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质量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钟表及眼镜类质检及工作流程

钟表及眼镜类质检及工作流程

钟表眼镜类质检及工作流程(一)质检的内容:商标、型号;产品使用说明书(钟表);生产商的厂名、厂址(进口商品必须标注原产国名,国内经销商名称和地址);检验合格证明;保修卡(钟表)(进口商品应具备国内保修单位名称、地址及联系电话)。

眼镜类须有QS标识。

(二)质检要求规定<1>新品上柜前要与组长一起验货,检查商品质量与标识标注是否符合标准,验收合格后才可上柜销售。

严禁新品不经检查私自上柜。

<2>每柜都有质检本,对本柜商品每日进行检查并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必须真实有效,每周组长抽查一次并签字确认,发现一处问题警告一次,立即整改,并记工作过失一次,罚款20元。

<3>质检工作有伙伴岗位互相监督,伙伴岗位可利用下班时间对商品进行质检,如发现问题给伙伴岗位警告一次,伙伴岗位负责互相督促质检工作。

警告两次仍出问题者,记工作过失一次,处罚款20元。

<4>每件商品都要严把质量关,在不接待顾客的情况下,对商品的标识、打码等进行复查,柜台赠品或装饰品必须打出爆炸签予以标明。

(三)商品销售时的注意事项<1>手表类商品在拿取时,须戴白手套,轻放于奉客盘上,并做好顾客的提醒工作,商品成交后,要明确告知顾客机械表的误差,石英表要提前告知电池的使用寿命,为顾客做好解释工作。

如手表不慎被损坏,员工提醒到位,损失由顾客承担80%,反之员工承担80%。

手表进水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保修卡上一定体现出手表的防水,并让顾客亲自签字确认,顾客签字后出现问题,不会把责任推卸到员工身上,反之,一切后果由员工负责。

在收回修表时,一定要检查表镜表带是否有划痕和磕痕以及表链节数,详细记录到回修单和回修登记本上,并让顾客检查数好后签字确认,如因员工疏忽未能检查出来,一切后果由责任人负责。

修好取表时,也同样要求顾客仔细检查后方可发货。

<2>近视镜、太阳镜在试戴及佩戴过程中,提醒顾客要双手摘戴,擦镜片为了防止镜片划伤,要顺边擦,成交后要求顾客全面检查后也要签字确认,太阳镜所要确认的内容为:外观已检查清楚,不包退,三日内在不影响再次销售的情况下可换货。

配装眼镜的检测ppt课件

配装眼镜的检测ppt课件

三. 判断
光学中心与棱镜度的允许偏差(国标)
3
• 柱镜轴位偏差=柱镜轴位的实际测量值-验光处方 中的轴位值
三.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国家标准
5
三. 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及国家标准
• 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实际值-PD
6
第十五章 配装眼镜的检测
8
• 重点:掌握实验时用手动焦度计对单光眼 镜的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光学中心垂直互 差的测量步骤。 • 配装眼镜的外观质量和整形要求。 • 难点:各个眼镜参数国家标准的记忆。
为什么要进行配装眼镜的检测?
眼镜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产品,其质量直 接影响配戴者的视觉健康与发育,因此配 装眼镜必须检测合格后才能发给患者,否 则配装眼镜的参数就可能与处方参数不一 致。 患者所配戴眼镜与自身个体参数的不匹配 ,不仅影响矫正效果,还可能产生副作用 ,甚至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或对视觉 发育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镜圈大小
(A)
DBL(鼻梁)
镜架 高度
A B
中心
水平线
L
18
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镜圈大小
(A)
DBL(鼻梁)
镜架 高度
A B
中心
水平线
L
19
二. 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 由于上述方法是以镜圈几何中心水平线作 为参照线进行的测量,实际上采用这种方 法确定镜圈几何中心线比较困难。 • 实验操作时,可以依镜片下缘或者上缘水 平切线作为参照线进行测量。 • 具体步骤:
第三节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的测量
一.定义 二.测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三.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国家标准 四.注意事项
一.定义
光学中心高度:光学中心与镜圈几何中心在 垂直方向的距离。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两镜片光学中心高度的 差值。

