异,借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实际数 VS
计划数
本期实际数 VS 前期实际数
本期实际数 VS 先进水平数
揭示计划的执行情况 考察经济业务的发展变化情况 发现与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管理费用明细表

上年实际

本年计划
金额单位:元
本月实际
本年累计实际
编制单位:
费用项目 1.利息费用
减:利息收入 2.汇兑损失
减:汇兑收益 3. 金 融 机 构 手 续 费 4.其他 …
合计
财务费用明细表
年月
上年实际 本年计划 本月实际
金额单位:元
本年累计实际
编制单位:
费用项目 1.专设销售机构费用 其中:工资
制造费用明细表
年月
上年实际 本年计划 本月实际
金额单位:元
本年累计实际
编制单位:
费用项目 1.公司经费 其中:工资
办公费 差旅费 折旧费 修理费 水电费 保险费 低值易耗品摊销 2.工会经费 3.职工教育经费 4.咨询费 5.诉讼费 6.无形资产摊销 7.业务招待费 8.税金: 其中: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 印花税 9.其他 …
(1) (2) (3) (4)
本月 实际
(9)
件 100 620 150 148
145
146 15000 14800 14500
件 100 800 110 105
102
101 11000 10500 10200
件 50 360
60
56

课程练习C13_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课程练习C13_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1.成本报表属于( )。

[3分]A. 对内报表B. 对外报表C. 既是对内报表,又是对外报表D. 对内或是对外,由企业自行决定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教师详解:2.填制商品产品成本表必须做到( )。

[3分]A. 可比、不可比产品必须分别填列B. 可比、不可比产品可合并填列C. 既可分别,也可合并填列D. 填列时无需划分可比、不可比产品我的回答:正确答案:A教师详解:3.狭义的成本分析主要是指( )。

[3分]A. 事前成本分析B. 事中成本分析C. 事后成本分析D. 全过程成本分析我的回答:正确答案:C教师详解:4.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重点是( )。

[3分]A. 直接工资项目的分析B. 制造费用的分析C. 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分析D. 管理费用的分析我的回答:正确答案:C教师详解:5.成本利润率属于( )。

[3分]A. 因素分析法B. 相关比率分析法C. 趋势比例分析法D. 构成比率分析法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教师详解:6.差额计算法的计算程序是( )。

[3分]A. 首先确定各因素对经济指标差异数的影响B. 首先确定各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C. 首先确定各因素的分析方法D. 首先替换各个基数指标我的回答:正确答案:B教师详解:7.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

[3分]A. 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的差异B. 产生差异的因素C. 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变动原因D. 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我的回答:正确答案:D教师详解:8.可比产品降低额与可比产品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

[3分]A. 成反比B. 成正比C. 同方向变动D. 无直接关系我的回答:正确答案:C教师详解:9.为确定某一经济指标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以掌握该项经济活动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的方法是( )[3分]A. 因素分析方法B. 相关比率分析法C. 趋势比率分析法D. 构成比率分析法我的回答:正确答案:D教师详解:10.以某个项目和其他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求出比率,以便更深入地认识某方面的生产经营情况的分析方法是( )。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第二条成本核算的任务是:通过核算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耗费,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提供成本信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加强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三条成本核算应遵循合法性、可靠性、相关性、分期核算、权责发生制、实际成本计价、一致性和重要性等原则。

第二章成本核算的组织与分工第四条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成本核算部门,负责成本核算工作。

成本核算部门应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

第五条成本核算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完善成本核算制度;收集、整理和审核成本核算相关的原始凭证;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编制成本报表;提出成本控制建议等。

第六条企业内部各部门应密切配合成本核算部门的工作,按照规定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成本核算资料。

第三章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第七条成本核算对象是指为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产品、劳务或作业。

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合理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八条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一)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

(二)直接人工: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等。

(三)制造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等。

第四章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第九条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包括:(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

