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中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高中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高中必修五必背文言文高中必修五必背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高中必修五必背文言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我的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

孩子很多,米缸里却没有剩余的粮食,赖以维持生计的本领现在我还没有找到。

亲戚大都劝我回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一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啊。

正赶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为我想进办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处当官。

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

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

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

于是惆怅感慨,心情激动不平,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仍然希望看到这一茬庄稼成熟,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语文必修五的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语言知识、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

掌握这些文言文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和应对考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点。

一、《归去来兮辞》1、重要实词(1)生生所资:“资”,凭借。

(2)求之靡途:“靡”,没有。

(3)会有四方之事:“会”,恰逢。

(4)家叔以余贫苦:“以”,因为。

(5)心惮远役:“惮”,害怕。

2、重要虚词(1)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2)舟遥遥以轻飏:“以”,表修饰。

(3)问征夫以前路:“以”,拿,用。

3、词类活用(1)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使……愉快。

(2)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世之情。

(3)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

4、特殊句式(1)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为”表被动。

(2)问征夫以前路:状语后置,“以前路问征夫”。

5、主旨本文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归田时所作,叙述了他辞官归隐的原因和归途中的心情,以及到家后的生活和感受,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二、《滕王阁序》1、重要实词(1)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序属三秋:“属”,是。

(3)俨骖騑于上路:“俨”,整齐的样子。

(4)披绣闼,俯雕甍:“披”,打开;“闼”,小门;“甍”,屋脊。

2、重要虚词(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且”,反而。

(2)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而”,表转折。

3、词类活用(1)腾蛟起凤:“腾”“起”,使动用法,使……腾飞,使……起舞。

(2)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3)窜梁鸿于海曲:“窜”,使动用法,使……逃窜。

4、特殊句式(1)童子何知:宾语前置,“知何”。

(2)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遏”,被阻止。

5、主旨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接着抒发身世之感并表白自己的志向和决心,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一、古文词汇1.常用的古文词汇1.瘦:动词,指人体瘦弱。

2.硕:形容词,指人高大。

3.耿:形容词,明亮的样子。

4.贪:动词,指人对财物等过分追求和爱护。

5.怜:动词,同情抚慰。

6.婉:形容词,温顺委婉。

7.淑:形容词,品德美好。

8.肃:形容词,严肃庄重。

9.悼:动词,悲痛哀悼。

2.生僻的古文词汇1.侑:助动词,表示请客或相劝。

2.旷:形容词,指空旷、空虚。

3.僇:形容词,指傲慢自大。

4.诎:形容词,指狭小、狭隘。

二、文言文语法1.句式1.兼语句:在一个谓语下面,有两个或以上的宾语,如“吾赏古人言非其人之言,即其迹之高也。

”2.排比句:由多个词、句相同、结构相似的分句构成,表达强烈的语气,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修辞手法1.夸张:用夸张的语言表达一个事物的特征或达到一种情感的效果。

2.比喻:通过比较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不同但形式相近的物品之间的相似性来表达情感或启示读者。

3.借代:在文章中,将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

常用的代表是“指事字”。

3.句意成分1.主语:句子的中心,动作的发动者。

2.谓语:动作的执行者或完成者。

3.宾语:接受动作的对象。

4.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

5.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词语。

三、课内知识1.课文题目1.《孔乙己》:讲述了一个风流倜傥、潇洒自如的无赖拿起了琴,为大家奏起了感人的音乐。

2.《韩愈自叙》:讲述了韩愈的成长历程以及他的创作心得。

2.课文概括1.《孔乙己》:一名酒店的熟客孔乙己因为如厕久而被勒令离场,无奈之下拿起了掌中的一把琴,弹奏起悲凉激昂的曲子,震撼了所有在场的人。

2.《韩愈自叙》:韩愈在自叙中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如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四、名言警句1.唐代名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袁中郎诗》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卜算子•咏梅》2.宋代名句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可见蚁穴之可凌也。

