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2020年湖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精品

2020年湖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精品湖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规范管理,提高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特修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第一章目的和整体要求第一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优良的思想品质和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第二条毕业设计(论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根据专业要求有所侧重:1.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毕业设计(论文)中,对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2.应用文献资料能力:能独立检索文献资料,并恰当运用;3.外文应用能力:能运用一门外文阅读、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4.技术经济分析能力:能对科技项目的课题进行初步经济分析;5.创新能力:鼓励提出新的见解,有一定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
6.实验能力、计算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工程实验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实验)和计算,并能正确使用现有软件或根据设计题目要求编程上机;7.设计、策划能力:能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提出研究方案,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手段;8.写作能力:论文书写结构完整、准确规范,语言表述清晰准确,参考文献引用正确,论文中使用的度量单位等符合国家标准。
第二章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第三条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保证达到该专业(学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范围应符合学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论文具体内容及图纸要求湖南理工学院

论文具体内容:首先进行桥型方案比选,对主桥进行总体结构设计,然后对上部结构进行内力、配筋计算,再进行强度、应力及变形验算,最后进行下部结构验算。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蓝色部分选做)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及方案比选1.1概述1.2工程概况1.3方案比选第二部分主梁设计2.1设计概况及构造布置2.2横截面布置2.3梁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2.4主梁内力计算2.5配筋计算2.6主梁截面验算2.7应力验算2.8主梁变形(挠度)计算2.9锚固区局部承压计算第三部分下部结构的计算3.1桥墩墩柱计算3.2桩的计算第四章施工方法设计4.1上部结构施工4.2下部结构施工4.3其他注意事项第五章T形梁预制施工方案第六章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图纸要求:手绘1张(A2纸),CAD出图12张以上(红色8张必绘,其他可任选4张以上)。
1图纸封面2目录3设计说明4桥型布置图(手绘)5桥梁横断面构造图6桥台一般构造图7桥台台帽钢筋构造图8桥台背墙、耳墙钢筋构造图9支座布置图10支座垫石钢筋构造图11主梁(中、边梁)一般构造图12主梁预应力钢束布置图13主梁预应力钢束定位钢筋布置图14主梁梁肋钢筋布置图15主梁翼板钢筋布置图16主梁梁端锚下钢筋布置图17主梁梁端封锚钢筋布置图18端横隔梁钢筋布置图19桥面铺装钢筋布置图20栏杆布置、钢筋大样图21防撞护栏一般构造及钢筋布置图22人行道板布置及钢筋大样图23伸缩缝布置图24桥头搭板钢筋布置图。
湖南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_[1]...
![湖南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_[1]...](https://img.taocdn.com/s3/m/dd68bd06783e0912a2162aa6.png)
湖南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管理第二条全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主管校长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系部、教研室分级落实完成。
第三条教务处负责全校毕业设计(论文)的宏观组织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的有关政策、制度和规定。
(二)负责年度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的分配与管理。
(三)负责有关毕业设计(论文)文件、表格等材料的公布与下发。
(四)加强与系部的联系和协调,解决系部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全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总结。
(六)编印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汇编。
(七)组织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教学研究和改革。
第四条各系部负责本系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落实学校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和部署,根据本系各专业培养计划,拟定本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
(二)向本系的各教研室布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检查场地、试验条件等准备情况,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资格审核并进行动员,公布毕业设计(论文)有关规定和标准。
(三)按照指导教师的条件,对指导教师资格进行审核。
对首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要求试做并对试做情况进行验收。
(四)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填写《湖南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落实统计表》,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
(五)负责检查各教研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六)组织本系答辩工作,成立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
湖南 毕业设计标准

湖南毕业设计标准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旨在使学生受到综合运用本学科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初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以下是毕业设计的一般标准:1. 目的和要求:毕业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同时巩固、应用和扩大所学知识。
通过做毕业设计,使学生受到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2. 选题原则:恰当的选题是搞好毕业设计的前提。
选题应体现“教学、科研、生产与现代文化、经济”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现代文化、经济建设的任务进行,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
3. 工作量要求:毕业设计的工作量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全部内容,或者能有阶段性的成果。
