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甲醛溶液》国家标准修订简介

合集下载

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前言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氧化物[包括臭氧(Ozone)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等]的浓度。

本标准是总结、归纳和改进了原有的标准方法后提出。

这次修订将同类化合物的同种监测方法和不同种监测方法归并为一个标准方法,并增加了长时间采样和个体采样方法。

本标准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

同时代替GB/T 16024-1995、WS/T 132-1999。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5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雪祥和徐伯洪。

GBZ/T 160.32-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氧化物的测定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氧化物浓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氧化物浓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 臭氧的丁子香酚分光光度法3.1 原理空气中臭氧与丁子香酚(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反应生成甲醛。

甲醛与二氯亚硫酸汞钠及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在560nm 波长下测量吸光度,进行定量。

3.2 仪器3.2.1 大型气泡吸收管。

3.2.2 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in。

3.2.3 具塞比色管,10ml。

3.2.4 水浴。

3.2.5 分光光度计。

3.3 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纺织品甲醛含量国家标准

纺织品甲醛含量国家标准

纺织品甲醛含量国家标准
纺织品甲醛含量国家标准是指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进行限制的国家标准。

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具有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健康有害。

因此,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进行限制,对保护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国家标准是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限制值,以及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根据该标准,纺织品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产品是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对甲醛含量的限制最为严格。

纺织品中甲醛含量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预防纺织品对人体的有害影响。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致敏物质,长期接触高含量甲醛的纺织品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瘙痒等问题。

此外,甲醛还可能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对人体造成致癌风险。

因此,纺织品甲醛含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甲醛含量限制。

消费者在购买纺织品时,也应当关注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并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和产品。

除了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纺织品生产企业也应当加强自身管理,严格控制原材料和生产过程中甲醛的使用和排放。

采取科学的生产工艺和环保措施,减少甲醛的使用和排放,对于降低纺织品甲醛含量具有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纺织品甲醛含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纺织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应当增强对国家标准的认识,共同遵守和执行相关规定,共同维护纺织品市场的良好秩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国标甲醛等级

国标甲醛等级

国标甲醛等级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甲醛的概述
2.国标甲醛等级的划分
3.甲醛等级的检测方法
4.甲醛等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如何避免甲醛污染
正文
一、甲醛的概述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 HCHO,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家具等行业。

然而,过量的甲醛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对甲醛含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二、国标甲醛等级的划分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甲醛含量的标准。

根据国标 GB/T 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甲醛释放量限量》规定,甲醛释放量分为三个等级:
1.E0 级:甲醛释放量小于或等于 0.5mg/L;
2.E1 级:甲醛释放量小于或等于 1.5mg/L;
3.E2 级:甲醛释放量小于或等于 5.0mg/L。

三、甲醛等级的检测方法
甲醛等级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穿孔法:通过将试样放置在特定的装置中,进行气氛扩散,然后测
定扩散出的甲醛浓度。

2.吸收法:利用特定的吸附剂对甲醛进行吸附,然后通过测定吸附剂重量变化来计算甲醛含量。

3.色谱法:利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原理,对甲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四、甲醛等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甲醛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气喘等症状;
2.甲醛对眼部的刺激作用,可导致眼部不适、流泪等;
3.甲醛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4.长期接触高浓度甲醛,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癌症等疾病。

甲醛安全操作规程14修订版 (1)

甲醛安全操作规程14修订版 (1)

