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第三单元+10游褒禅山记+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第三单元+10游褒禅山记+Word版含答案

10 *游褒禅山记人生的不完美终究会不会是绊脚石?无须再问。

抬头看天,乌云之后躲着阳光。

关键在于心胸是不是足够开阔,心志是不是足够机敏,你是不是做好了接纳阳光的准备。

感叹于先贤的智慧,如果不是明白拨开乌云的必要,司马迁不会在接受身心摧残之后重新站立,韩非不会在受嘲后重新奋起,贝多芬不会在耳聋后重新高歌,季羡林不会在“牛棚”生活后重新欢笑,道尔顿、安藤百福亦不会成功……莫畏浮云遮望眼,精彩在黑暗之后重现。

褒禅山,古名华山。

因唐代高僧慧褒结庐于此,在他圆寂之后,映入眼帘的是王安石石雕。

雕像雄居于一块巨大的红色大理石之上,1.王安石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在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而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2.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生发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

其实,不仅做学问应深思慎取,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都应如此。

3.在游山途中因轻信盲从,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王安石懊悔不已,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生活中,只有远大的志向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个人能力和外物的帮助。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运用角度] 这些材料可用于“志当存高远”“尽志无悔”“深思慎取”“严谨”“拒绝平庸”“善假于物”等相关的话题作文中。

示例一: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但真正可以踏上成功彼岸的人却为数不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探寻“志”的过程正如入华山洞的过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当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时,会发现路变得越来越窄,兴许有时还会碰上电闪雷鸣的坏天气。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一语文必修2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一语文必修2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第三单元测评B(高考体验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西汉末年,士人已不再是无根的游士,士与宗族的结合,产生了著名的“士族”,刘秀就靠着士族的支持建立起了东汉政权。

但东汉中叶以后,政权与士大夫阶层日益失去协调。

王莽篡位时裂冠毁冕,曾被迫遁迹山林的士大夫们,又一次面对“主荒政谬”的时代。

夹缝中他们找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归隐田园。

隐为其表,逸为其实。

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意趣成就了一代艺术新风,魏晋南北朝时,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有了重要的发展。

虚无主义的玄学引导着人们对自然山水的追崇,山水成为对抗门阀的依托和象征。

“山水有清音,何必丝与竹”,将宅居置于郊野庄园之中是士大夫们相当普遍的选择,自然山水已成为个体情绪表达的载体。

史籍上有所谓“竹林七贤”,“竹林”就是嵇康在山阳城郊的一处别墅。

士大夫一改汉儒穷经出仕为个体情绪表达的同时,并未走向对理想的否定,在自然中人们仍然探求着蜉蝣于天地而亲化万物的生存意义。

陶渊明蔑视功名,宁愿回归田园,“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布置了“日涉以成趣”的素朴小园,门前以垂柳为荫,“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另一种情形可以列举隐居时的谢安。

谢安“于士山营墅,楼馆竹林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肴馔亦屡费百金,世颇以此讥焉。

而安殊不以屑意”。

可见,园林中的士大夫,或简朴或奢侈,他们具体的生活方式都直指人生追求。

借山水以怡情一时成为风尚。

临水行祭以祓除不祥,谓之“修禊”,始于三国。

但是,像著名的兰亭聚会,名为“修禊”,其实已经升腾为雅致的文化行为。

茂林修竹,曲水流觞,“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种淡泊情怀取之于自然,又以自然来寄托人生追求的行为,是从“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到“足以极视听之娱”,再及“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一个过程,是魏晋六朝隐逸之士的心路历程。

唐代情形发生了变化,那是隐士最受宠、最春风得意的时代。

新编高中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_测试卷(word版有详细答案)

新编高中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_测试卷(word版有详细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长乐王回深父C.悟言一室之内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答案:D解析:A项,“冯”通“凭”,乘;B项,“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C项,“悟”通“晤”,面对面。

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惠风和畅.(舒畅)B.举酒属.客(嘱托)C.纵.一苇之所如(任)D.于是余有叹.焉(感慨)答案:B解析:劝人饮酒。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苏轼怎么也没有想到,灾难会如期而至....: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

苏轼坦然接受了,他两次游览赤壁,创作了光照千古的“两赋一词”。

B.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C.由于行业规范性不强,一些企业只顾炒作概念、抬高产品价格,在生产过程中疏忽质量把控,导致市场上的有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真假难辨。

