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
试析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

试析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眼镜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配件之一。
而对于眼镜的配装检测与质量把控则成为了眼镜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方面,眼镜的配装检测可以确保每一副眼镜都能够符合用户的需求,质量把控则是保证眼镜的使用安全和品质稳定。
了解眼镜的配装检测与质量把控对于眼镜行业的从业人员和消费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眼镜配装检测的流程和眼镜质量把控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眼镜配装检测的流程眼镜的配装检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检验和测试。
以下是眼镜配装检测的流程:1.测光测光是眼镜配装检测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通过测光仪器,可以准确测量出用户的视力和瞳距等参数,从而确定最适合用户的镜片度数和镜框尺寸。
2.镜框调整根据用户的面部特征和使用习惯,需要对镜框进行调整。
包括调整镜腿长度,弯曲度,横向和纵向等,确保镜框能够紧密贴合用户的脸部,并且不会出现摩擦或者压迫感。
3.镜片安装在镜框调整好之后,需要将镜片安装到镜框上。
操作时需要注意避免镜片磨损、破裂等情况的发生,确保安装过程中不会对镜片造成任何损坏。
4.成品检验镜片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眼镜进行成品检验。
主要包括检查镜片是否有瑕疵,镜片度数是否正确,镜片与镜框的搭配是否合适等。
同时还需要利用专业的仪器对眼镜进行光学性能检测,确保眼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成像质量。
二、眼镜质量把控的方法眼镜的质量把控是眼镜生产过程中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影响眼镜品质和使用效果的关键。
眼镜的质量把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材料选择眼镜的镜框和镜片的材料选择是决定眼镜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于镜框而言,需要选择轻巧、柔韧、不易变形和不易褪色的材料;对于镜片而言,需要选择高透光性、高韧性和抗刮耐磨的材料。
只有选用合适的材料,才能确保眼镜具有良好的舒适度和使用寿命。
2.生产工艺眼镜的生产工艺也是质量把控的一大关键。
试析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

试析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控制是眼镜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保证眼镜的视觉效果和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眼镜的测量、配镜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最终产品的检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眼镜的测量是配装眼镜的第一步,准确的测量结果是保证配镜质量的基础。
测量主要包括屈光度测量和角膜曲率测量两个方面。
屈光度测量是指测量眼球的屈光度,可以通过验光仪等设备来完成。
角膜曲率测量是测量角膜的曲率半径,常用的测量方法有角膜地形图和角膜曲率测量仪。
通过准确的测量结果,能够为配装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为下一步的配镜过程提供依据。
配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眼镜制作质量的关键环节。
配镜过程主要包括镜片的选择、镜架的选择以及眼镜的加工组装等。
在镜片的选择过程中,应根据测量结果和具体的视觉需求,选择适合的折射率、材料和功能性镜片。
在镜架的选择过程中,要考虑到配戴者的脸型、鼻梁和脸部比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镜架款式和尺寸。
在眼镜的加工组装过程中,需要严谨地操作,确保镜片正确安装在镜架上,并进行适当的调节。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眼镜的配装质量,提高配镜的准确度和舒适度。
对最终产品进行检测是验证配镜质量的重要环节。
眼镜检测主要包括视力检查、屈光度检测、偏光检测和边缘处理等。
视力检查可以通过视力表来进行,以确定眼镜的视觉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屈光度检测可以使用屈光度仪等设备进行,以验证配镜的准确性。
偏光检测用于检测偏光镜的效果,可以使用偏光测试仪进行。
边缘处理主要是检查镜片的边缘是否光滑、平整,没有锐利的边角。
通过对最终产品的检测,可以确保眼镜的品质达到标准,符合配戴者的需求。
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控制是确保眼镜配戴效果和舒适度的关键环节。
通过准确的测量、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细致的检测,可以提高配装眼镜的准确度和品质,为配戴者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试析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

试析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对视力保护的重视程度的提高,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变得尤为重要。
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眼睛视力检测:配装眼镜首要的任务是根据个体的眼睛视力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镜片度数。
这需要通过视力检查来确定个体的近视或远视程度,并根据检查结果来选择相应的镜片度数。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视力表、自动抄表机、屈光度计等。
视力检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配装眼镜的效果。
