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国家财政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国家财政》复习教案

《国家财政》复习教学设计(1)财政收入与支出考点1财政收入的构成考点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考点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考点4财政支出考点5财政支出的构成考点6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考点7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考点9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考点 8财政与宏观调控【复习重点】财政的作用【复习难点】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复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解2007-2010本课高考涉及考点频次统计表一、从当前生活中“物价”谈起,复习导入本课内容。
二、明确考点,分析2007-2010本课高考涉及考点频次统计表,明确本课复习重点。
抓住重点的同时,不可忽视次要的知识点。
三、通过探究一的活动复习好以下考点考点1财政收入的构成考点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考点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考点4财政支出考点5财政支出的构成考点6财政收支平衡探究一的材料选取2009年我国的中央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等实际数据图片,以此为载体吸引学生探究基本的概念和基本问题。
方式:通过课前批改发现并归纳学生做此题存在的实际问题。
探究一探究:(1)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35915.71亿元,国家取得收入的渠道有哪些?(2)2009年财政支出43819.58亿元,財政支出的用途有哪些?(3)2009年我国财政赤字7500亿元,什么是财政赤字?赤字表明我国实行了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四、通过探究二的活动复习财政作用,另创设三段情景材料分别具体分析理解财政作用的三点体现: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目的:理解掌握财政的作用,掌握重点,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方法指导。
方式:课前批改学案,掌握学情,针对性的加强讲解指导。
三段情景材料的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探究二材料一小注: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出口大幅下降,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陡然下滑。
《国家财政》教案

《国家财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国家财政的基本概念,如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等。
(2)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短语,如:国家财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
(3)学生能够初步分析国家财政的作用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国家财政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关心社会民生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了解国家财政的基本概念,如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等。
(2)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短语。
2.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理解国家财政的作用和影响。
(2)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国家财政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国家财政的魅力。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国家财政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关于国家财政的课文,了解大意。
(2)生词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记忆。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4)整体理解: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梳理课文内容,确保每个同学都能理解课文。
3. 深入探讨(1)国家财政的作用和影响: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国家财政的作用和影响,如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
(2)国家财政的管理和改革: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国家财政的管理和改革,如税收制度改革、预算管理改革等。
(3)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对国家财政的看法和建议。
国家财政de 教学设计

《国家财政》的教学设计1、 课标要求学习要求:了解财政收入的构成,说明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了解财政支出的种类;评析财政赤字现象;结合实例评析财政支出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影响。
2、 教学内容本课课题是《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内容,它在本单元中起承前启后作用,因为国家财政实际上涉及到的国家参与分配的问题,就整个经济生活而言,在学生了解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后,本课要解决的是“为谁生产”的问题。
本框共设两目,分别是“财政及其作用”和“财政收入与支出”,包括财政的含义、财政的作用、财政收入的来源、财政支出的范围以及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等具体内容。
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目标(1) 、知道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了解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懂得如何处理财政收支的关系。
(2) 、识记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3) 、领会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 、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
(2) 能力目标(1) 、通过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盈余和财政赤字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 、通过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归纳财政的作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学校发展、家乡建设、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讲清财政收入需要把握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和影响财政收入意识两个方面的内容。
财政的作用:我国财政支出更加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通过财政的作用表现出来的。
2、 教学难点财政政策,特别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绍兴 李伟)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授课人:嵊州市黄泽中学李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财政的含义,财政收入的渠道和影响因素,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财政收支的关系;理解并掌握财政的作用。
能力目标初步的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以及辩证地的认识这些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的原则,增强我们爱国主义情感。
关心国家的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主人翁的意识;增强国家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的重要作用。
难点:财政促进国家经济平稳运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播放“国家天宫一号与神舟8号对接成功”视频导入国家财政。
新课教学:1、财政的含义(1)财政的含义通过视频导入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财政的概念及其本质。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财政的实施渠道)设问:国家财政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部分,那么是否可能随便收取,随便支出呢?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分析:得出国家预算和决算概念。
视频播放:对我国财政部长——谢旭人的“为国理财,为民服务”采访。
并思考“财从何来?”2、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A.财政收入的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出示图片《2010年中央财政收入结构》,指导学生通过图片分析得出结论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非税收入包括哪些渠道?B.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让学生简单讲解利、债、其他收入渠道,并适当举例证明。