安全操作规程(汇编)淄博玲宝工贸有限公司编制:王志勇汪圣滨陈艳萍孙茂新王振远审核: 陈博批准:毕玉宾二零一四年九月目录目录 (1)1企业状况简介 (5)第一章甲醛生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1.工艺说明工艺流程概述 (6)产品性质及执行标准 (7)产品性质及执行标准 (7)1.2.3原辅材料性质及要求 (10)工艺过程说明 (14)1.3.5设备、仪表运行及检修 (18)第一部分化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2)1.岗位操作规程 (22)第二部分分析化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4)一.分析化验安全操作规程 (23)二.化验分析技术操作规程 (24)三.化验室安全规程 (30)第三部分电器设备、仪表、DCS系统、检、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3一.电气设备操作规程 (33)二.仪表操作规程 (33)三. 甲醛DCS控制系统操作规程 (38)四.循环水、软水岗位操作规程 (40)五.储罐、计量槽安全操作规程 (53)六.罗茨风机操作规程 (55)七.检、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57)2电焊作业规程 (58)3气焊作业规程 (59)第四部分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59)一.危险化学品(甲醛)装车安全操作规程 (59)二危险化学品(甲醇)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60)第五部分附件信息 (61)1.关键装置、重要部位的分布 (61)2.安全控制基本要求 (62)3.自动控制系统报警联锁设置 (62)4. 安全设施设置、分布、管理一览表 (63)第二章甲醛生产装置开、停车安全操作规程 (64)4.开车方案 (65)5甲醛尾气处理装置(尾气燃烧炉)操作规程 (68)尾锅点火原则及点火步骤 (68)甲醛尾气装置(尾气燃烧炉)点火操作规程 (70)甲醛尾气装置运行操作规程 (70)甲醛尾气装置紧急停车操作规程 (70)6开车 (71)7停车 (74)正常停车 (74)、紧急停车 (75)第三章甲醛生产异常情况应急处理预案 (75)1停水处理 (75)2停电处理 (75)3蒸汽压力下降处理 (76)4仪表气源下降处理 (76)5吸收塔液泛处理 (76)6汽包缺水满水处理 (76)7氧温超温处理 (76)8.甲醛生产不正常情况原因及处理 (77)9.事故状态处理 (77)物料泄漏 (78)火灾 (79)10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79)第四章特殊作业八大安全操作规程 (80)(一)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80)(二)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 (87)(三)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程 (91)(四)高处作业安全规程 (94)(五)吊装作业安全规 (99)(六)断路作业安全规 (102)(七)动土作业安全规 (105)(八)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程 (109)第五章脲醛树脂胶操作规程 (114)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115)安全操作规程1企业概况简介:淄博玲宝工贸有限公司是一民营企业,成立于1998年12月9日,厂区位于淄博市桓台县马桥镇木佛村,注册资金500万元,占地面积700㎡,公司共有员工20人,其中车间员工12人,管理及勤杂人员8人,年生产甲醛50000吨,脲醛树脂胶3000吨。

国标甲醛等级

国标甲醛等级

国标甲醛等级
摘要:
1.甲醛概述
2.国标甲醛等级的划分
3.甲醛等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如何降低甲醛污染
正文:
【甲醛概述】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CHO,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装饰材料等产业。

然而,甲醛同时也是一种有害物质,长时间接触或吸入甲醛可能导致人体健康问题。

【国标甲醛等级的划分】
为了保护人体健康,我国对甲醛释放量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国标甲醛等级主要分为三个等级:
1.E0 级:甲醛释放量小于或等于0.5mg/L,是目前最高的甲醛释放标准,适用于家具、地板等室内装修材料。

2.E1 级:甲醛释放量小于或等于1.5mg/L,适用于一般室内装修材料。

3.E2 级:甲醛释放量小于或等于5.0mg/L,适用于较低要求的室内装修材料。

【甲醛等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甲醛等级越高,释放的甲醛量越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大。

长时间居
住在高甲醛浓度的环境中,可能导致以下健康问题:
1.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2.导致皮肤过敏、瘙痒等问题。

3.影响生育能力,甚至导致胎儿畸形。

4.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如何降低甲醛污染】
为了保障身体健康,降低甲醛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低甲醛释放的装修材料,如E0 级或E1 级的家具、地板等。

2.保持室内通风,新装修后尽量延长通风时间。

3.利用活性炭、绿植等吸附甲醛。

4.定期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发现甲醛超标时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甲醛溶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醛溶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甲醛溶液DSD编号:LTPH-01版本号:第一版供应商:黑龙江龙腾平和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品中文名:甲醛溶液化学品商品名:福尔马林化学品英文名:formaldehyde产品代码:企业名称:黑龙江龙腾平和化工有限公司企业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先源乡红光村1组(安达市万宝山镇精细化工区内)邮编:151405传真号码:************电子邮箱地址:**********************企业应急电话:************国家应急电话:119技术说明书编码:LTPH-01生效日期:2013年11月18日主要用途: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

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叙述主要物理和化学危险性信息: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

易燃。

危险性类别:第8.3类其它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

肺水肿较少见。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指甲软化等。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GHS危险类别:急性毒性-经口-3,皮肤腐蚀/刺激-1B,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1,呼吸或皮肤过敏-呼吸致敏1A,致癌性-1A,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2,急性毒性-经皮-3,急性毒性-吸入-3。

特殊危险性:无资料。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国标中甲醛标准溶液对甲醛含量测定的比对分析

