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手臂机构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工业机器人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

工业机器人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设计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年月日诚信承诺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设计》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年月日摘要本文对机械手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确定了机械手的座标型式和自由度,确定了机械手的技术参数。

同时,分别设计了机械手的夹持式手部结构以及吸附式手部结构;设计了机械手的手腕结构,计算出了手腕转动时所需的驱动力矩和回转气缸的驱动力矩;设计了机械手的手臂结构,设计了手臂伸缩、升降用液压缓冲器和手臂回转用液压缓冲器。

关键词:工业机械手,机械手,气动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cal hand the overall scheme design, the manipulator to determine the coordinates of the types and degrees of freedom, determine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e manipulator. At the same time, respectively, the design of the manipulator clamping type hand structure and adsorption type structure of hand; designed the structure of robot wrist, the wrist to calculate the rotation of the driving torque required and a rotary cylinder driving torque; the design of the manipulator arm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telescopic arm, a lifting hydraulic buffer and the arm rotary hydraulic buffer.Key Words:industrial robot, manipulator, pump, air pressure drive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 V 目录 (V)第1章引言 (7)1.1 工业机械手概述 (7)1.2 工业机器人机械手的课题设计要求 (8)1.3 机械手的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13)第2章机械手的整体设计方案 (8)2.2 机械手的手部结构方案设计 (10)2.3 机械手的手腕结构方案设计 (11)2.4 机械手的手臂结构方案设计 (11)2.5 机械手的驱动方案设计 (11)2.6 机械手的控制方案设计 (11)2.7 机械手的主要技术参数 (11)第3章手部结构设计 (15)3.1 夹持式手部结构 (15)3.1.1手指的形状和分类 (15)3.1.2设计时考虑的几个问题 (15)3.1.3手部夹紧气缸的设计 (16)第4章手腕结构设计 (20)4.1 手腕的自由度 (20)4.2 手腕的驱动力矩的计算 (20)4.2.1手腕转动时所需的驱动力矩 (20)4.2.2回转气缸的驱动力矩计算 (23)4.2.3 手腕回转缸的尺寸及其校核 (24)第5章手臂伸缩,升降,回转气缸的尺寸设计与校核 (27)5.1 手臂伸缩气缸的尺寸设计与校核 (27)5.1.1 手臂伸缩气缸的尺寸设计 (27)5.1.2 尺寸校核 (27)5.1.3 导向装置 (28)5.1.4 平衡装置 (28)5.2 手臂升降气缸的尺寸设计与校核 (28)5.2.1 尺寸设计 (28)5.2.2 尺寸校核 (28)5.3 手臂回转气缸的尺寸设计与校核 (29)5.3.1 尺寸设计 (29)5.3.2 尺寸校核 (29)总结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3)第1章引言1.1 工业机械人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也向自动化靠拢,作为自动化中不可缺少的机器人渐渐地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机械手毕业论文

机械手毕业论文

机械手毕业论文机械手毕业论文摘要:机械手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手臂动作的机器人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和医疗领域。

本文通过对机械手的结构、控制系统和应用领域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机械手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引言: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装置,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手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将从机械手的结构、控制系统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械手的结构机械手的结构主要由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和传感器组成。

机械臂是机械手的主体部分,通常由多个关节组成,可以模拟人类手臂的运动。

末端执行器是机械手的手指部分,可以进行抓取、放置和操作物体等动作。

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和物体,为机械手提供实时的反馈信息。

二、机械手的控制系统机械手的控制系统是保证机械手正常运行的核心部分。

控制系统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电机、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用于实现机械手的运动和感知。

软件部分则包括控制算法和编程语言等,用于控制机械手的动作和决策。

三、机械手的应用领域机械手在工业生产线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完成重复、繁琐和危险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机械手还被应用于医疗领域。

它可以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减少手术风险和创伤。

此外,机械手还被用于残疾人辅助器具的研发和生产,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四、机械手的未来发展潜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手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首先,机械手可以与人类进行更加复杂和精细的合作。

通过人机协作,机械手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其次,机械手可以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更高级的自主决策和学习能力。

最后,机械手还可以应用于更多领域,如军事、航天和探险等,为人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结论: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装置,已经在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机械手的结构、控制系统和应用领域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机械手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工业机器人球坐标型机械臂结构设计毕业设计

工业机器人球坐标型机械臂结构设计毕业设计

工业机器人球坐标型机械臂结构设计毕业论文1 绪论1.1 课题背景工业机器人在现代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工业机械臂尤为如此,因此设计实用、高效的机械臂对于机械设计者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毕业的大学生也是一个实时、富有意义和挑战的课题。