3. 眼镜镜片质量把控:配装眼镜使用的镜片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镜片需要具备良好的透明度和光学性能,以确保视野清晰、色彩真实。
镜片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刚度和耐磨性,以提高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镜片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决定了其质量,比如采用高纯度透明材料、精确的加工工艺等都能提高镜片的质量。
4. 眼镜架质量把控:眼镜架的质量也是影响配装眼镜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眼镜架需要具备稳定性、舒适性和耐用性。
稳定性保证了镜架的装配稳固,舒适性则是指佩戴者使用时的舒适感,耐用性则决定了镜架的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材料的选用、加工工艺和装配技术都会影响眼镜架的质量。
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需要注意眼睛视力、屈光度的检测和合适的镜片选择,以及眼镜镜片和眼镜架的质量把控。
只有在以上各个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保证配装眼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供良好的视力保护效果。
试析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

试析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生存成本也在逐年提升。
面对日趋增大的生活压力,眼镜已经逐渐成为了学生和工作族们的必备用品,用于辅助其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由此可见,眼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眼部健康。
一副好的配装眼镜,不仅可以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它能够缓解一天之后的工作疲惫,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此,在我国还专门制定了一些关于配装眼镜方面的检测规范,从而严格把控配装眼镜的产品质量。
本章所介绍的有关配装眼镜的质量检测问题中,对配装眼镜的产品质量把控问题做出了详细分析,并希望给关心该领域的人士给予必要的指导。
关键词:配装眼镜;监测;质量把控随着我国近视率的不断攀升,促进了配装眼镜产业的快速发展。
如何确保配装眼镜的质量过关是当下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因为质量不过关的眼镜不仅会伤害我们的眼睛,造成眼睛疲劳,进而导致眼睛肿胀、疼痛、视力模糊等现象,长期佩戴还会使我们的视力调节能力下降,甚至可能造成斜视。
因此,在配装眼镜的过程中,眼镜必须要经过层层监测,做好相应的质量把控,进而确保配装眼镜的质量达标。
眼睛是通往心灵的窗户,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而配装眼镜作为我们的第二双眼睛,对我们的意义可想而知。
为此,相关部门只有建立健全检测体系,严格按照相关行业标准规范监督配装眼镜的质量,才能使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一、配装眼镜的检测1.1严格控制检测的温度由于配装眼镜是使用光学仪器进行检测的,对于检测时的温度范围有一定的限制,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最终造成仪器设备检测数据的异常。
因此,我们在检测过程中通常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进行即可。
1.2镜片、镜架的检测首先,要保证镜片的清洁,这是检测的必要条件。
其次,在检测时,镜片的放置位置也很重要,要采用镜片外表向上、镜架下边与挡板无缝贴合,才能保证镜片成像的值准确。
再次,在检测过程中,要打印镜片的光学中心点,以中心点为中心对其周围的镜片进行检查,以防止一些无良企业违规使用不合格的镜片进行眼镜加工。
试析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

试析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控制是确保消费者眼镜使用安全、舒适,并符合视力矫正效果的重要环节。
以下从眼镜的制造工艺、配装过程、测量方法及质检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
眼镜的制造工艺对于配装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眼镜制造工艺分为镜片制造和镜框制造两个环节。
镜片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循严格的标准,确保镜片的光学性能达到规定要求,例如曲率、度数和折射率等。
镜框制造中,要确保镜框的材质质量好、结构坚固、设计合理,并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确保佩戴时的舒适度。
制造过程中对原辅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控制等都需要严格把控,以确保眼镜的质量。
配装过程是确保眼镜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配装过程主要包括测量视力、定位瞳孔、选择适合镜框和调整镜腿等步骤。
在测量视力时,需要使用准确的测量设备,如电脑视力检测仪、瞳孔间距测量仪等,以确保准确获取患者的屈光度和瞳孔间距等数据。
定位瞳孔时,需要保证准确测量距离和仰角,以确保镜框中央光学中心与患者瞳孔中心重合,避免影响镜片视觉效果。
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使用需求,选择适合的镜框和镜片,如近视镜、远视镜、防蓝光镜等,以满足每个个体的视力矫正需求。
在调整镜腿时,需要确保镜腿的长度、弯曲度、松紧度等符合个体的需要并保持稳定。
配装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准确操作,以保证配戴眼镜的舒适度和视力矫正效果。
质量控制也是确保眼镜质量的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质检标准的制定和质量测试的实施。
质检标准需要明确镜片和镜框的各项指标要求,如透光率、度数误差、边缘光滑等,以确保眼镜的质量符合规范。
