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恶臭气体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焚烧法对恶臭气体的原理

焚烧法对恶臭气体的原理

焚烧法对恶臭气体的原理恶臭气体是指含有恶臭成分的气体,常见于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气排放等场所。

这些恶臭气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

焚烧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恶臭气体处理技术,通过将恶臭气体高温燃烧转化为无害物质,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焚烧法的核心原理是将恶臭气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

在焚烧过程中,首先将恶臭气体引入焚烧炉中,然后通过加热使气体达到可燃点温度。

当气体进入燃烧区域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发生燃烧反应。

焚烧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在氧化过程中,有机污染物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无害物质。

而在还原过程中,由于燃烧不完全或操作条件不当,部分有机污染物可能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因此,为了保证焚烧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对焚烧设备进行精确控制和监测。

焚烧法对恶臭气体的处理过程中,温度是一个关键参数。

高温能够提高焚烧反应速率和效率,同时有助于燃烧产物的彻底分解和转化。

一般来说,焚烧温度在800℃以上可以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也能够杀灭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除了温度外,焚烧过程中的氧气供应也是至关重要的。

氧气的充分供应可以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完全燃烧,避免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在焚烧设备的设计和操作中,需要合理调节氧气的供应量,以确保燃烧反应的充分进行。

焚烧法还可以通过控制焚烧过程中的停留时间和燃烧炉的设计,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

适当延长气体在燃烧炉内停留的时间,可以增加有机污染物与氧气的接触时间,增强氧化反应的进行。

而合理设计燃烧炉的结构和布局,可以提高燃烧炉的热效率和传热效果,减少能量损失,从而降低处理成本。

焚烧法对恶臭气体的处理原理是通过将恶臭气体高温燃烧,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焚烧反应的温度、氧气供应、停留时间以及燃烧炉的设计等因素对处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参数,可以实现对恶臭气体的高效处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除臭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除臭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除臭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污水处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然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这些气味不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物除臭技术应运而生。

生物除臭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生理代谢作用将恶臭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物质的方法。

与传统的物理化学除臭方法相比,生物除臭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因此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那么,生物除臭技术是如何工作的呢?简单来说,生物除臭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恶臭气体的吸附、恶臭物质的生物降解以及代谢产物的排出。

首先,恶臭气体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生物除臭装置中的填料层。

填料层通常由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的材料组成,如活性炭、陶粒、泥炭等,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吸附恶臭气体分子,为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接下来,吸附在填料表面的恶臭物质会被微生物群落所降解。

微生物群落是由多种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它们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和功能。

例如,一些细菌能够将含硫化合物转化为硫酸盐,将含氮化合物转化为氮气;真菌则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利用恶臭物质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从而实现了恶臭物质的去除。

最后,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无害或低害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会随着气流排出生物除臭装置,从而完成了整个除臭过程。

在生物除臭技术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结构对除臭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类型的恶臭物质具有不同的降解能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恶臭气体的成分和浓度来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和培养条件。

此外,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pH 值、氧气含量等。

为了保证微生物的活性和除臭效果,需要对这些环境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和优化。

生物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和生物洗涤塔等。

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治理方案

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治理方案

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治理方案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治理方案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站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急需一套有效的治理方案。

一、了解恶臭气体来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恶臭气体的来源。

污水处理站是将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污染物,如腐烂的有机物、硫化氢等。

这些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恶臭气体,如硫化氢、甲硫醇等。

二、优化处理工艺针对恶臭气体的来源,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处理工艺来减少或消除恶臭气体的产生。

首先,应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有机物的含量。

其次,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引入硝酸盐,可以有效降低硫化氢的生成。

此外,还可以引入光催化氧化技术,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减少恶臭气体的产生。

三、恶臭气体收集和输送针对恶臭气体的产生,在处理站中设置恶臭气体收集系统非常重要。

收集系统可以覆盖整个处理站,将恶臭气体集中收集。

在收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气体的导流和输送,确保恶臭气体能够有效地进入后续处理单元。

