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餐饮行业及公司分析 增长仍是主旋律
2024年酒店餐饮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酒店餐饮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酒店餐饮市场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酒店餐饮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关键洞察和趋势,以便酒店业从业者制定更有效的经营策略。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酒店餐饮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酒店餐饮市场规模在2019年达到了XX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到XX亿美元。
这显示了酒店餐饮市场的巨大潜力。
3. 市场竞争酒店餐饮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高端酒店、连锁酒店和独立酒店。
高端酒店通常以其豪华的用餐环境、高品质的服务和独特的菜单吸引客户。
连锁酒店则通过统一的品牌形象和规模经济来获得竞争优势。
而独立酒店则依靠创新菜单和个性化的服务来吸引客户。
4. 消费者需求现代消费者对酒店餐饮的需求在不断演变。
他们越来越注重餐饮的品质和创意。
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新鲜、有机和本地食材制作的菜品。
此外,消费者也越来越重视餐饮环境的舒适性和用餐体验。
因此,酒店业从业者需要不断更新菜单,提供创意菜品,并改善就餐环境,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酒店餐饮市场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许多酒店引入了智能点餐系统和移动支付,以提高效率和用户体验。
此外,一些酒店还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来预测消费者需求和优化餐饮供应链。
技术创新为酒店餐饮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6. 面临的挑战尽管酒店餐饮市场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成本压力是一个重要问题。
酒店餐饮经营需要承担人工成本、食材成本和租赁成本等多种费用,这对于利润空间产生影响。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个挑战,酒店需要招聘和培训合适的厨师和服务人员,以确保餐饮服务的质量。
7. 未来趋势酒店餐饮市场将在未来继续发展壮大。
预计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用餐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高品质、创意和个性化的餐饮服务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技术创新将继续推动餐饮行业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设备将在酒店餐饮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024酒店行业分析

2024酒店行业分析一、行业概述酒店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商务出行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店行业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
本文将对2024年酒店行业进行详细分析,以揭示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二、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2024年,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酒店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 1.1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保持在5%以上。
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酒店市场,而中国将继续成为主要的增长引擎。
三、供应链分析1. 酒店供应商:随着酒店市场扩大,各类酒店供应商逐渐增多。
其中,酒店家具、床上用品、洗浴用品等供应商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2. 旅游服务供应商:酒店与旅游服务密切相关,旅游服务供应商包括机票代理商、旅行社、景点门票预订平台等,这些供应商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3. 食品饮料供应商:酒店作为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场所,将需要与各类食品饮料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以确保服务质量和供应安全。
四、消费者需求与趋势1. 科技驱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酒店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智能化、无人化、个性化服务成为消费者选择酒店的主要因素。
2. 体验式酒店:除了基本的住宿需求,消费者更加注重酒店的体验性和文化内涵。
酒店需要通过设计、创意、文化元素等来吸引消费者。
3. 环境友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趋势,消费者对酒店的环境友好程度越来越关注。
酒店需推行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环保举措,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竞争格局1. 品牌酒店与连锁酒店:全球知名品牌酒店及其连锁酒店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们拥有较强的品牌形象和服务能力,是大多数消费者首选。
2. 酒店共享经济:近年来,酒店共享经济平台迅速崛起,如Airbnb 等。
这种新型经营模式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经济实惠的住宿选择,对传统酒店构成一定冲击。
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分析