工业机器人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其研究和开发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一直备受青睐。

尽管各国对机器人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有可编程、拟人化、通用性等特点,是一种融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学科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

随着相关支撑学科的长足发展,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正在突飞猛进,其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我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虽已取得较大发展,但较之发达国家的水平仍有较大距离,应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思路,开发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实用型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自诞生之日起,便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机器人首先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给传统工业带来了质的飞跃。

它不仅提高了传统产业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还推动了以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特征的新型工业的诞生随着人类在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论、传感技术、信息学、声学、仿生学、及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也正在向农业、林业、畜牧、养殖、海洋开发、宇宙探索、国防建设、安全救济、生物医学、服务娱乐等新领域拓展开来,并已取得显著进展,机器人技术已成为高科技应用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器人主要有两大类:用于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用于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的柔性自动化装备,它主要用于现代制造业中代替人们从事繁重、重复单调、环境恶劣危险、人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工作,从而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工业机器人是柔性化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必不可少的自动化工具,它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

三自由度机械臂毕业设计

三自由度机械臂毕业设计

三自由度机械臂毕业设计摘要三自由度机械臂是一种常见的机器人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基于毕业设计的要求,对三自由度机械臂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探讨,包括机械结构设计、电控系统设计以及仿真测试等内容。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机械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三自由度机械臂;机械结构设计;电控系统设计;仿真测试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机械臂作为一种重要的智能装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自动化生产线、物流仓储系统、医疗和服务机器人等领域,机械臂可以实现高效的操作和灵活的生产。

对机械臂的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三自由度机械臂是一种典型的机械臂结构,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三自由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机械结构设计、电控系统设计以及仿真测试的探讨,来完成一份关于三自由度机械臂的毕业设计。

二、机械结构设计1. 机械臂的型号确定需要确定三自由度机械臂的型号和结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机械臂的负载能力、工作范围和精度等参数。

通过对市场上已有的机械臂产品进行调研和比较,选择一款适合要求的机械臂型号作为设计的基础。

2. 机械结构的参数设计在确定机械臂型号后,需要对机械结构的参数进行设计。

包括机械臂的长度、关节结构、材料选择等。

需要考虑机械臂的刚度和稳定性,以及对机械结构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保证机械臂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三、电控系统设计1. 电机和传动系统的选型根据机械臂的参数设计,选择合适的电机和传动系统。

需要考虑电机的功率、转速和控制方式,以及传动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2. 控制系统的设计设计机械臂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算法、传感器选择和控制器设计等。

通过对电控系统的设计,实现机械臂的轨迹规划、位置控制和力控制等功能。

四、仿真测试通过建立机械臂的仿真模型,对机械结构设计和电控系统设计进行验证和测试。

利用仿真软件,模拟机械臂的运动和控制过程,评估机械臂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科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

1 绪论1.1 选题背景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装置,它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了应用,在机械行业中它可用于零部件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普遍。

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它适应于中、小批量生产,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1]。

当工件变更时,柔性生产系统很容易改变,有利于企业不断更新适销对路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而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进行机械手的研究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1.2 设计目的本设计通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本科四年的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完成一个特定功能、特殊要求的数控机床上下料机械手的设计,能够比较好地体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研究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专业精神和态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明确的实施目标,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本机械手主要与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组合最终形成生产线,实现加工过程(上料、加工、下料)的自动化、无人化。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正在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制造业,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制造业。

本设计能够应用到加工工厂车间,满足数控机床以及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安装、卸载加工工件的要求,从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约加工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力。

机械臂本科生毕业设计范文

机械臂本科生毕业设计范文

机械臂动力学方程:描述机械臂在运 动过程中的力和力矩关系
机械臂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为机械 臂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机械臂动力学分析
机械臂动力学模型:描述机械臂的动力学特性 机械臂动力学方程:描述机械臂的动力学行为 机械臂动力学分析方法:如牛顿-欧拉法、拉格朗日法等 机械臂动力学仿真:通过仿真软件进行动力学分析,验证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Part Six
总结与展望
毕业设计总结
设计目标:完成机械臂的设计和制作 设计过程:包括方案设计、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 设计成果:成功制作出机械臂,并实现了预定功能 设计反思:对设计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方向进行总结 展望未来:对机械臂未来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机械臂智能化: 研究如何提高机 械臂的自主决策 能力,使其能够 更好地适应复杂 环境
机械臂:型号、规格、性能参数
测试工具: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 分析软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控制系统:硬件、软件、接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测试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噪 音等环境因素
实验与测试方法
实验目的:验证机械 臂的性能和稳定性
实验设备:机械臂、 传感器、控制器等
实验步骤:安装、调 试、运行、测试等
测试指标:速度、精 度、稳定性、可靠性 等
Part Two
机械臂系统设计
机械臂系统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实现机械臂的抓取、搬运、 装配等操作
性能需求:满足精度、速度、稳定性 等性能指标
环境需求: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如 高温、低温、潮湿等
安全需求: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避 免机械臂对人员造成伤害
成本需求:在满足性能需求的前提下, 尽量降低成本

