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植物造园
杭州植物园简介

杭州植物园,位于杭州西湖之西北,灵隐和玉泉间的丘陵地上。
原是一片野草丛生、坟冢累累的荒僻之域。
1956年辟建植物园,是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科研机构之一。
总面积231.7公顷。
设有植物分类、经济植物、竹类植物、观赏植物、树木、山水园林等九个展览区和四个实验区。
栽种植物三千余种,收集标本五万多份。
在国际上和四十多个国家建立了交换树苗与资料的合作关系。
这里长有美国的红杉、希腊的油橄榄、日本的碧桃、比利时的大王莲等,成为植物荟萃之地。
玉泉,是植物园园景之一的山水园,水质清澈、晶莹如玉,故名。
玉泉池内养有五色巨鲤。
“玉泉鱼跃”即此。
旧有珍珠泉和晴空细雨池的景色已难窥见。
植物园的亭、廊、叠石、水泉、衬托四季花木,天然成趣。
杭州植物园创建于1956年,地处杭州市西湖区桃源岭,北纬30°15′,东经120°16′,占地248.46公顷,园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间多波形起伏。
海拔10-165m之间,丘陵与谷地相间,大小水池甚多,土壤属红壤和黄壤,ph4.9-6.5,肥力适中。
是一所具有公园外貌、科学内涵、以科学研究为主,并向大众开放,进行植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知识普及的地方性植物园,隶属于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
杭州植物园的园徽图案由树与水两部分组成。
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等亚热带阔叶树的轮廓为树之造型,体现了杭州植物园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特征。
大树与小树相互依偎的组合,既是园内植被丰富繁茂的简洁表现,又是杭州植物园的精华——植物分类区的浓缩,同时还寓意植物园人老少相携的“传帮带”精神。
树的线条似烈焰冉冉上升,体现了杭州植物园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势头和植物园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树下方流动的蓝色水体线条,点出了杭州植物园地处江南水乡且位于西湖之滨的地域特征,也代表了杭州植物园内众多的水体和以泉水闻名的经典景点——玉泉,同时还寓意杭州植物园奔腾不息的旺盛生命力。
图案整体造型简洁明快、线条柔和、色彩和谐,突出了杭州植物园的“绿色”、“生态”、“和谐”、“科学”的主题。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分析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分析一、本文概述《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分析》是一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艺术的学术论文。
本文首先将对花港观鱼公园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及其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进行简要介绍。
随后,文章将重点分析公园内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手法和特色,包括植物种类的选择、配置方式、季节变化对植物景观的影响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如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等。
文章还将对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概况花港观鱼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一座集园林艺术、花卉鉴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其独特的植物造景设计赋予了公园独特的魅力和气质。