成品眼镜的检测方法

成品眼镜的检测方法

成品眼镜检测方法一、镜片检测1. 镜片度数的检测:使用焦度计进行镜片度数的检测,确保镜片度数符合设计要求。

2. 镜片光学中心位置的检测:通过目视或使用专业工具测量镜片光学中心的位置,确保其与设计值一致。

3. 镜片表面质量的检测:使用显微镜或专业工具检查镜片表面是否有裂痕、气泡、结石等表面缺陷。

4. 镜片厚度的检测:使用测量工具检测镜片的厚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5. 镜片折射率的检测:使用折射率测量仪检测镜片的折射率,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二、镜架检测1. 镜架尺寸的检测:使用测量工具检测镜架的尺寸,包括宽度、高度、深度等,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 镜架外观质量的检测:目视检查镜架外观是否有划痕、掉漆、变形等质量问题。

3. 镜架材质的检测:通过检查材质标识或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材质鉴定,确保镜架材质符合设计要求。

4. 镜架佩戴舒适度的检测:让测试者佩戴镜架并进行相关活动,检查镜架佩戴舒适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配戴稳定性检测1. 重量分布的检测:通过称重和分布测试,检查眼镜的重量分布是否合理,以提供稳定的配戴效果。

2. 眼镜倾角的检测:使用专业工具测量眼镜的倾角,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配戴稳定性。

3. 人体工程学评估: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评估眼镜的设计和结构,以确保其适应不同脸型和头型的需求。

四、光学性能检测1. 透光率的检测:使用透光率计测量眼镜的透光率,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 畸变的检测:通过图像畸变测试,检查眼镜的畸变程度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3. 色彩平衡的检测:使用色彩平衡工具检查眼镜的色彩平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清晰度的检测:通过清晰度测试,检查眼镜在使用距离和使用时间内的清晰度是否达标。

五、外观质量检测1. 外观整洁度的检测:目视检查眼镜表面是否有污渍、杂质、毛刺等影响外观质量的因素。

2. 镀膜质量的检测:使用专业工具检查镀膜层的厚度和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颜色搭配的检测:目视检查眼镜的颜色搭配是否协调、美观。

眼镜质量检验规范

眼镜质量检验规范

眼镜质量检验规范眼镜作为一种常见的视力矫正工具,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眼镜的质量问题却时有发生,给用户带来了不便和负担。

为了确保用户的眼镜质量,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眼镜质量检验规范,以确保眼镜的可靠性和合格性。

首先,针对眼镜镜片的质量检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第一,光学性能。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的光学仪器和设备,对镜片的折射率、透光率、切边和曲率进行检测,以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

第二,表面质量。

检验人员可以通过观察镜片的表面是否有划痕、气泡或者其他缺陷来评估其表面质量。

第三,镜片的边缘处理和装配质量。

我们需要检查镜片的边缘是否平整光滑,并且与镜框的贴合是否紧密,以免造成不适或者镜片脱落的问题。

除了镜片,镜框也是眼镜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于镜框的质量检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材料的质量。

我们需要确保镜框的材料无毒、无害,并且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抗变形性能。

第二,加工工艺。

我们需要检查镜框的焊接、喷涂和装配工艺,以确保其质量可靠。

第三,舒适度和适配性。

我们可以通过戴着眼镜检查其舒适度和是否合适脸型,以判断镜框的质量。

除了针对眼镜本身的质量检验,我们还应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个性化。

一种好的眼镜质量检验规范应该能够满足用户对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眼镜的需求。

比如,对于太阳镜,我们可以通过测试其对紫外线的防护性能来评估其质量;对于近视眼镜,我们可以通过测试其视力矫正效果来评估其质量。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用户对镜片的防刮、防尘等特殊功能的需求,以提高眼镜的实用性和品质。

最后,建立一个权威性的眼镜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样的机构可以负责制定和发布统一的眼镜质量检验标准,并对生产企业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监督,以确保其产品的质量符合规范。

同时,机构还可以向消费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咨询,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眼镜产品。

总之,建立一套完善的眼镜质量检验规范对于眼镜行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眼镜的检测与调整

