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单片机水塔水位控制[1]讲解

课程设计-单片机水塔水位控制[1]讲解
课程设计-单片机水塔水位控制[1]讲解

目录

第一章系统整体设计说明 (1)

第二章整体设计方案 (2)

第三章设计系统方框图与工作原理 (3)

3.1工作原理: (3)

3.2系统结构框图: (4)

第四章硬件设计及说明 (5)

4.1硬件设计说明: (5)

4.2水位控制硬件设计: (5)

4.3故障及水质监测硬件设计: (6)

4.4 水位显示硬件设计原理图: (7)

第五章软件设计与说明(包括流程图) (8)

5.1 软件设计: (8)

5.2 软件设计流程图: (10)

第六章调试步骤、使用说明 (12)

第七章设计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4)

第一章系统整体设计说明

现代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为智能检测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奇迹。在工业、国防、科研等许多应用领域,智能检测系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检测设备就像神经和感官,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宏观与微观世界的种种信息,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现代的广义智能检测系统应包括一切以计算机(单片机、PC机、工控机、系统机)为信息处理核心的检测设备。因此,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了信息获取、信息传送、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等多个硬、软件环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检测系统的发展水平表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和设计水平。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水塔水位控制系统”。水位控制在日常生活及工业领域中应用相当广泛,而以往水位的检测是由人工完成的,值班人员全天候地对水位的变化进行监测,用有线电话及时把水位变化情况报知主控室。然后主控室再开动电机进行给排水。很显然上述重复性的工作无论从人员、时间和资金上都将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也容易出差错。因此急需一种能自动检测水位,并根据水位变化的情况自动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我所设计的就是这方面的课题。

水位检测可以有多种实现方法,如机械控制、逻辑电路控制、机电控制等。本设计采用单片机进行主控制,在水水塔上安装一个自动测水位装置。利用水的导电性连续地全天候地测量水位的变化,把测量到的水位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主控台应用单片微机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完成相应的水位显示、控制及故障报警及显示水位等功能。

第二章整体设计方案

本设计用80C51单片机为核心,由于单片机I/O管脚能够使用的只有P0口,而设计的要求是利用引脚输入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并且要输出水位显示,故障报警,污水报警,启动停止水泵等功能,这样一来我们只用单片机的P1引脚是远远不够的,(单片机的P1,P2和P3的部分引脚不能用来信号的输入输出)因此我利用8255A对其引脚进行扩展,通过8255A的PC口进行信号的输入并利用8255A的PA口连接两个数码管来显示实际水位,当水位在不同的位置时利用程序控制将在数码管上显示这段时间的水位。并利用延时子程序来延时,延时时间1S,每间隔1S系统将进行一次水位检测,当水位低于下限水位时将通过PC口输入信号并由8255A将信号送到单片机,通过单片机来控制水泵工作,同样当水位上升到上限水位时将通过PC口输入信号并由8255A将信号送到单片机,通过单片机的P1.6口来控制停止水泵工作,当处于上下线之间是保持原有状态,并且此设计我还设计故障报警和水质检测,当检测到故障时通过PC口输入信号并由8255A将信号送到单片机,再由单片机的P1.5和P1.7口输出信号到发光二极管,通过二极管和水质有问题时我通过发光二极管来显示,同时停止系统工作。水位显示我设计的是动态的,因此在设设计时我要设计一个延时子程序,延时时间2ms,通过延时子程序经过一段时间间隔后,再调用显示子程序。通过这种反复调用来实现LED显示器的动态扫描。

第三章设计系统方框图与工作原理

3.1工作原理:

我们可以设置水位的上下限,在正常情况下,应保持水位在上下限之间。为此,在水塔内的不同高度安装3根金属棒,以感知水位变化情况。其中,A棒处于下限水位,B处于上限水位,G 浮球在上下水位之间,它可以在水面上浮动。

水塔由电机带动水泵供水,单片机控制电机转动,以达到水位控制之目的。供水时,水位上升,当达到上限时,由于水的导电作用,G棒连通+5V。因此,A、B两端均为1状态,这时应停止电机和水泵的工作,不再給水塔供水。

当水位降到下限时,A、B棒都不能与G棒导电,因此A、B 两端均为0状态。这时,应启动电机,带动水泵工作,給水塔供水。

当水位处于上下限之间时,G棒与A棒导通,因此B棒不能与G 棒导通,A端为1状态,B端为0状态。这时,无论是电机已在带动水泵給水塔供水,水位在不断上升,或者是电机没有工作,用水使水位在不断下降,都应继续维持原有的工作状态。

为了满足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我们还要显示上下限水位之间的几个数值,其电路的接法和A棒和B棒一样,都是接一个电阻然后接地,然后将端口接到单片机上,通过单片机与显示器连接,以显示不同的水位值。由于本次课程设计不需要动态显示所以只需要一个显示器即可。

3.2系统结构框图:

该方案以单片机为核心,配以一定的外围电路和软件,以实现水塔水位控制的功能。它由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系统设计方案的硬件电路设计框图如下图1所示。

图3.1

第四章硬件设计及说明

4.1硬件设计说明:

此设计也可以用PROTEUS来进行仿真,我们可以在此软件中仿真有点繁琐,我的硬件仿真是在试验台上进行的,但基本接线与下图2一样,由于试验台上没有水泵,我就用发光二极管来代替水泵,通过二极管是否发光来显示出水泵是否工作。用80C51设计一个单片机最小控制系统。其中PC0接水位上限传感器;PC1接水位下限传感器;PC4输出后接光电耦合器,用来检测水的质量,P1.6输出后通过继电器控制水泵工作;P1.5输出后接LED,当出现故障是LED发亮;P1.7输出后接LED,当水出现浑浊时LED发亮。