(二)收集和整理成本核算相关的原始凭证。

(三)确定成本计算期。

(四)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五)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第十条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期。

一般情况下,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期间一致,但对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成本计算期可以与产品生产周期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 (二)销售费用明细表的编制 (三)管理费用明细表的编制 (四)财务费用明细表的编制
第三节成本分析
一、成本分析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一)成本分析的一般程序 1.明确分析目标,制定分析计划, 2.广泛收集资料,掌握全面情况。 3.从总体分析入手,然后按照影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 逐步深入、具体的分析。 4.结合实际情况,查明各种因素变动的具体原因。 5.以全面发展的观点对企业成本工作进行评价。 6.编写分析报告
×100
× 100=31.82(元/百元)
921300
(二)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成本项目)的编制 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 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水平和构成情况的报表。 按主要产品编制,是对全部产品成本表所列各种 主要产品的补充和说明。 四、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
2、成本报表的种类、内容和格式由企业自行 决定,更具灵活性。 3、成本报表作为对内报表更注重时效 。
第二节 成本报表的编制
一、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 成本报表中的实际成本、费用,应根据有关的 产品成本或费用明细账的实际发生额填列。表 中的累积实际成本、费用,应根据本期报表的 本期实际成本、费用加上上期报表的累积实际 成本、费用计算填列;如果有关的明细账中记 有期末累积实际成本、费用,可以直接根据有 关的明细账相应数据填列。 成本报表中的计划数,应根据有关的计划填列; 表中其他资料和补充资料,应根据报表编制规 定填列。
(二)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 概念:是指通过指标对比,从数量上确定差异的一 种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应用时 应注意对比指标的可比性。
比较分析法的几种形式
(1)以成本的实际指标与成本的计划或定额指 标对比,分析成本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 (2)以本期实际成本指标与前期(上期、上年同 期或历史最好水平)的实际成本指标对比,观察企 业成本指标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了解企业生产 经营工作的改进情况。
制造费用比率= 制造费用 *100% 产品成本
(3)动态比率分析
概念:亦称趋势分析,是指将不同时期同类指 标的数值对比求出比率,进行动态比较,据以 分析该项指标的增减速度和变动趋势,从中发 现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成绩或不足。 分析期指标数额 基期指数= 固定期指标数额 分析期指标数额 环比指数= 前一期指标数额


连环替代法的特点:
(1)计算程序的连环性:按照各因素的排 列顺序,逐一以各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其基数。
(2)因素替换的顺序性:数量指标在前, 质量指标在后;实物量指标在前,价值量指 标在后。 (3)计算条件的假设性:测定某一因素的 影响时,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为条件。
4.差额计算法
概念:差额计算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 形式。运用这一方法时,先要确定各因素实 际数与计划数的差异,然后按照各因素的排 列顺序,依次求出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第八章 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
• • • • • 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特点 成本报表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 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第一节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特点
一、成本报表的作用
(一)成本报表的概念
成本报表是按照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根据 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资料以及其他有 关资料编制的,用以反映和监督企业一定时 期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的 报告文件。
(二)按成本项目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全部产品生产成本分析表
**年12月
项 目 生产费用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加:在产品、自制半 成品期初余额 减:在产品、自制半 成品期末余额 产品成本合计
本年计划 数
132061 63158 91871 287090 14610 12150 289550
概念: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对比求 出比率,然后再以实际数与计划数(或前期实 际数)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从经济活动的客观 联系中,更深入地认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下几个比Fra bibliotek的计算产品成本 *100% 产值成本率= 商品产值
产品成本 *100% 销售成本率= 产品销售收入 利润总额 *100% 成本利润率= 产品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可比产品 ×100% = 成本降低率 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 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可比产品 600 = 成本降低率 270000 × 100%=0.2222%
(3)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商品产值 (4)产值成本率(课本269页例题)
产值成本率 产品总成本 = (元/百元) 产品产值 产值成本率= 293180
材料费用 产品 单 位 产 品 材料 = * * 总 额 产量 材料消耗量 单价
指 标 产品产量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材料单价
材料费用总额
单价 计划数 实际数 差异 20 21 件 +1 18 17 -1 千克 10 12 元 +2 3600 4284 +684 元
首先,利用比较分析法,将材料费用总额 的实际数与计划数对比,确定实际脱离计 划差异,作为分析对象。 其次,按照上述计算公式中各因素的排列 顺序,用连环替代法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材 料费用总额变动的影响程度。计算程序见 下页。
例子:假设某企业甲产品某年四个季度的单位成本 分别为90元、92元、95元、94元。如果以第一季 度为基期,以该季度单位成本90元为基数,可以 计算其他季度与该季度相比的定基比率为:
92 *100%=102% 第二季度: 90 第三季度: 95 *100%=106% 90 第四季度: 94 90 *100%=104%
(3)以本企业实际成本指标(或某项技术经济指 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指标对比,可以在更大 范围内找差距,推动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比率分析法
概念:是指通过计算和对比经济指标的比率, 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应用比率分析法时,先要把对比的数值变成相 对数,求出比率,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
(1)相关指标比率分析
甲 乙
400 200
84 760
82 750
33600 152000 185600
32800 150000 182800
800 2.3810 2000 1.3158 2800 1.5086
合计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
单位:元 可比 产品 甲 乙 合计