教师归纳过渡:财政为国理财,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着财政收入呢?C.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出示图片:《改革开放30年财政收入增长》、《2011年1—10月份财政收入情况》。
指导学生思考,财政收入增长的首要因素是什么?通过学生活动,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的结论。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共7篇)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共7篇)国家财政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金佩燕一、备课说明从教学的目标看,教学应该是关注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感悟与认同,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我希望能够营造出一种平等、民主、自然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主动的思索中认同、发展我们所传递的内容,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从国家财政这一堂课的内容看,财政问题学生相对陌生,因此一方面要能让学生了解关于财政的具体知识,另一方面更要让学生懂得财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而提高学生对国家财政的关心和理解。
因此本课在设计中,从家庭财务收支出发,拉近国家财政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
同时本课设计采用倒叙的方式,先通过家庭收支情况让学生知道财政收支有三种结果,同时通过今年财政预算收支数据让学生知道目前国家的收支结果:财政赤字。
由此引发设问:财政赤字能否用多收点或少支点来解决。
本课就围绕这二个问题展开,通过时政实例让学生在这二个问题的探讨中自然明白,财政收支不能任意多收或少支,财政收支多少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财政作用的发挥。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财政含义,了解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识记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领会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p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分析^p 当前的政府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p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p 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关系,归纳财政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p 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对国家的理解与热爱之情;关心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作用 2、教学难点财政政策(三)教学方法:启发式、问题探究式、合作探究式(四)教学过程:导入:课堂小调查:了解家庭的收入来,支出方向?过渡:由此可见,一个家庭往往需要理财,来合理规划家庭收支,从而来保证每个家庭成员的各项要求,提高家庭生活水平。
集体备课

高一年级第十七周政治集体备课及教案作者:姜立新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913 更新时间:2011-12-16 14:44:47高一政治第十七周教学计划及教案学习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课时:第一框《国家财政》第二课时:第二框《征税与纳税》第三课时:讲评练习《国家财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分析:这一课题是高中《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因此,学习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1)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获取渠道。
(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3)理解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理解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懂得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以及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2)初步掌握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分配财政支出的实践能力。
(3)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4)初步知道如何确定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践能力。
(5)辩证地认识财政赤字现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三、教学重点分析:(1)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四、教学难点分析:(1)财政政策。
(2)预算与决算五、学情分析:这一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一年的同学。
他们学习目的性明确,积极性高,通过半学期的学习,对于经济常识有较强的兴趣。
根据这一课题的特点以及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教学设计,并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自主探究,从而获得知识。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观看视频:《物价之上》
导入新课:拿什么来拯救你?——面对物价飞涨,分析原因、对策,引出财政。
通过诙谐幽默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问题的根源。
思考并讨论:财政收入是不是越多越好?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财政收入并不是越多越好,财政收入的多少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国家财政收、支,以及财政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展开探讨,导入通过诙谐幽默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产生了极大地好奇心,之后通过教师的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注重拓展学生,通过《假如我是财政部长。。。》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让学生在自身的参与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增强了学生的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财政的含义筹集财政收入的渠道
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支出的用途
国家财政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的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关系
能力目标:联系国家财政政策的材料,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财政的巨大作用
难点:财政政策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基于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信息源缺乏,处于信息孤岛,长期以来对时政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本节课在利用学生仅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国家财政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兴趣,并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提升。
国家财政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政治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预习了解
二、完成课后习题
二、教学课题
国家财政
三、教材分析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财政收入的构成与主要影响因素;理解财政支出的渠道;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
•(2)能力目标:掌握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提高对财政收支平衡的理解能力。
生活动并展示:
4、财政巨大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合作探究二: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对比
要求: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展示。
生活动并展示:
扩张性财政政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心国家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重点与难点】
1、财政的巨大作用。
2、财政收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搜索在搜索相关视频,现场放给学生观看。
⑵什么是财政收支平衡?