4.2水位控制硬件设计:

用导电片、导线等设计一个水塔水位传感器。其中A电极置于水位2m 处经4.7K下拉电阻接8255A的PC1口, B电极置于水位12m处经4.7K下拉电阻接8255A的PC0口,C电极置于水位4m处经4.7K下拉电阻接8255A的PC2口,D电极置水位6m处经4.7K下拉电阻接8255A的PC4口,E电极置于水位8m处经4.7K

下拉电阻接8255A的PC5口并将它们全部接地。再设计一个导电浮球G并在浮球上接+5V电压。设计一个单片机至水泵的控制电路。要求单片机与水泵之间要用光电耦合器和继电器控制,计算出LED 限流电阻,接好继电器的续流二极管。硬件仿真图如下:

图4.1

4.3故障及水质监测硬件设计:

利用光电传感器测出水的浑浊度并转换成电压与标准水质所得电压做与比较,通过PC3口接入单片机。利用发光二极管来显示。硬件仿真图如下:

图4.2

4.4 水位显示硬件设计原理图:

利用单片机与8255A连接,将显示水位信号通过8255A的PA 口送到数码管进行显示。而我们通过单片机的P1.0和P1.1来控制两个LED管硬件仿真图如下: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实验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名称:单容水箱液位过程控制 班级:2011级自动化过程控制方向 姓名: 学号:

目录 前言 一.过程控制概述 (2) 二.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3) 三.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5) (一)外部组成 (5) (二)输入模块ICP-7033和ICP-7024模块 (5) (三)其它模块和功能 (8) 四.调试过程 (9) (一)P调节 (9) (二)PI调节 (10) (三)PID调节 (11) 五.心得体会 (13)

前言 现代高等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思想进行。 首先工程实训首先应面向学生主体群,建设一个有较宽适应面的基础训练基地。通过对基础训练设施的 集中投入,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建立科学规范的训练和管理方法,使训练对象获得机械、 电子基本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工程实训的内容应一定程度地体现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为了适应现代化工业技术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工程实训的内容应充分体现机与电结合、技术与非技术因素结合,贯穿计算机技术应用,以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应以一定的专项投入,建设多层次的综合训练基地,使不同的训练对象在获得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认识的同时,熟悉综合技术内容,初步建立起“大工程”的意识,受到工业工程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训练,并具备一定的实用技能。 第三,以创新训练计划为主线,依靠必要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创新教育基地。以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乃至管理为载体,把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问题的观测和判断、创造和评价、建模和设计、仿真和建造的整个过程中。

水塔水位 PLC课程设计

综合成绩优秀()良好()中等()及格() 不及格() 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年月日PLC 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102学号 ******** 姓名 ****** 年月

水塔水位的PLC控制 一.控制要求 自来水供水系统中,修建了一些水塔,要求保证水塔水位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由5台水泵供水,当谁为低于下限(有一水位监测点,用开关模拟)时,增加供水水泵,当水位高于上限(有一水位监测点,用开关模拟)时,减少供水水泵。 1)起动按1-5号顺序起动,停止逆序,每台电动机采用Y/Δ起动,若增加一台水泵后,水位不够,在完全起动5秒后,下一台水泵起动,直至水位满足下限要求。 2)正常供水量最大时,只需4台水泵供水,第5台为备用泵。 3)为防止备用泵长期闲置而锈蚀,1、2号泵固定,3、4、5号泵固定时间更替编号(以3号泵的每次起动作更改)。 4)当某台电动机发生故障时,在工作顺序忠剔除此电机并重新为其他电机设定编号。 二.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一)设计思路与步骤 1)顺序起动逆序停止、Y/Δ起动设计较为简单,凭经验设计 2)下上限的控制,可理解为下限控制顺序起动,上限控制逆序停止3)备用水泵的转换,可理解为345号水泵只用两个,有一个不用。可通过计数2号水泵打开次数来轮换备用水泵 4)水泵出现故障的切除,不能干扰其他水泵的正常运行,其实就是考虑下级水泵的依然能够运行的问题

(二)统计输入输出点数 序号元器件用途 1 SB1 控制电路供电 2 SB2 控制电路失电 3 SB3-SB7 上下限模拟开关 4 QS1-QS 5 1-5号水泵故障切除开关 5 KM1-KM15 1-5号水泵星三角起动 三.PLC系统硬件配置 槽号 1 2 3 4 5 6 模块选择PS307 5A CPU314- 2DP SM321 DI16*D C24V SM322 DO16*DC 24V/0.5A SM322 DO16*DC 24V/0.5A I/O 点 范围 I0.0~I1.7 Q4.0~Q7.7 Q8.0-Q9.7 四.主电路设计及说明 见附录1 五.输入输出点分配与接线图 元器件I/O口用途 SB1 I0.0 控制电路电源供电 SB2 I0.6 控制电路电源失电 SA1 I1.0 下限模拟开关 SA2 I1.1 上限模拟开关 SB3 I0.1 1号水泵故障切除 SB4 I0.2 2号水泵故障切除 SB5 I0.3 3号水泵故障切除 SB6 I0.4 4号水泵故障切除 SB7 I0.5 5号水泵故障切除