既要避免学生承担的任务过重,也要避免任务过少,达不到基本训练的要求。
4. 内容要求:毕业设计的内容应包括按任务书的规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严禁抄袭;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图面质量符合规定,说明书文理通顺,书写整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正确;体现先进技术、新的试验方法和计算方法;有一定技术经济分析等。
5. 格式要求:毕业设计的格式应符合学校和专业的统一要求,包括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致谢等内容。
同时,毕业设计的排版和打印也应符合规范,如字体、字号、行间距、页边距等。
6. 答辩要求:毕业设计的答辩是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
在答辩过程中,学生应能够清晰地阐述设计思路、实验方法、数据分析等内容,并能够回答评委的提问。
答辩成绩将作为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7. 成绩评定: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设计内容、工作态度、创新性、实用性、答辩表现等多个方面。
成绩一般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毕业论文工作条例

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管理文件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湖南自考部二00七年十月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一、总则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全面的、综合的检验。
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设计思想,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应有的职业道德。
毕业设计(论文)在最后一学期前(即第三学期末)进行动员和开题,撰写和答辩在最后一学期。
二、指导教师1、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应由具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经验和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助教和未从事过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的教师不能独立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指导教师由学院统一选派,选派教师应经自考部主任审核,报主管院长批准。
2、指导教师应按要求拟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并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正式开始前一学期,将任务书下达给学生。
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要求集中或个别进行动员讲解,针对题目提出社会调查和资料收集等要求。
3、指导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耐心指导,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因材施教,启发引导,尽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指导教师应与站点教务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毕业设计应在指定的时间进行,多与指导教师联系,并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汇报写作进度。
5、指导教师应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困难和要求,做到教书育人,在思想上和业务上全面负责。
对违纪学生要分析原因,及时进行劝导、教育。
对违反学籍管理规定的学生,要及时上报教务部并严格按学籍管理办法处理。
三、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应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
湖南城市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湖南城市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一、基本要求1.论文(设计)应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数据可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格式规范,文字流畅,字迹工整,结论正确。
2.毕业论文(设计)中所使用的度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单位。
3.对论文中的图或表要给予解释,统一标上编号和图题,安排于相应位置。
若同类图表数量过多,也可作为附录列于论文后面。
4.凡手绘图形一律用碳素笔在硫酸纸或复印纸上誊描,并标上图号、图题,然后贴附于论文适当位置或附录中,要求图面整洁、比例适当。
5.毕业论文(设计)篇幅:人文学科6000字左右,理工学科4000字左右。
6.毕业论文(设计)一律按学校要求统一用A4纸打印。
(具体要求见打印规范)7.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符合国标。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资料组成毕业设计(论文)包括学校统一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装订完毕的毕业设计(论文)原件、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提问记录及设计图纸、软盘等。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论文纸、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汇总表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提问记录均为A4打印纸,学校统一模板格式。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
三、内容要求1.标题: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摘要: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练。
中文摘要约300汉字;英文摘要约250个实词。
3.关键词:从说明书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4.正文: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数据准确,条理清晰。
5.谢辞: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毕业设计基本要求及写作格式

毕业设计基本要求及写作格式
毕业设计或论文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入研究,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与展示。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和合规性,通
常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和写作格式:
1.选题与导师确定:根据个人兴趣和所学专业,选择一个有价值、有
研究性和可实施性的课题。
在确定选题后,需要找到一位适合的导师进行
指导。
2.开题报告:在进行具体研究之前,需要撰写开题报告,简要阐述选
题背景、目标、研究内容、方法和预期结果等。
开题报告一般由导师评审
通过后,才能继续进行后续工作。
3.文献综述:在进行具体研究之前,需要对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前人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创新点。
4.研究方法与实施:根据选题的特点和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
法和实施方案。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调查、建模等,实施方案包括数据采集、实验设置、样本选择等。
