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风偏瘫怎么治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疗中风可以综合运用中医药、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等方法,针对病人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个中医治疗中风的典型医案:
病人男,65岁,患有高血压多年。
一天突然出现头晕、说话不清、右上肢无力、步态不稳等中风症状。
中医辨证分析:
该病人属于中风病类型,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肾气不足,以及脏腑功能失调。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采用活血化瘀、通络、疏肝理气、补肾壮阳的中药方剂。
主要成药包括川芎、红花、丹参、黄芪、当归、白芍等。
2. 针灸疗法:采用针刺穴位足三里、合谷、太冲、风池等,以及搔痒、拔罐等疗法,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
3.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脊柱、头部、四肢等部位,以及灵活运用拇指压、揉、拿、推、按等手法,按摩和刺激相关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畅通。
4. 康复训练:采用针对病人病情和症状的康复训练,包括进行各种功能性训练、平衡训练、手指灵活性训练等,帮助恢复患者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
疗效评估:
经过3个月的治疗,病人的头晕、说话不清、右上肢无力等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步态也比之前更加稳定。
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整体健康状况明显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中风需要根据具体病人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与西医医生合作,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偏瘫患者康复方法

偏瘫患者康复方法
偏瘫是指一侧身体的肌肉无力或瘫痪,主要是由中风、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引起的。
康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理康复:物理治疗帮助恢复患肢和肌肉控制。
这可以包括进行被动和主动运动训练,通过瑜伽、推拿、腔道疗法等手段来加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2. 言语和语言康复:偏瘫患者可能遇到言语和语言障碍,因此语音治疗专家可以使用语音治疗和语言训练技术,帮助恢复患者的言语能力。
3. 康复护理:提供合理的护理,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并提供适当的康复训练和活动,有助于患者恢复到最佳状态。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减轻偏瘫引起的疼痛、肌肉痉挛等症状,并改善神经功能恢复。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痉挛剂、肌肉放松剂等。
5.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偏瘫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减轻脑部损伤或压迫神经的情况。
6. 心理康复:由于偏瘫可能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心理咨询和康复帮助可以帮助患者应对情绪问题、焦虑和抑郁等。
除了上述方法,患者和家人还需要有耐心和恒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和调整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法和强度,将有助于偏瘫康复。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中风(stroke),是指因脑血管病变而引起的脑功能损害。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言语、运动、认知和感知障碍等各种症状。
中风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治疗,因此选择一位名老中医的治疗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位名老中医治疗中风的医案。
病案:男,72岁,中风后左半身瘫痪,面部略微歪斜,言语不清,左手无力,左腿跛行,情绪不稳定,睡眠质量下降。
初诊时,老中医详细了解了患者的中风病史、既往病史和饮食习惯,进行了中医四诊,发现其脉浮紧,舌红苔黄。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老中医初步诊断为中风后证。
治疗:老中医设计了一套中药配方,并结合针灸和推拿疗法。
具体治疗方案如下:1. 中药治疗:老中医选用了脑健康汤的方剂,包括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淮山、川芎、当归等中草药,且每天按时给患者服用。
治疗过程中,老中医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中药的作用调整了剂量和配方。
2. 针灸疗法:老中医使用了绿色针灸(即无痛针灸)的方式,选取了手太阳膀胱经等穴位进行治疗,用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病情。
治疗过程中,老中医根据针灸效果和患者的反应修改了穴位和治疗时间。
3. 推拿疗法:老中医使用了手推功夫,以调整患者身体平衡、平缓肌肉萎缩、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老中医在过程中反复对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患者的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
面部和言语渐渐恢复正常,左手和左腿运动能力明显增强,走路也变得更加稳定。
患者情绪也变得更加稳定,睡眠质量也大大提高。
治疗后几个月,老中医继续按照上述的治疗方案进行,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和改善。
结论:中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正确认识和治疗非常重要。
经过老中医的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推拿疗法,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和改善,也说明了中药在治疗中风方面所具有的良好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配合现代医学,采用综合治疗,最终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复合针刺法治疗老年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

h mi lg a M eh d 6 c s s r a d ml i i e t r u s 3 a e e td wi t g ae o y a u u cu e e pe i. t o s 6 a e er n o y d vd d i ot g o p : 4 c s st ae t i e r td b d c p n t r we n wo r hn a d s ap a u u cu e 3 a e ste c n r l r u s g o l o y a u u c r r ame t Re u t et t l f c ie n c l c p n t r , 2 c s sa h o to o p u i n y b a c p n t e te t n . g n u s lsTh o a e f t e v r t ft eh milg c u p rl r ame t n t ete t n r u s9 . %.wh c ssg i c n l ih rt a a f a eo e p e i p e mb te t n r ame t o p wa 4 1 h i i h g i h wa i n f a y h g e h n t to i t h
Cl ia b e v t n o tg ae c p n t r h r p i a o etch mi lga AO Qu —ig AI a — o HU i clo sr a i fi e r td a u u cu et e a yOl p plci e pe i Y nyn ,T nt ,Z n o n Xi a
中药外治法治疗中风偏瘫