国标中甲醛标准溶液对甲醛含量测定的比对分析

标准研究与解读国标中甲醛标准溶液对甲醛含量测定的比对分析王博妮(河南安科院安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4)摘要:论述了国家标准GB 2912.1《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中不同方法制备甲醛标准溶液的过程,同时用制得的溶液作为标准溶液并用直接购买的甲醛标准溶液对防静电服的甲醛含量进行了比对测试,结合质控样品,全面分析比较了每个方法的优缺点及对其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影响,并对该标准提出了修订建议。

关键词:国家标准;甲醛标准溶液;防静电服;甲醛含量中图分类号:TS1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541/ki.issn 1004-4108.2019.01.003甲醛无色无味,具有较高毒性,是纺织品中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之一,也是衡量纺织品安全性能的指标之一。

防静电服是很多领域使用非常广泛的劳保用品之一,也是国家强制性发放的特种劳动防护产品。

劳动者如长时间穿着甲醛超标的防静电服装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等疾病,甚至可能诱发癌症和引发人身安全事故,所以,防静电服的甲醛含量的准确检测应引起足够重视,以便确保劳动者的健康安全[1]。

检测防静电服甲醛含量依据GB 2912.1《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2,3]。

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该方法时影响因素较多,如乙酰丙酮试剂、甲醛的标准溶液、操作条件、参比溶液等[4,5],通过实际操作分析与比对实验发现,甲醛含量测试中标准溶液对其结果的准确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本文选用日常检测的防静电服为研究对象,主要就不同方法制得的甲醛标准溶液对防静电服甲醛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比较与分析,同时建议在标准修订时予以考虑,使该标准更科学合理,同时增强标准的可操作性。

1 仪器和试剂UV315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岛津);SHA-B恒温振荡器(常州国华);PHS-3B pH计(上海雷磁)。

乙酰丙酮试剂:在1 000 mL容量瓶中,加入150 g 乙酸铵,用800 mL三级水溶解,然后加3 mL冰醋酸和2 mL乙酰丙酮,用三级水稀释至刻度,用棕色瓶储存12 h以上;亚硫酸钠[c(Na2SO3)=1 mol/L]:每升水溶解126 g无水亚硫酸钠;百里酚酞指示剂:10 g百里酚酞溶解于1 L乙醇溶液中;碘液[c(I2)=0.1 mol/L]:13 g碘(I2)及30 g碘化钾(KI)放入1 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记,摇匀,储存在暗处;淀粉指示剂:0.5 g可溶性淀粉溶于100 mL水中,煮沸2 min,使用前配制;氢氧化钠:c(NaOH)=1 mol/L。

工业用甲醛质量标准

工业用甲醛质量标准

工业用甲醛质量标准甲醛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有机化合物,通常被用作粘合剂、防腐剂和消毒剂。

甲醛也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物质,特别是在高浓度下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对工业用甲醛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工业用甲醛质量标准旨在规范生产过程中甲醛的含量及其使用条件,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在中国,工业用甲醛质量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颁布。

2005年,中国制定了《GB 18583-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甲醛释放限量》,该标准强制执行,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甲醛的释放做出了明确要求。

工业用甲醛质量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甲醛含量标准:工业产品中甲醛的含量限制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2. 甲醛释放标准:针对一些具有挥发性的产品,标准会规定甲醛的释放量限制,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3. 甲醛检测方法:标准中通常会包括甲醛检测的方法和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标准会对工业用甲醛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进行规定,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防护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

5. 标识和报告要求:标准规定产品应当在标签上明确标注甲醛含量,并且要求生产企业进行相关的甲醛释放测试并报告结果。

工业用甲醛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与环保、健康密切相关的,它不仅能够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严格执行工业用甲醛质量标准,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工业用甲醛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推动工业生产向更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工业用甲醛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产品质量、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我所提供的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欢迎再联系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甲醛溶液》国家标准修订简介北京化工研究院(100013)郭燕玲(收稿日期1999-04-15)
工业甲醛溶液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取脲醛和酚醛树脂,以及季戊四醇、乌洛托品、新戊二醇、1, 4-丁二醇和聚甲醛的生产。

目前国内主要生产厂有北京化工实验厂、天津有机合成厂、衡阳三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吉化公司化肥厂、上海溶剂厂、苏州精细化工集团公司、湘潭市合成化工厂和广东溶剂厂等。

