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_古今名人挽联
古今挽联选萃4

古今挽联选萃4阃范著丹书,玉骨冰肌传戚族;仙踪归紫府,芳声令誉在乡邻。
又——佚名椿树才凋悲未尽;萱花又萎泪何穷?又——佚名母享耄耋龄,思往昔,克俭克勤,饱经风雨;子临花甲寿,愧于今,园蔬菽水,难报恩情。
又——汪惠中三龄父逝,千辛万苦母扶我;六秩母辞,万句千声心念亲。
又——武相民魂辞乡国乘飞鹤;家有疑难再问谁?又——佚名淑范表璇闺,懿德周详,寸草春晖同志憾;仙踪归鹤岛,馀寒料峭,杏花细雨剧寒悲。
又——佚名是寿母,是福人,厥德不回,其则不远;有顽孙,有孝子,虽死之日,犹生之时。
又——佚名夜静自凄凉,荒野杜鹃知几许;慈云终缥缈,空庭落月恨如何?又——佚名月落星寒,慈母果何之,一刻难安嗟陟屺;风凄雨苦,老亲从此别,千秋遗恨痛扶桐。
又——佚名梦断北堂,春雨梨花千载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悲。
又——佚名酒奠晨昏,怎教儿一滴一泪;香焚朝夕,惟祝母如望如存。
又——佚名忆昔年,万事有母当头,哪个不言为子易;叹今日,百般须儿过手,这样方知作母难。
又——佚名萱草凋零心抱痛;婺星沉落泪难干。
又——佚名倚门老母今何在?陟屺幼儿此失依。
又——佚名母魂既逝空增泣;儿泪常流难报恩。
又——佚名西座莲翻云影淡;北堂萱萎月光寒。
又——佚名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春。
又——佚名儿哭老母孙哭祖;泪满衣襟悲满怀。
又——佚名云锁屺山千古恨;风凋萱草一生悲。
又——佚名终天惟有思亲泪;寸草痛无益母灵。
又——佚名无路庭前难见母;有时梦里一呼儿。
又——佚名春江桃叶莺啼湿;夜雨萱花蝶梦寒。
又——佚名花落萱帏春去早;月寒婺宿夜来沉。
又——佚名画地曾传贤母荻;引刀谁断教儿机?又——佚名素披群山,玉梅含孝意;悲鸣诸水,杨柳动伤情。
又——佚名懿德久钦,方冀萱帏开寿宇;高年多福,忽乘莲筏返瑶池。
又——佚名永怀风木感;应废蓼莪诗。
又——佚名思亲唯有泪;报母痛无门。
◇挽朱德之母——中共中央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又——毛泽东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名人挽联大全集锦

名人挽联大全集锦名人挽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用以表达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追念。
它要求用简练悲壮、意境悠远、寓意深刻的词句来表达对逝者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下面是一些名人挽联的集锦,以供参考。
1. 唐代杜牧《挽武元衡》青云生去路何遥,月夜霜天两不了。
山拥书窗风动幕,江随船影水连桥。
雁带九九孤帆远,鴈箭三军结宿峥。
公侯无奈君垂泪,视频偷悼有时操。
这首挽联表达了对武元衡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人运用了山川河流、雁鸟飞翔等自然景象,通过意象的转换和深远的寓意,表达了对武元衡的景仰和思念之情。
2. 南宋陆游《挽白居易》一生尘世苦难夸,天下英雄惶惶恐。
翰墨天上闻馨香,韶华年少动情悲。
玉楼金殿心相约,石渠杨柳去无迹。
千古情深悠悠怨,白居易离别何时。
这首挽联以豪放洒脱之风格展现了对白居易的怀念之情。
陆游通过对白居易一生的反思,以及天下英雄对他的敬佩和悼念,表达了白居易的伟大和自己的愧疚与敬意。
3. 清朝袁枚《挽英烈杨发熊》英烈远随尔魂散,苦难惊动天地殊。
杨氏犹能几许恨,蜀门上下感悲于。
这首挽联简练而深切地表达了对杨发熊英烈的思念之情。
袁枚通过简短的词句抒发了对杨发熊的敬意和对其受苦的同情,使人们对英烈的牺牲有更深刻的感慨。
4. 清朝纪昀《挽亡》一樽断叶舞前鬟,冷风黄叶卧秋山。
故人何时重相访,茅屋只应树自宽。
这首挽联抒发了对逝去的故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冷风黄叶、樽中断叶等意象,以及茅屋自宽的境界,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和自己对逝者的期待。
5. 唐代杜甫《哭崔都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杜甫草堂春再见,崔水堂前夕千歌。
这首挽联简洁地表达了对逝者崔都水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洛阳亲友的问候、冰心在玉壶的意境,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逝者与自己会面的遗憾。
这些名人挽联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细腻的表达方式,它们以简练的词句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情追思和怀念之情。
通过表达对逝者的景仰和思念,名人挽联带给人们对逝者的回忆和牵挂,也使人们对生命和时光的流逝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挽联----名人挽联12