眼镜的检测与调整

眼镜片与睫毛接触
1、镜脚弯点长过短 2、鼻托高度过小,使镜眼距过小 3、睫毛过长 4、镜面弯曲不合适
镜腿尾部与耳朵.头部的相配
1、镜腿弯点长过长或过短 2、镜腿垂俯角过大或或过小 3、镜腿垂内角过大或或过小
鼻托的角度.对称性与鼻梁相配
1、鼻托的托叶面局部压 迫鼻梁
2、鼻托的托叶面不对称
塑胶框调整的注意事项
国家标准GB13511-1999《配装眼镜》中表1的合格 品规定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两镜片光学中心高度的差 值
• 光学中心高度:光学中心与镜圈几何中心在垂 直方向上的距离
国家标准GB13511-1999《配装眼镜》中表2的合格 品规定
柱镜轴位偏差
• 柱镜轴位的偏差:实际测量出的柱镜轴位与验光处 方单中的轴位之间的差值。
顶角:侧视时,鼻托长 轴与镜圈背平面的夹角, 一般为10-15度。
校配
根据眼镜光学和眼镜美学要求,眼镜在脸上的高度 一般以瞳孔的下缘与镜架的水平基准线相切为好。
镜架配戴偏高
1、可能是镜腿过短 2、鼻托高度过低 3、鼻托间距过小
镜架配戴下滑
1、可能是镜腿弯点过长 2、外张角过大 3、鼻托间距过大 4、鼻托高度过高
外张角—镜腿完全外 展时,两铰链轴线连 接线与 镜腿之间的 夹角。一般约为90-95 度。
颞距—镜圈平面后 25mm处镜腿间的距 离。
镜眼距—镜片的后 顶点与角膜前顶点 间的距离。一般为 12mm.
镜面角—左右镜片 平面所夹的角。一 般为170-180度。
前倾角—镜圈平面与水平面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也 称倾斜角,一般为8-15度。
国家标准GB10801.1-2005《眼镜镜片》中表 2所规定的轴位允差

眼镜装配检测及镜框调整

眼镜装配检测及镜框调整

(四)镜片表面质量和内在疵病的要求及检查
1.要求: (1)在以基准点为中心,直径30mm的区域内 不能存有影响视力的霍光、螺旋形等内在的 缺陷。 (2)镜片表面应光洁,透;视清晰,表面不允 许有橘皮和霉斑。 2.检查方法: 按国家标准GB10810的6.4节的规定执行。
1.配装眼镜装配质量有哪些?如何检查?
(三)整形钳的联合使用 用两把整形钳,调整镜架的某些角度。两把整形钳的联合使用如图5-1-13所示。
(四)注意事项 1.整形工具系专用工具,各有各的用途,不可滥用。 2.整形工具使用时不得夹入金属屑、沙粒等,以免整形时在镜架上留下疵病。 3.用整形钳时,用力过大会损坏眼镜,过小不起作用,故必须多多练习,熟能 生巧,同时也需了解镜架材料等。 练习题 1.整形工具有哪些?各有什么用处?
6.螺丝刀、拉丝专用钩:拉丝专用钩用于拉丝架卸丝。见图5-1-8。
7.螺丝紧固钳:用于夹紧锁紧螺丝。螺丝紧固钳及其使用见图5-1-9。
8.无框架螺丝装配钳:用于无框镜架装配。无框架螺丝装配钳及其使用见图5-1-10。
9.切断钳:用于无框镜架螺丝切断。切断钳及其使用见图5-1-11。
10.框缘调整钳:用于镜圈弯弧调整。框缘调整钳及其使用见图5-1-12。

(二)整形钳的使用 1.圆嘴钳:用于调整鼻托支架。圆嘴钳及其使用见图5-1-3。

2.托叶钳:用于调整托叶的位置角度度。镜腿钳及其使用见图5-1-5。
4.鼻梁钳:用于调整鼻梁位置。鼻梁钳及其使用见图5-1-6。
5.平圆钳:用于调整镜腿张角。平圆钳及其使用见图5-1-7。
3.配装眼镜镜片与镜圈的几何形状应基本一致且
左右对称,装配后不松动,无明显缝隙。双光眼镜 两子镜片的几何形状应左右对称,直径互差不得大 于0.5mm。 镜片与镜圈的缝隙通过目视检查,双光眼镜的子镜 片直径在子镜片投影的切平面上进行测量,使用带 有合适的标线尺或光学投影比较仪测量。 4.金属架的锁紧块的间隙不大于0.5mm。用塞尺 或游标卡尺测量。 5.配装眼镜的外观应无崩边,焦损、翻边、扭曲、 钳痕、镀层无脱落及明显擦痕。目视检查。 6.配装眼镜不允许螺钉滑牙和零件缺损。目视检 查。 7.镜片在镜圈中,周边无严重不均匀应力,用应 力仪检查。