公园内植物种类繁多,季相变化丰富,巧妙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如借景、对景、框景等,营造出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景观。
在植物配置上,花港观鱼公园注重植物的多样性,既有高大的乔木如香樟、桂花、梧桐等,也有低矮的灌木如杜鹃、山茶、琼花等,还有丰富的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如慈姑、千屈菜、睡莲等。
这些植物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合理配置,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形成了稳定的植物群落,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在空间布局上,公园的植物造景讲究“三远法”,即近景、中景和远景的层次感和透视感。
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地等元素的巧妙搭配,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和空间变化。
同时,公园还注重植物与水体、山石、建筑等元素的相互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在季节变化上,花港观鱼公园的植物造景充分展现了四季不同的风貌。
春天,樱花、桃花、杏花等花卉竞相开放,繁花似锦;夏天,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亭亭玉立,清新脱俗;秋天,桂花、菊花等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冬天,松柏等常绿植物依然苍翠挺拔,为公园增添了一抹生机。
杭州植物园的植物介绍

杭州植物园的植物介绍
杭州植物园是一座以植物观赏和科普教育为主的园林景观公园,位于杭州市余杭区。
这里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包括各种名贵的树木、花卉、草本植物等等。
以下是杭州植物园的一些植物介绍:
1. 杜鹃花:杭州植物园是杜鹃花的重要栽培基地,每年的春季,这里的杜鹃花开得非常美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2. 竹子:园内的竹子种类非常丰富,有紫竹、黄竹、绿竹等多种颜色和品种,是杭州植物园的一大特色。
3. 茶树:杭州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园内有着代表性的茶树种植区,游客可以了解到茶叶的生长、采摘和制作过程。
4. 水生植物:园内的湖泊、池塘中种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如荷花、莲花、芦苇等,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水景画。
5. 果树:园内的果树有很多种类,如李子、桃子、苹果、梨子等,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游客可以采摘新鲜的水果。
以上是杭州植物园的一些植物介绍,这里还有很多其它的植物值得游客前来探索。
园内还有着众多的文化活动和科普教育,是一处既可欣赏美景,又可学习知识的好去处。
- 1 -。
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点

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点摘要杭州园林以植物造景取胜,植物造景特点明显,其中植物种类丰富、造景手法娴熟和景观风格多样是其主要的特点。
关键词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点杭州园林除了湖光山色的自然因子外,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园林植物景观取胜。
杭州园林植物造景在植物种类、配置方式和景观效果有以下的特点。
1植物种类丰富1.1地被植物的广泛应用杭州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许多植物生长,因此植物品种丰富。
在园林中,除了种植大量的乡土乔木和灌木外,地被植物应用也及其广泛。