三轴机械手臂的设计论文

三轴机械手臂的设计论文

. .. .本科毕业论文三轴机械手臂的设计毕业论文声明本人重声明: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的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包括接受毕业论文成绩不及格、缴纳毕业论文重新学习费、不能按时获得毕业证书等),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三轴机械手臂的设计摘要20世纪中叶之后,生产力已高度发展,已有了高度自动化的机械设备。

但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只有产品多样化和不断更新换代,才能适应人们更高的现代需要。

1961年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第一部实用的工业机器人,由于它适应柔性自动化要求,因而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今天的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上。

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决不亚于蒸汽机出现对人类的影响,它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还极大的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所以世界上先进国家都在努力发展机器人技术。

[1]机器人是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化装备的典型代表,是人造机器的“终极”形式。

它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传感器、通讯与网络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多种高新技术发展成果的综合集成,因此它的发展与众多学科发展密切相关。

一方面,机器人在制造业应用的围越来越广阔,其标准化、模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并向着成套技术和装备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机器人向着非制造业应用发展以及微小型方向发展,并将服务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机械手臂论文

机械手臂论文

机械手臂论文机械手臂论文1000字范文摘要:机械手臂的设计是目前机器人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这里考虑手臂的抓重、材料和运动速度,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使用MATLAB软件分析目标函数的性态并设计变量的可行域,求得机械手臂最优尺寸。

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使手臂质量最小,证明了该设计可以满足预设动作要求。

关键词:机械手臂论文前言作为一种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生产制作工具,智能机械手臂在近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长足的发展。

研究智能机械手臂的造型设计,能够更好地完善机械手臂的外观,从而更好地与其功能相融合。

本文从介绍其造型设计的特点着手研究。

1.智能机械手臂造型设计特点1.1功能原理对造型的影响智能机械手臂的功能依附于机构工作原理而实现。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机械手臂有多轴和三轴等,尤其以六轴机械手臂应用较为广泛。

在造型设计时需先确定机械手臂大致形态与结构比例,再考虑各个关节的连接方式、造型元素、细节形态及图形化设计等。

机械手臂造型可采用全包裹式或半包裹式,双臂式或单臂式,都以功能需求为造型基础。

产品形态是表达产品设计思想与实现产品功能的语言和媒介。

在造型创新的过程中,考虑机械手臂的关节结构及传动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造型设计才具有实际意义。

1.2造型特点对比分析(1)同一品牌的产品设计具有家族化色彩偏好及造型曲线偏好,在保证功能与审美的基础上融入产品族造型基因。

产品族设计是企业竞争的有效手段,使产品能获得统一的家族特征。

(2)轻载机械手臂与重载机械手臂的造型元素选择具有差异性,轻载机械手臂重视灵活精确,因此多采用线元素来塑造,强调形态的轻松、灵动,采用双臂设计将关节电机内置;重载机械手臂重视力量感与安全可靠性,造型多采用体元素与较宽大的面元素来凸显产品厚重感。

同时采用较大的基座设计,一方面符合载重需要,另一方面使视觉重心下移,下降的视觉感官是稳定、可靠的,凸显了造型的力量感,增加人对机械手臂载重可靠性的心理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机器人手臂机构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系前言本“解救人质”机器人从设计到研制出历时三个多月,在带队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经过我们课题组全体学生的不懈努力,终于圆满完成本项目的理论方案和模型制作等工作。

本机械设计方案书是根据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委员会对参赛队伍的要求而编写的。

全书共五大部分,其主要内容为:本解救人质机器人的创新与特色、本解救人质机器人设计方案的拟订、本解救人质机器人相关设计、计算与分析、设计小结、设计图纸、模型照片等。

本书为广大机器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成功案例,本书可供从事机器人设计和制作的科技人员阅读,亦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教师、学生参考。

