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习题答案
电路基础模拟习题与参考答案

电路基础模拟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大功率、高压缩比、高转速的发动机应选用的火花塞是()。
A、温型B、中型C、热型D、冷型正确答案:D2、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称为()。
A、导体B、绝缘体C、半导体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C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段通电导线在磁场某处受到的力大,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就大B、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放入一面积为S的线框,通过线框的磁通一定为Φ=BSC、磁力线密处的磁感应强度大D、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为零,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正确答案:A4、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其阻值较大的电阻发热()。
A、较小B、较大C、相同正确答案:B5、电流的单位是()(填空题)A、AB、VC、Ω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6、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
A、耗电量C、功耗D、电功率正确答案:D7、人体可长时间承受多少毫安以下工作电流()。
A、30B、20C、50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8、指出下面正确的句子是()。
A、变压器可以改变交流电的电压B、变压器可以改变直流电的电压C、变压器可以改变交流电压,也可以改变直流电压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B9、如果两个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差为π那么两者称为()。
A、反相B、正交C、同相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10、理想电容上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A、电流滞后电压450B、电流超前电压450C、电流超前电压900D、电流滞后电压900正确答案:C11、频率是反映交流电变化的()。
A、大小B、快慢C、位置正确答案:B1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
B、反比C、2:1D、正比正确答案:B13、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瞬时值分别用()。
A、i、u、pB、I、u、pC、I、U、P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14、在纯电容电路中电流超前电压()。
A、1π/5B、3π/2C、π/2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15、一个电热器从220V的电源取用的功率为1000W,如将它接到110V的电源上,则取用的功率为()W。
电路基础 (韩春光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 习 题 2-answer

习题22.1在图2.18所示的电路中,求各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功率及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解答:由节点方程得I3=I2-I1=1A,U1=I3R1=1A×20Ω=20V,U2=U1+I2R2=20V+2A×10Ω=40V,P1= U1I1=20V×1A=20W,P2=-U2I2=-80W,电阻上的功率P R1=20V×1A=20W,P R2=20V×2A=40W。
2.2求图2.19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并计算理想电流源的电压U1。
已知I1=3A,R2=12Ω,R3=8Ω,R4=12Ω,R5=6Ω。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解答:节点方程I1+I2+I3=0,I3=I4+I5,网孔方程I2R2=I3R3+I4R4,I4R4=I5R5,联立上述方程得I2=I3=-1.5A,I4=-0.5A,I5=-1A,U1=I2R2=-1.5A×12Ω=-18V。
2.3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20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并求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和负载电阻RL上的取用功率。
解答:节点方程I1+I2+10=I,网孔方程0.8I1+116=0.4I2+120,0.8I1+4I=120,联立三方程得I1=75/8A,I2=35/4A,I=225/8A,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1125W,1015W,1125W;负载电阻上的取用功率为3164.0625W。
2.4用网孔电流法求解习题2.3。
解答:将电流源与负载电阻的位置互换形成三个网孔,网孔参考电流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网孔电流方程如下1.2I A-0.4I B=120-116,4.4I B-0.4I A-4I C=116,I C=-10A,解得I A=75/8A,I B=145/8A,于是I1=I A=75/8A,I2=I B-I A=35/4A,I=I B-I C=225/8A。
2.5图2.21所示电路,网孔电流如图中所标,试列写可用来求解该电路的网孔方程。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解答第1章