5.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施方案,收集和整理所需的数据,进行相
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建模、图表绘
制等。
6.结果与讨论: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或研究结果,并
进行详细的讨论和解释。
需要对结果的可靠性和局限性进行充分的分析,
提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
以上仅为毕业设计或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格式,具体要求可能会因学校、专业和导师而有所不同。
在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前,请确保仔细阅读相关指导文件并与导师进行沟通,以确保按照正确的格式和要求进行论文写作。
湖南理工学院教务处

湖南理工学院教务处校教通〔2010〕98号关于201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抽查情况的通报各教学院:根据《关于对2010届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专项抽查的通知》(校教通[2010]83号)的要求,教务处组织专家对2010届思想政治教育等15个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了抽查。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取得的成绩此次共抽查毕业设计(论文)150余篇。
从总体上看,各学院都比较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针对近年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反映的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管理,制定并完善了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范文件,有较完整的管理工作文档和记录;毕业设计(论文)水平达到了本科教学的目标要求,此次被抽查毕业设计(论文)优良率达到63%,绝大多数设计(论文)选题科学合理,难易程度适当,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大多数教师指导过程清楚,批阅、记录签名真实,评阅比较客观、准确。
设计(论文)文本编排格式基本规范;文档资料基本齐全,档案管理基本规范。
二、存在的问题1、过程管理文档资料(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答辩申请表,答辩记录表等)存在的问题:(1)过程管理文档资料形式上应进一步统一规范,其中包括字号、字体、行距、编排、各个表格填写的时间段应统一要求,表格填写内容及签名应规范,评价表的分项评价等级与综合评价等级应一致等。
(2)过程管理文档资料内容上应进一步详实,具有针对性。
例如,有些指导教师评语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有的开题报告空泛,无实质内容;有的指导教师评价表和评阅教师评价表签署的意见空泛,缺乏针对性,有的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评语基本雷同;答辩小组的意见、评语笼统,或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
2、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1)毕业设计(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还应进一步规范。
部分英文摘要句子不通顺,错误较多, 甚至有的语法错误比较严重。
(2)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有待进一步统一和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一、基本要求1、论文(设计)应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数据可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格式规范,文字流畅,字迹工整,结论正确。
2、引用有关政策、方针性内容务必正确无误,不得泄漏国家单位机密。
3、使用普通语体文写作,要文句通顺,体例统一,无语法错误,简化字要符合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符号的上下角标和数码要写清楚且位置准确。
4、一律使用A4纸打印,单面使用。
编排格式:一级标题:小3号黑体;二级标题:4号黑体;三级标题:小4号黑体;正文:小4号宋体,固定行距20磅;表题、图题:5号黑体,居中;图、表中文字:5号宋体;页面设置:上页边距为3 cm,下页边距为2.6 cm,左页边距为2.6cm,右页边距为2.4cm;使用页眉和页脚,页眉文字为“湖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其中“湖南理工学院”用手写体,页脚文字为“共x 页,第x页”。
5、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按如下次序装订成册:封面→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必要时加此部分)→封底。
毕业设计(论文)的附件材料较多,且不宜收入正文中的有关材料,如译文及原文、专题调研报告、过长的公式推演过程、非软件设计题目中篇幅较大的计算机程序等,可按如下次序另行装订成册:封面→目录→调研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及原文(译文在前,原文在后)→公式推演过程、计算机程序等→封底。
某些特殊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文本、图纸等较多时,应按要求整理完毕后装入专用资料袋或专用资料盒,其封面要用仿宋字认真填写,做到资料齐全、工整美观。
二、内容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应该包括下列内容:1、封面;2、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3、目录;4、正文;5、注释、参考文献;6、致谢;7、附录。
现将各部分要求分述如下:1、封面封面应包括题目、学生姓名、学号与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设计(论文)完成时间等内容。
题目应力求简短、精确、有概括性,直接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
题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如确有必要,可用副标题作补充。
2、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以精炼的文字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观点、方法、成果和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具有独立性和报导作用。
中文摘要编写应执行GB6447规定,篇幅在100—300字,置于前页。
外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紧接其后。
关键词(也叫主题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主题的词或词组,一般3~7个。
中、英文关键词放在相应摘要之后,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3、目录毕业设计(论文)必须按其结构顺序编写目录,要求层次分明,体现文章展开的步骤和作者思路。
目录格式是论文的结构层次,反映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所用格式应全文统一,每一层次下的正文必须另起一行。
目录独立成页,以章、节、目来编排,将章、节依次顶格书写,在其同行的右侧顶格注上页码。
(格式模板可在校园网教务处网站相关位置下载)4、正文(1)正文一般包括绪论、本论、结论等部分。
绪论(即概述或引言或前言等)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开头,一般可以阐述课题的来源、要求、意义、完成任务的条件,将采取的对策、手段、步骤及须达到的目标;还可以对文献资料进行综述,说明该课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如果是一个大课题的子课题,应阐述该大课题的全貌及本子课题的具体任务。
篇幅不宜太长。
本论是正文的主体,主要包括对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对各子功能模块的阐述,方案的论证与比较等。
结论(或结果讨论)集中反映毕业论文(设计)的特点、研究结果和理论见解,撰写时要简明扼要,措辞严密,实事求是,留有余地。
