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概论

合集下载

第1章 交通运输概论共51页

第1章  交通运输概论共51页
主要教学内容:
❖ 交通、运输的概念 ❖ 交通与运输的区别和联系 ❖ 交通运输与交通运输学
一、运输概念
《辞海》: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 概 念:运输是指借助公共运输线及其设施和运
输工具来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 会活动。
二、交通概念
《辞海》: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即是人和物 的转运和输送,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等的传递和 播送。 《大百科全书》:交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运 输的任务是输送旅客和货物。而邮电是邮政和电信的 合称。 概念:运输工具的运输网络上的流动。
公元前3000年 埃及出现有桨和帆的船 公元前2700年 腓尼基人在地中海兴建了西顿港和
提尔港(在今黎巴嫩) 中国长江流域出现用木桨的船 公元前17~ 中国商代已掌握造船技术,并使用风帆 公元前660年 小亚细亚特洛伊地方筑起最早的灯塔 公元前486年 中国开凿邗沟──沟通了长江与淮河 公元前214年 中国修成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公元前140年 中国汉代已能建造大型船舶──楼船, 中国汉武帝时已开始进行海上贸易, 海船远航至印度洋沿岸一些国家
补充: 分类:全国交通、区域交通、城市交通。
三、交通与运输的关系
1、不同点 交通强调的是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
情况,而与交通工具所载运的人员、与物资的有 无和多少没有关系。
而运输则是强调的后者,而不特别关心使用 何种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 两个概念:交通量、运输量。
2、联系处
交通和运输反映的都是同一个事物,即都是 反映的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交通关心 的是运输工具的流动情况,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 的运输工具的载运情况。
报。 20世纪50年代后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出现 ,形成大规模的
现代化通信。

交通运输概论

交通运输概论

1、铁路线路部分:一、铁路运输的特点:是采用轨道运输方式,列车必须在铁路线路上行驶,铁路线路是列车运行的基础,它直接承受机车车辆轮对传来的压力,因此,铁路线路必须经常保持良好状态,才能保证列车高速、安全、平稳和不间断的运行。

二、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包括桥梁、涵洞、隧道等)和轨道(包括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等)组成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三、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正线数目、限制坡度、牵引机车、牵引种类、机车交路、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和闭塞类型等。

四、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中心线表示的。

线路中心线是指距外轨二分之一规矩的铅垂线与水平线的纵向连线。

五、铁路线路平面: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作铁路线路平面。

(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六、铁路线路纵断面:线路中心线(纵向展直)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叫做线路纵断面。

(表明线路的起伏变化情况)七、直线和曲线是线路平面的组成要素。

基本阻力是指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受到的阻力,包括车抽与轴承之间、轮轨之间以及钢轨接头对车轮的撞击阻力等。

基本阻力在列车运行时总是存在的。

附加阻力是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阻力、启动阻力等。

(随列车运行条件或线路平、纵断面情况而定,阻力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 线路平面上有了曲线(弯道)后,给列车运行造成阻力增大和限制行车速度等不良影响。

列车通过曲线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得外侧车轮轮缘挤压外轨,摩擦增大;同事还由于外轨长于内轨,内测车轮在轨面上滚动时产生相对滑动,从而给运行中的列车带来一种附加阻力,称为阻力。

曲线阻力的大小,我国通常用下面的实验公式来计算。

这一公式适用于曲线长度大于或等于列车长度的情况。

从式中可知,曲线阻力与曲线半径成反比。

曲线半径越小,曲线阻力越大,运营条件就越差,说明采用大半径曲线对列车运行的影响较小。

缓和曲线 :在铁路线路上,直线和垣曲县不是直接相连的,他们之间需要插入一段缓和曲线,以保证行车平顺。

交通运输概论

交通运输概论
构建多模式交通系统,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
共享出行
推广共享出行模式,提高出行效率并减少交通拥堵。
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便捷换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促进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必要条件 ,能够促进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
展。
提高生活水平
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提高人们的生 活水平,缩短旅行时间,提高出行 效率,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保障国家安全
交通运输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 义,特别是在军事和战略物资运输 方面,能够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
优势。
航空运
民用航空
提供旅客和货物的航空运输服务,具有快速、便捷、安全等 优点。
通用航空
包括空中巡逻、空中游览、空中广告等,具有灵活多样的服 务形式。
管道运
• 油气管道: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资,具有密闭 、高效、低耗等优点。
03
交通运输系统构成
运输工具
01
02
03
04
陆上运输工具
包括铁路机车、货车、公路汽 车、拖拉机等,它们能够在陆
节能减排技术
推广新能源汽车和节能 减排技术,降低交通排 放。
智能交通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自动驾驶技术
研究和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
车路协同技术
通过车路协同技术,实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
新一代交通系统发展
多模式交通系统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交通枢纽类型
根据运输需求和交通方式,选择合适的交通枢纽 类型,如铁路枢纽、公路枢纽、航空枢纽等。