D.电动车是一种绿色出行工具,因部分驾驶者不遵守交通规则,广州拟出台叫停电动车的新规,这种以限制来替代监管的做法矫枉过正....,再次引发争论。

答案:D解析:A项,“如期而至”比喻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灾难不能说“如期而至”;B项,“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C项,“良莠不齐”,指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唐代散文,______,______。

初唐散文,虽然仍以骈体为主,但已经透出新的气息;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______,______,______;晚唐杜牧的《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

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借古讽今③恢复了秦汉散文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传统④骈散结合⑤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⑥注重反映真实的社会人生⑦逐渐摆脱了六朝以来骈文的浮华之风⑧提倡质朴的文风A.②④⑦⑧③⑥⑤①B.⑦③⑧⑥①④②⑤C.⑥⑦③⑤①④②⑧D.⑥⑧②④⑤⑦③①答案:B解析:注意分析三组空格特征。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题

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检测题一、(共5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长乐王回深父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含义与现代相同的一项是(1)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2)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清风徐来,水波不兴C.白露横江,水光接天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3)A.后之览者,亦将有感有斯文B.徘徊于斗牛之间C.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D.凌万顷之茫然3.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旁边B.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暂:一时C.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期待(2)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向下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逝:往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缭,盘绕D.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盈:满(3)A.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谬:错误B.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方:当,正在C.既甚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观:观察(4)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B.虽趣舍万珠,静躁不同趣:趋向,取向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高兴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纵:任4.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A.而卒莫消长也卒:到底而卒葬之卒:最终B.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盛:繁多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繁盛C.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修: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修:(寿命)长D.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望:眺望(2)A.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得:能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得:心得、收获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名字C.不出,火且尽且:将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且:况且、再说D.纵一苇之所如如:往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如:像(3)A.何可胜道也哉道:说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道:道路B.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歌:吟诵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歌:歌曲的声调和节拍C.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所以:用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以:……的原因D.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独其为文尤可识,曰“花山”文:碑文(4)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虽:即使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虽然B.未尝不临文嗟悼临:面对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临:来临C.盖音谬也谬:错误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弄错D.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的人不知老之将至至:到来(5)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一边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一:数词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一生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是一样的(6)A.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适:依照B.家有贫贱女,始适还家门适:出嫁C.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适:刚才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合适(7)A.相与枕籍乎舟中相:互相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单相,他C.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相:单相,她D.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相:相貌(8)既其(A)出,则或咎其(B)欲出者,而余亦悔其(C)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A.其:助词,无实在意义B.其:那个C.其:自己D.其孰能讥之乎其:他(9)A.月出于东山之上于:从B.徘徊于斗牛之间于:在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和D.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于:对于(10)A.凌万顷之茫然之:定语后置的标志B.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之:往,到达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活用现象与其它选项不同的一项是(1)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C.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2)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C.其下平旷,有泉侧出D.下江陵,顺流而东也(3)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C.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文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长乐王回深父C.悟言一室之内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答案:D解析:A项,“冯”通“凭”,乘;B项,“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C项,“悟”通“晤",面对面.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惠风和畅.(舒畅)B.举酒属.客(嘱托)C.纵.一苇之所如(任)D.于是余有叹.焉(感慨)答案:B解析:属:劝人饮酒。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B.侣.鱼虾而友麋鹿C.泣.孤舟之嫠妇D.引以为流.觞曲水答案:B解析:B项为名词的意动用法,A、C、D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4.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错误!B。

错误!C.错误!D。

错误!答案:A解析:A项,均为介词,在;B项,指示代词,那/副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C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却。

5.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B.不求闻达于诸侯C.徘徊于斗牛之间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答案:D解析:D项为被动句,A、B、C三项均为介宾短语后置句。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解析版)(时间:100分钟满分:94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眼下中国诗歌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生存困境,无疑是社会大众整体上对新诗所持的淡漠乃至排斥的态度。

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以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变化导致的必然结果。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创作主体的变化。

诗歌要有发自于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

面对中国当代诗歌不景气的现实,诗歌的创作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

诗歌创作需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

长期以来,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很多诗人的创作与社会变化、现实生活渐行渐远。

重提和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并不是要给诗歌设定规矩和限制。

任何诗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责任和道义在肩,他的写作应该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