生活动:
思考:
分析我国2010年的财政收支关系属于哪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吗?
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3760.20亿元,
全国财政支出达到84002.73亿元。
本课小结:师生共同构建知识体系
课后作业:
•(必做)完成导学练相关练习。
•**(选做)有同学认为,财政盈余对经济发展有利,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不利。怎样正确看待这一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刚接触到经济生活,本课内容对于高一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有些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列举相关事例来对学生进行举例说明。
特别是在国家财政作用方面,要让学生在探究思考中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3)理解并懂得财政的作用;(4)知道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含义与分类;(5)理解影响财政收
入的主要因素;(6)懂得财政收支的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难点】
〖难点〗财政政策
〖重点〗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设计构思】
1、学生知识构建过程:
▼感受(通过例举身边的财政设施,让学生感受国家财政就在身边。
)
▼辨别(通过前面学习的价值规律的内容,辨别财政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
)
▼选择(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辨析、讨论与探究。
)
▼提升(能够真正认识到国家财政在公民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2、材料的选择:选择丹东高铁的材料、涉及国家财政的案例图片等。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说明
一、导入新课(5分)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通过生产活动创造出社会财富,而社会财富它要通过分配分配到个人或劳动者手中,现在问一下,社会财富的分配经历哪两个阶段——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在这两个阶段中又同时涉及了三个主体分别是什么?
其中个人获得一部分,企业要留一部分,国家也要留一部分。
国家的这部分主要是通过从个人和企业征税形成税收得来的,所以第八课主要从财政和税收的角度来探讨有关分配的问题。
Ppt展示:丹东—沈阳高铁,耗资291亿元,思考高铁的项目能有个人修建吗?那应该由谁来修建?
既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有国家来修建,那国家的钱从哪来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一起学习第八课第一框题—国家财政。
二、讲授新课(30分)
首先,同学们自行阅读书中65页,思考什么是财政?
在此含义中着重强调:财政的主体、内容、本质、目的、来源。
Ppt,关于财政的结构图,通过刚才的讲解之后,让学生自行填写。
着重强调财政的主要环节是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并联系学生的学习,要做计划和总结,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财政的两个环节——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财政,接下来一起看一下财政的作用。
总结:财政的作用分为四点……
分别对每一点加以解释。
解释:资源合理配置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和调节。
(联系第二课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启发学生思考这是以价格为信号由市场进行的调节。
问:如果资源完全由市场进行调节,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在比如贫困地区建设……这些都体现了国家财政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注意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总结:三个财政的作用
Ppt展示连线题,巩固对财政作用的理解。
过渡:既然知道了什么财政,那财政的钱从哪来,要花在哪?这几是我们接下来探讨的问题——财政收入与支出。
Ppt呈现图表,强调税收收入是最重要的来源。
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是基础性的;国家的财政收入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这就涉及了分配政策。
并说明相应应采取的措施。
判断连线区分
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和财政赤字。
三、课后总结(5分)
总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主要讲了财政的含义及作用,重点内容是财政的作用。
在第二部分中,学习了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含义分类以及二者的关系,其中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板书设计】
8.1 国家财政
一、财政及其作用
1. 财政的含义
2. 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3. 财政的作用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1. 财政收入含义与分类
2.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3. 财政支出含义与分类
4.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巩固练习题】
1.任何国家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必须要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都要有自己的财政。
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②财政的特点是强制性
③财政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
④财政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关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对国家预算的认识,下列错误的是()
A.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
B.它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批后方能生效
C.预算体现着国家权力机关和全体人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
D.国家预算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3.财政部、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于2011年11月7日下发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指出,各地确定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范围为:围绕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围绕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围绕提高农村扶贫对象就业和生产能力。
这体现了财政()
①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同步富裕
②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是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2012年3月,赤峰市宣布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市所有高中全面实现免费教育,春季先开学的高中收取的学费将予以退还。
在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的同时,2012年,赤峰市还将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这表明当地政府()
A.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B.履行经济职能,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C.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D.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要求,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