据有关统计,城市绿地中已有的地被植物种类共计144种,隶属于53个科。
其中草本类有87种,灌木类有45种,藤本类有12种,以百合科、菊科植物用得最多。
一般的有沿阶草、吉祥草、山麦冬、二月兰、八角金盘、洒金叶珊瑚、大吴风草;低矮的花灌木有杜鹃、麻叶绣球等;宿根花卉有福禄考、玉簪等;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如虞美人;藤本如扶芳藤、常春藤;另外还有南天竹、肾厥等地被。
1.2水生、湿生的植物品种丰富杭州园林中的水生植物主要有沼生植物、挺水植物、浮生植物群落。
应用的沼生植物主要有慈姑、金钱蒲、泽泻、芦苇、花叶芦竹、芦竹、海寿花、雨久花、旱伞草、美人蕉、紫露草、花叶菖蒲、黄菖蒲、千屈菜等;挺水植物主要有花叶水葱、水葱、香蒲、再力花、花叶芦苇、花叶芦荻、斑茅、蒲苇等。
通过应用丰富多样的水生、湿生植物,使山体、绿地和水体自然衔接,达到了在保持原有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功能特征不变的同时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为保持水质清洁,大量运用漂浮植物与浮叶根生植物,如浮萍、紫萍、莼菜、中华萍篷草、白睡莲、泽泻等。
不同的水域条件,适合不同的水生植物生长,在岸边,选择大花兰草、千屈菜;浅水中,选择鸢尾;沉水植物选用金鱼藻、亚洲苦草、菹草;挺水植物则选用莲、水芹、慈姑、菖蒲等。
深水区种植如荷花、睡莲、萍蓬草、芡实等。
1.3色彩丰富的花境杭州西湖南侧滨江大道的花境是城市园林中极为吸引人的一处景观,材料丰富,风格多样。
杭州植物园植物实习报告

杭州植物园植物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杭州植物园,创建于1956年,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桃源岭,占地248.46公顷,是一所具有公园外貌、科学内涵的地方性植物园。
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在熟悉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与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国南方园林的特点,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掌握植物的分类、识别、保护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植物分类与识别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植物园的各个专类园区,如植物分类区、经济植物区、观赏植物区等。
通过实地观察和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了不同植物的特点、分类方法和识别技巧。
此外,我们还学习到了一些特殊的植物命名规则,如拉丁文命名法等。
2. 植物保护与生态修复在实习中,我们了解到植物园在植物保护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包括采取的保护措施、保护成果及面临的挑战。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并参观了植物园内的生态修复项目。
3. 植物应用与景观设计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包括植物搭配、空间营造、意境创造等方面。
通过参观植物园内的景观作品,我们了解到了不同植物搭配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以及如何根据地形、气候等条件进行景观设计。
4. 科研与科普植物园内设有丰富的科研设施和科普教育资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植物园的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了解了植物园在科研、科普方面的工作成果。
此外,我们还参与了植物园举办的科普活动,提高了自己的科普素养。
