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优秀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大意,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的语句,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心理,从而感受人物的品质。
2.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从而做一个诚信之人。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大意,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方法:1.教法:引导法,情景教学法。
2.学法:合作探究,表演法,自读自悟法。
教学准备:课件,板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词“诚信”进行讲解。
二.新授:(一)复习重点词语:1.指名读,教师指导;2.开火车读,学生互评;3.全班齐读。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学生回答:1.故事发生的时间?2.故事发生的起因?3.故事的主要人物。
(三)学习2-9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爸爸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妈妈说的话,用双横线画出宋庆龄说的话。
2.分角色朗读课文,解决问题:(1)宋庆龄去伯伯家了吗?为什么?(2)爸爸妈妈是怎样劝说的?(3)劝说后宋庆龄的决定是怎样的?(四)读第十自然段并解决问题:1.宋庆龄等小珍的结果如何?2.用课文原话回答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后悔?(五)讨论深化:学习完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的对不对?喜欢文中的小珍吗?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三、小结:课文讲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宋耀如一家准备到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叠花篮,爸爸妈妈劝她回来再教,但她为履行自己的诺言还是留了下来。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板书设计:21.我不能失信时间: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起因:宋庆龄期待去伯伯家经过:爸爸劝她回来再教妈妈建议回来解释庆龄决定留下来等小珍结果:小珍没来,但宋庆龄不后悔作业布置:阅读一个和诚信有关的故事,推荐《卖火柴的小男孩》。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21.我不能失信(教案)教案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21*我不能失信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 运用默读、朗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透过对话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去信用)你知道“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守信)这个题目还可以怎样说?(我要守信)2. 课题质疑:“我”指的是谁呢?是说她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3. 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出示资料袋,自由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有效沟通情感与认知、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创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感知“信”。
1.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学生齐读:①借助拼音读课文。
②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③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 开火车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纠正字音。
同时出示本文生词及几个难读的词学生认读:照耀、早餐、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
3. 小组探讨交流,“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提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出示课件)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c.事情的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怎样?4. 填空概括故事内容。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教案教学设计

体会:此处通过联系前后文以及人物的动作描写说明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B. 师生接读宋庆龄守信用的语句。
小结: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和动作,一个坚持守信的小庆龄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去信用)你知道“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守信)这个题目还可以怎样说?(我要守信)
2. 课题质疑:“我”指的是谁呢?是说她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
3.出示资料袋,自由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信”。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教案
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教学单元
第六单元
总(11)课时
课题
21我不能失信
第(7)课时
教学内容
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回家后,妈妈知道了小珍一上午也没来,庆龄白等了非常心疼。而庆龄却仰起脸回答到:生接读——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想象一下庆龄说这句话时会是怎样的语气和态度?根据理解朗读语句。
(5)加入人物对话,根据对话你能否在宋庆龄说的每句话中恰当地加上一个表示语气的词?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我不能失信》优质教案+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优质教案+教学反思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 失信(守信)高兴(烦恼)耐心(急躁)后悔(无悔)
2.盼望约定道歉心疼
3.庆(庆祝)床(木床)盼(盼望)扮(打扮)
第二课时
1.(1)老师说:“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
(2)“假期是你们巩固所学、拓展知识的最好时机,我希望你们珍惜时间,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
(3)“真好吃!”我一边吃着妈妈做的饭一边说,“我还要吃一碗。
”
2. (1)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
——林达生
(2)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莎士比亚
(3)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瑞士阿米尔
(4)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
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何智勇。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我不能失信》人教部编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诚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诚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诚信的原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诚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我不能失信》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我不能失信》选自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本课内容主要围绕诚信教育展开,包括以下要点:
1.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2.词语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失信”、“答应”、“期待”等,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诚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面对道德抉择时,仍显得犹豫不决。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
此外,通过这次教学,我觉得在诚信教育方面,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这样他们才会学会尊重和信任他人。
部编版三年级(下)《我不能失信》教案优秀版

《我不能失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人物品质。
3.运用默读、朗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一、依案自学,互动交流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
(板书课题)2.课题质疑:“我”指的是谁呢?(宋庆龄)3.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出示资料袋,自由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4.小组探讨交流: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 填空概括故事内容。
(课件出示)课文讲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到一位()家去,二女儿宋庆龄()。
她突然想起(),爸爸妈妈都劝她(),但她为了()还是(),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二、聚焦重点,品读提升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划出相关语句,在旁边简单作批注。
2.集体交流。