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分析酒店行业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酒店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酒店行业发展现状1.1 酒店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数量不断增加,涵盖了各个档次和风格的酒店,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1.2 酒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酒店行业竞争激烈,酒店为了吸引客户,提升服务水平,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和服务项目,提高客户满意度。
1.3 酒店业态不断创新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顾客口味的变化,酒店业态不断创新,推出主题酒店、精品酒店等新型酒店,吸引更多客户。
二、酒店行业发展方向2.1 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酒店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推行节能减排,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2 科技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已成为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客房、无人酒店等新型酒店将逐渐普及。
2.3 个性化服务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酒店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和体验,吸引更多客户。
三、酒店行业面临的挑战3.1 人材短缺酒店行业对服务人员的要求较高,但人材短缺已成为行业面临的挑战,如何培养和留住人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价格竞争激烈酒店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已成为常态,酒店如何在价格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品牌影响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3 安全问题随着恐怖袭击和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酒店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如何保障客人的安全和权益是酒店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四、酒店行业发展的机遇4.1 旅游业的快速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业将继续快速增长,为酒店行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4.2 二三线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二三线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酒店业在这些城市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4.3 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旅游市场将更加开放,酒店业也将迎来更多的国际化发展机遇。
2024年酒店行业发展趋势

2024年酒店行业发展趋势引言2024年即将到来,对酒店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刻。
在过去几年中,酒店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受到了技术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酒店行业将继续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将面对新的趋势和变化。
本文将对2024年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1. 客户体验的重要性客户体验是酒店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2024年,客户体验将变得更加重要。
客户对于酒店的期望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只关注基本的服务和设施,而更注重个性化、定制化的体验。
酒店运营商将采取更多的措施来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例如使用智能技术来预测客户需求、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等。
2. 创新科技的应用科技的发展对酒店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将在2024年继续推动行业发展。
无人机、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将在酒店行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例如,酒店可以使用无人机进行安防监控,通过物联网连接设备和系统来提高效率,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体验。
3. 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
在2024年,酒店行业将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经营。
酒店运营商将采取更多的措施来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并推行绿色的经营理念。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也能够提高客户对酒店的好感度。
4. 数据驱动的决策数据的重要性在酒店行业也不可忽视。
在2024年,酒店将继续依靠数据来做出决策。
数据分析和预测可以帮助酒店运营商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优化房价和销售策略,提高效益和利润。
同时,酒店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改善运营效率,优化资源的利用。
5. 跨界合作在2024年,酒店行业将与其他行业进行更多的跨界合作。
例如,酒店可以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提供更多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