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认识现实就是认识自己。

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化,更需要用心去勘探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

现实不是空泛而虚假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油盐酱醋,而是我们生命与精神向外延展的重要基地。

诚然,从文学概念上讲,直接进入现实不太好把握,需要沉淀和发酵。

但就诗歌而言,需要及时敏感地介入现实。

诗人在个体精神承担的基础上,要研究怎样才能够与社会和时代进行沟通和融入,在现实中找到自己。

这种沟通和融入就是对现实的介入,只有真正的介入,才有真正的现实书写。

诗人不能在现实面前束手无策,丧失了进入的能力。

(摘编自梁平《让诗歌回归现实》) 材料二:新世纪诗歌为什么需要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一个诗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更是一个诗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之源。

语言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质的书写符号,本身就是记录时代、书写现实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切近时代、观照自身的情感纽带,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密切相关,更因其澄澈优美之特性,承担着发现、记录和引领的使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测试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测试练习含答案

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诞.生(dàn)癸.丑(kuí)峻.岭(jùn)竣.工(jùn)B.国殇.(shāng)举觞.(shāng)(Kuài Jī)会晤.(wù)会稽..C.悼.念(dǎo)修禊.(xì)符契.(qì)驰骋.(chěng)D.嗟.叹(jiē)湍.急(tuān)曲.水(qǔ)形骸.(há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的感觉。

①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看上去就有一种入木三分....。

②这篇社论对问题的分析真是鞭辟入里....。

③戏剧要借助生动的对白,才能将人物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茶话会。

④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

⑤我省动漫产业迈入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⑥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A.④⑤⑥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⑤⑥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终老不复取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B.列坐其次..C.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5.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②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③足以极视听..之娱④齐.彭殇为妄作⑤所以游目骋.怀⑥渔人甚异.之⑦项伯杀人,臣活.之A.①/②/③/④⑥/⑤⑦B.①⑤/②/③/④⑥/⑦C.①/②⑦/③/⑥/④⑤D.①⑤/②⑦/③/④/⑥6.下列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齐彭殇为妄作 ③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④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⑤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⑥悟言一室之内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②⑤/③⑥/④ D.①②/③④/⑤⑥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②及其所之.既倦 ③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④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⑤足以极视听之.娱 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⑦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前往A.③④⑤⑥/①⑦/②B.③⑤⑥/②④/①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⑤⑥/④⑦ 8.对下列文化常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分数:一、基础题。

(每题3分,共69分)1.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B. 其制稍异于前(宾语前置句)C.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D.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句)2.请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B.使不上漏C.顺流而东也D.东犬西吠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述衷情。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B.“象笏”,即象牙制的手板。

笏是古代品级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用的手板,供指画和记事。

C.“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三月之望”,即丁卯年的三月十五。

D.期,穿一年孝服的亲族。

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六个月)的亲族。

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错的一项( )①门衰祚(zuò)薄②外无期(qī)功强近之亲③茕(qióng)茕孑立,形影相吊④除臣洗(xǐ)马⑤责臣逋(pū)慢⑥非臣陨(yǔn)首所能上报A、②③④B、①④⑤C、②④⑤D、①⑤⑥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 )A 夙遭闵凶(一向) 躬亲抚养(亲自)B 晚有儿息(子嗣) 形影相吊(安慰)C、逮奉圣朝(及) 除臣洗马(除去)D 臣具以表闻(准备) 刘病日笃(病重)6. 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字不同含义解释有误的一组( )A.诏书特下(特地)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特别)B.猥以微浅(低微) 听臣微志(小)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自己的私情) 何乃太区区(愚拙)D.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推举) 杀人如不能举(残酷)7.下列各句未用比喻的一项( )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8.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我)既没有伯父叔父,兄弟又很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54分,第Ⅱ卷46分,全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给(jǐ)予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B.汗流浃(jiā)背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C.颤( zhàn)抖壬(rén)戌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éng)虚御风D.自艾( yì)自怜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最新报告显示, 2011年12月31日,我市共增加十种来汉越冬的候鸟。

②因为有政府的支持,庞大的中国市场和超前的软件设计作后盾,所以我敢向微软叫板。

③《党政机关公务用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根据细则,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