(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他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宋庆龄说。
(2)正当爸爸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的时候,庆龄又一次想到了小珍,连忙说——“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3)正当爸爸和庆龄在一旁迟疑的时候,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一旁说——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不,妈妈。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
”当爸爸妈妈回来后,妈妈心疼宋庆龄一人在家时,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
“3.生活中,你遇到类似的事应该怎么处理?三、类文整合,迁移运用1.俗话说“一诺千金”。
《21我不能失信》(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21 我不能失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誓、慰”等5个生字,会写“诺、诚”等11个字,会写“诚实、守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悟、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理解“我不能失信”的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培养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题:《我不能失信》2. 课型:讲读课文3. 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讲述了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一位伯伯家去。
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爸爸和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这篇课文表现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我不能失信”的意思。
2.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悟、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培养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宋庆龄吗?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 交流展示(1)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 精讲点拨(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我不能失信”的意思。
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不能失信》,通过宋庆龄的故事,我们感受到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做到诚实守信,做一个有信用的人。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我不能失信》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耀、庆”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3.通过对话描写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美德。
教学重点:1.认识“耀、庆”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对话描写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美德。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课前准备: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宋庆龄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她曾经担任过国家副主席、名誉主席,她非常喜欢少年儿童,关注少年儿童,在她的支持下,创办了《儿童时代》杂志。
2.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做到时时处处守信并不容易。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吧!走进课文《我不能失信》。
二、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找出问题和答案。
1.借助拼音朋友,快速默读课文,掌握多音字读音。
2.把你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
三、认识生字,读准字音1.同桌指读生字,检查注音。
2.大家看,这是本课的生字,你都认识吗?生读生字,注意正音。
耀庆盼叠歉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识字的记忆方法。
(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4.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个最难学?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给每个汉字组词。
学生读词语。
四、感知内容(一)课文导入。
主题概括:课文讲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宋耀如一家准备到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二)课文解读。
1.分角色读课文,并思考:(1)宋庆龄想不想去伯父家?(2)她为什么没有去?(3)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宋庆龄想不想去伯父家?宋庆龄很想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
2.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理解难懂的句子。
2.通过品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方面获得启示。
2.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
1.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难点】
1.透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激发兴趣。
1.出示宋庆龄的照片。
2.宋庆龄(1893—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
生于上海,毕业于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
1981年5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主要著作编为《宋庆龄选集》。
3.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不能失信于谁?请同学们读课文。
设计意图:
介绍课文中的主人公,让学生了解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检查预习,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课件出示带有会认字的词语。
宋耀如宋庆龄盼着叠花篮道歉
(1)指名读词语,注意生字的读音。
(2)引导学生组词,记忆生字。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在词语中识记生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
2.讨论交流: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不能失信于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填空: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宋耀如一家要去,可宋庆龄忽然想起,爸爸妈妈都,但宋庆龄坚持。
从这件事中,我们知道了小时候的宋庆龄是一个的孩子。
4.指名填空。
板书:宋庆龄守信用
设计意图:
运用课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用完整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四、品读句子,体会品质。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语句表现了宋庆龄守信用的品质?一边读一边把句子画出来,并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
2.课件出示宋耀如一家的对话情景,讨论交流:
(1)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①从“特别高兴”“盼着”“尖尖的”“红红的”“漂亮极啦”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啊)
板书:想去伯伯家
②补充句子:宋庆龄多么想(),多么想()啊。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①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宋庆龄不想让小珍扑空,她说话算数,一定要在家里等小珍)
②想一想:此时小庆龄的心里在想什么?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不,妈妈。
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①朗读句子谈感受。
(宋庆龄认为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更严重)板书:不能失信
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宋庆龄因为与小珍有约,没去成伯伯家,一个人在家等小珍,非常没意思,但她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板书:没有失信
3.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品词析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
五、总结深化,拓展延伸。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宋庆龄,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守信用的人,选一个这样的人,把他(她)守信用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全文,联系实际谈体会,讲身边诚实守信的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品质,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21﹡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想去伯伯家
不能失信没有失信
}守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