水塔水位智能控制系统

摘要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根据水位传感器得知水塔内水位情况,水位传感器分为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还有一个直接接上5V的传感器。当水塔上限位和下限位传感器电位为0时,电机运转,期间电机状态不变,直到下限位传感器和上限位传感器的电位不为0时,电机停转。当发生下限位传感器电位为0而上限位传感器电位不为0时,电机停转并报警。水塔水位控制电路设有光耦合器,通过光耦合器的通断控制电机运转与停转。同时设有LED 灯和蜂鸣器,报警时LED灯闪烁和蜂鸣器响。水塔水位控制器系统有四种状态,分别为电机运转状态、电机停转状态、保持状态和报警状态。各种状态皆由水位传感器传来的信号来判定并由单片机输出信号来执行,由此使得水位控制在上限位和下限位之间。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原理 1、功能要求 1)水塔水位下降至下线水位时,启动水泵上水。 2)水塔水位上升至上线水位时,关闭水泵。 3)水塔水位在上、下限水位之间时,水泵保持原状态。 4)供水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报警。 2、基本原理 图1 水塔水位检测原理图 水塔水位控制原理图见图(1),图中两条虚线表示正常工作情况下水位升降的上下限,在正常供水时,水位应控制在两条虚线代表的水位之间。B测量水位下限,C测量水位上限,A接+5V,B、C接地。 在水塔无水或水位低于下限水位时,B、C为断开,B、C两点电位为零(低电平“0” ),需要水泵供水,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控制电机工作供水。水位上升到B点,B接通,B点电位变为高电平“1”,C开关仍断开,C点仍为低电平,维持现状水泵继续供水。当水位上升到C点时,C接通。这时B、C均接通,B、C两点都为高电平,表示水塔水位已满,需水泵停止供水,单片机输出高电平,电机断电停止供水。水塔水位开始下降,水位在降到B点之前,B点电位为高、C点电位为低,单片机输出控制电平维持不变,仍为高。当水位降到B 点以下,B、C两点电平都为低时,单片机输出控制电平又变低.水泵供水。 B和p1.0、C和P1.1之间接4.7k 的电阻(下拉电阻),目的是为了保护单片机。单片机9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C)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 年月日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 ~2012 学年第 1 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自动化 指导教师:工作部门:信息学院 一、课程设计题目水塔水位控制系统 二、课程设计内容: 1、硬件设计 (1)用80C51设计一个单片机最小控制系统。其中P1.0接水位下限传感器,P1.1接水位上限传感器,P1.2输出经反相器后接光电耦合器,通过继电器控制水泵工作,P1.3输出经反相器后接LED,当出现故障时LED闪烁;P1.4输出经反相器后接蜂鸣器,当出现故障时报警。 (2)用塑料尺、导线等设计一个水塔水位传感器。其中A电级置于水位10CM处,接5V电源的正极,B级置于水位15CM处,经4.7K下拉电阻接单片机的P1.0口,C 电级置于水位的20CM处,经4.7K下拉电阻接单片机的P1.1口。 (3)设计一个单片机至水泵的控制电路。要求单片机与水泵之间用反相器、光电耦合器和继电器控制,计算出LED限流电阻,接好继电器的续流二极管。 2、软件设计 (1)根据功能要求画出控制程序流程图。 (2)根据控制程序流程图编写80C51汇编语言或C51程序。 三、功能要求: 1、水塔水位下降至下限水位时,启动水泵,水塔水位上升至上限水位则关闭水泵。 2、水塔水位在上、下限水位之间时,水泵保持原状态。 3、供水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报警。 四、调试 1、在Kerl-uvision上单步调试,观察累加器寄存器存储器的运行之间是否正常。 2、将程序下载到仿真仪上,进行模拟仿真,检查程序工作是否正常。 3、将模拟水塔、传感器、控制电路和水泵联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整机调试,观察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撰搞人教研室主任院长 签名 日期2010.10.6

智能水塔水位控制器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智能水塔水位控制器 学生姓名 专业应用电子 指导教师 班级0 _ 2010年6月26日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功能说明,结合功能框图 (3) 第三章使用操作说明 (5) 第四章原理图分析主要部分工作原理 (7) 第五章 PCB板制作 (9) 第六章主要芯片资料应用说明 (11) 第七章程序框图及说明 (15) 第八章调试数据记录表及调试故障现象及其解决方法 (16) 第九章心得体会 (20) 第十章致谢 (22) 第十一章参考文献 (23) 第十二章附录(源程序) (24)

第一章前言 目前我国水资源已经相当的匮乏,如何节约用水也成为了电子爱好者设计制作的焦点。 现有的二级供水方式,既先用水泵从水井中抽到蓄水池中供用户使用,要求蓄水池的水位必须保持一定的高度,还需要防止水的溢出。可是现在市售的都是传统的水位控制器,多以浮球式、触点式为主,可靠性不好,有着无法改进的致命缺点,如:无水位显示,无电机保护,可靠性不高,控制精度改进度不大,寿命不长…… 相对于机械式水位控制器,电子式的水位控制器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添加水位显示电路、电机保护电路、强制性手动开、关机电路可以达到水位显示、简单的电机保护、水位自动控制,控制精度是传统机械式水位控制器的几何倍。 本控制器采用了高效率、高稳定性、低功耗的ATMEL80s51单片机,具有水位状态显示、抽水时间显示、并有故障检测功能。集高效、高精度、高稳定性、低功耗、高性价比、良好的人机交流界面、操作简便、显示直观以及低功耗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水塔水位控制器无疑将会家用水位控制器极具竞争力的一匹黑马。