第一章习题解答题1.1 电路如题图1.1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AO两端的电压UAO。
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解:分析:二极管在外加正偏电压时是导通,外加反偏电压时截止。
正偏时硅管的导通压降为0.6~0.8V 。
锗管的导通压降为0.2~0.3V 。
理想情况分析时正向导通压降为零,相当于短路;反偏时由于反向电流很小,理想情况下认为截止电阻无穷大,相当于开路。
分析二极管在电路中的工作状态的基本方法为“开路法”,即:先假设二极管所在支路断开,然后计算二极管的阳极(P 端)与阴极(N 端)的电位差。
若该电位差大于二极管的导通压降,该二极管处于正偏而导通,其二端的电压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如果该电位差小于导通压降,该二极管处于反偏而截止。
如果电路中存在两个以上的二极管,由于每个二极管的开路时的电位差不等,以正向电压较大者优先导通,其二端电压为二极管导通压降,然后再用上述“开路法”法判断其余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一般情况下,对于电路中有多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判断为:对于阴极(N 端)连在一起的电路,只有阳极(P 端)电位最高的处于导通状态;对于阳极(P 端)连在一起的二极管,只有阴极(N 端)电位最低的可能导通。
图(a )中,当假设二极管的VD 开路时,其阳极(P 端)电位P U 为-6V ,阴极(N 端)电位N U 为-12V 。
VD 处于正偏而导通,实际压降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
理想情况为零,相当于短路。
所以V U AO 6-=;图(b )中,断开VD 时,阳极电位V U P 15-=,阴极的电位V U N 12-=, ∵ N PUU < ∴ VD 处于反偏而截止∴ VU AO 12-=; 图(c ),断开VD1,VD2时∵ V U P 01= V U N 121-= 11N P U U > V U P 152-= V U N 122-= 22N P U U<∴ VD1处于正偏导通,VD2处于反偏而截止V U AO 0=;或,∵ VD1,VD2的阴极连在一起∴ 阳极电位高的VD1就先导通,则A 点的电位V U AO 0=,而 A N P U UV U =<-=2215∴ VD2处于反偏而截止 图(d ),断开VD1、VD2,∵ V U P 121-= V U N 01= 11N P U U < V U P 122-= VU N 62-= 22N P U U <;∴ VD1、VD2均处于反偏而截止。
电路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电路基础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是什么?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电源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A. V = IRB. V = I^2RC. I = V/RD. R = V/I3. 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电阻为6Ω,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多少?A. 1AB. 2AC. 3AD. 4A4.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的关系是什么?A.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B.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积C.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的倒数之和D.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的平方和5.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与各部分电阻的倒数的关系是什么?A.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B.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积C.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部分电阻倒数之和D.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部分电阻倒数之积二、填空题6. 当电路中的电阻值增大时,通过电阻的_________减小。
7. 理想电压源的特点是:无论负载如何变化,其两端电压保持_________。
8.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符号为A。
9. 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_________。
10. 电感器在交流电路中会产生_________。
三、简答题11. 什么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请简述其内容。
12. 什么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请简述其内容。
13. 请解释什么是电路的功率,并给出其计算公式。
14. 什么是频率响应,并简述其在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四、计算题15. 一个串联电路由三个电阻组成,分别为R1=3Ω,R2=6Ω,R3=12Ω。
求该电路的总电阻。
16. 一个并联电路由两个电阻组成,分别为R1=4Ω,R2=8Ω。
求该电路的总电阻。
17. 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0V,总电阻为10Ω。