眼镜出厂检验

眼镜出厂检验

工厂自我测试在发送产前样品整货之前,应进行下列的测试:后附自行测试程序,以便说明对产品的测试要求。

(一)、镜片及镜框的检查范围:这些基本的检验技术均被适用于所有的样品检验,在检验时,应戴一只白色的检验手套,避免将指纹留在镜片上。

1、在直接光源下检查测试件镜片及镜框的缺陷。

然后再将测试件垂直放置于一白纸上,检查渐近线是否齐平,详细的检验标准将于本部份的末尾予以描述。

2、在对金属及塑料款型进行检验时,应持住铰链,施加适当的力向外及向内弯折镜框这是为了:a、检查镜片是否咔咔叫b、镜片不应跳出3、在弯折测试之后,应施加适当的力在两镜片之间,以检查镜片安装是否牢固。

4、对于所有的3P无框款型:用双手的母指及食指各抓住一边的镜片上下弯折,以检查镜片安装是否牢固。

接收标准:1、在弯折及推压镜片的过程中,如果有任何发自于镜片的声响,为不合格;或一边或两边镜片跳出,也为不合格。

2、如果渐近线不在同一条线上,则为不合格。

渐近层次从镜片的上端至下端应该均匀地改变,渐近线应在镜片的中点。

3、如果鼻中及镜片之间切合得不紧密,这就会在其间有动,而这是不合格的。

(二)、镜片安装的牢固性范围:依要求,应对镜片安装的牢固性进行检查,即镜片应该被牢固地安装在镜框上,且在镜片及镜框之间没有间隙(除非对此作了特殊的设计)。

1、检查镜片是否被牢固地安装在镜框上。

用大拇指及食指夹住镜片,轻轻地施加力量,试着将镜片从框中推出。

2、对于无框的款型,用两只手的大拇指及食指同时拿着太阳镜的两个镜片,并轻轻地移动。

检查鼻梁处螺丝的位置应无任何松动。

然后用一只手持着一边的镜片,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及食指持着同一边的脚套,轻轻地移动脚套,同样地,固定镜片的螺丝也应没有任何松动。

3、将太阳镜拿至距半臂的位置,并背朝着操作者打开镜脚,检查每一镜片的边缘与镜框间是否存在间隙。

接收标准:如果镜片很容易地就被推出或在日光下可检查到镜片与镜框间的间隙,均为不合格。

(三)、镶钻的牢固性范围:测试人造钻石是否被牢固地胶合在镜片或镜框上。

单光眼镜外观检测.

单光眼镜外观检测.
(3)用目视法检查:整体外观是否有崩边、焦损、翻边、 钳痕、镀(涂)层剥落等。
二、单光眼镜的外观质量检测
1.全框单光眼镜的外观质量检测
(1)眼镜架的外观质量检测:
1)检测标准:GB/T14214中规定,在不借助于放大镜或其他 类似装置的条件下目测检查镜架的外观,其表面应光滑、 色泽均匀、没有直径大于等于0.5mm的麻点、颗粒和明显 擦伤。
6)目视检查:两托叶是否对称。 7)目视检查:两镜腿是否平整和对称。 8)用坐标纸或量角器:检查左右两镜腿的外张角是否为
80~90度。并左右对称。 9)目视检查:有色眼镜镜片的色泽是否基本一致。 10)目视检查:中梁固定孔的连线与桩头固定孔的连线是否
水平并平行。
2)检测方法:在不借助于放大镜或其他类似装置的条件下, 将镜架置于两支30W日光灯的照射下,面对黑色消光背景, 用目视方法检测。
3)操作步骤:目视检查,镜架的表面是否光滑,镜架的色 泽是否均匀,镜架上是否有直径大于等于0.5mm的麻点、 颗粒和明显擦伤。
(2)眼镜片的外观质量检测
1)检测标准:依据标准GB10810中规定,在以基准点为中心, 直径30mm的区域内,及对于子镜片尺寸小于30mm的全部子 镜片区域内,镜片的表面或内部都不应出现可能有害视觉 的各种疵病。
齐,装配后不松动,无明显隙缝。双光眼镜两子镜片几何 形状应左右对称,直径互差不得大于5mm。 (3)金属框架眼镜锁接管的间隙不得大于5mm。 (4)配装眼镜的外观应无崩边、焦损、翻边、扭曲、钳痕、 镀(涂)层剥落及明显擦痕。 (5)配装眼镜不允许螺纹滑牙及零件缺损。 (6)配装眼镜无割边引起的严重不均匀的应力存在。
(3)拉丝松紧度检测:
1)检测方法:利用手工加持方法检测。 2)操作步骤:左手拿住镜架,右手拇指和食指加持镜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一学习眼镜质量检测任务一、用顶焦度计测量眼镜的顶焦度和轴位任务二、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垂直互差的测量任务三、渐进多焦点眼镜的质量检测任务四、眼镜片质量检测任务五、配装眼镜棱镜度和棱镜底向的检测任务六、太阳镜的质量标准及测试方法任务七、眼镜装配质量的要求和检查任务八、配装眼镜的外观质量和整形要求任务九、配装眼镜的检测任务十、眼镜架检测任务十一、无框眼镜外观质量检查任务十二、瞳距尺、瞳距仪的使用任务十三、镀膜镜片的膜层质量要求任务一、用顶焦度计测量眼镜的顶焦度和轴位一、学习目标了解顶焦度计的工作原理,掌握顶焦度计测量眼镜镜片顶焦度和轴位的操作步骤二、学习内容(一)顶焦度计结构和工作原理目前普遍使用的顶焦度计大致有三种:直视式顶焦度计、投影式顶焦度计及电脑焦度计。