单片机水位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摘要 (4) 引言 (5) 1几种方案的比较 (6) 1.1 简单的机械式控制方式 (6) 1.2 复杂控制器控制方案 (6) 1.3通过水位变化上下限的控制方式 (6) 2水塔水位控制原理 (8) 3电路设计 (9) 3.1原件的介绍 (9) 3.2引脚功能 (10) 3.3 水位检测接口电路 (13) 3.4报警接口电路 (14) 3.5 存储器扩展接口电路.................. .. (14) 4系统软件设计 (15) 4.1 流程图 (15) 4.2程序 (16) 5实验仿真 (18) 6结语 (19)

7参考文献 (19) 摘要 随着微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控制器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为了使学生对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控制器有较深的了解。经过综合分析选择了由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液位控制器作为研究项目,通过训练充分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潜能。另外,水位控制在高层小区水塔水位控制,污水处理设备和有毒,腐蚀性液体液位控制中也被广泛应用。通过对模型的设计可很好的延伸到具体应用案例中。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水塔水位检测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实现水位检测、电机故障检测、处理和报警等功能,实现超高、低警戒水位报警,超高警戒水位处理。介绍电路接口原理图,给出相应的软件设计流程图和汇编程序,并用Proteus软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检测控制功能,可移植性和扩展性强。 关键词:单片机;水位检测;控制系统;仿真

水塔水位课程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2) 2.1 组态软件概述 (2) 2.2 组态软件在我国的发展 (2) 2.3 组态软件的功能特点发展方向 (3) 第3章水塔水位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4) 3.1 传统水塔水位控制 (4) 3.1.1 工作原理 (4) 3.1.2 外部接线与控制列表 (4) 3.2 PID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6) 3.2.1 设计分析 (6) 3.2.2 可行性试验 (7) 3.2.3 可行性分析 (7) 3.3 水位闭环控制系统 (8) 第4章组态王水塔水位控制系统建模与分析 (10) 第5章系统硬件开发设计 (12) 5.1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型 (12) 5.2 EM235模拟量模块 (13) 5.3 硬件连接图 (15) 5.4 控制系统I/O地址分配 (15) 总结 (16)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8)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 第一章绪论 组态”的概念是伴随着集散型控制系(简称DCS)的出现才开始被广大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工业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过程中,PC(包括工控机)相比以前的专用系统具有的优势日趋明显。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PC技术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各种相关技术已臻成熟;由PC构建的工业控制系统具有相对较低的拥有成本;PC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丰富,软件之间的互操作性强;基于PC的控制系统易于学习和使用,可以容易地得到技术方面的支持。在PC技术向工业控制领域的渗透中,组态软件占据着非常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 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组态软件应该能支持各种工控设备和常见的通信协议,并且通常应提供分布式数据管理和网络功能。对应于原有的HMI(人机接口软件,HumanMachineInterface)的概念,组态软件应该是一个使用户能快速建立自己的HMI的软件工具,或开发环境。在组态软件出现之前,工控领域的用户通过手工或委托第三方编写HMI应用,开发时间长,效率低,可靠性差;或者购买专用的工控系统,通常是封闭的系统,选择余地小,往往不能满足需求,很难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升级和增加功能都受到严重的限制。组态软件的出现,把用户从这些困境中解脱出来,可以利用组态软件的功能,构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应用系统。随着它的快速发展,实时数据库、实时控制、SCADA、通讯及联网、开放数据接口、对I/O设备的广泛支持已经成为它的主要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监控组态软件将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DF-96系列全自动水位控制器工作原理

DF-96系列全自动水位控制器工作原理 [日期:2012-01-02] 来源:作者:辽宁徐涛 一、整机工作原理 该型全自动水位控制器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本控制器电路主要由电源电路、水位信号检测电路、输出驱动电路三部分组成,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电源电路 AC220V电压经变压器T降压,其次级输出近13V左右交流电加至由D1~D4构成的整流桥输入端,整流后经电容CI滤波得到约10.5V直流电压。该电压经Rl加到红色发光管LED I上,将LEDI点亮,表示电源正常。该电压除了为IC I 及继电器提供工作电源外还直接送到水位检测电极C.作为水位检测的公共电位。 2.水位信号检测电路 该部分是以四二输入与门电路CD4081为核心并配以五根水位检测电极A—E构成的。其作用是根据电极实测水位的变化CD4081相应引脚的电平随之变化,满足与门条件时相应输出端电平改变,以驱动输出电路。其中R2是ICI 的电源输入限流电阻,D5与R3及D6与R8起隔离自锁作用,当相应输出端即ICI(10)脚、(3)脚为高电平时将(8)脚、(1)脚锁死,其状态的翻转取决于(9)脚和(2)脚。C2—C5及R4_R6、R12的作用是滤除干扰信号意外进入控制器引起误动作。 3.输出驱动电路 该部分主要由驱动管VTI,继电器Jl、功能选择开关K及输出状态指示绿发光管LED2组成。功能选择开关K处于“开?位时,继电器Jl被强制动作.其相应触点Jl-I闭合,外接负荷(单相电动水泵或控制接触器)开始工作,输出状态指示绿发光管LED2也被点亮;处于“关”位时,触点Jl-I断开,外接负荷被切断;处于“自动”位置时.Jl动作与否受驱动管VTI的控制.当VTI基极电位高于0.7V 以上时则饱和导通,继电器儿得电动作,其触点Jl-I闭合,反之则断开。