由于时间仓促和我们水平有限,难免存在疏漏和缺陷,恳请各位专家教授批评指正。

课题组全体成员2007年4月目录第一章本解救人质机器人的创新与特色简介 (14)第二章本解救人质机器人的设计方案拟订 (16)2.1机器人行驶机构设计方案的拟订 (16)2.2机器人过桥机构设计方案的拟订 (18)2.3 机器人手臂伸缩机构设计方案的拟订 (20)2.4机器人手臂回转机构设计方案的拟定 (22)2.5机器人手爪机构设计方案的拟订 (23)2.6,机器人驱动设计方案的拟订 (24)第三章本人质解救机器人有关设计、计算与分析 (25)3.1、小车行走机构设计 (25)3.2机器人过桥机构设计 (28)*3.3 机器人手臂伸缩机构的设计计算与分析 (33)*3.4手臂抬升机构设计 (36)*3.5、手臂的旋转机构设计计算 (37)*3.6、手爪的设计计算与分析 (41)第四章设计总结 (44)附录(图纸、模型照片) (45)第一章本解救人质机器人的创新与特色简介在研制本机器人的过程中,用到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设计、加工工艺装配等所学知识。

为了使本机器人方便改进和维护,我们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法。

主要模块有过桥机构、小车底盘(包括驱动轮、手臂回转及抬升机构等)、伸缩机构及机器人手爪等。

我们在研制过程中,在对整体和部件设计方案充分分析探讨的基础上,利用PROE等软件对各个模块部分零部件的进行设计,然后利用数控加工、特种加工(主要指线切割)以及普通加工等手段对模块零部件进行加工装配,最后在各模块完成的基础上完成对整个机器人的装配。

本项目的创新与特色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小车过壕沟技术过壕沟时,采用齿条与同步带摆臂机构来实现。

小车开到壕沟前伸出长240mm左右的带小轮齿条,再小车往前开一段能使齿条带小轮的那端搭到壕沟对岸10mm的距离即可,然后把同步带摆臂向后翻转185度,稍微压紧地面,再启动小车就能完成过沟了。

过沟之后把齿条缩回同步带摆臂摆到原来位置即可。

其原理图如下图1-1所示图1-1 机器人过壕沟原理示意图2、伸缩手臂制造及伸缩技术伸缩臂由3节滑轨装配而成。

每个滑轨(有滑槽、滑块及滚珠等构成)本身采用套装方式,结构紧凑。

滑槽和滑块之间安放有滚珠,如图1-2所示,以用来减小摩擦力。

润滑采用酯润滑方式。

其结构简图如下:图1-2滚珠滑轨结构示意图伸缩臂伸缩采用了绳传动,绳子绕法见图1-3所示。

图1-3 伸缩臂绳传动示意图采用绳传动机构的好处在于此机构制造简单,传动稳定,控制方便,比其它机构轻了很多。

3、伸缩手臂抬升回转机构的技术创新由于机器人在工作时要求手臂伸出长度较长,并且要求能够绕支点回转及在任意位置能够自锁。

伸缩手臂是由固定在底板上的电机通过绳轮传动来带动升降回转。

由于电机本身自锁能力较差,因此为了使该机构具有一定的自锁功能,可以考虑适当增大电机主动线轮的直径来实现。

相对于蜗轮蜗杆回转自锁机构,绳轮传动机构制造容易,传动平稳可靠,并且加工也非常容易。

第二章本解救人质机器人的设计方案拟订设计方案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

因此我们在进行本项目机器人研发时,极为重视设计方案的探讨及确定。

我们根据比赛要求,以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控制灵活准确为宗旨,进行总体及局部机构的设计。

我们采取的策略一般是对能够实现预定功能的几种方案先制作出实际模型,然后进行比较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功能实现效果及制造难易程度),最后确定出最终设计方案。

在进行设计时,除了要考虑产品使用要求外,还要考虑其制造、使用及外观因素等。

在考虑机器人设计方案时,充分运用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及工艺等相关理论知识。

为了使本机器人更方便改进和维护,我们对机器人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的方法。

下面就各个模块设计方案确定过程作一简单叙述。

2.1机器人行驶机构设计方案的拟订行走机构是行走机器人的重要执行部件。

行走机构按其行走运动轨迹,可分为固定轨迹式和无固定轨迹式。

固定轨迹式行走机构主要用于工业机器人。

无固定轨迹式的行走方式,按其行走机构的结构特点,可分为轮式、履带式和步行式。

1、车轮式车轮式移动是最常见的一种地面行进方式。

车轮式移动的优点是:能高速稳定的移动,能量利用效率高,机构和控制简单,转向灵活,而且技术比较成熟。

而且它对路面要求较高,适于平整硬质路面。

其原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车轮移动机构原理图2、履带式履带式机构实际是一种自己为自己铺路的轮式车辆。