求电路的总功率。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A5. C二、填空题6. 电流7. 恒定8. 安培9. 开路10. 阻抗三、简答题1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指出,在一个电路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电路基础宋家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基础宋家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1-1 题1-1图所示电路,求各段电路的电压U ab 及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元件是消耗功率还是对外提供功率?解 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及题给条件,得(a )U ab =6V, P =6×2= 12W 消耗功率 (b )U ab =-8V ,P =1×(-8)=-8W 提供功率 (c )U ab =-10V, P =-(-8)⨯(-10)=-80W 提供功率 (d )U ab =-8V, P =-(-2)⨯(-8)=-16W 提供功率 (e )U ab =-(-6)=6V, P =-(-1)⨯(-6)=-6W 提供功率 (f )U ab =-16V, P =(-2)⨯16=-32W 提供功率1-2 在题1-2图所示各元件中,已知:元件A 吸收66W 功率,元件B 发出25W 功率;元件C 吸收负68W 功率,求i A 、u B 和i C 。
(a)(b)(d) (e) (f)a 6V- +b 2A a-8V - +b 1A a -10V- + b-8A(c)a -8V - +b -2A a 16V -+ b-2Aa -6V - +b -1A 题1-1图题1-2图6V +-i A AuB +-B-5A -4V +-i CC解 根据题意,对元件A ,有P A =6i A =66, i A =666=11A 对元件B ,有P B =-5u B =-25, u B =525--=5V 对元件C ,有P C =-4i C =-68, i C =468--=17A 1-3 题1-3图所示电路中,5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2A ,I 2=3A ,I 3=5A ,U 1=70V ,U 2=-45V ,U 3=30V ,U 4=-40V ,U 5=-15V 。
(1)试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判断那些元件是电源;那些元件是负载? (3)计算各元件的功率,验证功率平衡?解(1)图中虚线箭头为各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 极性为各元件电压的实际极性。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 练习题@ 复刻回忆1-1 在图题1-1所示电路中。
元件A 吸收功率30W ,元件B 吸收功率15W ,元件C 产生功率30W ,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的电流I 1 、I 2 、I 3。
解 61=I A ,32-=I A ,63=I A1-5 在图题1-5所示电路中,求电流I 和电压U AB 。
解 1214=--=I A ,39442103=⨯+⨯+=AB U V1-6 在图题1-6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
解 U +⨯-=253050,即有 30=U V1-8 在图题1-8所示电路中,求各元件的功率。
解 电阻功率:123223=⨯=ΩP W ,82/422==ΩP W电流源功率:0)6410(22=--=A P ,4141-=⨯-=A P W电压源功率:2021010-=⨯-=V P W ,4)221(44=-+=V P W2-7 电路如图题2-7所示。
求电路中的未知量。
解 1262=⨯=S U V349122==I A112/12/33===S U P I A3/1313/420=++=I AΩ==121123R+-V51I A2I B-+V5-+-V53I C图题1-1Ω3V5-+-+V4Ω1Ω22I 1I -+-+Ω5V30A2U-+V50图题1-6图题1-7V10Ω3-+Ω2A2A1-+V4图题1-8I 3R Ω6Ω9eqR SU A22I 3I W123=P 图题2-7Ω===13363/13120I U R S eq2-9 电路如图题2-9所示。
求电路中的电流1I 。
解 从图中可知,2Ω与3Ω并联, 由分流公式,得1123553I I I =⨯=1113==I A所以,有131321+=+=I I I I 解得 5.01-=I A2-8 电路如图题2-8所示。
已知213I I =,求电路中的电阻R 。
解 KCL :6021=+I I 213I I = 解得 451=I mA, 152=I mA. R 为6.615452.2=⨯=R k Ω解 (a)由于有短路线,Ω=6AB R , (b) 等效电阻为Ω=+=++=1.15.25.15.01//)1//11(1//1AB R2-12 电路如图题2-12所示。
电路基础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电路基础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由欧姆定律R=U/I可知,以下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B、家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的比值为常数C、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则电阻越大D、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正确答案:A2、电流的单位是( )(填空题)A、AB、VC、Ω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3、人体电阻是3000-4000Ω ,流过人体的电流是5mA,问人体电压不能大于()。
A、15VB、18VC、20VD、25V正确答案:C4、节点电位法是以( )为求解对象。
A、节点电位B、支路电阻C、支路电流正确答案:A5、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的条件是( )。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C、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6、如果两个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差为π那么两者称为( )。
A、反相B、正交C、同相D、以上皆正确E、314tF、100G、sinH、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7、电路中主要物理量是( )。
