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密州出猎》古诗词赏析题 2020.2
九年级下册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练习

九年级下册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练习
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整体感知: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本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通过密州出猎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突出词人的豪放英勇,并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出自己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为国效力、杀敌报国的坚定决
参考答案
1.略
2.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3.⑴出猎时英姿潇洒(装束气派),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
⑵①遣冯唐,即是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遣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魏尚因多报六个首级功劳而获罪削职)。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②“射天狼”,这里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决心。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猎场景,借以表达诗人对时局动乱的忧思和对社会命运的感慨。
下面我们就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赏析。
首先,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个题目给人一种恢宏壮丽的感觉。
江城子,即长江边上的城市;密州,位于山东的一个地名。
题目中出现的“江”和“州”两个字,给人一种辽阔的意象,而“猎”这个词则突出了主题。
通过这个题目,诗人将视野拉开到江城和州县,引出后文的猎场景。
其次,诗的开头就展现了一个冬日的繁华场面。
诗人写道:“猎笛何须怨杨柳”,这里可以联想到猎场上鸟鸣猎笛的声音,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同时,“杨柳”这个词也隐含了春天的气息,对比了冬日的严寒景象。
然后,诗人通过描绘猎场上的种种景物,展现了这个猎场的热闹和繁荣。
他写道:“白马金鞍T鞮出”,这里的白马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威和威仪,金鞍更是富贵的象征。
而“T鞮”则是指统治者作战时所穿的一种盔甲,也显示了猎场上的壮观场面。
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十旬休偃蹇驴”的场景,这里的“十旬”指的是狩猎时间长达十天,显示了猎场上的盛大气氛。
而“蹇驴”则暗示了被猎物逃窜的情景。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诗人展现了猎场的热闹和喧嚣。
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对比手法来表达对时局的思考。
他写道:“控弦疑是燕然箭”,这里的“燕然箭”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名将黄石公所射的一支箭,被誉为神箭。
通过将猎场上的箭与历史上的神箭进行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当时乱世的无奈和悲愤之情。
接着,他写道:“转盼逢迎似故人”,这里通过对比猎场上的热闹喧嚣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最后,诗人以一种豪放洒脱的心态对时局进行了总结。
他写道:“卷平冠、玉斗酒”,这里的“卷平冠”象征着离乱的世界安定,而“玉斗酒”则展示了诗人豪爽的性格。
通过这样的总结,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认知和对未来的期望。
综上所述,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独具特色的诗歌作品。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猎场的喧嚣和热闹,同时也通过对比和借代表达了对社会和时局的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佚名1.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
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
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
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
狂夫老更狂。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①苏轼任密州知州时刚四十岁。
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
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
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
四年,陷抚宁诸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这首词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
②云中:地名。
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是因为报功不确实,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了魏尚,仍旧叫他担任云中太守。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豪情壮志。
(2)词中塑造了一个力挽强弓,奋力杀敌的英雄形象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了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词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4)词是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戍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6.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 遣冯唐;射天狼这三个典故。
(2分)7.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答案附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浏览答案附赏析【2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汉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述出猎场景的句子.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如何的情怀?(2分)表达了作者盼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大志壮志.3.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词牌名标题4.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绪.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役,去抵抗西北的侵犯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故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应用典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作者愿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宥他的罪名,让他有机遇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用典的感化是:委婉含蓄.6.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前人自比,愿望得到朝廷重用.7.从表达方法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________;下阕重在_______.叙事(描述).抒情8.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表达本身报效国度.御敌建功的爱国情怀.9.本词上阙写景,描述了__________的巨大壮不雅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 __________________的激情壮志.(2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佃猎)(1分)盼望报效国度(或:盼望建功立业)10.词的上片凸起不雅猎盛况的一个词是________.(1分)倾城11.用你本身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示的壮不雅场面.侍从出猎的军人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大荡的部队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囊括而过.12.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情?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情.言外之意是:我固然年事大了,但我仍能跃马沙场,迎击来犯之敌.11.老汉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________之情.欲为国努力而不得的激怒13.这首词用一个________字贯串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________派词篇的范例.上片表现词人________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狂豪放举止神志襟怀胸襟由打猎激提议来的壮志激情14.下面临本词的懂得和剖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BA.本词描述冬猎盛况,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不雅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激情壮志跃然纸上.B.写作此词时,作者方才四十岁,而词中自称老汉,显然有时不再来.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C.词中应用冯唐持节赦宥魏尚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示:愿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宥他的罪名,让他有机遇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D.季羡林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周全的巨大天才.苏轼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在词的创作上,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15.请你自选角度,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做点赏析.答:角度一:描述挽弓劲射的豪杰形象,英武豪放;角度二:抒写作者的爱国思惟和激情壮志;角度三:应用修辞.比喻,雕弓如满月,活泼形象地展示力气,表明决心.引用,用射天狼,委婉地指出边防重点.(任选个角度,内容具体,表述明白即可;从其他角度赏析,合理亦可.)浏览演习二:①本词上片以__论述_为主,下片以_抒情_为主,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大志壮志.②词中表现苏词豪放作风的动词有:擎卷挽射③全词的点睛之笔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词人以前人自比,愿望得到朝廷重用.3.画线的句子勾画了如何的人物形象?抒发了如何的思惟情绪?勾画了一个英武豪放.气势不凡的豪杰形象.抒发了盼望建功报国的激情壮志.本词上阙写景,描述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佃猎))的巨大壮不雅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盼望报效国度(或:盼望建功立业))的激情壮志.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寄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利益?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刻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宥魏尚那样升引本身呢?应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5.用你本身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示的壮不雅场面.