三、实习感悟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植物园在植物保护、生态修复、科普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国的植物保护和园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建议与展望针对植物园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实习指导老师的配备,提高实习内容的丰富性和实践性。
同时,希望植物园能继续加大植物保护和科普教育的力度,为公众提供更多了解植物、关爱自然的机会。
杭州植物园简介

杭州植物园简介嘿,朋友们,今儿咱们聊聊杭州那旮旯的一个宝地——杭州植物园。
这地儿,简直就是大自然的绿色宝库,美得让人心醉,逛上一圈,保管你神清气爽,烦恼全消。
一踏入植物园的大门,哎哟喂,那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瞬间从喧嚣的城市来到了静谧的世外桃源。
迎面而来的,是满眼的绿意盎然,各种花草树木争奇斗艳,好像在开一场盛大的选美大会呢。
你瞧那樱花树,粉嘟嘟的,风一吹,花瓣儿跟下雪似的,浪漫得不行;还有那竹子林,一根根挺拔如剑,走进去,空气里都带着一股子清新脱俗的劲儿。
往深处走,植物园的秘密花园才慢慢揭开面纱。
记得不,那片荷花池,夏天的时候,荷花亭亭玉立,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怒放如盘,蜻蜓、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美得就像一幅活生生的水墨画。
还有啊,那些个温室大棚,简直就是植物界的“高科技豪宅”,里面种着好多咱们平时见都没见过的奇花异草,什么热带雨林里的霸王花,沙漠里的仙人掌,应有尽有,看得人眼花缭乱,直呼过瘾。
说到杭州植物园,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的文化底蕴了。
这里不仅是个赏景的好地方,还是个学习的好去处。
你瞅瞅那些个介绍牌,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种植物的名字、习性、产地,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植物百科全书。
带着娃来这儿,一边玩一边学,寓教于乐,多好啊!而且啊,植物园里还经常举办各种主题活动,比如花卉展、植物科普讲座啥的,热闹得很。
赶上这些活动,你不仅能大开眼界,还能跟各路植物爱好者交流交流心得,说不定还能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呢!总之啊,杭州植物园就是个宝藏地儿,不管你是来放松心情的,还是来增长知识的,这儿都能满足你。
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带上家人朋友,一起来这儿感受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吧!保证你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
杭州植物园简介

杭州植物园,位于杭州西湖之西北,灵隐和玉泉间的丘陵地上。
原是一片野草丛生、坟冢累累的荒僻之域。
1956年辟建植物园,是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科研机构之一。
总面积231.7公顷。
设有植物分类、经济植物、竹类植物、观赏植物、树木、山水园林等九个展览区和四个实验区。
栽种植物三千余种,收集标本五万多份。
在国际上和四十多个国家建立了交换树苗与资料的合作关系。
这里长有美国的红杉、希腊的油橄榄、日本的碧桃、比利时的大王莲等,成为植物荟萃之地。
玉泉,是植物园园景之一的山水园,水质清澈、晶莹如玉,故名。
玉泉池内养有五色巨鲤。
“玉泉鱼跃”即此。
旧有珍珠泉和晴空细雨池的景色已难窥见。
植物园的亭、廊、叠石、水泉、衬托四季花木,天然成趣。
杭州植物园创建于1956年,地处杭州市西湖区桃源岭,北纬30°15′,东经120°16′,占地248.46公顷,园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间多波形起伏。
海拔10-165m之间,丘陵与谷地相间,大小水池甚多,土壤属红壤和黄壤,ph4.9-6.5,肥力适中。
是一所具有公园外貌、科学内涵、以科学研究为主,并向大众开放,进行植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知识普及的地方性植物园,隶属于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