A、电流,电压,电功率B、电压,电功率C、电流,电功率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8、相位是反映交流电A、快慢B、大小C、位置正确答案:C9、电容器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 )。
A、低通滤波器B、高通滤波器C、开路D、短路正确答案:C10、正弦交流电的幅值就是( )。
A、正弦交流电最大值的2倍B、正弦交流电最大值C、正弦交流电最大值的倍D、正弦交流电波形正负之和正确答案:B11、汽车上常用的发电机是( )。
A、单相交流发电机B、三相同步硅整流交流发电机C、直流发电机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B12、在正弦交流电中最大值是有效值的( )倍。
A、√2B、2C、√3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13、不同标称电压的继电器是否可换用( )。
A、不一定B、可短时C、不可以D、可以正确答案:D14、已知正弦电压在t =0时为220V,其\bM-(?}?j??e?\bI它的有效值为( )。
电路基础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电路基础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1KWH电可供一只“220V.25W的灯泡正常发光的时间是()。
A、20hB、40hC、25hD、45h正确答案:B2、我国低压供电电压单相为220伏,三相线电压为380伏,此数值指交流电压的()。
A、平均值B、最大值C、有效值D、瞬时值正确答案:A3、10度电可供220V/40W的灯泡正常发光()。
A、250hB、20hC、200hD、260h正确答案:B4、某正弦电压有效值为380V,频率为50Hz,计时始数值等于380V,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A、u=380sin314t(V);B、u=380sin(314t+90^0)V;C、u=537sin(314t+45^0)V;D、u=537sin(314t+90^0)正确答案:C5、已知某正弦量i=5A2sin(314t+30°)A,则其最大值为()。
A、5B、5a2C、10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6、当用万用表测较大电阻值时,不小心将两手接触在电阻两端,此时测量值会()。
A、不变B、偏大C、偏小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C7、常用电工仪表的难确度等级分为()。
A、四级B、七级C、五级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B8、交流发电机用转子总成来产生()。
A、磁场B、电场C、电磁场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9、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的数量关系为()。
A、UL=A3UPB、UL=A2UPC、UL=UP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10、1安培等于()微安。
A、102B、109C、106D、103正确答案:C11、下列设备中,其中通常作为电源()。
A、发电机B、电视机C、电炉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12、电流表必须如何在被测电路中进行测量()。
A、并联B、串联C、串并联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B13、电容器电容量的大小与极板的哪一部分成正比关系()。
A、面积B、之间的距离C、尺寸D、材料正确答案:A14、锗二极管的管压降约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戴维宁定理
4-8 (a) uoc 10V Ro 9 (b) uoc 4.8V Ro 24
(c) uoc 24V Ro 60k (d) uoc 27V Ro 100
4-9 8V
4-10 u 0.5V
4-11 10V,5k
4-12 (1) Uoc1 8V Ro1 2 (2) Uoc2 4V Ro2 2
1-9 20W,30W,15W,5W §1-4 电阻元件
1-10 u 2mV, u 5V , i 5mA , R 2, u 15e2t V, R 4
1-11 1-12
u 36V, u1 30V, u2 6V, u3 4V, u4 2V p 108W, p1 90W, p2 12W, p3 4W, p4 2W
3-12 u1 1V
§3-3 含受控源的电路分析
3-13 (1) u (0.5)iS 1V (2) u (0.5)iS 5V (3) u 2V
3-14 3-15
R 1μ
;
R1 R2 R1 R2 r
; R1 R2
αR
1;12
i 1A , u 7V
3-16 0.8A,0.4A
3-17 i1 2A, i2 5A
2-10 200Ω 2-13 i 6mA
2-11 3V
2-14 (a) u 5 i 10V, i (0.2S)u 2A(b) i (0.5S)u 2A, u 2 i 4V
2-15 R2 , R3
2-16 1.618R
§2-3 电阻的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 2-17 (a) R1 15 R2 10 R3 6 (b) R1 40k R2 20k R3 13.33k
1-6 1-7
i2 30A,i5 19A,i6 11A,i8 3A,i9 2A
i11 24A,i12 5A u5 5V,u10 14V,u11 10V 若 要 求 得电压u3,u8,u9 尚需 要 知道 其中任 意一 个电压
1-8 u51 7.61V, u25 3.10V, u32 0V
i1 4A , i2 2A
i1 4A , i2 2A , i3 5A,u 8V
§3-2 结点分析法
3-7 1.667V,1V,2.333V
3-8 3V,2V,3.5V
3-9 u1 2V, u2 4V
3-10 u1 3V , u2 4V , u3sinωt )V, (1.52 0.517sinωt )V, (0.379 0.621sinωt )V
3-18 i1 1.8A, i2 7A, i3 0.2A 3-19 u1 6V, u2 11.2V, u3 9.6V 3-20 u1 2V, u2 4V
3-21 u1 10V u2 4V 3-22 u1 6V, u2 4V, u3 7V, i 5A
四、网络定理
§4-1 叠加定理