下面以直视式顶焦度计JDY-1型为例进行介绍。

图1-1-1为顶焦度计的光学系统图。

1,光源;2,滤色片;3,移动分划板;4,准直物镜;5,置片座;6,被测镜片;7,物镜;8,固定分划板;9,目镜顶焦度计由准直系统和望远系统组成,如图1-1-1所示。

光源1通过滤色镜2照明准直分划板3,准直分划板3可以前后移动,故又称移动分划板。

望远系统分划板8是固定的。

在未放置被测眼镜情况下,移动分划板3位于准直系统物镜4的焦平面上,此时,通过望远系统目镜9,可以看到移动分划板清晰成像在固定分划板8上。

这一位置即为顶焦度计的零位。

当在准直物镜前放置被测眼镜后,通过目镜9看到移动分划板像变得模糊,转动顶焦度测量手轮,使移动分划板前后移动,直到移动分划板能清晰成像在固定分划板上为止,移动分划板的移动量,即对应被测眼镜的顶焦度。

(二)测量前的准备1.接通电源,灯泡亮。

2.调整望远系统目镜视度:转动目镜视度圈,能清晰看到望远系统固定分划板为止。

3.核对零位:转动顶焦度测量手轮,通过目镜观察到移动分划板清晰成像在固定分划板上,此时,顶焦度测量手轮的读数应为零。

如图1-1-2所示。

图1-1-2(三)不带球柱面镜片的眼镜顶焦度的测量步骤1.将被测眼镜放置在顶焦度计的镜片工作台上(先测右镜片,后测左镜片),调节工作台的高低及左右移动眼镜,使被测眼镜的右镜片(或左镜片)的光学中心与顶焦度计的光轴重合。