同时,酒店还可以与当地旅游机构、文化机构等合作,提供更多的旅游和文化体验,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6. 新兴市场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市场在酒店行业中的份额将继续增长。
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分析

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分析一、引言酒店行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向来以来都扮演着促进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1. 行业规模目前,全球酒店行业规模庞大,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全球酒店市场价值超过1.5万亿美元,每年增长率约为5%。
同时,亚太地区的酒店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 市场竞争酒店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品牌酒店和独立酒店。
品牌酒店通过建立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来吸引客户,而独立酒店则通过提供独特的服务和体验来吸引客户。
此外,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民宿等新业态也对传统酒店行业造成为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3.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酒店行业也在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创新。
例如,智能化设备和自助服务终端的应用,提高了酒店的效率和客户体验。
此外,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酒店管理和市场营销中。
4. 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酒店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
他们更加注重舒适度、个性化服务和环境友好性。
因此,酒店行业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酒店行业的发展方向1. 提高服务质量酒店行业应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包括员工培训、服务流程优化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
通过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酒店可以增强客户黏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2. 创新营销策略酒店行业应积极采用创新的营销策略,包括通过社交媒体和在线旅游平台进行推广,定制化宣传活动和特色主题酒店等。
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酒店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优惠。
3. 加强环境保护酒店行业应积极参预环境保护,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例如,减少能源消耗、推广绿色建造和使用环保材料等。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可以提升酒店的形象和吸引力。
4. 发展数字化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酒店行业应积极推进数字化服务。
餐饮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餐饮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餐饮业的发展呈现出了蓬勃的态势,随着消费升级和生活方式多元化,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餐饮企业不断创新、改良,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
本文将对餐饮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餐饮业现状1.快餐业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快餐业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餐饮形式。
快餐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快捷、便宜和美味的特点,因此得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目前国内快餐市场竞争激烈,其市场份额主要被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快餐品牌垄断。
此外,国内众多快餐品牌也在不断崛起,如德克士、永辉等。
但这也使得快餐业不断面临着竞争压力,以及对食品、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不断挑战。
2.小吃业小吃业是国民餐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其特点是品种多、价廉物美,适合于快餐、加餐和小餐,因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目前小吃店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如四川火锅、北京炸酱面、河南烩面等,每一种小吃都代表着地域文化的丰富性。
在这一领域中,各大餐饮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以求符合消费者的口味要求。
3.高档餐饮业高档餐饮业是由著名厨师、知名餐饮企业或国际饭店集团经营的、以高档、精致、奢华的餐饮环境和优质的饮食服务为主要特点的餐饮业。
其特点是菜品精美、制作精细,所选材料也是名贵珍稀,并以健康、养生为主要宗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档餐饮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了一种蓬勃发展的商业形式。
二、餐饮业发展趋势1.健康与时尚并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健康餐饮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相较于传统餐饮,健康餐饮更注重调味、烹饪技法等方面,注重口感的前提是保证食品的健康。