质量测试需要使用相应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如折射计、透光计、磨片机等,对眼镜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测量。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检,才能保证眼镜的生产质量和配装准确性。
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控制是确保眼镜使用效果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这需要在眼镜的制造工艺、配装过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把控和有效的检测,以提供高质量的眼镜产品给消费者。
试析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

试析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配装眼镜是一项涉及到人们视力健康的关键服务,因此它的检测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包括检测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和常见质量问题等方面。
配装眼镜的检测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视力测试,以确定其视力问题的类型和程度。
这通常包括眼底检查、视力表测试和验光。
第二步是对患者眼球的形状和视觉需求进行测量,以确定合适的镜片类型和度数。
这包括角膜地形术、眼内压力测量和屈光度测量等。
第三步是根据上述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镜架和镜片,并进行调整。
最后一步是向患者介绍佩戴眼镜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质量控制是确保配装眼镜符合标准的重要环节。
在质量控制方面,以下几种方法和措施是常见的。
第一是制定标准和规范。
配装眼镜的制造商和行业协会通常会制定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所生产的眼镜符合质量要求。
第二是进行产品检测。
这包括对镜架、镜片和配装过程等进行测试和检查,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三是培训和认证。
相关技术人员和医护人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和认证,以确保其具备正确的技能和知识来配装眼镜。
第四是客户满意度调查。
定期对顾客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的体验和反馈,并及时改进和调整服务。
配装眼镜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镜架的质量问题,如镜腿松动、镜框变形等。
这会导致配戴不舒适和影响视力矫正效果。
其次是镜片的质量问题,如镜片划痕、色差等。
这会影响视觉体验和眼睛的健康。
第三是度数调整的问题,如度数测量错误、度数调整不准确等。
这会导致视力矫正不精确,甚至引起头晕眼花等不适感。
最后是配戴问题,如佩戴不合适、佩戴时间过长等。
这会影响视力矫正效果和眼睛的舒适度。
配装眼镜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视力测试和眼球测量,选择合适的镜架和镜片,并确保配戴过程中的正确性和舒适性,可以提高配戴眼镜的效果和满意度。
制定标准和规范、进行产品检测、培训和认证,以及关注客户满意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解决质量问题,保证配装眼镜的质量和安全性。
配装眼镜检验质量的控制

配装眼镜检验质量的控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配装眼镜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分析眼镜制造和配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配装眼镜质量控制的深入研究,可以有效提高眼镜的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
【关键词】配装眼镜;检验;质量控制引言眼镜作为一种重要的视力矫正工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然而,如果配装眼镜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会对用户的视力产生不良影响,还可能导致制造商的声誉受损。
因此,配装眼镜的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在眼镜制造和配装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问题,例如镜片的质量、镜框的适合度、调整的准确性等等。
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眼镜的舒适度和视力矫正效果。
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它们。
1.配装眼镜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眼镜作为一种重要的视力矫正工具,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
然而,如果配装眼镜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会对用户的视力产生不良影响,还可能导致制造商的声誉受损。
因此,配装眼镜检验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配装眼镜的质量控制能够保证眼镜的舒适度和视力矫正效果。
如果配装不当,镜片和镜框之间的匹配度不高,可能会导致眼镜不够舒适,甚至出现眼睛疲劳、头痛等问题。
另外,如果镜片的度数不准确,就会影响视力矫正效果,甚至可能加重眼睛的近视度数。
其次,配装眼镜的质量控制也能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如果用户感受到眼镜不舒适或者视力矫正效果不佳,就会对制造商产生不良印象,从而影响品牌形象和销售额。
通过对配装眼镜质量的控制,制造商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增强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和忠诚度。
最后,配装眼镜的质量控制也是制造商和配镜师应尽的社会责任。