2.打开固定镜片接触圈的导杆按钮,使固定镜片接触圈压紧眼镜镜片。

3.转动顶焦度测量手轮,直至能清晰观察到移动分划板像。

4.读取顶焦度值,即为眼镜镜片的顶焦度。

如图1-1-3所示的位置对应的镜片的顶焦度读数为-1.50D。

图1-1-35.分别记录眼镜左右镜片的顶焦度。

(四)带有球柱面镜片眼镜顶焦度及轴位的测量步骤1.将被测眼镜镜片置于顶焦度计的镜片工作台上(先测右镜片,后测左镜片)。

2.转动顶焦度测量手轮,直至能清晰看到由明亮短线组成的圆筒形光斑。

3.调节镜片工作台的高低和左右移动镜片,使被测镜片的光学中心位于目镜分划板中心。

4.打开镜片压紧圈导杆的按钮,使固定镜片的接触圈压紧镜片。

5.转动顶焦度测量手轮及柱面散光轴位角测量手轮,使:某一方向筒形光斑最清晰,读出顶焦度读数为M1。

相对应的轴位读数为AX1。

6.转动顶焦度测量手轮,使另一方向筒形光斑最清晰,读出顶焦度读数为M2。

相对应的轴位读数为A X2。

7.写出结果:M2为球面顶焦度,(M1-M2)为柱面顶焦度,A X1为柱镜的轴位方向。

或:M1为球面顶焦度,(M2-M1)为柱面顶焦度,A X2为柱镜的轴位方向。

如图1-1-4所示。

图1-1-4(五)注意事项1.每次测量前必须调整目镜视度,使其适应测量人员眼晴的屈光状态。

2.测量者的眼睛有散光时,必须戴上自己的校正散光的眼镜,然后再进行测量工作。

3.确认顶焦度计的零位。

4.测量时,必须将镜片光学中心位于顶焦度计的光轴上,特别当测量球柱镜片时更应注意,否则所测的轴位误差会较大。

5.测量时被测镜片的凹面必须紧靠顶焦度计的镜片位置支承圈。

而当测量双光镜片的附加镜度时,应将子镜片的凹面紧贴镜片位置支承圈。

(六)眼镜镜片顶焦度偏差和轴位方向偏差的计算及结果分析1.顶焦度偏差:(1)将顶焦度测量结果减去验光处方中的顶焦度,其差值即为顶焦度实际偏差。

(2)对照国家标准GB10810《眼镜镜片》中表1所规定的镜片顶焦度允许偏差:当实际偏差小于或等于镜片顶焦度允差,则此项指标质量合格。

若实际偏差大于标准中的允差时,则此项指标质量不合格。

2.柱镜轴位偏差:(1)柱镜轴位偏差=柱镜轴位的实际测量值-验光处方中的轴位值(2)对照国家标准GB13511《配装眼镜》中表4所规定的轴位偏差:实际偏差至少应小于或等于国家标准GB13511表4中规定合格品所对应的轴位偏差。

(七)相关知识应用游标卡尺原理,提高读数精度,读数方法如下:零线指标为主值,游标指示为副值,测量结果为主值和副值之和。

例1:用JDY-l测量眼镜顶焦度,其顶焦度的读数如图1-1-5所示:图1-1-5零线指示:+2.75~+3.00之间,主值为+2.75,游标指示:零线上面(+)第三条线对准,副值为3×(+0.05)=0.15, 测量结果为+2.75+0.15=2.90D.图1-1-6例2:顶焦度读数如图1-1-6所示:零线指示:-6.00~-6.25之间,主值为-6.00,游标指示:零线下(-),第一根线对准,副值为1×(-0.0 5)=0.05,测量结果为-6.00+(-0.05)=-6.05D练习题1.顶焦度计使用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2.球面镜片顶焦度的测量步骤是什么?3.平柱镜片顶焦度的测量步骤是什么?4.球柱镜片顶焦度的测量步骤是什么?任务二、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垂直互差的测量一、学习目标掌握测量眼镜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垂直互差的操作步骤。

二、学习内容(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的操作步骤1.测量仪器及工具:顶焦度计、直尺或游标卡尺。

2.测量步骤:(1)将顶焦度计调整到正确的工作状态。

具体操作见第一单元中的测量前的准备。

(2)将被测眼镜放置在顶焦度计上,将右眼镜片紧贴仪器的镜片位置接触圈,转动顶焦度测量手轮,使顶焦度计的移动分划板清晰成像在望远系统的固定分划板上。

(3)上下、左右移动眼镜,使移动分划板像的图案中心与固定分划板的图案中心重合。

则表示眼镜镜片的光学中心与仪器的光轴重合。

(4)用仪器上的镜片中心打印机构在镜片表面打印标记,标记为在水平方向上的三个点,中间一点即为镜片的光学中心标记。

(5)按上述步骤将左眼镜片的光学中心标记在镜片表面标出。

(6)用直尺或游标卡尺量出左右镜片光学中心标记间的水平距离。

如图1-2-1。

图1-2-13.配装眼镜光学中心水平偏差的计算及结果分析:(1)光学中心水平偏差的计算:光学中心水于偏差=将实际测量的光学中心水平距离-验光处方中的瞳距(2)配装眼镜的光学中心水平偏差至少应达到国家标准GB13511《配装眼镜》中5.3节表1的合格品规定。

水平方向顶焦度绝对值D 0.25-1.00 1.25-2.00 2.25-4.00 4.25-6.00 ≧6.25 光学中心水平允差mm 9.0 6.0 4.0 3.0 2.0(二)配装眼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的测量步骤1.测量仪器及工具:顶焦度计、直尺或游标卡尺。