另外,以生态餐厅为代表的并将餐饮与生态、自然、环保等理念结合在一起,逐渐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2.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品牌是餐饮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市场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口碑效应的形成,将给企业带来持续的增长和稳定的市场表现。
目前,不少餐饮企业都在努力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通过不断提升餐厅形象、产品品质、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综合加码,使消费者能够愿意选择自己的品牌。
中国餐饮业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餐饮业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2019年,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餐饮消费结构加快向多样化、特色化、品质化升级;餐饮行业在扩内需、促销费、稳增长、惠民生方面作用强劲,餐饮市场继续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013-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复合增长率10.7%,近些年随着国内外卖服务能力提升,以及居民消费实力的增长,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餐饮业的规模扩张,截至2019年,我国餐饮收入达46721亿元,比2018年增长9.38%。
我国餐饮业营业额整体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2013-2018年,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复合增长率 4.4%,截至2019年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突破6000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7.01%。
餐饮业的规模扩张带动了我国餐费收入的提升,截至2019年,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业餐费收入约为5327亿元,同比增长6.59%。
随着我国餐饮业单品价格的上涨以及餐饮企业宣传力度的提升,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平均营业额明显上升,截至2019年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平均营业额2241.97万元/个。
根据《2020-2026年中国酒店餐饮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数量明显回升,截至2019年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企业数量约为26838个,相比2018年提升了2.21%。
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业年末从业人数基本维持在230万人左右,受2019年我国餐饮业规模的扩张,限额以上餐饮业从业人员数量增至243.57万人。
截至2019年,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面积5570.5万平方米,相比2018年的5455.4万平方米,提升了2.11%。
2019年,中国餐饮业市场发展整体向好,随着信息化服务在餐饮业领域的渗透,现代服务理念和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餐饮的行业界限。
跨界融合,成为餐饮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包括旅游餐饮、互联网餐饮,产业融合衍生的大餐饮价值,成为未来各关联产业与餐饮业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
2022年餐饮行业分析:餐饮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2年餐饮行业分析:餐饮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网讯,餐饮行业是朝阳产业,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推动着餐饮行业的进展,疫情的反复使餐饮行业进展阻碍增加,许多餐饮通过外卖业务增长业务,数字经济时代下餐饮也将往数字化进展。
以下是2022年餐饮行业分析。
近年来,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
受疫情影响,2022年全国餐饮收入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高于上年0.5个百分点,而且增速再次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领先优势扩大至6.1个百分点。
餐饮行业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人均餐饮消费3320元,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为18.6%。
餐饮业连续发挥促进经济增长、带动消费回升的重要驱动作用。
餐饮行业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餐饮行业规模为46895亿元,同比增长18.6%,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022年餐饮行业受疫情影响仍较严峻,但预制菜的进展让餐饮行业降低了堂食业务削减带来的影响,并为行业供应了新的盈利模式。
餐饮行业在短期内将缓慢增长,估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55635亿元。
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餐饮行业进展受阻,但居民餐饮消费需求剧烈,政府部门出台支持政策,以及预制菜、数字化技术的进展,餐饮行业整体向好。
随着餐饮业向数字化零售方向的转型趋势,餐饮业的人货场关系已经发生转变,促使餐饮企业必需在运营、数据、营销和管理等方面做相应的升级变革;另一方面,疫情也将进一步影响消费需求升级、消费习惯转变,如何将“数字化”更全面地与餐饮消费体验融合,或将是将来餐饮企业重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餐饮品牌需及早规划。