5-3 uoc 10V, Ro 16
5-4 uoc 24V Ro 900 pmax 0.16W
5-5 i1 1A.i2 2A
5-6 u1 2V u2 1V i1 i2 0 A p 1W
5-7 u1 n2 Ri1 nRi2 ; u2 nRi1 Ri2
*§5-2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5-3含运放的电阻电路分析
§1-3 基尔霍夫定律
1-4
i1 0,i2 i3 0,i3 i4 i6 0,i4 i5 0,i7 i8 0 i1 i2 i4 i6 0,i1 i2 i5 i6 0,i2 i4 i6 0 i2 i5 i6 0,i3 i5 i6 0
1-5
u1 u2 u5 0,u1 u3 u6 0,u2 u3 u4 0, u2 u3 u6 u5 0,u4 u6 u5 0, u7 u9 u8 0,u1 u2 u4 u6 0,u1 u3 u4 u5 0
5-17 R1 11 , R2 5 , R3 10 ;G1 1S, G2 2.2S, G3 2S
5-18 R1 1 R2 1 R3 2 ; G1 0.2S G2 0.2S G3 0.4S 5-19 H11 10, H12 0.1, H 21 10, H 22 1S;T11 0.9, T12 1, T21 0.1S, T22 0.1 5-20 R11 1.25 R21 0.25 R12 0.75 R22 0.25;G11 0.5S G21 0.5S G12 1.5S G22 2.5S
4-1 2A 1A 3A,uS 9V
4-2 5V 3V 8V
4-3 i(t) (2 5cos3t)A, u(t) (4 10cos3t)V
4-4 (1)u 40V (2)u 0V
4-5 1A 2A 3A,3V 6V 3V
4-6 i 0.2mA 0.1mA 0.1mA 4-7 u (2)i 10V
《电路基础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1几何尺寸d<<2.78m的收音机电路应视为集总参数电路。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2 u(t) sinπ tV, u(0.5s) 1V, u(1s) 0V, u(1.5s) 1V
1-3 5mW,-5 W,2kV,2V,1 mA,1mA,2co stA,4et W
u 72V,u1 60V,u2 12V,u3 8V,u4 4V p 432W, p1 360W, p2 48W, p3 16W, p4 8W
§1-5 独立电压源和电流源 1-13 (a) Va 0V,Vb 0V,Uab 0V;Va 10V,Vb 4V,Uab 6V
(b) Va 10V,Vb 0V,Uab 10V;Va Vb 4V,Uab 0V (c) Va 10V,Vb 10V,Uab 0V; Va 4V, Vb 0V, Uab 4V
i4 3A P4 540W; i5 1.5A P5 45W
4-32 i1(t) (1.8 1.6et )A,u2 (t) (1.2 1.6et )V
五、多端元件和双口网络
§5-1 理想变压器
5-1 (a) Rab 144 (b) Rab 36 5-2 uoc 16V Ro 2.5
5i1 i4 i5 0;2i3 i4 3i6 14; i2 i5 3i6 2
1-22 i1 2A, i2 6A, i3 8A
1-23 1mA 5mA;4.9V 1.7V
二、简单电阻电路分析
§2-1 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
2-1 (a) u1 2V,u2 4V,u3 6V (b) i1 9 costA, i2 6 costA, i3 3costA 2-2 i 2A, R 36, P 180W 2-3 u 6V, R 4, P 3W
4-26(a)0.72W (b)25.6W
4-27该单口网络的输出电阻Ro=-2为负值,不能套用最大传输定理的公
式4-28 RL 1.6 pmax 2.5W 4-29 5,11.25W 4-30 RL 6 pmax 6W
§4-5 替代定理
4-31 i1 3.5A P1 735W; i2 4.5A P2 810W; i3 5A P3 750W;
2-24 (2V,1A),(-4V,4A)
三、网孔分析法和结点分析法
§3-1 网孔分析法
3-1 i1 1A i2 2A 3-2 i1 5A , i2 2A , i3 -3A, i4 3A, i5 5A
3-3
3-4 3-5 3-6
i1 3A , i2 1A , i3 2A, i4 1A, i5 4A, i6 3A i1 4A , i2 5A , p 6W
5-16 R11 21, R12 10, R21 10, R22 5; G11 1S, G12 2S, G21 2S, G22 4.2S
H11 1, H12 2, H 21 2, H 22 0.2S;T11 2.1,T12 0.5, T21 0.1S, T22 0.5
u1 u2 u3 (b)iu11+ iu2S=0iS
i1 i3 iS
iS 10A
ii12
(2S)u1 (4S)u2
i3 (6S)u3
2-7 (a) 7.5k,1mA(b)240,0.1A (c)3k,1.333mA (d)0.8M, 5μA
2-8 1A,1A
2-9 Rab 9
2-12 i 3A ,i1 1A
4-18 25μA
4-19 1A 4-20 5A
4-21
I sc
3
6 α
Ro
90 15α 6 2α
;
Isc 0.5A
Ro
40 6 α
4-22无戴维南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 4-23 u 60V的电压源
§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4-24 0.8W,0.9W,0.864W
4-25 30W,33.75W,30W
1-17 iS 3A, u 5V, p 15W 1-18 p1 50mW, p2 20mW
1-19 10V,50W;24V,24W;22V,66W;2V,4W;12V,12W 1-20 9A,4A,5A,6A,11A,2A
§1-7 支路电流法
1-21 i1 i3 i4 0;i4 i5 i6 0;i1 i2 i5 0;
2-4 5V 10V, Va 3.75V 7.5V
2-5 R 19k, P 19mW, u 2.328 2.328V
2-6
i1 i2 i3 (a)ui11iSu=20 uS
u1 u3 uS
§2-2 电阻单口网络
uS 10V u1 (2)i1 u2 (4)i2 u3 (6)i3
(3) Uoc3 2V Ro3 2 (4) Uoc4 1V Ro4 2
4-13 1A;1A 4-14 i 3A
4-15
10
4-16 uoc 12V Ro 8
§4-3 诺顿定理
4-17 (a) isc 1.11A (b) isc 0.2A (c) isc 0.4 103 A (d) isc 0.2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