杭州植物园的园徽图案由树与水两部分组成。
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等亚热带阔叶树的轮廓为树之造型,体现了杭州植物园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特征。
大树与小树相互依偎的组合,既是园内植被丰富繁茂的简洁表现,又是杭州植物园的精华——植物分类区的浓缩,同时还寓意植物园人老少相携的“传帮带”精神。
树的线条似烈焰冉冉上升,体现了杭州植物园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势头和植物园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树下方流动的蓝色水体线条,点出了杭州植物园地处江南水乡且位于西湖之滨的地域特征,也代表了杭州植物园内众多的水体和以泉水闻名的经典景点——玉泉,同时还寓意杭州植物园奔腾不息的旺盛生命力。
图案整体造型简洁明快、线条柔和、色彩和谐,突出了杭州植物园的“绿色”、“生态”、“和谐”、“科学”的主题。
杭州植物园景点介绍

杭州植物园景点介绍
杭州植物园位于杭州市萧山区三墩镇杭州植物园路,是一座大型
园林式主题公园,有“东方昆虫王国”、“园林古韵”、“湖畔花海”、“特色名园”、“暮色桃源”、“生态实习山庄”等6大主题区,经过三期建设与绿化,植物园被打造成杭州一个闻名的旅游景区
和重要的新闻报道拍照基地。
植物园的规划范围面积约39.5公顷,是以植物文明、生态
文明、地理文明、建筑文明、社会文明、文艺文明等为主体主线走向,形成一条从草原到山林的链式景观布局。
绿化率高达73.5%,园内汇聚着1800多种植物,蝴蝶、蛙、鸟等动物在园内四处游荡,这里的花卉
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杭州植物园主要有植物实验品种展示、观赏花卉景观、品质
良好的滴灌花卉展示、古树名木欣赏、自然公园生态体验、虫虫苗圃
生态保护和实践等功能,可以为旅游者提供特色鲜明、多元化的观赏
体验,是一处让人陶醉的自然风光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色杭州位于北纬30度15分,东经120度16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及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长江中下游北区的南缘,l月平均气温3.6℃了月平均气温28.8℃绝对最低-10.5℃最高42.1℃年平均雨量1400mm。
全年无霜期250一280夭,生长期长。
一,西湖山区次生自然群落类型西湖风景区南、北、西三面环山,丘陵起伏,山区面积达49平方公里,分别由石灰岩、千里岗砂岩、火成岩、凝灰岩、流纹岩组成,自然群落根据基岩与土壤的不同,也有一定的差异。
(一)云栖千里岗砂岩次生自然群落的层次结构及常见的植物种类第一层常绿树种:米槠、苦槠、香樟、青冈。
落叶树种:枫香、糙叶树、梧桐。
第二层常绿树种:浙江楠、华东楠、毛竹。
第三层常绿树种:尾尖山茶、山乌珠、杜茎山。
青冈栎小苗,浙江桶小苗、华东楠小苗。
落叶树种:山胡椒、紫珠。
第四层木本小灌木:常绿瑛,虎刺、白马骨、朱砂根、百两金、山萤。
藤本植物:络石。
中华常春藤。
爬行卫矛,小叶青风藤、珍珠莲、寒莓、三叶木通。
草本植物:吉祥草、阔叶麦冬、沿阶草、蝴蝶花、金线草、凤丫蕨、贯众。
(二)黄龙洞流纹岩次生自然群落的层次结构及常见的植物种类第一层常绿树种:青冈、绵槠、香樟。
落叶树种:枫香。
第二层常绿树种:冬青、棕榈、石楠、马银花、楠木林,吴山的香樟林、石人岭的苦储林、虎跑的柳杉林等,其景观是郁郁葱葱,四季常青,但缺乏季相变化。
在石灰岩山区既有落叶阔叶林,也有常绿。
落叶阔叶混交林。
如玉皇山、南高峰、龙井寺,飞来峰主要为落叶阔叶林,上层树种有麻砾。
枫香、黄连木、化香、沙朴、白枥、山膀脱、三角枫、黄擅。
山合欢等;灌木有石楠、卫矛、六月雪、山胡椒等;草本地被有三脉叶马兰、蛇莓、野黄菊等,此外,还有一些落叶风景纯林,如感应桥枫香林、呈安山的金钱松林、玉皇山的麻枥林等。
这些林相景观丰富,秀相变化大,色彩艳丽,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上层乔木有木荷。
苦储、青冈、香樟、冬青、马尾松。
柏木、枫香、朴树、山膀胱、麻枥、白砾、化香、黄连木、青桐等。
灌木有石桶、白马骨。
山海侗。
胡枝子等。