挽联----名人挽联12刘荣长挽孙中山大雅云亡,空怀遗范;哲人其萎,怅望高风。
刘树梅挽孙中山赤手空拳除数千年专制,造四万里共和,功烈远过华盛顿;鞠躬尽瘁为五族人自由,作十余载北伐,艰危何止武乡侯。
刘咸荥挽方鹤斋五老中惟余二子,悲君又去;九泉下若逢三友,说我就来。
刘映奎挽孙中山由我始不必由我终,大业告成,留将未了勋名让兹后起;死之年犹是生之日,新邦再造,算来一般建设都为先生。
刘显世挽蔡锷搔首问穹苍,后顾茫茫,有何人担当国事;仔肩卸艰钜,孤怀耿耿,愿吾侪共体公心。
圣贤母,英雄胆,菩萨心,立德立功,并民国不朽;泰山颓,梁木坏,哲人萎,安仰安放,痛吾道其孤。
刘显世挽黄兴万方多难,频年遗我好音,于今沧海横流,正赖有人为砥柱;再攀义旗,差幸完公志事,岂料大星忽殒,此生无分识荆州。
刘显世挽戴戡智不惑,仁不忧,勇不惧,推翻帝制,计出万全,如公建筑之宏,仅称卫桑梓功,犹藐乎小;捍大患,定大策,决大疑,有数人才,又弱一个,恨我赴援太晚,既上为国家惜,复哭其私。
刘显世挽熊克丞寄以腹心,倚作股肱,使我北顾无忧,是良将,亦良朋,渺焉寡俦,古谊若龟鉴,忠肝若金石;脑涂郊坰,血润原野,吊公西向而哭,痛同胞,与同泽,惨哉浩劫,君子化猿鹤,小人化虫沙。
刘思娣挽林黛存一腔心,至莫可言时,落落孤怀,知所恶有甚于死;铲万古愁,无大不了事,庸庸流俗,笑若辈半是偷生。
刘重炬、张青鉴挽孙中山先生去矣,问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真理奥义,谁任继承阐发;同胞悲乎,听一片噩耗普天同哀,吞声忍痛,如何纪念宣传。
刘侯笙挽蔡锷颂公勋业,尤愿颂公道德;谥以英雄,毋宁谥以圣贤。
刘笃西挽孙中山地裂天昏,万邦同悼;学说主义,千古如生。
刘冠雄挽黄兴卫社稷能执干戈,死何所恨;闻鼓鼙而思将帅,魂兮归来。
刘冠雄挽孙中山识周寰宇,气壮山河,不折不挠,终成孤诣;功泐鼎钟,名垂竹素,独来独往,自足千秋。
刘继勋挽孙中山没世名称,不磷不淄见君子;盖棺论定,而今而后识先生。
刘健群挽殉难官兵邗木作康衢,开济不忘艰巨业;环山排浊浪,精诚终奠太平墓。
对联故事(名人挽联类)

对联故事(名人挽联类)【一】鲁迅痛挽瞿秋白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同志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反对派杀害。
鲁迅先生痛心愤慨,为瞿秋白同志写了一副挽联: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这副挽联,表现了革命者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顶天立地、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
在小说《红岩》里,龙光华烈士与敌斗争牺牲后,同狱战友为他开追悼会时,也用了这副挽联。
【二】陈毅挽鲁迅之佳作1950年鲁迅先生逝世14周年时,北京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
会上,陈毅概括鲁迅言行,撰写了一副挽联佳作:要打落水叭儿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狠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在这副对联中,陈毅引用能表现鲁迅思想、精神、性格特色的名言,来赞扬鲁迅是个革命战士,文坛闯将,思想权威。
使人读后,不仅产生对鲁迅的敬仰之情,而且也能激发人们学习鲁迅的彻底革命精神。
是一副构思新颖的挽联佳作。
【三】刘伯承添字改挽联刘伯承少年时期,曾在四川开县高等小学堂求学。
学校有个姓邵的体育教员,平日对洋人摇尾乞怜,对官吏唯命是从,师生们对他嗤之以鼻。
1907年春,开县爆发了红灯教起义。
起义教民杀洋人,诛汉奸,除恶霸,劫富济贫,反动知县吓得魂飞魄散,急忙调集兵力来镇压。
邵某自恃平日懂得一点武术,认为这是卖身投靠、猎取官爵的好机会,便无耻地充当知县的保镖和师爷,去浦河岸边镇压起义教徒。
谁知刚一上阵就被击毙,尸体运回县城。
知县为他主祭,洋人、绅士、富商纷纷送去挽幛。
刘伯承听说此事后,忙约同窗好友去看个究竟。
有位同学说:“我拟了一副讽联,你们看怎么样?”说着,挥笔写道:效尽犬马劳;流尽奴才血。
横批是:死得活该刘伯承深思片刻,觉得此联虽然辛辣地嘲讽了邵某为虎作伥、死有余辜的丑像,但显得锋芒毕露,不够策略,他便接过笔在上面增添几个字,变成了:保大清效尽犬马劳;报皇恩流尽奴才血。
横批改为:死得其所同学们一看,连声称赞:“改得好!这一改,语意含蓄,绵里藏针,官府就抓不到把柄了。
写作素材_古今名人挽联