2.配装眼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的测量步骤:(1)按上述步骤用镜片中心打印机构在眼镜左右镜片上打上标记。

(2)将任一镜片(如右镜片)上的三点连成水平直线,并延长到另一镜片(如左镜片)上。

(3)用直尺或游标卡尺量出左镜片的光学中心到水平直线的垂直距离,即为眼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如图1-2-2所示)。

图1-2-23.光学中心垂直互差的结果分析:将实测的眼镜光学中心垂直互差与国家标准GB13511《配装眼镜》表3规定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值进行比较实测值应小于或等于GB13511表3中合格品的规定。

垂直方向顶焦度绝对值D 0.25--1.00 1.25--2.00 2.25--8.00 >8.25光学中心垂直互差mm ≤3.0 ≤2.0 ≤1.0 ≤0.5 注:镜片的光学中心应位于镜圈几何中心垂直方向上下3mm的范围内。

练习题1.什么是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高度互差?2.用顶焦度计、游标卡尺等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高度互差的步骤?任务三、渐进多焦点眼镜的质量检测一、学习目标掌握渐进多焦点镜片的检测方法和要求。

二、操作步骤1.在镜片上点出隐性小刻印(对日光灯看,一点在鼻侧一点在颞侧,相距34mm)。

2.将镜片的外曲面对镜片测量卡(镜腿朝上),将镜片上的隐性小刻印的位置对准测量卡上的小刻印的位置,画出配镜十字线、远用参考圈、近用参考圈、棱镜参考点。

3.在远用参考圈中测量远用屈光度。

4.在棱镜参考点测量棱镜度,特别注意垂直方向的左右镜片的棱镜度的差异量。

5.在鼻侧的隐性小刻印下核对商标和镜片的材料,折射率1.6的材料在商标右侧有6的标记。

6.在颞侧隐性小刻印的下方标有加光,例如22,表示加光为+2.25D。

7.用直尺检测镜片装配的平整性,4点隐性小刻印是否成一直线,如果左右眼的瞳高是不一致的,则左右眼的隐性小刻印的直线应该平行。

8.用测量卡测量镜片加工后的左右眼的瞳距和瞳高。

方法是将眼镜放在测量卡上,镜片的外曲面靠测量卡,镜架的鼻梁的中心对准测量卡的斜线箭头的中心,右眼镜片的十字线对准的测量卡上的数值为右眼瞳距,左眼镜片的十字线对准的测量卡上的数值为左眼瞳距。

十字线对准测量卡上的0高度后,眼镜圈的内侧对准的高度数值为镜片的瞳高。

9.有些测量卡上没有瞳高线的测量,则可以用直尺测量左右眼的瞳高。

10.检验镜片是否加减反射膜。

三、注意事项1.近用屈光度的测量比较困难,因为近用参考圈的位置不一定是近用屈光度的设计基准点,因此一般可以以远用屈光度和加光的刻度值作为参考。

2.有些焦度仪上带有渐进镜片的测量程序,并不一定符合所有的渐进镜片的设计,因此还是以隐性小刻印作为基准,定出其他的位置来测量,比较准确。

3.在棱镜参考点测量垂直棱镜时有些公司的镜片没有加减薄棱镜,此时主要比较左右眼镜片的垂直棱镜差异量四、相关知识1.目前,我国还没有渐进镜片的国家标准,因此对于远用屈光度的误差,可以参照国际GB10810中的屈光度误差。

但是远用为平光的屈光度误差应该参照国际标准ISO8980中的屈光度误差:±0.12D。

2.左右眼的瞳距和瞳高的误差,应该根据商店的标准,比如有些商店定为单眼±0.5mm。

3.在棱镜参考点测量的棱镜度值,目前尚没有国家标准。

如有些公司为Pv=2/3Add。

例如加光为3D,即Add=3D,则垂直棱镜度P v:2/3×3=2△。

五、练习题1.根据渐进镜片的基本设计,镜片上两个隐性小刻印之间的距离通常为多少?2.位于渐进镜片鼻侧和颗侧隐性小刻印下方的标记分别代表什么?任务四、眼镜片质量检测一、学习目标镜片是眼镜的主要光学参数汇集元件,镜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眼镜的质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有关镜片的质量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