液位控制系统——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液位控制系统综合设计 目录 目录 0 1.引言 (1) 2.系统工作原理 (1) 3. 硬件设计部分 (2) 3.1控制回路硬件图 (2) 3.2系统硬件设计 (3) 3.3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3) 3.4 设备连接 (4) 4.PID控制器程序设计 (4) 4.1 PID原理如下 (4) 4.2 A/D、D/A转换控制环节 (5) 4.3 PID控制程序 (5) 5.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 (7) 参考文献 (8)

1.引言 液位控制是工业中常见的过程控制,它对生产的影响不容忽视。单容液位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滞后,耦合等特征,能够很好的模拟工业过程特征。对于液位控制系统,常规的PID控制采用固定的参数,难以保证控制适应系统的参数变化和工作条件变化,得不到理想效果,模糊控制具有对参数变化不敏感和鲁棒性强等特征,但控制精度不太理想。如果将模糊控制和传统的PID控制两者结合,用模糊控制理论来整定PID控制器的比例,积分,微分系统,就能更好的适应控制系统的参数变化和工作条件的变化。 本课程设计所控制的是单容下水箱液位,根据控制系统要求,设计采用过程控制器件液位变送器、电动调节阀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组成单回路闭环控制系统。从而熟悉PID算法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和闭环回路调节系统的设计方法。 2.系统工作原理 整个液位控制系统采用典型的反馈式闭环控制,液位控制系统原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液位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2.1为单回路上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单回路调节系统一般指在一个调节对象上用一个调节器来保持一个参数的恒定,而调节器只接受一个测量信号,其输出也只控制一个执行机构。本系统所要保持的恒定参数是液位的给定高度,即控制的任务是控制上水箱液位等于给定值所要求的高度。根据控制框图,这是一个闭环反馈单回路液位控制,采用工业智能仪表控制。当调节方案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整定调节器的参数,一个单回路系统设计安装就绪之后,控制质量的好坏与控制器参数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合适的控制参数,可以带来满意的控制效果。反之,控制器参数选择得不合适,则会使控制质量变坏,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当一个单回路系统组成好以后,如何整定好控制器参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际问题。一个控制系统设计好以后,系统的投运和参数整定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般言之,用比例(P)调节器的系统是一个有差系统,比例度δ的大小不仅会影响到余差的大小,而且也与系统的动态性能密切相关。比例积分(PI)调节器,由于积分的作用,不仅能实现系统无余差,而且只要参数δ,Ti调节合理,也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是在PI调节器的基础上再引入微分D的作用,从而使系统既无余差存在,又能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快速性、稳定性等)。在单位阶跃作用下,P、PI、PID 调节系统的阶跃响应分别如图3-2中的曲线①、②、③所示。

plc课程设计(水塔水位控制模拟)

成绩: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水塔水位控制模拟 学生姓名:黄博新 班级:机械电子工程082 学号:200810834209 指导老师:刘芹 设计时间:2011.01

目录 1. 系统描述及控制要求 (3) 1.1 系统描述 (3) 1.2 控制要求 (3) 2. 控制系统分析与实现 (4) 2.1 I/O分配表 (4) 2.2 I/O接线图 (4) 2.3 流程图 (5) 2.4 梯形图和指令表 (6) 2.5 程序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程序调试 (8) 2.7时序图 (12) 3. 心得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描述及控制要求 1.1系统功能描述 在水塔水位控制实验区完成本课程设计,当水池水位低于水池低水位界(S4为ON 表示),阀Y打开进水(Y为ON)定时器开始定时,4秒后,如果S4还不为OFF,那么阀Y指示灯闪烁,表示阀Y没有进水,出现故障,S3为ON后,阀Y关闭(Y为OFF)。当S4为OFF时,且水塔水位低于水塔低水位界时S2为ON,电机M运转抽水。当水塔水位高于水塔高水位界时电机M停止。 面板中S1表示水塔的水位上限,S2表示水塔水位下限,S3表示水池水位上限,S4表示水池水位下限,M1为抽水电机,Y为水阀。 图1 S1表示水塔的水位上限,S2表示水塔水位下限,S3表示水池水位上限,S4表示水池水位下限,M为抽水电机,Y为水阀。 1.2控制要求 (1) S4为ON时,Y灯亮,四秒后,Y灯闪烁,闪烁频率为0.5秒,其中:四秒延时用定时器T2控制,0.5秒闪烁用定时器T1控制 (2) S3为ON时,Y灯熄灭 (3) S4为OFF且S2为ON时,M灯亮 (4) S1为ON时,M灯熄灭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PLC设计完整版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P L C 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PLC设计 1、水塔水位控制系统PLC硬件设计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水塔水位控制装置如图1-1所示 控制装置 水塔水位的工作方式: 当水池液位低于下限液位开关S4,S4此时为 ON,水阀Y打开(Y为ON),开始往水池里注水, 定时器开始定时,4秒以后,若水池液位没有超过 水池下限液位开关时(S4还不为OFF),则系统发 出报警(阀Y指示灯闪烁),表示阀Y没有进水,出现故障;若系统正常,此时水 池下限液位开关S4为OFF,表示水位高于下限水位。当水位液面高于上限水位,则 S3为ON,阀Y关闭(Y为OFF)。 当S4为OFF时,且水塔水位低于水塔下限水位时(水塔下限水位开关S2为 ON),电机M开始工作,向水塔供水,当S2为OFF时,表示水塔水位高于水塔下 限水位。当水塔液面高于水塔上限水位时(水塔上限水位开关S1为OFF),电机M 停止。(注:当水塔水位低于下限水位,同时水池水位也低于下限水位时,水泵不 能启动)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主电路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主电路如图1-2所示: 图1-2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主电路 、I/O接口分配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PLC的I/O接口分配如表1-1所示。 这是一个单体控制小系统,没有特殊的控制要求,它有5个开关量,开关量输 出触点数有8个,输入、输出触点数共有13个,只需选用一般中小型控制器即 可。据此,可以对输入、输出点作出地址分配,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I/O接线图如 图1-3所示。 图1-3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I/O接线图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 题目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 指导教师高飞燕 班级自动化071 学号 20074460107 学生姓名丁滔滔 2011年1月5号