眼镜是一种医疗器械,如果配装不当,不仅会对用户的视力产生不良影响,还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此,制造商和配镜师需要在质量控制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资源,确保配装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保障用户的健康和安全。
浅谈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

1装 配 眼镜 的监 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
2 . 2眼镜 装配 过程 的质 量控 制 装配眼镜的监 测要在适宜的温度下 , 所有 的监测应在 1 8 到2 8 摄 在进行 眼镜装配时 , 企业 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 的操作规范和工 氏度 之间进行 。 这是 因为 装配眼镜的监测依赖 于光学仪器的使用 , 艺 流程进行 眼镜 的装配。 同时 , 要保 证每副眼镜都拥有 自己的监测 而温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光学仪器 的使用 。 另外 , 在进行装 配 记录 , 并且要保证监测记录 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另外 , 企业要安排专 眼镜 监测 时 , 要保证镜 片表 面的清洁性 , 从而保证监测数据 的准确 人负责装配 眼镜的检验 工作 , 并使监测人员 做好不合 格产 品的管 性。 在温度和清洁性都 能够得 到保证的情 况下 , 装配 眼镜 的监 测还 控。 这样 , 不仅可 以做到责任的落实 , 还可 以防止不 合格品流 出嘲 。 需注意 以下几个 问题 。 . 2 . 3监 测人 员的 管理
【 关 键词 l 装配眼镜 监测 质 量把 控
眼镜的主要作 用有 两个 , 一是矫正人的视力 , 二 是保 护人的眼 睛。 因此 , 眼镜在装配的过程 中, 必须要经过多个方面的监测 , 从 而
2 . 1 装 配 眼镜 原 材料 的质 量把 控 为 了保 证装配 眼镜 的质量 , 首先要做好 眼镜原材 料的质量管
, ,
的 生活用 品 。 然而, 如 果人 们 佩 戴 的是 质量 不合 格 的 眼镜 , 那 么这些 眼镜 不仅 不会起 到矫 正视 力 的作 用 还 会使 人 们 的视 力 进一 步 恶化 。 因此 . 国家在 配装 眼镜 的监测 方面做 出了一 系列的相 关规 定 , 从 而进 行装 配眼 镜的质 量把 控 。 而配 装眼镜 的监 测和 质量把 控 问题 也成 为 了人 们普 遍 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配装眼镜的检测与质量把控摘要:解析配装眼镜的检测过程,提出有效地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配装眼镜光学中心水平互差垂直互查
中图分类号:ts95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164-02
我省质监局每年对配装眼镜进行监督抽查,我市近几年的合格率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虽然合格率提高了,但仍有不合格现象存在。
配装眼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的用眼健康,殊不知劣质的眼镜会加重眼睛的调节负担,出现头痛眼胀等视疲劳症状。
尤其是配装眼镜gb13511.1-2011新标准的实施,许多眼镜店检验员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新规程,没能把好眼镜出店检验关,导致不合格眼镜流入市场。
配装眼镜分成两类:定配眼镜和老视成镜,我们先讲讲定配眼镜的检测。
结合平时工作累积的经验,从六方面对整个检测过程和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作详细解析。
1 温度
所有的检测应在室温(23??)℃下进行,温度过高或过低势必会影响光学仪器的正常使用。
2 镜片的理化性能检测
(1)将镜片外表面朝上放在焦度镜片支座上,镜架下边缘紧贴挡板,移动被检镜片使其成像中心与分划板的十字线重合,此时的
读数即为被检镜片的顶焦度值。
打印出光学中心点,以便下部操作。
(2)用测厚仪在镜片前表面的基准点上并与该表面垂直进行测量镜片的中心点厚度。
(3)用肉眼直接观察镜片表面质量,以光学中心为中心,直径为30mm的区域内无气泡和影响视觉的缺陷。
(4)用眼镜片中心透射比标准装置测量镜片的透射比,只需满足可见光谱区的透射比要求(不同防紫外线的类别均大于80%),且左片和右片的光透射比相对偏差不超过15%,眼镜店在做出店检验时也不需要做这项检测。
目前少数镜片理化性能不合格的原因是一些企业使用不合格镜片作为加工原料,镜片未经检测就直接加工。
3 目测镜架的外观质量
表面应该光滑且没有直径大于0.5mm的颗粒和其它明显的擦痕。
4 光学要求
(1)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即为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瞳距的差值,在检测中很多检验员简单的认为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就是两光学中
心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其实应该是两光学中心在与镜圈几何中心连线平行方向上的距离。
如果光学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一高一低,造成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大,从而影响判定。
(2)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偏差即为光学中心在水平方向与眼瞳的单侧偏差,有的检验员在检测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合格时,就直接判
定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偏差合格,误认为两个为同一概念。
例:处方:od:-5.00d os:-6.00d rpd:29mm lpd:31mm
检测:右眼和左眼光学中心到鼻梁中线的距离分别为28mm和33mm。
光学中心水平偏差为(28+33)-(29+31)=1mm
右眼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偏差28-29=-1mm
左眼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偏差33-31=+2mm
据gb13511.1-2011表1查得光学中心水平偏差为??.0mm、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偏差为??.0mm,故左眼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偏差不合格。