四、恶臭气体的处理收集到的恶臭气体需要经过处理,以降低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吸附、氧化和生物处理。

吸附是将恶臭气体吸附到特定的吸附剂上,如活性炭。

氧化是将恶臭气体进行化学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从而消除恶臭气体。

五、建立监测与管理体系为了确保治理效果,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与管理体系。

监测可以通过安装恶臭气体监测仪器,实时监测恶臭气体的浓度。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及时调整治理方案,提高治理效果。

管理体系则涉及对治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六、加强宣传教育与参与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倡导环保行为。

此外,还可以开展社区参与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治理过程,共同推动恶臭气体治理工作的开展。

除恶臭气体有什么好方法

除恶臭气体有什么好方法

除恶臭气体有什么好方法空气中的恶臭气体是现代生活中不可避开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除去恶臭气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除去恶臭气体。

1. 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恶臭气体。

通过滤网、静电等技术,空气净化器可以将多种污染物分别出来,包括氨气、硫化氢、甲醛等有害气体。

此外,一些高端的空气净化器配有负离子功能,可以进一步吸附有害气体和空气中的微粒子。

2. 使用除臭剂除臭剂是令人耳熟能详的恶臭气体去除方法之一、一些常见的除臭剂有炭、竹炭、活性炭等。

这些材料具有优秀的吸附本领,可以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恶臭气体。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低端的除臭剂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因此需要选择质量牢靠的产品。

3. 使用植物一些植物有着天然的净化空气的本领。

例如常见的仙人掌、吊兰、龟背竹等,这些植物在呼吸和光合作用时可以吸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同时,这些植物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家居的湿度,避开繁殖霉菌和臭味。

4. 注意家居清洁家居清洁是保持室内空气清爽的关键。

常常清理家居中的灰尘、掉落的头发和皮屑等,可以有效防止臭味的产生。

此外,常常通风也是保持室内空气清爽的好方法。

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可以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恶臭气体。

5. 避开食物残留食物残留是产生恶臭气体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适时清洗餐具、锅碗瓢盆和餐具垫以清除残留物是特别紧要的。

在烹调过程中,使用烟机和抽油烟机可以削减食物残留产生的气味。

6. 注意垃圾处理垃圾中的残留物和腐烂食品是产生臭味的紧要原因。

因此,垃圾处理应当得到充分的关注。

尽量把垃圾分类,将湿垃圾和干垃圾分开,避开不必要的臭味污染。

定期清理垃圾桶,加强通风可以有效削减垃圾的臭味。

综上所述,除恶臭气体是一个全面的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

通过使用空气净化器、除臭剂、植物等方法,搭配家居清洁、食物残留和垃圾处理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恶臭气体。

恶臭治理技 术

恶臭治理技 术

恶臭气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会使中枢神经产生障碍、病变,引起慢性病、急性病。

杂环香料的阈值低、气味强度大且不愉快,在生产和包装过程中极易有大量的气味逸出,对公司内部和周边人群易造成身心不愉快。

该厂产生的废气浓度较低,成分复杂,监测难度大,治理困难。

国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便开始了恶臭气体污染治理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我国20世纪80年代才开展恶臭气体污染的调查、测试和标准方面的研究,而对脱臭技术的研究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行。

各种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的目的在于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使恶臭气体的物质结构发生改变,消除恶臭。

常规的恶臭气体常见处理方法有燃烧法、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中和法和生物法等,其定义、适用范围和特点见表1。

表1 常见恶臭气体处理方法比较上表列出的恶臭气体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究竟选择哪一种处理方法更为合适,则要根据恶臭物质的性质、浓度、处理量、当地的卫生要求和经济情况等具体因素而定,在实践中也常将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物法,因具有显著优点而得到很快发展,其中尤以日本、德国、荷兰等国取得的成效最显著。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

近些年来对恶臭气体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的重点已转向生物法的研究。

恶臭气体生物脱臭原理:在水、微生物和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氧化分解发臭物质,以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生物处理大致可以分为3个过程:发臭物质被载体(固定有微生物)吸附;发臭物质向微生物表面扩散、被微生物吸附;微生物将发臭物质氧化分解。