附录:仪表配接图 (20)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 1.系统简介: 控制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图1 自动控制系统简易图 锅炉水位系统如下图:

其单位阶跃响应图如下:

图3 蒸汽流量干扰下水位阶跃曲线 通过电容式液位计将检测来的液位信号变送给成标准信号,再输送给控制器,调节器再通过执行机构和阀来控制进水量,从而达到自动控制锅炉水位。 2.锅炉控制系统: 2.1锅炉: 锅炉是火力发电厂中主要设备之一。它的作用是使燃料在炉膛中燃烧放热,井将热量传给工质,以产生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供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电厂锅炉与其他行业所用锅炉相比,具有容量大、参数高、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2.2过热器和再热器: 蒸汽过热器是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饱和蒸汽加热成为具有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并要求在锅炉负荷或其他工况变动时,保证过

热气温的波动处在允许范围内。 提高蒸汽初压和初温可提高电厂循环热效率,但蒸汽初温的进一步提高受到金属材料耐热性能的限制。蒸汽初压的提高随可提高循环热效率,但过热蒸汽压力的进一步提高受到汽轮机排气湿度的限制,因此为了提高循环热效率及降低排气湿度,可采用再热器。通常,再热蒸汽压力为过热蒸汽压力的20%左右,再热蒸汽温度与过热蒸汽温度相近。 过热器和再热器内流动的为高温蒸汽,其传热性能差,而且过热器和再热器又位于高烟温区,所以管壁温度较高。如何使过热器和再热器管能长期安全工作是过热器和再热器设计和运行中的重要问题。 在过热器和再热器的设计及运行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⑴运行中应保持汽温的稳定,汽温波动不应超过±(5~10)℃。 ⑵过热器和再热器要有可靠的调温手段,使运行工况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能维持额定的汽温。 ⑶尽量防止和减少平行管子之间的偏差。 2.3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通常布置在锅炉对流烟道的尾部,进入这些受热面的烟气温度已较低,因此常把这两个受热面称为尾部受热面或低温受热面。 省煤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来加热给水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它可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省燃料。在现代大型锅炉中,一般都利用汽轮机抽汽来加热给水,而且随着工质参数的提高,常采用多级给水加热器。 空气预热器不仅能吸收排烟中的热量,降低排烟温度,从而提高锅炉效率;而且由于空气中的预热,改善了燃料的着火条件,强化了燃烧过程,减少了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这对于燃用难着火的无烟煤及劣质煤尤为重要。使用预热空气,可使炉膛温度提高,强化炉膛辐射热交换,使吸收同样辐射热的水冷壁受热面可以减少。较高温度的预热空气送到制粉系统作为干燥剂,在磨制高水分的劣质煤时更为重要。因此空气预热器也成为现

课程设计-单片机水塔水位控制[1]讲解

目录 第一章系统整体设计说明 (1) 第二章整体设计方案 (2) 第三章设计系统方框图与工作原理 (3) 3.1工作原理: (3) 3.2系统结构框图: (4) 第四章硬件设计及说明 (5) 4.1硬件设计说明: (5) 4.2水位控制硬件设计: (5) 4.3故障及水质监测硬件设计: (6) 4.4 水位显示硬件设计原理图: (7) 第五章软件设计与说明(包括流程图) (8) 5.1 软件设计: (8) 5.2 软件设计流程图: (10) 第六章调试步骤、使用说明 (12) 第七章设计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4)

第一章系统整体设计说明 现代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为智能检测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奇迹。在工业、国防、科研等许多应用领域,智能检测系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检测设备就像神经和感官,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宏观与微观世界的种种信息,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现代的广义智能检测系统应包括一切以计算机(单片机、PC机、工控机、系统机)为信息处理核心的检测设备。因此,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了信息获取、信息传送、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等多个硬、软件环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检测系统的发展水平表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和设计水平。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水塔水位控制系统”。水位控制在日常生活及工业领域中应用相当广泛,而以往水位的检测是由人工完成的,值班人员全天候地对水位的变化进行监测,用有线电话及时把水位变化情况报知主控室。然后主控室再开动电机进行给排水。很显然上述重复性的工作无论从人员、时间和资金上都将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也容易出差错。因此急需一种能自动检测水位,并根据水位变化的情况自动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我所设计的就是这方面的课题。 水位检测可以有多种实现方法,如机械控制、逻辑电路控制、机电控制等。本设计采用单片机进行主控制,在水水塔上安装一个自动测水位装置。利用水的导电性连续地全天候地测量水位的变化,把测量到的水位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主控台应用单片微机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完成相应的水位显示、控制及故障报警及显示水位等功能。