中药外治法治疗中风偏瘫――康复学小论文20120121086 中医五2班邵帅摘要:中风病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的疾病,中风后约有8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偏瘫疗效不尽人意,中医药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优势,中药外治法治疗该病由来已久,并于近十年来治疗中风偏瘫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中药外治法方法大致有药物熏洗、中药药浴、中药敷贴、中药热熨等。
关键词:中风偏瘫;中医外治法一、中风偏瘫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
随着诊断、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溶栓、血肿清除术等技术的应用,脑血管病的病死率降低,而致残率仍然高达80%以上,运动功能障碍(偏瘫)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减轻偏瘫病人的残损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康复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医治疗偏瘫,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样的治疗方法,对于偏瘫的康复,有其独特的认识方法和干预手段。
二、中药外治法中药外治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特殊的中草药,经过一定的炮制加工后,对患者的全身或局部,施以熏蒸、敷贴、药浴、热熨等医疗技术。
1 中药外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外治研究历史悠久, 文献资料丰富, 中医外治法萌芽于原始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三国, 发展于晋、唐、宋、元, 鼎盛于明清时期。
到了现代, 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早在原始社会, 人们为了生存, 常与自然界得各种因素作斗争, 并逐渐发现使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创面、伤口可以减轻疼痛、止血, 促进伤口的愈合。
这是中药外治法的起源阶段。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 中药外治法的治疗思想已经形成。
最早记述中药外治的史籍当属《山海经》, 书中云“熏草、佩之可已病” , 其记载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中, 用内治法为78 次, 用外治法为35 次, 外治法占治法的近1 / 3。
半身不遂(偏瘫)能治好吗

半身不遂能(偏瘫)治好吗?【导语】半身不遂通常是中风的后遗症,医学上又称为偏瘫。
一些中老年人突发中风后或多或少的会留下一些后遗症,让老人失去了自理的能力,那半身不遂能治好吗?半身不遂当然能治好了,下面由小编携北京体坛中医院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刘光亭教授带你了解半生不遂的症状和该怎样治疗;半身不遂的症状表现:1:轻半身不遂:在半身不遂极轻微的情况下,如进行性半身不遂的早期,或一过性发作性半身不遂的发作间隙期,瘫痪轻微,如不仔细检查易于遗漏。
2:意识障碍性半身不遂:表现为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并伴有半身不遂,常有头及眼各一侧偏斜。
3:弛缓性半身不遂:表现为一侧上下肢随意运动障碍伴有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意肌麻痹明显面不随意肌则可不出现麻痹,如胃肠运动、膀胱肌等均不发生障碍。
4:痉挛性半身不遂:一般的是由弛缓性半身不遂移行而来,其特点是明显的肌张力增高。
上肢的伸肌群及下肢的屈肌群瘫痪明显,肌张力显著增高,故上肢表现为屈曲,下肢伸直,手指呈屈曲状态,被动伸直手有僵硬抵抗感。
北京体坛中医院专家推荐半身不遂的治疗方法:“巨针巨刺综合疗法”用特制针具沿人体督脉、手足阳明经透入,具有通督脉﹑行气血和促进神经细胞再生、介入引导苭物到达病灶部位的作用。
具有取穴少、不良反应小、刺激量大、见效快等优点,做到了针刺治疗的三大创新。
“巨针巨刺综合疗法” 科学打通瘀阻辩证论治的具体体现“巨针巨刺综合疗法”是在古代"九针"中大针、长针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此方法既可改善脑血管的弹性和血流量,又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很快改善偏瘫等症。
一般患者针刺1-3次就有明显效果,对脑血栓、脑栓塞、偏瘫、半身不遂等病症疗效高于普通毫针。
该疗法以针灸"左病取右,右病取左,上病下取"为理论基础,沿中医经脉中的督脉、手足阳明经透,具有通督脉﹑行气血和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疏通经络、醒开窍,促进神经恢复生长,内外结合,综合治疗,疗效更加显著。
中风后遗症的推拿治疗