—《林则徐全集•学政篇》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语文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语文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陈情表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游褒禅山记于是予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报任安书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篇1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2.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 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来者 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8.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9.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 10.去留 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 11.寻 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12.交 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园日涉以成趣 名作状,每日、每天 ② 时矫首而遐观 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① 策扶老以流憩 名作动,拄着 ② 乐琴书以消忧 名作动,弹琴,读书 ③ 或棹孤舟 名作动,划船 ④ 实迷途其未远 名作动,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 动作名,生活 ②审容膝之易安 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 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倚南窗以寄傲 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 携幼入室 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 心惮远役 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 ① 审容膝之易安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② 眄庭柯以怡颜 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 悦亲戚之情话 意动,以……为愉快 ② 乐琴书以消忧 意动,以……为乐 ③ 善万物之得时 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四、一词多义 1.行 Xíng ① 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总结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总结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总结《鸿门宴》知识点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拒,抵御,抵抗;内——纳,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要——邀,邀请;3、臣之不敢倍德:倍——背,背叛;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早;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隙,隔阂,嫌隙;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骖乘:坐在车右担任侍卫的人;二、词类活用1、沛公欲王关中:王:大王——称王;2、范增数目:目:眼睛——使眼色;3、道芷阳间行:道:道路——取道;4、夜驰之沛公军;复夜去:夜:夜晚——连夜;5、吾得兄事之:兄:兄长——向对待兄长一样;6、常以身翼蔽:翼:翅膀——像翅膀一样;7、头发上指:上:上面——向上;8、日夜望将军至:日夜:白天和黑夜;日日夜夜;9、臣活之:活:使……活;1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从:使……从;11、素善留侯张良:善:善良——交好、友好;12、秋毫不敢有所近:近:与“远”相对——沾染、接触;三、一词多义(一)虚词“为”1、用作动词音wéi表动作: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使子婴为相表观点: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表判断;是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用作介词表被动;为所/为……所音wéi 若属皆且为所虏表原因、涉及对象音wèi 慎毋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谁为大王为此计者;3、用作助词句末语气,表疑问或反问音wéi 何辞为?(二)虚词“因”1、动词:沿袭、继续蒙故业,因遗策2、名词:原因、缘由于今无会因(到现在没有相会的机缘了)3、连词:表顺承,于是,就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表原因,因为,由于鼠,子神也,因爱鼠,不蓄猫犬(鼠,是子神啊,因为喜欢老鼠,所以不蓄养猫狗)4、介词:凭借、条件因利趁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着、趁机因计沛公于坐/因招沛公出/因言曰因为、由于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三)虚词“而”1、表目的:来,用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2、表转折:但,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3、表修饰:(地,着)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4、表修饰:(地,着)项王按剑而跽曰5、表递进: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表并列:而且,或不译劳苦而功高如此7、表顺承:然后,接下来拨剑切而啖之(四)实词1、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抬起;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动词,举荐,推荐范进中举:名词,科举考试制度戍卒叫,函谷举:动词,攻克,占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发动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全、尽2、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谢曰动词,谢罪、道歉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动词,道歉往昔初阳岁,谢家事夫婿动词,辞别阿母谢媒人动词,推辞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动词,劝诫四、重点句式(一)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1)籍何以至此;2)沛公安在?3)大王来何操?4)客何为者?(常见疑问代词:谁、何、安、奚、孰、胡)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归纳,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 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 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 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 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 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 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 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 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 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 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 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 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 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 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归去来兮辞一、重点词解释: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二、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三、一词多义1、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感吾生之行休(将要)李白乘舟将欲行(离去)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2、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开)引壶觞以自酌(端起)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引用、征引)3、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坐)聊乘化以归尽(顺应)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就着)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策扶老以游憩(拄着)退而论书策(竹简)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四、词类活用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4、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意动用法)5、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意动用法)6、携幼入家(儿童,形容词作名词)7、眄庭柯以怡颜(使颜怡,使动用法)8、倚南窗以寄傲(自足自待的心情,形作名)9、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动作状)五、古今异义词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比喻纠纷和乱子)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寻找,追寻)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亲属戚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5、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是。

非:古义:错误;今义:判断词,不是)六、特殊句式1、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3、乐天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4、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5、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6、童仆欢迎,稚子候(于)门(省略句)七、难句翻译1、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译: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无法挽回,知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2、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去来兮》
一、文化常识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我国晋代着名诗人。

