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简答论述题教案资料
外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1、成年礼:在史前部落中出现。
一种通过仪式是“伴随着地点、状态、社会地位、年龄的每一变化而实施的礼仪。
”2、青年之家:与成年礼活动相关,在史前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专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公共教育机构。
3、智者:公元5世纪开始出现的一批向人传授雄辩术及其他科学知识,并以此谋生的古希腊职业教师。
4、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产婆术。
是苏格拉底在讲学中形成的一种以问答、诘难、诱导为特征的谈话式教育方法。
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是一种师生平等、共同追寻知识和意义的教育方法5、中世纪:一词最早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首先提出并使用,指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这段时间,也就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新航路开辟的时间。
6、骑士教育: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的,要求骑士彪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7、导生制学校: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
由教师把所教的内容先教给年龄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再教给其他学生,称为导生制。
8、新教育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场反对传统教育理论和方法,广泛采用新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的教育改革运动。
强调学习者的观点和个体兴趣,主张用现代教育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改革乃至重建,因此又称新学校运动。
9、进步主义教育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产生于美国的、以杜威教育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以进步主义教育协会为组织中心、以改革美国学校教育为宗旨的教育革新理论和实验。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实验包括帕克的昆西方法、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约翰逊的有机教育、沃特的葛雷制、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华虚朋的文纳特卡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拉格的社会课程。
P35610、双轨制:欧洲各国从19世纪开始,面向全体公民尤其是下层民众的初等教育和为上层阶级服务的高级中学、大学是分离并且不衔接的,这样就形成了学制中的双轨制,一轨是中下层阶级子弟的普及教育体系,一轨是从家庭教育开始,为有产阶级子弟而设的学校体系。
外国教育史教程-论述题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论述题及答案外国教育史教程论述题目录(及答案)1.论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并作简要评价2.以英法两国的中学为例,论述近代双轨制教育体制的形成以及20世纪为消除双轨制所做的努力3.论述杜威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并解析其儿童观4.试比较蒙台梭利与福禄培尔学前教育思想的异同5.对蒙台梭利的幼儿观进行述评,并论述其对当前学前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6.试述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7.论述杜威教学论的主要观点8.试述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实际活动与理论内涵?9.试述斯宾塞教育思想。
10.试论述近代(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教育思潮演变之主导特征。
11.试述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在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那里的发展。
12.试比较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的学前教育。
13.用自己对福禄倍尔的认识论福禄倍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1.论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并作简要评价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所谓“自然人”不是原始社会的野蛮人,而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他体魄健康,心智发达,道a德高尚,处事干练,并能从事生产劳动,自食其力的人,实际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食其力的小资产阶级上层人物。
自然教育是卢梭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
其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
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他曾反复强调要把儿童当作儿童去看待,“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去对待他”。
卢梭之所以强调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主要是他认为,作为人的教育三种来源之一的“自然的教育”,即人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有其不可改变的规律性,因而“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和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都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来进行,只有这样,儿童的开性才能得到完美的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然人”。
自然教育还应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
卢梭认为,每个儿童的心理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个别的形式进行教育。
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必备资料(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名词解释一、快乐之家【答案要点】(1)维多里诺是文艺复兴时期影响较大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在孟都亚创办了“快乐之家”宫廷学校,成为当时欧洲最好的宫廷学校和欧洲大陆人文学校的范例,被认为是人文主义学校的发源地。
(2)快乐之家学校环境优美,招收贵族子弟和部分天才贫苦学生,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即“受过良好教育的完全公民”。
在教育内容上,古典学科和古典语为中心,广泛涉猎其他知识,教育方法上反对死记硬背,体罚,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启发式教学。
二、人文主义教育【答案要点】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文化标志,表现在教育方面就是人文主义教育。
其内涵是: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宣扬人的思想解放与个性自由;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和尘世的享乐;提倡学术,尊崇理性。
经历了意大利和北欧人文主义的发展,以人文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贵族性和宗教性为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复兴了古典的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完人的教育理想,要求培养具有资产阶级绅士的品质。
三、耶稣会学校【答案要点】耶稣会设立的学校称为耶稣会学校。
出于培养精英以控制未来的统治阶层考虑,耶稣会集中力量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方面,但不重视初等教育。
