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参考文献
[论文] 光伏参考文献
![[论文] 光伏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1bc67e035022aaea988f0f50.png)
[1] 赵春江,刘永生,杨金焕.3KW家用型太阳能光伏发电(PV)系统并网后的运行和监测. 华东电力第37卷第8期2009年8月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带蓄电池的系统而言,蓄电能力设计多大才为合适始终是设计人员的一大难题。
容严重阴雨天光伏发电保证率几乎接近于零。
换言之,在没有其他辅助发电设备(风力发电、柴油机发电等)的情况下,并网型PV系统的负载将几乎完全依靠电网供电。
对于一个完全由PV系统供电的负载(路灯、庭院灯等)来说,会发生蓄电池连续三天放电而得不到充电的情况。
运行期间的最高和最低气温与设备的耐热和抗冻性能有关,可供系统设计参考。
而运行期间发电时间段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则与PV系统的欠压和过压有关,将直接影响到太阳电池方阵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并影响到逆变器等设备的运行,对于带蓄电池的系统,则还影响到充电电压。
在表7所列极端气温下,如果不考虑太阳辐照度引起的温升,则太阳电池方阵的输出电压将变化正负10%左右。
[2]刘莉敏,曹志峰,许洪华. 50kWp并网光伏示范电站系统设计及运行数据分析.太阳能学报第27卷第2期.2006年2月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天普集团厂区所在地的供电电网为农村供电电网,单路11kV接人,变压器容量为500kVA。
天普新能源示范楼的供电为三相五线制,主配电柜刀闸容量为380V500A,接入线主电缆为120mm^2 x 3 +60mm^2 x 1,大楼内部独立地线。
并网光伏示范电站的控制设备间位于一楼大厅的后方,交直流配电柜、逆变器、电站监控系统均在此安装。
交流配电柜与大楼主配电柜相距约25m,由一根}70mmz x 3 +}35mmZ x 2的电缆连接,连接方式为三相五线制。
并网逆变器选择,早晚日光温度季节日光温度安装角度电池表面灰尘[3] 赵平,严玉廷.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对电网影响的研究. 电气技术2009年第3期.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并网控制的核心器件,包含了电网信号检测、输出电流控制、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抗孤岛(anti-islanding)及其他保护,是集检测、控制、并网和保护于一体的装置。
carbon energy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Carbon Energy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在学术领域,引用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引用可以提供作者观点的出处,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想法,并且遵守学术诚信规范。
本文将就Carbon Energy 的参考文献引用格式展开探讨,并给出一些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格式。
我们要明确 Carbon Energy 的定义。
Carbon Energy 指的是在能源生产和使用中大量释放二氧化碳的能源形式。
它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Carbon Energy 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因此对它的研究备受关注。
当我们在撰写关于 Carbon Energy 的论文或文章时,引用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术写作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引用格式,以确保引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在引用 Carbon Energy 相关的文献时,可以采用以下格式:1. 期刊文章引用格式在引用期刊文章时,可以采用以下格式:作者. (出版年). 文章标题. 期刊名, 卷号(期号), 页码范围.例如:Smith, J. (2019). The impact of carbon energy on global warm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25(3), 102-115.2. 书籍引用格式在引用书籍时,可以采用以下格式:作者. (出版年).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例如:Johnson, L. (2018). Carbon Energy: Aprehensive stud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3. 网络资源引用格式在引用网络资源时,可以采用以下格式:作者. (出版年). 文章标题. 全球信息湾名称. 全球信息湾.例如:Brown, K. (2020). The future of carbon energy. Climate Change Institute.以上是一般的参考文献引用格式,当然在撰写论文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电池行业主要参考文献

电池行业主要参考文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1.《电池技术手册》《电池技术手册》是一本系统介绍电池技术的专业参考书籍,其中包含了关于电池的原理、分类、制造工艺、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这本书籍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电池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最新技术发展趋势。
2.《电池产业发展报告》《电池产业发展报告》是一份对全球电池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的专业报告,该报告包含了电池产业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革新等方面的信息,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电池行业的整体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4.《电池技术与应用》《电池技术与应用》是一份关于电池技术及其应用的学术期刊,该期刊每期发布一些关于电池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通过阅读这份期刊,读者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电池技术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最新动态。
第二篇示例:1.《电池工程》(第2版):这本书是由著名的电池专家Olivier Dubey和Simon Doka合著的。
书中系统地介绍了电池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原理、各种电池的制造和工程应用等内容。
非常适合电池行业的初学者和专业人士阅读。
2.《锂离子电池》:作者为John T. Warner。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原理、结构、工艺和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
3.《镍氢电池技术手册》(第2版):这本书由国内著名电池技术专家李国胜编著。
书中详细介绍了镍氢电池的原理和结构、性能参数、生产工艺、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从事镍氢电池研究和应用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4.《电池技术手册》(第5版):这本书由美国电化学学会(ECS)出版。
书中收录了关于各种电池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锌锰电池等多种类型的电池。
对于想要了解电池行业研究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人士来说,这本书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5.《电池技术与应用》:这本书由国内著名电池专家刘绪全主编。
关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的参考文献统