一章交通运输概论ppt课件

一章交通运输概论ppt课件

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铁路 4532.6 4766.8 4969.4 4788.6 5712.2 6062 6622.1 7216.3 7778.6 7878.9
公路 6657.4 7207.1 7805.8 7695.6 8748.4 9292.1 10130.8 11506.8 12476.1 13511.4
公路 6129 6330 6782 7099 7841 8693 9754 11355 32868 37189
水运 23734 25989 27511 28716 41429 49672 55486 64285 50263 57557
民航 50.3 43.7 51.6 57.9 71.8 78.9 94.3 116.4 119.6 126.2
11
第一节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四、交通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运载工具在交通线网上流动和运载工
具上运载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 动和社会活动的总称。 ➢交通运输也可以定义为以交通网络及设施和运载 工具为依托,以现代联合运输组织管理技术和信 息技术为基础,以便捷、安全、高效和经济为目 标,通过一种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配合, 组织实现客货运输过程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18
第二节 交通运输发展史
二、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系统 ➢第二阶段 美国1991年的《综合地面运输效率法案》规定:国
家交通运输系统,应由统一标准和相互联结的各 种运输方式组成,包括未来的各种运输方式。 欧盟于1997年制定了欧洲统一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全欧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和 建设。
第一章 交通运输概论

交通运输概论

交通运输概论

交通运输概论1.交通的概念是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载运工具在相应公共设施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活动之一。

2.运输的概念是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利用一定公共设施、专门设施和相应的运载工具,实现人员与物质地理位置改变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3.绿色交通的含义绿色交通是一种以缓解交通堵塞、降低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五目的,满足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和谐式交通运输系统。

4.绿色交通的特征就是以节能环保、安全通畅的交通设施为基础,以公共交通、慢行交通、适量新能源与环保型汽车为工具,以高效、智能的交通管理为依托,与城市规划和空间拓展相协调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5.铁路运输设施与设备的组成铁路运输设施与设备是铁路行车和调车工作的基础,是运输组织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通常由铁路线路、机车车辆、通信与信号及车站设备组成。

6.铁路线路的组成铁路线路是为了进行铁路运输所修建的固定路线,是铁路固定基础设施的主体,是由路基、桥梁、涵洞、隧道和轨道组成的整体工程结构。

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线路中心线表示的,中心线可以理解为两根钢轨之间中心位置的“假想线”,也可以理解为线路在空间的轨迹。

7.铁路枢纽按其在铁路网上的地位与作用的分类答:1)。

路网性铁路枢纽,2)。

区域性铁路枢纽,3)。

地方性铁路枢纽,8.道路运输系统的构成道路(公路和城市道路)是主要供道路交通工具行驶的工程结构物,由路线,构造物(路基面、桥梁、涵洞和隧道)以及交通工程和沿线附属设施组成。

道路运输主要包括城市对外(城际间)道路运输和城市内部道路运输。

在本章中公路运输主要指城市对外道路运输,城市道路运输主要指城市内部道路运输。

9.公路的格概念公路是指连接城市、农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合设施的道路。

10.公路的主要结构-是指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

11.高速公路沿线设施-包括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绿化设施等是保证高速行车安全和调节驾驶员和乘客疲劳、方便旅客、保护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运输概论 绪论01-1 交通运输概念 图文

交通运输概论 绪论01-1 交通运输概念 图文
运输量:是指一定时期内运
送人员或物资的数量。空车行驶 不产生运输量,即使都是重载, 如果运输对象在每一车辆上的数 量不同,所产生的总运输量也会 不同。
交通运输的概念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指载运工具在交通网络上的流动和载运工具上载运 的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的总称。
是一种以持有、租赁载运工具(含公共交通网络及其设施、载
交通与运输的关系
交通仅仅是一种手段,3
而运输才是最终的目的。 交通与运输既相互区别, 又密切相关,统一在一 个整体之中。
4
交通量:如公路交通量是指
单位时间内(如1昼夜或1h)通 过某路段道路的车辆数,它与运 输对象无关。若说某路段的昼夜 交通量是5000辆车,都是空车 或重车、或空重都有,不改变交 通量。
交通运输概论
目录
CONTENTS
01 现代化交通运输概述 02 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03 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04 铁路发展概况
01 现代化交通运输概述