侍从出猎的军人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大荡的部队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囊括而过.6.依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惟情绪.勇敢杀敌,保卫边境安全,保护国度同一的爱国主义情绪.7.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情?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情.言外之意是:我固然年事大了,但我仍能跃马沙场,迎击来犯之敌.8.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显示抱负不凡.9.老汉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努力而不得的激怒之情.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工资本身勾画了的形象,英武豪放,气势不凡,个中天狼在这里指挽弓劲射的豪杰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部队.11.这首词用一个狂字贯串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豪放派词篇的范例.上片表现词人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举止神志襟怀胸襟,抒发了由打猎激提议来的壮志激情.12.说说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分离表达词人如何的思惟情绪?词人以魏尚自比,愿望得到朝廷信赖而为国杀敌13典故:①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录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静地在马前击毙了山君.在词中的意思和感化: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凸起地展示了作者虽年事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传记》记录:华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宥魏尚.在词中的意思和感化: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愿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本身.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在词中的意思和感化: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部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本身要报效国度,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14.主题:抒发了作者盼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度的大志壮志和爱国情绪.15. [名句赏析]亲射虎,看孙郎的意思是作者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凸起地展示了作者固然年事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持节云中,遣冯唐,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愿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从新重用本身;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射天狼,表达了本身要报效国度,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大志壮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一)古诗赏析(2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犷、豪放的,充分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这首词的上片以“牵”“擎”“卷”等词展现出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词人虽然年届不惑仍“狂气”十足。
C.“何日遣冯唐”一句,词人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以及对朝廷的愤懑之意。
D.词末“射天狼”表达了词人企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抒发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答案:
C。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习题及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赏析】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
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
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练习及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练习及答案«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练习及答案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________;下阕重在_______。
2.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3.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庞大壮观的局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2分)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益处?(2分)5.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________〞。
(1分)6、用你自己的话,描画〝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局面。
7、依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笼统,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8、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弦外之音是什么?9、〝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显示志向非凡。
10、〝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那么表现了作者________之情。
1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人为自己勾勒了________的笼统,威武豪迈,气概非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________。
12、这首词用一个〝________〞字贯串一直,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________派词篇的模范。
上片表现词人________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
13、说说〝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区分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4、选出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酒酣胸胆尚开张〞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亲射虎,看孙郎〞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斗志高昂和兴致之高,使出猎局面到达高潮。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作者再次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现报国杀敌的剧烈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城子•密州出猎》古诗词赏析题 2020.2
全词赏析:
1.“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
从本词的题材及语言风格看,是一首词。
【答案】:13.(2分,每空l分) 词牌名题目豪放
2.从表达方式上看,词上的阕重在___________;下阕重在_________ 。
【答案】1.叙事(描写)抒情
3.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2分)
上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阕描写出猎壮观场面。
下阕抒写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分)
4.苏轼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2)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
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
5.这首词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苏轼一生著述丰富、风格各异,你再写两句他其它作品中的名句。
(4分)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1.5分)
示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1分)
上阙赏析:
6.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2分)
【答案】: 词的上阕记叙了一个壮观的狩猎场景。
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从马狂奔,并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7.“老夫聊发少年狂”中“聊”的意思是:。
(2分)
答案:姑且,略微
8.上阕中“”、“”二字及下阕中“挽”字最能体现苏轼豪放的风格,“_______”之语则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的拥戴、赞扬和敬佩。
(4分)
答案:狂(1分)卷(1分)
倾城随太守(2分)只答倾城或者答为报倾城随太守只给(1分)
9.词的上片有一个字笼罩全篇,你认为是哪一字?说说它的好处。
(请作简要赏析)
“狂”;
“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突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2分)
10.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
“狂”字,“狂”字是总起,统率全词,且是贯穿全词的线索,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突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2分)
11.这是一首叙事抒情的壮词,试找出贯穿全篇的关键词语,并结合具体语句予以分析。
(2分)
“狂”例如:(1)“亲射虎,看孙郎”写出了词人的雄心万丈,意气风发。
(2)“会挽雕弓如满月”写出了词人的英雄豪迈,气概非凡。
(答对贯穿全文的“狂”字,1分;分析要求结合具体句子,答到要点即可,1分)
12.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2分)
答案:15.(1)“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
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
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1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3)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
“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
“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
14.“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概括作者“狂”在哪些方面。
(3分)
13.(3分)①狂在外表(狂形),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
②狂在动作(狂举),如卷平冈、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
③狂在神态(狂态),如酒酣、胸胆开张;
④狂在壮志(狂志),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为国御敌报效国家的志向。
(1点1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
若学生没有分类概括而仅罗列原词句笼统作答给1分)15.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括。
(2分)
答案:19.①“牵黄”“擎苍”的行为。
②“锦帽貂裘”的装束。
③“千骑”狂奔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