它是将环状循环轨道履带卷绕在若干滚轮外,使车轮不直接与地面接触。

履带式的的优点是着地面积比车轮式大,所以着地压强小;另外与路面黏着力强,能吸收较小的凸凹不平,适于松软不平的地面。

它的缺点是由于没有自位轮,没有转向机构,要转弯只能靠左右两个履带的速度差,所以不仅在横向,而且在前进方向也会产生滑动,转弯阻力大,不能准确地确定回转半径等。

因此,履带式广泛用在各类建筑机械及军用车辆上。

原理图如图2-2所示。

图2-2 履带式行驶机构示意图3、步行式步行移动方式模仿人类或动物的行走机理,用腿脚走路,对环境适应性好,智能程度也相对较高。

它平稳性差,结构复杂,控制困难,灵活性好,但要控制它迈步而不倾倒是有难度的。

正因如此,步行移动方式在机构和控制上是最复杂的,技术上也还不成熟,不适于在要求灵活和可靠性高的比赛中。

其原理图如图2-3所示。

图2-3 步行式机构示意图在本次机器人设计比赛中,场地为室内光滑平整地面,采用履带式比较合适,因为履带与地面接触好,不易打滑,行动稳定可靠。

由于履带制造复杂,造价高,所以采用同步带代替履带。

同步带传动原理图如图2-4图2-4 同步带传动结构示意图同步带传动是由一根内周表面设有等间距齿的封闭环形胶带和相应的带轮所组成。

工作时,带齿与带轮的齿槽相啮合,也是一种啮合传动。

抗拉体:钢丝优点:具有齿轮传动、链传动和带传动的各自优点。

(1)传动比恒定,传动准确。

(2)结构紧凑,平稳,噪音小。

(3)带薄而轻,抗拉体强度高,允许线速度高,带速可达40m/s,传动比可达10,传递功率可达200kW。

(4)效率高。

(5)不需大的初张力,轴负载小。

2.2机器人过桥机构设计方案的拟订根据设计要求,机器人必须通过一个宽300mm,深200mm的壕沟,(而机器人的长、宽、高均不超过300mm),有以下几种方案可以考虑:1、搭桥式采用了双节折叠平放平推对接式的桥梁结构,适应范围广,保障能力较强。

但过沟时间长,结构复杂,实现有一定的难度。

其工作原理图如图2-5。

图2-5搭桥式机构原理图2、摆臂伸缩式通过齿条伸长与同步摆臂同时伸长这样车总长就有700mm就可以过壕沟了。

齿条与同步带摆臂机构来实现。

小车开到壕沟前伸出长240mm左右的带小轮齿条,再小车往前开一段能使齿条带小轮的那端搭到壕沟对岸10mm的距离即可,然后把同步带摆臂向后翻转180度,再启动小车就能完成过沟了。

过沟之后把齿条缩回,同步带摆臂摆到原来位置即可。

其原理图如图2-6所示。

图2-6摆臂伸缩机构示意图3、飞越式这种方法可以飞越任意宽度深度的壕沟,但是实现难度很大。

一是机器人顶部需安装螺旋桨,为获得足够升力,往往其旋转直径很大,尺寸很容易超过规定300*300*300要求。

二是带动螺旋桨的电机功率很大(估算为100瓦以上),而这种低电压(12伏)的电机很难制造出来。

综合以上考虑,采用摆臂伸缩式机构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过沟快,高度方向尺寸容易保证等优点。

因此本设计采用摆臂伸缩式机构。

2.3 机器人手臂伸缩机构设计方案的拟订要使机器人的手臂具有人臂一样的功能,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像人一样具有腕、肘及肩关节等类似的动作。

机器人的上肢主要是为了拿物体,或拿了工具去加工工件。

换句话说,只要机器人的手臂能在空间某位置以及与物体方向相吻合的姿态去拿到物体就达到了目的。

根据这一原则,机器人的手臂只须有相对应的6个自由度就可以了。

有时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在满足生产要求动作的情况下,反而适当地减少l-2个自由度。

从技术观点出发,把机器人手臂的6个自由度分成两部分,即臂部确保3个自由度,腕部为l-3个自由度。

这样的分法,符合了前面提到的臂部3个自由度决定它在空间的位置,腕部3个自由度决定它的姿态的要求。

机器人臂部3个自由度可以由移动自由度和转动自由度不同型式组合而成,而这种组合型式决定了机器人手臂的运动坐标型式,同时也决定了机器人手臂在空间运动范围的不同形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