交通运输的概念





交通运输业发展


现代化交通运输 设备分类
交通运输业 性质与特点
交通的概念
文献
辞海: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即人和物的转运和输送, 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等传递和播送。 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卷: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
专业概念
交通与运输的关系1Fra bibliotek运输以交通为前提,
没有交通就不存在运
输;没有运输的交通,
也就失去了交通存在
的必要。
2
交通:强调的是载运工具在
交通网络上的流动情况,而与载 运工具上所载运人员、货物的有 无和多少没有关系。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课程内容
• 第一章 交通运输概论 • 第二章 交通设施 • 第三章 运输设备 • 第四章 港站工作组织 • 第五章 特殊货物运输 • 第六章 城市公共交通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第一章 交通运输概论

1.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2. 交通运输系统构成

3.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1.3.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
• (2)铁路运输
➢ 运量较大 ➢ 速度较快 ➢ 运输成本低 ➢ 受气候条件限制小 ➢ 环境污染小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铁路运输工具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2)铁路运输
每一辆列车载运货物和旅客的能力远比汽车和飞机大 得多。 铁路的最大运输能力为 双线5500 万t/年(我国); 双线1亿t/年(某些国家); 公路的最大运输能力为 四个车道 300~500 万t/年。 常规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80 ~ 160km/h 高速铁路上运行的旅客列车时速—210~310km/h 法国高速客车动车组试验时创造了515.3km/h 铁路货运速度虽比客运慢些,但是每昼夜的平均货物 送达速度也比水路运输快。
• 4.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1.1.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交通运输
• 运载工具在交通线网上流动和运载工具上运载 •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和社会活 •动的总称。
•交通、运输
•交通关心的是运载工具的流动情况 •(流量的大小、拥挤的程度) •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运载工具上的运载情况 •(载人与物的有无与多少、输送距离)

交通运输概论复习资料全

交通运输概论复习资料全

一、概述:1、现代化交通运输的五种运输方式及其经济技术特征:水路运输: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投资省;劳动效率高;航速低。

铁路运输: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较低;适应强;安全性好;列车运行速度较高;能耗小;环境污染小。

公路运输:技术经营性能指标好;货损货差小,安全性、舒适性不断提高;送达快;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回收期短;单位运输成本较高,且污染环境。

航空运输:高科技性;高速性;高度的机动灵便性;安全可靠性和舒适性;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回收快;运输成本高。

管道运输:运量大;占用土地少;投资少,自动化水平高,运营费用低。

2、运输量:在一定运输供给条件下所能实现的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量;3、干线网的六横七纵:六横:绥芬河—XX—满洲里;XX—XX—北京—XX—XXXX—XX—XX—XX—渲关XX—XX—XX—乌鲁木齐—阿拉山口上海—XX—XX—XX;上海—XX—XX—株洲—XX—XX七纵:XX—XX—XX—上海—XX;天津—XX—XX—XX—上海;北京—XX—XX;北京—XX—XX—XX—XX—九龙;XX—XX—XX—枝城—XX——XX;XX—XX—XX—XX—XX—友谊;XX—XX—XX;4、联合运输系统:概念:联合运输系统是指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运输工具组成,在两地之间对托运人所托运的货物,采用单一费率或者联合计费,并且共同承担运送责任的运输服务系统。

组织形式:1、公路与铁路的联合运输,也称作背载运输或者驼背运输;2、公路与水路的联合运输,也称作船背运输;3、公路与航空的联合运输,也称作鸟背运输;4、铁路与水路的联合运输,也称作车—船运输;5、货船与驳船的联合运输。

