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_第二单元综合测验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_第二单元综合测验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综合测验试卷及答案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A 、飞湍(tuan)石栈(jidn)崔嵬(wei) 扪参(shOn)历井B 、吮(yun)血单(chdn)于贾(jid)人惘然(wang)C 、宵柝(tu&)省(xing)识锦瑟(sQ)暮砧(zhen)D、谪(zhe)居猿猱(nao)峥(zhOng)嵘渚(zhe)清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考点: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B、峥嵘谪居冲波逆折篮田生玉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D、崔嵬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考点:正确使用熟语)A、俄罗斯虽然不再是超级大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次军事演习就再次显示了俄罗斯军事大国的实力。

B、公务在身,不能久留,就此与先生别过。

先生的恩德,在下铭记在心,山不转水转,咱们后会有期!C、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D、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王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虽然过硬,但身无长物,如何取胜?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考点:文言实词的理解)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B.画图省识春风面(曾经)C.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D.他生未卜此生休(预料)5、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判断下联()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A、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B、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

C、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

D、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高中语文 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

综合测评(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越文化是一种半农耕半海洋的文化。

越地先民是中国境内最早致力于农业生产的族群之一,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先民已开始种植水稻。

同时,越人又是中国乃至世界都罕见的海洋性族群。

据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古越人曾沿中国东部海岸线北上,活跃于两广、福建、江浙、山东乃至东北的沿海地区,他们的后裔成为现在这些地区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对外港口便分布于古越人最先开拓的海岸沿线。

此外,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的马来人群及波利尼西亚人群,他们实际上是距今12 000年左右才与中国境内的古越族群分道扬镳的。

越人习水便舟,文献多有记载,越地是中国航海技术的发源地。

2002年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一条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遗骸,距今约7 000~8 000年。

据吴春明先生研究,它有可能是一艘适于海上航行的边架艇独木帆舟,可与波利尼西亚人群的舟船相联系。

在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遗址中,还发现有不少的舟船遗物,如近来在宁波余姚田螺山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件距今7 000年的完整独木舟模型器,可以看出当时的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

越地的航海传统延续至今,其孕育的先进航海技术影响了中国沿海乃至整个环太平洋地区,为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技术基础。

一般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源起于汉代,但是,越地在汉代甚至更早便已经开展对外贸易。

秦汉会稽郡下属的贸阝县(在今浙江宁波),一般认为即因海外贸易而得名。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期是在唐、宋、元。

唐开元二十六年,以贸阝县为中心的明州,从越州独立出来,自此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对西域失去控制,陆上丝绸之路逐步走向衰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越地商贸的发展以及交通的便利,既给越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活力,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综合质量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综合质量检测(含答案)

综合质量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汉字自从成了汉语的书面符号,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从甲骨文所记录的商周编年史,毛公鼎的篆文所镌刻的嬴秦的历史,先秦诸子的论辩和散文,汉代的《史记》《说文》,直到“康乾盛世”所刻的九百卷、近五万首的《全唐诗》和近八万卷的包括经史子集的《四库全书》,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

中国作为古典文献的大国,其文献数量和质量都无愧为上乘。

汉字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它的生命力来自它的内部结构。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体,在形音义之中,表意是它的主体功能。

隶变之后字形稳定少变,占汉字大多数的形声字,表意的形旁相对明确,表音能力较差。

稳定的形、义使它超越了表音能力的缺陷,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还能“由文知义”。

于是,隔代的人可以共享书面阅读,异地的人可以借助文字沟通。

不同的民族虽有各自的语言,但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则被大家尊为共同的文化载体。

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切韵》系韵书作为标准音,通过科举取士普及全国,形成了“文读”的字音类别,使古今南北的字音差异保持着多多少少的对应,使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

满族入关统治中国近三百年,正是处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四库全书》和《红楼梦》所分别标志的文言和白话也登上了顶峰。

这就是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多民族共同创造统一文化的最好见证。

统一的文字不但维系着统一的书面语和统一的民族文化,而且使我们这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汉字在它的青春时期,不但勤勤恳恳地为中华民族服务,还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先是直接学汉字,读“四书五经”,公元712年成书的《古事记》就是用文言文写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册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册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册综合检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

