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经典语句
语文摘抄笔记整理格式(3篇)

第1篇一、前言语文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为了更好地吸收和传承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我特此整理了一篇语文摘抄笔记,旨在记录和分享一些经典语句、名言警句和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
二、经典语句摘抄1.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孟子》-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 《庄子》-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己!”4. 《史记》- 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 《诗经》-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 《楚辞》-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三、名言警句摘抄1. 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 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 林则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6.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文学作品摘抄1. 《红楼梦》-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2. 《西游记》- 世人若被淫声淫色缠绵,便命丧黄泉。
3. 《水浒传》-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4. 《三国演义》- 乱世出英雄,英雄非无泪,只是未到伤心处。
5. 《西游记》- 真经妙法,救苦救难。
五、结语通过整理这篇语文摘抄笔记,我对我国丰富的语文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不断积累和运用这些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2篇一、笔记概述本笔记旨在整理《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段落、名言警句、文学常识等内容,通过摘抄、归纳、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史记摘抄精彩语句

1. 不为危易行,行义不辟难。
不因为危难而改变自己的节操,推行正义不避艰难。
2.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能听之于耳,虑之于心叫作聪明;能自我反省,叫作明智;能谦虚克己,叫作强者。
3. 毛羽未成,不可以高飞。
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下功夫刻苦学习,使自己羽毛丰满,否则绝不可能高飞远行。
4. 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修养好的人遇到灾祸不畏惧,遇到好事也不过分兴奋。
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树李树都不会讲话,不会炫耀自己,但因为它们能开好看的花,结甜美的果,自然就有人到桃李树下面来,把树下的泥土踏出一条小路,为人真诚忠实,自然能感召人心。
6. 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如果欲望没有限度,就不会得到想得到的东西;如果占有东西而不知道满足,那就会失去全部占有的东西。
7.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8.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追求最高道德的人不会去附和俗人的意见;成就伟大功业的人不会去与众人商议。
9. 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得到了并不过分欢喜,丢弃了也不觉得遗憾。
10. 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耳朵灵敏可以听清楚远处声音,眼睛明亮可以察觉很细微的东西。
11.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谋求小节的人不能成就荣耀的名声,以小耻为耻的人不能建立大的功业。
12.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一个了不起的商人,深藏财货,而外表看起来好像空无所有;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内藏道德,而外表看起来好像是愚蠢迟钝。
13. 黄金有疵,白玉有瑕。
黄金也会有黑斑,白玉也会有红色斑痕,事物不会完美无缺。
14. 将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非者,天报之以殃。
做善事的人,老天会回报给他幸福;做坏事的人,老天会惩罚他遭受灾祸。
15.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道德愈高尚,待人处事愈得当,因而就愈安全;权势愈大,愈加容易滥用权势,因而就愈危险。
史记适合写作文素材

史记适合写作文素材可以的。
下面是作文素材:写书,总要经历立意(确定全书体例)选材、布局谋篇、命笔行文、选词炼句这样几个阶段。
司马迁写《史记》,也不例外。
从立意上看,可以明显地看出《史记》亲民、求实、通变、不以名位、成败论英雄。
亲民。
司马迁在感情上接近人民,重视民心的向背,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憎恶。
他满腔热情地为出身下层的侯生、荆轲、朱家、郭解、司马季主等剌客、游侠、日者乃至倡优滑稽之徒立传;在翔实记述秦汉之际农民大起义的同时,他实事求是地肯定了陈涉、吴广诸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明明白白地为百战不得封侯的李广鸣不平;淋漓尽致地揭露酷吏的专残和佞臣们的丑恶嘴脸;实事求是地从政治上和社会经济上揭露了汉武帝“承平盛世”下所掩盖着的阶级矛盾,嘲笑这位不可一世的汉家天子一再受骗于方士妖人。
一部《史记》,是以司马迁自己的是非观念来善善恶恶的。
班固说他“是非颇谬于圣人。
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
”其实,先黄老而后六经,是肯定文景之治,否定汉武帝多欲所造成的衰败;述货殖为商人立传,是肯定商人促进生产发展,对社会经济的繁荣所作的贡献;颂扬游侠,是肯定他们牺牲自己,救人之急。
通过颂扬他们来表达司马迁自己对于开明政治的向往,对于人民追求物质财富和反抗强暴的同情。
正是这种“是非颇谬于圣人”的精神,才使得他这部《史记》闪灼出夺目的光辉。
求实。
是说这位太史公继承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客观实际,诚如班固所言:“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通变。
司马迁清楚地认识到: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永无止息的过程。
他重视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力求通过对于这种发展与变化的探讨,揭示历史事件的规律,并且用历史变化的观点记述历史。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详细地讲。
[梳理《史记》素材,为作文添彩]篇目出处选用语句或主要事件可取的角度或观点《太史公自序》且夫孝始于侍亲,中于侍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后世,此孝之大也,梳理《史记》素材,为作文添彩。
史记100句名言