二、铁路:1、铁路运输能力:1、铁路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铁路运输能力是A 通过能力〔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信号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内各项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为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大列车数<以对/天为单位>和B 输送能力〔一年内单方向所能完成的运输量,即货物的吨数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交通运输概述
1.1.1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2.交通运输的特点
(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2)运输生产过程不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而只改变运输对象(货 物、旅客)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的产品。 (3)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和劳动对象(旅客、货物)是同时运 动的,它创造的产品(旅客、货物在空间上的位移)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过程 中同时被消耗掉。 (4)运输产品的计量具有特殊性。 (5)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
交 通 运 输 概 论
交通运输概论 学习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分类 和构成要素。
(2)了解世界交通运输和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情况与现状。
(3)熟悉交通运输方式的性能与特征。
1.1 交通运输概述
1.1.1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交通运输是指运输工具在交通 线网上流动和运载工具运载人员与 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 及社会活动的总称。
1.1 交通运输概述
1.1.3 交通运输方式的性能与特征
1.公路运输
(5)公路运输在长途运输方面有着难以弥补的缺陷: ①耗用燃料多,造成途中费用过高。 ②机器磨损大,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高。 ③运量小,运输成本高。 ④运行持续性差,在各种现代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的平均运距是最短的。 ⑤公路运输安全性较差,由于车辆结构复杂、道路状况不良、驾驶员疏忽等因素, 交通事故较多。 ⑥公路运输对环境污染较大,汽车排出的尾气和造成的噪声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是大城市环境污染的源头之一。
(2)公路运输的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回收期短,利润大。 (3)与火车驾驶员和飞机驾驶员培训相比,汽车驾驶技术比较容易掌握, 对驾驶员各方面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掌握车辆驾驶技术较容易。 (4)公路运输可为其他运输方式提供集散或接运服务,还可承担铁路、水 路达不到区域内的运输,能有效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
(6)交通运输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
1.1 交通运输概述
1.1.2 交通运输系统的分类及构成要素
1.交通运输系统的分类 (1)按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系统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管道五种基本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 系统,如图1-1所示。
图1-1 按交通运输方式划分的交通运输系统
1.1 交通运输概述
1.1 交通运输概述
1.1.3 交通运输方式的性能与特征
1.公路运输
(1)公路运输适应性强,机动灵活,深入性和方便性强,能满足多方面、 多种运输的需求,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避免中转环节,减少货损和货差, 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当运距在200 km以下时,公路运输的货运速 度比铁路运输快4~6倍。
1.1 交通运输概述
1.1.2 交通运输系统的分类及构成要素
1.交通运输系统的分类 (3)按系统功能构建,交通运输系统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以高等级公路、铁路客运专线和民航为依托的城际快速客货运输系统。
②以干线公路、水路和铁路大宗货物运输通道为依托的重载货物运输系统。
③以干线公路、水路和铁路干线为依托的集装箱运输系统。
1.1.2 交通运输系统的分类及构成要素
1.交通运输系统的分类
(2)按服务性质和服务对象,交 通运输系统大致可分为城际运输和城 市运输两大系统,而城际运输又可分 为国内运输和国际运输两个子系统。 各个子系统分别由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提供不同的运输服务,如图1-2所示。
图1-2 按服务性质和服务对象划分的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 货物与旅客运送的社会生产部门,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 证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等方面联系与交往的手段,也是衔 接生产和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
交通运输系统是指以交通网络 及设施和运载工具为依托,以现代 联合运输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 础,以便捷、安全、高效和经济为 目标,通过一种或多种交通运输方 式的协调配合,组织实现客、货运 输过程的运输组织管理系统。
1.1 交通运输概述
1.1.3 交通运输方式的性能与特征
2.铁路运输
(1)铁路运输提供较大的线路输送能力和通过能力。 (2)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较高。 (3)铁路运输适应性强,能提供全天候、多方向的运输服务, 不受气候、季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具有较好的连续性,且适合长、 短途旅客和各类不同重量与体积货物的双向运输。 (4)铁路运输能耗小,运输成本低。 (5)铁路运输安全性好。 (6)铁路运输环境污染小。
1.1.3 交通运输方式的性能与特征
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五大运输方式都有其适用区域,在满 足人或物的空间位移的要求上具有同一性,但它们所采取 的技术手段、运输工具和组织形式等都不相同。因此,各 运输方式所形成的技术性能(速度、质量、连续性、保证 货物的完整性和旅客的安全与舒适性等)、对地理环境的 适应程度和经济指标(如能源和材料消耗、投资、运输费 用、劳动生产率等)都是不同的。
1.1 交通运输概述
1.1.1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1.交通运输的性质
(1)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 (2)交通运输系统对于空间、地域与时间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即具有不可挪动性。 (3)交通运输系统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与隐蔽性。 (4)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替代性。
④以管道、水路和铁路为依托的油气运输系统。
1.1 交通运输概述
1.1.2 交通运输系统的分类及构成要素
2.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
(1)运载工具。 (2)站场。 (3)线路。 (4)设施管理系统。 (5)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6)信息管理系统。 (7)经营管理人员和经营机构。
1.1 交通运输概述
1.1 交通运输概述
1.1.1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3.交通运输的作用
(1)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2)交通运输是实现流通的物质手段。
(3)交通运输是开发资源、联系城乡、发 展横向联系、实现生产合理布局的纽带。
(4)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 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市场。
(5)交通运输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的 必备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