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

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

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

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

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

”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

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习题(带解析)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习题(带解析)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习题(带解析)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习题是人教版第四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常出现的内容,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习题拿来练练手,一起来看看吧!二、阅读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习题。

(15分)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

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

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位女士。

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

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

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

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

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子里响着:“哈哈哈!”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他没听见华连卡说什么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他上了床,从此再也没起过床。

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

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

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

局面并没有好一点。

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6.“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为什么“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却“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4分) 【答案】这正表明了环境的恶劣、人们的恐惧,不敢流露真情实感,正是专制统治的结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文同步练习全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文同步练习全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文同步练习全套《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阜.盛(fù)姊.妹(zǐ)厢庑.(wú) 敛声屏.气(bǐnɡ)B.敕.造(shè) 呜咽.(yè)嫡.亲(dí) 极恶.读书(è)C.绾.着(wǎn) 忖.度(cǔn)内帏.(wéi) 放诞.无礼(dàn)D.宫绦.(tāo) 漱.口(shù)盥.洗(huàn) 懵.懂顽童(měnɡ)答案 C解析A项,“庑”读wǔ;B项,“敕”读chì,“恶”读wù;D项,“盥”读ɡuàn。

2.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轩峻壮丽浑世魔王眉尖若蹙腮凝新荔B.娇生贯养孽根祸胎姣花照水目若秋波C.顾盼神飞金螭樱珞小巧别致华冠丽服D.彩绣辉皇甜言密语鬓若刀裁面如桃瓣答案 D解析A项,“浑”应为“混”;B项,“贯”应为“惯”;C项,“樱”应为“璎”;D项,“皇”应为“煌”,“密”应为“蜜”。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话说林如海将女儿黛玉托付给贾府,黛玉一到金陵,贾府派来迎接的老嬷嬷就赶紧上前说道:“林小姐一路劳顿,老祖宗交代话来,让小姐径直去府上,不可拖延。

”B.在班内组织的“读《红楼梦》有感”活动中,小明站起来说:“刚才大家讲的都是抛砖引玉,下面就让我说说我不成熟的看法吧。

”C.《红楼梦》爱好者卢先生给报社投稿说:“大作已经寄出,盼收到后回复。

”D.张老师在总结《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时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语文专家,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答案 D解析D项,“浅知拙见”是谦辞,用在自己的发言中;“指正”是敬辞,用在别人身上,此项用语得体。

A项,“让小姐径直去府上,不可拖延”,语气生硬,不得体。

B项,“抛砖引玉”是谦辞,用于别人身上不合适。

高中语文必修三综合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综合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综合能力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 分,测试时间150 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30分,每小题 3 分)一、(12 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簇(z ú) 拥两颊(ji á) 扪(mén) 参历井B.模(m?) 样陈抟(tu án) 磨牙吮(sh ǔn)血C.咨嗟(ji ē) 宵柝(tu ?) 金石可镂(l ?u)D.嫡(dí) 亲炮(páo)烙良将劲(j ìn)弩【答案】C(A. 簇:cù;B.模:mú;D.劲:j ìnɡ)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寒喧踌蹰眉尖若蹙B.桌帏歆享以手抚膺C.赔罪惴惴横七树八D.暮砧榫头一夫挡关【答案】B(A. 喧—暄;C.树—竖;D.挡—当)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论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息。

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黄金海岸女网赛决赛开始后,李娜表现相当积极,不过这一盘白俄罗斯选手阿扎连卡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更胜一筹。

C.现在,市民扔掉一个饮料瓶,立马会有人捡,但让人困惑的是,同样是塑料制品,扔一个塑料袋,却无人问津。

D.丢弃了孤芳自赏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开始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归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答案】A(流言飞语:指没有根据的话。

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 公里,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