在教学内容上:中等教育和大学预科以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文法、古典文学等人文学科为主;高等教育则主要是哲学和神学。
在教育管理上:耶稣会学校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组织管理模式。
在师资准备上:高水平的师资也是耶稣会学校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教学方法上:耶稣会的教学方法富有成效,采用了寄宿制和全日制,学生依成绩分班,采取班级授课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讲授、阅读、写作、背诵、辩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学校提倡温和纪律、爱的管理,强调师生间的亲密关系,很少使用体罚。
耶稣会学校的许多措施都为后世所继承,成为人类宝贵的教育经验。
但是,不管它的制度、方法多么完善,组织管理多么周密,师资水平多么高,这些都服从于一个目的企图重建教皇和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这一目的是逆历史潮流的。
《外国教育史》复习材料(二)演示教学

《外国教育史》复习材料(二)一、名词解释1、苏格拉底方法:是苏格拉底发明的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的问答式教学法,他受他母亲为人接生的影响和启发,认为自己是知识的产婆。
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把这些知识发掘出来。
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后世影响很大。
2、星期日学校:1783年英国传教士雷克斯在英格兰创办的学校,这是一种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的免费学校,也称主日学校,这种学校把贫民阶层的儿童聚拢起来,既防范减少力量社会秩序的混乱,又可用宗教宣传来麻醉儿童的精神,因此广受欢迎。
3、《爱弥尔》: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激进的思想家、卓越的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这一著作曾被誉为资产阶级教育的“圣经”,集中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
卢梭在半小说半论文的著作中,描绘出了他的自然教育的蓝图,书中一方面大胆提出改造社会和改革教育的新见解,提出了一套适应儿童天性自然发展的教育程序,它击中了旧教育的要害,又放射了新教育的曙光,对后世教育思想运动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4、泛爱主义教育运动: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德国出现的一种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学校运动,它是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启蒙教育运动,以学习、移植卢梭教育思想为宗旨,其代表人物为巴西多、康德,他们赞同卢梭的教育思想,反对压制儿童的封建式经院教育,主张热爱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巴西多还创办了以户外活动和游戏为重要课程的泛爱学校,主要是以卢梭的自然教育为中心,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天性自由的的发展。
5、“恩物”:是福禄倍尔为幼儿园设计的一套玩具、教具等,按他的意思是神恩赐给儿童的东西,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
6、是雅典教育的一种学校教育形式,又叫角力学校,实际上只是一大块空旷的场地而已,以体育操练为主要内容,项目有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等五项竞技。
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2章史前教育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题1.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教师被称为(B)。
A.“拉比”B.“古儒”C.“书吏”D.“教父〃2•通常,苏美尔和(A)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A.巴比伦B.印度C.埃及D.中国3.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已有两级。
其中的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A)。
A.读写B.苏美尔文C.文法D.祈祷文4.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业务锻炼后,即分别被委任为官吏的是(D)。
A.文士学校B.职官学校C.僧侣学校D.宫廷学校5•古代埃及教育中,注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是(C).A.文士学校B.职官学校C.僧侣学校D.宫廷学校6.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其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学习(A)。
A.《吠陀》经B.苏美尔文C.文法D.祈祷文7.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教学语言不用梵文而用地方语言的是(A)。
A.佛教教育B.婆罗门教育C.职官学校D.宫廷学校8•泥板书舍中教师被称为(C);“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D);希伯来的教师称为(A)。
A.拉比B.校父C.专家D.古儒第3章古希腊的教育一、选择题1•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D)。
(教育学统考2008年)A.音乐、修辞学、几何学B.文法、辩证法、几何学C.文法、修辞学、天文学D.文法、修辞学、辩证法2•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D)。
A.智育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
3•“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和(A)。
A.摔跤B.游泳C.射箭D.骑马斯巴达的公民子女7~18岁,进入国家教育机构,开始军营生活。
教育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神话、传说。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国教育史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外国的教育体系与教育理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对于了解世界各国教育的演变和相互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外国教育史的试题及答案,帮助您进一步了解这个领域。
一、选择题1. 第一所现代大学是在以下哪个国家建立的?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德国答案:a. 英国2. 以下哪个人物被视为现代教育之父?a. 杜威b. 孔子c. 梅克斯d. 弗洛伯答案:b. 孔子3. 文艺复兴运动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以下哪个国家最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a. 英国b. 法国c. 意大利d. 德国答案:c. 意大利二、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美国教育史中的“布朗诉教育局”案件。
答案: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通过了一项重要的历史性决议,“布朗诉教育局”案件。
该案件的背景是,在此之前,美国黑人学生与白人学生被分隔在不同的学校,并受到不平等待遇。
最高法院裁决,这种种族隔离违反了宪法第14修正案,判决将种族隔离的做法视为非法。
这一决定也为美国的种族平等和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2. 请简要介绍德国的学院制度以及其对欧洲教育的影响。
答案:德国学院制度是欧洲教育史上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实践。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的大学实行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学院制度。
学院制度打破了教授和学生之间的权威关系,提倡学术自由,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和研究。
这种制度对欧洲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
三、论述题请以500字左右的篇幅,就外国教育史中的“普遍教育运动”进行论述。
答案:普遍教育运动是20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场重要的教育改革运动。