写作素材_古今名人挽联1.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2.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写孔子)3.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写孔子)4.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写荆轲)5.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实读者慷慨悲歌不已;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思夕,问君谁能拔抑磊落之才。
(信陵君祠)6.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悼屈原)7.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写屈原)8.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悼屈原)9.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祠)10.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
(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 11.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写项羽)12.此地疑仙,蓬莱、瀛洲、方丈;不知有汉,美人、名马、英雄。
(写项羽)13.生叔季世,有豪侠心,报韩椎秦,兴刘灭项;绝富贵交,为神仙侣,进履辟谷,拜石授书。
(写张良)14.十年成败一知己,七尺存亡两妇人。
(写韩信)15.家传十四篇书,合三苍为一;律讽九千字学,通五经无双。
(写许慎)16.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写王昭君)17.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鞲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陕西苏武庙) 18.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赵藩题成都武侯祠)19.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忠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武侯祠)20.心悬八卦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成都武侯祠) 21.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威德成孚足千秋。
(悼诸葛亮)2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三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古今挽联选萃

古今挽联选萃
1. 哎呀呀,看看这副挽联:“音容宛在,笑貌长存”,就好像逝去的人还在眼前微笑着,让人怎能不怀念!例子:每次看到爷爷的照片,就感觉他音容宛在。
2. 哇塞,“想见音容空有泪,欲闻教训杳无声”,这挽联多让人伤心啊,仿佛能听到那悲伤的哭泣声!例子:站在奶奶的坟前,真的是想见音容空有泪啊。
3. 嘿,“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这是多么崇高的赞誉呀,这不就是逝者美好的写照吗!例子:他的一生真的做到了良操美德千秋在。
4. 哟呵,“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这样的挽联就是对勤劳简朴之人的最好纪念呀!例子:邻居家的老人一生俭朴留典范。
5. 哎呀,“慈颜已逝,风木与悲”,真的是让人悲从中来,那风木仿佛也在诉说着哀伤!例子:她离去后,整个家都沉浸在慈颜已逝的悲痛中。
6. 哇,“流芳百世,遗爱千秋”,这挽联多么大气,逝者的爱会永远被铭记!例子:这位英雄真的做到了流芳百世。
7. 嘿呀,“精神不死,风范永存”,这不就是说逝者的精神会一直影响着我们吗!例子:他虽然走了,但精神不死。
8. 哟,“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这得是多深的感情呀,读着都让人难过!例子:回忆起那段时光,真的是痛心伤永逝。
9. 哎呀呀,“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这挽联把那种悲伤渲染得好浓烈啊!例子:那个场景真的是花为春寒泣。
10. 哇哦,“德范宛在,典范长存”,这就是对逝者高尚品德的肯定呀!例子:他一直都是大家心中德范宛在的人。
我觉得这些挽联都很经典,它们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敬意,让我们能感受到那种真挚的情感。
历代著名挽联

历代著名挽联
洪以甲子灭,公以已丑殂,六十年间成败异
生袭中山称,死傍孝陵葬,一匡天下古今同——章太炎书
率全军,哭我公,虽死犹生,敢继执干戈卫社稷之志
感知己,报祖国,此身尚在,决不苟富贵惜生命而存——二十九军旧将共书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终一梦
廿年北地胭脂,自愁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小凤仙书
戴发效孤忠,无言不仇,无德不报
丹心照千古,其生也荣,其死也哀——欧阳武书
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纵九等论交到古人,此才不易
试问夷惠谁贤,彭殇谁寿,只十载同盟有今日,后死何堪——孙中山书。
文人挽联荟萃