B.距今100万年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壮、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C.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棺外紧紧裹着四层丝绸棺罩,考古人员介绍,这是迄今发现的层数最多的而且保存又是如此地完好。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考试指南报·高一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山东省兖州市第六中学 272100 景波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参.省(cān)驽.马(nǔ)弃甲曳.兵(yè)庠.序之教(xiáng)B.作难.(nàn)跬.步(kuǐ)木直中.绳(zhòng)金石可镂.(lòu)C.行.伍(háng)逡.巡(jùn)万乘.之势(shèng)六艺经传.(zhuàn)D.饿莩.(piǎo)数.罟(cù)瓮牖.绳枢(yǒu)度长絜.大(qiè)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青年人担负着时代的使命,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B.这个罪犯的父亲就是横行乡里的痞子,如今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的父亲还坏。

C.他和瑞丰的表现都很好,他欣赏瑞丰的表现也只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D.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灯会,夫子庙地区进行了改造,北口的一些商业楼被拆除,气宇轩昂....的状元楼前辟出了一片绿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来保证,既需要一大批企业家和科学家,也需要数以千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B.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的羡慕、崇敬,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是否做出贡献。

C.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一经面世,便大受欢迎;其图案设计与色彩运用,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

D.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说,伊拉克拒绝了英国提出的释放被伊海军扣押的15名英国士兵。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正式名称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综合测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缅甸的热带丛林里,高达十几米的树顶上,两只叶猴跳荡着、嬉闹着。

它们依仗长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在树枝上玩着”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它俩相互推挤,好像竭力要把对方推下树去,可被推的一方总是抓住树枝,巧妙地跳开去,绝不会失足坠地……它们是在打架吗?动物学家对此做出的解释也许会使我们吃惊:它们是在游戏!并不是童话故事中拟人化的”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游戏,是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的游戏行为。

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中最复杂、最难以捉模、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科学家将其分成三类: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

单独游戏的特征是无需伙伴,动物个体可以独自进行。

单独游戏时,动物常常兴高采烈地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显得自由自在,这是最基本的游戏行为。

战斗游戏得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参加,是一种社会行为。

战斗游戏时,动物互相亲密地厮打,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

研究者认为,战斗游戏可能要比真的战斗更为困难,因为这种游戏要求双方的攻击有分寸,对伙伴十分信赖,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

操纵周围事物的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动物支配环境的能力。

如野象喜欢把杂草老藤滚成草球,然后用象牙”踢”草球。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

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

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看法。

研究者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

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

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这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此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也有一些科学家指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这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以上假说可称为”自娱说”。

不久前,美国科学家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

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

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隐蔽、争斗、利用环境等能力很有效。

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

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⑤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

赖特发现,哈得逊湾⑥的北极熊冬季生活艰难,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过着紧张的流浪生活。

到了夏季,冰雪消融,北极熊转移到陆上生活,食物来源丰富,北极熊吃饱喝足了,就进行摔跤、奔跑、追逐、滑坡等各种游戏。

夏季游戏好像体育运动,使北极熊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这对于它们冬季捕食显然大有好处。

”锻炼说”是对”学习说”的补充。

(摘编自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动物的游戏行为之所以成“谜”,是因为它最复杂,最难以捉模,引起的争论最多。

B.单独游戏的特征是动物个体自由自在独自进行的游戏,如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等。

C.文中的“游戏”只是一种拟人化的形象说法,不是实实在在的游戏,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本质的不同。

D.战斗游戏的本质特征是由两个以上个体参加的一种社会行为。

这种游戏貌似激烈,实则配合默契,极有分寸,绝无伤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无论是演习说、自娱说,还是锻炼说、学习说,在彻底揭开这些游戏行为的谜底之前,这些学说都只能是一种设想。

B.动物学家的解释让我们感到吃惊的原因是:一般人很难想到动物竟然也会游戏。

C.战斗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的原因是要求游戏双方攻击有分寸,非常信赖伙伴,自我控制严格。

D.所有的动物游戏行为都是有两个以上的动物个体共同完成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缅甸的热带丛林里,两只叶猴相互推挤,好像竭力要把对方推下树去,而被推的一方总是抓住树枝,巧妙跳开,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生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