据餐饮行业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39.2%的餐饮消费者餐饮消费频次增加,44.8%的消费者消费次数不变,16.0%的消费者消费次数削减,行业整体需求较为旺盛。
餐饮消费者中“Z世代”占比提升至39.3%,他们更情愿为爱好买单,喜好线上外卖点单,这部分消费者将为餐饮需求端带来新的变化。
随着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的飞速提高,国内餐饮业也逐步提高了对细腻喜爱重要性的熟悉,并付之实践加以投入,餐饮连锁业信息化呈现出一种良好的上升势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店、餐饮行业:增长仍是主旋律酒店行业发展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我国酒店行业发展概况我国酒店行业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不过,近年来,由于经济周期下行压力及行业内竞争加剧,我国酒店行业增速开始放缓。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星级饭店11676家(国家旅游局星级饭店统计管理系统中有13513家星级饭店,其中只有11676家填报了2011年度经营数据),客房147.49万间。
虽然我国酒店行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酒店行业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在客房规模方面,2011年数据显示,美国拥有酒店客房约490万间,是中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3倍多。
在星级酒店客房结构方面,中国的三星级酒店客房数量最多,占行业总客房量的41.4%,其次是四星级和五星级的高星级酒店,而美国客房数占比最多的是房价在85美元以上的高星级酒店,占行业总客房量的48.5%。
在客房出租率方面,2003年受“非典”不利影响,我国星级酒店客房出租率大幅下滑,但是2004年迅速恢复,之后稳定在61%左右,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客房出租率又出现下降,但是降幅远远低于美国,而自2010年开始,客房出租率迅速回升,并且一直高于美国酒店客房出租率。
我国酒店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1、酒店业发展受旅游业发展直接影响。
酒店业发展受旅游业发展直接影响。
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以及入境游人数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极大地增加了对酒店的需求,促进酒店业的发展。
旅游业主要受宏观经济、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
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即使2008年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我国GDP仍然保持了9%以上的增长率,而2011年我国人均GDP更是突破5000美元大关。
根据经验数据,一国酒店业的发展与其GDP增速存在较高关联度,其值约为0.914,即GDP增长10%,酒店业绩提升9.14%。
2、城市化带动酒店业快速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会带动酒店投资的迅猛增长。
中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171个,美国是50个。
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27%,预计仍将以每年不少于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中国酒店业发展的最大动力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化率较之发达国家发展潜力极大(发达国家一般为70%~80%)。
因此,中国酒店行业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酒店行业的周期性特征比较明显酒店业发展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因此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周期性,这一点从客房出租率与GDP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几近一致可见一斑。
而市场遭遇的意外冲击(如金融危机等)更是会直接导致景气指数下降。
另外,不动产供给的相对滞后性是酒店业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而供给减小则是景气见底回升的动力。
图38和39显示了美国和中国酒店行业的周期性情况。
我国酒店行业起步于改革开放,1979年4月,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项目——白天鹅宾馆的协仪正式签署,标志着我国第一批合资合作饭店开始建设。
1983年2月6日,白天鹅宾馆正式开业。
这是我国第一家自行设计、自行建设、自行管理的现代大型合作酒店。
九十年代开始,中国酒店业进入了扩张期,当时国家推出了发展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诸多政策,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建立酒店管理公司及有关政策问题请示的通知》等,在政策推动下,一大批以学习外国酒店集团经营管理模式为特征的中国本土的管理公司或酒店集团应运而生。
然而,由于扩张过猛导致供给总量过剩,1993年至1998年,全国饭店平均出租率、利润率逐年下降,再加之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1998年全行业开始亏损,全国平均客房价格下降了136%,平均出租率下降约3个百分点,之后中国酒店业在低迷中进行调整。
2003年“非典”使得中国旅游、酒店业业绩全面下滑,酒店业的经营降至谷底,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的酒店平均出租率只有10%左右,同比下降70%。
2004年“非典”过后,中国酒店业开始迅速复苏,全行业开始扭亏为盈。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客房出租率开始下滑,至2009年全国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比2007年下降了5.1%,而随着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因素的消退,2010年中国酒店业开始恢复发展。
从酒店供给角度来看,我国酒店建设在1994年达到第一波高潮,此后供给增速放缓,之后2000年我国酒店家数出现明显增长,这可能是因为在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期间暂停的项目集中恢复建设。