(3)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即为两光学中心垂直高度之差值。
检验员在该项目的检测一般没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光学高度是光学中心到镜圈的上下边缘都可以,但两个一致就可以了。
(4)在柱镜轴位检测时需将眼镜框架下边缘紧靠着焦度计的挡板进行测量,镜架歪斜会造成测量有误差。
磨片机的吸盘长期使用吸力下降,在磨片过程中镜片产生转动容易导致轴位偏移。
(5)棱镜度由原来的棱镜度偏差细分为水平棱镜度允差和垂直棱镜度允差。
判定时当左右镜片基底取向相方向相同时,测量值应该相减;当左右镜片基底取向方向相反时,测量值应该相加。
上述检测中我们不能随意的根据某一边的球镜度值来判定,当左右两镜片顶焦度不同时,按其顶焦度绝对值大的一侧进行判定;
当镜片含柱镜顶焦度时,应该将其在90和180轴位方向上的柱镜顶焦度分量叠加至球镜顶焦度后进行判定。
5 多焦点镜片检测
新标准增加了子镜片的水平位置(两几何中心水平距离与近瞳距的差值小于2.0mm)和顶端倾斜度(水平方向上不大于2?埃┱饬较钜螅⒃黾恿硕嘟沟阄恢檬疽馔迹コ俗泳灯サ阄恢谜庀钜蟆?
6 装配质量的检测
两镜片的色泽应基本一致,金属框架眼镜锁接管的间歇不大于0.5mm,镜片与镜圈的几何形状应基本相似且无明显细缝,左右两镜面应保持相对平整。
老视成镜的镜片、镜架以及装配质量的检测和定配眼镜一样,且两镜片的顶焦度互差不大于0.12m-1,必需标明瞳距。
光学中心水平偏差由原来的??.0mm改为??.0mm,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允差为??.0mm,这些技术参数的改变对老视成镜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光学要求是重要检测项目,其不合格必然导致佩戴者出现头晕目眩等不适。
为了更好地提高配装眼镜的产品质量,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
(1)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制度。
1)人员管理制度。
验光配镜人员需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能熟练地操作设备并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
质检员应经过技术监督部门的
培训,能够熟练准确地按规定进行检验。
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不断地提高服务、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2)设备管理维护制度。
与验光配镜有关的仪器设备必须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建立健全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验光机﹑焦度计﹑验光镜片箱)必须由当地质监部门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其他设备均应按周期进行维护保养,一旦发现损坏现象,立即停止使用,送有关单位检定或维修正常后方可使用。
3)采购质量控制。
为确保原材料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提供镜片、镜架等原材料的供方需提供其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及其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对“三无”产品一律不列入采购清单。
所有商品入库前必须进行质量验收并按国家标准进行检测,验收合格方可上柜销售。
4)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装配过程应当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和配镜工艺流程操作,作好关键工序的工艺参数记录和检测数据的记录。
产品检验工作由质检员负责,验收时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进行检验,检验记录做到数据准确、字迹清晰。
成品出现不合格应立即进行有效控制,严禁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2)提高消费者对眼镜产品质量的关注。
相关部门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向社会宣传眼镜常识、眼保健科普知识等,以提高消费者对眼镜产品的认识。
眼镜商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它包括诊断、制作、校配等一系列环节,质量环节众多。
广大群众应正确认识到科学验光、正确配镜的重要性以及劣质眼镜的危害性,增强全民对眼
镜产品质量的关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虽然2012年9月国务院决定取消了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对验配眼镜生产许可证核发,但是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不应放松对眼镜产品的质量管理,应继续对配装眼镜产品实施定期检查,建立完善健全的监管机制,惩假治劣,逐步整顿和规范眼镜市场的秩序。
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提高整个行业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对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监管机制,不断提高配装眼镜产品的质量,才能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晓莉.眼镜材料与质量检测[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gb13511.1-2011 配装眼镜(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s].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3] gb10810.1-2005 眼镜镜片(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4] gb10810.3-2006 眼镜镜片及相关眼镜产品(第3部分:透射比规范及测量方法)[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