不含氮的恶臭物质被分解成CO和H2O,含硫恶臭物质被分解成S,SO32-,SO42-,含氮恶臭物质则被分解成NH4+,NO2-,NO3-。

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和生物洗涤器3种形式,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生物滤池和生物滴滤塔。

恶臭气体处理工艺介绍

恶臭气体处理工艺介绍
恶臭气体处理工艺介绍
一、恶臭的来源、危害
(1)恶臭污染物( odor pollutants ):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 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2)恶臭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硫醇、硫醚类等; •含氮化合物,如氨、胺类、酰胺、吲哚类等; •卤素及衍生物,如卤代烃等; •氧的有机物,如醇、酚、醛、酸、酯等 •烃类,如烷、烯、炔烃以及芳香烃等。
H2S+O2+自养硫化细菌+CO2→合成细胞物质+SO4+H2O CH3SH→CH4+H2S→CO2+H2O+SO43B2-
五、生物法处理工艺介绍
生物法优点
常温下进行:无需高温、高压 等特殊条件
去除效率高、反应速率快 不产生二次污染 对人体无害 投资相对省、运行费用低
生物法不足
停机(非正常运行时间) 过长需要重新培养菌种
二、恶臭的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 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二、恶臭的排放标准
(1)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分年限规定了八种恶臭污染
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及无组织排放原的
(1)化学洗涤除臭技术亦称酸碱净化技术,是将恶臭气体通过
洗涤塔用酸和碱洗涤进行脱臭。
(2)去除机理:酸碱中和反应 水洗只能去除可溶或部分微溶于水的恶臭物质,如氨等; 酸洗可去除氨和胺类等碱性恶臭物质; 碱洗则适于去除硫化氢、低级脂肪酸等酸性恶臭物质; 为达到综合治理,多采用酸洗与碱洗串联使用。

恶臭处理技术总结

恶臭处理技术总结

[生物法]
生物洗涤+ 生物滴滤技术主要针对炼油污水场隔油
池、气浮池产生的组成复杂、浓度高且波动范围大的恶臭 气体进行治理,解决了生物法治理炼油污水场恶臭气体存 在抗冲击性差和不能长周期运行的问题。监测表明: 出口气 中H2S<0. 06mg/m3 ,NH3<1. 5mg/m3 ,CH3SH<0. 004mg/m3 ,臭气浓度<20,达到GB 14554—93《恶臭污染 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厂界要求。该工程与炼油污水场 现有污水处理工程紧密相结合,可缩短微生物的培养、驯 化周期,减少公用工程投资,便于工业化应用。

• 恶臭
气体
1
的基 本概

• 恶臭 气体
2 的处
理技

要有效解决恶臭问题,必须综合考虑 各方面因素,从恶臭源治理和溢出气体治 理2个方面进行。
恶臭源治理是除臭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恶臭源抑制和散发控制。
恶臭源抑制可通过投放适当化学药剂等 方法控制化合物所处状态,减少恶臭污染物 产生。
散发控制主要是通过对恶臭源集气和排 气系统的设计,利用较少的排气量达到较好 的通风效果,控制后续脱臭装置规模。对恶 臭源的有效收集是整个恶臭控制的重要环节, 可通过密闭臭气源、在局部设吸风口等措施 收集臭气。
•恶臭气体的基本 1 概念
•恶臭气体的处理 2 技术
• 恶臭
气体
1
的基 本概

• 恶臭
Hale Waihona Puke 气体2的处 理技术
1、定义 我国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中规定,凡是能产生 损害人类生活环境以及使其产生 不愉快感觉的气体通称恶臭气体。
2、种类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城市污水处理厂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时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恶臭气体不仅对环境产生污染,还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恶臭气体的处理成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研究人员们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处理技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主要的技术包括物理吸附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和化学氧化技术。