上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过控课设

摘要 在过程工业中被控制量通常有以下四种: 液位、压力、流量、温度。而液位不仅是工业过程中常见的参数,且便于直接观察,也容易测量。过程时间常数一般比较小。以液位过程构成实验系统,可灵活地进行组态,实施各种不同的控制方案。液位控制装置也是过程控制最常用的实验装置。国外很多实验室有此类装置,如瑞典LUND大学等。很多重要的研究报告、模拟仿真均出自此类装置! 本次设计也是基于这套水箱液位控制装置来实现的。这套系统由多个水箱,液位检测变送器,电磁流量计,涡轮流量计,自动调节阀,控制面板等喝多器件构成。 液位控制的发展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经历了几个阶段,控制理论由经典控制理论到现代控制理论,再到多学科交叉;控制工具由模拟仪表到DCS,再到计算机网络控制;控制要求与控制水平也由原来的简单、安全、平稳到先进、优质、低耗、高产甚至市场预测、柔性生产。而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PID 控制器。 这次首先是用一天半的时间让我们熟悉各种建模的方法。学会建立了最初的四种模型。接着后几天就是开始熟悉各种控制系统,以及运用它们去控制水箱的液位,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控制的概念。并且在过程中,要熟练学会调整PID的参数,学会使用MATLAB等。 关键词:水箱液位;PID控制;串级控制;前馈控制;经验凑试法

目录 1引言 (1) 2 实验设备 (2) 2.1 THJ-FCS型或THJ-3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2) 2.2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6) 2.2.1 SIMATIC WinCC简介 (6) 2.2.2 监控界面 (7) 3 设备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 (8) 3.1 设备工作原理 (8) 3.2 控制系统流程图 (9) 3.3系统投运及步骤 (10) 4 参数整定与结果分析 (12) 4.1 参数整定 (12) 4.1.1 比例(P)调节 (12) 4.1.2 比例积分(PI)调节 (14) 4.1.3 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 (17) 4.2 结果分析 (19)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完整版)新基于51单片机的水塔水位检测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绪论.................................................3 1.1 概述...................................................3 1.2设计要求及意义...........................................3第2章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5 2.1总体设计方案............................................5 2.2设计要求及意义...........................................5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6 3.1总体设计方案............................................6 3.2系统组成................................................6 3.3 ADC0808的简要介绍.......................................7 3.4水位监测电路.............................................8第4章系统的软件设计.......................................11 4.1水位控制程序............................................11 4.2水质检测程序............................................12 4.3 使用说明与注意事项.......................................14第5章系统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16 5.1 软件测试.......................................................16 5.2 硬件测试.......................................................16结论........................................................17 参考文献....................................................18 附录1 程序..................................................19 附录2 仿真效果图............................................23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课 程 设 计 2016年6月17日

电气信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沈细群 课程设计时间2016年6月6日~2016年6月17日(第15~16周) 教研室意见同意开题。审核人:汪超林国汉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工程知识和工程技能的综合训练,获得应用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课程设计的内容 1.根据控制对象的用途、基本结构、运动形式、工艺过程、工作环境和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 2.绘制水箱液位系统的PLC I/O接线图和梯形图,写出指令程序清单。 3.选择电器元件,列出电器元件明细表。 4.上机调试程序。 5.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 课程设计的要求 1.所选控制方案应合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应能够满足控制对象的工艺要求,并且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2.所绘制的设计图纸符合国家标准局颁布的GB4728-84《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6988-87《电气制图》和GB7159-87《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定通则》的有关规定。 3.所编写的设计说明书应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篇幅不少于7000字。

四.进度安排 1.第一周星期一: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讲解设计思路和要求,查阅设计资料。 2.第一周星期二~星期四:详细了解搬运机械手的基本组成结构、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配置电器元件,选择PLC型号。绘制传送带A、B的拖动电机的控制线路原理图和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的PLC I/O接线图。设计PLC梯形图程序,列出指令程序清单。 3.第一周星期五:上机调试程序。 4.第二周星期一:指导编写设计说明书。 5.第二周星期二~星期四:编写设计说明书。 6.第二周星期五:答辩。 附录:课题简介及控制要求 (1)课题简介 某化工厂水箱的排水量根据工业生产的需要而不断地变化,为了保持水箱压力恒定,就要保持水位恒定,因此就必须自动调整进水量。 本系统要求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工作方式。手动控制方式用于水泵的调试,即当按下按钮时水泵运转,松开按钮时水泵停止,目的是为了调试水泵是否能正常工作;当系统切换为自动控制方式并启动后,控制系统自动调整水泵的进水量达到给定水位恒定。水位设定高限和低限,当水位超过设定的限位时要进行超限报警。 (2)控制要求 控制系统技术参数表

水塔液位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水塔液位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集美大学 机制专业课程设计论文 (机电方向) 基于FX1N– 60MR可编程控制器的水塔液位控制系统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9级) 姓名:陈剑民 班级:机械0995(机电方向) 学号:2009934139 指导教师:弓清忠雷慧