关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的参考文献统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可有效改善传统燃油汽车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零污染、零排放,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
基于此,文章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为切入点,从气体介质、液体介质、相变介质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技术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通过电力能源取代传统燃油能源,可有效实现能源的节约,减少尾气排放,进一步符合我国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
此外,在汽车充电桩设施的布局下,可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需求,为电力能源与机械能源之间的转换提供基础保障。
但电池装置在长时间驱动状态下,电能与热能之间的比例将呈现出负增长现象,当电池热能的产生高于热能输出时,则将加剧电力能源的损耗,缩减电池装置的使用寿命。
电池冷却技术的应用,则可为电池装置进行热量管理,通过不同技术工艺、介质材料等,及时将电池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分散,以提高电池生命周期,为企业创造更为的经济利润。
所谓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就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的一种电源。
就目前的市场来看,用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源主要包括镍氢电池、铅酸电池、燃料电池和锂电池。
镍氢电池这种蓄电池的性能十分良好,具体应用中,可按照高压镍氢电池以及普通镍氢电池来进行划分。
在新能源汽车中,该动力电池的主要应用优势是放电功率大、记忆效应小、使用寿命长、可循环使用。
凭借着这些优势,这种动力电池已经在很多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比如,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所生产的普锐斯新能源汽车中,就将这种蓄电池用作了动力电池。
目前,这种蓄电池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我国也在其原材料加工方面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技术。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中,这种蓄电池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的动力来源方向。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冷却技术分析:就目前来看,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具体应用中,其冷却技术主要包括气体介质冷却技术、液体介质冷却技术、相变介质冷却技术、热电制冷技术以及热管制冷技术。
海洋能参考文献

海洋能参考文献
本栏目制作过程中参照了有关专业教科书,也从网上找了一些参考资料,非常感谢这些资料的原创作者。
现把一些主要的参考书推荐给大家,供需要深入学习有关技术的朋友参考。
可再生能源概论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热利用、太阳电池、生物质能、风能、小水能、潮汐能、海浪能、地热能、氢能、燃料电池等。
本书对上述相关知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重点介绍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开发利用的方式。
本书作为理工科大学的教材,对于从事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的相关科技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基础部分通俗易懂,可供初学者阅读。
主编:左然施明恒王希麟主审:葛新石黄素逸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8月
平装:462页开本:16
海洋能源开发
《海洋能源开发》对海洋能源的资源量、潮汐能开发、潮流能及海流能开发、波浪能开发、温差能开发、盐差能开发、海洋风能及生物质能开发进行介绍,并对各类相关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进行介绍。
本书可作为理工科大学的参考书,对于从事海洋能的科技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通俗易懂,可供初学者阅读。
主编:李允武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第1版(2008年3月1日)
平装: 278页开本: 16。
新能源汽车制动策略研究参考文献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其环保、节能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系统作为其重要的安全保障部件,其研究和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制动策略的研究参考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对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现状从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中,可以发现当前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某些研究针对制动系统的能量回收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尝试利用电动汽车制动时的能量损失,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这部分能量回收并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以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率。
2. 制动系统的高效化设计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点,一些研究着重探讨了如何设计一种高效的制动系统,以确保在制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动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且尽量减少车辆制动时的能量损失。
3. 制动系统与整车动力系统的协同控制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系统与动力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些研究探讨了如何通过对两者进行协同控制,实现更加高效、智能的整车动力系统,以提升汽车的整体性能。
二、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基于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和分析,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系统也将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制动控制,从而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制动系统与能源回收技术的深度集成随着能源回收技术的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系统也将更加紧密地与能源回收技术进行集成,实现在制动过程中能够更加充分地回收能量,并用于辅助车辆的动力系统。
3. 制动系统的轻量化设计随着轻量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也将朝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更加轻量、高强度的材料,实现制动系统的整体质量减轻,从而提升汽车的能效性能。
三、结语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
新时代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参考文献

《新时代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参考文献一、书籍1.《可再生能源概论》,李华,科学出版社,2009年该书系统介绍了可再生能源的基本概念、资源分布、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在新时代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可再生能源系统工程》,张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该书全面介绍了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特点、系统工程设计原理以及运行管理等内容,对于新时代可再生能源的系统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期刊论文1. Chen, W., Geng, J. (2018). An overview of renewable energy investment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future prospects and aparison between the MENA region and China. Renewable and Sust本人nable Energy Reviews, 81(2), 3185-3197.本篇文章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投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与中东北非地区进行了对比,为新时代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 He, G., Zhang, D., Harris, O. (2019). Progress and prospects for renewable energy in China. Renewable and Sust本人nable Energy Reviews, 111(4), 47-56.该文综述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对于新时代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三、学术报告1.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2019).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Costs in 2019. Abu Dhabi: IRENA.该报告详细分析了2019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情况,为新时代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成本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
nanoenergy参考文献格式

很高兴得知您需要了解有关nanoenergy的参考文献格式。
nanoenergy这一主题涉及到纳米尺度下的能源转换和储存技术,是当前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新兴方向。
在撰写本文时,我将以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方式来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您的需求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理解nanoenergy的概念1. 什么是nanoenergy?Nanoenergy是指在纳米尺度下利用纳米材料进行能量转换和存储的技术。
这一领域涉及到纳米发电、纳米发电机、纳米能源储存等多个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nanoenergy在能源领域的意义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和对环境友好型能源需求的增加,nanoenergy技术的发展成为了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使其在能源转换和存储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二、 nanoenergy的研究方法1. 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众多纳米材料,如纳米线、纳米片等,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能源转换设备中展现出了独特的性能。
这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研究成为了nanoenergy研究的重要内容。
2. 纳米材料的能量储存性能纳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能源储存设备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研究人员通过调控纳米材料的结构和表面性质,来提高能量储存的效率。
三、 nanoenergy的未来展望1. nanoenergy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纳米材料合成技术和性能研究的不断进步,nanoenergy技术有望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 挑战与机遇然而,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在技术和成本上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的研究仍需加大对纳米材料的性能调控和稳定性研究,以应对能源转换和储存领域的各种挑战。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nanoenergy这一新兴领域,我个人认为其在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重要意义。
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为其在能源转换和储存领域的应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