怎样预防和治疗
积极治疗中风相关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中风是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肥 胖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导致脑血管功能损害, 当损害到一顶程度时,在诱发因素的促使下而发 病。
诊断
二、起病有急有缓,病情复杂。急者有卒然头 昏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数小时后迅速出现 半身不遂,拌见口眼歪斜等症;缓者头痛、头 晕后三两日才逐渐出现一侧肢体萎软或偏废不 用。
三、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以老年居多。如: 元朝医家王履指出“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 际,、、、多有此疾”。椐资料表明,本病的 发生年龄有提早的趋势。
宋、严用和对其病因论述更为具体,他说: “营卫失度,腠理空疏,邪气乘虚而入,极其 感也,发为半身不遂”。金元时代,许多医家 提出了内在因素导致半身不遂的观点,如刘和 间(金代医家)的“心火暴盛”;李东垣的 “正气自虚”;朱丹溪(元朝医家)的“湿痰 生热”等,三家立论不同,但都重于内因,对 中风的病因学有重大发展。
辨证
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1)、表现:时常头昏、头晕、头痛,耳鸣、 眼花、目眩,少眠多梦,腰酸腿软;或面红、 激亢易怒;一侧肢体沉重、麻木,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语言蹇涩,舌红苔黄,脉弦滑。
(2)、分析:因某些原因造成肝肾阴虚,出 现肝阳偏亢,形成上盛下虚,故见头昏头痛, 耳鸣目眩,少眠多梦,腰痠腿软,步态不稳。 肝风夹痰上扰,流窜经络,则出现舌强语蹇、 口眼歪斜、脉弦滑,舌红为阴不足,苔黄为热 之征。
辨证
二、辨证侯表现
中风后康复的方法和生活质量改善技巧

中风后康复的方法和生活质量改善技巧引言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可能导致身体的部分或全部瘫痪,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然而,通过康复的方法和生活质量改善技巧,中风患者可以重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风后的康复方法和生活质量改善技巧。
中风康复方法1.物理治疗:中风会导致肌肉瘫痪或肌肉无力,物理治疗可以通过运动和理疗帮助恢复肌肉功能。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按摩、热敷、电刺激和运动练习等。
物理治疗需要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可以在康复中心或医院进行。
2.言语治疗:中风患者可能会出现言语障碍或吞咽困难。
言语治疗专注于恢复和改善患者的言语和吞咽功能。
这包括通过重复练习和语音训练来提高发音和语言理解能力。
3.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帮助中风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例如穿衣、洗澡和烹饪等。
职业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重建独立生活的能力。
4.心理治疗:中风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中风患者处理情绪问题,减轻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症状。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个人咨询、团体支持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进行。
生活质量改善技巧1.饮食调整:中风后,饮食调整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和纤维,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2.合理锻炼: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中风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同时提高心肺功能。
患者应该遵循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游泳和瑜伽等。
3.物理辅助设备:中风患者可能需要借助物理辅助设备来帮助行走或完成日常任务。
步行器、轮椅、扶手等设备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稳定性,提高患者的行动能力。
4.康复辅助工具:现代科技为中风康复带来了许多辅助工具,如声控设备、智能手环和移动应用程序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康复进程,记录和监测日常生活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结论中风后的康复是一个艰难但至关重要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患者重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老年人中风偏瘫怎么治
导语:中风是老年人经常容易患的一种疾病,主要的病症体现就是偏瘫,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有极大的影响。
中风的老人首先就会出现面部的麻木无力,流
中风是老年人经常容易患的一种疾病,主要的病症体现就是偏瘫,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有极大的影响。
中风的老人首先就会出现面部的麻木无力,流口水之类的现象,出现这样的现象做子女的要重视,出现中风偏瘫最好立即带老人到医院治疗,这样才能够尽早恢复,不要相信偏方乱用药之类的!
中风偏瘫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脑中风是中老年人易发的病症,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约有60-70%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经抢救治疗后神志可恢复,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半身不遂(偏瘫)最多见。
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并非不治之症,除了坚持可靠药物治疗、针灸等综合措施外,缺血性脑中风康复还包括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加快恢复的速度和改善恢复的程度。
脑中风是多病因引起的慢性病,饮食等家庭护理康复措施会起到辅助的作用,但没针对病因的作用,所以对脑中风这种慢性来说,最关键的康复方法就是科学的针对病因的用yao防治,在改善脑中风症状的同时,降低脑中风的高复发率。
目前临床上收到理想疗效,治疗出血性和缺血性造成的脑血栓,脑淤血,以及后遗症中风,偏瘫等,最佳的yao物就是中yao邦尔健麝香抗栓。
偏瘫病人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
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视野缺损,表现为平视前方时看不到瘫痪侧的物品或来人,一定要将头转向瘫痪侧才能看到。
要学会积极预防中风的发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