在此之前,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特权阶层手中,大多数普通人难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普遍教育运动的目标是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社会公正和发展。
在普遍教育运动的推动下,各国纷纷制定并实施普及教育的政策和法规。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简答-简述

一、名词解释(6个小题,每题5分,共30分)稷下学宫:春秋战国时齐国政府创办的中国古代最早的议学议政活动中心,始创于齐桓公时期。
因位于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稷门附近地区,故名。
苏湖教法: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郡学、湖州州学任教时创造的教学法。
在“明体达用”的指导思想下实行“分斋教育"--在学校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重基本理论,以学习六经为主,选“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入之;治事斋重研究实际措施,设治民、讲武、堰水(水利)、算历等科,培养经世致用人才.京师同文馆:亦称“同文馆”。
清末洋务派专门为培养外交翻译人才而创设的外国语学院. 近代中国第一所外国语学校。
苏格拉底方法:亦称“苏格拉底的辩驳术”。
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通过彼此谈话诘难,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寻求真理的方法。
以“自知其无知”为出发点,对知识的爱、彼此间的谈话为手段,形成概念、求得真知为目的。
史密斯-休斯法案: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每年拨专款资助各州开展职业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
推动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制度化,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开始形成。
《哈多报告》:以W·哈多爵士为主席的调查委员会受英国工党政府任命对英国初等教育进行调查,在1926—1933年间提出了3次关于发展中等教育的建议的《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报告书》,史称“哈多报告。
(哈多报告认为,11岁在儿童受教育的过程中是一个关键,11岁以后的教育应视儿童的不同能力与需要有所分化,故而应设置学科不同的中等教育学校,对后来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教育改革有重大影响.)鸿都门学:东汉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在洛阳鸿都门建立的我国最早的文学艺术学院。
专门招收没有名望的,为士族看不起的平民子弟,毕业以后提拔他们担任重要的官职,以便与士族对抗。
教学的内容则摈弃经学,专门学习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
《学记》:《礼记》篇名.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的总结.书中以生动的比喻,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与任务,教育和教学制度,原则与方法,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之父是谁?A. 约翰·杜威B. 赫尔巴特C. 让-雅克·卢梭D. 弗里德里希·弗罗贝尔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教育的特点?A. 终身教育B. 教育民主化C. 教育的等级化D. 教育的个性化答案:C二、填空题1. 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观点。
答案:苏格拉底2. 英国教育家________创立了实验教育学。
答案:赫伯特·斯宾塞三、简答题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特点主要包括:重视人文主义教育,强调古典文化的学习和个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教育方法上提倡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 描述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观点。
答案: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主张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反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论述题1.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答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其次,它促进了个性化学习,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再次,现代教育技术为远程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最后,它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案例:某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设了一系列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课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最终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答案:该案例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主要包括: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应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和创新;教育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古儒学校19古代埃及的“书吏学校”14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14简述婆罗门教育的内容形式18怎样正确理解“教育起源问题”1第二章智者派 43古代雅典的“教仆”35古代希腊教育中的“三艺”44试述古希腊雅典教育繁荣的历史原因41简述智者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的贡献44简述斯巴达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
31简述雅典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
34简述斯巴达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
31简述希腊化时期,教育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7试比较建立在不同的奴隶制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条件下的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
第三章苏格拉底法57柏拉图“学习即回忆说”68简述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
57试论苏格拉底方法的内容、优点及适用条件57怎样看待柏拉图关于“学习就是回忆”的观点?68第四章《雄辨术原理》95关于教师,昆体良有何论述?100简述古代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特点。
82简述古代罗马共和晚期的学校教育制度。
83简述昆体良关于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的思想。
97简述古代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变革表现在哪些方面?86简述雄辩家西塞罗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雄辩家必须具备的条件。
92第五章城市学校 129骑士教育118中世纪大学 121简述西欧骑士教育的主要特点。
119简述中世纪大学的形成有哪些途径?122简述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基本特点(等级性、宗教性)简述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教育形式和机构。
108试论西欧中世纪后期城市学校的产生及其意义。
129第六章昆它布139阿拉伯学馆141简述拜占廷教育特点及其影响149简述拜占廷的世俗教育比较发达的原因132第七章“快乐之家”159文雅教育159人文主义教育118简述维多里诺的教育实践。
159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