集美大学机械专业(机电方向)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陈剑民院(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机械0995班2009934151 任务起至日期:2012 年12 月 3 日至2012 年12 月21 日 课程设计题目: 基于FX1N– 60MR可编程控制器的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制造业要求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必须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可编程控制器正是顺应这一要求出现的。它已经成为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其应用》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机电一体化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其专业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是本专业方向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训练。专业课程设计要达到的如下主要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深化、扩展本课程的理论知识; 2)能够对原有的继电器接触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和设计新的控制系统; 3)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独立的工程设计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本专业工程基础。 通过绘制完整的电器原理图,端子接线图,控制流程图,编制相应程序,进行系统调试等环节,掌握PLC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法,了解这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国家标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为接下来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 TD-TW 一、产品简介: 济南腾达电子水塔水位控制系统可实现无线远距离控制水泵、水塔。系统基于中国移动信号遍布全国各地,能够稳定工作。控制系统采用12V供电,在山区送电不便的情况下可配置太阳能电池板给控制系统供电。安装简单,无需布线。操作简单,发SMS便可远程控制水泵启停,发SMS便可查询水泵工作状态。水泵工作异常报警主人号码,保证您的供水系统稳定运转。 二、系统组成: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由两个GSMSMS远程控制器、两个输出12V电源、不锈钢浮球(或水位传感器)、两根天线组成。用户只需提供220V市电控制系统便可工作。一个控制器控制水泵、一个检测水塔内水位。 三、系统工作过程: 当水塔内水深低于用户设定的下限,控制器便启动水泵,给水塔供水。 当水塔内水深高于用户设定的上限,控制器便停止水泵,给水塔供水。 若水泵没有正常启动或停止,控制器便会给主人号码发送报警SMS,例如“水泵工作异常,请到现场查看!”。 四、系统功能与优点:

1、系统优势无线远程控制,适应各种环境,无需考虑水塔与水泵相距多远。例如:水塔在山上,水泵在山下河里。 1、两个GSMSMS远程控制器相互通讯控制,无需人工干涉,节省人力。 2、最多能设置5个管理员号码,接收报警SMS,保证系统稳定工作。 3、控制器具有号码过滤功能,可以避免外界干扰和恶意破坏。 4、可配置水位传感器,用户可实时查询水塔内水深。 5、系统220VAC供电、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功耗低,省电环保。 6、基于GSM无线远程控制,无需布线,信号覆盖面广。 7、水塔水位控制系统运行费用低(SMS费用),为用户省钱。 8、操作简单,发SMS便可控制水泵。 9、体积小(110mm*90mm*35mm),安装方便。 10、电子设备怕水,请勿被雨淋。 本公司还供应上述产品的同类产品:水泵水塔联动控制系统,水泵远程控制器,水泵远程遥控器

简易水位控制器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简易水位控制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08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 1 月13日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简易水位控制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简易水位控制器设计 1、简便水塔水位控制器具有四个水位检测输入,由低到高分别为H1、H 2、H 3、H4;380V交流驱动功率为10KW的水泵电动机分别为M1、M2;控制器根据水位状态控制水泵工作。 2、控制要求 (1)在各水位检测点,应能准确可靠地检测出水位状态,报选用的传感器要求不受长期水泡工作环境影响; (2)当水位低于H1时,M1与M2同时工作;当水位高于H4时,M1与M2同时停机; (3)当水位由H1上升到H3时,关掉M1; (4)当水位由H4上升到H2时,打开M1; 3、备用泵控制要求 当两台工作水泵任一台发生故障时,应能检测出故障,并使备用水泵投入工作,备用水泵投入后,对故障水泵有相应指示。 4、主电路及控制电路设计

二.对课程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 设计电路(主电路及控制电路),安装调试或仿真,分析实验结果,并写出设计说明书,语言流畅简洁,文字不得少于3500字。要求图纸布局合理,符合工程要求,使用Protel软件绘出原理图(SCH)和印制电路板(PCB),器件的选择要有计算依据。 三.主要参考文献: [1]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M]华中理工大学,2001 [2] 彭介华.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康华光,数字电子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 陈明义.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5]电机拖动

水塔自动上水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要求 (1) 三、设计方案 (1) 四、设计组成及原理分析 (4) 五、元器件的选用及其参数 (12) 六、设计总结 (12) 七、参考文献 (14)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前导验证性认知实验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命题设计实验,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查阅资料、设计、安装和调试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培养学生利用模拟、数字电路知识,解决电子线路中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积累实际电子制作经验,目的在于巩固基础、注重设计、培养技能、追求创新、走向实用。 二、设计要求 1)设计制作一个带保护装置的水塔自动进水逻辑电路。 2)要求有水满、进水、水量不足指示,当水位低时要自动进水,满时要及时断电停水,水位过低时能停止出水。 三、设计方案 1.设计方案分析 每部分电路都有其相应功能:首先有信号产生部分产生整个电路的输入信号,该信号经过信号处理之后,输出其他电路的控制信号,控制其他电路工作,电机控制电路部分接收到有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有效控制信号后正常工作驱动电机转动抽水,使水位上升,而水位的变化又直接关系到信号的产生,因此有个循环的过程,即使水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水位显示电路接收到有效信号后驱动显示器工作,使其显示该时刻的水位;水位超限时输出为电机停止的有效控制信号使

上水电路停止工作。由“信号产生→信号处理→电机控制→水位变化→信号产生”这个循环就能使水塔具有自动控制水位的能力。 方案一、 通过NE555接成施密特触发电路,利用v1-v0电压传输特性就可以达到水塔自动进水,不会产生水满而溢出的目的。 自动进水:当水位下降低于A点时,A点悬空。IC的2脚低于1/3Vcc,其3脚输出高电平,水塔被启动,水位逐渐上升。 中间保持:当水位上升到A点到B点之间时,此时P点电位控制在1/2Vcc左右,触发器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因为此时电路不工作,所以水位一直保持在A点与C点之间,不再上升。 停止进水:当水位达到C时,此时输出信号V0变为低电平,致使后续电机上水电路不工作。 以上过程形成循环,在正常情况下一直保持水塔水位大于下限水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