史记100句名言1.史记经典名句100句史记经典名句语句摘抄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2、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史记》3、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司马迁《史记》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5、顺不妄喜;逆不遑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司马迁《史记》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史记》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8、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司马迁《史记》9、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史记》2.史记经典名句100句史记经典名句语句摘抄 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 2、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史记》 3、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司马迁《史记》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5、顺不妄喜;逆不遑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司马迁《史记》 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史记》 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8、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司马迁《史记》 9、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史记》。
3.史记中的名言名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十大最难背的古文

十大最难背的古文
1.《孟子》中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述,难以理解和记忆。
2. 《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经典语句,虽然简短,但内含深意,难以背诵。
3. 《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开篇语,以及后面的章节,都需要深入理解才能背诵。
4. 《史记》中的历史资料繁多,涉及人物众多,记忆难度极大。
5. 《春秋》中的“刺股之史”、“鸠杖之民”等典故,需要背诵的内容较多。
6. 《庄子》中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需要对道家哲学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背诵。
7.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情节复杂,需要较长时间的阅读和记忆。
8. 《论语》中的孔子言行,有时需要根据上下文理解背诵。
9.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复杂,需要一定的历史学知识才能记忆。
10. 《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人物关系,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记忆。
- 1 -。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破釜沉舟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破釜沉舟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二、字词注释1. 卿子冠军:指宋义。
当时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
因宋义是“诸军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
“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冠军”指在诸军之上。
2. 当阳君:黥布(英布)的封号。
3. 釜甑(zèng):釜,锅。
甑,蒸饭用的瓦器。
4. 庐舍:房屋。
5. 王离:秦朝名将王翦之孙,当时为秦军将领。
6. 甬道:两旁有墙或其他障蔽物的驰道或通道。
7. 苏角:秦军将领。
8. 涉间:秦军将领。
9. 辕门:古代军营的门。
三、故事背景秦末农民起义,各地纷纷起兵反秦。
秦军攻打赵国,将赵王歇围困在巨鹿。
诸侯各国纷纷派兵救援,但都畏惧秦军的强大,不敢轻易出战。
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领楚军前去救援。
宋义却按兵不动,还想坐收渔翁之利,项羽不满宋义的做法,于是杀了宋义,自己率领楚军继续救援巨鹿。
四、故事分析1. 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 项羽在渡河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决绝的行动,如“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
这些行动表明他断绝了士兵的后路,让士兵们意识到没有退路,只有拼死一战才能求生。
这种决心不仅仅是一种激励士气的手段,更是项羽对自己军事才能和楚军战斗力的高度自信的体现。
-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人们处于绝境时,往往会激发出更大的潜能。
项羽深知这一点,他通过破釜沉舟的举动,将楚军的求生意志转化为强大的战斗力量。
《史记》重点语句翻译

《史记》选读重点句子翻译《高祖本纪》1.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充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象这样!”2.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他许配给个贵人。
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3.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又在蓝田南面与秦军交战。
增设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瓦解,因此大败秦军。
4.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zhǐ,纸)道旁投降。
5.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6.诸吏人皆安堵如故。
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
7.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纳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从之。
现在听说章邯投降项羽,项羽给他的封号是雍王,在关中称王。
如今要是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
可以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
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加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
”沛公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依从了他的计策。
8.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项羽怨恨怀王当初不肯让他和沛公一起西进入关,却派他到北边去救赵,结果没能率先入关,落在了别人之后。
9.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军队离去以后,在陡壁上架起的栈道就全部烧掉,为的是防备诸侯或其他强盗偷袭,也是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之意。
史记中的经典语句

史记中的经典语句司马迁愤而作《史记》本身就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史记中有什么励志的名句?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史记中的经典语句,希望能帮到你。
史记中的励志句子1、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其诺必诚。
史记《游侠列传》译文:人说话必须讲信用,做事要果断,已经许下的诺言一定要真心实意的去履行。
2、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译文:灾祸傍依着福祉,幸福隐藏着祸害。
3、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译文: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一大堆不重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众人异口同声的言论,能够混淆是非,不止一次的诽谤,积累下来也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
4、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史记《太史公自序》译文:孝的初始境界是侍奉自己的双亲,中层境界是侍奉自己的国君,最高境界是修身立命。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译文:桃树李树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译文: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滑稽列传》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8、兴必虑衰,安心思危。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译文:兴盛时要考虑到衰败,平安时要想到时刻都会有危难。
9、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译文:太阳中午以后就会偏斜,月亮圆满以后就会亏缺。
10、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史记《刺客列传》译文:大丈夫甘愿为了解赏识自己的人而死,美女情愿为爱慕自己的人修饰容貌。
1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译文:人本来就有一死的,要么死的比泰山还重,要么死的比鸿毛还轻。
12、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行。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译文:能实行某种道理的人,并不一定就能说清楚,能说清楚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很好的去实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中的经典语句
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史记中的经典语句
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其志不在小。
3、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
4、溪壑可盈,志欲无满。
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6、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7、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
8、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9、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
10、尚俭者开富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
11、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
1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5、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16、迷而知返,得道不远。
1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8、思政不察逆顺之理,不识大小之形,不度强势之势,有此三蔽,宜其俘获。
1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1、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
2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