全国年产量约几十万吨。

随着该产品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其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需要与其相适应的国家标准。

新国家标准工业甲醛溶液(GB /T 9009-1998)于1999年4月1日实施,它是对GB9009-88标准的修订。

该标准由吉化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厂负责起草,北京化工实验厂、上海溶剂厂参加起草。

该标准等效采用了ASTM D 2378-84(93)规格标准《50%级未阻聚甲醛及37%级阻聚甲醛和未阻聚甲醛》中“37%级阻聚和未阻聚甲醛”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本标准与ASTM D 2378-84(93)和原国标的差异
本标准与美国ASTM D 2378-84(93)标准比较:ASTM标准为一个级别,本标准分为3个级别;优等品指标与ASTM标准相同,其中密度指标是由ASTM标准的表观比重换算成20℃时的密度。

试验方法除甲醇含量的测定以外,均与ASTM标准等效。

本标准与原国标GB 9009-88比较,增加了密度(ρ20)项目,取消了灰分项目。

铁含量取消了优等品的桶装指标。

试验方法与原标准相同。

本标准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调整为推荐性标准。

2技术指标的确定
2. 1密度
等同采用美国ASTM标准,按我国实际情况将该标准的表观比重(25/25℃)指标1. 0749~1. 1139换算成20℃时的密度,即为1. 0746~1. 1135。

指标定为1. 075~1. 114(g /cm3)。

2. 2甲醛含量
优等品等同美国ASTM标准,指标为37. 0%~37. 4%;一等品、合格品指标与原国标相同,分别为36. 7~37. 4(% ), 36. 5~37. 4(% )。

2. 3甲醇含量
我国甲醛生产全部采用甲醇氧化法,且大部分甲醛生产工艺采用浮石银和电解银两种催化剂,生产出的甲醛中甲醇含量高低不同。

原国标甲醇含量指标为≤12%,ASTM标准规定为“供双方协商确定”。

根据我国甲醛生产和使用的实际情况,该项目指标等同采用ASTM标准的规定。

3个级别指标均规定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 4铁含量、酸度(以甲酸计)、色度
此3项指标的优等品等同采用ASTMD 2378-84(93)的技术指标;一等品、合格品与原国标相同,未做改动。

3试验方法的确定
3. 1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原国标与ASTM D 2378-84(93)标准方法原理相同,均采用亚硫酸钠法,故本次修订仍按GB
9009-88规定方法进行。

3. 2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
对甲醛中甲醇含量的测定,原国标采用查取密度—甲醛含量—甲醇含量关系表的“一次表法”,即通过测定甲醛溶液的密度和甲醛含量,从关系表中查出甲醇的含量;ASTM D 2378-84(93)标准是根据甲醇含量的三个范围即0%~2%、6%~8%、12%~15%,分别给出不同的公式进行计
算,求得甲醇的估算含量。

修订标准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两种方法试验结果相差不大。

但ASTM D 2378-84(93)标准方法中在甲醇含量为3%~5%和9%~12%两个范围内未给出公式。

鉴于两种方法测得的甲醇含量结果相差不大,而“一次表法”更能反映出甲醇含量的连续性,相比之下用“一次表法”求得甲醇含量比用ASTM D 2378-84(93)标准的公式计算方法更方便、合理。

因此修订后的新标准仍采用原国标“一次表法”。

3. 3密度的测定
按通用试验方法标准GB /T 4472-84《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中密度计法测定常温下的密度,再换算成20℃的密度。

经试验测得试样密度在15~30℃范围内的温度校正系数k为0. 00058 g /cm3。

3. 4酸度(以甲酸计)的测定
因未收集到ASTM D 2378-84(93)标准中规定测游离酸含量的指示剂(水溶性溴百里酚蓝),修订标准时未做对比试验,所以仍采用原国标测定游离酸含量的方法,即酸碱滴定法。

3. 5铁含量的测定
采用国家标准通用试验方法GB /T3049-86《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与ASTM D 2378-84(93)标准规定的方法原理相同。

3. 6色度的测定
采用GB /T 3143-82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钴色号)。

4关于安全条款
由于甲醛溶液属于易燃和有毒化学品,新修订的标准中增加了安全要求,提示了在运输、储存和操作上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安全防范措施。

5标准水平
工业甲醛溶液国家标准(GB /T 9009-1998)优等品技术指标等同美国ASTM D2378-84(93)标准,试验方法与该标准等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