计划完成情况
按上年实际平均 本期实际 降低额 降低率(%) 单 位 成 本 计算
91871 制造费用比率 = ×100%=32% 287090
(2)本月实际数构成比率
9490 原材料费用比率= 20149
4036 工资及福利费比率= 20149 制造费用比率= 6623 20149 ×100%=47%
×100%=20%
×100%=33%
(3)本年累计实际数构成比率
136770 原材料费用比率= ×100%=47% 291000 61110 工资及福利费比率= 291000 制造费用比率=
二、成本报表的种类
1. 反映产品成本情况的报表 •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 •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2. 反映各种费用支出的报表 • 制造费用明细表 • 销售费用明细表 • 管理费用明细表 • 财务费用明细表
三、成本报表的特点
成本报表属于内部报表,不对外公开。
1、编制的目的主要是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者的需要,因而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
以计划数为基数 第一次替换 - 产量变动影响 第二次替换
20*18*10=3600(元) 21*18*10=3780(元) +180(元) 21*17*10=3570(元) -210(元)
-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影响
第三次替换 - 材料单价变动影响
21*17*12=4284(元) +714(元) +684(元)
42000 22800 270000
40500 228900 269400
1500 -900 600
3.5714 -0.3947 0.2222
计划降低额 2800元 实际降低额 600元
本月实 际数
9490 4036 6623 20149 2980 2160 20969
本年累计 实际数
136770 61110 93120 291000 19340 17160 293180
(1)本年计划数构成比率。
132061 原材料费用比率= ×100%=46% 287090 63158 工资及福利费比率= 287090 ×100%=22%
仍以前例资料
1、分析对象:4284-3600=+684(元)
2、确定各因素影响程度 (1)产量变动影响=(+1)×18×10=+180(元) 单位产品材料消 =21 × (-1) × 10=-210(元) (2) 耗 量 变 动 影响 (3)材料单价变动影响=21 × 17 × (+2)=+714(元) 合 计 +684(元)
二、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一)按产品种类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本年累计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 产品名称 1.可比产品 甲 乙 2.不可比产品 丙 丁 合计 计划总 成本 266000 41000 225000 23550 8750 14800 289550 实际总 实际比计 实际比计 成本 划升降额 划升降率 269400 +3400 +1.28% 40500 -500 -1.22% 228900 +3900 +1.73% 23780 +230 +0.98% 8820 +70 +0.80% 14960 +160 +1.09% 293180 +3630 +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