混交林中树种比较丰富,在景观效果上层次较分明,既有一定的季相变化,冬天还能保持常青。
二、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色杭州园林除了湖光山色的自然因子外,最大的特点是以植物景观取胜,而园林建筑。
大型假山等其他的人为园林要素的比例要比其他城市小得多力植物景观之所以引人入胜,主要是在建设中顺应了自然规律,自始至终以当地自然群落的规律来指导绿化;其次,突出了量,乔木。
灌木、草本地被各层植物均成片栽植,气势很大,符合了大园林中没有量就没有美的规律;再次,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乡土植物资源,组成各种专类园,并以植物结合地形起伏来分隔空间,使园林景色更趋自然,在植物空间中配植出多种植物景观,如孤立树、树丛、树群、树坛、各种类型的草地及五光十色的宿很、球根花卉等;最后可以称道的是在植物造景中艺术性运用非常高超,景点立意、命题恰当、意境深远,季相色彩丰富,植韧景观饱满,轮廓线变化有致。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细致的养护管理。
(一)确定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常绿与落叶阔叶树种混交的基本外貌充分利用亚热带自然群落中的樟科、山毛榉科,冬青科、金缕梅科,山茶科、槭树科,木兰科、杜鹃花科,蔷薇科、豆科、灰木科,小劈科等观赏树种来造景。
杭州园林植物造景中主要树种的确定,以及人工群落中植物种类,层次结构都是遵循和模拟了自然群落的规律,开发利用了乡士的植物资源。
根据基岩及土壤类型不同确定了风景林的植物种类及结构,注意保护原有的大树,如会缕侮科的枫香古树,树体高大,挺拔,秋叶迷人;香樟右树,树态饱满,浓荫蔽日;银杏方树高耸雄伟,春叶嫩绿,秋叶鲜黄。
木兰科中大量应用了白玉兰、紫玉兰。
珠砂玉兰。
凸头木兰、广玉兰、含笑、红茵香,还引入了不少鹅掌揪、厚朴。
莫氏含笑、木莲等观赏价值很高的种类。
山茶科中的山茶被大量应用外,还栽种了很多浙江红花油茶、油茶、厚皮香,引入了少量杨桐。
梨茶。
尾尖山茶,紫堇属(Stewartia)和柃属(Eurya)种类。
山茶和木兰科植物配植成木兰山茶园,山茶科中除木荷。
紫堇作为上层乔木外,多数是人工群落中理想的下木。
杜鹃花科庄种类及数量上的应用在全国也极为突出,尤其是毛白杜鹃、绵绣杜鹃。
共种杜鹃、映山红等用量最大,此外,还用了少量的满山红、马银花、麂角杜鹃、云锦杜鹃、石岩杜鹃以及马醉木。
米饭花。
小果南烛等其他杜鹃花科植物。
众多的杜鹃花配植在林下。
林缘。
路旁、水际、石隙,以其艳丽鲜亮的色彩装点春色,到处俯首可见,见图21 ,蔷薇科中各种海棠。
碧姚、十大功劳、小劈等观果种类也大量用作下木配植。
灰木科很多野生树种都是良好的观赏树种,如白檀、川山矾、老鼠矢,尤其是留春树(Symplocos chingii)早春三月一树白花,常绿的树冠圆正端庄。
上述这些开花乔、灌木集中大量应用,春景极为绚丽多彩,盛花时一树春色,花满伎头;未花时,满地落英,五彩缤纷。
(二)以植物结合地形起伏分隔空间,并应用大片草坪及地被植物杭州园林中植物景观绍人另一深刻的印象就是各种大小不等的草坪。
大草坪开阔平坦,气魄大,如柳浪闻莺的草坪35000m2、花港公园大草坪16400m2 孤山后的草坪4080m2、西冷印社西边的山坡草坪5680m2。
小草坪常寓于大草坪中或配植成单独的草坪空间,如植物园山水园旁封闭小草坪。
花港公园内蒋庄庭园小草坪都给人以安逸宁静,小巧舒适的享受。
这些草坪的组织都是通过植物及地形进行空间的分隔。
草坪周围乔灌木配植,以其树冠从立面上划分了植物空间。
高低起伏的地形,不但增高了乔灌木立面的高度,也增添了天际线的变化。
大草坪开敞,满足游人活动和眺望,故以乔木分隔空间时要注意开朗的要求,在大草坪内可配植孤立袖、树丛、甚至高低错落、季相丰富的树群,世可配殖大片宿根。
球根花卉,组成缀花草地,花港大草坪的雪松树丛和樱花。
灵隐草坪的枫香孤立树、西冷印社草坪的杏花林、孤山草坪后的麻砾林及林下成片的杜鹃都成为这些草坪主要的特色。
此外,如榉,银杏、乌柏、红枫、各种槭树都是草坪上优良的秋叶树种。
大草坪内可用树丛、树群再分割成若干封闭式小草坪,如花港和柳浪闻鸳大草坪中的雪松树群,就组成了雪松空间小草坪,既可让游人安静休息,又留出透视线供赏景用。
为增添安静感,小草坪宜以乔木、花灌木复层配植来分隔,既遮挡了视线,又在小空间内形成花团锦簇的景观。
地被植物被广泛应用是杭州园林植物造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一些公园,风景点的空旷地、山坡、林下、岸边和路旁,广泛栽种地被植物,大大丰富了园林的色彩和景观,兼收绿化和美化的效果。