(2)正文中的图主要包括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照片等。
文中插图都应有名称和序号,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独立排序,但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1、图2.1等,图序必须连续,用阿拉伯数字编排,图要求有“自明性”,使只看图、图题、图例,就可以理解图意。
要先见文,后见图。
图在正文中不能跨节排列。
文中引用插图时,“图”在前,序号在后,如:“见图12”。
图的名称和编号应居中写于图的下方,图序在前,图名在后,其中空一格,末尾不加标点。
如:图12 ××××××××插图可用Word文档绘制,或用CAD绘制后插入,不得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绘制(特殊情况除外)。
(3)正文中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项目由左向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
表应当有“自明性”。
要有表序、表名及必要的说明,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序在前,表名在后,其中空一格,用阿拉伯数字编排,表名末不加标点符号。
如:表8 ××××××××文中表格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独立排序,但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表1、表2.1,表序必须连续。
文中引用表格时,“表”在前,序号在后,如:“见表8”。
表格一般取三线制,即上、下底用粗实线,中间一条为细实线。
对于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
表格应简明扼要。
表的题名应当反映表的内容,表格应具有足够的完整性,即不参见全文即可理解表格的含义。
表中不应出现文中所没有叙述的新信息。
表格切忌与图、文字重复表述。
(4)关于正文中使用的计量单位与符号:要求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规定的计量单位和符号,用阿拉伯数字与单位符号相结合表示,单位用正体,符号用斜体,例如“5 m”,避免诸如“五m”之类的组合;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值范围时,使用波浪或连接号“~”。
(5)文中使用的数与数值的表示方式:a.在统计表中数值,如正负数、小数、百分比、分数等必须用阿拉伯数字。
小数点符号为“.”是齐底线的黑圆点。
例:48,-125.03,34.05 %,63 %~68 %,2/5,1:500。
b.表示非物理量的数,数字一至九宜用汉字“一”、“二”……表示,大于九的数字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c.对于多位整数与小数,应从小数点符号起,向左或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字的间隙。
例:23 456,2 346,2.345 6,2.345 67。
d.为了清晰起见,数与数相乘,应使用“×”符号,而不使用圆点符号。
例:写作1.8×10-3 (而不写作1.8•10-3)。
e.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应当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例:1994年10月1日,20世纪90年代。
f.年份一般不用简写。
如1990年不应简写作“九O年”或“90年”。
g.引文著录、表格、索引、年表等的年月日的标记可用扩展格式。
例:2001年10月1日可写作2001-10-01(5)文中的公式应另起一行并居中书写,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或在运算符号处转行。
公式编号用圆括号括起,示于公式所在行的行末右端。
公式编序可以全文统一,依前后次序编排,也可以分章节编排,但二者不能混用,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式1、式2.1等。
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应写成:“由式(5)可知……”等。
(6)文中使用外文缩写代替一术语时,首次出现的,应用括号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7)国内工厂、机关、单位的名称等应使用全名。
5、参考文献及注释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所参考或直接引用的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尊重的体现。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
正文中引用的文献依次编号,其序号用方括号括起,如[5]、[6],置于右上角。
同一参考文献出现多处,只用同一序号,并在圆括号内标注页码,如[7](81)、[7](126)、[7](6)……。
文献内容必须严格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一一对应地列出,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各类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期刊文献:[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 .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A-B.如: [1]高曙明.自动特征识别技术综述[J].计算机学报,1998,(3):281-288.b.专著文献:[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A-B (任选).如:[2]刘勇,康立山,陈毓屏.非数值并行算法(第二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作者.论文篇名—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A-B.如:[3]王承绪,徐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英高等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468-471.d.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献名[N] .报刊名,出版时间(版次).如:[4]李俊松.21世纪的光电子科学[N] .科学时报,2002-02-20(10).e.学位论文:[序号]作者.论文名[D].(学校名称)硕(博)士论文.公开年份.如: [5]张筑声.论师本管理[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f.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如:[6]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g.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或可获得网址,发表或更新时间/引用日期(任选).如:[7]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h.国际、国家标准文献:[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如:[8]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i.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作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注释不同于参考文献,是对正文中某一“术语”或“情况”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书写时应在此“术语”或“情况”后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置于右上角,注释文字集中放在文末(参考文献之前),有多个注释时,应依次编号。
(此部分应根据论文需要确定,为备选内容。
)6、致谢致谢是指学生以精练的文字,对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直接给予指导、帮助的人员,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内容要实在,语言要诚恳。
此部分为备选内容。
7、附录附录包括调查问卷、译文及原文、专题调研报告、过长的公式推演过程、非软件设计题目中篇幅较大的计算机程序、其它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等。