世称靖节先生。

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

二、通假字
乃瞻衡宇:通“横”,横木
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
三、词类活用
1、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使……愉快
2、意动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以……为喜悦;以……为快乐
3、名词作动词
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或棹孤舟:用浆划
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
4、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每日
时矫首而遐观:常常
5、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儿童
倚南窗以寄傲:傲世的情怀
6、形容词作动词
善万物之得时:喜好、羡慕
1、动词作名词
审容膝之易安: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
四、古今异义
问征夫以前路:行人
悦亲戚之情话:家中亲属;知心话
既窈窕以寻壑:深远曲折的样子
何不委心任去留:生死
五、文言句式
1、被动句
既自以心为形役:让内心被形体役使很久2、省略句
僮仆欢迎,稚子侯(于)门
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复驾言兮焉求:追求什么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哪里去
乐夫天命复奚疑:疑虑什么呢?
<2>状语后置
农人告余以春及: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我
将有事于西畴
《滕王阁序》
一、文化常识
中国四大名楼:蓬莱阁、岳阳楼、蓬莱阁、
黄鹤楼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人。

序:是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用于说明书籍
写作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
等内容。

二、通假字
俨骖腓于上路:通“严”,整治
云销雨霁:通“消”,消散
所赖君子见机:通“几”,预兆
三、词类活用
1、使动
徐孺下陈蕃之榻:使……放下
腾蛟起凤:使……腾空、使……起舞
川泽纡其骇瞩:使……吃惊
屈贾宜于长沙:使……屈居
窜梁鸿于海曲:使……窜逃
2、意动
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为襟、以……为带
4、名词作动词
台隍枕夷夏之交:倚、踞
目吴会于云间:看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变成废墟
4、名词作状语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像雾、流星那样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向上、向下
5、形容词作名词
宾主尽东南之美:俊杰
四美具,二难并: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贤主、嘉宾
6、副词作动词
宾主尽东南之美:都是
四、古今异义
千里逢迎:迎接
孟学士之词宗:指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童子何知:晚辈
俨骖腓于上路:高高的路
所赖君子见机: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
阮籍猖狂:狂放、不拘礼法
五、文言句式
1、被动句
雁阵惊寒:雁群被寒风惊扰
纤歌凝而白云遏:白云被歌声阻止飘动
怀帝阍而不见:被朝见
2、省略句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
渔舟唱(于)晚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童子何知:知道什么
<2>定语后置
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3>状语后置
奉晨昏于万里;奉宣室以何年
《逍遥游》
一、文化常识
庄子,名周。

战国中期人。

着名的哲学家、
文学家。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并称“老庄”。

庄子》共33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
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


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

二、通假字
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小知不如大知:通“智”,智慧
汤之问荆也是已:通“矣”,语气词
此大小之辩也:通“辨”,区别
故夫知效一官:通“智”,智慧
辩乎荣辱之境:通“辨”,区别
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反”通
“返”,返回
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而征一国:通“耐”,能
三、词类活用
1、使动:
彼于致福者:使……到来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使……满意;使……
信任
2、名词作动词
抟扶摇而直上者九万里:飞上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行
而后乃今将图南:向南飞
不过数仞而下:落下
虽然,犹有未树也:树立
3、名词作状语
水击三千里:在水上
四、古今异义
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如此
众人匹之:一般人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这样以后
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
小年不及大年:寿命短的
蟪蛄不知春秋:四季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作为;不立名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2、倒装句
<1>宾语前置
而莫之夭阏者:没什么阻碍它
之二虫又何知:知道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彼且奚适也: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
彼且恶乎待哉:那将要凭借什么呢?
<2>状语后置
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在堂上低洼的地方倒一杯水
《陈情表》
一、文化常识
李密,一名虔,字令伯。

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

二、通假字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患九岁不行,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席子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三、词类活用
1、使动
臣具以表闻:使……知道
无以终余年:使……结束
保卒余年:使……终了
谨拜表以闻:使……知道
2、名词作动词
臣少多疾病;生病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做官;任职
谨拜表以闻:上奏表3、名词作状语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在外面;在家里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向上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像犬马一样
则刘病日笃:一天天
4、形容词做名词
夙遭闵凶:忧患不幸的事
猥以微贱:卑微低贱的人
凡在故老:年老而德高的旧臣
四、古今异义
至于成立:到
至于成立:成人自立
九岁不行:不能走路
后刺史荣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臣以供养无主:无人来做
臣欲奉诏奔驰:奔走效劳
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非臣殒首所能上报:报答皇上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申诉(苦衷)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幸运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谦言私爱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今臣亡国贱俘:现在我是卑贱的亡国俘虏2、省略句
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
拜臣(为)郎中;除臣(为)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之职)
3、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被疾病缠身
告诉不许:被允许
4、倒装句
<2>状语后置
臣具以表闻:臣在表中一一呈报
急于星火: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我给陛下尽职的时间还很长。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为这样,我的拳拳私心是不能放弃奉,远离祖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