文人挽联荟萃夫子何为者,哲人其萎乎。
萧布芸、葛夫遂合挽刘皓愚联。
天不遗一老,人已足千秋。
谭人凤挽王闿运联。
王闿运:晚清辞章家,著述甚富,有《王湘绮先生全集》行世。
月落杜陵屋,风凄董子帏。
杜陵:杜少陵,杜甫。
董子:董仲舒,西汉思想家。
景帝时为博士,潜心钻研孔子学说,被举为贤良。
后创立“三纲”、“五常”体系,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
曾任江都和胶西王相,后托病辞官,修学著书,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
西河留教泽,东壁陨文光。
“西河”句:孔子弟子子夏,学文学,在西河任教。
东壁:《晋书·天文志》载,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
人间方遂青云志,天上遽成白玉楼。
青云志:做高官显爵之志。
白玉楼:《李贺小传》载,唐朝诗人李贺为协律郎时,昼见绯衣人持一板,书云上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之作记,贺遂卒。
万卷诗书还我读,一时风月向谁谈。
风月:清风明月,指美好的景色。
《徐勉传》载:勉居显官,客有虞暠求詹事五官。
勉曰:“今夕只可谈风月。
”人服其无私。
千秋??蚃尊经阁,四海文章湘绮楼。
李明志、李明忠挽王闿运联。
??蚃:分布,散布;引申为盛貌。
大雅云亡梁木坏,老成雕谢泰山颓。
大雅:此指宏达雅正之人。
义熙涕泪陶彭泽,天宝诗歌杜拾遗。
梁士诒挽于晦若联。
于晦若:生平不详。
义熙:东晋年号。
陶彭泽:东晋文学家、诗人,曾任彭泽令。
天宝:唐朝年号。
杜拾遗:杜甫,唐朝大诗人,曾任左拾遗。
风流文采今安在,故国平居有所思。
某人集杜句挽端匋斋联。
文章卓荦生无死,风骨精灵逝有神。
卓荦:特出。
风骨:指人的品格、性格。
司马笔精堪接轨,公羊墨守更传经。
袁世凯挽王闿运联。
司马: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历十二年,撰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公羊:公羊高,战国齐子夏弟子,作《春秋传》,四传至其玄孙公羊寿。
后经汉代何休作解诂,书遂大传。
生年互日皆离乱,箴世哀时有至言。
清章一山挽汪康年联。
汪康年:清末维新派。
一生主要从事办报工作,先后办过《时务报》、《时务日报》、《昌言报》、《京报》和《刍言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素材_古今名人挽联
1.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2.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3.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4.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5.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实读者慷慨悲歌不已;其门馆风流未谢,
于今思夕,问君谁能拔抑磊落之才。
6.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7.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8.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9.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10.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
11.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2.此地疑仙,蓬莱、瀛洲、方丈;不知有汉,美人、名马、英雄。
13.生叔季世,有豪侠心,报韩椎秦,兴刘灭项;绝富贵交,为神仙侣,进履辟谷,拜石授书。
14.十年成败一知己,七尺存亡两妇人。
15.家传十四篇书,合三苍为一;律讽九千字学,通五经无双。
16.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17.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鞲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18.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19.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忠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20.心悬八卦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21.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威德成孚足千秋。
2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三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23.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遍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24.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
25.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
26.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27.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
28.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29.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
,
30.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31.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间,春水群鸥野老心。
3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33.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34.以忠爱为心,国步多艰,匡时句出惊风雨;为生民请命,恫鳏在抱,警世诗成泣鬼神。
35.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36.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腾虎跃几诗容;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37.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38.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39.心中怀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40.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
41.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4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43.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曩不孤。
44.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
45.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46.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独留青白在人间。
47.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48.理冤狱关节不到,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49.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50.万里留长城,南渡朝廷从此小;一坏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
51.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
52.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53.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
54.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花。
55.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校碑栏槛,梦随玉笛俱飞。
56.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57.扬震旦天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欧亚盟主。
博我皇道,安我汉京。
58.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59.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60.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61.改革衣服之观,人间温暖;极错彩金之妙,天下文明。
62.赐国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创基业在山穷水尽;复父书,词严义正,千秋大节,享俎豆于舜日尧天。
63.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坑志,方知海外有孤臣。
64.殉社稷在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坏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65.万点梅花,尽是孤臣泪;一坏故土,还留胜衣冠。
66.死含瑶草千秋恨,魂傍梅花万古香。
67.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68.江户矢丹枕,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
愧我今招女侠魂。
69.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70.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载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71.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73.旷代天才,回荡当齐马赛曲;炎黄后胄,激扬永振义勇军。
孔子:集群
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
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诸葛亮: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韩愈: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
范仲淹: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文天祥: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宰相状元余事之文章义节两兼之蒲
松龄撰联颂项羽、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司马迁: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陶渊明: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汤显祖: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李清照: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白: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杜甫: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白居易: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陆游: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岳飞: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鲁迅: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有雄才,有伟略,有奇勋,实在有德; 无后裔,无偏心,无享受;真正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