A.截止全力出炉B.截至全力出台C.截止鼎力出台D.截至鼎力出炉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瑰怪其文慢灭幽暗昏惑仆碑B.沦涟露湿清皋窈窕淑女清妙C.肴核沧海一栗放浪形骸匏樽D.虚诞若合一契一觞一咏静躁4.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随着电影《小时代》的热映,掀起了一股“郭敬明热”,郭敬明已成为粉丝眼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B.美国政府在对台军事问题上给予大的支持,其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C.独立橘子洲头,眼前是广阔壮丽的沧海桑田,毛泽东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忆起自己在这里战斗的峥嵘岁月。

D.密考伯夫妇负债累累,被关进债务人监狱,两人哭得肝肠寸断,“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观念让他们又快活起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高校自主招生逐渐成为民意杠杆,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和公众期待渗透其中,自然也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压力。

B.中国各省“代言人”排行出炉,当红明星不仅是大众青睐的对象,历代的伟大领袖、圣人贤士、文人义士也成为家乡代言人。

C.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国家。

D.作为纯粹的沟通工具的微信,具有用户对话私密,亲密度更高,传输即时,语音聊天只需消耗少量流量,用户已突破六亿。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我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渲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还是确信有这种事?C.“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和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在不断靠近。

‘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所以游目骋怀..(畅怀)极.视听之娱(穷尽)B.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方.其破荆州(正当)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 七月既望..(农历十五)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无物以相.之(帮助)8.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而今安在哉B.死生亦大矣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 或取诸怀抱C.非常..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之观,常在于险处 D.至于10、下列几组加点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何可胜道.也哉B.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此余之所得.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儿已薄禄相.11.下列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3分)A.为仲卿母所遣 B.而今安在哉? C.有碑仆道 D.侣鱼虾而友麋鹿12.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3分)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险与远,则至.者少C.泣.孤舟之嫠妇 D.侣.鱼虾而友麋鹿13.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国无主,其.能久乎?14.下列各句中“以”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3分)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举匏樽以.相属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5.选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驾)B.渺渺..(身体斜着坐)..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D.倚.歌而和之(循,依)而卒.莫消长也(到底)17.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歌.窈窕之章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群贤.必至,少长..咸集④齐.彭殇为妄作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1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正文前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

B.王安石的作品主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中,这部集子是以他的籍贯命名的。

《游褒禅山记》是其中的名篇,本文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散文。

C.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为“草圣”, 《兰亭集序》就是其代表。

D.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其文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黄苏”;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擅长行书,楷书,自创“苏体”。

第Ⅱ卷(共46分)二、阅读题(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9——21题:(8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19.请补写出《兰亭集序》空缺的句子。

(2分)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2分)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B.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C.范增数目.项王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21.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2——23题(6分)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22.下列不属于“此余之所得也”的“得”这一项的是:()(2分)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3.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三)课外阅读(共15分)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

祖见远,齐御史治书。

正色立朝,有当官之称。

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

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

梁武帝深恨之,谓朝臣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

”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

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

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

尝献《神州颂》,辞致雅赡。

梁元帝手敕报曰:“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

我求才子,鲠慰良深。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

世宗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

高祖初建储宫,盛选师傅,以之仪为侍读。

太子后征吐谷浑,栽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谴,唯之仪以累谏获赏。

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

宣帝即位,迁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

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

深为帝所忌。

然以恩旧,每优容之。

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宣帝崩,刘昉、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

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

昉等草诏署讫,逼之仪连署。

之仪厉声谓昉等曰:“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

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

公等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

”于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仪署而行之。

隋文帝后索符玺,之仪又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于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将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

出为西疆郡守。

隋文帝践极,诏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

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

在州清静,夷夏悦之。

十年正月,之仪随例入朝。

隋文帝望而识之,命引至御坐,谓之曰:“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

”乃赐钱十万、米一百石。

十一年冬,卒,年六十九。

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周书》列传第三十二)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武帝深恨之恨:嫉妒 B.然以恩旧,每优容之优容:宽容C.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假:授,给予 D.命引出,将戮之引:拉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颜之仪幼年颖悟,长大后,喜欢写词赋,曾经给梁元帝进献了一篇《神州颂》,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自回书称赞他的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