园路两穷,根据路面宽度与周围环境,选种一些与立地环境相适应、花色鲜艳又常绿的葱兰、韭兰,鸢尾等地被植物,成片群植或小丛栽种,组成花径或花境,使原来比较单调、空旷的园路,用地被植物不同的花色、花期,叶形等搭配成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花径或花境,使之与周围景物协调地衔接起来。
花港公园的园路两旁栽种金针菜、鸢尾、沿阶草;植物园百草园内小径两旁,浓荫蔽天、选用耐荫的苍竹镶边,终年保持油绿、茸茸可爱。
此外,在规则式或自然式种植乔灌木的树坛内种植地被植物也较普遍。
树坛内由于乔灌木数量多,遮荫面积大,一般光照条件较差,故常选用耐半荫的地被植物种类,并求得与上木的色彩和姿态配植得当,才能生气盎然,得自然之趣。
如孤山博物馆前的鸡爪槭树坛内,种植耐半荫的紫酌浆草,春。
秋二季,花叶并茂,艳丽多彩。
黄龙洞庭园中的桧柏树池内,一片茂密的沿阶草覆盖裸露土面,与周围石板铺转路面相接,使人感到清新而和谐。
花港公园牡丹园的白皮松下,自然覆盖着洋常春藤,生长强健而致密,无法生长。
在一些自然种植的孤立木下地被植物,一般都是自然地种植于树千基部周围,这样更能增添自然风趣。
杭州有大片疏林,林下环境阴湿,配植上地被植物不但能保护水土,利于林木生长,同时增加层次,提高环境效益,加深景观,体现出亚热带地区自然群落分层结构和植物配植的自然美。
疏林下耐荫的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有篙竹属、苦竹属。
杜鹃属、水桅子。
虎刺。
杜茎山、紫金牛,百两金、尾尖山茶。
络石、中华常春藤、小叶青凤藤、珍珠莲、寒莓等灌木及藤本植物以及吉祥草、阔叶麦冬、石暮蒲、石蒜属、会针菜。
苍竹。
蝴蝶花、沿阶草、春兰、金线草,各种蕨类等草本植物。
如保椒塔、虎跑,云栖等风景点林下和山坡上的裸露地面用窖竹覆盖,形成单一优势,控制地面,减少了杂草生长;植物园内疏林下,大量种植宽叶麦冬;在黄杉林下,光照强度仅为全日照1/9-1/28,某种苔草不但生长良好,而且很耐干旱,为耐荫,耐旱的优良地被植物;花港公园一片疏林下,土壤瘠薄,坚实而干旱,光照强度为全日照的1/10-1/16,连沿阶草都不易生长,而石蒜却能生长良好;在香樟。
油柿、朴。
榔榆等树种组成的混支林下,光照强度为全日照的1/7-1/23,紫柞浆草开花生长良好;虎跑疏林下光照强度分别为空旷地全日照的1/8-1/40,沿阶草生长良好;三潭印月的河铆与常绿的构骨树下,光照强度只为空旷地的1/10,耐荫的吉祥草生长异常茂盛,四季常青,入冬果熟,经久不凋,在林缘种植不同高度的地被植物,可以使之更添自然情趣。
如花港公园某林缘处种植菲白竹,在乔木与草地之间交接自然,起到过渡作用,增添深度感。
杭州园林地被植物应用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主要是取材于乡土地被植物种类,合理地按其生态习性配植。
这些种类或掘取于西湖山区,或购自附近郊县农民,这种就地挖取、收购,可避免长途运输,既经济又容易成活。
同时,乡土地被植物最能体现本地区植被特色,可保持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确具事半功倍之效。
但就地取材中,必须注意适当挖取,挖大留小,保护种源。
此外,园林工作者还充分利用一些暂时处于野生状态的地被植物,如马蹄金,连钱草、过路黄、黄毛耳草、早熟禾等来覆盖裸露地面。
如花港公园有意将白皮松及广玉兰树下多年生野生草本地被马蹄金保护起来,使之蔓延成片生长,取得良好效果。
为进一步美化地面,今后还可发展观花地被植物,尤其是多年生宿根地被植物,如落新妇、白友、秋牡丹、大会鸡菊、金鸡菊、耧斗菜,桔埂类、石蒜类。
水仙类、雪滴花、雪钟花、绵枣儿类、紫苑类,还可增添自播繁衍能力强的洋甘菊、蛇目菊等,以及观叶的万年青、石营蒲、大吴风草。
爬行卫矛和蕨类植物等,不断增叩地被植物种类,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见图22 、图23 。
(二)以植物为主组织景点及类园,且景点命名切题杭州园林由环绕西湖及纵贯西湖山区众多风景优美、意境深逮的景点贯穿起来,景点各具特色,决无雷同。
如苏堤和白堤突出春景,苏堤为反映“苏堤春晓”“六桥烟柳”的意境,主要栽种垂柳和碧桃,并增添日本晚樱。
海棠、迎春。
搜疏等开花乔灌木,配以艳丽的花卉及碧草;白堤为体现``树树桃花间柳花”的桃柳主景,就以碧桃,垂柳沿岸相间栽植,见图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