B.一群北极渡鸭在冰雪陡坡上一边欢叫,一边“溜滑梯”;成群的露脊鲸在海上刮起大风时,将尾鳍高举出水面,像船帆一样推着它们驶向海岸,这些都是动物的游戏行为。

C.马驹常常欢快的连续扬起前蹄,轻盈的蹦跳;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北极熊常玩把一根棍子或一块石块衔上山坡后扔下来,自己在后面追着玩。

这些都是单独游戏。

D.生物世界所有冬眠动物的冬眠行为,都是为了尽可能节省能量,为来年生存养精蓄锐。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8—9题。

西江月(其一)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西江月(其二)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4.这两首词表达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表达了作者对贾宝玉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5.这两首词运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6.将下列名句名篇补充完整。

∙《蜀道难》中,借黄鹤和猿猴来反衬,表现入蜀道路之艰险的诗句是:,。

∙《登高》中高度概括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诗句是,。

∙《琵琶行》中,写作者和琵琶女情感共鸣,表达理解、相知之意的名句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其中一件是我八岁时曾听过一个故事,此后它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记得我的中学老师给班里讲了一个已故伟大科学家的故事。

他们极其崇敬地讲到他,称他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他们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发现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

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

他们说他多年潜心于这个理论,但是他死之后,他的未完成的论文仍然摆放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

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

对于一个孩子,这是很神秘的。

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由于好奇,我就决定学习我能学到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以及他未完成的理论。

我记得,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

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

我读完当地图书馆的书之后,就开始在全市搜寻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

不久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比任何神秘谋杀故事更加激动人心,也比我想象的任何事情都重要。

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因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不久,我就知道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

这个理论能解释所有的自然规律,从细小的原子到浩瀚的星系。

然而,作为一个孩子,我却不能理解,畅游在茶园池水中的鲤鱼和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

对于用更高的维数可能是解决统一场论的关键这一点我不理解。

后来,在高中阶段,我看完了许多地方图书馆中这方面的书,并且常常造访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图书馆。

在那里,我发现爱因斯坦的工作使一种称为反物质的新型物质成为可能。

这种物质的作用形式与普通物质一样,但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它们将会湮没,并且猛然释放出能量。

我也知道科学家已经建造了一些大型仪器,或者说是“原子对撞机”,这种仪器可以在实验室里产生微量的这种奇异物质,即反物质。

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没有考虑所要涉及的困难,我就开始着手建立我自己的原子对撞机。

我一直研究科学文献,最后我确信能够建造一台所谓的电子感应加速器,这种加速器能把电子加速到数百万电子伏特。

首先,我购买了少量的钠22,它是一种能够自然地放射正电子的放射性物质。

然后我建造了一个云室,在云室中可以看到亚原子粒子留下的踪迹。

这样我就能够拍下好几百张由反物质留在云室中的精美照片。

紧接着,我找遍周边地区大量的电子仓库,装配必须的硬件设备,包括好几百磅(1磅=454克)重的废品处理钢,在我的车间建造一个230万电子伏特的电子感应加速器,这个加速器完全有能力产生一束反电子。

为了产生电子感应加速器所必需的巨大磁场,我说服我的父母亲让他们帮助我在我读高中的那个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

我们把整整一个圣诞假日花费在这条50码长的线路上,缠绕和安装笨重的线圈,这种线圈将使高能电子的运动路径发生弯曲。

当最后建成时,这个300磅重、6千瓦的电子感应加速器耗掉了我屋子中所产生的每一点能量。

当我接通它后,通常总是烧断每一根保险丝,屋子变得漆黑一团。

在屋子周期性陷入黑暗的同时,妈妈常常在摇头。

(我想,妈妈对于她不能有一个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反而有一个在汽车间建造一架巨大的电子仪器的儿子而困惑不解。

)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两万多倍的磁场,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必需的。

(改编自《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相关链接:①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

他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

②我想知道上帝怎样创造了这个世界,对这样或那样的具体现象我不太感兴趣。

我想知道世界的内在规律,其余则是细枝末节。

——爱因斯坦(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第一段总说童年的两件趣事对“我”的教育、引导作用,下文则重点写了一个已故伟大科学家的故事对他的引导和激励。

B.“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一句表明作者对爱因斯坦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而撒手人寰深表遗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