物理吸附技术是对恶臭气体的物理吸附,常见的物理吸附剂有活性炭和分子筛等。

活性炭具有大孔径、比表面积大的优点,可以有效吸附恶臭气体,但活性炭的吸附效果需要定期更新,使用成本较高。

而分子筛由于具有固定的孔径结构,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恶臭气体选择合适的分子筛吸附剂。

但是,物理吸附技术进一步提高吸附率和降低杂质对吸附剂的影响仍然是一个挑战。

生物处理技术是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恶臭气体进行分解和转化。

主要应用的微生物包括硫氧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厌氧细菌等。

硫氧化细菌可以将硫化氢转化为硫酸盐;硝化细菌可以将氨气转化为硝酸盐;厌氧细菌则可以将硫化氢和有机物转化为硫酸盐和硫化物,从而降低恶臭气体的浓度。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

但是,生物处理技术对温度、氧气浓度等环境因素有较高的要求,而且需要稳定的废水负荷才能保证处理效果。

化学氧化技术是通过利用氧化剂对恶臭气体进行氧化分解,常见的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等。

臭氧具有氧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的特点,可以有效降解挥发性有机物。

过氧化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氧化剂,能够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

高锰酸钾可以氧化硫化氢和硫醇等硫化物。

化学氧化技术具有处理效果较好、反应速度快的优点,但是其氧化剂的成本较高且处理过程产生有害物质。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处理技术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化学工业和有机合成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有机、无机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其中以带有恶臭气味的气体影响最为突出。

发达国家从20 世纪50年代开始重视对恶臭气体污染的研究,并制定了恶臭气体的测定、评价、控制等一系列法规。

我国1993年颁布了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了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等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限值。

恶臭气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会使中枢神经产生障碍、病变,引起慢性病、急性病和死亡。

恶臭物质是通过发臭基团,如硫基、羧基等刺激嗅觉细胞,使人感到厌恶和不愉快。

恶臭气体的污染源多,污染面广,涉及行业多,浓度一般较低,成分复杂,监测难度大。

治理困难。

恶臭气体的浓度较低,处理后要求的恶臭气体浓度更低,这使得恶臭气体污染的治理有别于一般空气污染的治理。

国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便开始了恶臭气体污染治理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我国20世纪80年代才开展恶臭气体污染的调查、测试和标准方面的研究,而对脱臭技术的研究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行。

各种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的目的在于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使恶臭气体的物质结构发生改变,消除恶臭。

恶臭气体常见处理方法有燃烧法、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中和法和生物法等,其定义、适用范围和特点见表1。

表1 常见恶臭气体处理方法比较
则要根据恶臭物质的性质、浓度、处理量、当地的卫生要求和经济情况等具体因素而定,在实践中也常将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物法,因具有显著优点而得到很快发展,其中尤以日本、德国、荷兰等国取得的成效最显著。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

近些年来对恶臭气体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的重点已转向生物法的研究。

恶臭气体生物脱臭原理:在水、微生物和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氧化分解发臭物质,以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生物处理大致可以分为3个过程:发臭物质被载体(固定有微生物)吸附;发臭物质向微生物表面扩散、被微生物吸附;微生物将发臭物质氧化分解。

不含氮的恶臭物质被分解成CO和H2O,含硫恶臭物质被分解成S,SO32-,SO42-,含氮恶臭物质则被分解成NH4+,NO2-,NO3-。

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和生物洗涤器3种形式,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生物滤池和生物滴滤塔。

三种主要生物处理方法比较见表2。

表2 三种主要生物处理方法比较
无二次污染、所需的设备简单、易操作、费用低廉、管理维护方便等,已经得到了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近年来也有许多科研工作者进行了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但是由于生物反应器涉及气、液、固三相传质及生化降解过程,影响因素多而复杂,所以在理论研究方面和实际应用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后的研究主要应集中在:(1) 对于低浓度的、复杂的混合型恶臭气体的生物处理还有待研究;(2)适合于特定有机物降解的细菌种类和接种方法的研究与开发;(3)废气生物处理的动力学及生物学原理的研究;(4)与其它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结合应用研究,以提高恶臭物质的去除效果;(5)新型、高效生物处理设备的研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