之后酒店数增长率在波动中下降,特别是2010年开始供给减少。
在经济下行周期,我国酒店行业供需博弈,正在寻找新的均衡点。
酒店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国内酒店集团30强的发展速度快于行业平均水平2010年度最具规模的30家中国饭店管理公司(集团),共有饭店2049家,客房426647间(含筹建项目),平均每个集团有饭店68.3家,客房14222间。
饭店数量排名前5位的集团分别是:锦江国际、金陵酒店、开元集团、雷迪森旅业和港中旅酒店;客房数量排名前5位的集团分别是:锦江国际、开元集团、港中旅酒店、金陵酒店和首旅建国,这5家集团的饭店客房数量均已超过2万间。
与2009年相比,集团饭店总数增加了369家,客房总数增加了70573间,客房数量增长率为19.8%,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平均每个集团拥有客房数增加1944间,增长率为15.8%。
饭店数量超过50家的集团15个,比2009年增加了4个,比2008年增加了10个;客房数量超过2万间的集团5个,比2009年增加了2个;其中,2010年度规模增长速度前五位的集团分别是开元集团(69.1%)、上海衡山(39.6%)、山东银座(31.3%)、雷迪森旅业(30.3%)和山东蓝海(27.6%)。
从我国各个饭店集团之间的规模对比来看,包括正在筹建的饭店项目,客房数量达到2万间以上的集团有5个,分别是锦江国际、开元集团、港中旅酒店、金陵酒店和首旅建国。
这5个集团总客房数为197063间,占30个集团客房总数的46.2%,在规模上较其他集团有一定优势,形成了我国本土饭店集团的第一阵营。
根据《Hotels》杂志2010年10月发布的最新全球饭店集团规模排名,锦江国际、港中旅酒店、金陵酒店和首旅建国4个集团均进入前50名,在规模上向国际水平进一步靠近。
客房数量在1万至2万间之间的集团有10个,分别是山东蓝海、碧桂园凤凰、岭南国际、雷迪森旅业、湖南华天、国宾友谊、世贸君澜、粤海国际、河南中州和岷山饭店,客房总数为132037间,占30个集团客房总数的30.9%,组成了我国饭店集团的第二阵营。
还有15个集团客房数量尚不足1万间,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说明我国饭店产业结构仍未形成产业规模壁垒。
国内酒店集团与国际仍存在巨大差距与国际酒店集团的规模对比来看,根据2011年9月份《HOTELS》杂志的排名,位于前十位的国际酒店集团拥有酒店总数达到了35827家,平均每家酒店集团拥有客房43.9万间。
我国排名前十位的国内酒店集团,拥有酒店3132家,平均每家酒店集团拥有客房4.3万间。
在酒店数和客房数这两个指标上,国内前十强与国际前十强均有一个数量级的差距(10倍)。
国际排名首位的洲际酒店集团拥有的酒店数量和客房数量分别是4437家和64.7万间,客房数量是目前国内排名首位的锦江国际(10.7万间)的6倍多。
在增速方面,2006年-2010年期间,锦江国际酒店数和客房数年均增幅分别达到了38.8%和24.9%,而同期洲际集团酒店数和客房数的年均增幅仅为4.6%与4.1%。
由此可见,中国饭店集团平均规模较小,各集团之间的规模差距较大;虽然我国饭店集团保持了规模上的持续快速扩张,但与国际发达水平相比还有巨大差距。
而从品牌战略上看,我国饭店业的品牌化发展过程,从“忽视品牌”到“热衷国际品牌”到致力于“打造本土品牌”,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时间,但总体来说,仍停留在品牌建设的初级阶段。
从表26中可以看出,我国使用集团品牌的饭店比例和集团品牌影响力指数两个指标,从2008年至2009年有了较大提升,而到2010年又出现了小幅下降,这种数据变化与每年参与统计的30个集团不完全一致和部分集团进行了品牌战略调整有关,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饭店集团的品牌化建设在三年间并没有实现明显的进步。
事实上,与国际酒店集团相比,我国大部分饭店集团还没有真正步入品牌建设阶段,所谓的“品牌”只是个名称和标识,品牌定位和目标市场模糊,品牌个性没有得到明晰的彰显,品牌标准和支撑品牌战略的各个系统还没有完善,与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化,还相距较远。
国内酒店集团与国际差距较大的原因是,我国酒店集团化发展起步较晚,规模相较国际发达酒店管理集团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国内酒店集团正处于扩张期,与国际较成熟的市场相比,规模扩张仍然是发展的主线,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还有所欠缺,并且由于急于扩张规模,而忽略了品牌建设和管理模式的改善,另外国内酒店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造成差距的原因之一。
高星级酒店处于行业主导地位酒店行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于高星级酒店近年来,从企业到各级政府,都对投资高星级饭店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高星级饭店的数量快速增长。
目前,全国五星级饭店已达615家,占所有星级饭店数的5.27%,比上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客房数21.6万间,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14.76%,实现利润64.83亿元,占所有星级酒店利润总额的105.5%,同比增加7.59%。
全国四星级饭店达2148家,客房数42.46万间,实现利润2.0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创造的利润占到所有星级酒店利润总额的108.92%。
换而言之,低星级酒店整体上是亏损的。
我国酒店行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一高一低”两头。
一头是高端的五星级酒店市场。
目前,我国五星级酒店市场主要以外资为主,且处于高速扩张期。
另一头是价廉的经济型酒店市场。
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主要是内资主导,不过外资酒店集团也越来越重视这一市场,例如法国雅高旗下的宜必思以及美国温德姆酒店集团旗下的速8等经济型酒店品牌都在中国实施高速扩张计划。
经济型酒店市场的竞争必将在走马圈地过程中趋于白热化。
而在行业非主要赢利点的三、四星级酒店市场,内资占据数量上的优势,但是利润微薄,处境尴尬,而且面临被兼并、整合或者转型的巨大压力。
此外,一、二星级以下低端市场,属完全竞争市场,并受知名经济型酒店强力挤压,其出路或是被加盟,或是被并购。
高星级酒店市场竞争正向二线城市延伸目前,在区域分布上,我国高星级酒店主要集中在东部较发达城市地区。
2011年,东部地区拥有五星级饭店454家,占全国五星级饭店总数的73.82%,四星级酒店1318家,占全国四星级酒店总数的61.50%,全国范围内广东五星级饭店数量最多,达92家,占15.46%,而江苏省拥有四星级饭店数最多,达186家,占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