169简述前期人文主义和后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差异 163试总结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157比较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的联系和区别.187 第八章《大教学论》192《母育学校》198夸美纽斯直观教育原则201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述评195夸美纽斯创立的教学原则体系述评200简述夸美纽斯的主要教学原则体系200简述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思想及其意义。
213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中心思想 195。
简述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的基本涵义及其主要体现。
192第九章泛爱学校380英国的“公学”220美国“文实学校”251简述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举措。
244十八世纪末德国的泛爱主义学校运动述评。
238简述法国资产阶级在大革命中三个教育改革方案的共同愿望。
234第十章自然教育266《爱弥儿》261卢梭“消极教育270述评卢梭的教学思想。
271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266简述卢梭关于“自然人”的特性267简述卢梭关于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269述评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265简述卢梭关于“给儿童以充分自由”的教育理论269第十一章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 298裴斯塔洛齐要素教育论述评。
298简述裴斯塔洛齐要素教育思想。
298述评裴斯泰洛齐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293简述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的内涵293简述裴斯泰洛齐对小学各科教学法的贡献305简述裴斯泰洛齐使学生获得知识又发展智力的教育思想291简述裴斯泰洛齐关于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发展的内涵。
291第十二章教育心理学化265赫尔巴特的“统觉论”317赫尔巴特教学“四阶段”329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进程”理论?327简述赫尔巴特儿童训育方法有哪些?323简述赫尔巴特儿童管理的措施有哪些?323简述赫尔巴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322简述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的主要内容320简述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328试述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328试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320第十三章简述福禄培尔幼儿园教育方法?342福禄培尔的顺应自然的原则336简述福禄培尔幼儿园工作的意义和任务?342简述福禄培尔对幼儿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351简述福禄培尔的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内容?344简述福禄培尔对幼儿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351论述福禄培尔在学前教育理论和幼儿园实践上的主要贡献?351第十四章日本《学制令》413公立学校运动391法国“帝国大学”368新大学运动382“导生制”461英国1870年《福斯特法案》380简述19世纪的英国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
383简述拿破仑教育改革的举措。
368简述《费里法案》的主要内容与影响。
373简述俄国近代教育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历史阶段?400日本在明治维新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是怎样向外国学习的?414简评十九世纪初德国的洪堡德教育改革。
357述评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及其影响。
357试述日本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是怎样向外国学习的?414美国是怎样形成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的?390简述19世纪的英国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
382简述俄国近代教育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历史阶段?400简述1804年俄国颁布《大学附属学校章程》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401第十六章道尔顿制461进步教育455新教育运动447德可乐利教学法450简述文纳特卡计划462。
简述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理论。
463简述昆西制度的主要特征。
459简述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的任务。
476概述柏克赫斯特道尔顿制的教学主张。
461论述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始末及其意义。
455述评实验教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主要成就及局限。
465简述1930年美国开展的“八年研究”计划的实施背景457第十七章蒙台梭利“儿童之家”484蒙台梭利的吸收心理487蒙台梭利“有准备的环境”491简述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486简述蒙台梭利与福禄培尔理论的相似点501简述蒙台梭利认为工作能促使纪律形成的理由493第十八章杜威学校504杜威“反省思维”522简述杜威教育即生长的观点510简述杜威的“做中学”的观点518简述杜威思维方法的社会价值523简述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本观点。
507如何理解“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
第十九章《阿斯蒂埃法》547《巴尔福教育法》535统一学校运动544《费舍教育法》536《巴特勒教育法》 536《莫雷尔法》564史密斯—休斯法案565试总结出第二次世纪大战前英国教育的特点。
541试总结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教育的特点。
574简述1930年美国开展的“八年研究”计划的实施背景561美国1917年通过的“史密斯-休斯”法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65美国在中等教育改革中,研究和探讨了哪些问题?557试述二十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中等教育的结构和特点。
557第二十章统一劳动学校579《九五决定》594简述苏联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
577试述苏联20世纪初综合教学大纲的试行与经验教训。
586试评述20世纪20~30年代苏联普通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586简述苏联建国后在实施综合技术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590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共中央着手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具体措施有哪些?591第二十一章马卡连柯自觉纪律619平行教育影响原则615马卡连柯“前景教育”616试阐述马卡连科纪律教育的思想619简述马卡连科的集体主义教育的观点614第二十二章生计教育632《国防教育法》628简述二战后苏联教育曾有哪些重大改革?673美国《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28简述二战后日本《教育基本法》颁布的背景663简述日本二战后颁布的“教育基本法”与“学校教育法”的要点?664简述法国于1947年通过的〈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中提出的战后教育改革的六条原则 .647第二十四章赞科夫的一般发展740苏霍姆林斯基“劳动素养”757简述凯洛夫教学的基本环节。
729简述凯洛夫《教育学》主要教学原则。
729简述赞科夫关于发展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
742苏霍姆林斯基取得丰富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原因有哪些?你有何看法。
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